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在桃園接受 PGY (一般醫學訓練) 的年輕醫師應該都會去高揚威診所,再次感謝桃園榮總設計的 PGY 訓練套餐,高揚威診所真是潮到出水。
開業術不稀奇,但有沒有聽過山地開業術。
全國第一間以山地醫療模式成功獲利的診所。不只這樣,開張至今已第二十五年業績仍持續成長,連健保局都覺得奇怪。Google「高揚威」,媒體盡是報導高醫師得到醫療奉獻獎的部分,但我認為山地開業術才是最精華最值得學習的地方。畢盡高醫師自己說有了成功模式才能找到學弟妹進來一起服務,醫療奉獻獎是用來讓更多人知道他在幹嘛才接受的。
還在學生時代,我原以為醫療奉獻獎是一種「封聖」,是一種悲憫的代償獎勵機制,到今天我才了解醫療奉獻獎得主的真正意義是替家鄉醫療找到獲利引擎,藉由引擎來驅動飛輪(flywheel),讓更多資源引入偏鄉,讓更多利益回到原住民身上,甚至長期取得公部門計畫的試辦桿位,成為計畫領頭羊,營造與政府互利共生的關係。
最終目標是提高原住民同胞的平均壽命。
成效驚人。
*
這篇文我想試著拆解高醫師的飛輪,同時還原今天跟隨巡迴醫療的過程。不過高醫師語速極快,又不斷拋出大量數據,理解錯誤盡請見諒。
高揚威醫師,自稱兇悍的泰雅族人,家醫科醫師,綽號山大王,老爸是日治時期理蕃政策下的醫療政治菁英,但在高醫師小時候便過世了。高醫師以高醫公費生身份畢業之後回到復興鄉衛生所服務,復興區位於桃園的東南角山區,地廣人稀,山高水長。即便在衛生所時期已經過得不錯,薪水高,事情少,還以對當時來說先進的聯合與分潤模式,串連各山地衛生所取得不錯的成就,但是他還想做更多。所以在健保開辦時自己出來開業,開業地點就在衛生所旁邊一條街。
講到這邊,高醫師介紹開業術第一堂課,人口與地理學。現在桃園市兩百多萬人,復興區只有一萬出頭,這樣開業可以賺錢嗎?一般來說只要服務地點的人口基數有三千人便能支撐一間診所營運,但佔了桃園市三分之一土地面積,人口密度僅為市區六百分之一的復興區有可能嗎?高醫師接著指著牆上的地圖,分析各村人口現況與他後來引薦學弟們的開業地點,復興區現在的診所只有一間泰千診所與他沒有關係,而泰千位於人口更稀少的羅浮村,但位於要道上所以可以吸納台七線與其支線上其他村的人口。
復興鄉不僅不是蛋黃區,連蛋白區都算不上。但是高醫師說即使是蛋殼區,只要量做得夠大,服務夠多元,蛋殼還是能夠獲利。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長尾效應的案例呀。
而且蛋殼上一點點的醫療資源,就是居民的全部,沒有就真的一無所有。
事後證明,比起衛生所,私人診所的彈性與自由度更高。
*
本來大家都勸他不要出來開業,放棄幾十萬收入與半退休式生活,高醫師仍然出來開業。原本很擔心會不會沒病人,結果開業第一天八十幾個病人,第二個月每日破百,一路到今天,一個月四千五百多單,成為山地無合理門診量限制的醫院。
診所病人跟診所前面種了二十八年如今炸到四樓屋頂的九重葛一起成長,一樣旺盛。
這根本不是一間正常的診所會做到的規模,即使是平地也是很誇張,或者應該說只有山地才能夠這樣做,而高揚威診所又是第一間如此成功的山地診所,所以別具意義。
當然這些是靠努力換來的,二十四小時急診、對山地來說最重要的夜診服務、巡迴醫療,這都是衛生所一開始沒有的東西。另外有些設計事後看來是歪打正著,如免收掛號費讓原住民願意看診,高揚威診所是第一間做山地篩檢服務的診所。經由篩檢抓出需要治療的人(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得多),然後自動化病歷,藉由定時提醒病人回來拿藥。提高營業額同時提高原住民慢性照護品質。
能來看診的人最少也是是亞健康,那來不了的呢?高醫師是全國第一間接山地醫療巡迴計畫的私人診所,他戲稱整個復興鄉前山後山都是他的醫療牧場,每週巡迴醫療車走的三條路線彷彿拖網漁船,將生病的人一網打盡。各種疾病需求,各種健康狀態被各種粗細的服務網包圍。部落中心是社交據點,都來到家門口了,就醫門檻當然降低許多。他又戲稱自己像郎中,因為許多原住民工作為粗重活,常常腰痠背痛需要貼布。
再來高揚威診所又成為第一間視訊醫療站的連線診所,服務更偏遠的患者。早期因爲連線頻寬不夠,常常聲音跟影像對不起來,所以發展出三線平行連線的方式,影像讓病人看得到能安心、聲音讓問診能即時、傳真讓處方可以傳遞,三者不同步但有效。視訊站不僅成為醫療牧場的牧童,也是送出部落醫療需求的即時狼煙。
後來又針對病情更重的原住民朋友做居家醫療。因為時間一久想要收束外勤服務,但是禁不起公部門遊說。一做下去發現不得了,必須要做,因為在深山裡,躺在家裡的患者實在太令人難過,一個下蘇樂部落四十戶有八戶躺著臥床病人。另一方面資金面算一算發現可行,一個月一百八十個案,一個給付八百,加上林林總總項目結論是做得起來。高醫師一邊打趣道,居家醫療替下降的診所業務補上業績。後續也有討論居家醫療飽和以後的政策調整,但細節太多,我只知道高醫師明確了解自己站在偏鄉的風口浪尖,出來發言可以獲得什麼影響力。
*
診所幾乎把所有類型的患者都包進來了。之前也接了糖尿病照護網,還有長照賦能的據點,本來想要連護理之家都做,但門口的巷子實在太小無法容納雲梯車進來不符合條件。如今又接下長照A據點,天吶是A據點,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沒聽過哪間診所接下A據點,A據點負責個案管理與發派,是層級最高的長照據點。高醫師說他現在有兩把刀,一把醫療,一把長照。接下來會好好使用二刀流照顧山上的年邁同胞。
提到與政府合作的計畫,他以長照交通接送為例。復興區三輛車購置費用加上每個月三位司機約十九萬元,有多間民間企業來標,衛生局找高醫師去替欲標的企業上課指出復興區的需求,講著講著,衛生局乾脆委託高醫師幫忙整個長照交通的計畫。當然除了一般長照業務,以復興區稀少的醫療資源而言,長照醫療的部分當然是送他這邊,穩定業務量多少有幫助。與公部門打交道,長期而言人和絕對是重要的,高醫師也講了許多,但是運作過程橫跨年度實在太長,人員太複雜,我實在記不起來就省略不提,結論是平時就要親切待人,譬如當初菜鳥高醫師買微波爐給吃冷便當的護理師,照顧了胃也照顧了心。
其實在這邊可以看出政府與高揚威診所之間互利共生的關係,兩邊彼此需要,政府需要偏鄉成績,而全桃園只有一位高醫師;而診所需要財源來開拓更多業務。高醫師說寫公部門計畫,不外乎就是四點:必要性、實質解決方案、自我能力與可被監控性。幾十年下來接的計畫量實在很可觀。
最後是現在全台灣有三十幾間山地診所,有十八間高醫師有參與輔導,將模式 ditto 複製出去,包括剛剛提到的人口地理學、經營策略與計畫等。高醫師表示有為者應如是,實在太帥。
*
雖然整個話題都是數字,但很明顯上面這些計畫根本就不是光靠獲利就可以做起來的,就算有錢也做不來,需要強烈的動機與靈活的身手,還有最重要的是關鍵的部落理解者。有了名與利才能做更多事,但絕對不是終點,高醫師就是最好的案例,甚至連後事都投入其中。
在巡迴的過程中看到一些有趣的設計,比如桌機一體的看診電腦,宏碁筆電黏在小邊桌上,下面連接網卡與電源,螢幕後蓋黏著健保卡讀卡機,裡頭的醫囑系統是很早期與展望亞洲科技共同設計,高醫師說好可惜沒有申請專利都被拿去用了。醫囑系統設計了大量的套餐,讓即使是司機大哥(兼護佐)也可以準確無誤的從巡迴車拿藥。
巡迴車的部分,是靠三年前在 Flying V 的募資計畫《讓距離不再是距離》獲得 821 人贊助共三百多萬與台積電基金會馳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當初的募資頁面,寫的真的是很可愛很真摯。
對我來說,高醫師是一個善於調度資源臻至化境的人。
政府資源、民間資源、慈善資源。
*
回到飛輪,什麼才是山地私人診所的飛輪呢?總結以上,首先飛輪的目的地不是最高獲利,而是原住民健康品質,因此需要多樣化全方位(但不那麼賺錢的)健康服務,這群服務,即便有現有的公共健康資源,仍必須細心分別對接到各個項目,因此需要具有規模化的機構執行才能降低單一服務的建置成本。譬如單單是一個糖尿病共照網在山地肯定是難以單獨執行。
越大的診所規模,各項目計劃可以共享固定成本,多餘的經費便可以多聘人,或是更好的分潤,讓更多人願意來一起幫忙,提升照護品質,讓診所規模更大,於是循環。這是我今天學到最大的收穫。
今天的課程彷彿公路電影,一路聽高醫師滔滔不絕,在北部橫貫公路的部落與部落之間移動,停下來便看診,動起來便分享,一路到晚上。晚上烏漆媽黑的,司機大哥還眼尖發現騎腳踏車掉到山溝裡的小孩,還好沒事,真是嚇死我也。
在沒有路燈的山溝旁,看著高醫師替驚嚇的小朋友做初步的骨骼肌肉理學檢查,即使是路邊還是聖光滿滿,亮亮的。
社區醫學真是有意思!
「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Dr. KuanKuan 眼科官官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新聞] 亞洲才備取!45級分繁星上高醫牙-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高醫醫管資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高醫醫管dcard :: 美體產業公開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選擇 中山醫管醫資應外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看,很好的比喻
【醫生,我痾血 — 關於滑坡謬誤的迷思—黃任匡@杏林覺醒】
「醫生,我痾血。」有位病人跟我說。
一番問症和檢查之後,我判斷他有可能患了大腸癌。病人年屆六十,也有相關的家族歷史,甚至已經出現消瘦、大便習慣改變等的可疑病癥。癌症可半點不能輕忽,我認為他應該盡早接受內窺鏡檢查,及早診斷,並開始治療。於是,我向病人解釋關於大腸內窺鏡的過程和相關風險,徵求他的同意。
他大驚失色:「吓!大腸癌?唔會啩,我諗我痔瘡留血啫。老陳都係咁啦。醫生你唔好嚇我啦!」
「嗱你唔駛咁緊張住,我都覺得你有可能真係生痔瘡。不過萬一唔係呢?」我慢慢跟他解釋:「如果我地一味諗住你淨係生痔瘡,而忽略更加嚴重嘅可能性,萬一咁唔好彩真係大腸癌,咁咪會遲左發現?到時,有得醫都拖到變左冇得醫,咁就慘喇。掉番轉,如果照出嚟冇事,咁咪好囉。起碼都得個安心丫。你話啱唔啱先。」
其實,這位病人的想法是很常見的。因為,面對「癌症」這個可怕的可能性,人性很容易就會下意識地逃避和否認,甚至會反過來指責別人是危言聳聽。因而形成「大便出血不一定有事」、「有事也未必很嚴重」、「嚴重又不等於是大腸癌」一連串的自我催眠。這時候,「痔瘡」就為我們脆弱的人性,提供了合理而常見的逃生出口。這時候,保持理性是很要緊的。要是一個不留神,讓感情主導了思想,就可能會錯失及早治療的機會,恨錯難返了。
註冊條例修訂草案》已經通過了二讀。時至今日,支持政府草案的一方仍然不厭其煩地重覆提出的一個論述,大意就是指責反對草案的我們危言聳聽、製造恐慌,也就是所謂的滑坡謬誤。說穿了其實就是類似上述病人的一種逃避心態:「特首委任不等於會操控」、「操控也未必會降低醫生執業門檻」、「降低門檻也不一定會有大量不合資格的醫生湧到香港」。
確實,草案通過,未必百份之百會立刻帶來惡果。但作為醫生,我們怎能拿病人的健康作賭注?況且,梁振英宣稱要輸入廣東護士,林鄭月娥多次批評醫生執業試門檻太高,醫管局前主席胡定旭說考慮承認內地醫科畢業生的資格,政協吳歷山建議降低門檻,並凍結兩間醫學院收生人數。這些都不是空穴來風,病癥已經呼之欲出,政治目的昭然若揭。與其說我們是憂天的杞人,倒不如說是有人是諱疾忌醫、逃避現實的鴕鳥。
當然,閣下依然可以選擇相信,特區政府會突然良心發現。
但人命攸關,我寧可選擇相信制度的公義,而不依靠政府的良心。
【民生為名 操控為實 醫療水平 不容有失】
杏林覺醒 — 關於《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記者會(2)傳媒問答環節(2016年7月5日)
https://goo.gl/n8ShKs
杏林覺醒 — 關於《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記者會(1)杏林覺醒、醫燃、青醫匡時發言部分(2016年7月5日)
https://goo.gl/V2Ezff
增加委員可以更快處理投訴嗎?
https://goo.gl/BmEa4u
杏林覺醒之醫委會改革懶人包
http://bit.ly/294cllc
杏林覺醒之醫委會改革點解關你事(追加版)
http://bit.ly/29nEbsL
黃任匡:名為醫委會改革的郵包炸彈(刊於明報)
http://goo.gl/lgROnA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醫委會改革專題報導
https://sites.google.com/site/drchanpierrehome/mchk
黃任匡:醫委會改革的魔鬼細節(刊於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2/19448429
黃任匡:我們實在沒有什麼不敢説的(刊於明報)
http://goo.gl/ylHUyZ
盧文偉:醫委會改革莫擾執業試(刊於蘋果日報)
http://goo.gl/tgo0sV
Medical profession should be governed in democratic manner
By Dr Kevin Li (SCMP)
http://goo.gl/cJZmRc
盧文偉:寄語張宇人議員:回頭是岸(刊於立場新聞):
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張宇人議員回頭是岸/
黃玉兒:海外醫生是香港救世主?(刊於信報)
http://goo.gl/HoMNsh
杏林港媽:我是醫生 也是本土派(刊於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24/19542311
黃任匡:公院爆滿的根本原因(刊於信報)
http://www2.hkej.com/landing/mobArticle2/id/1269464/
鄭志文醫生:信政府,定係信醫生(刊於明報)
http://goo.gl/T8mXYB
梁家騮議員:「專業自主」合乎公眾利益(刊於明報)
http://goo.gl/QzRySr
梁家騮議員:改革醫務委員會:為何與如何
http://goo.gl/2nANRF
#騮哥撐你
#PDA都撐
#支持公眾參與反對特首委任
#不合格的醫生一個也嫌多
#維護醫療水平
#醫委員改革
#杏林覺醒
#青醫匡時
#醫燃
#醫生唔係反對改革而係反對政府方案的內容
#高局長你自己話要便利非本地培訓醫生到港執業
#公立醫院醫生做到死都想有人幫但唔係啲唔合格嘅醫生囉
#病人同醫生係坐埋同一條船
#到時委任委員過半數真係咩到可以過
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高醫醫管資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醫院診所健康懶人包 的必吃
在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hear也提到: 我31歲目前是診所受僱醫啦: 工程師百百種醫師也百百種,不同科別和待在不同層級的醫院或是 ... ... <看更多>
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高醫醫管dcard :: 美體產業公開資訊 的必吃
美體產業公開資訊,高醫醫管評價,醫管系Dcard,高醫醫務管理系出路,醫學資訊學系Dcard,醫管系出路Dcard,醫管資Dcard,醫學資訊研究所PTT,醫學資訊管理師PTT. ... <看更多>
高醫醫管資畢業門檻 在 [新聞] 亞洲才備取!45級分繁星上高醫牙- 看板SENIORHIGH 的必吃
◎新聞標題:亞洲才備取!溪高男45級分繁星上高醫牙「我成績爛」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新聞日期:2021/4/28
◎新聞內容:
記者黃可昀/綜合報導
為了促使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縮短城鄉差距,於是推出了繁星升學計畫,但此制度每年都
會產生爭議。一名就讀桃園大溪高中的學生今年憑藉繁星上榜「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
不過他學測分數僅45級分,且申請亞洲大學備取23,高醫牙卻是正取6,使得繁星計畫再
度掀起熱議。
一名就讀台大的網友在Dcard貼出查榜紀錄,「高雄大學法律系、長庚醫管、亞洲語聽、
逢甲化工、東吳法律、逢甲資工,透過繁星搖身一變都洗上牙醫了,大家怎麼看?」原本
這群學生的學測分數未達高醫牙申請標準,有些人申請私立大學都被刷掉,但他們在校內
的排名很前面,因此可以用繁星申請到國立大學,不過就出現亞洲大學備取、高雄醫學大
學正取的弔詭狀況,不禁讓外界懷疑制度有問題。
實際查詢高醫牙109年度的申請門檻,國、英、數3科加起來至少要43級分,這名大溪高中
學生3科加起來才33級分,在標準審核的第一關就被刷掉,但還是能靠繁星順利上榜。網
友看了生氣表示,「好扯,早知道就選社區高中」、「反正讀不下去自然會被淘汰,估計
剛好大一就被21退學了,沒那個實力真的不要硬上醫牙」、「為什麼現在會變這麼誇張,
我之前學校繁高醫牙的3個同學5科都有72級。」
這名大溪高中學生也在Dcard底下留言回擊,「欸嗨我就是那個學測生,國12英13數8自然
12社會12」,他承認自己成績不夠出色,但繁星制度就擺在眼前,「它是自己設均標門檻
啊!所以我填沒毛病吧?」也舉例其他學生學測考爛同樣能上中國醫藥學,或是台北醫藥
學,只要在校成績%數夠就沒問題,「說真的,你們一直戰也戰不完,這制度不會改。」
該名學生指出,而且自己還有參與二階面試,「雖然不能代表什麼,但這也算是一種門檻
哇~」被批評程度低他不否認,但確實是按照正規標準申請上高醫牙,自己並沒有走旁門
左道,「版主也可以來社區高中一起繁星+二階面試,用兩年換牙醫系也歐給(OK)。」
此事後續也在PTT引發討論,網友留言,「你各位將來要給繁星仔拔牙齒了,開不開心」
、「亞洲大學也太難考了XD」、「人家靠本身不作弊體制內考上,少在那邊酸葡萄」、「
好爽,想當年醫牙沒辦法用繁星錄取,好像太早出生了QQ。」
◎原始連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428/1969700.htm#ixzz6tKA1plEN
(標題、內容須與原始新聞相符,否者予以刪文,)
請注意轉貼新聞的字數不列入計算,
↓請在此線下方加入至少20字並超過一行之心得或討論!
> ----------------------
八卦跟醫學生版都滿多人討論的,對繁星的印象還停留在那一點點的名額給遠在偏鄉的天
選之人,給社區高中一些機會也不錯;結果事實是醫牙繁星名額都260左右了,跟最hardc
ore的指考仔只差100多個,這些人將來要一起當同學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6.132.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619633983.A.5EE.html
真的,當年進新竹某電資的時候學測申請至少70級、繁星最低66;事實上我那屆繁星最後
一名進來的畢業排名約前40%,表現不差,至於這位比多數學生低10級分進去牙醫系的就
很讓人在意到底是不是佔名額了
我覺得成績不止反應天賦,也反應一個學生的努力程度,重考生不管應屆多混或多沒天賦
,最後花了N年刷題啃書還是達到正常學生的入學門檻,這沒什麼;數學物理爛也是小事
,但每科都爛的話…跟波波一樣,我是不敢給他看牙啦
努力用功應該可以吧!但是有更多學生值得這個機會好好學習變成一位合格醫生,可惜他
們在臥虎藏龍的前三志願高中負重練輕功
不好他又是那少數幾%的天選之人
不是啊,你舉的國防醫例子跟現在義守公費醫一樣,分數門檻雖較低但大家想申請就可以
申請,沒什麼排他性,繁星不一樣欸!我三科就45級分了但在第一志願高中校排只有10%
,我連在教授面前狗腿打嘴砲畫大餅,讓他評估我能不能成為好醫生的機會都沒有。
你一直忽略入學學科能力,強調考上醫科「後」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好醫生,有沒有想過這
管道會排擠到擁有更佳學科能力以及你所謂「好醫生潛力」的學生進醫科的機會?如果你
還是覺得很公平很合理的話,等你小孩面對這種被繁星擠掉名額的處境時,記得原封不動
講給他聽。
在面試時比一般學生更能展現出所謂「好醫生」特質
有問題的是制度,虐他沒什麼意義。而且你的想法好奴喔~~那看繁星這荒謬制度不順眼
、卻對考醫牙沒興趣的人只能閉嘴看他們摸魚打混一帆風順了484?難怪小島不會進步QQ
不然你說說,怎樣的人有資格修改繁星的規則呀?要繁星出身的人嗎?
※ 編輯: musicaledio (110.26.132.65 臺灣), 04/29/2021 19:00:33
進行的,這樣有比較厲害?
你跟上面那個ck一樣,都已經是醫學生了反嗆的點還是不外乎「等你們考上再來嗆、反正
你們也考不上、考不上醫牙的局外人通通閉嘴」。我就問你們,今天波波問題也是所謂合
法的正常管道,你們完全沒意見?
人生真的難、受薪階級真的難
但你扯遠了,這種不公平的事情更需要有人出聲
那當然,醫生可是台灣受薪階級的頂點,少數努力就能達到的,名額又有總量管制不斤斤
計較不行呢
波波從頭到尾都有問題,這篇只討論入學的前端,我拿來類比繁星也只是前端,也就是入
學資格不公平的部分,沒人跟你講進去讀、畢業的事情,你不要為反對而反對硬要扣上瞎
扯的帽子
※ 編輯: musicaledio (61.218.61.98 臺灣), 05/06/2021 16:42: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