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小澤征爾是第一位成為國際明星的亞洲指揮家。他在東京著名的桐朋學園大學接受音樂教育,1959年得到法國貝桑松指揮大賽首獎,1960年得到檀格塢音樂中心庫塞維茨基紀念獎學金並且獲得卡拉揚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在紐約與柏林分別得到與伯恩斯坦、卡拉揚共事與學習磨練的機會。很快地,小澤征爾收到來自歐美樂團的邀約,其中以在波士頓交響樂團的29年最為人津津樂道,2002年到2010年則擔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原計畫於2010年退休,且因為食道癌,暫停了數個月演出。年屆84歲的小澤,在2019年8月,長野小澤征爾松本音樂節上重返舞台,坐在椅子上完成指揮。】
{內文:
弦樂及管樂,歡快且充滿活力的對話,引導貝多芬的第四號交響曲,進入第一樂章歡悅的尾聲。正如台上一頭白髮,瘦弱的指揮小澤征爾,積極而堅定的人生態度。
(NHK主播/有馬嘉男vs. 指揮家/小澤征爾)
請多多指教 請多多指教
今年84歲的指揮家小澤征爾,以熱情洋溢,簡潔明快的指揮風格,享譽國際超過半世紀。有著「世界的小澤」封號的他,在2010年檢查出食道癌。
(指揮家/小澤征爾)(2010)
如醫師說的,我會好好聽醫師的話,我打算半年以內就要復出,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小澤接受食道切除手術,將胃往上提。雖然手術成功,但復原的時間,比他預想的多了兩個月,身體也不再是以前的身體了,抗癌讓他體重驟減15公斤,此後反覆著休養、復出,再休養、再復出。
(新聞旁白)
近年,因為癌症與心臟病以及腰部手術,小澤多次宣布靜養,許多預定好的演出只好臨時取消。今年8月在長野小澤征爾松本音樂節上,在聽眾面前,出現了小澤征爾坐在台上這一幕。"好想再指揮",就是這樣一個執念,讓小澤重回指揮台
(指揮家/小澤征爾)
我實在是站不了了,不拿拐扙就站不了啊,但是杵了拐扙就不能指揮了,朋友就說了:那你就坐著,坐著指揮不就好了,於是我就坐著指揮了
1935年,小澤征爾出生於滿州國統治下遼寧;1952年進入男女兼收的桐朋女子高校音樂科,隨日本名指揮家齋藤秀雄學音樂;23歲,他隻身一人遠赴法國及美國深造;自1964年起,小澤指揮過芝加哥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指揮生涯中最為外界所熟知的,是他自1973年出任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長達近30年,直到2002年,接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他也是史上第一位,指揮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日籍音樂家。不要窩在舒適圈,是他對年輕人的期許。
(指揮家/小澤征爾)
果然還是要去外頭走走看看,尤其是學音樂的,絕對要出國去看看,絕對要出去,當然,音樂以外的領域也理應如此
小澤還常說,不要讓技巧,限制了你的想像。
(指揮家/小澤征爾)
年輕人,特別是技巧很好的人,常常就這樣一板一眼的奏完了,而不會像這樣注入情感的演奏,看到這些樂者,我不禁會想對他們大喊"試著放手一搏看看啊"
(瑞士音樂學生)
拉樣拉會不會聽起來很不舒服?
(指揮家/小澤征爾)
是不太好
(瑞士音樂學生)
會不會很制式
(指揮家/小澤征爾)
是啊 不夠浪漫
(瑞士音樂學生)
如果再狂野一點呢?
(指揮家/小澤征爾)
一開始要展現出衝擊力來,衝擊力你知道嗎?
(指揮家/小澤征爾)
音樂就是這樣的,都不一樣 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腦中詮釋的音樂,和對樂曲的感觸,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因人而異,就和每個人的長相也都是不一樣的,正是因為如此 音樂那麼的有趣,誘導出這些不相同的感情,讓所有人漸漸合而為一,就是最有趣的地方,假設有10個人,大家都不一樣,其中有8成 8個人有相同的方向,那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NHK主播/有馬嘉男)
所謂指揮就是要統合不同的個性,將之融合成一體是嗎?
(指揮家/小澤征爾)
有時候是這樣,原本完全搭不起來的聲音,在某一個時間點,會突然和協了起來
那種時候的快樂啊,是一種令人"Wow"的一種快樂啊
(瑞士 2010年夏)
(新聞旁白)
這是一場沒有樂譜的指揮
(指揮家/小澤征爾)(2010)
盡可能的小聲
(新聞旁白)
接下來,又一個驚喜
(指揮家/小澤征爾)(2010)
一起唱 來!
(指揮家/小澤征爾)
一言以蔽之就是喜歡,我實在太喜歡音樂了,其實不當指揮也可以,只是除了指揮 其他的我不會,我真的好想再次站著指揮,這是我現在最大的盼望
或許體力大不如前,但是無論七十歲,八十歲,還是九十歲,小澤依然還是那個,一談起音樂,就眼睛發光的小夥子,一直沒變。
(指揮家/小澤征爾)
連一點點不一樣都沒有,那就太不自然了,有一點點的不一樣,讓他們漸漸融合
一邊聽著,這邊多一點 那邊又少一些,那真是樂趣無窮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H_KF85sOM
網站:www.woodyviolin.com
line: https://reurl.cc/x1VYZ
粉專:https://reurl.cc/91mgd
#小提琴
#張偉軒小提琴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02 小提琴 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張偉軒小提琴表演/教學/古典音樂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L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2002鋼琴譜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2002 小提琴 譜 在 免費琴譜 的評價
2002 小提琴 譜 在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千六百歲的詩班
#企業內訓系列
#文末搭載老師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技巧台中班的報名資訊
文/馬度芸
星期天的教會主日禮拜,
獻唱詩班成員的年紀加起來是三千六百歲。
這是長者的團契,
好幾位已經超過九十歲。
唱得是活潑而輕快的旋律🎼,
講的是喜樂依靠、忘記過去,
這樣簡單的道理由他們唱起來特別讓感動,
一位位白髮老花認真看著放大歌譜張口唱的臉龐唱出的喜樂🧓👵,
真的讓所有在場的人動容,
他們在生命中經歷的逆境絕對超過我們,
而他們若能這樣喜樂,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憂愁?
台下好多人都流下感動的淚水。
而感動的背後,
其實牧師也坦承他們是放專業CD對嘴,
他們努力唱小小聲或是五音不全各式鄉音的表達,
但靠得是專業CD播放讓大家聽清旋律,
輔助帶動所有會友,
這樣深刻的感動,超過一個擁有專業完美音色的詩班🤗。
我在想,
有些教會認為詩班是帶領會眾靈性與預備的重要角色,
對於成員音樂素養的要求標準也高,
最後變成一群音樂家甚至是明星來帶領聚會。
但是,今天這樣的安排背後有什麼樣的涵意呢?
👉代表這個教會的核心價值是相信只要願意只要有心♥,
任何人都可以敬拜可以在台上帶領。
相信的是 #人對人之間都有影響力,
不是所謂專業最優秀的人才能對人有影響力。
若你是決定詩班的人,
你會用什麼邏輯來挑選詩班?重要的是什麼?
是台上台下所傳達的信仰價值,還是音樂技巧?
對這一批老人家,我們是否要加強訓練他們,
讓他們達到平時詩班呈現的音樂水準?
#還是想各種方式 包括從沒在教會發生過的放CD對嘴唱,
主要是幫助他們可以上台服事並帶出美好的見證?
👉重點是要傳遞出的訊息是否能以不同形式達到目標,
而不是把這群人修改成一個標準化的樣式。
最需要精準與專業呈現的莫過於交響樂團了,
要在感性的情感流露與理性的精準合作中達到平衡,
在2002年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指揮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當中,
除樂曲本身透過指揮與樂團一體的演繹外,
在尾聲也安排了好幾位團員輪流站起來用不同的語言向大家道新年好,
原本以為是要展現團員的多樣化國籍,
也讓台下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找到共鳴;
但直到最後黃髮藍眼的首席小提琴用日語向觀眾賀年,
以及指揮家小澤用努力發音的中文向大家說出「新~年~好~」時,
我才恍然發現這橋段的安排是要 #讓每個人去學對方的語言,
哪怕是一句都好,
在這樣的了解與尊重不同的基礎下合作,
成為一個整齊的團隊。
在講究多元與獨特的後現代,
人們的缺點往往是特點,或是無法標準化的地方,
發揮優點比改善缺點容易,
與其一直修正自己的缺點,
還不如以自己的最大優點加入團隊,
不需一直專注在缺點上,
在團隊中自己的優點就多付出一點,
不要一直花很大的力氣去補自己的缺點,
這個心態反而會讓自己在工作岡位上待得長久。
若是一個人總是在改善缺點,
那麼不是這個人的問題,而是主管的問題,
是主管把他擺在不對的位置上。
每一位成員在一定要的標準要求下改善不足,
但應花更多的時間在發揮優點上,
對於個人的動力、熱情,以及團隊的發展綜效都有幫助。
🔍一位優秀的領導人必定是看到團隊,
又看到每一個不同的個人,
且能有智慧找到這兩者結合之道🖇。
💡如何透過觀察準則及諮商技巧訓練,
💡協助學員能夠積極的處理員工問題,
💡並且運用「激勵」與「紓壓」的輔導技巧提升團隊成員的心理素質?
#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技巧台中班最後5名請把握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e4kZL
2002 小提琴 譜 在 L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剛注意到一則看似蠻荒謬的新聞。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在抗爭中咬傷警察,登門到警察局道歉沒見到事主,崩潰大哭。新聞並附上影片。
毫不意外的,這名議員被底下網友狂酸水準差、素質低、狂犬病、藐視公權力、打悲情牌裝弱勢有甚麼用......諸如此類。
很少人在這種新聞的處理下,會去探究事件背後的原因。坦白說,我第一印象也覺得蔣月惠哭得有點慘烈,實在不太好看。(卻又有幾個人的哭是好看的?)但我隱約覺得不太對勁。
我事後去想,這份不對勁感從何而來。應該是說,議員失控的新聞並不罕見(例如:李婉鈺。)政治工作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公眾人物得要承擔很多心理壓力,一旦無法調適,情緒失控並不足為奇。但這起事件不太一樣,一般的議員失控,跟私領域比較有關,很少在公領域發生這類的事。
有沒有選上,是體制外/內一個現實的分野。沒選上之前,積極參與公民運動,行使公民不服從,非暴力抗爭,對抗體制壓迫,這是常見的。當過官、政治關係良好、已經是民意代表的,很少這樣走到第一線。我並非要質疑甚麼人,單純只是想說,任何人在得到權位後要維持初衷,本非易事。
更別提,這是一起地方抗爭事件,民眾多不關心。地方的主流媒體環境並不好,一旦跟警察/公部門關係搞砸,會少很多新聞可以做。這起抗爭背後的原因,只有獨立媒體公庫有比較完整的報導。
換句話說,如果這是場秀,蔣月惠幾乎沒有觀眾。有的,往往也是看笑話、喝倒彩。
蔣月惠以無黨籍身分出來參選屏東縣議員,是為了她長期服務的肢體殘障服務協會「羅騰園」。為了幫助快20個身心障礙的孩子就醫、就學、學得才藝、重拾自信,她需要籌措經費,想到了出來參選,或許可以領取選票補助款。
這個想法,未免有點天真。這個故事,未免溫情的離譜。但她沒有文宣,沒有競選總部,日復一日的在屏東路邊唱歌、拉小提琴。youtube的影片可以看到,她在路邊擺攤,拿著小蜜蜂,義賣身障藝術彩繪。
她的歌藝跟琴藝都不行,競選歌曲是福爾摩沙頌。第一次參選沒拿到補助款,保證金還被沒收。第二次拿回保證金,拿不到補助款。第三次有補助款了,但沒選上。第四次也就是2014年才選上。會投給她的人,幾乎都是往來的機車族跟弱勢團體。
這麼多人說政治很黑暗,選舉很艱難。事實也的確如此。但這個島上還是有人,很天真的相信只要動機善良、勤奮努力,而且是站到第一線日曬雨淋的那種努力,就能獲得成功。你可以不認同她的政治立場,可以說她瘋癲,說她傻。但這份傻勁,比我看過的各種珍異奇才天賦滿溢都還要可貴。
選上之後,她可以學著套關係,跟各式各樣的利益團體結盟,收受政治獻金,再把現金拿去轉換成更多的政商關係,就像很多政治人物一樣。但她在去年七月接受自由時報採訪,裡面的QA是這樣說的:
--
Q:素人參政,你觀察到的政治是什麼?
A:政府機關組織龐大、資源權力也大,公務員素質很高,但遇到問題就用法條推來推去,讓百姓四處碰壁,官員只想討好有派系背景的民代,利益團體也只會纏著有影響力的民代,政治圈內人際關係無所不在,想要加入既有的權力結構,就要放棄自己的堅持,我看得很開,每天都當作是議員任期的最後一天,不想被約束。
Q:你每個月的議員薪資都捐出來,自己怎麼生活?
A:扣除各種費用後,議員每個月實領不到7萬元,我只留4000元,其他都捐給「羅騰園」,反正我只有一個人,大部分時間都跟孩子們吃,至於議會開議期間的出席費、車馬費、餐費等,還有年終1.5個月的研究費,日常開銷、選民服務靠這些就夠了,我每天還是上街拉琴募款,雖然常走音,但不拉琴孩子們會餓肚子,還好議員拉琴警察不會趕。
--
蔣月惠在抗爭中咬傷女警,或許是她的非暴力抗爭素養不足。然而,站在外圍說起來很輕鬆,實際置身在抗爭中,被優勢警力壓制,那種心靈與肉體上的無助感,很常讓人基於自我防衛,無法控制行為輕重。而這就是體制者想要的。新聞一剪出來,大家都會同情警察,都會譴責施暴者,而不會探究背後的緣由。蔣月惠會接受司法追訴,這是她難以逃避的抗爭成本,而她也接受了。
她會出來抗爭,是因為屏東縣政府在清晨四點,帶著機具怪手,強拆數戶位於屏東後站公勇路的民宅。這起有程序瑕疵,正在打行政訴訟的事件,背後的原因是屏東縣政府認為,屏東車站改建、鐵路高架化之後,車站人潮會大幅增加,為了避免到時的交通阻塞。原有的8米道路太窄,必須徵收民宅拓寬道路。
居民質疑,附近有一塊交通部鐵路局的地,離鐵道更近,要拓寬道路,拿那塊地進行效果更好。屏東縣政府的新聞稿中,把責任推給交通部,說交通部不核可,理由語焉不詳。此外,新建車站工程依據法規,必須增設停車場,目前的臨時便道,剛好可以拿來蓋停車場。
換句話說,為了法規要增設停車場,鐵路局的地不用,臨時便道也不能用,就是要拆你有產權有土地權狀的房子。然後跟你說,已經按照市價徵收了,價錢很好,不要囉嗦,再找麻煩,就是阻礙城市發展的釘子戶。
對長期居住在一個地方,經濟狀況也不算優渥的人來說,要轉換環境有很多成本。有形的成本是尋找臨時租屋、新房、仲介手續費、搬遷等等,這些有形的成本,說起來好像只要補償價錢夠好,都可以解決。事實上,對資訊掌握能力不強的地方居民來說,要搬家的心理成本是很大的。他們對買賣房地產所需的資訊往往並不充足,產生很大的恐懼感。
不適應、恐懼這些無形成本,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跟溝通去克服,這是政府施政應該付出的努力。當然你可能會說,有些人就是說不通,條件再好都不想搬,這樣是阻礙社會進步。如果你要這麼想的話,那我必須提醒你,民宅的權益不能無限上綱,但政府在徵收迫遷,剝奪人民權益的時候,應該負起利弊衡量的舉證責任。
這是個科學跟數據的時代,很多人會酸關心土地正義的人是感覺派,是左膠。土地徵收條例也寫得很清楚,徵收要符合公益性。執政者如果不想要當感覺派,也應該拿出詳盡的數據分析。
然而,屏東縣政府仰賴的只是一個有待商榷的推論。他們認為,車站改建後人潮會大幅增加,如果不把公勇路民宅拆掉道路拓寬,會不敷使用。
這個推論,必需要有客觀數據的支持。首先,屏東縣因為產業結構的關係,人口長期外移,2002年開始人口負成長16年。人口從1997年的高峰91.3萬人,減少到去年約83萬人。
其次,從推論上來看,台鐵班次增加,意味著屏東人要往外縣市跑,候車時間減少,但未必會造成整體運量上升。運量上升的前提是,班次增加讓原本不坐台鐵的屏東人改坐台鐵,又或是帶來以台鐵為交通工具的觀光客。這個推論,必須有明確數據支持。
這些關於運量的質疑,其實在縣政府公聽會的紀錄上可以看出來,早就有當地居民提出了。面對缺乏科學數據、評量方式的質疑,屏東縣政府充耳不聞。讓所謂的公聽會變成縣政府單方面的宣佈儀式。
2017年4月,台鐵將屏東潮州直達台北的「普悠瑪號」,平日從一班增加為兩班;新左營高鐵轉乘台鐵的兩班車,原終點站從高雄延長到屏東......種種的列車班次增加,如果能帶來明顯的車站人數增長,那就離「後站道路必須拓寬」的結論更近一步。
我去下載了屏東台鐵站每日平均進出的人次資料,拿2017年5月到12月的進站人次(跟出站人次相仿),跟2016年同期做比對:
2017年5月,每日平均進站10158人,是2016年的1.037倍。
2017年6月,每日平均進站9392人,是2016年的0.974倍。
7月 9539 1.011倍
8月 9975 1.023倍
9月 9611 1.061倍
10月10328 1.01倍
11月 10150 1.02倍
12月10814 1.034倍
平均來看,2017年四月底增加班次之後,屏東車站的人數確實有增加,成長率平均是2%,每天大概增加400人進出站。
把這400人攤在各個時段,會不會造成道路阻塞、損害公共利益,非得要透過強拆民宅的方式來解決?我認為,目前屏東縣政府提供的數據研究,是不足以支撐這個結論的。而他們在剝奪人民居住權的時候,應該善盡舉證責任,而不是說錢已經照市價給了,你們這些老百姓不要再囉嗦了。
蔣月惠在新聞影片中,看起來像是個魯莽暴力的瘋子。一個精明的議員,有更多改善自己生活的可能,有更多光鮮亮麗的生活選擇,但她沒有做出這個選擇。她瘋癲癡迷的站在弱勢那一邊,被辱罵,被嘲笑,被誤解。但是,容我不太理性的說一句: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人,我才會深深以身為台灣人而自豪。
2002 小提琴 譜 在 免費琴譜 的必吃
周杰倫#Mojito #免費鋼琴示範#免費琴譜周杰倫Mojito鋼琴示範&琴譜(免費下載簡譜) ... 2002 - Anne-Marie - Piano Tutorial EASY SLOW + Free Sheet Music PDF.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