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可以是壓倒性的痛苦,並可能會致命。所以有非常多人會用各種轉移的方法,不論是轉移到無法克制的追劇或是投入在聲光影像效果十足的手遊中,或是不停的填滿行事曆,安排一些超過負荷的活動,也不想有靜下來面對自己、感受自己的時間。
人越因孤寂而焦慮,產生的轉移行為越多,這是一種尋求平衡的補償行為。
寂寞,源自於嬰兒時期,表現出正向反應需要愛時卻感受到敵意與落空。一些人際理論,皆提及寂寞是人類最痛苦的經驗之一,是人與人之間接觸的需求無法滿足的結果。
當寂寞發生產生焦慮時,會促使人激發出想要去接觸他人的渴望。但缺乏正向情感經驗的人際關係壞感受,會讓我們內在壓制住我們,讓我們必須迴避或否認這種需求。於是,我們內在形成一種非常難受及衝突的感覺,又想又怕。也就是我們時常說的:「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
你可記得「上一次和另一個人好好交流和連結情感是在什麼時候?」
我們的內心都有種渴望,能在關係中感受到充實和深刻的心靈滿足,那是來自一種深層的親密連結感需求。那可說是一種你相信也體認到生處在這個世界,有另一個生命深刻的參與你的人生,懂你及理解你正在努力什麼?又在往什麼樣的人生方向前進?即使有所艱難及付出一些代價,他明白你在堅持什麼?又在奮鬥什麼?
而更多的需求是,我們的情感需要滋養;心靈受到滋潤,能讓我們如沐春風,感覺到一種寧靜和和諧,也令我們覺得存在是何等美好,真是慶幸自己存在,才能體會到人和人間的情感交流和溫馨。
這種深刻理解及情感滋養,是我們內心感受到溫暖及存在得以安穩的來源。
但是,若是日復一日,我們只是像台機械一樣運作,拋出自己,給出最大的情感勞動,不停的應付外界的要求及期許,卻沒有一刻,感受到外界乃至自己,給予自己正面的關注及滋潤,給自己些許肯定及正向回饋,那我們給出的自己、空洞的心靈,就會在情感耗竭中乾枯,使我們對人生的希望感降低,取代的是強烈的厭世感和疲憊感。
情感,是生命的能源,也是我們堅持生命的動力。無論那是:關注、包容、容許、接納、同理心、回饋及正向肯定,還是愛,都會讓我們因此感受到存在的意義,及貢獻自己的生命回應給這世界的啟發。
這樣的情感滋養和情感恢復,是任何的食物、影片、遊戲不能穩定提供的。往往那些我們使用來轉移我們情感需求的行為(上網、購物、看劇、飲食、菸酒),雖然好似真的有那麼一些效果,感覺有一點愉快、嬉鬧、喧嘩、興奮、輕鬆,但只要在做的這些行為停止,或是不再能獲得任何補償效果,你便會立刻感受到有點麻木、空洞,而需要更多的刺激、更多的份量或強度,找到更多新奇的方法,來麻痺自己空虛匱乏的情感能力。
而當一種麻痺自我,及轉移自我的方式,被無法克制的一再使用,就將成為上癮的方式來支配及操控我們成為它的俘虜。還有什麼比「孤寂」更可以讓人想盡辦法找尋東西來讓自己上癮呢?
現代諸多打發時間的形式,讓人盲目的一日復一日,一天過一天的無感和麻痺,不正是因為孤寂感嗎?這種孤寂感含有大量的無意義感和無價值感,也有著覺得自己沒有獲得關注及重視的無存在感。
依照上癮行為的機制,當人越無法處理負面情緒,越感受到負面情緒的痛苦時,上癮行為就容易被觸發,舉凡宣稱能讓人忘卻煩惱、獲取快樂、永保正能量的,都可能有形成上癮的可能性。
畢竟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感受是人之常情,為了迴避及否認感受到的痛苦或是難受情緒,人就有可能會製造出許多補償的作用,企圖想要平衡那感受到的失衡或缺洞。但只要像是補償不完的無底洞,並且必須不停的追求及消耗許多的精力和成本,造成無限的惡性循環,那上癮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所以,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見一個問題:「為什麼人要不停的追求補償行為,或以上癮的方式來迴避感受自己的感受,特別是負面情緒呢?」
情緒麻木或隔離的狀態都是呈現自我和情感之間的關係時常斷連,不是對自己的情緒無可奈何,就是對自己的情緒置之不理。
但是,人為何要時常斷連呢?那是因為情緒感受或活動太多了,人就不舒服,或是感到快被淹沒的當機,因此習慣性的切割感受、將自我和情感之間隔離。久而久之,隔離久了,大腦就習慣必須斷線或隔離,才是個體需要的生存狀態。
若是我們的生長環境,時常對我們不聞不問,不然就是咆哮怒吼,不論是過於疏離還是過於暴力的對待方式,個體要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就必須遠離自己的感覺感受,否則每天都在折磨中過日,早晚會被自己的龐大情緒滅頂。
這是我們的防衛機制的功能,為了確保我們在惡劣的環境及危險之下能生存,卻也造成我們與自我的情緒感受斷裂、隔離。
前述的狀態,是現代人為何常出現情感方面的困擾或是疾病的原因之一。無法關照自己的情緒,無法成為自己情緒最重要的調節者,對自己的情緒感受相當陌生,也相當懼怕。
當我們試著像照顧身體一樣照顧自己的心理時,很重要的方向,就是關照自己的情緒。我們的情緒低落或高漲,都會影響我們內在的狀態,也會影響我們和外界的人我關係。當我們內心的情感狀態,常被自己忽略或排斥時,我們肯定會少了對自己情感的覺知及關心。
若我們對自己的態度是漠然時,孤寂感會更加劇。雖然我們會很自動地遠離或切割自己的感受,但奇妙的是,內心沒有情感滋潤的空洞和親密感虛空的孤寂感,個體卻能感知,因此才需要轉移和迴避。
人畢竟是哺乳類生命,就像所有哺乳類動物一樣,群體和安穩的依戀關係,是我們天性中的渴望和需求,無奈人類比其它動物更會掩飾和自我欺騙,才會抗拒這樣的天性,寧願忽視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願經歷和人互動和相處時,必然會經歷的喜怒哀樂。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博客來:https://lihi1.com/h9ENi/su
誠品:https://reurl.cc/OqNYXA
金石堂:https://lihi1.com/xkzF0/su
momo:https://lihi1.com/nffyb/su
天下網路書店:https://lihi1.com/pfLXi/su
12/18 新書分享會報名連結,需要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40426131299954794
心理防衛機制補償作用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週推薦好書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是由韓國的五名精神科醫生組成的「腦內探險隊」小組,共同完成的一本心理治療實務經驗的書籍。
主要內容是對當今韓國社會許多人的生活現象,進行精神解析。特別針對許多不安的呈現,像是:
-總是寫不完的稿件⋯
-對孩子克制不住憤怒的新手媽媽⋯
-別人講句話或有表情,就覺得受傷,光鮮亮麗下隱藏的自卑和自戀⋯
-已經畢業幾年了,卻一直沒有穩定像樣的工作⋯
-受失眠而苦,凡事都要求在自己的控制中,絕不放鬆⋯
這種種的不安背後,都有每個人在「逃避」的,總是用著自己的方法,以為只要怎樣努力或壓抑,就能不會呈現出自己隱藏的恐懼和懷疑。
每個人都有逃跑的潛意識,也就是在防衛機制中的「逃避」。這是一種生存本能,主要是為了讓我們以為可以繼續生存下去。而在我們所形成的各種不安和受傷中,也都有我們潛意識想逃跑的情緒問題。
然而,越是壓抑的情緒,除了會出現反向作用之外(例如:其實是對母親憤怒,卻表現出強烈的自我譴責和罪惡感,為了維護母親不可侵犯的聖母領域),所有的壓抑情緒必然都會轉移成其它出口,也就是產生別種行為。畢竟人的內在運作,是需要平衡,也就會出現補償。
你若無法意識自己在逃,也無法找到一直在逃跑的自己,你就很困難釐清不斷深陷在痛苦中的自己。因為痛苦,正是你一直不停逃跑後的支離破碎和四分五裂。
一個對自己越迴避,越難真實面對自己的人,其內心隱藏的衝突和不一致的狀態也越讓自己痛苦。偏偏這樣的痛苦,因為感受得到,所以也無法真的當作沒事就好。當這些痛苦在內心像顆未爆彈,或是像隨時要爆裂的熱氣鍋,那就是個體感到不安和焦慮的原因,總是害怕一旦承受不住了,那再也無法撐下去的假象,就會徹底被掀開來。
這正是許多人出現許多心理症狀或情緒障礙的主因。用一種逃避的方式,因應日常令自己挫折、恐懼、憤怒和失落的感覺,很想用風平浪靜來說服自己,卻常常陷入自我欺騙中。
-
看了本書的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覺得這是一本透過精神分析歷程,可以讓閱讀者也一同進行心理剖析和縫合手術的好書。
從故事中,你可以投射進自己的生活及遭遇,同時一面瞭解故事當事人的處境和心理衝突之外,也回看自己的生活面貌,是否你也有一直在逃、一直不敢承認、一直害怕面對的情緒和自己?
這無疑是週末閱讀的一本好書,說什麼都一定要推薦的呀!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 #大田出版
書訊入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6184?loc=P_0003_061
心理防衛機制補償作用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投射,在生活很多面向上。
我們很常講投射,到底什麼是投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在年輕時期自我價值貼地心,那種男友要離開還苦苦哀求不要丟下我的類型,把自己人生的價值全放在對方眼中而看不見自己。那麼這樣的我長大後,也許結婚生了孩子,再看到像自己以前那種德性的女孩有同樣的問題,會恨鐵不成鋼,嚴厲地制止她,希望她不要像當年的自己一樣。這就是投射。
因為這樣的女孩讓我想到當年不堪的自己,因此從受害者演變成拯救者。在心中其實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呈現的樣貌,和那個女孩無關。所以,我們也能夠知道拯救者的心態起始於為何,為什麼他人需要被我拯救?為什麼我需要拯救別人?這是一個投射。
投射(projection)理論由精神分析學鼻祖佛洛依德提出,它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一個人下意識地否認自身不良的思緒、動機、欲望、或情感,而將其赋予外部世界,通常是其他人。因此,投射包含想象。(來源:維基百科) 以下為幾種投射類型:
#因為自己的失敗而指責他人
小時候可能犯錯打翻水杯,被嚴厲懲罰指責不小心,因此這樣的失誤是不被允許的概念被植入潛意識中。長大成人後自己的小孩犯同樣的錯誤時,會難以忍受地下意識指責。投射原因為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因此也特別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失敗。有時候甚至是自己所造成的失誤,因為太無法被自己給接受,於是把錯推到他人身上指責他人,來讓自己好過點。
(內射作用)
#因為自己的恐懼而督促他人
一個從小在金錢匱乏的家庭長大的女孩,因為物質的匱乏帶動心靈貧瘠,以至於婚後生了孩子後想要掌控所有人事物。金錢便是第一個能被掌控的,因為害怕再回到窮苦的日子,因此不斷督促老公賺更多的錢,或者教導自己的小孩這個世界唯有成功才是王道。投射原因為害怕自己的恐懼,想要使盡全力逃離,卻把這樣的恐懼投射在他人身上。
(補償作用)
#因為不能接受自己的某一面而特別討厭某種人
一個小時候什麼都得靠自己來的女孩,成大後容易變成女漢子有強剛的外在,這樣的女生會特別不喜歡嬌弱什麼都要靠別人服侍的公主。這也是一種投射,因為自己小時候想要成為公主的渴求被壓到潛意識去,只能呈現堅強懂事的一面,因而看到那種不識大體嬌緃的公主,很容易因投射而生出你憑什麼的想法。所以並不是討厭公主,而是如果可以選擇誰想要當漢子呢?
(壓抑作用)
#因為自己的傷痛而認出他人的傷痛
曾經的傷痛在心底結痂,並沒有拆封療癒,因此很容易在他人有同樣傷痛時觸發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一次又一次地讓自己不斷地舔過往的傷疤。投射原因為逃避拆封傷口,不想處理自己的傷痛而專注在他人的傷口上。
#因為自己說謊而覺得他人欺騙
一個曾經被欺騙的人,有天會成為認出說謊者的高手,因為他被騙過多次。相對地,也有相當的可能性會成為說謊高手。因此,不信任他人認為別人說謊,投射起因為自己就有此種特質,而不信任他人。簡單來說,一個說謊成性的人很容易投射覺得他人也在說謊。
#因為自身的羞辱感而覺得被他人羞辱
一個曾經被嘲笑過的人很容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觸發地雷,而造成自身的羞辱感。比如因為小時候家裡環境並不理想,長大後奮發圖強不想讓他人看不起,因此全身名牌且很重視標籤。於是在他人無心談論到金錢或富有時,覺得別人有意貶低或刺傷。投射原因為本身的傷痛感作崇,愈想掩飾卻愈顯露無疑。
#權威而反權威
一個權威型人格會特別看不慣另一個權威,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的概念。換句話說,自負型的人也很容易討厭講話很臭屁的人。因為自己的某種特質在潛意識是不被自己或他人喜歡的,但意識中不覺得自己是這種人,因此很容易投射在有同樣特質的人身上。
總之,投射就像是自己內心有個投射器一樣,把自己的內在以投影的方式播放在他人身上。因此外面真的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We don’t see things as they are, we see things as we are. It’s our roads, and ours alone.
#本人對於願意花時間來我頻道留下負面指教的投射感到相當有趣
#一般我會無視
#因為你有多不喜歡我就代表你有多不喜歡自己啊
#哈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以上個人經歷不專業統整
illustration: pinterest
心理防衛機制補償作用 在 Psychology Society SSS HKUSU - 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 ... 的必吃
防衛機制 亦分為多種作用,包括潛抑作用(Repression)、否定作用(Denial)、投射作用(Projection)、退化作用(Regression)、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補償 ... ... <看更多>
心理防衛機制補償作用 在 你心智多成熟?看你「心裡防禦機制」就知道!12種 ... - YouTube 的必吃
什麼是 心理 防禦 機制 ? ... 化05:20 解離05:50 投射06:33 方向 作用 07:09 壓抑08:33 轉移09:17 合理化10:06 幽默11:02 補償 11:48 昇華12:25 結語13:1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