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系列第五回登場!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五):被績效牽鼻子走,焉能「安居」?〉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3mTYYW9
討論了一連串違法的案例後,在第五回,讓我們一起進入「安居專案」會議桌的世界,看看目前我國那群久不辦案、滿腦子只有作秀與官位的「東方不敗一統江湖」的緝毒政策,到底有什麼問題吧!
在這一回裡,可以讓全國警察、民眾看清楚,反對績效改革、紊亂第一線偵查的幕後黑手,是哪一群人。
- 我國的緝毒政策、立法取向,長期以來受到媒體與輿論影響,形成一種「專家反而被民粹牽著鼻子走」的奇觀,在偵查領域,也造成了各種弊端,因此為不少學者、實務工作者所詬病。
- 警政系統對於毒品績效的追求,基本上訴諸於報表上的「數字表現」,在講求上命下從且欠缺思辨的僵化體系文化下,高層追求哪些項目的數字表現,基層員警便盲目地追求那些項目的達成率,高層不講求的項目,基層也不會有什麼積極作為。
實則,警政高層看到績效表現,再使用政府資源將數字包裝行銷,讓人民看到「政府查緝表現亮眼」。事實上,這種速食型的政策,並不足以解決毒品議題背後所隱含的群體心靈失落、社會結構問題。
- 日前安居專案會議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專案績效表現,......
針對「取消羈押評比」的這個修正,兩位代表北部二間地檢署的主任檢察官認為這屬於「警方內部評核問題」,因此對於警方這個修正評核方式的建議無意見,並主張「緝毒工作是持續性的,不因階段而鬆懈,功獎對於緝毒的影響層面不大」。
然而,高檢署代表卻跳出來反對修正,認為「羈押能反映精緻偵查的效果」、「鼓勵檢察官精緻偵查,聲請羈押應該給予加分」、「法院裁定羈押代表蒐證齊全」。高檢署一方面佯稱「尊重各機關的評核制度」.但另一方面卻又堅持「還是要(由高檢署來)律定績效評核的原則」。
問題在於,高檢署主任檢察官的發言,與法律規定以及羈押制度的目的有所扞格,也與當今的第一線緝毒偵查實務狀況脫鉤。......
刑事訴訟法為了保全證據的羈押制度,也 #淪為數字遊戲中的一種工具。
- 高檢署主任檢察官聽取了不同地區的地檢署意見後,竟然以「高檢署檢察官人力上難以負荷,僅能作通案性的規劃」,並且堅持「律定統一標準才能公平考核」,這讓人深深疑惑:檢察官的工作何時包含「律定警察績效的考核標準」?高檢署明知各地毒品狀況有區域特色、個案情況不一而足,竟然以「人力不足」為理由,忽視地區狀況、無視不同地區地檢署代表的意見,堅持訂個「一統江湖」的標準。這並非「東方不敗」,反而是在紊亂偵查。
- 更嚴重的是,在這個會議中,檢察官被要求「提報執行成效」。代表法務部的辦事檢察官竟然宣稱「社會輿論注意到安居專案的亮點是聲押律與准押率」,並且認為檢方的辦案與警方的績效要符合「社會大眾看重成績的展現」。換言之,他們所考慮的重點似乎已經不再是專業表現,而是「迎合輿論」,站在作秀舞台的「亮點」之上一路平步青雲升官,卻忘了檢察官的使命。
這些發言已經嚴重違反了檢察學的學理,檢察官的角色彷彿不再是「法律守門員」,而淪為呼應輿論、迎合政策的工具。近年來因為錯誤的毒品查緝政策所衍生的程序合法性問題,好像完全不是這群檢警高層在乎的重點。
更讓人失望的是,再多的深度報導、訪談紀錄、文字論述,對於執政者以及警政、法務部、高檢署的高層官員而言,不過狗吠火車。因為他們要的是速成又作秀的愚民政策,不是真的想要改變社會困境。
------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系列:
(一):績效催生警方違法惡習➡️ https://bit.ly/3evPBq6
(二):放聲「出去讓你死」的警察➡️ https://bit.ly/39fN5mJ
(三):強闖民宅違法抓人三部曲➡️ https://bit.ly/31ivxTu
(四):無視程序違法「上訴到底」的檢察官➡️https://bit.ly/3kN0Squ
「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的推薦目錄:
- 關於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藥學人生 - Pharma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中辦公室| Taichung 的評價
- 關於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國立台東高中105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三公民與社會 ... 的評價
- 關於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考選部長蔡宗珍周陳秀霞(親民黨/不分區) 主張獨立建國政黨是否 ... 的評價
- 關於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司法改革影片(完整版) - YouTube 的評價
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淺談繼續維繫「中華民國」國號之各項意義及對臺灣的好處〉
前言:
此篇文章是為了回應陳方隅先生的〈「台獨」跟「台灣意識」是不一樣的東西〉一文,當中提到國民黨應該處理的一些論述,我早有同感,故撰文於此。本文算是上集,首先處理「繼續維繫『中華民國』國號之各項意義」的主題,「中華民國支持者如何處理『臺獨』與『臺灣意識』」的部份,因文長關係,待下回分曉。
我主要是以一個中華民國的個人支持者的身份寫下這段文字,而非其他。此外,要碰觸這個主題,臺灣內部不同史觀、價值觀、立場太多,文章內一些動詞或立場敘述牽涉個人史觀,請各方讀者包涵,合先敘明。
這篇文章主依照所要處理的幾個問題分成以下段落:
❂為什麼要繼續支持「中華民國」?
(一)繼續維繫中華民國的國號有哪些工具性功能?
(二)對臺灣有什麼好處?
(三)長遠戰略意義及價值是什麼?
(四)小結。
正文開始:
❂為什麼要繼續支持「中華民國」?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香港的Cheng Lap先生曾經在《聯合報》鳴人堂專欄寫過一篇文章〈「臺灣」與「中華民國」戰略價值的分別〉(http://goo.gl/x8quPA),基本上已經對這個問題陳列出了各項有力的理由。我嘗試回答這個問題的思路,也受到該篇文章很深的影響。下文我也會多處引用他的文章節錄,並附上連結供讀者參考。
Cheng Lap先生在該文當中的提問是這麼說的:
“到底這個「約二千三百萬人在臺灣島上生存而自治」的國家(這個描述應該很客觀),自稱中華民國有甚麼理由和用途?為何有這麼多人堅持它,既然中華民國已喪失了臺灣以外的所有,甚麼力量支持它存在到今天,而且看起來還是能存在下去?”
首先來釐清一下歷史脈絡與現況(抱歉,當然是我個人的史觀):
中華民國身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有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抵禦外悔、實行憲政的歷史功績。不過,國共內戰的暫時結局,由原本代表全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播遷/撤退來臺,從「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臺灣)」歷經「中華民國到臺灣」,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特殊狀態,也奠定兩岸分治的格局。然而,經過67年的時光,這樣的兩岸分治現狀逐漸受到各項因素影響而鬆動,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建構也隨著擁有遷臺、兩岸熱戰及對峙、中華民國在聯合國與失去聯合國代表權等歷史記憶的世代(特別是外省族群)逐漸凋零而淡去。
在外部,這樣的歷史及地緣政治格局在67年來透過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解除動員戡亂、多次修憲、總統直選及三次政黨輪替等政治事件更加鞏固,使得中華民國呈現與承受「幾乎等於臺灣」而不再有力地代表「全中國」的政治現實;
在內部,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的黨國體制及其建立的中華民國國家想像與主張,歷經上述事件之後,經歷了從建立、鞏固、衰微到幾近崩解的歷程,取而代之的是以臺澎金馬領土為界之內、「臺灣」作為政治認同符號的意識興起。這樣的認同意識變遷,不僅是偏安一隅的中國國民黨與海內外中華民國支持者要面臨的困境,也是臺澎金馬土地上的人民在處理內部政經改革以及外部國際身份認同時的挑戰。
(一) 繼續維繫中華民國的國號有哪些工具性功能?
1. 在「整個中國」內部來說:
a.在過去:
中華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推翻專制皇權、實行共和制度的民主國家,繼承了清朝的版圖與主權(詳見《宣統帝退位詔書》,https://goo.gl/rZAVDT)而獲得正當性與合法性。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首次斷開了王朝循環(Dynasty Circle)的魂結,引進民主選舉、共和制度、西方科學技術與思想,對新舊文化與中西之學兼容並蓄,這是中華民國在中國歷史上的最大貢獻,也因此使「中華民國」這個品牌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中國歷史上第一共和」的歷史遺產,到今天依然對海內外華人甚至老外擁有強大號召力與吸引力,這部份在後面會談得更具體一些。
b.在今日:
對於當前的兩岸現狀來說,由於兩岸分治,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自宣稱擁有並持續爭奪整個中國的主權與正統合法代表。由於兩岸實際互動的需要,在1992年的香港會談結束後,雙方函電往返,達成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也就是後來的「九二共識」,簡單說就是雙方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你講你的一個中國(PRC),我講我的一個中國(ROC),這是一個模糊、曖昧,令雙方都不一定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產物。不過,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及中共實際操作需要,二十年來這個標準有時鬆時緊的狀況,有時候強調一中原則、有時候強調兩岸都認同一個中國,我方則是強調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但接受各自表述,也因此在臺灣內部產生爭議。總而言之,維持「中華民國」的「一中憲法」,在目前最重要的實質工具性功能就是維持與對岸的交流,不至於因「臺獨」(不承認一個中國、消滅ROC、從「中國」或PRC分裂出去、anyway you like)而引發兩岸緊張的態勢。
對許多海內外的華人(尤其是僑胞),以及香港、美加地區或大陸地區的「國粉」來說,和佔據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相比,在臺灣的這個「中華民國」除了是前述歷史遺產的創造者與繼承者,在幾個層面上代表了他們心目中真正的中國:
在文化上,中華民國(臺灣)是中華文化的真正傳承者,保存了有形的故宮國寶與無形的講信修睦、儒家思想等文化遺產(看看對岸的文革);
在政治制度上,中華民國(臺灣)已經多次落實並鞏固民主選舉的共和國體與權力分立制度,真正實行人民做皇帝的建國理想,也發展出蓬勃的公民社會(看看對岸的一黨集權專政);
在人權的保障上,中華民國(臺灣)基本落實了它在自己憲法中給出的承諾,保障言論、信仰、遷徙等基本自由與人民參政的權利(看看對岸被打壓&被自殺的流亡及異議人士、人權律師、被迫遷的失地農民、六四。);
在法治的落實上,中華民國(臺灣)的司法制度雖然有諸多需要改革之處,但已基本實現了司法獨立與在審判過程中對人權的保障(看看對岸各種未審先判、非法羈押、公開審判、黨領導司法等);
在社經制度的建構和運作上,雖然經歷大陸近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的GDP總量已經是中華民國(臺灣)的約20倍,但在人均GDP的比較上,以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資料來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為8,280美元。
中華民國(臺灣)為22,082美元。
在吉尼係數(數字越小收入分配越公平)的比較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0.46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5年數據)
中華民國為0.333。(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年7月)
都可以看到中華民國(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相比,相對來說更靠近「均富」的理想。
中華民國(臺灣)在各方面當然有很多問題,但只要拿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做比較,維持「中華民國」的品牌對海內外華人與嚮往中國的老外還是非常有吸引力(非常多外國人還是只願意到臺灣學最傳統的正體漢字與中華文化),也能夠保障「臺灣」的安全。一旦消滅這個品牌,新生的臺灣國完全斷開這些歷史遺產,就失去這些歷史遺產與現實成就帶來的號召力。
當然,新生的臺灣國也會有自己的價值與成就,有些甚至也可能比中華民國做得更好,但填充品牌價值與建立信任感與需要時間,這還是在臺灣國可以保障自身安全與獲得國際承認的前提之下。維持現有品牌(中華民國)的號召力與隨之而來的資源,現階段顯然比自我限縮或消滅中華民國來得划算(像之前某黨刻意區分「華僑」與「台僑」,就是非常愚蠢的作法,是相當經典基於意識型態放棄對臺灣利益的表現,愛之適足以害之。不過如果一定要用這種方式才叫「愛臺灣」,我也認了)。
c.在未來:
目前在臺灣的這個「中華民國」,法理上依然是在大陸的那個「中華民國」的傳承者(有許多學者以歷史分期、政治實體與憲政遞嬗概念分別做「第N共和」之區分,在此先略過)。不過也有許多海內外比較傳統的中華民國派認為目前「在臺灣的這個中華民國」,包括國民黨及民進黨,都已經不同程度地放棄對中國大陸國土與主權的主張,成為「華獨」、「獨臺」或「柔性臺獨」,因此不再願意再認同「在臺灣的這個中華民國」,而在海外自行組織各種反共復國組織,這其實是對中華民國影響力與號召力的一個削弱與流失。
「中華民國」代表的是一個曾經合法統治全中國的政權,如果未來國際局勢或兩岸現狀發生劇烈改變(比如某些人很愛喊的中國崩潰論成真、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黨爭政變民變兵變天災,而導致政權機能癱瘓或失去正當性與合法性),只要搭配意願與能力,最重要的是,資格(主權主張與歷史上曾合法統治之事實),唯一能夠師出有名、對中國大陸採取合法行動的法人,就是還在臺灣的這個「中華民國」(有興趣者請參考PTT歷史板《甘碧的釣魚台》、王力雄的《黃禍》等小說作品。)。
我個人認為,過去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不斷喪失這部份的號召力,就是因為除了經濟交流之外,不敢進一步對大陸的人權問題、政治改革提出主張(除了馬英九總統每年都會關注六四、呼籲大陸寬容對待異議人士,香港佔中運動那年,也就是103年的國慶講話中,馬總統也表態支持香港爭取普選的權利),這個狀況必須改變,這些支持者也是國民黨(如果還想掛「中國」的話)與中華民國應該鞏固與找回的,我在之後談「六四」的文章會細說。
2.在國際上來說:
這邊要開始大量引用一下Cheng Lap先生的文章,因為他寫得比我好太多了,請大家翻出他的文章連結http://goo.gl/x8quPA,到“自稱「東羅馬帝國」的好處“那一段後繼續往下看。
在歷史領域,這個現象被稱為「第三羅馬」。(維基百科: https://goo.gl/4KQ3YB)簡單來說,除了「拜占庭帝國」自稱「東羅馬帝國」,後世一堆政權包括:
西羅馬帝國、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曾吐槽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的神聖羅馬帝國(HRE)、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使用羅馬皇帝稱號自稱以鞏固對東歐領土的統治)、
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號召要恢復羅馬帝國榮光)、
建國時國家建築樣式與政治制度高度參考羅馬的美國等等,他們都搶著要沾「羅馬帝國」的光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要繼承從「羅馬帝國」而來的號召力與正當性(西方人似乎也吃天命傳承這一套)。
簡單來說,「中華民國」也有與「羅馬帝國」類似的政治品牌運用價值。引用Cheng Lap先生文章內的話,“中華民國本身跟羅馬帝國一樣,他是一件有用的政治工具“。那麼有哪些呢?
a.中華民國是聯合國(UN)創始國與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這個歷史事實以及隨之而來的歷史友誼與資源不會改變。有一天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出事,中華民國(ROC)就派上用場了。如果臺灣獨立,能不能回去當普通會員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放棄手中有一天可能會重新生效的VIP白金卡?
b.中華民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而且是犧牲慘重才換來的戰勝國地位),這個歷史遺產至今還在發生效用。去年是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包括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魏德邁上將、飛虎隊員、緬甸「仁安羌戰役」被國軍救出的英軍費茲派翠克(Gerald Fitzpatrick)上尉本人都來到臺灣感念中華民國,你覺得這些對臺灣來說,是可以捨棄的軟實力嗎?捨棄了真的會比較好嗎?
(詳見:〈總統接見同盟國元首、軍事將領等家屬以及參與抗戰國軍將領及其家屬〉,http://goo.gl/k0gMp2,中華民國104年09月01日,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
c.直到最近這幾年,我(其他一些人也有類似經驗)出國遇到外國人,聊到自己來自臺灣(Taiwan),都還有很多年紀稍長(大多經歷過冷戰)或有政治Sense的老外會爆出一句:
「yep I know!You’re Free China!」
親耳聽到的時候真的是有一種想流眼淚的爽感,#啤酒我請!!
他們不但知道這個暱稱臺灣(Taiwan)的國家,正式的國名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更知道這個Free China是相對於另一個unfree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舊稱赤色中國)的存在而願意支持,難道我們要放棄這份支持?
當然,我知道一定有人要說臺灣共和國獨立之後也可以做到,臺灣一樣可以以自由、民主為世人所稱道,我同意這個想法的內容,但金拍謝,幾乎是作不到,陳前總統說的,不是我。但我後面可以試著告訴你為什麼。
(二) 維持「中華民國」對臺灣有什麼好處?
如果你一定要把「臺灣」跟「中華民國」徹底割裂,雖然我情感上不是很能接受,但你可以參考看看繼續維持「中華民國」(當作一個殼或身分證都好)對「臺灣」來說有什麼實際利益/好處:
1.所有以「中華民國」之名成就過的歷史遺產,臺灣都可以繼承與利用:
a.與美國隊長在二戰時一起浴血奮戰的國家是?中華民國。
看看這則新聞就能明白:(〈美軍精銳之師臂章為何有青天白日軍徽?〉:http://goo.gl/KFrXCN)
b.在緬甸仁安羌之役打敗四倍以上日軍並拯救七千英軍、記者與傳教士脫困的軍隊是?中華民國國軍(遠征軍新38師,孫立人的部隊,113團劉放吾團長)。
c.領導八年抗戰抵禦日本侵略中國的政府與軍隊是?蔣介石委員長領導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華民國國軍。
d.日本二戰戰敗在中國戰區向誰投降?蔣介石委員長領導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華民國國軍。
(我知道新竹大轟炸,我也瞭解有人自身與家族的歷史記憶是偏向日本治台或是以當時生活在臺灣土地上的人民本身出發的史觀,這些個人歷史記憶都應該尊重,不過現在是從中華民國的立場出發看歷史事實,你可以有你的史觀,比如我用日據你可以用日治,但上述這些歷史事實不會改變。)
這些都是臺灣在處理現實外交時可以發揮的軟實力以及資源&友誼的來源,前面一(一)2b有具體例子。
再舉個最近的例子:〈感念蔣中正伸援手…韓國國父之子 捐台大6650萬〉,《聯合報》http://goo.gl/5P2g2C。
這個故事在講什麼呢?金九又是誰?引用該篇新聞內文:
“在早年中國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時,金九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也隨遷到重慶,和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關係良好。在中國出生、成長的金信,年輕時在中國大陸就讀空軍官校並加入我國空軍。畢業後不久對日抗戰勝利、韓國光復,金信和父親金九返回韓國,並創建當時韓國空軍。
台大社科院長蘇國賢表示,金九基金會近年捐款包含北京大學、哈佛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金信的父親過去在中國大陸成立韓國臨時政府,當時蔣中正曾資助金九從事建國運動,提供米糧、無償贈送20萬美元,金信基於感恩回饋台灣。“
雖然韓國人很沒義氣的在1992年和我們斷交(好啦,歐巴們其實撐得算很久,但斷交時也斷得很絕,直接把所有中華民國財產交給中共),但他們的後人依然記得這份情誼並對臺灣給出實際回饋。請問,如果今天臺灣獨立,消滅中華民國,臺大還能拿到這筆捐款嗎?(#馬的應該捐給我們政大啊有韓文系又是蔣任校長的學校Orz)金九的後人還會認「臺灣共和國」這個和他先人毫無血盟友誼的國家嗎?
2.所有以「中華民國」之名對外簽訂的有利條約,例如馬英九總統過去八年間的免簽國從54個到164個、簽署青年度假打工協定的國家從2國增加到14國、目前全球有90個國家或地區與我國相互承認駕照及免試換照、與日本簽訂的《臺日漁業協議》、與菲律賓簽訂的《台菲漁業事務執法合作協定》等,臺灣都可以享有權益。
3.這一堆以「中華民國」、「中華臺北」等為名加入的國際組織:http://www.mofa.gov.tw/igo/cp.aspx?n=DED5DAB0D6C7BED6
,臺灣都可以參與。
4.別跟我說國際現實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是唯一的中國,不承認中華民國(ROC),以及目前只有22個國家正式承認中華民國沒有用(人少不代表不正義,怎麼不稱讚與感謝這些國家不畏強權情義相挺?)。沒錯,大多數國家為了現實利益與外交需要,確實都採取所謂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聯合國目前的中國席位確實目前也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政府作為代表。
不過,由於各種因素,世界各國在與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建交公報中對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有很多不同的表示,包括承認(Recognize)、認知(Acknowledge)、了解(Understand)、了解與尊重(Understand and Respect)及各種其他表述。以美國尼克森總統所簽署的1972年上海公報而言,公報中聲明美國認知(Acknowledge)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張,基本上就是「已讀」,但回不回呢?回什麼?不給確定答案,與「承認」(Recognize)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此外,世界各國也與中華民國(ROC、臺灣)開展經貿、文化等各種實質關係,並未因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建交就完全封殺、否決與我國的實際往來。因為他們雖然要顧及國家利益與國際現實,但都心知肚明,這個有著可愛暱稱(臺灣)的中華民國(ROC)在政治制度、人權主張、維護法治方面,才是真正與各國存在價值共鳴,正港ㄟ「自由中國」。
(三)維持「中華民國」的戰略意義及價值是什麼?
簡單說,臺灣這塊土地,只要願意繼續持有「中華民國」這個「外殼/身分證」,可以享有非常多中華民國過去的歷史遺產所帶來的現實利益,以及保持「對全中國主權有合法主張」的法人身份靜待世局演變,以觀後效,相當划算。
我知道,有很多人會想說,等臺灣「正常國家化」,取消「中華民國」的國號之後,也許會失去一些歷史資產與友誼,但臺灣的人民與土地都還在,可以用新的國號與價值基礎來和世界各國交往。這個說法,不能說錯,但是忽略了一個很嚴重的前提:
#臺灣不是一個國家它沒有主權有主權的是中華民國(我知道這句話許多人不能接受並深深傷害他們的感情,先說聲拍謝)。所謂「臺灣是一個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是完全錯誤的敘述。
如果兩岸現狀及中華民國的主權發生改變,特別是臺灣方面片面發動,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RPC)會允許嗎?美國會允許嗎?這兩個國家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更別說還有之前我看到手機推播率先表態反臺獨讓我快笑死的俄國(http://goo.gl/fQDhyu),一共三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都反對臺獨,更不用說剩下的英、法及其他各國會是什麼立場。如果沒有籌碼(ex石油、核武)、承諾(ex美國挺)及友善的外在環境(ex國際局勢混亂或一面倒挺臺獨)而逕行宣佈臺獨(改變現狀),臺灣的安全是否能有保障?陳水扁前總統都說過:「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那未來能做到的基礎是什麼?
臺灣意識的高漲與支持「臺獨」的比例逐漸增高是一回事,但這並不等於在國際上能夠增加任何一分「實現臺獨」(改國號、所謂正常國家化等)的現實可能,這也是下集要談論的議題。因為各國反對「臺獨」的最大原因,除了不觸怒中華人民共和國(RPC)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要保留中華民國(ROC)這個法人身份,有歷史友誼因素,也有現實因素(詳見Cheng Lap先生文章內“「中華民國」存在的理由”那一段http://goo.gl/x8quPA),大致上就是作為維護國際體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RPC)自爆時的戰略備案,美國人精得很。
不解決這些現實阻礙,「臺獨」永遠只能是達不到的幻想,或是淪為獨派政客不負責任、騙票騙資源的選舉口號。上一個曾經在立法院有席位並高喊臺獨的政黨如今已經泡沫化,#85票就能當選黨主席。
(四)小結:
我個人身為一個中華民國的支持者,情感上當然不會接受中華民國(ROC)被消滅。理性上,短期內對臺灣怎麼做比較好,看完本文所舉的例子大家也可以稍微思考。我知道可能有人要說,「反對不是反對所有事、贊成不是贊成所有事。我投給蔡英文/民進黨,但是不贊成中華臺北這個名字,不過不反對暫時用中華台北這個名字,這都是為了現實讓步、漸進改革」。
那好,請問過去八年國民黨用「中華台北」在忍耐與適應現實,為臺灣爭取實質利益的時候,你的反應是什麼?摸摸良心。對啦,國民黨有很多人有問題,我絕對看得比你多也比你更深惡痛絕,但不代表這個黨的政策立場就全部有問題。和中興臺的路線可以被搞到說成是親中賣臺,國民黨該檢討的不是行銷與包裝,是怎麼還沒把那些總是讓人集火的毒瘤清黨,#跑題了。
對臺灣來說,國際嚴酷的現實只有一個,它不會理會我們內部的政治分歧,需要國人共同務實、嚴肅面對,不要讓顏色與幻想遮蔽你的頭腦與心靈,維護「中華民國」,讓它成為保障臺灣安全與利益的最佳保護傘,而不是在找到更好方法前急著拆毀它,才是對所有人有利的正途。
大陸的希望在臺灣,中國的前途在民國,何妨點一盞燈試著照亮,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回應吧,大陸可不是鐵板一塊。
下一篇,再談中華民國支持者如何面對「臺獨」及「臺灣意識」。
---------------------------------------------------------------------------
Ps.要抓細節來戰或是吵九二共識內涵是什麼、有沒有用的,我覺得就免了。我的史觀與個人想法,你可以不同意也請尊重,有什麼建設性的正反討論我會比較歡迎。重點是請思考是不是真的把中華民國馬上砍掉重練對臺灣真的比較好?
如果你是臺獨的積極支持者,也請你認真構思具體的方式可以達到你的理想又可以保證臺灣安全與利益的方法,相信大家很樂意傾聽。林部長到WHA還是以「中華台北」自稱不是沒有理由,為什麼?請面對現實,好好想想。
郝前院長曾經講過一句話當時被罵翻了,他說:「臺灣人的前途從來不是臺灣人自己能決定的」,我瞭解非常刺耳,他畢竟是打過仗的軍人,一些觀念跟生長在和平時代的人可能有落差,卻不容忽視地是殘酷現實的寫照。試問清廷乙未割臺、二戰後回歸民國、美國協防保臺,哪一次是臺灣人民真的可以完全決定?
當然,以往不比現時來得進步,我們能夠自主決定的權力/利越來越大,那就更應該善用這份權力/利才對呀。我們要認識國際現實的模樣才能更靠近理想,這一點對中華民國派、臺派或是獨派來說,都是一樣的。
#一個中國中華民國
#FreeChina
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藥學人生 - Pharma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各位朋友,藥師節快樂。
明天,讓我們買張車票,回家抱抱家人,一起去投票!
還有好幾個小時,讓我們再做點功課,想想哪些候選人、政黨理念是值得我們託付的。
除了國家定位、社會福利、年金稅改、司法改革、壞境保護、多元社會等重要議題之外,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可以看看哪些不分區立委名單,看看哪些人的立場是跟我們站在同一邊的,未來能一起朝著改善醫療勞動環境而努力。
推薦名單:
- 民進黨不分區#16 林靜儀醫師(專長:醫療、婦女權益)
- 綠社盟(大家可以點進去看苗博雅的短講)
- 台聯基進側翼:簽署醫勞盟六大核心理念
你手中的一票,很可能會決定你還願意穿這件白袍多久,讓我們一起為未來投下神聖的一票。
投票時記得帶上身份證喔!
https://www.facebook.com/Pharmawind/videos/1205235812823439/
本文隱私權限為公開,歡迎分享。
兩週前,我曾經在批踢踢藥師版發過一篇文章『我首要的身分是一個台灣人,其次才是個藥師』...
這週六,我們要投票了,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對於各個政黨對醫療困境、醫療勞動條件、醫療崩壞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議題,我們又了解多少?我是鄉民,但是今晚我不想只在鍵盤上找資料,我想站出來,在由沃草!(Watchout)舉辦的「第 3 勢力真心話大冒險 立委出任務!」公民沙龍,當面請教這幾位代表第三勢力的候選人關於上述議題的立場,提供我們一些藍綠以外的參考。
與會的有:
綠社盟:臺北市文山區立委候選人苗博雅 MiaoPoya
時代力量:不分區第二順位 徐永明教授
台聯基進側翼:不分區第一順位 陳奕齊 - 新一
* 由於新一要趕飛去澎湖的飛機,所以得先行離開,因此最後的 Q & A 時間僅有苗博雅與徐永明回答我的提問。
提問內容:
1. 關於醫糾法、醫療去刑化,您所屬政黨的主張是?
2. 關於目前醫療財團化,加上醫療制度設計缺陷,間接導致地方醫院等基層醫療醫院消失,您所屬政黨的主張是?
3. 醫療支出的提高是近年臺灣無法避免的趨勢,然而過往藍綠政黨,每到選舉為了端牛肉顧選票時,總是站在民眾端主導減少健保費用徵收,但其犧牲的代價往往是由醫療人員承受,作為自詡站在弱勢、左傾的第三勢力,您對醫療過勞、是否納入勞基法,以及健保點值設計缺陷的立場是?
首先是由苗博雅回答,各位醫療界的朋友可以看看他的論述,個人覺得他對這些議題的認知算是相當有深度的,而關於最後風險安全網的概念,在會後我有再向他確認他的想法,他是傾向藉由救濟制度,而不是走由醫療人員承擔的保險方式,這點的認知相當相當的重要,我想如果我是在文山區,我會把我這票投給他。
至於徐永明的回答... 各位朋友可以自己看,我就不多做贅述。
https://youtu.be/4ulXC76us8U
anyway
當你的親戚朋友,因為成長背景與教育觀念等狀況,終於決定這次不投藍,但又無法說服自己把票投給民進黨(不分區 #16 林靜儀 醫師)的時候,或許除了含血含淚感恩讚嘆宋神掌之外,你可以說服他看看其他選擇。
醫療崩壞是進行式,沒有人能倖免,如果 10 年後你沒有醫師願意幫你開刀、沒有許多原廠藥可以用,你會悔不當初嗎?
你的當初,就是現在。
只剩下兩天,讓我們好好看看資料,仔細做做功課,看看哪位候選人、哪個政黨是值得你信賴託付的政黨。1/16,讓我們返鄉去,投下手中神聖的一票,然後仔細監督這些代議士的所作所為,為我們自己和下一代的未來,扛起應進的社會責任。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臺灣變成一個更好的國家。
-\-\-\-\-
挑戰前的暖身功課:
立委出任務 黨團衝突戰 用議題配對出最適合你的政黨
http://wevote.tw/parties
當天影片直播網址(不含 Q & A)
https://youtu.be/hVCJ6hDO9Qg
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國立台東高中105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三公民與社會 ... 的必吃
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近年來不論是在政治或是經濟方面,皆與以往有所不同,下列何 項轉變與中國實際的情形「不符合」? (A)主張集體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優於個人 ... ... <看更多>
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考選部長蔡宗珍周陳秀霞(親民黨/不分區) 主張獨立建國政黨是否 ...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周:..請你扼要說明一下你這3年推動了 哪些 亮眼的政策?成效為何?還有你適任大法官的理由是什麼? 蔡:就考選部長這個職務,首先我必須要聲明的是, ... ... <看更多>
近年司法改革有哪些主張 在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中辦公室| Taichung 的必吃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中辦公室, 台中市。 ... 但司法實務多認為政府近年大力宣導詐騙觀念,隨意提供銀行帳號密碼給陌生人,將會 ... 後,想做回凡人有哪些練習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