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未歇,台灣本土疫情再起,面對新冠病毒安心防疫技巧與原則】: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使全球陷入不確定性,關於疫情大流行的的新聞從不間斷,讓人感到殘酷無情。所有這些都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傷害,因此,我們應當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關注疫情的消息可以理解,但是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會使現有的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更糟。英國一個關注焦慮症的組織「英國焦慮症協會」(Anxiety UK)代表尼基·利德貝特(Nicky Lidbetter)解釋,「害怕失控」和「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許多焦慮症患者的共同特徵。
心理健康慈善機構「Mind」的發言人羅西·韋瑟利(Rosie Weatherley)表示,許多焦慮症源於對未知事物的擔憂,等待著事情的發生,從宏觀角度上來說,目前的疫情符合了這些條件[1]。
Covid-19疫情發展至今,大家都要接受我們正面對著一項危機,因此很自然地會感到焦慮,甚至恐慌。除了遵循醫學的指引來進行預防及自我保護之外,我們必須瞭解的是,這個危機事件影響我們的不單只是身體或是病的問題,而且還帶來心理的壓力與情緒問題,因為這項危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以及廣泛的影響性[2]。
■Covid-19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詹仁輝表示,Covid-19疫情爆發後,相關新聞幾乎攻占各類媒體版面。因病毒傳染力極強,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重症及死亡風險,為了避免被傳染,許多人都取消了旅遊行程,也減少親友間的聚會,外出也會戴上口罩,形成少見的景象。各國政府及團體紛紛宣布防疫政策,除了生活上的限制,人們的心理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例如:
1.不安及恐懼
手機上及社交媒體每天都能看到疫情相關新聞,令人恐慌,有人因此瘋狂購買口罩、酒精,深怕自己防護不足而染病,甚至也擔心家人出門的安全。
2.對未知的無助及挫折感
3.被隔絕及孤獨感
一般民眾減少了外出及聚會,接受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的人也被限制了活動處所,都會令人出現失去自由、孤獨感及被社會隔絕的感受。
4.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染病後的病人及其家屬或照顧的醫療人員,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注意力不集中、作惡夢、逃避、疏離人群等症狀。
5.醫護人員的壓力
醫護人員如臨大敵,除了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院內感染,也要應付因防疫而增加的臨床工作、會議及行政工作[3]。
■預防武漢肺炎的感染,除了一般的預防措施之外,也要靠「安心」的處理
面對這看不見的敵人,許多的不安也反應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像是口罩排隊購買、賣場囤積搶購,甚至目前大家口罩不離身、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已經是一種重要且必要的習慣。除此之外,提升精神心理上的安心防疫也是很重要的。
■「安心PEACE五技巧」
畢竟持續的心情平靜,是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首先介紹面對疫情的焦慮不安可以做的「安心PEACE五技巧」:
►P (Prepared):預作準備並篩檢重要訊息。
▪當新聞媒體不斷報導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的攀升,以及口罩購買的恐慌現象,會讓人擔心及愈感無助。我們在睡前不宜過份關注相關訊息,每天應盡量控制自己接收訊息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減少因訊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
►E (Enhance your safety):焦慮不安時,採取可以安穩身心的實質行動,好好照顧自己,提升安全感。
▪像是為生活環境打掃消毒,準備健康的食物,從事簡單的運動,做些實質的行動照顧自己,肯定與鼓勵自己有因應危機的能力,增進身心安全感。
►A (Accept your emotion):面對未知的恐懼,我們需要先覺察自己的焦慮是否符合現實狀態,學習安撫與接納自身情緒。
▪在這段時間,每個人的心情都受到影響,找人聊聊,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分享彼此轉移注意力跟紓壓的好方法,並且與家人好友連結,心情會安定很多。
►C (Change your behavior):調適壓力反應,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每日忙碌的生活中,安排一段時間,走出戶外,伸展一下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或是留給自己幾分鐘,安靜地坐一會兒,藉由短時間的靜心與舒展,重新調節與穩定自己的身心。
►E (Engage in your life):盡可能投入日常,保持生活的穩定性。
▪危機事件的發生常令人不知所措,心情浮動不安,保持生活作息的規律與穩定,能幫助我們提升免疫力,更有能量去面對與應變危機;每天可以安排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嘗試創造豐富的生活體驗,藉此降低焦慮,舒緩情緒。
防疫難免影響正常的經濟活動,特別是全球化影響下許多產業可能會面臨長時間經濟蕭條問題,個人、家庭、企業、國家、社會可能都要做好準備。沒有永久的黑夜,希望大家都能團結合作,一起度過這個難關[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BBC News 中文(繁體)「肺炎疫情: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1906001
∎[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in Taiwan)「安心手冊-新冠肺炎風暴如何調適自己的壓力」:https://bit.ly/3eXjO4I
∎[3] (元氣網)「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4430762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面對新冠病毒安心防疫技巧與原則(作者:張家銘/林口長庚醫院復健暨社區精神科主任):https://bit.ly/2S1LYCK
➤➤照片
∎前副總統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瘟疫中的我」: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photos/pcb.2854691791278291/2854691754611628/
前副總統陳建仁說,他還記得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流行期間,台灣的人心也是從初期的彼此猜疑(suspicion)、疏離抗拒 (alienation)、相互苛責(resentment)和汙名化他人(stigmatization);不斷地轉變為彼此同情 (sympathy)、相互感恩(appreciation)、反省向善(reflection)和自我奉獻(self-devotion),這就是台灣人在艱難困苦中,不斷淬鍊出來的美德。
前副總統陳建仁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心連心、手牽手、肩並肩,一起走出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陰霾,早日恢復平安喜樂的日常生活。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疫情下的心理衛生 #安心PEACE五技巧
衛生福利部 /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陳韋任運動醫學 在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起讀一本書,有這麼嚴重嗎?」
#獨台會案爆發
1991年,5月9日的清晨。調查局副局長高明輝,帶著一批調查局人馬,進到清華大學逮補歷史研究所學生廖偉程。同一天,為了搜集台灣史料與朋友成立《無花果》的文史工作者陳正然、基層社會運動工作者王秀惠與長老教會傳道師Masao Nikar(林銀福),幾天後又逮補協助Masao的Cegau Drululan(漢名安正光)。
這五個人被認為違反《刑法》第100條的內亂罪與《懲治叛亂條例》,當時高檢署即時起訴,也就是 #唯一死刑 的重罪。這是經歷1987年解嚴、1990年野百合學運,正當許多台灣人以為我們將進入一個前所未見的民主時代,驟然爆發的「獨台會案」。
所謂的「獨台會案」,正是調查局指稱,他們接受旅日台獨運動者 #史明 的資助,要在台灣發展「獨立台灣會」組織。但他們其實是為了研究、保存台灣歷史,而閱讀史明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而曾經分別前往日本拜訪,與史明歐吉桑有不同的交情與互動。
#起造民主時代起變化
國民政府在獨台會案的粗暴作為,挑戰了對民主「蠢蠢欲動」的台灣社會,各界對政府的不滿,從清大、台大等校園抗議靜坐迅速蔓延。緊接著澄社、台灣教授協會、中央研究院等學術團體,也結合了各界人士投入抗爭行動。
短短幾日,這場抗爭行動升級為全國性,全台罷課、教授罷教。在5月15日,眾人以「和平理性非暴力」為訴求佔領台北火車站,要求國民黨政府廢除懲治叛亂條例。16日,立法院緊急提出廢除叛亂條例提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
#二條一沒了還有刑法100條
唯一死刑的《懲治叛亂條例》廢除了,但還有箝制思想的《刑法》第100條。
沒有定義「著手實行」的刑法100條。只要你心存「反叛」,就會觸犯內亂罪,成為叛亂犯!👉 https://reurl.cc/g8XLOQ
#一OO行動聯盟
1991年9月21日,由陳師孟教授擔任召集人,由李鎮源教授、張忠棟教授、林山田教授、廖宜恩教授、陳永興醫師、楊啟壽牧師、律師陳傳岳、作家鍾肇政、蔡同榮先生及瞿海源教授等10人擔任發起人,成立了「一OO行動聯盟」,要求廢除刑法100條。
並提出將發動「反閱兵、廢惡法」為訴求的非暴力抗爭,來應對國民黨政府10月10日的中華民國國慶閱兵大典。
除了在民間社會號召抗爭行動,聯盟也不斷與國民黨政府展開多次會商談判。離國慶閱兵典禮越近,各界不安氛圍升高,這樣的不安終究在10月8日爆發。部分聯盟成員到總統府前演練「愛與非暴力」抗爭,而臨時起意跑上閱兵台靜坐,現場憲兵隨即趨前毆打,再用鎮暴車高壓水柱噴射驅離抗爭民眾。
#靈魂人物李鎮源
聯盟在當天下午6點召開記者會,宣布繼續反閱兵抗爭行動,並開始在台大醫院前靜坐抗議。靜坐抗議消息傳出,許多教授、學生與民眾陸續到台大醫院集結。直到10月10日凌晨,時間距國慶閱兵越來越近,警方開始展開驅離行動。警方刻意「技術性區隔」記者與民眾,媒體在現場抗議採訪權受侵害,但警方驅離行動依舊,把人抬上警備車,各處丟包。警方面對抗爭現場的方式,可說是數十年如一日。
可謂是100行動聯盟的靈魂人物,已經高齡76歲的李鎮源院士,當晚也與其他教授、學生、民眾,手勾手坐在台大醫學院大樓前。警方在現場將一批批的同志抬離現場,李鎮源教授依然流露堅決神情,毫無畏懼被抬走。從當時的影像紀錄,讓後輩的年輕世代不僅看見當年的緊張氛圍,還有這些學者的堅毅精神。
#廢除刑法100條
10月10日,「中華民國」的國慶閱兵就在層層鐵籠、拒馬的保護下照常完成。100行動聯盟之後持續運作四處舉辦演講會,並發動「廢惡法、10萬人簽名運動」,還與刑法100條受難者家屬前往立法院請願。
最終,立法院在隔年,也就是1992年的5月15日三讀通過了刑法100條的修正案。16日,李登輝總統頒布刑法100條修正條文,也就是現行的條文。同一天,100行動聯盟舉辦「『和平內亂罪』告別式」演講會,宣布聯盟因階段性任務達成而解散。
➖➖➖
💡【開房間/談暴政】—「廢除刑法100條」30週年
📅時間:5/15(六)13:00 - 17:00
🏠地點:台中全國大飯店2樓草悟廳
💡專題演講
【任更重、道更遠— 廢止刑法100條 30 週年感言】/陳師孟
💡主題對談
【街頭上的醫生 政壇上的青年】/ 涂醒哲 Dr.Twu
、 林恆立、 宋國鼎律師 苗栗縣議員、 吳韋達 彰化縣議員、 吳佩芸
【我思故有罪 思想叛亂犯】/廖宜恩、陳正然、鄭竹梅、 李宣毅、曾偉旻
【台灣黑名單 香港來時路】/蔡明憲 、楊黃美幸、林芳如、江旻諺、 簡嘉佑
➖➖➖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pmRQMl
志工招募👉 https://reurl.cc/7yAX5N
➖➖➖
主辦單位: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時代力量苗栗黨部、時代力量彰化黨部、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綠色逗陣、臺中市醫界聯盟
協辦單位: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中市大屯區民主聯誼會、好民文化行動、台圓文教基金會、台灣中社、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廢除刑法100條 #100行動聯盟 #言論自由 #思想控制
➖➖➖
李鎮源(1915年12月4日-2001年11月1日),高雄橋頭人。
藥理學家,以和蛇毒相關的研究知名。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毒素學會最高榮譽雷迪獎得主,曾任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李鎮源教授退休後,正值國內社會運動與民主化運動活躍的1990年代。李教授在野百合學運時,首次離開研究室參加靜坐。後來逐步投入社會民主改革,不遺餘力地參加民主運動和台灣獨立運動。
➖➖➖
本圖為100行動聯盟「反閱兵、廢惡法」的標誌,邱萬興先生設計。
象徵以和平、愛與非暴力對抗國家暴力,要求國民黨廢除刑法100條,釋放因言論思想遭囚的台獨政治犯。
陳韋任運動醫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為三鐵醫師 要來分享一下好康的
我國高中生對鐵人三項運動有興趣的
可以來申請獎學金喔 一年有5萬 還有一大堆好康的
聽說現在還沒人報名 所以家裡有小鐵人的
快來報名吧!!!
====
【未來之星計畫】
目的: 增加國內鐵人三項菁英人才,提升選手知名度,推廣鐵人三項運動。
1、末來之星計劃開放申請後透過鐵人比賽成績,敎練推薦做為初選評分項目,然後教練評審團將錄取20位進入面談,再由最後評審團決定錄取10位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國高中生青年選手(鐵人三項,游泳,自行車跟長跑選手優先)予以贊助,上述入圍選手資格將以品格操行及清寒身分做為重要考量,也計劃設置二席DVTT會員子女選手保留名額。
2、未來之星一梯次為期一年,將由醫聲論壇鐵人三項協會及贊助相關廠商或單位合作提供以下資源:
*贊助每年五萬元,開放未來之星選手申請,可包括比賽報名費 (一年最多五場),比賽交通,比賽住宿,比賽裝備或與比賽相關之支出。
*三鐵衣贊助
*運動防護
*醫學防護
*菁英學習夏令營(聘請各項知名選手擔任敎練)
*增能課程:口語表達課、自我品牌課與思維引導課
*裝備租借,例如公路車,防寒衣等等
*人物故事/賽事表現媒體報導
*媒介專業敎練跟訓練場地
*提供顧問生涯諮詢 (每人每年一次)
【申請條件】
年齡限制: 國一(西元2008年1月1日以後)到高三(2003年12月31日以前),不論是否有學籍
【申請成績】
近三年內的國內外鐵人三項競賽成績(需附上場次名稱,三項分別成績,總時間以及名次),最多三場,最少一場,各單項參賽成績參考-限游泳,自行車,路跑賽事。不論家境清寒選手或者非家境清寒選手皆需要提供成績以評選)
【教練評審團】
邱韋強 敎練
楊志祥 敎練
吳承泰 敎練
陳智禎 敎練
簡微禎 敎練
張團畯 敎練
柳怡卉 敎練
【評選標準】
比賽成績佔60%
評審團評選佔40%(包含面試口語表達30%、選手目標規劃30%、選手發展性40%)
【評選時間】
申請日期:02/25~03/22
案件審核:03/23-03/31,
第1階段入選名單公告:04/01,
第2階段面試日期:04/08,
正式公告正選名單:04/15。
【申請表單】
https://forms.gle/Komi9oCvU7WVmR387
陳韋任運動醫學 在 #陳韋任醫師- YouTube 的必吃
You're offline. Check your connection. Retry. ... <看更多>
陳韋任運動醫學 在 大林慈濟陳韋任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必吃
運動 傷害、小針刀中醫微創、火針、美式整脊·4.中風及後遺症、骨科腫瘤化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總醫師大林慈濟醫學中醫部主治醫師台灣針刀醫學會專科醫師/監事/ ... ... <看更多>
陳韋任運動醫學 在 #陳韋任醫師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感謝#大林慈濟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 的守護,棒球隊每年平均有上百次的看診或回診,有專業的#陳韋任醫師 的診斷治療,球員場上無後顧之憂盡情表現才有今年的好成績,再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