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在義大利得的一場怪病 ]
最近因為儲存空間爆掉,不得不重啟塵封已久的記憶卡,刪減一些檔案。沒想到一開才發現,裡面有好多 2019 年我在義大利生活時拍的照片,但基於某種神秘原因,當時我拍下的幾千張照片幾乎沒有幾張拿出來用,也沒有和任何人分享,就這樣靜靜地被遺忘在雲端深處。
想著想著,一股熟悉的「癢」突然爬上我的皮膚,突然之間,我想起了為什麼。
那年夏天,剛到義大利的第二個禮拜,我的身上就開始出現一股莫名其妙的癢。
起初我以為只是蟲咬,幾天就會好,沒想到原本在皮膚表層輕輕搔刮的癢,漸漸向外輻射成紅火蟻爬滿全身般的火癢。想像中的「蟻」在我的手臂、腋下、腰間、大腿、膝窩、胸部傲慢行軍,所到之處皆放火燃燒,留下酸蝕的荷爾蒙,暴虐地咬出遍地血紅,最可怕的是,這些「蟻」最終只是幻覺,根本無從「殺」起。那癢從骨頭深處透出來,表面怎麼抓都舒緩不了,但是大腦下意識仍然會想抓,於是每一天無時無刻我都在抓癢,指甲都剪掉了,依然抓出一道又一道紅色的痕跡,嚴重的時候,半夜還會把自己抓醒,聞到一絲血腥,原來是睡夢中把皮膚都抓破了,血都沾到床上。
中間一度因為抓破的傷口細菌感染,腰間長出一個又一個劇痛的黃色小水泡,只要姿勢變化稍一牽引就疼痛無比,無論體感還是視覺上都很折磨人,尤其我又有嚴重密集恐懼症,看到自己皮膚長出那些東西簡直生不如死。
但奇怪的是,全身都癢,只有臉不會癢,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否則可能連臉都要抓破。
當時的男友也患上了這場怪病,兩個禮拜不見好,於是開始到處求助醫師。
我們在義大利看了兩三個醫師,每個都說可能是某種食物或環境的過敏,某種精神壓力引起的症狀,某種自律神經失調,或可能是濕疹。我和男友吃下一包又一包的藥,嘗試各種飲食與作息的調整,但是那癢仍然春風吹又生,在我們的皮膚上一次又一次燎原,讓我們日不成思夜不能寐,撕心裂肺地簡直瀕臨抓狂邊緣。
正規醫療無效,我們於是求助民間療法。
每到假日,我們就開車到海邊或鄉間的野溪溫泉去浸泡。我們泡過各種顏色各種礦物質組成各種氣味的泉水,但是反反覆覆地泡,皮膚沒有變好,反而變得又乾又澀,那該死的癢依然頑固存在,倒是我脖子上一個從小就有的小肉芽,因為不堪折磨而脆化脫落(倒是省了我一小筆手術費)。
我們就這樣,連續癢了四個月。
那是我一輩子沒有體會過的癢,癢到坐立難安,每天睡眠不足,無法思考,近乎神智失常。當時拍照也不過是聊表儀式地舉起手機拍一拍,完全無法思考什麼修圖、分享、寫文章了。
直到回台灣後,有一天男友突然打電話來,他說他媽也開始出現這個怪病,結果她去找了醫生看,醫生拿顯微鏡一照,大吃一驚:這是疥瘡!
帶著半信半疑,我拖著那副殘破軀殼來到台北一家皮膚科診所,說我懷疑自己得了疥瘡。那診所太小,連專門用的顯微鏡都沒有,但我已經無法再等待去大醫院看診,於是叫醫師直接給我治療疥瘡的藥。
沒想到那藥才塗了一天,困擾我四個月的癢,一夕間煙消雲散。
這整件事實在令我哭笑不得。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聽說過什麼疥瘡,上網一查才知道,疥瘡是一種名為「疥蟎」的寄生蟲引起的感染,具有高度傳染性,這種肉眼不見的小生物會鑽進人的毛孔裡產卵、排泄、生老病死循環,而牠們製造的各種老廢物質,就是引起人體過敏發癢的原因。
到底是在哪裡染上疥瘡的呢?為什麼男友的媽媽一看診就命中目標,我們兩個卻遍求解方而不可得?
兩年前因疥瘡抓癢而留下的色素沈積,我的皮膚還未完全代謝掉,現在看還是一塊一塊紅紅的,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是 damaged good,甚至不敢去曬太陽,以免加深不規則的色素沉積。
好笑的是,當時有一場旅程是我第一次去托斯卡尼北邊海港城 Porto Venere,如此特殊日子必定要拍照留念一下,圖片裡的我看起來正在悠哉欣賞美景,實際上已經變成蟲蟲的培養皿,衣服底下千瘡百孔,癢到想哭+殺人。(zoom in 應該可以看到我皮膚上的紅點)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有人文章看到一半就猜出是疥瘡的嗎?
#有人也曾是疥瘡苦主嗎?
#義大利 #疥瘡 #故事 #少女A #portovenere #ital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90的網紅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當食道『力』不從心:太無力不行,太有力也不行!* 有位30歲出頭的女患者來我的門診。她的身...
「自律神經失調皮膚」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安營養師說營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自律神經失調濕疹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自律神經失調濕疹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自律神經不失調- 「異位性皮膚炎」最癢的時候,為何總在下班 ... 的評價
- 關於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為什麼會這樣】皮膚癢得沒法忍也 ...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安營養師說營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在幫許多人檢測及探討自律神經失衡的問題發現跟生活習慣及飲食、運動習習相關‼️
現今社會,一定程度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可能是由於過於失衡的飲食、空氣、疾病、社會關係等等⋯
種種壓力來源影響節律、食物的攝入量(突然的爆食)、血糖波動、慢性疾病,這些都會導致賀爾蒙的失調🥲
💡這裡就要提到很重要的觀念!種種的壓力會去消耗我們身體的能量及營養素❌
✨來了解「粒線體」營養👇
粒線體是我們人體的發電廠,能量代謝都需要到這個工廠去運轉,這些能量運轉過程是需要各種足夠營養素當作能量馬達與零件,少了其中一項,產生能量的過程會更費力耗時,久了粒線體本身會慢慢的功能失調導致無法產生正常的電量供人體運轉還產生很多廢氣(自由基)的排放🥲
👉此時身體過於壓力導致疲勞的狀況會大量產生壓力賀爾蒙(皮質醇),造成情緒低落、壓力型的肥胖及血糖大幅波動,進而影響身體免疫系統等等
✨解決方案:
✅在2019發表的文獻提到日本從2004年開始一連串的森林研究,他們發現在森林中因為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人類處於這樣的環境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稱為「森林醫學」🌲
「森林醫學」也被列為預防醫學的範疇!通過專注使用五感(眼睛、鼻、口、耳、皮膚)讓自己沈浸在森林浴中,而森林的芬多精及綠色的環境是有效去改善壓力、情緒且可能會去調節交感神經(血壓、皮質醇)及免疫系統💞
✅注重營養素的攝取:
身體運作過程需要各種營養素,上述提到壓力大的狀況會增加很多營養素的消耗😕
過於精緻的飲食(西式飲食、加工物)會去阻擋身體整體的運轉而也會提升營養素的需求,這是為什麼飲食與情緒、疾病的關聯如此密切!應打好飲食基礎及注意身體所需來好好吃飯🤪
✅運動可以調節壓力源:
這個不用多說了!適度鍛煉是可以讓身體去調節適應腎上腺皮質軸的(意思就是增加抗壓能力),但也要注意如果身體過於疲勞或是發炎的情況下去運動是會破壞平衡反而造成失調ㄡ👌
今天整理了這些資訊分享給大家🌲對於森林浴的研究還有好多有趣的地方🌿
壓力大的時候不如規劃一下森林之旅,然後好好審視自己的飲食,歡迎一起探討「粒線體營養」😋
這裡是推廣好好吃飯的營養師👩🏻⚕️
👩🏻⚕️追蹤 @health_dietitian 漲芝士
👩🏻⚕️收藏分享💞
#營養師 #預防醫學 #抗衰老 #功能醫學 #營養素 #森林浴 #好好吃飯 #綠色 #芬多精 #壓力源 #粒線體營養 #粒線體 #腎上腺 #生理時鐘 #營養 #健康
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囊漫長十年求診,中醫調理好孕到】
潘小姐當時來就診的時候,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她表示自己這十年來,四處求診各個中西醫,只希望能夠改善多囊問題、順利懷孕,但是終究未果,而月經的狀態也隨著年齡越來越失調。
她說,自己以前在學生時代的時候,月經是很規律的,頂多延遲幾天但也沒有大礙。
直到出社會之後,因為作息有明顯失調的情況、加上壓力過大,一下子月經突然就暫停了三個月,隨之體重也開始逐漸上升。
她到婦產科檢查之後,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多囊性卵巢的問題。
她說在發現多囊之後的幾年之間,除了月經失調、體重上升之外,更大的問題是開始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晚上沒有吃抗焦慮藥物就無法放鬆入睡,白天也開始出現心跳過快的現象。
當她來到門診的時候,我評估了一下她目前的身體情況。
以睡眠與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最為明顯,這個要先處理,而後才是調理月經與改善排卵,同時幫助改善體重過高的問題。
大概在第二次回診的時候,她表示自己心律過速的問題已經緩解消失,同時也開始出現明顯排卵期分泌物,這是過去未曾有的現象。
她們也有把握住排卵機會,很幸運成功懷孕,目前已經10週了!
其實有很多研究都指出,多囊性卵巢不只是卵巢、月經的問題,更是「神經內分泌」失調的問題。
因此有些比較嚴重的多囊性卵巢患者朋友,同時也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像是:嚴重失眠、突然心悸、潮熱感,這些症狀。
根據研究,多囊患者隨者月經失調的嚴重程度加重,交感神經有可能更容易被活化,因此有比較大的機會呈現亢奮、焦慮、心悸這些情形。
而自律神經失調,首先影響的就是睡眠問題,因此在治療多囊的時候,如果患者有睡眠障礙問題,務必要優先治療處理。
否則太過嚴重的失眠問題,也會導致排卵失調的情況更加惡化,那麼症狀便會陷入循環、難以改善。
在治療調理上,一定要注意觀察患者的體質偏性變化,像是「心火過旺、肝鬱化火」,這些都是自律神經失調後容易出現的體質改變。
以潘小姐的情況來說,我們先穩定了她的自律神經協調性,同時也針對無法排卵的狀態進行改善。
幸運的是,調理懷孕部分我們也很快就見到了成效、順利完成她的心願,祝福孕期一切順利!
【個案疾病治療內容已經當事人同意公開作為醫學討論研究】
【實際療效因個人情形可能不同,建議於門診向醫師諮詢!】
#多囊備孕真的不容易
#自然受孕實在好福氣
#中醫調理給您好孕氣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當食道『力』不從心:太無力不行,太有力也不行!*
有位30歲出頭的女患者來我的門診。她的身型相當清瘦,是那種一看就知道不健康的瘦。當她把健保卡交給我時,手臂細到像只有皮包骨,皮膚也是暗沉、沒有光澤。
我心想,這位患者問題可能很棘手。她告訴我,發生胃食道逆流已經5年多了,起初時好時壞,最近3年症狀突然變本加厲,吃完東西、喝完水沒過多久,就會馬上逆流到喉嚨,她感覺很痛苦,連飯都不太敢吃。即使如此,仍會被口水噎到。
這幾年,她看遍大小醫院、醫師與專家,胃鏡做過4、5次,檢查出來連發炎都沒有。醫師開的藥(號稱最好的胃藥)她都乖乖吃,病情卻一直沒有改善。後來,有醫師覺得她是 #功能性問題 或 #自律神經失調,要她去 #身心科 找答案,只是身心科看了、藥吃了,逆流還是持續,而且人越來越瘦,於是她來胃食道逆流中心找我,尋求最後的希望。
慎重起見,我隔天就幫她急做了胃鏡,確實賁門口一點發炎現象都沒有,賁門沒有鬆弛,胃也沒事,就像她以前醫師說的結論。但我發現她的賁門口似乎像打結一樣—關得很緊,就連胃鏡探入都用奮力一推才能通過、推進胃部。此外,她的食道寬鬆,食道黏膜有點浮腫,上面還卡了一些食物碎屑。觀察至此,我心裡的結論大致底定。
不過,還需要進行一個檢查才能確定。
我為她執行了「 #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這是為了更精確觀察她的食道功能,結果發現在做喝水測試時,她的食道幾乎沒有蠕動,且賁門(下食道括約肌)完全沒有因為有液體通過而放鬆。最後確診為「#食道弛緩不全症」( #achalasia)第一型,和我一開始想的一樣。她過去5年的症狀,應該就是「食道弛緩不全症」所引起的,這是一種慢性進展的 #食道肌力 功能性異常的疾病。
她在接受了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症狀改善非常多,人生就此逆轉,再也沒有逆流的症狀了,人也胖了回來了!她回診時,那種重新拿回人生掌控權的微笑,讓我充滿動力,是我繼續為這樣患者努力著的動力。
#最新消息
自2021年3月1日起,符合相關適應症,健保將給付「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每人每年最多可執行1次,如有接受內視鏡或手術治療,則最多可執行2次。
#閱讀更多細節 請看同名部落格最新文章
https://reurl.cc/dV1oX2
#吳文傑醫師 #胃食道逆流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uyVYmJvQ-o/hqdefault.jpg)
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為什麼會這樣】皮膚癢得沒法忍也 ...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必吃
訂閱本頻道並按下鈴鐺接受最新最正確的健康資訊# 自律神經失調 會怎麼樣與該如何治療▻https://goo.gl/bnt1r3#更多關於自律神經的正確資訊▻https://goo.gl/6X6oEK#有 ... ... <看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皮膚 在 自律神經不失調- 「異位性皮膚炎」最癢的時候,為何總在下班 ... 的必吃
本港第五波疫潮已有逾百萬人確診,當中不少患者的症狀輕微甚至沒有徵狀,而巴西一項研究就發現,年輕確診者即使症狀輕微,也可能引致自律神經系統失調,長遠或會影響心血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