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好一點 #對自己也好一點
#慈悲的心 #是減壓的最佳配方
.
在會見社會心理學家、神經學家、內分泌學家、佛教修行者,以及參考我自己的經驗以後,我非常確定,慈悲心的出現需要具備四個條件:
.
1⃣️注意他人經驗的能力、
2⃣️關心他人的能力、
3⃣️洞悉什麼可服務他人的能力、
4⃣️採取行動以增進他人福祉的能力(或至少希望別人一切順利,但不執著於結果)。
.
關注、親社會的感覺、無私的意圖、洞察力、體現是組成慈悲心的關鍵「非慈悲」元素。我從神經學的研究中也了解到,慈悲不是存在大腦的單一位置,而是分布在整個大腦。此外,它似乎是突發性的,也就是說,當組成慈悲的要素都到齊時,慈悲心自然就會出現。
.
一行禪師寫道:「花是由非花的元素構成的。你看到花朵時,會看到陽光、雨水、土地等非花的元素——那些元素聚集在一起,幫那朵花綻放開來。把任一非花的元素移除,就不再有花了。」就像陽光、雨水、土地構成花朵一樣,關注、關心、意圖、洞察、體現構成了慈悲。
.
從這個相互依存的角度來看,再加上我自己的冥想與照護經驗,以及神經科學、社會心理學、倫理學方面的研究,最後我設計出一套矩陣,它顯示讓慈悲心出現的主要特質。換句話說,非慈悲因素是促成慈悲心的要素。
.
後來,我開始用這個模型來培訓臨床醫生、宗教師、教育工作者、律師與商務人士,教他們如何在內心與周遭培養一個可以修練慈悲心的領域。我們藉由訓練注意力、培養親社會的特質與無私的意圖,發展辨識力與洞察力,以及為有道德與關懷的參與行動創造條件,來培養慈悲心。慈悲的參與是具體的,也是合乎道德的。它還有輕鬆、平靜、良善的特質,而且當我們服務他人時,它還會讓我們的內心洋溢著一種幸福感。
.
我把這種模式稱為「慈悲的ABIDE模式」。我喜歡口訣記憶法,因為這樣更容易記住一個模式或流程。
「ABIDE」中的「A」代表「注意」(attention)與「情感」(affect,亦即親社會的情感)。這兩個促成注意力與情感的「平衡」(balance),亦即ABIDE裡的B。ABIDE裡的I包括「意圖」(intention)和「洞察」(insight),這是促成辨識(discernment)的認知流程,亦即ABIDE中的D。ABIDE中的E是指「體現」(embodiment)、「參與」(engagement),以及慈悲行(Compassionate Action)。
.
我在國會圖書館擔任訪問學者的尾聲,做了一場簡報,以講解ABIDE模型。接著,我開始投入專案的第二階段:為ABIDE模式開發一種易於傳授的應用方式,目的是支援臨床醫生與其他人在人際互動中培養慈悲心。慈悲心的解析圖很實用,但日常生活才是落實慈悲心的地方,那是我們的生活經驗。
.
#如何修習GRACE法
.
🔺聚精會神(G)
.
這是提醒我們暫停下來,給自己時間冷靜沉澱。吸氣時,集中注意力。呼氣時,把注意力移到體內,感覺到體內一個穩定的地方。我們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或身體感覺中立的部位,例如接觸地板的腳底或交握的雙手。或者,我們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一個片語或一個物體上。我們利用這個聚精會神的時刻,來打斷我們內在對假設與期望的自言自語,讓自己沉澱下來,處於當下。
.
🔺喚起意圖(R)
.
喚起當初的承諾,自己要誠正地行動,也尊重他人的誠正。想起我們的目的是服務他人,向世界敞開心扉。這個回顧初衷的動作可能在瞬間發生。我們的動機使自己持續走在正軌上,符合道德,呼應自己心中最高的價值觀。
.
🔺注意自我與對方(A)
.
這是注意的流程——先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感、認知經驗,然後再注意他人的經驗。在注意自己的過程中,把注意力放在身體感覺、情緒、思想上——這些都可以塑造我們對他人的態度與行為。如果我們感覺情緒被互動的對象觸發了,我們的反應可能影響我們清楚感知對方及關心他人的能力。但是,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反應,並反思對方苦難的性質與來源,我們也許能以一種不帶偏見又有洞察力的方式重新定義情況。這個注意與重新評估的流程會啟動與同理心有關的神經網路,並支援慈悲的反應。
.
從這個注意自我的基礎,我們轉而注意他人,以不帶評斷的方式去感覺對方的經驗。這是一種積極的「見證」形式。當我們在身體上(身體同理)、情感上(情感同理)、認知上(認知同理)注意他人時,這也是我們發揮同理心的時刻。透過這個注意流程,我們開啟一個空間,讓相遇可以進一步發展。在那個空間中,我們可以面對任何可能出現的事情。當我們讓這種相互交流變得越豐富時,相遇的發展也會越深入。
.
🔺思考什麼有助益(C)
.
這是以傳統理解為基礎的識別流程,同時也受到我們的直覺與洞察力的支持。我們捫心自問:「什麼是睿智又慈悲的道路?什麼是適切的回應?」我們思考什麼可以幫助對方時,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我們也讓洞察力出現,注意對方在此刻可能提供什麼。我們考慮影響情況的系統性因素,包括制度要求與社會期望。
.
當我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經驗,同時保持開放心態,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時,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洞察力落在一個可預測的範疇外。識別流程可能需要時間,所以我們儘量不要妄下結論。考慮什麼有助益時,一定需要注意力與情感平衡,很深的道德感,了解自己的偏見,並注意到受苦者的經驗與需要。謙遜是另一個重要的指導要素。
.
🔺參與,然後結束(E)
.
這是指在合適的情況下,有道德地參與及行動。「慈悲行」會從我們創造的開放、連結、辨識領域中浮現出來。我們的行動可能是提出一個建議、一個問題、一個提案,甚至什麼都不做。我們努力與他人共創一個互動互信的時刻。利用我們的專業、直覺、洞見,我們尋找符合價值觀且支持彼此誠正的共通點。如此衍生的慈悲,是尊重所有相關人員的、務實的、可行的。
.
時機恰當時,我們可以結束我們在這個慈悲互動中的參與,完全轉往下一刻、下一個對象或任務。這是GRACE那個E的第二階段。無論結果超出預期或令人失望,我們都應該注意並承認發生了什麼。有時候我們必須包容自己或他人。或者,這可能是一個值得好好感恩的時刻。不承認已經發生的事情,就很難放下這次相遇並繼續前進。
.
〰️〰️〰️〰️〰️〰️〰️〰️
.
📖本文節錄自《#站在邊緣之境:利他、同理心、誠正、尊重、敬業,回歸五種心理狀態本質,在恐懼與勇氣交會處找到自在》,作者瓊恩‧荷里法斯(Joan Halifax)是一位禪師與人類學家,著有《與臨終共處》(Being With Dying)一書,本書於2020年11月初由 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
.
🏷閱讀這本好書:https://tinyurl.com/y4pcqn5p
🏷閱讀減壓好書:https://tinyurl.com/stressBYEBY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關懷 他人的經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尼爾喝牛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自我关怀的力量》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关怀他人,却忽略了自己 的評價
- 關於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文化書局(大埔) - 自我關懷的力量(台版: 寬容,讓自己更好) 我們 ... 的評價
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尼爾喝牛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雄影VR+XR 體驗片單超完整心得】by woffy
.
之前去 高雄電影節 Kaohsiung Film Festival試片的心得詳細文字版一次給大家,來自 woffy 的第一手觀影心得。
如本期節目所說,若你也是對這項技術不太熟悉、停留在過去印象的人,很適合去雄影一趟,感受他如今成熟的影像與多元領域的運用。
還沒聽過節目嗎?快去聽我們聊 ☞☞☞
https://neildrinkmilk.firstory.io/episodes/ckfo1rv8q68nu0800jcvs9jfb
以下是個人試片體驗的各片詳盡心得:
-
對我來說,VR的重點就在於「視角」,無論是第三人稱式的探索360度的世界,還是做為換位思考的共感教育,重現他人的經驗,我都重複在想「為什麼必須使用這技術?而非傳統的平面影像?」「為什麼是這個視角?我現在的身分是誰?」「為什麼在這時間點切換了視角?」,如此的思考過程與不同作品之間的交互作用,是一般電影/影像難以提供的,給我頗多啟發。
.
✦【子宮綺想】✦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8
視覺與意象上最讓我驚豔的作品。作者來自多摩美術大學資訊設計系,此作作為他的畢業製作,完成度之高非常驚人,不愧是專出產中學生救世主的日本。
片名 MOWB 是 WOMB(子宮)的倒影。以母親與女兒輪迴式的相互追逐作為故事核心,近似探險活寶的畫風,搭配午夜福音式行雲流水的畫面符號。精細而美麗的手繪線條,是少數有做到完全360度無死角的作品。
以旁觀者的角度進入主角親密而柔軟的童年搖籃,到濱海的嬉戲,與華麗的宇宙廊廳,每一個場景在讓你屏息的同時,劇情卻又帶著命運不得不的傷感。是一趟使人內心為之安靜的美好旅程。
看完當下馬上想到了一部有相似元素的MV,一查果然是同個導演:
https://youtu.be/zLBq-1G9_1s
在看子宮綺想前歡迎看看這部!可以用手機感受一下上述的360度無死角是怎麼回事 XD。一樣也是大量鏡面、海洋、宇宙與優雅閃亮的元素,相對子宮綺想完整而靜態的畫面,這MV讓觀眾追逐金絲雀身影的動態設計也非常迷人!
.
✦【Closet】✦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7/5982
這部和前一部是綁在一起販售,導演是台藝畢業的學生,也相當年輕。混合了定格黏土與手繪的回憶插入,偶動畫的技術很成熟細膩,在此之前沒想過這也能做成VR。故事直白,情感纖細,最後一些視角上的改變,讓我很好奇導演的用意 XD。(還有為什麼選用了日文配音?)
導演前作很ㄎㄧㄤ,曾在噗浪上紅極一時 XDD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tFb8SxVBA
.
✦【霧中】✦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594/6042
這部是雄影邀請數位導演做的原創作品之一。導演是曾做過以交友軟體為主題的電影《你找什麼?》的周東彥。一言以蔽之,這部作品即是重現了男同志三溫暖獨有的沉浸式體驗。我沒有去過所以無法說這作品很「真實」(據經驗者表示是說他們身材太好這點不太真 XDDD),但性愛場面完全沒有遮掩,甚至相當高畫質 XD。雖然露骨,但氛圍上有些微妙的詭譎,組合起來的感覺挺神奇。沒有太具體的劇情線,但他在窺視與被窺視/慾望與被欲望的一些設計,以及最後在視角上的twist滿有趣。
在《潤男的Room》的近期節目中,導演也談了關於創作的想法,以及接下來他的台澳合作互動式劇場作品(也是以網路情慾為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聽聽。
-
這次VR單元有好幾部相當具有人文關懷的作品,作為社會議題的呈現是很直接卻有效的做法,讓原先事不關己的觀眾強制進入他人視角,感受他們的生活。我和尼爾也討論到未來若能將報導者的專題作類似轉化,應該會是很棒的運用。
-
✦【移工日記】✦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1
改編在韓國工作的緬甸移工日記。旁白朗讀的內容詩意,劇情結構本身也很文學性,講述他身在首爾苦熬,心卻被緬甸回憶所拉扯的日子。在畫面上雖然沒有特別炫技的部分,但結合了唸白、配樂與貫穿整部的雨聲,穿梭於粒子波紋化疏離的城市與人群之間,其冰冷的調性使人悵然。
.
✦【虛擬自由】✦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6/5985
紀錄在監獄裡的生活,並將VR影像帶給受刑人們的一項計畫。不太算體驗,比較是一種紀實性的影片。看完滿讓人思考「現實/虛擬」與「自由/不自由」之間的關聯,也很想看這個計畫帶出的更多討論。
.
✦【沖田先生的記憶劇場】✦
https://www.kff.tw/TW/vr/raceUnitDetail/5994
非常優秀!這部和子宮綺想是我最喜歡的兩部作品。此作具備了互動的遊戲性,觀眾可以藉由感應手把,去經歷導演的爺爺──沖田先生過去的記憶。劇情重現了日裔加拿大籍的人們,在二戰時所受集中營的迫害,是相對不太為人所知的一段歷史。導演作為旁白,將沉痛的歷史濃縮成家庭相本式的私密故事,配合簡單的互動,彷彿瀏覽著沖田先生的旅程的同時,我們也親臨現場。
我覺得他在視覺上處理得像舞台劇場這點很聰明,一方面能更專注於敘事主體,不需要做滿整個畫面,另一方面這也確實是「記憶」本身的樣貌:我們無法重現當下周遭的其他細節,只留有腦海裡捕捉單一面向的瞬間。另外,利用基本的動作與回饋,卻能創造出十足的帶入感這點也很棒。
-
✦【攻殼機動隊 GHOST CHASER】✦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18/6064
超級好玩!超級感動!全米哭泣!!!!
與前述的都不同,此活動是搭配Q-Ride設施的4DX體驗。簡單來講可以想像成像環球影城那類的遊樂設施,所以要到智崴集團的場館進行體驗。
畢竟是原廠的商業作品,完成度超級高,各方面感覺得到投入的大量資金 XDDD 身為有看過攻殼的影迷(不敢稱是攻殼粉)在任務剛開始,城市映入眼簾,以塔奇克馬的身分飆速於公路上時,真的是感動萬分。很類似於當初看4DX夏日大作戰,OZ世界映入眼簾時的感受:天啊這世界真實存在。
3D的畫面細節超級多,該有的爆破與華麗戰鬥都給的很大方,節奏也很棒,在素子的關鍵攻擊畫面還會瞬間慢動作,帥到我雞皮疙瘩。基本上沒有劇情,就是從頭到尾的動作戲,但恕我直言,就是非常爽,無話可說。
由於攻殼的電子腦設定,使得畫面視角流暢切換於公安九課的角色與機械之間顯得很合理!我喜歡這種形式與內容相襯的服貼感。另外連音樂都超好聽是怎麼回事呀──(除了讚嘆不知道能說什麼了)
這部有不同配音的場次,習慣日文的我們不小心聽到中文版的還是多少有點出戲,如果能搶到日文版的還是力推原版 XD。
-
最後講一下另兩個很ㄎㄧㄤ的互動作品:
【腦洞大開:怪奇發燒島】和【蟲蟲的營養大戰】,前者是以進入生病小朋友體內的病毒(細菌?)為視角,畫面非常螢光繽紛,用色超狂亂 XD 劇情也很爆走。後者則是帶著奇想色彩的偶動畫,敘述未來人類將蟲作為主食可能會有的爭議。這兩件若放在科學博物館類型的場所效果應該不錯,詼諧的調性也滿適合小朋友。
https://www.kff.tw/TW/vr/vrFilmDetail/5607/5986
https://www.kff.tw/TW/vr/raceUnitDetail/5987
-
以上有些作品是沒有字幕、純英文發音的,購票時可能也要注意一下~
另外我自己很在意,但沒能體驗到的作品:
.《微醺列車》:是專門做體驗設計的「驚喜製造」耶,還有附酒,滿好奇該怎麼和VR結合的~
.《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第一人稱體驗洞窟繪畫是如何發展的作品,可以自己畫出圖,據說玩起來會很感動 XD
.《佛羅倫斯》:來自記憶碑谷首席設計師的作品,這部是免費觀賞!
.《Sigur Rós:精靈之聲AR》:我就想聽Sigur Ros~
-
其實原先並沒有預定要寫文字版本,但是我真心覺得體驗下來很有意思,所以想認真推薦給大家。並不是作品都完美無缺,但在領略過各種題材與媒材的可能性之後,對我而言是第一次正視到,這項技術已不再只停留在實驗性質,而是確實能打造電影所做不到的體驗。對影迷來說,雖然票價與時間比較貴一些,但仍是滿值得各類型嘗試一趟,了解一下為何各大影展都開始開VR單元的 XD。
你都讀到這何不按進來:
✦VR 體感劇院 - VR FILM LAB:
https://vrfilmlab.tw/
✦當然也別忘了雄影的主要影展播映,每年都選出讓北部人流滿地口水的片單:
https://www.kff.tw/TW
.
高雄電影節 𝟷𝟶.𝟷𝟼-𝟷𝟷.𝟶𝟷
XR無限幻境選片指南文字版♾ https://neildrinkmilk.pse.is/w6cbq ━━━━━━━━━━━━━━━
◴ 購票去 https://pse.is/wa887
◴ 2020雄影專刊下載 https://pse.is/w84np
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八旗文化自制。
📚 ✦三月新書2/27起陸續上市,五本新書,各自不同,歡迎讀者對號入座,先為這週四即將到來的228連續假期暖暖腦喔 !
════ 三月新書 ════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2/27上市)
❖ 三月 誠品書店 / 博客來網路書店 選書 /金石堂書店強推 ❖
──拚經濟,但有多少拚進你的口袋?
育兒、教育、住房等生活成本飛升,實質薪資卻成長停滯,
作為被剝奪感最深的一代,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為自己找到出路……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2/27上市)
這是一本厭世之書。
在十九篇跨越時空、虛實交錯的奇想人物對話中,集戲謔、諧趣、悲觀和犀利於一體的傳奇厭世之書。歷經二百年而不墜,哲學家叔本華與尼采的最愛!
🔎#人類何以陷入戰爭:李德哈特的歷史哲學(3/06上市)
人類的弱點就是 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
🔎#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3/06上市)
全球媒體大一統的中國夢,正快速滲透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大外宣」正在剝奪你的閱聽自由?
🔎#滿洲國:從高句麗、遼金、清帝國到20世紀,一部歷史和民族發明(3/13上市)
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 三月新書 ═════════
➤➤➤零工經濟時代另類必讀之作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作者:艾莉莎.奎特(Alissa Quart)
❖ 三月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 選書 ❖
//. 當律師、教授、會計師、工程師、醫療人員……都不再是中產階級, 你是否也會掉入貧窮線之下?//.
〔 中產階級理應是消費力強大、帶動經濟成長的中堅族群,然而,在所得成長緩慢,以及維持社會地位成本上升的夾殺之下,不得不改變自已的志向與工作型態,做到累死,結果卻不如預期。
但這些,都不是你的錯!看清經濟趨勢與制度的本質,才能找出解決之道。〕
═══。。═══
《被壓榨的一代》揭露中產階級生活困境,在訪談過程中,作者發現有許多家庭無力負擔養育孩子的費用,即便是看似不用為錢煩惱的單身貴族,也為維持生活水平而苦惱。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受訪對象,有教授、律師、會計師、工程師、護理人員……等等,他們曾以為「自己接受的職業訓練或個人背景,能確保過上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事實卻不是如此。教師不得不在放學後開Uber賺錢、機器人取代藥劑師、護理師等醫療工作者,高知識分子只能在大學兼任授課,永遠等不到正式教職。他們對財務焦慮、對工作氣憤、甚至對深陷膠著的自己感到羞愧不已。
本書作者艾莉莎.奎特是非營利組織「經濟困難報告計畫」的執行主編,該組織致力於報導不平等的社會現象。面對當前困局,奎特試圖從政策面、現實面,與心理面給出解決方案。本書不只忠實呈現中產階級的難題,更流露出深切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在一個選擇有限的經濟環境中,本書促使受薪族檢視自己的生活、剖析當前局勢,避免隨波逐流。
📖═ More…. .https://goo.gl/KivzKr
════════
➤➤➤「人是最可悲的動物。」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
作者:賈柯莫・里歐帕迪Giacomo Leopardi (1798-1837) /著
//. 這是一本厭世之書 //.
{ 作者是義大利浪漫主義重要代表人物,兼具哲學家、詩人、語言學家、作家等多樣身分。里歐帕迪的孱弱體質和成長背景,使得其個人內在思想帶有強烈悲觀氣質,同時反映在作品當中。}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取自十九世紀義大利傳奇思想家賈柯莫・里歐帕迪的Operetta Morali一書。里歐帕迪在世僅三十九年,但兼具詩人、哲學家、語言學家和散文作家等多重身分的他,卻獲義大利人公認是繼寫下《神曲》的但丁之後自家最偉大的詩人。〕
═══。。═══
里歐帕迪的思想世界如奇花般斑斕豐富。在本書收錄的二十篇文章中,他採用獨特的對話形式,在神話與歷史的架空世界裡,建構出一個個令人匪夷所思、卻也教人讚嘆不已的哲學思辨情境,討論人類「存有」的價值究竟何在。他讓人與非人、概念與實體、過去與現在,在虛實之間相互對話;於是,時尚與死亡、地球與月亮、自然與靈魂、哥布林與地精、希臘神話中的海克力士與阿特拉斯,解剖學家與木乃伊等各式奇特角色紛紛開口,在彼此精妙、凝練、譏諷的語言中,闡述這位思想者對於存在與生命意義的觀點。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是一場緊接一場的思想盛宴,緊湊而豐富,箇中對於「存有」的深沉看法,時而引人驚嘆,時而令人失笑,最後更教人深陷沉思,無怪乎尼采及叔本華深受此作吸引。這位早逝的思想家無疑用了一種奇詭而華美的厭世姿態對抗這世界。
📖═ More….. https://goo.gl/qoU6ub
════════
➤➤➤重新檢視歷史對今日的教訓
📗《#人類何以陷入戰爭:李德哈特的歷史哲學 》
作者:李德哈特(Sir B. H. Liddell Hart)
//. 人類的弱點就是 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 //.
{ 作者為英國戰略家和史學家,有「二十世紀克勞塞維茨」之稱,其作品極多,以戰略與戰爭歷史為主。本書集戰略與史學大師的思想大成 }
(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李德哈特即慨嘆,人類基於本身的愚昧,未能擺脫戰爭的苦難,而以Why Don't We Learn from History?為名寫下了這本他個人對歷史的反省。本書是李德哈特的研究成果與思想之精華,也是填補作者其他的大戰史和戰略論等書的寫作背景與個人觀點的論述。是理解他的二戰史、戰略論等作品的重要思想背景。 )
═══。。═══
作為一個史學家,李德哈特力求嚴謹、客觀,以維持他個人在研究、判斷和發表的獨立性,這造就了他的作品在他辭世50年之後依然有突出的參考價值。人類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向歷史學習呢?
1812年的拿破崙征俄失敗,是個在歷史上人們總會談論的重大錯誤,可是在129年後,希特勒再次做出誤判,為什麼?一個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暗殺事件卻把整個歐洲帶入萬劫不復的戰禍之中,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什麼?英國對波蘭曾提出在危難之時,對華沙提供必要的援助,可是英法兩國是沒有能力實踐這個諾言的,但英國人還是讓波蘭人相信了這個空泛的承諾,為什麼?人們總相信己方發動的戰爭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取得勝利,但事實證明這樣的推估是毫無根據的,但在一戰、二戰、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一再發生同樣的錯誤,為什麼?
李德哈特研究歷史問題時,經常採取透視的方法,從過去透過現在而進入未來。在預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發展時,他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他引用俾斯麥的名言:「愚人說他們從經驗中學習,我則寧願利用他人的經驗。」歷史是普世的經驗,比任何個人的經驗都更長久、更廣泛、更複雜多變。因此他的預測往往準確。李德哈特總結現代戰爭對於人類歷史的影響時,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過去一百年,科學和技術使物質條件和生活工具所產生的變化,遠超過前二千年的總和。但人類把如此巨大的新力量用之於戰爭的目標時,在使用態度上的肆無忌憚,還是和他們的祖先使用原始性工具時完全一樣,從未考慮到工具在效力上的差異。近代國家的政府在戰爭中大都是從不考慮戰後的結果,而過去的政治家反而有足夠的睿智,能夠把此種考慮經常擺在心裡。
即使重看二十一世紀以來這短短的十八年歷史,你會發現,李德哈特的論點正好反映在我們今天周遭發生的戰爭與政爭之中。「那些影響國家命運的大事,其決定的基礎往往不是平衡的判斷,而是衝動的情緒,以及層級不高的個人考量。」人類似乎還沒有從過去的經驗學到李德哈特所說的教訓。本書正是李德哈特針對人類的弱點——不向歷史學習而一再重蹈覆轍,敲出最為沉重的警聲。歷史意識能幫助人類在「危難的時候」保持冷靜,度過難關。歷史指出最長的隧道還是有其終點。即使我們看不出前途存有任何正向的希望,但是一種對於未來演變而對歷史的關注,還是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活下去的。
📖═ More…..https://goo.gl/tJdUCD
════════
➤➤➤毛澤東:「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
📕《#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 作者:何清漣
//. 「中國大外宣」正在剝奪你的閱聽自由 //.
{ 本書研究結果被2018《胡佛報告》所引用,促成美國對中國大反擊! }
〔 毛澤東曾經說,「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這並非危言聳聽。
2009年,中國決定投入450億元人民幣鉅資在全球推廣「大外宣計畫」,藉此與西方媒體「爭奪話語權」。至今十年已經過去,中國的紅色滲透效果如何?民主世界最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如果被中共的宣傳機器徹底佔據後,會發生怎樣的事情?當民主國家獨立運作、作為第四權的媒體,都變成中國官方關係企業以後,我們還能知道新聞背後的真相嗎?長期關注中國政治、經濟和媒體的學者何清漣提供了她的精彩分析和答案。 〕
═══。。═══
🔸世界華文媒體已呈現粉紅色狀態
中文媒體、華人社團與中文學校,一向是中共「海外統戰三寶」。按照中國政府的統計,目前全球有4500多萬華人、二萬多個僑團、5000多所中文學校、數百家中文媒體。如何控制、管理這些中文媒體,影響華人的思想,增強對中國的凝聚力,被中共視為相當重要的「海外統戰工作」。
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中國的海外滲透,世界各國的中文媒體就已經開始在政治上重新定位,2009年之後尤其如此。中共支持的世界中文媒體的目的,用中共的術語說,是教育「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的華人」。
中國的手法五花八門,從統一與中國相同的詞彙開始、進而是發音,甚至把許多傳統的粵語廣播與新聞都加入普通話時段。中共還專門開辦海外中文媒體研究中心、網站、雜誌;舉辦各種海外研修班,規訓海外華文媒體的從業者,讓他們變成中國的「宣傳先鋒」。而在採訪角度上,也改為對中共有利的角度來報導。全球華文媒體陷入單一新聞取向的趨勢已經迫在眉睫,許多媒體都已經淪為北京的傳聲筒,基本上是中共宣傳機器的延伸。
🔸西方媒體面臨收買和打壓
非洲是中國最大利益之所在,在這個傳播媒體較為弱勢的世界,中國式的宣傳早在上世紀五、六○年代就取得話語權,是「紅色宣傳」最早、也最為成功的例子。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大量紅色文化進一步滲透,在黑色非洲大地上,中國已經等於新殖民主義的代名詞。
中國對第三世界國家採取直接收買的方式。比如據印度傳媒The Print報導,為了配合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宣傳,從2016年開始,中國外交部每年都會招待大約100個來自亞洲和非洲的記者,完成一個以10個月為期的所謂「獎學金課程」。免費住,免費旅遊,而且還可獲得每月5000元人民幣的開銷津貼,從而控制這些國家的媒體報導。
而對媒體發達的先進國家,中國則轉而採取「外宣本土化」策略。中共編列了巨大資金,或是直接建立媒體分社、或是收編或聘用外國的記者編輯、或是入股或併購外國的媒體等等,旨在各項外宣計劃要「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而對於多個國家在該一帶一路計劃下出現的「債務外交」等惡果,則是隻字不提。
然而作者認為,「傳播力不等於公信力,信息發布也不等於信息的到達、信息的到達也不等於受眾按照發布者的意圖解讀」。一個國家的「國際」形象,歸根究底是由其「國內」政治社會狀況來決定的。其外宣內容充斥的正面形象,在中國內部各種腐敗、貧富不均、環境污染、生態災難、暴力鎮壓人民等議題下,明顯缺乏公信力。
🔸香港和台灣成為紅色滲透重災區
香港媒體的內地化已經成為事實。亞視早已被戲稱為「央視第十台」,即中國中央電視台第十台,而TVB也被戲稱為「CCTVB」。在香港,登廣告這種商業活動,被中共做成了政治誘餌。而利用黑社會威脅記者人身安全時有發生。其結果是,「無國界記者」(RSF)歷年公佈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呈逐年下降趨勢:2011年在全球排名第34位,尚屬「接近自由區域」;2016年排名第69位,進入「新聞受限制區域」;2017年度下降4位,排名第73位。
中共滲入台灣媒體業,在2008年以前採用的是迂迴繞道的方式,借道海外中資入股台灣媒體。2008年以後,北京勢力滲透台灣媒體走的完全是陽光大道,無須隱身。這一現象被概括為「在台灣媒體場域」的「中國因素」。此外,本地媒體也因為中國的新聞置入帶來的金錢收益而開始「自律」,中國的負面新聞幾乎都不見。作者引用並讚同台大教授張錦華的觀點:這種台灣媒體形同被中國政府「收買」的現象,其實已經是台灣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
🔸中國的大外宣會成功嗎?
何清漣認為,「金錢外交+大外宣」不是國家軟實力。既想受到專制國家擁戴,又想受到民主國家歡迎的「中國形象」,事實上不存在,更不可能通過「大外宣」塑造。將烏鴉塗成白色之後,最多只是在短時期內讓部分觀者產生「烏鴉是白色的」這種錯覺,久而久之,黑烏鴉還是會露出底色來的。所以中國的大外宣計畫,一開始就註定是白白耗費金錢的「面子工程」,留給後世的歷史笑柄。中國「大外宣」的手法,終究無法長久改變各國原生的媒體生態與言論自由環境。而事實上中國已經踢到了鐵板。在澳洲、加拿大,官方已經採取反間諜滲透的行動,杜絕中國的紅色宣傳。在美國,孔子學院的教師被調查,《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的啟動,都是要打擊「大外宣」對自由世界的干擾與影響。
——
作者何清漣是中國罕見的既有外部視野、又有內部經驗的經濟學者,她曾經出版《中國:潰而不崩》分析中國未來十年的政治走向。她更是少數研究中國媒體的學者,曾出版《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分析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而美國2018年底的《胡佛報告》,也引用《紅色滲透》的研究成果,該報告用22頁介紹中共對美國境內中文媒體的控制,及反西方意識形態的運作(見《中國影響和美國利益:推動建設性警惕》部分),從而促使美國開始反擊。
📖═ More…..https://goo.gl/XoTwrF
════════
➤➤➤本書並非是一部嚴格意義的通史。
📓《#滿洲國:從高句麗、遼金、清帝國到20世紀,一部歷史和民族發明 》劉仲敬
//. 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
〔 作者認為,從滿洲的地理、歷史和憲制演化來看,「滿洲民族」具備豐厚的基礎和一致性。而從這一視角窺探滿洲,也發現藏在考古發現和漢文史料下面的「另一種滿洲史」,比如高句麗和唐國爭奪朝貢體系主導權、比如契丹和渤海的關係猶如國共對峙、比如「Easy Money」使勃極烈制度由盛轉衰、比如「滿洲大憲章」的覆滅和政治自由的喪失,等等,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慣常認知。這也是本書作為歷史書寫的獨特之處。〕
═══。。═══
本書的滿洲國,不是狹義上1932~1945年日本扶植下成立的「滿洲國」,而是廣義的概念,指的是歷史上在滿洲這片廣袤土地上建立的各個政權、它們之間的憲政演變關係、及可能被建構出來的民族共同體。因此,本書跳出古代東亞的王朝譜系和20世紀的中國中心正統觀,也不以「東北」這種「地方」身分來書寫,而首次以「滿洲」這塊土地為中心,縱向書寫它從上古時代到20世紀的二千年歷史,並橫向剖析它的獨特性和憲制演化。
「滿洲」(Manchu)是皇太極創造的詞彙,最初的意思指的是結合滿洲人、蒙古人、朝鮮人、生活在遼東但已經滿化的漢人等新的人類集團、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滿洲」(Manchuria)一詞也是英語系國家用來稱呼今日包括中國東北、東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在內的土地。本書作者劉仲敬借用了這個概念,但他指出,「滿洲」的歷史地理範圍,不僅僅是指今天中國東北的行政區域,而是包含了今日河北(燕地)、膠東半島的泰山以東(齊地)、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東蒙古,一直到俄羅斯濱海區這一塊廣袤的土地;它和古代日本的關係也一直非常密切,「滿洲海盜」出沒的日本海一直是古代滿洲、日本和朝鮮之間的交通和文化紐帶。
作者採用了文化人類學的分析方法,放棄「中國」這個政治概念,而是以東亞、內亞和東北亞文化區作為分析和詮釋框架。作者認為,中古以前的滿洲都是內亞文化的一個東北亞分支,強烈受到內亞草原文化的影響。蒙古高原到滿洲之間的「黑貂之路」就像「絲綢之路」一樣,是內亞技術和文化的輸液管道。13~15世紀的蒙古帝國,意味著內亞在文化和政治上主導東北亞和東亞的時代。之後內亞衰微,東北亞崛起。對應傳統的中國史學解釋,就是清帝國統治了中國、蒙古、準格爾地區和西藏的17~19世紀。如果從政權更迭的角度看滿洲的二千年演變,則在興隆窪與夏家店文化(上古時代)之後,首次出現的國家組織形式是燕國(前10~西元2世紀)、之後大致有高句麗(5~7世紀)、渤海國(7~10世紀),再次是遼(10~12世紀)和金(12~13世紀),然後是滿清(17~19世紀)覆蓋整個東北亞、東亞和內亞,終止於溥儀的滿洲國(1945年),滿洲最後被納入今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本書並非是一部嚴格意義的通史。作者的關切點是從憲制的角度分析滿洲國家的歷史演化。比如作者認為,高句麗自身的政治組織,最初是比較鬆散的專業集團聯盟,其王權隨著軍事和戰爭而加強,逐漸變成軍國主義和封建聯盟體系並存的二元國家。高句麗在和唐帝國爭奪朝貢體系的主導權而失敗,意味著東北亞取代內亞而主導東亞(中國)的過程,要往後三百年才由遼金部分實現。渤海國則是高句麗的後繼國家,也承襲了高句麗的二元性。
本書是劉仲敬「民族發明學」理論架構下的產物。民族發明是一種17~20世紀的全球現象,民族發明的結果,是現代意義的民族國家在政治上取代了過去的封建王國和帝國。最初發生在西歐、比如英法德的民族發明,引發了鄂圖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崩解,從而在歐洲出現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在東亞也是如此,滿清帝國朝貢體系的瓦解,導致亞洲東部出現了中華民國、蒙古國、東突、北韓、南韓、滿洲國等新興民族國家。梁啟超發明的「中華民族」,就是現代中國想承接大清五族共和的疆域和遺產,打造民族國家而使用的政治概念,本身也是民族發明的一部分。然而中華民族本質上是一種「帝國超民族主義」,它試圖整合不同的語言和文化族群而打造現代民族國家,難度巨大,故產生種種問題。
📖═ More…..https://goo.gl/vLgS5M
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文化書局(大埔) - 自我關懷的力量(台版: 寬容,讓自己更好) 我們 ... 的必吃
自我關懷的力量(台版: 寬容,讓自己更好) 我們都更容易關懷他人、包容他人、理解 ... 內夫博士通過許多經典的研究結果、個人經驗、實用練習和幽默故事,讓每個人都學會 ... ... <看更多>
關懷 他人的經驗 在 《自我关怀的力量》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关怀他人,却忽略了自己 的必吃
每日一书《自我 关怀 的力量》原作名: self-compassion副标题:“自我 关怀 ” ... 内夫博士通过许多经典的研究结果、个人 经验 、实用练习和幽默故事,让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