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迷思
#同理之後不一定要立刻說理
#孩子需要被接納被尊重
#線上親子情緒療癒課程
#親子遊戲與情緒管理課程
#基隆衛生局合作
上週末與 #基隆衛生局 #基隆家庭教育中心 合作進行線上〖親子情緒遊戲及情緒管理課程〗,有30幾組家庭在線上與寧寧老師一起開心學習
寧寧老師一直以來,都認為親子一起上課非常重要,家長可以觀察到孩子的狀態,孩子也因為家長的陪伴,學習狀態更好。孩子們也透過遊戲、藝術,學習情緒管理,會讓他們更有興趣參與。孩子天生就是「玩」家,透過玩的學習,不只沒有壓力,對學習也最有幫助的
這次親子課程,我們一起透過情緒遊戲學習: #認識自己的情緒、#辨識情緒的樣貌、#認識生氣的情緒、#生氣時如何幫助自己冷靜?
我經常在課堂中強調「認識自己的情緒」的重要性,在自我覺察中,能夠看清楚自己,便能開始掌握自己。也因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盲點、問題,而可以開始學習幫助自己,或者求助
更多的大腦神經研究也說,當我們能夠辨識自己的情緒,大腦就開始冷靜了,冷靜是一門藝術,對多數大人來說,可以是一門人生的功課,冷靜也是一種能力,需要持續不斷學習、提升,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啟培養幫助自己冷靜的道路、思路,累積培養EQ力。可見,認識自己的情緒,懂得辨識情緒,是多麼重要
跟孩子們玩完之後,就換到跟家長的Q&A諮詢和學習時間~
這次我跟家長們聊,我們對情緒抱持的感受與態度,會影響到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如何面對他們的態度和做法,也會影響到我們怎麼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所以我先帶家長來看,我們是否有以下幾個迷思呢?
💟你認為情緒是負面的嗎?
💟當生氣、難過時,你會認為「不可以有生氣、難過」等情緒嗎?
💟當孩子有情緒時,你會想要趕快說道理、或做些什麼,讓他擺脫這些情緒嗎?
其實,我們有情緒是自然、正常的,而情緒通常是「不能被解決的」,情緒是需要被接納、疏通的,要調整的是「讓我們產生情緒的念頭」,要解決的是「讓我們產生情緒的問題」。
而每一種情緒都是中性的,擁有各種幫助我們生存、保護的功能,讓我們得以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我也提醒家長,當你認為孩子「不可以生氣時」,我們其實是在否認孩子。被否認的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覺,更感受不到我們想要幫助他們,久而久之,孩子關閉了心門,我們難以了解,未來更別說要請孩子再打開心門,就需要更大的心力,且更不容易
雖然我們希望孩子可以開心快樂,但不讓孩子生氣,讓他有機會感受自己、認識自己,孩子其實很難快樂起來
此外,「先同理,再說理」的教養方針,這是很棒的教養原則,寧寧老師也經常練習與實踐。然而,這句箴言,常常被誤會呢,不少人會以為同理了孩子之後,就要立刻為孩子說道理,希望孩子可以儘快改進,但我們會發現孩子常常會不想接受說理~
其實呢,同理之後,反而要先觀察孩子的狀況,若孩子還有情緒,我們就要再耐心陪孩子等情緒沈澱、冷靜。孩子越小,就越需要更多的空間與時間來抒發情緒。等孩子的情緒比較穩定之後,再跟孩子討論、溝通、說道理唷~冷靜之後,思緒和理性回來了,才有能力與我們溝通,聽取父母的引導
家長還會好奇,不是應該要「立即」處理,把握當下嗎?其實還是要看狀況,有時候我們太快,或急著說道理,反而會阻礙孩子發展「處理、安撫自己情緒的能力」,況且,太急著說道理,孩子反而不堪負荷,難以聽進心裡。
因此,在同理之後,留一些空間和時間給彼此,是蠻重要的。對寧寧老師來說,即使隔一天,甚至一週後再找時間跟孩子聊一聊,都是可以的呢~
這一堂線上課程,寧寧老師很享受,收穫也滿滿~
以下是家長的回饋,非常感謝家長們
家長1️⃣回饋「盡量以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們的情緒,雖然有點難,但老師讓我了解生氣其實不是負面的情緒,我覺得這個觀點很重要」
家長2️⃣回饋「兩本繪本都好讚,是非常好的情緒教養的書,不只在當中可以學習情緒,也能建立親子關係。紙袋遊戲也好棒,讓我們有方法在面對孩子的情緒時,提供他紓壓的方式,也在當中認識不舒服的情緒,而不是只能在旁邊陪伴他等情緒過去,而是有更多的方法讓孩子釋放。」
家長3️⃣回饋「老師很有笑容,喜歡老師的真誠直率」
還有其他回饋,版面問題,就不放了😄
接下來2021年10月份,有付費的親子情緒課程唷,意者可私訊寧寧老師喔😊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
#藝術療癒情緒管理
#線上講師
🔽30個視窗大合照❤️ 小朋友們都很認真上課,超可愛
Search
親子遊戲與情緒管理課程 在 #親子遊戲與情緒管理課程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 August 25, 2021 ·. #情緒的迷思 · #同理之後不一定要立刻說理 · #孩子需要被接納被尊重 · #線上親子情緒療癒課程 · #親子遊戲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