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已結束,謝謝大家)
【贈書活動】
子良出書了,和他的先生!
當 遠流粉絲團 行銷企劃告知我這則書訊,並且邀請我撰寫推薦文時,那股內心的喜悅真難言喻。一方面,是感動--從事平權運動何等辛苦,可總是有很多很多人持續走在這條路上,吾道不孤的感覺,真好;另一方面,是狂樂--嘿嘿,這本《兩個爸爸》,不就恰好跟我之前出版的《我有兩個媽媽》遙相呼應嗎?(甜笑)
恭喜,同時感謝 陳子良、陳海思鐸和愷樂,用他們一家三口的故事,為這個世界平添更多美麗色彩。
❤️🧡💛贈書活動💚💙💜
1. 寫下一段鼓勵打氣的話,給兩個爸爸&愷樂
2. 標籤兩位朋友
3. 公開分享此貼文
4. 截止時間:6/1(二)22:00
我會抽出三位朋友,由出版社寄贈《兩個爸爸》給您們。
*《兩個爸爸》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OXdG5v
誠 品 https://reurl.cc/DvaaYm
金石堂 https://reurl.cc/8yQ0Dg
momo https://reurl.cc/E2kkWv
🏳🌈🏳🌈🏳🌈小豪老師推薦文🏳🌈🏳🌈🏳🌈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
從獨自一人的住居,到兩人天地,再到三口之家;歷經「非法婚禮」、紐約市「居家伴侶」、紐澤西州「市民結合」,到最後於紐約州合法完成「同志婚姻」;從自我認同、雙人磨合,到悅納孩子的性向認同……每一步走來,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所遭受的苦難折磨,從文字上讀來,若沒有類似經驗,可能僅止於讚佩其勇氣如此強大,但實際上的驚心動魄,真讓人不禁直冒問號:為何只因性傾向不同於主流,成家之路便如此漫漫無盡?
終究是個尚未真正性別平權的世界。
只能繼續奮鬥,懷著一股浪漫卻搆得著邊際的想像,去改變這個世界。感謝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持續走在平權路上,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加入寧靜革命般的出版戰隊,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
🏳🌈🏳🌈🏳🌈感動推薦🏳🌈🏳🌈🏳🌈
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張歆祐(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助理教授兼任健康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許佑生(作家)
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羅毓嘉(詩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小的與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蔡蕙頻 內容簡介: 〈總督到警察 日本時代的警察制度〉 日治時代的臺灣警察,是臺灣總督府實行統治的要角,負責管理臺灣民眾的生活事務,常有濫用權力、素質不佳的現象,招致許多批評。但他們的存在卻對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著相當大的穩定...
「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劉育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Re: [問題]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相關問題-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空中大學科系、高雄空大法律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高雄空中大學問題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很角色時報20140531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美術研究社2014年師生 ... 的評價
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小的與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 蔡蕙頻
內容簡介:
〈總督到警察 日本時代的警察制度〉
日治時代的臺灣警察,是臺灣總督府實行統治的要角,負責管理臺灣民眾的生活事務,常有濫用權力、素質不佳的現象,招致許多批評。但他們的存在卻對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著相當大的穩定作用。
〈大人到咱家 警察與戶政〉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為了了解當時的臺灣,透過各種調查蒐集相關資料。根據法令,警察得以隨時到各家進行戶口資料的確認,將臺灣人的身體特質與身家狀況都納入國家體制與警察大人的管理之下。
〈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 警察與政治〉
日治時期,警察負責維持臺灣社會治安的重要角色,臺灣人從事的政治行動,也是受關注的事項。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1920年代臺灣社會中的警民對抗,是當時「小的與大人」關係中最重要的篇章。
〈一桿稱仔到走やみ 警察與經濟〉
為了維持日治時期殖民地經濟發展,警察大人深度介入了臺灣的經濟生活。從賴和的《一桿秤仔》中看到警察對度量衡制度的管理;到戰爭時期,統制體制的實行,可以看到警察大人無處不在的身影。
〈檢疫、注射到圍草繩 警察與公衛〉
日治時代,在總督府的規劃下,當時的警察大人還掌管了公共衛生以及檢疫工作,並配合各種名冊管理,紀錄臺灣人的公衛生活,再加上各種衛生教育的推廣,培養出「識字兼衛生」的文明臺灣人。
〈「左側通行」 日本時代的交通警察〉
隨著臺灣社會逐漸形成現代化的生活習慣,日治時代的警察大人又多了管理交通的任務。1920年代,各種交通規範亟待建立,第一要務是厲行人車「左側通行」,在各種資料上可以看到許多宣傳,也能看到警察執行工作的狀況。
〈帝國山林的前哨 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
為了開發臺灣的山區資源和原住民治理,日本政府在一般警察之外設置了「蕃地警察」。他們的初期任務包括「防蕃」、武裝討伐迫使使原住民歸順以建立管理制度,後來則以輔導產業、教育、集團移住為主,是帝國統治臺灣山林的最前線。
〈經濟、防空與流言蜚語的取締 戰時體制下的警察〉
珍珠港事變後,日本擴大了軍事動員的規模,臺灣社會也被拉進戰爭體系中。臺灣警察的工作則擴大到統制經濟的宣傳、物資徵用、防空動員,以及言論思想的控制,將臺灣打造成「戰爭動員,人人有責」的社會。
〈東石富安宮 日警變成台灣神〉
日治時代,警察與臺灣人民的關係密切,儘管有許多讓人恐懼的印象,但也不乏愛護民眾的佳話。任職東石派出所的日警森川清治郎在職期間留下許多佳話,身亡之後又有顯靈庇佑當地的傳說,因而入祀富安宮,就是很好的例證。
作者簡介:策畫/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現在新北市三芝區、舊名「番社後」的地方。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探究,著有《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
撰稿者簡介:
李進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環境史、臺灣區域史與歷史GIS。
沈佳姍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副教授。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與公衛史。著有《臺灣日日新:阿祖ㄟ身體清潔五十年》、《牌2原來一家親: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等書。
陳慧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史、臺灣原住民史。著有《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等書。
游智勝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海運史、臺灣海洋史。
蔡昇璋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協同研究員,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通識中心及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等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臺灣海洋史、海洋文化史、臺灣漁業史。
蔡蕙頻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圖書館編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史,並著有相關著作。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百歲青春老超人!趙慕鶴
問: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
答: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
趙慕鶴40歲當學校工友。 75歲當背包客,暢遊英、德、法國。 93歲到醫院做2年志工。 95歲考上研究所,98歲拿到碩士畢業,名列吉尼斯紀錄。 100歲他的書法被大英圖書館收藏。 101歲在香港辦書法展,並且成為暢銷書作者!活著必須創造奇蹟!
《商業周刊》第1206期出刊日:2011/01/03
撰文者:單小懿、吳和懋
“我住四樓”。 “四樓?”“對,每天爬上爬下有個十來趟。”說話的人,民國百年(2011年)正好滿100歲,但生活起居全都自理,神采奕奕,健步如常人,他是青春老超人──趙慕鶴。
2009年,98歲的他從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念研究所之前,93歲在醫院當志工;志工之前,92歲才從空中大學畢業,也是國內最年長的大學畢業生。 “活到老,學到老”在他身上得到最深刻的驗證。 “我知道我可以的,”趙慕鶴說,“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他勇敢嘗試人生,除了求學,也用於旅行。
74歲時,他獨自到歐洲自助旅行。不懂英文,也不會電腦,出國前又沒訂房,到底要住哪裡?“不用訂,”他老神在在的說,“每天下午五點鐘,你看有年輕人在車站遊覽回來,跟著走就找得到青年旅館。便宜啊!”他與背包客同擠20人一間的青年旅館,旅行五個月,全程只花新台幣16萬元。
旅經倫敦時,趙慕鶴寄宿在以前學生家裡,白天學生夫婦上班,他就擦玻璃窗、掃地,打掃完畢便出門旅遊,傍晚回家煮飯;他還取下廢棄木箱的木條,花一星期架起後院的籬笆,幫學生省下1000英鎊的工錢。 “我腦筋動得很快,就是靠這腦筋活!”他笑著說。
趙慕鶴活得精彩,歸因到原點,竟是以死亡為師。他說,“我這輩子就是逃難心理,人生是不停的逃難。”曾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與白色恐怖,九死一生的經歷,讓趙慕鶴認真活在當下,從不閒下來。
現在,他為了方便買車票、看病掛號,開始自習上網、學電腦;因為上網常須打英文,於是他在客廳牆上,貼了一排毛筆寫的常用英文字母,自學英文。
最近兩個月,一位高雄師範的同事剛退休,來家裡拜訪趙慕鶴,看到牆上的英文和桌上的電腦,脫口就說:“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啊!”趙慕鶴說完,自己也笑了。
逆時針精神,即打破老或病的框架,不因生理機能的老化而自我設限,因為精彩人生,端看你用什麼心態去創造。
歷時兩個月,我們因製作《百年萬歲──青春老超人》,走訪多位台灣高齡長者,他們完全顛覆我們對銀髮族的刻板印象,令我們大開眼界。
誰說,七十歲後反應變慢,出國自助旅行很危險?八十歲後記憶力變差,電腦、英文,通通學不會?九十歲後骨頭脆弱,不能做高難度動作?一百歲以上太過虛弱,不能獨處,不能出門?
錯!唱戲、下腰、練字、讀碩士、學計算機,這群長者身上,彷彿有股逆時針的力量,讓他們突破限制,活出自我,活出熱情。他們,是一群擁有百年生命力的酷老人!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蘭格研究,當老人把“那怎麼可能?”變成“為什麼不能?”改變自我設限的心態後,只要一星期,八十歲的老人就能變年輕。逆轉的關鍵不在生理,而是心態,積極的心態將使人處於最佳狀態。
“逆時針”的關鍵包括:用心活在當下、擺脫自我限制的心態,以及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權。
所謂「活得用心」亦即活在當下,把心力集中在手邊的問題。例如,當九十六歲的趙慕鶴要報考研究所時,他想的不是“我都這麼老了,有可能嗎?”而是“要怎麼樣才能考上?”為了考上,他蒐集研究所信息,了解西洋哲學是他的弱項,就挑燈夜戰、虛心求教,一心專注於考試,於是考上。
其次,是擺脫自我限制的心態。老了,就一定不中用了嗎?一百零五歲、台灣最年長的鄰長黃闊嘴,勇於嘗試冒險,也是從未讓年紀限制自己的例子。他屬於行動派,做事常忘懷年紀,只考慮自己想不想。七十幾歲時,他首度在海上騎水上摩托車,連年輕人都怕怕的水上拖曳傘,他也要飛上天去看看。快九十歲時,他和小區鄰居一起練陀螺。過了百歲,坐在椅子上,照樣能把大陀螺準確的拋甩出去。
逆時針的第三個原則,是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權。像是台灣最高齡乳癌鬥士王東明,從她五十歲發現高血壓開始,便持續記錄血壓的變化,這個小動作幫助她用心參與,為自己的健康建立起一種控制感。那是一種信念與期望,相信只要做一些事情便能有所改變,從而達到目標。
正如同“老”不是瞬間發生,而是在不知不覺間降臨,漫長的老年生活,卻不能到老了才開始準備。用心的積極態度,也必須趁身體還強壯的時候逐漸培養,一步步修正自己的想法與行為。
蘭格博士對逆時針研究做了總結:“如果你任由自己受到心態的限制,不再對活動投入心力,有一天,你才會真的“老”到什麼都做不了。”...
生活中唯一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九十八歲老翁趙慕鶴獲得私立南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十三日參加畢業典禮獲頒「勤奮向學獎」。這位享受生命、熱愛生活的老大人,是「超級模范老翁」!
趙慕鶴早年畢業山東曲阜師範學院普通科,四十歲來台任教高雄女師,該校改制高雄師範大學,任職總務主任,六十六歲退休。
「生活中唯一幸福就是不斷前進」,兩年前,他考上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趙慕鶴家住高雄,而南華大學在嘉義大林。兩年來,他過「通學」生活。到校聽課,清晨六時自高雄搭火車至大林,再轉公車到學校。他身體健康,耳聰目明,獨往獨回,從未缺課。
他有生活目標,有自己的喜愛,無憂無慮享受現實生活可愛之處。他說,到南華大學研究所就讀,聽教授講課是最大的享受。
他永遠朝著黎明、青春方面看。他的指導教授陳德和說,趙爺爺上課認真,從不缺課,報告準時交出,學習與求知精神,令人感動。
「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人生永遠是可愛的,也可永遠高高興興,向趙慕鶴老大人看齊!
文章來源:商周
引用http://lilac1289.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723007
---------------------------------------------------------------
這裡是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read.life
感謝閱讀志工分享
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小的與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蔡蕙頻
內容簡介:
〈總督到警察 日本時代的警察制度〉
日治時代的臺灣警察,是臺灣總督府實行統治的要角,負責管理臺灣民眾的生活事務,常有濫用權力、素質不佳的現象,招致許多批評。但他們的存在卻對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有著相當大的穩定作用。
〈大人到咱家 警察與戶政〉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為了了解當時的臺灣,透過各種調查蒐集相關資料。根據法令,警察得以隨時到各家進行戶口資料的確認,將臺灣人的身體特質與身家狀況都納入國家體制與警察大人的管理之下。
〈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 警察與政治〉
日治時期,警察負責維持臺灣社會治安的重要角色,臺灣人從事的政治行動,也是受關注的事項。從治警事件到農民運動,1920年代臺灣社會中的警民對抗,是當時「小的與大人」關係中最重要的篇章。
〈一桿稱仔到走やみ 警察與經濟〉
為了維持日治時期殖民地經濟發展,警察大人深度介入了臺灣的經濟生活。從賴和的《一桿秤仔》中看到警察對度量衡制度的管理;到戰爭時期,統制體制的實行,可以看到警察大人無處不在的身影。
〈檢疫、注射到圍草繩 警察與公衛〉
日治時代,在總督府的規劃下,當時的警察大人還掌管了公共衛生以及檢疫工作,並配合各種名冊管理,紀錄臺灣人的公衛生活,再加上各種衛生教育的推廣,培養出「識字兼衛生」的文明臺灣人。
〈「左側通行」 日本時代的交通警察〉
隨著臺灣社會逐漸形成現代化的生活習慣,日治時代的警察大人又多了管理交通的任務。1920年代,各種交通規範亟待建立,第一要務是厲行人車「左側通行」,在各種資料上可以看到許多宣傳,也能看到警察執行工作的狀況。
〈帝國山林的前哨 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
為了開發臺灣的山區資源和原住民治理,日本政府在一般警察之外設置了「蕃地警察」。他們的初期任務包括「防蕃」、武裝討伐迫使使原住民歸順以建立管理制度,後來則以輔導產業、教育、集團移住為主,是帝國統治臺灣山林的最前線。
〈經濟、防空與流言蜚語的取締 戰時體制下的警察〉
珍珠港事變後,日本擴大了軍事動員的規模,臺灣社會也被拉進戰爭體系中。臺灣警察的工作則擴大到統制經濟的宣傳、物資徵用、防空動員,以及言論思想的控制,將臺灣打造成「戰爭動員,人人有責」的社會。
〈東石富安宮 日警變成台灣神〉
日治時代,警察與臺灣人民的關係密切,儘管有許多讓人恐懼的印象,但也不乏愛護民眾的佳話。任職東石派出所的日警森川清治郎在職期間留下許多佳話,身亡之後又有顯靈庇佑當地的傳說,因而入祀富安宮,就是很好的例證。
作者簡介:策畫/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現在新北市三芝區、舊名「番社後」的地方。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探究,著有《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
撰稿者簡介:
李進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環境史、臺灣區域史與歷史GIS。
沈佳姍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副教授。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與公衛史。著有《臺灣日日新:阿祖ㄟ身體清潔五十年》、《牌2原來一家親:日本品牌家族企業史》等書。
陳慧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代臺灣史、臺灣原住民史。著有《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等書。
游智勝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海運史、臺灣海洋史。
蔡昇璋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現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協同研究員,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通識中心及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等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領域為臺灣海洋史、海洋文化史、臺灣漁業史。
蔡蕙頻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國立台灣圖書館編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生活史,並著有相關著作。
出版社粉絲頁: 玉山社出版公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 - Facebook 的必吃
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全方位人文素養的藝術工作者,並能將其所學應用於研究、進修、行政經營、管理;創意產業開發等領域。具體而言,學生應具備以下基本知識及 ... ... <看更多>
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空中大學科系、高雄空大法律系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高雄 市立空中大學「109學年度升學(研究所)博覽會將於109.11.14週六上午辦理,歡迎同學踴躍參加· 一、活動目的本校為以成人學生為主之終身學習型大學,為提供學生畢業後繼續 ... ... <看更多>
高雄 空中大學 研究所 在 Re: [問題]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相關問題- 看板Kaohsiung 的必吃
hi
我是有在空大修過課的校友,非常歡迎您來本校就讀。
我先針對您的問題逐一回答,之後再說明空大和其他學校的差別和優勢,希望空大的特
色能吸引到您!
1.空大大部分同學大概都幾年畢業?
(官網上寫最快2年,但沒寫平均之類的)
A:若是高職畢業的同學,我們都視為高中學歷,所以要畢業的話,必須修滿128學分
(含20通識學分、30自由選修學分,和78各系必選修等)
本校在學學生每學期以28學分為上限,暑期課程為10學分,努力的話,一年可以取得66學
分,兩年便能累積132學分,這樣的規劃,確實是很有機會在兩年取得畢業資格的。
2.空大的課程如果都有上課,考試難度會很高嗎?被當的機會?
A:這個問題要看同學自己選修的科系,還有授課教師的風格了。
不可諱言的,有些老師的教學法比較彈性而自由,但也有些老師較為嚴謹,要求或許比較
多,讓選課學生感覺相對吃力。
但總歸來說,本校以終身學習和開放遠距教學的理念為主,所以多數專兼任老師都是對同
學極為開闊友善的。
3.空大有提到一個月要去學校一次,想請教是不同地區都有指定地方要去,還是校本部?
去通常都在幹嘛?
A:一個月到校一次(我們稱為面授)是針對非同步遠距教學課程的同學而設計。
到校學習是補強平時遠距教學的不足之處,
例如有些同學可能很想親自詢問老師問題、認識班級同學或校園環境。
當然,即使住在不同縣市的同學也要在面授日到校本部(捷運小港機場站),但一定都會
把面授日安排在周末,所以不用擔心會影響您的工作。
如果真的因為工作或私人因素而無法到校面授,可以利用線上的請假系統向授課老師說明
,我相信老師們也都會秉持開闊友善的態度,幫同學找出其他方法解決。
最後,請容我花一點篇幅說明空大的優勢。
首先,我們是免試入學、但受教育部核定的公立大學,而且教學方式以「非同步遠距教學
」為主。
這意味著同學只要符合入學資格(滿十八歲或持有居留證),註冊、選課後,就能利用自
己有空的時間上網聽課就可以了!
完全不必在特定時間守在電腦前面~
這可以讓有工作的人
兼顧生活與學習,也可以讓同學一聽再聽,是一種非常方便簡潔的學習方法。
取得的文憑與其他國內公立大學一樣,皆可報考國內外研究所或相關公職,
我們也有針對在職人員轉職系的遠距課程。
其次,我們的科系十分有用,共有六學系和通識中心,最受歡迎的莫過於法律系(110-2
學期將從法政系更名為法律系),取得法律系畢業文憑者,皆有報考律師、公職之資格,
我們也有不少畢業生取得相關的證照,不論是想要取得專業文憑者,或者想要重新規劃生
涯方向者,真的是很適合來就讀本校的。
其他科系還有文藝系、大傳系、工商管理系、外文系、科技管理系。
專兼任教師的師資都是經過校教評會議通過的,還有咖啡鑑定大師開設咖啡證照班,
所以在這方面請不用擔心!
第三,基於推廣終身教育理念,我們學費超級便宜。
一學分860元之外,我們還有清寒/身心障礙者獎助、外籍配偶或原住民/子女補助,
若是年滿65歲的公民,學費全免,一學期只需繳交200元雜費。
拿這樣的價錢和其他學校相比,
就會發現真的非常佛心!
第四,空大學生臥虎藏龍,是建立社會人脈的好地方!
大家對於空大的想法多少還是停留在社區大學的想像裡,覺得這裡的師生一定都是阿撒布
魯的老人家,但實際上我們的同學多半都是曖曖內含光。
除了有許多業界的知名人士前來進修,也有退休教授學習第二專長,以及很多軍警消人員
進修。
歷屆的畢業校友就包括南部知名建商董座、獲得金鐘獎殊榮的導演,鳥蟲體書法家趙慕鶴
,
最近還有獲得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獎的攝影師…
所以來這邊上學,不但可以取得文憑,還能拓展人脈!
如果還有什麼疑惑,請不要害羞,
直接打電話去空大註冊組詢問就對了,
(07) 801-2008#1108 or 1111
空大的同仁都非常歡樂、很樂於助人,
老師也都很熱情~~~
再次歡迎您(或其他看到本文的鄉民)來空大就讀啦!
最後最後,敬請唯一指名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我們和國立空中大學不同喔!
(全台灣也就只有這兩家空大,請指名本校高雄市立空大!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217.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637728860.A.193.html
※ 編輯: oasis66666 (223.139.217.244 臺灣), 11/24/2021 12:42:01
※ 編輯: oasis66666 (223.139.217.244 臺灣), 11/24/2021 12:44: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