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6/8 世界海洋日
熱愛海洋的N編來分享潛友們在綠島水下拍攝的美景❤
海洋是我們這個地球最重要的資源,美麗如寶石般的燦爛,也同時孕育了這世界的所需所求,希望我們大家都能一起努力,讓如此的美景、豐富的資源,可以一代接著一代流傳下去,照顧著我們,療育著每一個人❤
我們的海洋廣大遼闊又有著非常複雜的生態系統,佔地球表面 70 % 以上,還是 70 萬個驚人物種的家園 ;牠們對人類的生存也相當重要,專家估計牠們負責了高達 80 % 我們所呼吸的氧氣。
難過的是,我們的海洋正受到全球暖化的威脅,導致海水溫度上升,對海洋生物構成危險;因二氧化碳量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也正衝擊著貝類和珊瑚礁;同時,過度捕撈正影響著我們生態系統的平衡(N編的好友家人在澎湖當漁夫,他說這幾年,有時後出海一趟,完全補不到魚了....😭);還有相信現在,你也了解人類對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依賴,以及從我們生活製成品中釋放出來的數百萬塑膠微粒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脅。
如果你也想要為海洋盡一份心力,不妨從下面六點改變開始做起❤
1.少吃魚
Netflix 紀錄片《海洋陰謀 Seaspiracy 》中所帶出的關鍵之一便是我們正過度捕撈海洋,全球每年 2.7 噸的漁獲令人瞠目結舌;這就是為什麼減少消費魚類是我們能夠幫忙並讓魚群數量得以補充的主要方式之一。專家表示,食用某些類型的海鮮(像是養殖的淡菜、蛤蜊和阿拉斯加紅鮭)對我們海洋的影響也比較小。
2. 避免單次使用的塑膠
我們知道單次使用的塑膠是大忌,所以現在大多數人都投資了可重複使用的水瓶和外帶咖啡的隨行杯,但要避免使用塑膠還是很難,尤其是在購買食品雜貨和居家用品方面。如果可以的話,在當地的農產市場購物能協助減少在包裝上的浪費,還有清潔產品的補充服務。
3. 參與淨灘
考慮到塑膠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後,參與淨灘是阻止塑膠進入我們的環境,還可能會危害野生動物的一種實用方法。可透過海洋保育協會 Ocean Conservancy 和 Parley Global Cleanup Network 全球淨灘網等組織查詢你附近的淨灘活動。
4. 減少洗衣時產生的塑膠微粒
一項令人震驚的研究發現,每次的洗衣過程能脫落 1,200 萬顆塑膠微粒,這些細小的塑膠粒子還能遠飄到北極。幸運的是,我們大家都能做些簡單的事來幫忙,像是避免使用合成材料、投資一個塑膠微粒過濾器,並減少洗衣的頻率。
5. 使用內含海洋友善成份的美妝產品
從包裝到成分,美妝產品可能也會對我們的海洋造成危害。避免使用含角鯊烯的產品(角鯊烯源自鯊魚肝,為保濕用),而防曬霜中能找到的二苯甲酮等化學物質則會使珊瑚白化。可改為尋找使用環保包裝或提供補充,以及提供回收方案退回空瓶的品牌。
6. 捐款給海洋慈善機構
我們可以幫助海洋的另一種方式便是捐款給那些保護海洋的慈善機構,像是 (oceana.org)、 海洋守護者協會 Sea Shepherd (seashepherd.org)和海洋保護基金會 Ocean Conservation Trust(oceanconservationtrust.org);你也能支持致力於培訓和協助再生漁夫的 GreenWave (www.greenwave.org)等較為小型的組織。或是當地政府的海洋環境保護團體等等。
<<內文部分資訊參考網路文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質詢日記 #衛環 #20190417 【#空污基金不是市府大金庫 !】 今年高雄市電動車補助公告姍姍來遲、環保局向廠商募空氣清淨機…這些狀況,就是過去幾年環保基金嚴重透支的後遺症!2011年還有13億元結餘的空污資金,去年底只剩1億,今年初環保局僅剩5,000萬可用,所以電動機車補助也縮水了。...
資源 再生 產品查詢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資源再生綠色產品認證,讓產品更環保!
近年台灣走向 #循環經濟 時代♻
將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
確保有限的資源能循環再生、永續使用
工業局為確保再生產品的品質及環境效益
訂定「🍀#資源再生綠色產品審查認定辦法 」
目前已有23大類49項產品
並持續增修訂產品項目
擴大產品認定範疇!
然而
再生產品是否能達到如一般產品的品質性能?
利用廢棄物做成的產品是否安全無虞?
往往讓消費者產生疑慮🤔
為了提高大眾使用再生產品的信心
工業局去年在獲證業者 #立光化工公司
辦理資源再生綠色產品循環產業鏈示範觀摩活動
希望能透過實場觀摩
讓 #回收料處理端
了解資源再生綠色產品認定制度的效益
進而提升申請意願
同時也讓 #使用端
放心使用經認定的資源再生綠色產品
進而將社會導向綠色消費市場!
歡迎有意願的業者申請資源再生綠色產品
並可由下列網站查詢已取得認證業者資訊
👉https://gpi.edf.org.tw/
資源 再生 產品查詢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企抓住經濟與社會變革趨勢_轉化為創新服務
【日企明日之星的啟示】
日本在產業生命周期、社會城鎮化進程以及人口高齡少子化趨勢等方面,皆走在亞洲國家的發展前沿,可稱為亞洲的「經濟與社會課題先進國」。因此日本企業因應社會需求變化,所進行的經營轉型與商機創造,對我國各領域產業發展具有高度參考價值。
日本經濟研究機構及商業媒體,便以針對日本未來20年新經濟轉型下,潛力的明日之星企業樣貌進行調查。篩選重點除了符合未來經濟及社會創新需求之外,也列入部分企業經營及財務標準,例如近三年年營收皆成長20%、三年營業利益率皆10%以上、經營者同時為企業大股東、上市五年以內等條件,做為獲利及成長能力、經營穩定性之佐證。其中有二種類型企業形成特殊產業族群:
第一類型是因應高齡少子化社會議題對策的企業。
例如日本TKP企業鎖定日本人口縮減、過去所設計的建物空間大量閒置的問題,提出「空間再生流通事業」,將複合型商業設施、旅館、會議室、宴會場等閒置資源統合管理,重新進行空間設計、導入租賃方案等。
日本Japan Investment Adviser企業則鎖定高齡少子化趨勢下,中小企業接班問題成為企業存續的大危機,因此推出M&A事業繼承諮詢業務,不但創造自身優異的經營表現,更讓日本中小企業再創經營活力。
日本MS-Japan企業則是管理部門特化型人力銀行,推出50歲以上限定的轉職專門服務,讓具備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高齡者延續就業生命。
第二類型是應對日本觀光立國和微型創業趨勢的企業。
如日本OPENDOOR企業,以多語系提供機票、住宿、旅遊情報及多元化旅遊套裝產品,近期與公益社團合作推出日本傳統工藝作品介紹專案。
日本Design One企業則整合全日本480萬家店舖資訊,提供旅客查詢與預約,希望促進地方商圈活化。
此外,日本Synchro Food企業則提供餐飲創業一條龍支援服務,從事業企劃、區位診斷、店鋪施工、食材備品採購、行銷活動、徵才招募到頂讓出售等,甚至專門提供在日外國人餐飲業求職的服務,同步解決日本餐飲業勞力不足的問題。
上述日本企業皆抓住了經濟與社會變革趨勢,將新興需求或社會問題轉化為創新服務,開拓了新的事業成長空間,值得我國企業參考。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294084
資源 再生 產品查詢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質詢日記 #衛環 #20190417
【#空污基金不是市府大金庫 !】
今年高雄市電動車補助公告姍姍來遲、環保局向廠商募空氣清淨機…這些狀況,就是過去幾年環保基金嚴重透支的後遺症!2011年還有13億元結餘的空污資金,去年底只剩1億,今年初環保局僅剩5,000萬可用,所以電動機車補助也縮水了。
照規定,基金支用應於會計年度開始前一年內提報基金管理會審議、送市議會備查。但過去,竟然有很多送進議會審查的環保基金預算,在送出議會審查完後又追加預算,甚至有原本編列2,000萬預算的項目,年底決算卻達3億的情況,當然導致基金在過去幾年被快速用完。過去3年來超支近8億!
我要求,環保局應比照中央政府《預算法》第五章,在《高雄市環境保護基金收支管理及運用自治條例》訂定追加預算原則,落實專款專用,把錢花在空污減量的刀口上,而非把空污基金當作市府大金庫!
環保局長認同這樣的概念,坦承「媒合廠商認養」為思慮不周,由環保局出面向廠商募捐的確有疑慮,未來將改由教育局作為主導;也承諾環保基金將盡力撙節,以符合空氣污染防治目的之必要花費為支出。
【#電廠生煤標準寬鬆 遠超中火!】
高雄市的硫氧化物空氣污染在全國一枝獨秀,結果標準還比別人寬鬆!台中電廠煙煤許可最大含硫比例為0.5%,興達電廠則是寬鬆的1%。我們查詢過往的操作許可,發現至少從2013年至今,興達電廠許可的含硫份一直都是1%,多年不變,而1%的試算依據究竟為何,卻不得而知。
高屏雖有空污總量管制計畫,但對於生煤管制仍缺乏更明確的法律要求標準,而雲林縣、台中市則已針對生煤管制訂立自治條例,訂出含硫份的標準以及減量的期程,高雄也應針對生煤管制訂立更明確的規劃。
另外,高雄港區空污主要來自船舶, 對於原高雄市區的空污就佔了15%至30%,今年1月起高雄港船舶油料含硫量上限降為0.5%,我籲請局長需要落實稽查,確實達成空污減量,並且建置完善的港區即時連續監測測站;局長回覆會落實船舶油料的抽測、監測,而空氣品質測站今年一月已由港務公司在港區設置三處(第一信號台、南星行政中心、18號碼頭),預計今年七月會與環保局連線,讓高雄的監測網更完整綿密。
【#廚餘丟哪裡? 還是丟廚餘桶!】
近日許多市民朋友反應,不同的地方收運廚餘的方式不一樣,有些地方丟廚餘桶,有些則是直接丟入垃圾車。服務處同仁實地訪查,發現廚餘是否瀝乾、垃圾車是否擺放廚餘桶、廚餘丟入垃圾車還是廚餘桶等,出現了至少四種不同的做法。
質詢環保局時,我請局內必須統一廚餘收運的標準讓民眾跟清潔隊員可以有所依循。環保局袁局長表示,廚餘收運規範是瀝乾後,生廚餘、熟廚餘分桶回收,會再加強對清潔隊員的統一作法。
非洲豬瘟後,原本每日90噸的餵豬廚餘,有超過60噸無法再餵豬,目前環保局做法是瀝乾後送入焚化爐焚化,非常可惜。其實,廚餘的資源再利用,不只是因應非洲豬瘟所以必須思考朝廚餘作為生質能或是堆肥再製,而是廚餘本身就是循環經濟的一部分。我請環保局思考廚餘發展堆肥、培養土、生質能等可能性。以台中為例,2016年開始推動廚餘製作成的培養土供給農會試用及提供民眾兌換,並且訂出《廚餘堆肥化堆肥產品販售及領用要點》,讓廚餘變身培養土還可以販售。
局長回應,環保局已採購廚餘處理設備,並且會繼續與水利局溝通,希望能利用鳳山再生水廠的厭氧發酵槽作為廚餘生質能廠使用。
雖然目前大多數廚餘還是被送進焚化爐燒毀,但還是請市民們把廚餘瀝乾後,直接丟入廚餘桶中。瀝乾的廚餘,能夠減少焚化爐處理的負擔,也讓燃燒產生的廢氣減少戴奧辛的產生!
#質詢小知識
焚化爐的燃燒溫度,必須高於850℃,才能破壞戴奧辛的生成。若送進焚化爐之垃圾含水量太高,會讓燃燒溫度下降,增加戴奧辛生成的機會。所以廚餘再送進焚化爐前,必須先經過瀝乾的程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YOqmZal1Fo/hqdefault.jpg)
資源 再生 產品查詢 在 資源再生產業發展現況 的必吃
不但可提供您#最新訊息、#資源再生產業發展現況、#可收受廢棄物再利用機構查詢、#再利用法令規章、#再利用技術資訊、#資源再生產品介紹、#廢棄物供需資訊,還有#相關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