【商周 x 簡報實驗室】#CEO作戰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分散式製造時代的來臨,大家的思考應對之道
#要是覺得有收穫歡迎幫忙分享喔~
和碩60%以上的營收來至於蘋果,
98%產能來至於中國
這次武漢疫情對他們的衝擊
在「預期中」應該是非常大的
結論先說,
他們的營收相較去年同期幾乎都是成長的
讓每一個CEO作戰室的聽眾都很驚訝
這一期其實童子賢董事長並沒有講太多的操作細節
操作細節可以看上一週我寫的
https://www.facebook.com/…/a.24047816604…/2833537963405754/…
這次的CEO作戰室反而讓我看到了
一個兆級公司董事長看整體經濟流動的高度在哪裡
我會分兩大段落介紹
第一段會是童子賢董事長對事物觀察的角度來分享
(很厲害真的)
第二段會跟大家分享所謂的「#分散式製造」
所以我們就從
這次直播裡面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問答
來看看童子賢董事長看待事物的判斷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這次的疫情中,童董有看到新的商機嗎?
童:
#在疫情中看商機太殘忍
我們應該先求疫情穩定、社會安定,再看商業營收
這句話講得我瞬間好像懂了什麼
也看到了童子賢董事長看 #商業事業中的人性
二、在這次疫情後,#商業會如何復甦?
童:
我還在看,大陸這邊雖然有人說
目前疫情穩定下來尚待證實
但是就以製造業目前的復工現況來看,
算是可靠的
有些營收產能上面的損失
是會有『#報復性的成長』在下半年來補充
SARS那時候就是這樣,
所以還算是穩的,
真正的關鍵點來沒出現
問:所以報復性成長會發生在每個產業嗎?
童:不會,
手機是因為它已經從通話工具變成生產力工具了,
所以消費者會有定期更新的消費習慣,
尤其是在5G應用的來臨,
這些移動式工具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體驗
但是餐飲業這些非產品式的
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因為不會憋了幾個月後
一次去餐廳把這幾個月的份量都吃回來
OS:關於5G對於手機的影響
童董也有很清晰的分享這邊就不贅述
問:那你剛剛提的真正的關鍵是?
童:「歐洲的疫情,所以我在看義大利疫情的發展」
#市場是由供需平衡的,
這些時間我們在談復工是因為『需求』還存在
要是歐洲疫情爆發了,『需求』就不存在了
還談什麼復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
OS:
突然間我看到了原來童董事長是這樣疫情影響的
我們都是從供給端(製造業)來看疫情影響,
卻沒從供需的需方來看
其實這次的直播有很多問題
我們都帶有點政治立場來看中國製造與疫情
但是童子賢在這次的直播中
童子賢 卻以他對歷史演進的掌握
對總體經濟的熟練 與清晰的邏輯
給了我們很多清晰的觀點
讓我相當佩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分散式製造的年代」
所謂的分散式是指過去的製造業
會以供應鏈的集中作為依據
也就是說零組件、組裝廠、系統商
可以聚集在一個幾百公里的範圍內
但是隨著中國這30幾年
讓國民所得提升到1萬美金的情況下
國家政策的調整:往設計、服務、品牌端走,
讓製造慢慢的在中國成長的比重中調降
還有社會趨勢的改變:
高齡化、少子化的衝擊
過去因為教育程度與勞動成本低而集中在中國製造業
將會開始往東南亞遷移
供應鏈將從原來的百公里的範圍
一瞬間的擴大到幾千公里
這就是分散式製造的年代
OS:童董他們會用
『#多中心的製造策略』來應對,這邊不贅述
分散式的製造年代
最大的衝擊就會是在終端產品的售價會提升
過去這十多年來以一個1500美金的產品來看
製造成本的比例都是非常低的
但是在未來將會成長兩到三倍
#會改變供應鏈中價值鏈(毛利結構改變)
#這樣的改變已經無法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了
有人問,為什麼不整個遷到印度就好?
一樣可以將供應鏈下降到百公里的規模
為什麼要遷往勞動人口一億規模上下的菲律賓和越南?
註:
大陸是13億人口 7.7億勞動人口
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
大家可以查查看印度勞動人口的資料就會知道
製造業如何選擇製造地點?
低成本勞力不會是主要因素之一
#基礎建設:
港口、交通、政治文化、供電穩定性、法規政策的優惠
#員工條件:
人均所得、整體教育素質、語言能力、生活文化
#國家政策:
像是中國就要轉型品牌、設計
都是綜合考量的
而且 #中國製造業花了十多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
#說真的要移轉出去最少也要花個十多年
(OS:懂了,時間感很重要)
這不是片刻就可以改變的
疫情的影響是短暫的
而且在越南設置的生產線
也有了更高的自動化比例
過去這十年人力成本在某些產線已經下降到原來的25%了
#智慧製造 #關燈工廠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有人問到那這次台商的回流會對台灣
製造業有哪方面的衝擊?
童:台商的回流不是因為疫情,這一波五六年前就開始了
但關鍵是回台灣的時候我們要比的還是製造業嗎?
台灣要比的不是勞動力的多寡或是成本的低廉
#台灣的強項應該要是少量多樣的高價商品
這才是台灣的優勢
#為什麼要去便宜的人力呢?
所以回流的關鍵應該是
在產業思維上面的改變
而不是依舊去尋求低成本的定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關鍵的個案研究的連結
#簡報實驗室專屬連結
http://bw.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20/pttlab/
#CEO作戰室一週一次直播
#我不知道要是你都看完之後
#你之後會有多強
#但是我可以慢慢感覺到我的進步
#想看到我每週心得文的可以留言與分享
簡報實驗室專屬連結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商周 x 簡報實驗室】100天100則的CEO共學計畫
這次很榮幸簡報實驗室可以與商周合作一起推廣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我在台灣的新創圈每年教授上百位的創業家,
看過各行各業各階段的新創公司
協助他們挖掘自己的商業價值與營運模式
在看過那麼多的新創公司之後
我覺得有些創業家最可惜的就是
單一的從研發出發、單一的從熱情出發、單一的從市場出發、單一的….
我總是覺得缺了什麼,只是說不上來
直到昨天在我看了《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佳世達陳其宏董事長
對於武漢疫情對集團的影響與應因之道
(營收1600億以上的集團)
我覺得我找到了那一塊關鍵的拼圖
對於企業的營運思維
在佳世達對於武漢肺炎的風險管理中
我才突然領悟到什麼是「#反脆弱」這一個詞
反脆弱的白話就是
當意外發生時,
你不僅沒受影響,#反而更強了
以前我覺得這不可能,#有點虛啊
但是佳世達就做到了,
反脆弱其實就一句話:危機就是轉機
危機就是轉機,說出來簡單,
但是當你看了
一家企業如何利用 #每季的風險管理小組會議
(#直通董事長)
做好風險應對策略之後
你才發現危機就是轉機,
靠的不是氣勢不是運氣,
而是 #事前的準備
危機就是轉機,
這句話是看你對於危機的反應速度,
快,就是轉機
慢了他還是只是危機
#快要有多快?
佳世達在應對武漢肺炎的時間點是他還沒開始前
真的,不要懷疑
#四大類五階層的風險管控就是有這樣的價值
(策略風險、營運風險、財務風險、災害風險)
在風險管理的規劃之下,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
你知道佳世達趁機做了哪些事嗎
1️⃣、#Single Source的問題
在危機中讓客戶接受了second source
強化公司營運體質:
日後供貨穩定性、
議價能力和庫存的對策
2️⃣、#供應鏈人力調用的人情
佳世達將短期人力與原料存量做最有效的應用
有料有人做生產
沒料有人做策略
當上游廠商缺人無法供貨時
靈活調度上百人力支援上游廠商
建立供應鏈中強而有力的關係
一起搶下市佔率
3️⃣、#靈活談判共渡危機
有些公司有人沒料、有些公司有料沒人
有些公司有A沒B、有些公司有B沒A
你知道這些都是企業中可以被談判與交換的嗎?
在這些交換中,
家世達又搶佔了幾分市場
危機就是轉機,
當你在危機還沒發生之時就做好了準備,他才會是轉機
而且這個轉機明確的很,絕不含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世達在這一波的疫情中營收只掉了6.5%
但是他沒跟你說的是
他的產業布局、營運體質默默地又前進了多少
新的合作方式、不同的供應鏈、
更強健的上下游關係、新的客群
與政府單位的聯繫
#這就是反脆弱的最佳體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就是我覺得台灣新創每個人都應該要思考過的營運思維
不需要等到公司變大了才想
因為通常沒有這樣的思維
你等不到公司大的那一天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他就像是創業家
線上的Mentor,
(因為是直播所以還可以提問)
而且提早了多年來到你面前
推薦全台灣的創業家都可以來補強自己的營運思維
這樣的服務
1️⃣我每一個月都會製作一張商業圖表來說明
我從中學到的營運思維
2️⃣你從這些服務中看到的任何的議題,都可以和我私下一
起討論,要是參加的朋友人數多了,我們還可以組一個
共學團
這些關鍵的個案研究的連結
簡報實驗室專屬連結
在留言第___則
#100天100則個案
#我不知道你之後會有多強
#想看到我每月心得文的可以留言
100天100則個案
簡報實驗室專屬連結 在 簡報-實驗室- Home | Facebook 的必吃
簡報, 是一種溝通的媒介, 不一定是要在灰暗的辦公室中使用著投影機才叫簡報. 看書時做的章節重點, 也是簡報. 面試時拿著個人簡介, 也是簡報. 和同事溝通時畫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