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終身司網站應把錯誤內容立刻下架
#別讓錯誤情感教育繼續誤導學生
#別讓錯誤親職教育持續傷害孩子
#錯誤的教育只會造成更多傷害
今天我在教文委員會質詢潘文忠部長時,特別提出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簡稱終身司)推動家庭教育上的諸多問題,並要求教育部限期改正。
之前我指出終身司委辦「iLove戀愛時光地圖」傳遞許多錯誤資訊、持續誤導學生(https://bit.ly/36TK8rx),收到許多民眾回響,大家一致認為,這類嚴重錯誤、傷害學生的 #毒性內容 應立刻全面下架。
然而,我的團隊持續以電話溝通、正式發文多種方式要求終身司立刻下架網站,別讓錯誤資訊繼續傷害學生,終身司卻始終以「已在全面檢視」為由,不願下架或真正處理。
到底,終身司為什麼要違反 潘文忠 部長10月21日所作出「將立即改正網站」的承諾💢??難道終身司堅定相信 #把愛等同於恐怖情人 的內容?!
#iLove戀愛時光地圖不是唯一特例
更誇張的是,我的辦公室持續收到教育專家投訴,有問題還不只是iLove網站,終身司主推家庭教育的另外兩個網站:iMyfamily、iCoparenting
居然 #同樣是錯誤資訊的散佈來源 😡😡
#iMyfamily網站 強化性別刻板印象
iMyfamily 網站中,「家人關係」的第一個投票型測驗叫「男女大不同」,點選後答案,看到的只有投票結果,完全沒有其他搭配說明的文字,請問 #這真的是教育嗎 🤯
且這個測驗裡的問題都充滿性別刻板印象,像是「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在完全沒有任何教育說明的情況下,學生看到這結果會學到什麼?當然只會繼續 #強化性別刻板印象 。
#iCoparenting 網站把小孩當成工具
另一個專門設計給家長的 iCoparenting 網站,點開「線上測驗/檢核」中的第一個「傳家寶貝」就會發現,這些測驗及結論,居然是在引導家長認為:
⁉️孩子可以延續自己的生命。
⁉️當父母親可以提高一個人在家族中的地位。
⁉️有孩子後自己才像個大人
⁉️養兒防老
⁉️孩子最重要的價值在於長大後能奉養父母,提供晚年照顧奉養。
這種內容不只是完全過時,更引導家長 #把孩子當成「工具」!
#完全未把孩子當成獨立主體看待
此種強化家庭刻板印象的作法,不僅違反《兒童權利公約》精神,更將 #嚴重傷害親子關係😡
在此我懇請終身司的長官們,試著從孩子的角度思考:我會喜歡自己被當成家長的 #生命延續 嗎?我必須要認同自己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奉養父母嗎?
#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家庭教育嗎 🤯
更糟糕的是,上述這兩個論及家庭的網站,都預設使用者是:
#一夫一妻的核心式小家庭
#完全沒有單親隔代教養同志家庭等 多元家庭型態
請問這符合台灣社會真實的多元樣態嗎??
當我們國中小教科書都已包含多元家庭的介紹時,教育部的家庭教育網站居然持續 #看不見其他家庭型態,#完全忽視他們的存在,這樣對嗎💢
我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因為我們都知道,就如同性平教育與人權教育,許多35歲以上的人們在求學歷程中,都沒接受過《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中所規範家庭教育應有:親職教育、婚姻教育、性別教育、失親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
這些家長跟學生一樣,都很需要相關 #正確的教育。然而,負責成人教育的終身司居然推廣錯誤資訊的網站⁉️
我們每年編20~30億給終身司.其中很重要一塊就是推廣家庭教育,可是終身司推動的網站居然出現這麼離譜錯誤的內容。
甚至,至少從106年起,教育部持續投入經費在這三個網站上,還不斷行文要各地學校及家庭教育中心使用,其中每一次錯誤資訊的傳遞,都是在傷害孩子及家長們對情感教育及家庭的認知😭
因此我再次要求教育部 #必須立刻全面下架這三個網站,且除針對審查和把關機制進行完整檢討外,更要全面檢視及修正家庭教育的推動方式及內容,並對相關人員進行究責。
對於我提出的嚴重問題,潘部長現場也回應,《家庭教育法》修法後應當是更加符合現代社會、更加符合性別平等的,教育部相關網站的內容都應符合這些基礎,所以承諾將請請負責的政務次長組成專門小組來全面檢視與檢討。
孩子和家長都不該被錯誤資訊傷害,我會持續追蹤與監督。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開幕記者會報導 貴賓致詞: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柯今尉專門委員 館長致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朱楠賢館長 策展人致詞:跨域小組 #林怡萱 Interface企業分享:Interface 永續長Ms.G...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蔡適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心得] 教育役部內甄選_終身教育司- 看板SMSlife 的評價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國立臺灣圖書館-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黃月麗司長表示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黃月麗司長貴賓致詞(41週年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詢問教育部終身教育司臨時人員職缺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終身教育司科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終身教育司科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空中大學忠貞鐵粉 28年完讀所有系科
108.09.19
國立空中大學108學年度畢業典禮,於9月19日下午舉行。其中,台北中心學生張志剛,可以說是空大最忠貞的鐵粉,民國81年進入空大就讀,今年50歲,28年期間唸完空中大學大學部六個學系及專科部五個科系,可說完讀空大所有系科,取的六個學士學位及五個副學士學位。求知求學毅力驚人,堪稱最忠貞的空中大學的鐵粉,終身學習的典範。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顏寶月副司長、新北市教育局林瑞泰專門委員特地前來為今年度的畢業生獻上祝福。
空大今年總計有1,929位同學畢業(大學部1,618人,專科部311人)。其中特別值得嘉許的學習楷模包括:70歲以上年長好學畢業生有23人(今年年紀最長者為84歲,最年輕21歲,相差63歲。),夫妻、手足、親子等親屬同時畢業計16人、重度身心障礙自強學生6人、原住民畢業生計74人、新住民畢業生29人、第三學位以上畢業12人。
另外,資深演藝人員夏玲玲也是今年的人文系畢業生,今年畢業也順利考取淡江大學中文系研究所。
還有,台東中心包世晶、盧琴華是首對同時畢業的原住民夫妻,畢業於公行系。
校長陳松柏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帶來翻天覆地的挑戰,影響社會各行各業及各個層面至深且鉅。為防止疫情的傳染擴散,減少人際間的接觸,傳統的實體教學已漸漸被遠距教學、網路教學所取代,一夕間,全國各大學都變成了空中大學。
他說,遠距教學儼然已成為教育的主流,雖然各大學都在做遠距教學,但不是每個大學都可以做得一樣好。在上半年各大專院校延後開學及限制境外學生來台之際,國立空中大學是全國唯一不受疫情影響照常開學上課的大學。
空大去年建置雲端教室及更多頻道,為了提供給同學能擁有更完善的數位學習環境。就在疫情期間,發揮了最大的功效,也協助校外單位發展網路教學,善盡空大的社會責任。
空大的學生數也從五年前的1.1萬人,每年10%的成長到現在將近1.6萬人。
校方表示,此次畢業典禮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雖然畢業典禮規模縮減,但學校對畢業同學們的祝福不減,更期望在疫情越飄搖的年代,同學們可以更展現空大人勇於面對困境、接受挑戰的精神。
2020/08/19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蔡適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故宮X海科館聯合特展-繪製世界】
讓我們用影片帶大家進入
故宮與海科館的人文海洋世界
展出現場還有更多豐富的文物
想一探究竟,就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
-
-
故宮和海科館聯手舉辦繪製世界特展,從故宮文物的角度來看,基隆與世界接軌的歷史脈絡,搭配各項特別的展示方法,讓小朋友可以身歷其境,了解故宮文物如何透過科學與科技結合,呈現出驚豔的海洋世界。
本次活動海科館 #陳素芬 館長特別邀請適應、 故宮博物院 #吳密察 院長、考試院 #姚立德 委員、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顏寶月 副司長、故事StoryStudio #何昱泓 社群經理等,共同為活動宣傳。
這也是適應促成故宮來到基隆、與海科館跨界交流的第三年,我們一起推薦給大朋友小朋友們,希望各位家長趁著暑假,帶孩子來海科館、感受科技與社會人文的交流。
#故宮博物院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跨界交流 #繪製世界
-
-
-
繪製世界—故宮文物藝術中的科學與科技
❖ 日期: 2020/8/14(五)-2020/11/15(一)
❖ 地點:國立海科館 主題館3F 深海影像廳
https://www.nmmst.gov.tw/chhtml/newsdetail/221/5266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開幕記者會報導
貴賓致詞: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柯今尉專門委員
館長致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朱楠賢館長
策展人致詞:跨域小組 #林怡萱
Interface企業分享:Interface 永續長Ms.Geanne Van Arkel
策展人導覽:跨域小組林怡萱
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主辦,漢聲廣播電臺協辦的「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於12 月15 日下午熱烈開幕,並舉辦記者會。
魔鬼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然而這個創意的發明靈感原來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要!生物歷經 38 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適應環境的方法,人類也利用觀察大自然生物來創新技術或設計產品,此特展集結國內外豐富仿生科技發明展示內容與互動體驗活動,帶領大家進入仿生的世界裡一起師法大自然的智慧。
因應快速經濟發展所造成全球的環境危機,國際知名仿生學家 Janine Benyus( 珍妮.班亞斯)在 1997 年提倡「Biomimicry」的觀念,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藉由仿效大自然的永續智慧來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科教館為向大眾傳遞仿生概念,歷時一年多精心籌備策劃「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以透過結合藝術美學的設計概念,分別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等面向整合國內外仿生科技發明案例,豐富的展品陳列及互動體驗,讓觀眾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參觀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仿生特展」更引進2016 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6 件獲獎的作品,引導觀眾透過觀摩國際最新的仿生科技發明當中啟發創意思維,同時也結合 Tinkering 動手操作的概念,各主題區皆設有仿生挑戰工作坊,讓觀眾在參觀的當下,將啟發的靈感立即透過動手操作挑戰仿生的創意設計,參觀動線也設有回饋分享區,深化觀眾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的學習及喚起向大自然學習的謙卑。
仿生特展整合了國內外專業的資源,包括台灣仿生協會協助與國外仿生機構的知識接軌及輔導高中以上學生參加全球仿生競賽,以及 Interface 公司將仿生概念應用在地毯製造的產品,直接鋪設在各主題區的工作坊內,讓觀眾不僅能夠完整的獲得仿生知識及情境體驗,也透過競賽活動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在國中小階段的學生,,科教館也規劃以仿生為主題的系列課程,期望學校透過校外教學實地參觀及體驗課程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啟發創意發明的靈感。
策展單位粉絲頁: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展覽名稱:「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
展出日期:105/12/15~106/08/31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周一休館)
週六、週日、國定例假日、寒暑假至18:00
展出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ng9mLuGF5M/hqdefault.jpg)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國立臺灣圖書館-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黃月麗司長表示 - Facebook 的必吃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黃月麗司長表示:「推動閱讀一直是本部及圖書館的重要使命,親子共讀更是強調早期素養養成重要途徑,國立臺灣圖書館長期協助本部進行閱讀起步走計畫的 ... ... <看更多>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在 [心得] 教育役部內甄選_終身教育司- 看板SMSlife 的必吃
大家好,小弟我165T 教育役 即將退役 目前服役於
教育部南棟12F 終身教育教育司(閱讀及語文教育科)(上上籤)
閱讀及語文教育科業務部分:
本司共有四位役男,分屬四個科,
其中一位也即將退役(社教機構及教育基金會科)(上上籤),
工作內容:
1. 一個月約開5~10次會,需準備桌牌、茶水、電腦、投影機及訂便當
2. 到隔壁棟、第二辦公室、第三辦公室送公文(搭車兜風),(四個役男輪流)
3. 處理臨時交辦事項(打字、整理報表)
4. 偶爾協助其他科業務(別科役男太忙得時候)。
5. 不需加班
心得:
承辦人都對役男非常好,榮譽假也不會少,雖然事不多但希望來的學弟能積極點幫忙
來部內比起學做事,更多的是學做人。
P.S. 同場加映:177T私校退撫儲金監理會(上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1.58.2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MSlife/M.1493605822.A.12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