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乾咳、喉嚨卡痰?擺脫慢性咽喉炎,帶你認識常見病因與治療方式
由於防疫常戴口罩的緣故,最近幾個月因感冒來到診所的民眾大幅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症狀:每天有超過七成的病人說自己喉嚨緊繃、卡卡的,還有患者表示跑了好幾間院所依舊沒有改善,為此困擾不已。
先前我們談過慢性咽喉炎的病因之一,可能是胃酸逆流到咽喉造成,但也有一大部分族群的問題不在胃,而是其他疾病引起,這時就得發揮耳鼻喉科醫師如同柯南辦案一般、抽絲剝繭找答案的能力了。
✅鼻涕倒流
這一類病人在經過檢查後,可以看到咽喉部明顯卡著濃稠鼻涕的現象。人體分泌鼻水一天可達1000~2000cc,而且大多都會往喉嚨倒流,可是因呈現水狀所以往往能夠很順暢地流往喉嚨並和口水一起吞下,一般人並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但如果有鼻子過敏、感冒、鼻竇炎等情形時,清稀的鼻水就會變得黏稠,甚至產生帶著綠色或黃色的膿鼻涕,倒流時便容易卡黏在喉嚨部位,出現生痰等不適感。此外,現代人忙碌緊張、生活壓力大,若菸酒不離口或經常一天好幾杯咖啡又不注意補充水分時,水分流失太多也會引發黏膜乾燥,而使唾液等分泌物變得黏稠。
【治療與改善】針對過敏體質或過敏性鼻炎的人,臨床上會開立少許抗組織胺、黏液稀釋劑及類固醇鼻噴劑幫助緩解,要注意務必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以免使用不當反而造成黏膜乾燥的副作用出現。若已經有鼻竇炎的產生,則必須查明是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分別施以不同的藥物治療。在日常保健上,定期利用溫鹽水沖洗鼻腔,將鼻內過濾出的髒污空氣微粒和黏稠鼻涕清出來,也能有效改善症狀。
✅扁桃腺結石
扁桃腺是長在我們嘴巴後面的兩塊肉,所謂「扁桃腺結石」並不是真的像小石頭那樣,而是食物殘渣和口腔內細菌構成的混合物,是跟牙結石一樣白白臭臭的小顆粒。當這些卡住的扁桃腺結石有發炎時,便會產生喉嚨卡卡刺刺的感覺。
【治療與改善】簡單來說,只要清除扁桃腺結石即可。然而,有些結石會藏在平常看不到的小隙縫或肉縫內,一開始經常不易察覺,必須經耳鼻喉科醫師仔細按壓檢視再加以移除。如果有反覆扁桃腺結石甚而導致扁桃腺化膿感染時,直接摘除扁桃腺也會是一個考慮選項。避免復發最好的方法,不外乎多補充水分、飲食清淡、勤漱口、飯後刷牙、注意口腔衛生等良好習慣的維持。
✅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患者因為有構造上的異常,例如常見的鼻中膈彎曲、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下巴後縮等,或是肌肉張力因熟睡而鬆弛,使得上呼吸道被阻塞住,就會罹患「阻塞性睡眠中止症」,以致睡覺時便可能把胃酸等消化液從胃部經食道吸到喉嚨處,產生睡夢中的胃食道及咽喉逆流,而導致慢性咽喉炎現象。至於僅有單純打鼾現象但並未到達睡眠中止情形的族群,也會因為睡覺時經常以口呼吸,讓保護喉嚨的黏膜長期乾燥受損而感到不適。
【治療與改善】有一部分慢性咽喉炎病人會在早上起床時,感覺喉嚨特別不舒服,這時有可能是因為打鼾或睡眠中止症引起。在安排多功能睡眠檢查後若是確診,可透過手術治療來解決。
✅腫瘤
可能是喉部腫瘤、下咽腫瘤及甲狀腺腫瘤等疾病引起,尤其以甲狀腺腫瘤最為常見。甲狀腺位在脖子的前下側,若長出腫瘤便會壓迫到位於後方的氣管與食道等部位,造成喉嚨有異物感或疼痛。
【治療與改善】當身體出現不正常的腫大現象,未必就是惡性癌症,依據不同腫瘤與良性、惡性之分,專科醫師都會擬定相應的診治方式,建議病患可充分溝通並配合檢查與治療喔!
✅喉嚨敏感, 自律神經失調
個性容易緊張焦慮、比較敏感的人,通常也會逐漸轉化成身體上的不舒服,其中喉嚨緊緊卡卡就是一個頗為典型的症狀。這一類因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通常還會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可能從頭到腳都有,但做了種種檢查後卻發現沒什麼異常。
【治療與改善】在做完所有理學檢查確定沒有特殊問題之後,有時會需要身心科醫師的介入,視狀況服用有助安定身心的藥物。生活上可藉由多補充營養、均衡飲食、多運動,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排解壓力和情緒,才能從根本改善。
其他諸如接受過放射或化學治療、患有乾燥症、喉嚨長帶狀皰疹,或者因年紀而有黏膜退化導致口水鼻水減少的老年人,都可能有喉嚨卡卡、乾癢或刺痛等症狀。
🤔🤔🤔是喉嚨痛還是脖子痛?清楚自述部位有助診斷
正因為慢性咽喉炎的病因多元,若未能小心辨識就會出現病人彎彎繞繞一大圈,卻還不明所以的狀況。所以當病人說自己喉嚨有異物感或感覺疼痛時,我都會再追問是哪裡不舒服,對方往往一頭霧水:「就......喉嚨痛啊!」
其實喉嚨有分上、中、下段,根據位置不同,致病原因也不一樣。比方說:
1.喉嚨上段不適,通常和扁桃腺及其周圍的淋巴組織有
關,像是扁桃腺有結石或慢性發炎現象,或是扁桃腺後
方莖突骨過長致使吞嚥出現略為刺痛的「老鷹症候
群」。
2.中段感覺不適,可能是黏膜比較乾燥,例如罹患乾燥症
的人;或是胃酸逆流至咽喉造成。
3.喉嚨下方較不舒服,有可能也是胃食道逆流所致。而頸
部有腫瘤或心理壓力過大,或者是老師、業務、歌手等
需要頻繁嗓子的族群也會在咽喉中下段出現緊繃感。
另外,還有一些人是肇因於甲狀腺發炎而出現頸部疼痛,卻以為自己是喉嚨痛,因為沒講清楚也未前往具專業設備的耳鼻喉科診所就醫,以致被誤判為喉嚨發炎,吃了兩個禮拜的藥也不見好轉。為幫助醫師做出正確判斷,提醒患者可以更明確指出不適部位,並清楚說明什麼情況下會感到不舒服,像是「吞嚥食物時會痛」、「早上起床後特別明顯」、「總是覺得有一口痰卡在喉嚨清不出來」等等。當然,透過醫師用手觸診或借助鼻內視鏡、頭頸部超音波等檢查,都能幫助釐清病情。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如果有喉嚨不適情形,建議大家還是要找專業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做全面的檢查與評估,在某些必要狀況下,也會和腸胃科、身心科等相關專科醫師一同會診。
自律神經失調 抗 組織 胺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osmopolitan】鼻敏感真係難斷尾?
鼻敏感發作時,會不分畫夜不斷打噴嚏、流鼻涕,甚至出現喉嚨不適,真是有苦真是自己知!鼻敏感確實難於斷尾,根據中西醫的見解,惟有認真從個人生活中入手,加上對症下藥,有望減輕鼻敏感的病情。
鼻敏感,原來是由致敏原刺激引起…
鼻敏感即是過敏性鼻炎,鼻敏感患者大多數是因爲先天有部分的遺傳性,而後天受到致敏原的刺激而引發鼻敏感的病癥,包括塵蟎、動物毛、蟑螂、蝦、蟹、牛奶、白色念珠菌、大豆、小麥,以及空氣中的污染物、懸浮微粒、花粉和煙香等,這種種都是導致鼻敏感的外在因素,而長期暴露於甲醛、有機溶劑與化工原料等環境下,也會增加復發的機會。
我真的患上鼻敏感嗎?
當患者接觸致敏原,血液內免疫細胞會產生過多特殊抗體,如 “IgE”抗體,分泌「組織胺」,刺激神經線,引發鼻敏感症狀。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更會因氣候改變,肺、脾、腎三個臟腑的虛損以致突然或反覆發作的鼻痒,噴嚏頻頻,清涕如水,以及鼻塞等鼻敏感症狀。如果每周有數天,每天有一個小時或以上出現這些症狀,就要留意是否有鼻敏感。
鼻敏感症狀知多啲
結合鼻敏感的症狀、對生活的影響與病情,可分為間歇性及持續性兩類型,也會根據鼻敏感的嚴重程度分為輕、中及重三種。如果鼻敏感的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就可能會變成慢性鼻炎,直到這個階段,藥物治療的抗藥性就會增加,屆時要治療就更麻煩!加上鼻敏感有很多併發症,包括睡眠窒息、流鼻血、鼻竇炎、哮喘及中耳炎等,所以要積極處理鼻敏感問題,防止併發症的出現。
鼻敏感紓緩方法:由日常生活開始
- 注意身邊人有否食煙的習慣,不管一手或二手煙都會增加鼻敏感的復發率。
- 患者可多接觸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 運動也是對呼吸道有幫助,多做運動尤其是帶氧運動,如球類、快走、慢跑、踩單車、游泳、瑜伽和氣功等,可以降低鼻過敏頻率及嚴重程度。
- 儘量減少喝冷飲及食過甜食品,如糖分高的罐裝飲料,因冷飲會刺激交感神經,令鼻黏膜水腫,而甜點中的糖分和反式脂肪,有機會使免疫系統失衡,偏向過敏反應。
中西醫教你預防鼻敏感
西醫:
耳鼻喉專科李立言醫生建議,在日常生活中紓緩鼻敏感方法是避免有致敏原的刺激,而香港一般致敏原都是塵蟎,所以要注意被鋪、枕頭及地毯的清潔,可以減少致敏原的刺激,又可以改善病徵。
中醫:
註冊中醫師馮佳賢則提議宜儘量提早睡眠,因長期超過晚間十二點睡覺,會降低生長激素和退黑激素分泌,不利於過敏體質人士的健康,而提早睡眠有利於腎氣封藏的能力,否則長期熬夜會消耗腎中血氣。由於長期壓力會使自律神經失調與造成鼻黏膜增厚的介質增加,加重鼻敏感情況,所以,她說應該儘量保持身心舒暢,另要根據節氣進行養生保健,藉以加強體質。此外,強調要保持大便通暢,因便秘會增加腸內毒素滲入體內的機會,加重鼻過敏的情況;肺與大腸相表裏,大腸功能暢順,也有利肺氣的通暢,從而減低鼻敏感的發作。
穴位按摩,也可治療鼻敏感
在中醫的證型上,可以分為肺氣虛弱、脾胃虛弱、脾腎陽虛及肺經伏熱四種證型。從中醫的角度,有內服中藥及外在治療,包括針灸、天灸(浸大研究數據反映天灸對鼻敏感有確切療效)、按摩導引法等,還有穴位按摩——「迎香穴」:位於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凹陷處,每天可以按一至兩分鐘,一天兩至三次,有通鼻竅、散風邪的作用,經常鼻塞的人也可以按按這個穴位。
#健康
自律神經失調 抗 組織 胺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已經購買或是準備要購買《早安健康》創刊號「過敏完全攻略」的請按"讚"~(7-11/誠品/博客來/金石堂都可以買得到唷!!)
過敏完全攻略
台灣是過敏好發國度,50%都會兒童、30%全台成人,終年喘、癢、噴嚏纏身。
3?8成的遺傳機率,過敏人口10年成長4倍,並持續增加中。夏天好調養,從此不復發!
徹底搞懂:過敏怎麼來?如何治?
幫助自己與親友遠離過敏!
Part 1.認識篇
過敏是什麼?免疫系統完全圖解。
Part 2.症狀與治療
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怎麼來?類固醇、抗組織胺效用、副作用全解析。
Part 3.生活與保養
三大過敏原是什麼?如何清除?益生菌、魚油、天然酵素怎麼補充?
Part 4.小兒過敏
如何從源頭減少過敏體質遺傳?按圖索驥找出寶寶體質,夏天正是調整過敏體質的最好時機。
Part 5.系統篇
排毒可以治療過敏嗎?日本免疫權威觀點:過敏,來自自律神經失調。
※謝謝大家參加我們創刊號活動,恭喜張金海。張慧娟。菲妮得到《早安健康》創刊號
自律神經失調 抗 組織 胺 在 新莊三德中醫診所-許肇庭醫師- Services | Facebook 的必吃
主治項目失眠|顏面神經麻痺|自律神經失調|新莊FACE美顏針創始|十大名醫|推薦中醫|能量醫學|中西 ... 透過中醫藥治療,徹底避免西藥抗組織胺,造成頭昏倦怠的副作用。 ... <看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 抗 組織 胺 在 【健康面面觀】鼻子過敏很可能只是訊號~自律神經失調的訊號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