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呀。
.
.
.
.
.
.
按慣例,進入分隔線之前,在給不想被暴雷的朋友最後一次機會脫離喔。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卡羅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期待,是它的故事背景會帶到清領時期的台灣。這是個影視作品描述甚少的時代,所以對致力普及歷史的我來說,這在豈初就贏得我的肯定。
而看預告,透過羅妹號事件(也就是美國遇難船員在今日恆春一帶被當地原住民殺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台灣錯縱複雜的族群問題,這當中牽扯了:閩南人(柴城)、客家人(保力)、平地原住民(社寮)、山地原住民(琅𤩝十八社)、外國人(美國)......這不僅是台灣在英法聯軍後,因開港通商政策會遇到的社會問題,直到現在,我國社會還是有眾多族群問題需要去處理以及彌合,所以這種古今相通並且對照的世界觀,也讓本劇一開始充滿了話題性。
本劇在場景還原上很用心,甚至還讓許多演員使用多種語言進行對話(例如等一下會重點提到的蝶妹,她身為翻譯,就在本劇中使用:客家、閩南、排灣、英語,進行對話)。
另外透過不同人群的不同立場,去切入當時本就複雜的環境,這種多元化的是腳是值得肯定,也會是非常有深度以及魅力的特色......本來應該是這樣啦。
好話說盡,接下來我就要說本劇給我最直接的感想了,那就是:敘事極度失敗!因為非常突兀以及不連貫!
其實在第一集上映時,就有很多人說:「怎麼場景一直切換來切換去?好破碎而且看不懂呀!」
我自己本身有歷史方面的專業,所以看第一集是不會有以上感覺,但是一部戲劇如果要讓人必須先有一定程度的先備知識才能入手,那觀影門檻就會提高,既然製作團隊是想讓人認識歷史,那以上的批評的確就會是種警訊。
但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本劇讓我傻眼及吐血的......是連最基本的台詞接續都很詭異呀!
像原住民首領─卓杞篤,遇到他妹妹跟漢人所生的原漢混血姪子─阿杰,當時兩人有這麼一段對話。
卓杞篤:「你有對母親的記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死了。」
卓杞篤:「難道沒有開心一點的回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的時候,被客家人用死貓死狗扔。」
坦白說,如果我是卓杞篤,我反應會是......衝去把阿杰爆打一頓!然後怒吼:「說!你是不是智障?叫你說開心的事,你跟我講死貓跟死狗!」
印象中是在同一周播放的內容,當時卓杞篤並不知道阿杰以及他的姊姊蝶妹,跟自己有親戚關係。結果卓杞篤逮住了私自入山的姊弟倆,之後開始跟他們對話。
對話到一半,卓杞篤突然說:「姪女,我怕別人會利用你......」
我看了當場傻眼,你不是不知道他們兩個漢你有親戚關係嗎?怎麼說著說著又知道了?當然我可以理解在你抓住他們的過程中,可能無意之間得知了真相......但你好歹演出來呀!
完全沒做任何交代,從上一場景雙方彼此敵視,到下一場景突然含情脈脈......超奇怪的好嗎!
說到蝶妹,我真心想批評這個腳色在本劇中的表現,就是永遠一臉苦瓜臉,然後講沒幾句就哭出來......好煩呀!
我當然知道你身世很慘,所以一開始的場景總是一副苦瓜臉,我覺得非常符合腳色氣質。但你12集下來,幾乎苦瓜臉,這就太沒情緒轉折了吧?
甚至很多場景,本該應該要很有衝擊力,但蝶妹依舊苦瓜臉,簡直莫名其妙!
例如第二集,蝶妹知道父親死了......一滴眼淚都沒流?一點傷心的意思都沒有?還是跟先前一樣的苦瓜臉?這是怎樣?這父女關係不是不合,簡直是疏離呀。
好,你說蝶妹跟父親感情不好(但戲劇中沒交代,別跟我說小說中有提到,觀眾沒有義務一定要讀完小說才去看小說改編影視作品)。那她跟母親很有情感連結吧?這是劇中有表現出來的。
結果蝶妹遇到當初驅逐得重病母親的仇人時,用槍抵住他,然後用超級一貫且虛弱的語氣說:「你害我母親,還我母親命來。」OMG......就這種平常且虛弱的語氣,真的是跟殺母仇人吶喊?你喊用力一點好不好?你在演戲ㄟ!多一點張力好嗎?
我之所以這樣一直噴蝶妹,不是對演員有意見,是覺得製作團隊在情緒安排上很有問題呀!情緒應該是要有落差,這樣更能有相互烘托的效果。
就好像最後一集,蝶妹少數出現有笑臉的場景......這不是很好嗎?蝶妹的笑,象徵她從族群衝突的矛盾感得到解放。而我相信,在劇中有很多時候的遭遇,蝶妹應該都是有情緒波動的。她遇到李仙得趕回來救她,應該會有詫異以及感激的喜悅;她遇到卓杞篤的斥責,應該會有委屈以及懷疑;她遇到保力的人,應該會充滿憤怒。
結果這當中就只有:苦瓜臉、哭、苦瓜臉、哭、苦瓜臉、哭......這兩種演藝方式做切換,我看的好膩以及好煩呀!導演怎麼沒有是著把演員的情緒給逼出來呢?還是你都只有重視演員是否有把各種語言的發音講對而已?
說到最後一集,我不得不提那超雷人的「風祭司回溯時間大法」!
好啦!我知道製作團隊應該是想表達:「族群間的全面衝突,最終沒有人會有好結果」,這可以跟史實中,原住民與渥國人達成和平協議做很好對照。
可你安排的超突兀的!尤其這部戲大部分時間給人是要走向嚴謹的歷史劇,結果鄰近結尾你給我來一個玄幻色彩情節?製作團隊是在耍人嗎?
如果說是要用假定的戰爭,作為一種場面氣勢浩大的高潮,那我覺得不但做的失敗而且大可不必,因為......這個結尾戰爭場面也沒做的很好。(不是說有幾枚爆炸,就叫場面浩大,你以為自己是麥可貝嗎?)
如果要跟我講經費不足,那又何苦一定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又超突兀的場景?還不如把這段的經費,和劇情中段有出現的美國軍隊攻打原住民做一個合併,把唯一的戰爭場面做到更好,好過兩種不怎麼樣的戰爭戲。
這樣看下來,我最想表達的是:本劇團隊連說故事都沒說好。
歷史劇,它的本質是戲劇,也就是說故事。考據、服裝物品還原,這些是配料,做的好有加分,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主菜,試問:一個配料精緻但主菜不及格的料理,這是一道好料理嗎?
也別跟我提「人家畢竟努力了」之類的話,正因我知道他們有努力,我更希望他們能達成自己訂下的目標,那就是:能賺錢。
這部戲在我國,還可以因為主場的感情因素給予支持,但這樣的品質,能夠外銷嗎?而外銷可是曹瑞原導演,自己訂下的目標,以目前的成果,我只能說:這樣的貨,真的很難拚外銷。
以一個喜愛歷史,並且我是真心支持歷史劇的觀眾(不然我幹嘛花時間看完12集,而且還花很多時間打這篇評論),我覺得,先說好一個故事才是吸引人的原動力。
像是雷利史考特的「神鬼戰士」,他有沒有魔改歷史?有呀!還改的很誇張。但人家故事清晰,而且起承轉合做的非常流暢且有力,即便不了解羅馬文化,都能被帶入到故事當中,然後透過美術場景以及其中的歷史元素,真正被那個時代以及故事吸引。
又比如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這部以大和號為主題的電影,全片只有開場有戰爭場面(但那一場卻又足夠吸引人了)後面都是利用情節讓人去帶入角色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戰爭的反思。
其實在斯卡羅最後的場景及橋段,非常有好萊塢電影的公式化表現,這當然有一些壞處,就是沒有特別深刻或特色,但大致上是個平穩且有做到位的結尾。
要說本劇的團隊完全沒參考其他戲劇的安排,那我是不相信的。(順帶一提,像是烏米娜公主訓練阿杰有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天哪,我覺得根本是阿凡達情節的複製貼上,雖然也不是說不行啦,而且這麼做有成為後面情節的一些伏筆,但過程還是有點突兀到讓我笑出來。)
所以我期待日後我國還有歷史劇的機會,能夠在眾多前人的基礎上,一次次的優化及強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很多人會討論本片的一些政治立場,像是李仙得是否有被美化之類的。
我只能說:每個人本來就有每個人敘述的方式。
像我舉「司馬懿VS諸葛亮」,有些人會覺得諸葛亮始終佔據主動的壓制對方,但也有些人覺得是司馬懿敖死了諸葛亮。就連史書,在諸葛亮的章節,會記錄他打敗司馬懿,但同一場戰爭,在司馬懿的章節中,卻又是紀錄他曾經打敗諸葛亮。
所以美化與否,眾人皆可評價,或者......也由得眾人評價。
我倒是覺得本劇的最大看點,其實是周厚安飾演的必麒麟。
除了周厚安是本劇中,我覺得最能駕馭多種語言的演員(當然這跟他說其他外語的比例多寡也有關,而且他本來就是中美混血,有他的天生優勢),必麒麟在史實中,其實代表著亙古一致的觀點,那就是:利益。
必麒麟他是一位商人,商人做的各種事情,最終都會回歸於利益的考量。事實上,人不為己那才叫奇怪。
當劇中的李仙得口口聲聲說要帶入文明,當劇中的劉明燈說要建功立業,我覺得必麒麟那句:「我準備推廣蜂蜜鴉片。」還有當李仙得詢問他想要什麼行動,而他回答:「我覺得我想要回打狗,運輸更多的蜂蜜鴉片來賣。」
我整個開懷大笑......因為這真是無比真實呀。什麼價值、什麼正義、什麼正確,在資源以及利益面前,通通都要坦誠,也通通都不好使。
其實承認自己想獲益,有時真的不討人厭,起碼我覺得實在且實際,而且有規則有邏輯,可以坐下來好好交談溝通,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我同樣喜歡水仔這個角色,只是相對於擁有外國人優勢的必麒麟,身為勢力最弱小的土生仔,水仔只能夾縫求生存並謀取自己乃至整個村莊的最大利益,所以很多時候,他也成為最沒有選擇權的悲哀小人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我對斯卡羅的看法。
如果想要對斯卡羅的真實歷史有更多認識,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近期都有不少的科普知識,而我覺得斯卡中一個優點,是它的確有帶動後世人們對歷史的好奇,這也是我肯定這部戲的部分。
那各位看過斯卡羅嗎?認同我的看法嗎?或是不認同我那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喔。(不過希望留言的情緒不要太大,起碼不要上來就先開大呀。)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英制轉公制公式」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包一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mm轉cm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CNC 實務與應用| 理論公式,根據材質密度異型硬度或許與實際 ... 的評價
- 關於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長度單位換算四年級數學(Grade 4 math - Length Conversion) 的評價
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輝瑞/BNT和默德納mRNA疫苗可有效預防COVID-19及減輕疾病:真實世界的保護力數據】:
■背景
此前瞻性研究為美國國家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中心及疾病管制中心所支持贊助,研究目的為了解接種兩劑mRNA疫苗(BNT162b2 [Pfizer/BNT]或mRNA-1273 [Moderna] )在真實世界的保護力數據。研究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方法
共3975位醫事人員及第一線防疫人員參與此研究。受試者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間每星期接受鼻腔拭子SARS-CoV-2 RT-PCR檢驗。研究分析(1)完整接種(第2劑後14天以上)和部分接種(第1劑後14天以上且第2劑後未滿14天)的疫苗保護力(註),及(2)接種和未接種疫苗兩組染病時的病毒量及病程差異。
■結果
研究期間共204 (5%)位受試者感染了SARS-CoV-2,其中5位為完整接種,11位為部分接種,156未接種疫苗。32位於第一劑後未滿14天得到感染,因不確定疫苗的效果而未納入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完整接種的疫苗保護力為91% (95% CI 76%-97%),部分接種的疫苗保護力為81% (95% CI 64%-90%)。與未接種疫苗的感染者相比,完整或部分接種的受試者得到SARS-CoV-2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時,平均病毒量降低了40% (95% CI 16%-57%)、發燒風險降低了58% (相對危險比, 0.42; 95% CI 0.18-0.98)、有症狀的總天數減少了6.4天(95% CI 0.4-12.3)、因疾病而臥床的總天數縮短了2.3天(95% CI, 0.8-3.7)。
■結論
此真實世界的研究數據顯示,於工作年齡的成年人,目前核可的兩種mRNA疫苗能有效預防SARS-CoV-2感染。若接種疫苗仍得到突破性感染時,病毒量及發燒風險都會降低,病程也會縮短。不過此研究有些許限制,諸如未針對所有病毒測序及觀察時間尚短等。
註:疫苗保護力計算公式100% × (1 − hazard ratio for SARS-CoV-2 infection in vaccinatedvs. unvaccinated participants)。
...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687/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21-08-05
Prevention and Attenuation of Covid-19 with the BNT162b2 and mRNA-1273 Vaccines
■ Author:Mark G. Thompson, Jefferey L. Burgess, Allison L. Nalew, et al.
■ Link: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07058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7/27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灰階思考》部落格文末抽書 x2 本
你聽過 股癌 Gooaye 嗎?過去一年多來,這檔長踞各大 Podcast 排行榜的投資理財節目,儼然成了很多人的通勤良伴(包含我!)。我身邊很多朋友也因為聽了節目,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今天就來幫大家介紹這本塞滿了股癌風格的著作。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ey-think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灰階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 Podcast「股癌」的節目製作人謝孟恭,這個談投資的節目上架數週內就成為台灣 Podcast 各平台總排行榜第一名。節目的內容比較偏大眾向,尤其適合股市「菜雞」(投資新手)收聽。
在這本書中,作者彙整了之前在節目上分享過的精華,搭配許多財經界的故事和各路投資大師的觀念,寫出了這本同樣適合投資新手的投資書籍。書中分成三個段落鋪陳,首先是排除人們常見的思考偏誤,接著是廣納多元思考的心態,最後是實際付諸行動的叮嚀。
對於投資老手而言,這本書稍嫌簡單和淺薄,但我覺得這正是作者厲害的地方。起初我聽股癌的時候,也認為怎麼都在說一些簡單的入門知識。後來我漸漸改觀,為什麼這些晦澀的財經知識從他口中說出來就這麼「直白好懂」又「平易近人」,真的要換成我自己說的時候,卻如同有鯁在喉、難以開口?
原來,把艱深的觀念,用三歲小孩也能聽懂的方式說出來,其實就是一門「表達的藝術」。作者的投資觀念和策略對投資新手很有幫助之外,我更喜歡觀察的是他如何把這些事情用白話文說出來的方式。以下我整理這本書的九個重點,以及一些我的延伸想法。
.
【排除思考偏誤】
.
1.打破常見的迷思
物極不一定必反。「漲多必跌、跌多必漲」這句投資人琅琅上口的順口溜不一定總是成立,實際的情況是:(1) 漲多不一定必跌,有些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夠深,能夠持續、穩定地長期成長、(2) 跌多不一定必漲,當一家公司的營運和競爭力都持續出狀況時,可能直接一跌不回頭。
別跟股票談戀愛。根據美國市值前3000大企業加權計算出來的「羅素3000指數」,自從1980年來漲幅已經超過七十倍,但是驚人漲幅的背後,僅來自於7%企業的貢獻。反而有40%的企業,市值下跌了七成以上。選對股票的報酬很驚人,但選錯股票的懲罰也很嚴重,別單壓、重壓單一企業。
.
2.別盲從大神
小心股海牛鬼蛇神。媒體和網路上有許多財經專家會把自己包裝成能夠預測股市走向的神人,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師」最後要賺的就是學費。很多人面對投資選股的壓力時,往往會希望抓到一隻浮木,甚至是起了貪念想要找一夕致富的方法,卻往往落得適得其反。
站在大盤的肩膀上。股癌節目裡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大盤是很難被打敗的存在。根據數據指出,美國市值前500家企業市值的「標普500指數」已經連續十年打敗85%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因此初踏入股市的新手很適合從「定期定額投資大盤市值型ETF」的策略著手,站在大盤的肩膀上先勝過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再逐漸提升自己的投資眼光和技巧。
別把思考外包出去。作者譬喻地很傳神,人們常常有病急亂投醫的情形,誤把路邊邪廟當神廟。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去瞭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度」,所謂專家或老師給的建議必須要自己消化吸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如同《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提到自主思考的觀念:「讓專家和科技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導大權」。
.
3.當心同溫層陷阱
避免深陷同溫層。人類長久演化下來的「群性」,讓我們對群體內的人緊緊團結,對群體外的人毫不手軟,甚至恨意濃烈。投資方法和策略千百種,如果太過於執著於某一種策略,然後又跟同溫層內的人一起取暖,往往會忽略了其他多元的觀點,錯過了潛在的警訊,這對投資不一定是好事。
加入新的同溫層。意思是跳出原本的舒適圈,針對不懂、不熟的事物,先去瞭解,而後評論。如同美國作家費茲傑羅曾經說過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有時候要刻意讓自己擺脫意識形態上的枷鎖,試著去理解「反面」立場的觀點,讓自己能夠同時掌握不同面向的看法。
讓大師成為你的同溫層。這讓我回想起另一本《知識的假象》書中提到:「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只有當我們看得夠廣,踩在更多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描繪出更完整的知識地圖。
.
【廣納多元思考】
.
4.謹慎面對加工資訊
如何善用加工知識。隨著數位時代蓬勃發展,資訊的爆炸已經不單是用洪水氾濫可以形容,我們每天接觸的「加工知識」也越來越多。作者提醒,「只」吸收加工知識可能會造成偏食和營養不良,必須懂得把加工知識當成一種「索引」,用它們來找到資訊的源頭。
懂得找到資訊源頭。許多優良的加工知識產出者,會把資料來源檢附在文章內、文章末、影片註解中,如果要避免「斷章取義」的速食現象,就必須真正投入時間,找到資料最源頭的「原型食物」來吸收。與其聽別人說巴菲特今年又說了什麼,倒不如直接找他親筆寫的股東信。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作者舉例像是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瑞.達利歐(Ray Dalio)都擅長利用備忘錄跟投資人溝通自己的想法,這些備忘錄的觀點之犀利、視野之遼闊,而且他們總是在修正自己的看法,學習新的東西。我很喜歡的俄國詩人普希金(Pushkin)曾經說過:「閱讀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因此,要培養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從大師的眼中看到不同的世界。
.
5.贏家的特質
樂觀,但不天真。這邊指的不是天真浪漫型的樂觀,而是要瞭解「風險」的本質,預期前方一定會有許多「驚濤駭浪」,但心底清楚在長期趨勢的發展下,人類社會將持續「進步」和「成長」的樂觀態度。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短期的波動,什麼又是長期的成長。
耐心,穩中求勝。耐心這個特質放在現代的社會環境,只會越來越稀缺。巴菲特曾經說過:「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他深知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時間」加上「複利」,也就是他著名的「雪球理論」(找到濕的雪和一條長長的山坡,讓雪球越滾越大)。當投資人越是急著殺進殺出,這顆雪球就越是滾不大。
行動,承擔風險。最近我讀到德州撲克冠軍選手吳紹綱寫的《致富強心臟》這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作者提到成功就是要「承擔多一點風險」(Take more risk.),而且把風險控制在「安全邊際」之內。應用到投資也是一樣的,我們要認識到「風險」是比「報酬」更加重要的一環,承擔你可以承擔的風險(但別失控),才有機會獲得甜美的報酬。
.
6.總是保持質疑
質疑是一種求知的態度。作者認為保有質疑的態度,就如同幫自己繫上一條「安全帶」。2020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有一位二十歲美國青年,誤以為自己交易失策負債73萬美元,選擇結束自己生命。事實上,他並沒有賠這麼多錢,只是因為他搞不清楚遊戲規則,也沒向券商再詢問細節,結果才讓憾事發生。
求證是必要的行動。資訊發達的現代,人們習慣看網美打卡美食、推薦景點,甚至有時候連投資標的都要「跟風」一下。問題是,當我們沒有對細節仔細求證,連自己再跟什麼、買什麼都不清楚的時候,往往會淪為股票市場裡的「韭菜」(大戶眼中容易被收割的散戶)。懂得綁上一條質疑的安全帶、自己採取行動去求證事實的人,可以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更穩、更安全。
.
【實際付諸行動】
.
7.從認識自己開始
認清自己是誰。書中提到一個作者去面試特斯拉業務員的故事,面試官要求在場的面試者試著「賣給他一輛特斯拉」。結果每個面試者都使出渾身解數背出特斯拉的性能、規格、特色。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面試官買車的用途是什麼?家裡有幾個人?如果我們在投資之前,沒有認識自己投資的「目標」,會很容易迷失方向、心猿意馬、心慌意亂。
投資沒有萬用答案。每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報酬可能都彼此不同,每種年齡層、每種職業屬性的投資方式,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投資沒有完美的「公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策略。與其問哪種投資標的最好,倒不如問怎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
別輕視風險接受度。我們都知道股市大起大落,卻時常輕視了當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在帳面上「大跌」時的心理感受。這讓我回想起探討頂尖投資家如何追求報酬、管理風險的《投資超級英雄進化論》書中有一句話書說得非常好:「投資人無法管理報酬,但卻有能力管理風險」。重要的是拿出自己賺來的真金白銀,真正投入到市場中實際感受那種起伏帶來的情緒,你才會知道自己對於風險的承受度如何,再進一步思考如何管理風險,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
.
8.別把雜訊當訊號
財經界亂象多。在這個大多頭年代,冒出許多號稱可以「事前預測」和「事後驗證」的投資專家,或者把任何意見都說得「模能兩可」的投資大師。這些雜訊常常會引起人的貪念,想說賭個一把,說不定這次就被這個專家大師說中,能夠翻身翻倍呢!結果,雜訊始終是雜訊,跟隨雜訊行動的後果好一點是載浮載沉,差一點就直接溺水滅頂。
接受多元持續修正。即使我們選定了某一種投資策略,也不要讓自己故步自封,要記得讓自己保持接收最新的市場訊息(前提要懂得區分訊號和雜訊),對策略作出微調和修正。我很喜歡的《跨能致勝》這本書中提到:「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持續接收多元意見,異中求同,是打造成功策略的不二法則。
.
9.炒股前先炒人生
人生如骰子,很難一次就豹子。有在投資的朋友或許都聽過這句玩笑話「本多終勝」,一開始有龐大「初始資金」的人,都透過一樣的投資報酬率,往往會遠勝過初始資金較小的人。如同前文提到,你雖然無法管理「報酬」,但你能控制的是「提高累積本金的能力」,無論是加薪、轉職、創業,都能幫你帶來更多的銀彈,讓你在市場上擲出更多骰子。當你能骰出更多次、骰得比別人更長久,相對就提高了骰中豹子的機率。
投資自己,是最重要的投資。因此,與其心心念念在投資報酬率這種「不可控」的因素,倒不如努力投資自己,這才是唯一「可控」的因素。在《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中有一個很棒的投資觀念:「真正擁有無限成長潛能、讓你可以更快達到財務自由的,其實是創造更多的收入」,也就在專業和事業上持續「開源」。投資自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投資。
|黑白之間都是灰,找到無限價值的所在。
【有聲書讀後感想】
我當初第一次要讀《灰階思考》的時候,雖然自己已經有這本的電子書了,但那時候在「1號課堂 App」看到這本書竟然也出了「有聲書」?而且全暢聽會員還可以直接聽整本?當下超興奮!可是仔細一看,竟然不是主委本人的原音重現,而是找來 Podcast 百靈果的凱莉操刀演出。
雖然當下有一點期望撲空,可是真的給他聽下去之後,我就改觀了。因為這本書的文字很淺顯易懂(股癌風格,晦澀金融投資知識直白講),加上凱莉的說書口條真的很流暢,我一邊開車一邊聽這本書,就像是平常在聽股癌一樣暢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是最早開始聽的讀者之一,整本有聲書都還沒錄製完成。接下來就變成每天推出一個小章節,然後我就很像在「追劇」一樣,每天上班通勤時聽一個新的段落。這也是我第一次把有聲書當成追連續劇來聽,是個很有趣的經驗!
總結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聽書體驗,我雖然聽過許多 Audible 英文有聲書的經驗,卻都是同一性別的作者+說書人,沒有聽過這種作者和說書人是不同性別的組合。對於這本有聲書的組合,我很欣賞1號課堂的操作手法,除了噱頭十足之外,也確實帶給我很獨特的體驗。
有興趣聽這本書有聲版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1號課堂使用心得文章,你也可以聽 YouTube 上面的試聽版感受一下。新書發表的時候他在台北簽書會也有一段現場分享,你可以聽聽看他怎麼說。
.
【後記:保持思考的多元性】
.
如同這本書的核心觀念:「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個色階。」與其說這是一本談投資的書,不如說這是一本談「思考方式」的書。真正深諳投資的大師,也都是善於思考、熟捻人性、多元吸收、持續改善自己的終身學習者。
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是我花了「最久」時間寫出的一篇文章,前後總共寫了三個多禮拜才陸續成型。或許這也是對我自己最好的鍛鍊,時常腦袋裡想得太難、太深、太複雜,以至於要用白話文說出口的時候,卻難以開口。
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逐漸克服原本的知識枷鎖,也不斷去思考如何將艱深的觀念,轉換成絕大部分讀者都能聽懂的語言。我還想在文章裡偷偷告白,我一開始錄製自己的說書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遇到瓶頸的時候,總是會聽股癌的節目來獲取靈感,從他流利又不用呼吸的節奏裡找到單口秀的信心,從他直白又流暢的閒話家常裡找到豁出去的釋懷。
回顧起來,股癌節目在去年異軍突起之後,不但讓投資和財經知識更為普及,也扮演起一個社群平台,讓許多不同的財經資訊能在上面廣為流通。「投資」這個被許多老一輩人視為洪水猛獸的東西,也以更加親切好懂的形式出現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對投資這件事還抱有一絲疑慮,那麼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穩定內心的力量和學習的方向。如果你已經有投資經驗卻還心浮氣躁,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老生常談的經驗和智慧。或者,你也可以從類似我的視角切入,學習怎樣把晦澀知識講到讓人直白懂。
這個世界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大是大非的二元論觀點,也不是充滿仇恨和傻樂觀的偏激言論,而是懂得軟硬兼施、多元並蓄、異中求同的灰階思維模式。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ySfEm3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GREY
使用期限:7/28~8/3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
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學習做YouTube的地方:http://goo.gl/zNT6Ck
黑豹第一日上映我已經睇咗兩次,今次想用一個角度嚟貫穿今次嘅影評-就係「對比」。未講點解係對比之前我想大家睇黑豹唔係當佢係一部英雄電影去睇,而係用點解黑豹會係MCU十週年嘅頭炮電影去睇。雖然同以往嘅英雄電影一樣,劇情上都有一個公式,但無論喺鏡頭、畫面、對白、角色等等都有一定程度嘅象徵意義喺入面,而我會用「對比」呢個角度去探討呢種種方面嘅象徵意義。
(劇透)
先講講電影比我嘅感覺,一套兩個鐘多啲嘅電影節奏拿揑相當之唔錯,對白有一定嘅深度去建構每個角色嘅性格,唔同場面嘅對白交代到唔同嘅背景關係,例如一開頭T’Challa返到Wakanda同媽媽阿妹嘅對白會感受到佢地嘅溫馨,華生飾演嘅CIA人員審問偷汎合金嘅KLAUE個陣可以知道KLAUE走私Vibranium嘅背景啦,同埋會知道外面嘅人係真係對Wakanda一無所知。順帶一提,KLAUE就喺Age of Ultron到已經係走私Vibranium,佢隻手就係比Ultron斬斷。除咗對白拍攝手法都充分呈現到Wakanda係一個點嘅國度,首先會有好多wide shot比觀眾睇到成個Wakanda嘅picture,另外我好鐘意好多「一take過」嘅鏡頭令到個空間感好強,呢種類型嘅鏡頭會令觀眾更加容易遊覽一個好大嘅空間,例如舉行儀式個陣女侍衛團用長矛打地嘅震動落水再出返天空wide shot去瀑布、賭場入面嘅打鬥由上面嘅Okoye一take影落下面嘅Nakia再cut去T’Challa打到上樓上同KLAUE對持射爆咗個錢箱,仲有華生喺實驗室起身,令幾個shot都係我個人最鐘意。
言歸正傳,我地開始入「對比」呢個角度。
十年前後的對比
十年前,MCU第一部電影IRONMAN,已經同樣地都係英雄起始電影。其實我自己會覺得MARVEL STUDIO係特燈揀黑豹做十週年頭炮嚟同IRONMAN做一個對比。首先,英雄嘅特徵其實係幾相似:超有錢、有高科技support、同樣地都係用盔甲嘅英雄。其次,故事劇情都係圍繞住英雄性格嘅改變。我會認為MARVEL STUDIO想透過用同樣都係英雄起始電影,呢十年佢地有幾大改變。而講述T’Challa作為一個國王點樣蛻變嘅故事正正可以象徵住呢一點。
Tony Stark同T’Challa嘅分別係咩呢?十年前MARVEL喺破產嘅情況底下問銀行借錢搞MCU,但個陣如果佢地失敗就會失去差不多全部角色嘅電影版權(我會推薦超粒方出嘅邁向無限之戰IRONMAN篇比大家睇)。作為第一部MCU作品,IRONMAN講嘅係一個風流自大嘅天才點樣改變,喺個陣嘅Tony Stark你唔會搵到成熟嘅感覺,就好似IRONMAN電影本身,係一個各方面都能力有限嘅新嘗試,我認為IRONMAN嘅成功會喺因為本身英雄選角得啱同副甲好型呢D因素,因為我本身覺得睇英雄電影呢件事就係大概知道劇情係點,入去只係會集中睇D動作場面同英雄點型法身上;而經歷十年嘅黑豹,由T’Challa性格已經話到比大家知佢本身已經夠成熟成為一個國王,故事就係話比大家知佢要點樣去成為一個獨當一面嘅國王,亦同Marvel一樣,MCU已經喺一個成熟發展嘅階段,以十週年頭炮嘅黑豹話比大家知,一部英雄電影係可以建構出Marvel獨當一面嘅深度。
所以我會認為故事藉著用「對比」呢個角度話比觀眾知黑豹比起十年前已經係一個有故事兼且成熟嘅英雄,所以電影入面都會有好多「轉變」帶出對比感。
先講主角T’Challa嘅轉變
T’Challa喺電影嘅形象由一開始已經係好冷靜沈穩,無論喺開頭同Bako嘅挑戰儀式最後叫Bako投降話啲族人需要佢再去到中段佢同華生嘅交談show到佢嘅外交能力。但有一樣嘢佢需要改變就係Wakanda過於傳統嘅思想,而佢點先可以察覺到呢樣嘢再改變呢?其實電影一開頭已經舖咗路。一開頭喺飛船嘅時候Okoye叫T’Challa見到佢個ex Nakia嘅時候唔好嚇親,佢就話 I never freeze 佢從來都唔會嚇親,但佢一見到Nakia就真係比佢嚇親,喺果個時候嘅Nakia係一個扮難民嘅間諜,呢一個嚇親可以係一個唔知道外邊世界苦難嘅國王見到呢啲苦難而被嚇親,電影中Nakia可以代表住兩樣嘢:1. 一粒改變Wakanda傳統嘅嘅種子 2. 相對代表住國民嘅離心。所以喺電影開頭已經喺T’Challa同Nakia嘅相遇,T’Challa潛意識已經被落下種子要改變Wakanda,亦呼應T’Challa想成為一個好國王嘅心。咁點解佢嘅轉變就一定係變好先,電影亦都透過好多場景比較呈現:
(一) 同先王嘅對比
T’Challa同爸爸喺祖先平原對話,從兩次對話嘅比較可以見到先王T’Chaka都有呈現一種只為國家著想只為國家做事嘅感覺。第一次個仔同佢講話仲未ready,佢就反問返個仔「你唔係已經準備咗做國王好耐喇咩?」,個仔就話係未ready無咗佢。第一次對話已經表現到先王對於國家以外甚至親情都擺喺後嘅感覺,比起先王T’Challa更加有自己嘅情感,之後佢爸爸就話It’s hard for a good guy to be a king,就正正講緊先王認為T’Challa重感情係一個好人,但咁樣好難做到一國之君,相反不理一切只跟隨制度去做就更簡單。連埋第二次嘅對話嘅比較,比起重親情嘅T’Challa,佢可以不理親情殺咗細佬掉低個侄,所以第二次對話最後T’Challa指摘爸爸係錯嘅時候已經不再迷惘,象徵當下已經用自己嘅見解打破Wakanda嘅傳統思想。喺畫面上我地都可以留意到第一次對話背景係黑夜,可以象徵當時T’Challa當時仲有迷惘;而第二次對話以清晨做背景,象徵T’Challa嘅醒覺。
除咗呢兩幕嘅對白仲有喺Zuri同T’Challa講完佢老豆嘅黑歷史之後話「We must maintain the lie」,下一幕就係T’Challa同Nakia講出呢個秘密。呢一幕嘅剪接好快話比觀眾知佢係唔會接受先代一成不變而造成嘅惡果,再將呢個秘密話比一個象徵改變嘅女伴知。仲有一幕就係當T’Challa問Baku借兵嘅時候佢話佢唔代表歷代皇帝,呢句說話表面係打動Baku,亦代表佢係打破歷代傳統開始統一緊Wakanda。
(二) 國王嘅對比
電影用Killmonger呢位皇帝同T’Challa比較,顯得T’Challa嘅轉變更具意義。佢嘅堂兄弟係一個充滿仇恨嘅皇帝同樣地想打破Wakanda傳統制度,Killmonger非常激進獨裁。雖然都係一個Wakanda人,黑人問題令佢喺外界充滿仇恨,眼中只有仇恨會令一個人失去理智;相比之下,同樣面對殺父之仇嘅T’Challa喺美國隊長內戰最後理解事情真相化解仇恨,但電影表現嘅Killmonger連真相都無理解到最後帶著仇恨死亡,因為最後當T’Challa想救佢嘅時候,Killmonger都係睇成一種要救返佢囚禁佢嘅仇恨而選擇離開。反映著即使要破舊立新都好,太過激進都係會物極必反,過於保守又會太過無情帶嚟惡果,凡事都要有個平衡立新得嚟都要保護到國家。電影中亦有用武器同裝備去象徵呢件事,兩次嘅挑戰儀式T’Challa都用咗攻守兼備嘅武器,表現除咗進取嘅態度亦有沈住氣嘅防守意識,相反Killmonger用嘅全攻形亦反映佢激進嘅態度;另外喺黑豹嘅suit upgrade個陣T’Challa同阿妹講原本套甲係”The idea by not being noticed”,所以佢揀咗紫色嘅甲,而Killmonger係用比較顯眼嘅金色,都有表達T’Challa沈實嘅一面,同埋如果紫色代表心型藥草的話,我會覺得係即使佢要改變制度都好,尊重而且保留傳統嘅美德都好重要。
其實講到呢度,黑豹對於主角T’Challa嘅背景、感情建構同埋同其他人物嘅關係已經落咗唔少功夫。跟著我地再可以睇下電影點樣表達點解跳出傳統思想咁重要。
有句對白印象好深刻,當Nakia叫Okoye一齊逃走個陣,Okoye話雖然佢好想跟佢哋走,因為要「效忠國家」所以佢唔走,呢度又一個例子表現盲從令人甚至放棄感情都唔敢違抗制度,作為對比嘅Nakia聽到Okoye叫佢「效忠國家」佢嘅回應就係佢會「拯救國家」save the country。先王T’Chaka講過佢掉低個侄係因為「He chose Wakanda」又係一個例子表現盲從令人無情,所以有自己思想嘅T’Challa當時話佢老豆係錯準備去執佢D蘇州屎個陣,都已經講緊盲從傳統令人無情甚至後患無窮,要有自己嘅思想先可以改變國家,獨當一面。 呢個思想係咪都講緊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唔再好似傳統英雄電影咁,以十年第一炮嘅黑豹去表達MCU可以破舊立新地塑造一套獨當一面嘅英雄電影。順帶一提當Killmonger燒哂D心形藥草下一幕係一個鏡頭調轉嘅畫面影住佢行去坐上王位,燒草表達緊消毀傳統,連接畫面調轉暗示成個國家會被呢個行為顛覆同埋表達Wakanda政權已經被佢推翻。
最後電影以兩個首尾呼應嘅對比去令黑豹完滿。
第一係喺開頭嘅挑戰儀式T’Challa大叫佢係”Son of T’Chaka”之後一鼓作氣勝咗場比賽,到最後mid-credit scene嘅conference再以”Son of T’Chaka”介紹自己,以同一句對白但兩個不同場面首尾表達T’Challa已經由憤概轉變成熟。第二就係,十年前後嘅首尾呼應,十年前嘅IRONMAN最後Tony Stark係記招同世人宣布自己係IRON-MAN,有一種逞英雄嘅感覺;十年後以一個特徵相似嘅英雄黑豹,同樣地要顯示比世人知Wakanda有能力幫助出面嘅世界,十年轉變,黑豹係代表成個國家,而且最後嘅鏡頭同樣地都係影住佢地嘅笑容T’Challa嘅笑係充滿自信而Tony Stark當時嘅笑係有猶豫係入面㗎,所以透過呢一個十年嘅首尾呼應,Marvel係同大家講:MCU已經唔係代表住英雄電影咁簡單,而係不再猶豫、自信地話你知係代表住一個世界。
最後送返啲彩蛋比大家
1.當阿妹Shuri見到哥哥對鞋嘅時候大叫”What are thoooose!?”,係一個外國嘅vine joke嚟,大家可以上網search下。
2.當華生送入Shuri個Lab嘅時候佢話 ”Another broken white guy?” 即係話之前都有一個白人送過入嚟,就係講緊End-credit scene嘅Bucky喇。
3.反派Killmonger出生地Oakland其實係導演Ryan Coogler嘅出生地同埋係一個1966年成立都係叫Black Panther嘅政治團體嘅成立地,仲係喺Marvel出咗黑豹呢個角色幾星期後成立。
4.飾演T’Challa爸爸同佢爸爸後生時候嘅演員係兩父子嚟:Atandwa Kani, John Kani
電影有起碼3個位係向漫畫致敬
-同犀牛打鬥
-被扔落瀑布
-黑豹裝嘅金色頸鍊
相關影片:
看黑豹必知的漫畫知識
https://youtu.be/IY9Y0559IG0
《黑豹》Black Panther 香港版製作特輯 - 彩蛋!
https://youtu.be/_fnPV4i_Zx8
【影評+片尾畫面】黑豹|彩蛋
https://youtu.be/tebkAeKCcAE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facebook.com/DuoCRAZYTokyo/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包一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片時間目錄:
角色面版數值&秒狗弓 00:18
預防狗弓逃走的巨集走位設定 02:09
星盤 02:53
技能配點 03:51
合金與屬性武器製作 04:11
閃避流的優缺點及數值試算 06:17
提高製作成功率的靈巧/幸運裝(未齊全) 07:58
日常農狗弓或刺錘常用裝備展示 08:37
(傷害足夠情況下主要改穿閃避裝)
實際農3狗弓1榔頭十分鐘影片 11:00
農怪前基本常識:
命中高於怪物閃避值20=100%命中
閃避高於怪物命中值80=100%閃避,但實際上限是95%
被3隻怪物圍毆時閃避值扣10%,4隻20%,最高扣50%
暴擊率最高95%,暴擊時無視閃避(絕對命中!)
智力+6=1sp恢復;SP最大值+100=1sp恢復;SP恢復每8秒回一次
公式:
閃避=(20+面版閃避-怪物命中)*100%,上限95%
命中=(80+面版命中-怪物閃避)*100%
怪物幸運/3-玩家防暴=被暴擊率
《提高製作成功率的靈巧/幸運裝初步整理》
我自己都還沒收集齊全,整合陸版舊資訊,隨便看看就好,有遺漏就請自行腦補。
武器:斯勒特斧I,靈巧5,幸運5(蝗蟲卡片,靈巧+1/瘋兔,幸運+1)
盔甲:三角褲,靈巧7,升階會加更多(波利卡片,幸運+1)
披風:襯衫II,幸運8(波利之王卡片,幸運+4/蛙卡,靈巧+4,貴森森)
副手:找不到(扭蛋機II號→光明聖徒之盾,靈巧3幸運3) 。
鞋子:找不到(可以高級附魔試試,幸運+8,或,扭蛋機II號→光明聖徒戰鞋,靈巧3幸運3)。
雙飾品:防禦手套III,靈巧5(傑洛米卡片,靈巧+4,波利國王定制)
頭飾、臉部、背部,可以選擇打死我都不買的台灣特別版:愛吸頭飾,愛吸流蘇,溫蒂。
或
頭飾:蘋果頭飾,靈巧3/JingleBell,幸運3/毛無邊帽,靈巧3(藍鼠卡片,幸運+3)
臉部:龍鱗紋,靈巧10,貴到嚇死你/英靈‧雷霆紋,靈巧1
嘴部:吹箭,靈巧4
背部:扭蛋機I,勿忘初心波利氣球,靈巧3幸運3(2018.1)/噴射哥布林背包,靈巧1幸運1,大陸去年四月活動任務的獎勵。
尾巴:扭蛋機I,愛麗絲的魔法兔,全能力+2(2017.9)。
卡片存入:蝗蟲卡片,靈巧+1/傑洛米卡片,靈巧+1
頭飾存入:獅子宮寶冠[1],靈巧+1/白羊宮寶冠[1],幸運+1
Ps.扭蛋機在轉之前點右下的「詳情」,可以看到目前可抽的頭飾及機率,也可以翻到以前月份。
卡片存入:蝗蟲卡片,靈巧+1/傑洛米卡片,靈巧+1
頭飾存入:獅子宮寶冠[1],靈巧+1/白羊宮寶冠[1],幸運+1
《農三狗弓一榔頭十分鐘收益試算》
89級角色,不組隊(牧師大概50秒巨集入隊上Buff一次)
月卡經驗值加成30%,等差懲罰-20%經驗
Base 19398696 → 19790261 /10分鐘39萬;60分鐘234萬;300分鐘1170萬
Job 10440058 → 10677373/10分鐘23萬;60分鐘138萬;300分鐘690萬
現金 559992 → 586275zeny/10分鐘2.6萬;60分鐘15.6萬;300分鐘78萬
深淵花 148 → 213/10分鐘65個;60分鐘390個;300分鐘1950個
神之金屬原石 106 → 109(懶得算)
覺醒藥水 141 → 143(懶得算)
武器 (懶得算)
假設賣深淵花獲得的純利是600zeny,10分鐘3.9萬;60分鐘23.4萬;300分鐘117萬
可預期每天農300分鐘賺78+117=195萬,但扣除每小時4顆水靈原石成本(1.3萬*5=6.5萬),再假設深淵花只能賣出一半(3角色24格拍賣,賣到最後我也搞不清楚自己一天賣多少),保守預期300分鐘=130萬而已,大概就賺這點小錢,看別人農四大斧光現金就破百萬,羨慕。
英制轉公制公式 在 CNC 實務與應用| 理論公式,根據材質密度異型硬度或許與實際 ... 的必吃
則3/16-32換算成公制牙應為:M4.76×0.79. 【三、一般英制牙換算成公制牙的公式:】. 分子÷分母×25.4=牙外徑(同上). 例1:(3/8-24). 3÷8×25.4=9.525(牙外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