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社會故事 4 - 由改變對方到好好共存」
今天跟朋友討論一種特別的心理症狀DID(解離性人格疾患,又稱多重人格),我們在討論著一個個案,那些與原本人格不同的人格應如何處理。
回想到很多年前剛當心理師,總是抱著滿腔熱忱,認為萬物皆可治,凡病都可治,什麼症狀什麼疾患,把它「治癒」就好;焦慮嗎?那就治到不焦慮,過動嗎?轉介精神科開利他能,總是希望把那個所謂的「不好」整個移除,直觀地想,「不好」的東西留來幹嘛?當然整個消失就好,那才「健康」。
到遇到挺同反同對壘也是,遇到反同就回擊,要改變他們,要讓他們不再反同,要他們知道反同是不對的,因為他們不好,要把反同的精神與行為說服移除。
到當心理師的後期,Yalom的「生命的禮物」完全影響了我的治療風格,症不症狀慢慢覺得毫不重要,重要是你過得好不好,甚至是當下過得好不好,還有我也要考慮自己好不好,回到心理治療的本質是治療症狀嗎?還是要讓個案過得好?我相信是後者。
回到今天的討論,我說:「那些人格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為什麼要消滅他們?如果可以跟他們好好共存,不是比只有一個人格的人更好嗎?如果不影響生活,不影響身邊的人,那些人格的存在也一樣是生命的部分。」
生命中有很多維度的限制,像我是同志的身份,客觀來說是一種限制,而它也是我生命中的美好部分,但當與它共存時,我成就了更多的可能,也超越了如果把同志的身份移除的可能;擁抱自己的生命,不是單純地想著對自己好一點,而是把那些生命的限制,想辦法跟它「共存」。
很多事,很多時,特別是這2年,開店之後也好,辦高同遊也好,很多事都有一個很大的感觸,最近有人問我為什麼現在少了那麼多討論觀點的文,或是少了分析事件的文,因為我好像越來越覺得「改變別人」或是「說明事件」,不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共存空間,特別是現在社會可以討論的空間越來越少,動輒就把對方貼上標籤,我反而更希望用「共存」去找出更多的空間相處,對人也好,對事也好,對物也好。
當你好,我好,彼此都好時,我們才有更多的心理能量帶來友善的改變。
解離性人格疾患症狀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邊改考卷邊煮飯的鬱卒
#名人堂 洪蘭
兩個研究生很興奮的拿著一張報紙到我辦公室來:「老師,你看這算不算多重人格的『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原來張系國教授在聯合報發表了他的大作「俯首甘為本尊牛」,說他成功把自己分為二個人,一個是本尊,另一個是分身。本尊就是他,分身則是本尊的僕人,主要責任是伺候本尊,必須謙虛不抱怨,甘願為本尊做馬牛。
本尊不時會安排分身去打掃房子、煮飯、做家事,不但本尊和分身彼此熟悉對方,他們還相互討論工作的分配,所以他常常自言自語,嚇壞旁邊的外國人。的確,文章的描述很像多重人格的症狀。
她們在大學上心理學課時,看過「三面夏娃」這個人格分裂的電影,對精神病很好奇,尤其知道真正的結局跟電影不一樣,夏娃最後是死在精神病院。我們也曾在課堂中講到同一個人,在不同人格出現時,他大腦活化的地方不一樣,表示這些人格對患者來說,都是真的,假戲扮久了會成真,最後真假不分。這個奇特的大腦現象的確很迷人,所以她們合買了一杯星巴克咖啡作伴手禮來找我討論,她們知道自從政府大砍老師的退休金後,我已戒掉喝咖啡的習慣了。
張教授當然不是解離性身分疾患者,但是他這個驅使自己做家事的方式倒是很新奇。大部分學者會覺得做家事是浪費時間,思緒和精力應該用在看論文和做研究上。曾有女同事送我一條擦碗布,上面寫著「A clean house is a sign of a wasted life」。我們都很羨慕達爾文不必下廚就有飯吃、吃過飯不必洗碗就可以去散步,思考他的進化論。
張教授的這個方法有點像魯迅的「阿Q正傳」:阿Q被人打了,自己安慰自己,老子被兒子打了,這樣一想,在做家事時,便不會那麼不甘願。有時一邊改考卷,一邊煮飯,心情真會鬱卒。
現在最不怕AI機器人來搶的工作便是心理治療師,現代人特別需要別人來聆聽挫折和煩惱。天下雜誌今年第一期的封面便是台灣社會的「十好十壞」,其中一項是癌症少了,憂鬱症卻上升。服用抗憂鬱症藥的人在二○一三年突破一百萬,到現在已有一百廿七萬人,而五十一歲以上進入空巢期的人數最多。生活型態的轉變、人際關係的疏離,加上政府粗暴的年金改革,使老人的憂鬱節節上升。
大提琴家尤虹文曾在《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中,敘述自己在事業巔峰時,突然得了憂鬱症,躺在床上只想死,無法上飛機去以色列演奏。她靠運動、禪坐、站椿最後走了出來。為了幫助同樣的人,她勇敢站出來寫了這本書,因為精神疾病一直被汙名化,現在雖然改名為身心科,偏見仍然存在。很多人迫切需要看精神科卻不敢到醫院去掛號,那個恐懼跟現在怕反滲透法不相上下。
其實人生不過就是發現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解決的方法各顯神通,只要有效,旁人無需置喙。(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解離性人格疾患症狀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邊改考卷邊煮飯的鬱卒
#名人堂 洪蘭
兩個研究生很興奮的拿著一張報紙到我辦公室來:「老師,你看這算不算多重人格的『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原來張系國教授在聯合報發表了他的大作「俯首甘為本尊牛」,說他成功把自己分為二個人,一個是本尊,另一個是分身。本尊就是他,分身則是本尊的僕人,主要責任是伺候本尊,必須謙虛不抱怨,甘願為本尊做馬牛。
本尊不時會安排分身去打掃房子、煮飯、做家事,不但本尊和分身彼此熟悉對方,他們還相互討論工作的分配,所以他常常自言自語,嚇壞旁邊的外國人。的確,文章的描述很像多重人格的症狀。
她們在大學上心理學課時,看過「三面夏娃」這個人格分裂的電影,對精神病很好奇,尤其知道真正的結局跟電影不一樣,夏娃最後是死在精神病院。我們也曾在課堂中講到同一個人,在不同人格出現時,他大腦活化的地方不一樣,表示這些人格對患者來說,都是真的,假戲扮久了會成真,最後真假不分。這個奇特的大腦現象的確很迷人,所以她們合買了一杯星巴克咖啡作伴手禮來找我討論,她們知道自從政府大砍老師的退休金後,我已戒掉喝咖啡的習慣了。
張教授當然不是解離性身分疾患者,但是他這個驅使自己做家事的方式倒是很新奇。大部分學者會覺得做家事是浪費時間,思緒和精力應該用在看論文和做研究上。曾有女同事送我一條擦碗布,上面寫著「A clean house is a sign of a wasted life」。我們都很羨慕達爾文不必下廚就有飯吃、吃過飯不必洗碗就可以去散步,思考他的進化論。
張教授的這個方法有點像魯迅的「阿Q正傳」:阿Q被人打了,自己安慰自己,老子被兒子打了,這樣一想,在做家事時,便不會那麼不甘願。有時一邊改考卷,一邊煮飯,心情真會鬱卒。
現在最不怕AI機器人來搶的工作便是心理治療師,現代人特別需要別人來聆聽挫折和煩惱。天下雜誌今年第一期的封面便是台灣社會的「十好十壞」,其中一項是癌症少了,憂鬱症卻上升。服用抗憂鬱症藥的人在二○一三年突破一百萬,到現在已有一百廿七萬人,而五十一歲以上進入空巢期的人數最多。生活型態的轉變、人際關係的疏離,加上政府粗暴的年金改革,使老人的憂鬱節節上升。
大提琴家尤虹文曾在《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中,敘述自己在事業巔峰時,突然得了憂鬱症,躺在床上只想死,無法上飛機去以色列演奏。她靠運動、禪坐、站椿最後走了出來。為了幫助同樣的人,她勇敢站出來寫了這本書,因為精神疾病一直被汙名化,現在雖然改名為身心科,偏見仍然存在。很多人迫切需要看精神科卻不敢到醫院去掛號,那個恐懼跟現在怕反滲透法不相上下。
其實人生不過就是發現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解決的方法各顯神通,只要有效,旁人無需置喙。(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解離性人格疾患症狀 在 多重人格(DID) 是怎麼一回事?精神分裂不是多重 ... - YouTube 的必吃
「多重 人格 」也叫 解離性 身份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英文叫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其實精神分裂與多重 人格 是不同的東西。 ... <看更多>
解離性人格疾患症狀 在 為〈『仁心解碼2』再解碼(八) 「人格分裂症」〉再 ... - Facebook 的必吃
「如果有人聲稱自己能夠『自由轉換人格』的話,醫生便需要小心注意這究竟是否真的『人格分裂症』,還是在『裝病』。」這句陳述與現實的解離性身份疾患(DID)是否一致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