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KAWASAKI ZX-25R女騎報告—滿足玩大排跑車的感覺~
將入門大包圍市場炒得熱騰騰的KAWASAKI,深知自己定下的2汽缸引擎規格再無新意,所以在2020年炮製了四缸引擎「小忍」—ZX-25R。而今次受訪的兩位女騎士都是KAWASAKI迷,阿WING及SHITA之前分別駕駛NINJA 400及NINJA 300,最近就轉玩ZX-25R,她們不約而同說ZX-25R的直四引擎聲滿足了玩大排「啡呤車」的感覺,而阿WING就話ZX-25R的裝備使車子變成一部迷你SUPERBIKE。
相關內容可登入: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572
Kawasaki HK Titanic Moto Centre Limite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13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試騎川崎忍300!上次試駕完R3後,相信很多人也好奇忍300騎乘心得是什麼。這次帶Ninja 300從市區走到山區,一起感受小忍精神!Test rode Ninja 300. After last test ride on R3, I bet a lot of people are also int...
「ninja300規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moto-one.com.h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moto-one.com.h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13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心得] R3 VS NINJA 300 ABS 車主報告- 看板SuperBike 的評價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Kawasaki 忠孝車業- 忍者300新車到店!!!!! 全新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2022忍300規格-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ninja300規格 在 2018 KAWASAKI NINJA 400 & NINJA 300—馬力明顯升級 的評價
ninja300規格 在 moto-one.com.h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 KAWASAKI ZX-25R女騎報告—滿足玩大排跑車的感覺
http://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8572
Kawasaki HK Titanic Moto Centre Limited
ninja300規格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文章,原來近年荷李活猛片,仍然未能全面「4K」化…
這陣子為了4K藍光即將出版,大家對畫質的存疑討論的沸沸揚揚,手上已經收了不少4K電影,提供給大家做一些畫質檢測。
先聲明,這只是目前收到的4K檔案,不是正式出版的4K 藍光,不過4K前置作業應該都一樣的,所以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先貼幾部年代也比較新,個人覺得畫質比較好的來給各位參考。截圖中的中文字幕是從我們字幕區找來的srt字幕檔。
更深入的畫質說明部分 IVANSHAN 在本篇21樓有一篇 重要的畫質參考資料
http://www.hd.club.tw/thread-204173-1-1.html
作者:IVANSHAN
以4K畫質為號召的UHD BD即將陸續發片,好萊塢大片一直以來都是新影音規格家庭娛樂產品的主力,所謂的發燒友們也多以好萊塢大片為主要測試對象,但是好萊塢六大的電影4K化程度到底有多少,這一直都是一個大問號。這個問題可以從IMDB的資料找到一些答案。以下是我這兩天根據IMDB的資訊,整理了最近幾年好萊塢六大的億萬大製作(製作成本超過一億美元)究竟是採用4K或是2K進行後製。從IMDB的資料其實可以發現,無論這些大片使用了哪些高階攝影機、例如Sony的F65或F55的4K攝影機,或是站長大人提到的Arri與Red Epic...,即使拍攝訊源達到6K以上,絕大多數的大片仍是以2K畫質來進行後製。而這些億萬大製作幾乎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電腦動畫,才能讓銀幕上的大型動作、爆破...大場面看起來逼真,這些電腦動畫才是後製的重點。而為了讓僅有2K畫質的電腦動畫不會顯得突兀,因此無論是4K、6K或更高畫質拍攝的訊源在後製時很難避免被下修成2K畫質。至於動畫電影,雖然迪士尼(包括皮克斯)與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的動畫平均製作成本超過1.5億美元,但目前仍未見到以4K後製的動畫電影,所以並未列入下面的片單,對於動畫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去IMDB查詢相關資料。
迪士尼:
米老鼠之家(mouse house)現在可說是滿手大片,但是後製做到4K的比例其實非常低,差不多去年才開始有4K電影,包括北美影史票房冠軍的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2015),以及最終虧損金額應該超過製作成本(迪士尼宣稱1.9億美元)的明日世界(Tomorrowland,2015),後者主要使用Sony F65以及F55兩款4K攝影機拍攝、4K後製。至於2008年開始推出的12部Marvel電影(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截至去年一共有12部),包括去年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2015)以及蟻人(Ant-Man,2015)全部都是2K,可能要到今年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才會開始有4K版本。北美本週末上片的災難大片絕命救援(The Finest Hours,2016,台灣3月才會上片),製作成本據說7到8千萬美元,但也只做2K後製。另外,仙履奇緣(Cinderella,2015)、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2014)、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2014)、獨行俠(The Lone Ranger,2013)、奧茲大帝(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2013)、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2012)都只有2K,連慶祝迪士尼成立90週年的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2013)也是2K。
如果有人質疑前面提到的迪士尼片量好像有點少,那是因為迪士尼目前雖然滿手大片,但是近年的年發片量其實很少超過10部,其中還包括2部動畫以及紀錄片(Disneynature差不多每年都會有一部,例如去年的Monkey Kingdom,2014年的Bears),Marvel從2013年開始每年發2部,明年開始每年3部,星際大戰去年開始一年一部,皮克斯(Pixar)與迪士尼動畫(Walt Disney Animation)差不多每年各一部,迪士尼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例如仙履奇緣、灰姑娘改成黑魔女:沉睡魔咒、今年的森林王子、明年的美女與野獸)差不多也是每年一部,小片則是愈來愈少。
環球:
環球去年的全球票房收入創下影史新高紀錄,最終應該在60億美元左右,但是最近幾年發行的電影大概只有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執導的永不屈服(Unbroken,2014)是採用4K後製,環球的招牌系列電影玩命關頭,第三集到去年的第七集全部都是2K,2001以及2003年推出的前兩集應該是最高只到2K。幾部去年的賣座大片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2015)、歌喉讚2(Pitch Perfect 2,2015)、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2015)、聖母峰(Everest,2015)以及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2012)都是2K,遺落戰境(Oblivion,2013)使用了Sony的4K攝影機F65以及Red Epic拍攝,後製仍然是2K;露西(Lucy,2014)使用了Sony F65、Arri Alexa以及Red Epic攝影機,後製也是2K。也許,環球今年將推出的大片會開始4K化。
福斯:
福斯在2014年一度創下影史全球票房營收最高紀錄(55億美元,去年被環球超越),但是4K比例也是偏低,比較特別的是主要使用Red Epic Dragon攝影機拍攝的控制(Gone Girl,2014),採用5K後製。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2014)是使用4K後製,但是續集移動迷宮:焦土試煉(Maze Runner:Scorch Trials,2015)卻是2K,不知道預定一年後上片的完結篇The Maze Runner: The Death Cure會是2K還是4K。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近年為福斯拍攝的幾部大片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出埃及記:天地王者(Exodus: Gods and Kings,2014)以及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2012)都是2K。即刻救援(Taken)2(2012)、3(2014)集都是2K,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4)、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2015)、X戰警:未來昔日(X-Men: Days of Future Past,2014)、金鋼狼:武士之戰(The Wolverine,2013)也都是2K。
華納:
華納可說是六大中發片量最大的,億萬大製作及小片都有,至少比較像是一家好萊塢的大型電影公司,可惜近年的大片中只有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亞果出任務(Argo,2012)是採用4K後製,主要使用Red Epic攝影機拍攝的哈比人(2012-2014)三部曲全部都是2K。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2015)、白鯨傳奇: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2015)、飆風特攻(Point Break,2015,北美由華納發行,台灣則是龍祥發行)、潘恩:航向夢幻島(Pan,2015)、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2015)、朱比特崛起(Jupiter Ascending,2015)、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2014)、哥吉拉(Godzilla,2014)、300壯士:帝國崛起(300: Rise of an Empire,2014)、地心引力(Gravity,2013)、環太平洋(Pacific Rim,2013)、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2013)、傑克:巨人戰紀(Jack the Giant Slayer,2013)都是2K。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為華納拍攝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三部曲,IMDB沒有提到是2K或4K。
派拉蒙:
自從Marvel、夢工廠(DreamWorks,包括動畫公司在內)陸續從2011年開始脫離之後,派拉蒙目前仍在重整旗鼓階段,發片量、尤其是億萬大製作的年發片量有點少,大概可以說是六大的後段班(包括Sony)。阿湯哥(Tom Cruise)的招牌系列作品,最新一部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2015)是2K,但第四集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2011)卻是4K,也許是為了遷就片中有22分鐘畫面是採用IMAX膠捲攝影機拍攝,IMAX膠捲版畫質據說上看8K。也是派拉蒙現階段招牌系列的變形金剛(Transformers)4集都是2K,第五集應該會是4K;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isys,2015)、忍者龜:變種世代(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2014)、海克力士(Hercules: The Thracian Wars,2014)、挪亞方舟(Noah,2014)、末日之戰(World War Z,2013)、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G.I. Joe:Retaliation,2013)、雨果的冒險(Hugo,2011)、超級8(Super 8,2011,這部大概是夢工廠在派拉蒙的最後一部)都是2K。台灣本週末上片的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2016),麥可貝(Michael Bay,變形金剛)執導,也是2K。
Sony/哥倫比亞
由於集團內有家電以及相關產業,所以Sony是六大中推動4K最用力的,後製採用4K規格的電影數量最多也最早,差不多可以往前推到2010年就已經開始有4K電影,不過不但沒有反應在全球票房上,多數電影、尤其是億萬大製作的影評與口碑都不佳,票房也不理想,甚至2013年暑假檔的億萬大製作全垮(包括站長大人提到的極樂世界也是賠錢貨),一度引起外界(主要是華爾街)揣測Sony可能賣掉娛樂事業部門,這大概也是最近半年推出的第五毀滅(The 5th Wave,2016)、怪物遊戲(Goosebumps,2015)以及世界大對戰(Pixels,2015)都只有2K的原因吧?!Sony的招牌電影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2012)主要採用Red Epic攝影機拍攝,以及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ise of Electro,2014)都是採用4K後製;為米高梅在全球發行的最近兩部007電影空降危機(Skyfall,2012),以及007惡魔四伏(SPECTRE,2015)也都是4K。
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2013,北美是Sony發行,台灣則是龍祥)、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2013)、藍色小精靈2(The Smurfs 2,2013)2K(2011年的第一集則是2K)都是4K。地球過後(After Earth,2013)採用Sony的4K攝影機F65拍攝,4K後製。都是同位導演執導的極樂世界(Elysium,2013)以及成人世界(Chappie,2015),兩片主要都是使用Red Epic拍攝,4K後製。
超急快遞(Premium Rush,2012)、MIB星際戰警3(Men In Black 3, 2012)都是4K,BD畫面很漂亮的攔截記憶碼(Total Recall,2012)則是2K。
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2011)、惡靈戰警:復仇時刻(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2011)、魔球(Moneyball,2011,Terry版主應該很高興看到這片是4K)、決戰30分(30 Minutes or Less,2011)、霸凌女教師(Bad Teacher,2011)、世界異戰(Battle: Los Angeles,2011)、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2011)、特務間諜(Salt,2010),以及成龍與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的兒子Jaden Smith主演的小子難纏(1984)重拍版The Karate Kid(2010,台灣未上片,網路片名功夫夢)、賞金戀人:Ex檔案(The Bounty Hunter,2010),以及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Pray,Love,2010)也都是4K。
從以上的片單應該不難發現,Sony近年來缺乏賣座大片,甚至可說賠錢貨非常多。兩部蜘蛛人:驚奇再起票房,製作成本愈來愈高,全球行銷費用漲得更快,有IMAX以及3D墊高票房卻仍不如舊版三部曲,難怪要三度換人reboot,還得與迪士尼/Marvel分享蜘蛛人的版權。而由於缺乏賣座大片,也讓Sony推動4K顯得欲振乏力。
個人看法:
由於我在IMDB做的查詢以非動畫的億萬大製作為主,雖然環球、福斯、華納有些片沒有提到(例如:環球2012年的公主與狩獵者,福斯2013年的終極警探:跨國救援,以及製作成本不到一億美元的電影),但因為幾乎都是2K就略過不提(想少打點字)。從前面的片單可以發現,除了Sony/哥倫比亞之外,其他五大的4K電影加起來不到10部,顯而易見未來的UHD BD絕大多數都是upscale版本,真正原生4K發行UHD BD的電影短期內將是鳳毛麟角,但發燒友們大概不會在乎這個『小細節』,只要是4K就好,管他是upscale或是原生4K,鈔票還是捨得花下去。
至於音效的部份,發燒友們對DTS:X的期待度似乎相當高,可惜好萊塢六大目前仍然沒有一部電影使用到DTS:X音效,只要是immersive sound系統,六大仍然以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為優先,其次是Auro 3D。而DTS公司已經在去年初的CES展承認DTS:X與全景聲不相容,所以六大未來的UHD BD應該沒有DTS:X的立足之地。由於UHD BD在音效的基本規格已經確定是以objec-based的immersive sound,除非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今年確定可以完成單一多聲道immersive sound的標準規格(single standard format for immersive sound),否則DTS:X未來很難在好萊塢六大的大片找到容身之處,因為在製作成本以及全球行銷費用上漲速度超過預期的情形下,好萊塢大片同時製作全景聲、AuroMax(Auro 3D的升級版)、DTS:X以及IMAX 12 track四種不同音效規格的可能性極低,STAR WARS:原力覺醒就只做了全景聲以及IMAX 12 track兩種,目前可能只有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同時做了這四種音效。
雖然有網友提到獵巫行動:大滅絕(The Last Witch Hunter)的DTS:X音效很棒,可惜該片的影評、口碑都不佳,票房數字更是難看,對於DTS:X的推廣完全沒有幫助。至於部份擴大機支援DTS:X之後,有網友提到DTS HD在升頻後的效果出色,我建議他們可以拿地心引力出來測試一下。地心引力的第一版BD只有DTS HD,去年初發行的新版加上了全景聲,應該就可以拿來測試DTS HD升頻DTS:X後,與全景聲音效的差異,個人相信全景聲仍然全面勝出,因為該片主要採用全景聲進行後製,channel-based的DTS HD就算升頻後,也很難與objec-based的全景聲競爭。站長大人提到的極樂世界,我前兩年租了BD來看,看的時候就發現DTS HD 7.1的音效悶悶的,用了好幾種不同音場仍然無法有爆棚表現,電影已經很乏味了,又沒有爆棚音效讓我在沙發上有點坐立難安。看到片尾字幕的最後才發現原因,原來是全景聲轉DTS HD的問題,因為兩種音效完全不相容,DTS應該是用降級版的Dobly Digital 7.1來轉製,難怪威力大減,相信未來該片發行UHD BD後,只要配置的是全景聲應該就可以還原應有的爆棚音效,但屆時我不會再看一次,乏味的電影看一次就夠了。
ninja300規格 在 13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試騎川崎忍300!上次試駕完R3後,相信很多人也好奇忍300騎乘心得是什麼。這次帶Ninja 300從市區走到山區,一起感受小忍精神!Test rode Ninja 300. After last test ride on R3, I bet a lot of people are also interested in my Ninja 300 test ride experience. I took it around town and in the mountain to really see what Ninja 300 is all about!
Bike: Kawasaki Ninja 300 川崎忍300
Vlog 35 摩托日記第三十五篇
規格 Spec:
引擎型式 : 水冷4行程並列雙缸8汽門DOHC
總排氣量: 296cc
內徑x行程: 62.0x49.0mm
壓縮比: 10.6:1
最高馬力: 29kW (39 PS) / 11,000 rpm(EUR)
最大扭力: 27N•m (2.8 kgf•m) / 10,000 rpm(EUR)
供油系統: ø32 mm x 2 (KEHIN)雙喉噴射供油
車體: 長 / 寬 / 高 2,015 / 715 / 1,110 mm
最低離地高: 140mm
車架: 鑽石型鋼管車架
夾角/拖曳距: 27度/93mm
軸距: 1,405mm
舵角 左/右 35度/35度
前懸吊: 37mm管徑正立式前叉
後懸吊: Uni-Trak;5段預載可調
前煞車: 單290mm碟盤 (ABS)
後煞車: 單220mm碟盤 (ABS)
座高: 785mm
裝備重量: 174kg
排檔方式: 濕式多片離合器/往復6檔
傳動方式: 鏈條傳動
油箱容量: 17L
前後輪尺寸: 110/70-17 140/70-17
Engine Type Four-Stroke, DOHC, parallel twin
Engine Displacement 296cc
Bore Stroke 62 mm x 49 mm
Cooling Liquid-Cooled
Compression Ratio 10.6:1
Fuel System DFI with dual 32 mm throttle bodies
Ignition TCBI with digital advance
Starting System Electric
Transmission Six-Speed
Final Drive Chain
Rake Trail 27° / 3.7 in.
Seat Height 30.9 in.
Wheelbase 55.3 in.
Front Suspension 37 mm hydraulic telescopic fork / 4.7 in.
Rear Suspension Uni-Trak with 5-way adjustable preload / 5.2 in.
Front Brake Single 290 mm petal-type disc with two-piston hydraulic caliper and ABS
Rear Brake Single 220 mm petal-type disc with two-piston hydraulic caliper and ABS
Front Tire 110/70-17
Rear Tire 140/70-17
Fuel Capacity 4.5 gal.
Dry Weight 383.7 lbs.
Music:
Anikdote - Which Direction?
NCS Release bit.ly/1LfXUQh
https://soundcloud.com/anikdotemusic
RetroVision - Puzzle
NCS Release bit.ly/28YuCjb
https://soundcloud.com/retro_vision
#13N 追蹤 13N Instagram:
ninja300規格 在 Kawasaki 忠孝車業- 忍者300新車到店!!!!! 全新 ... - Facebook 的必吃
全新Kawasaki Ninja 300 配備全新引擎和改良車架外型進一步ZX-R 化。 ... 輕巧規格的ABS讓安全性更加強讓您騎乘的保護性新式滑動式離合器為您的安全把關 ... <看更多>
ninja300規格 在 2022忍300規格-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MOBILE01 ... 的必吃
2013 Kawasaki Ninja 300 & 2008 Ninja 250規格表2013 Ninja 300 2008 Ninja 250 呎吋SIZE ... 川崎2015小忍者250坐高多少_百度知道; [閒聊] YAMAHA R3 vs ... ... <看更多>
ninja300規格 在 [心得] R3 VS NINJA 300 ABS 車主報告- 看板SuperBike 的必吃
踏入重機的領域 也換了幾台黃牌
跟大家一樣 騎了比較熱門的車款
R3 、NINJA 300 等等(這兩台騎比較久)
有朋友在問我 這兩台到底有什麼差
哪台比較好騎?
真的是不是車主 先看圖片
R3騎了5個月 忍300大約是1個半月(現任)
大致上原廠車 拿來每天通勤 風雨無阻
下面的心得 希望貼近大家的日常生活
討論一些我遇到的優缺點
也給想購入這兩台車的人參考
------------------------------
1.後照鏡
忍300的視野實在好過R3不少
我騎R3都直接回頭看 後照鏡根本渣
2. 腳踏與騎乘姿勢
我身高約185 騎忍300在升檔的時候
非常的卡腳 這個我還在適應...
騎姿比較戰鬥一些
R3腳踏位置蠻舒服的 連續騎150公里也OK
但蛋蛋容易去卡油箱 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何
3.風鏡
忍300的風鏡實在太低 高速行駛根本躲不進去
R3躲起來舒服自在 這個有看13N應該知道
4.油箱蓋
忍300打爆R3
R3那個油箱根本會把鑰匙弄壞 超卡
插進去拔不出來 上油沒啥幫助 根本惡夢
5.速度與檔位
個人覺得R3比較會跑 5檔隨便騎都16格(高架)
檔擋萬轉硬要跟踢媽媽還算跟的到
忍300轉速可能要拉稍微辛苦一點
破萬轉速度才會上來
1-2檔的延伸性比R3弱一些
6.引擎震動
R3在6500-8500轉手把共震非常大
9000轉之後會好一點
所以我通常都拉過這個區間 不然真的很不爽
忍300就真的肅靜很多 破萬轉之後的震動
我覺得都比R3 6000轉還靜
這點算是我換車後比較驚訝的
7.過彎懸吊
全原廠來說 忍300的車重比R3多了6公斤
但騎起來比R3靈活很多 前後懸吊也比較穩定
熱血與舒適性我覺得忍300都比較好
騎R3我屁股常離開坐墊.....
我猜是多連桿的關係吧
8.煞車(前碟)
R3的卡鉗是我第一個改裝(推NISSIN蝴蝶)
原廠卡鉗非常無力 真的會煞不住....
手感也有點硬 總之一定要改
忍300比較意外的是 單二卡鉗蠻利的
跑山我覺得都夠用 手感QQ
9.儀表 燈具
R3大燈亮度比較優 超車燈感覺有明顯警示
方向燈切換手感佳 但儀表會進灰塵(不爽)
忍300的大燈較散 不集中
儀表方向燈很暗 有時候不知有沒有切掉
10.後車廂鑰匙孔
忍300的在後方 意思是指
後輪泥水會濺到 造成鑰匙孔卡卡的
這個偶爾要上油保養一下
R3的位於側面 沒什麼問題
11.車輛露天品質
本人沒車庫 車子都是停路邊淋雨曬太陽
R3的腳踏 前叉內管會有生鏽的情況
忍300年份還比較老 反而沒什麼生鏽
純粹外觀看起來奇毛子問題
12.引擎煞車
滑動式離合器的關係
忍300在高速進彎時相對R3會順一些
R3的退檔補油要做得精準一點
從R3跳到忍300蠻有感的
這配備問題 覺得有滑離真好
13. 價格
我都買二手車 無倒無摔 FB購入
R3 16.5
忍3 19.5
--------------------------------
整合一下兩台車的優勢(全原廠)
R3 檔位顯示 騎姿 速度 價格 風鏡
忍3 滑離 懸吊 引擎震動 後照鏡視野 煞車
以上分享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07.2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perBike/M.1498932919.A.9EB.html
※ 編輯: j10183 (42.72.107.208), 07/02/2017 03:19:42
※ 編輯: j10183 (42.72.107.208), 07/02/2017 03:20:36
※ 編輯: j10183 (42.72.105.65), 07/02/2017 12:02:44
雙缸車真的比較需要
※ 編輯: j10183 (42.72.105.65), 07/02/2017 20:36: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