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稿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台灣:六四32週年線上悼念晚會及系列活動 】
活動直播連結:https://fb.me/e/3JKYxOWok
新聞聯絡人:華人民主書院倡議主任 Richa 0968 802 655
------------------------------------------------------------
因香港及澳門今年遭遇禁止舉行六四運動相關集會,台灣成為華語使用地區當中,唯一能在6月4日自由且受法律保障舉辦悼念六四活動的地方。
由華人民主書院、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民主實驗室,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等27個在台灣的公民團體所組成的六四32週年活動籌會,於六月三日在自由廣場牌樓前以LED燈具擺設「896432」字樣,與自由廣場互相呼應,在暗夜中發光,象徵人權照亮民主,在台灣延續六四燭光不止息的意義,更呼籲各界持續關注六四事件真相乃至追究中國當局人權責任。
籌會團體於六月四日下午四點,頂著豪雨並定配合嚴格防疫規定,在自由廣場牌樓前設置以「悼念六四天安門屠殺亡魂」牌位為中心的 #悼念亭,並展出六四當年的現場照片,於悼念亭提供鮮花,開放民眾哀悼及追憶六四犧牲者,場面和平素樸。至現場獻花悼念的來賓包含 #六四親歷者吳仁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 與籌會團體代表,悼念亭開設至晚間八點。
不料在晚間八點接近活動尾聲,#遭三名不明人士接近,#其中一人強行推倒現場六四照片,現行犯隨即遭警方逮捕,移送仁愛路派出所,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代表六四籌會向攻擊者提告,並表示,對六四暴力決不妥協,不論是32年前的天安門,或是在台灣自由廣場悼念亭的攻擊,堅持追究責任,要求道歉,捍衛民主重要原則。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悼念晚會」部分,為配合防疫規範,籌會團體將過去在自由廣場實體舉行的集會,移師線上,於六月四日當天晚間七點至九點間,在華人民主書院與數個共同合辦團體的臉書粉絲專頁上直播舉行「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線上悼念晚會」,#各社交媒體加總觀看人次為4300人次。除了籌會民間團體代表的發言,也邀請 #六四民主運動親歷者與研究者吳仁華先生、#香港流亡民主人士羅冠聰 及 #張崑陽、#立法院長游錫堃、#立法委員林昶佐、#邱顯智、#洪申翰 等人發言,同時邀請 #海外中國異議藝術家巴丟草 發言及繪製以奶茶聯盟對決極權坦克為意象的主視覺,並邀請 #在台的東南亞組織 代表發言,發言者來自緬甸、泰國等組織。以「直播或錄影」形式悼念六四屠殺受難者並聲援其家屬,同時聲援抵抗中共極權、爭取民主與人權的行動者。
#立法院長游錫堃 於線上悼念晚會中表示:「 1989年,一群手無寸鐵的市民、教授、學生,向北京政府要求政治改革,中共派出坦克與軍隊展開屠殺,全世界目睹這場悲劇的人,均震驚不已。」游錫堃說:「在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2周年的今天,我們除了悼念六四受難者,聲援香港及緬甸的民主鬥士外,也要呼籲全球愛好自由、民主國家,團結起來對抗極權中共,促進中國人民,早日同享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的普世價值,共同締造和平、互惠、共榮的世界。」
#六四親歷者與六四屠殺的見證人,同時也是六四事件的史料研究者 #吳仁華 基於他長年的研究事證談到:「天安門事件是194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民主運動,解放軍對手無寸鐵的民眾開槍鎮壓,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進軍,總計25萬左右軍隊進行鎮壓,造成大量民眾傷亡」他認為:「學生參加1989六四活動,一直都是秉持和平、理性與非暴力的原則,提出包含新聞自由、反對腐敗等七項訴求,今天看來這些訴求仍是合理正確的,卻被中共當局定性為動亂。」吳仁華說:「在六四屠殺事件當中至少有2,000左右民眾與學生死亡,有更多人受傷,隨後,中共在全境範圍內逮捕兩萬多人。將其中一萬多人判處包括死刑在內的刑罰。我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科系的學弟,在六四屠殺後被逮埔關押在北京監獄當中,在獄中堅決不按照當局要求認罪,後來罹患重病後被拒絕就醫,在年僅26歲時在獄中過世。然而他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吳仁華又說:「即便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很多八九民運的參與者仍然堅守在中國境內,推動民主化,最後在獄中不幸去世,例如:在六四後被判刑13年的知識份子陳子明、組建中國民主黨並且被判刑有期徒刑20年,甚至在刑滿之後繼續從事中國民主化運動又被判處七年六個月有期徒刑的胡石根,又如在獄中死去的劉曉波。在發表的最後,吳仁華認為,六四事件後歐美的綏靖政策,讓中國舉辦北京奧運與加入WTO等事蹟都是縱容中國快速發展經濟與世界影響力的因素。他鼓勵台灣的年輕人應該認清中共面目與核心本質。
#羅冠聰 說:「我們的出發點已經從很國族,就是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去為愛國同胞悼念。這種國族主義比較重的立場,轉移到要去追究中共,不太是基於我們有同一個國族,或者身分認同的立場去追究中共的責任,而是我們與八九民運那些學生所面對的政權的本質也是一樣。現在作為一個抗爭者的呼應和相連,這種情緒和精神去悼念六四。」他希望身處海外的流亡者們可以積極參與六四相關悼念活動,因為,六四天安門屠殺正是中共集權本質的烙印,應該返服提起,讓國際社會對於對六四天安門屠殺有更深刻瞭解,以期使國際社會更加理解中共集權暴虐的本質。羅冠聰在分享中表達對台灣人支持港人的感謝,並誓言會持續跟中共極權持續周旋,並與台灣繼續並肩作戰對抗威脅。
#吾爾開希:「那時如果沒有六四屠殺,32年來的中國會是怎樣,我相信也不會出現,對數千萬訪民的無情迫害、對法輪功的殘酷鎮壓,維權律師與公民團體,會成為中國出現公民社會的重要催生者,新聞自由會日益壯大。而在這自由的媒體的監督之下,中國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應該不會出現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如此令人咋舌的腐敗現象,也不會形成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體制性的巧取豪奪,會更加貫徹港人治港的原則,今天的香港應該早已成為,比內地先進的多的成熟民主社會。」
#立法委員林昶佐 認為,中國自六四後在經濟及科技上都有十足進展,實際上卻是利用這些發展來強化對中國人民的獨裁統治,林昶佐認為,台灣人都應更勇敢的站出來,和全世界一起為這些受壓迫的人民發聲,這也是在保護自己民主、自由的生活。#立法委員洪申翰 提到:「中國共產黨擔心害怕有人在六四這一天發出不一樣的聲音,黃曉敏(1962年生,河南省新野縣人,曾經在新疆喀什市疏勒縣農三師黨校擔任教師,六四民運參與者,自由撰稿人,獨立中文筆會會員,也是四川泛藍聯盟召集人之一。)、王愛忠(廣州知名維權人士),今年在這樣的狀況下被拘捕,甚至可能被判罪。這讓人非常難過與傷心。」
推動台灣新憲法的 #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 說:「身為台灣人,我希望中國變得更好,中國人民擁有更多基本人權保障,中國社會更加開放自由。就像我們推動新憲法,中國也應該有一部新憲法。唯有讓中國自由民主,才不會有大家今天看到的西藏人、新疆人、香港人所受的壓迫。」
在晚會尾聲「#奶茶聯盟大團結」的段落中,#香港流亡民主人士張崑陽說:「香港已經不被允許紀念六四了,我們應該要集結起來一起思考,如何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中共政權,杯葛北京冬季奧運。」#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Thai Democracy)發言人,在台灣留學的 #PhisutDetkhunthod(#范偉明)以泰文發言表示,泰國學生運動以爭取民主自由與反對獨裁軍政府為訴求,因此在六四這天應該不分國界同行支持,他認為,獨裁政府對待人民有相似的模式,必須記得犧牲的人:「只有當我們能自由而不受壓迫地思考和行動時,才能成為人。獨裁者即使用盡辦法遮掩與扭曲暴行,終將都會被發現與識破。」而正歷經政變的緬甸,則有 #緬甸Z世代代表張同學 發言,他認為:「無論香港、緬甸、西藏或六四,都圍繞著一件事實:如果我們放任獨裁者所作所為,人民的未來該怎麼辦?我們希望革命的生活可以終止在我們這一代。」
除了受邀嘉賓各自發表六四短講,晚會主持人於 #晚間八點九分,#邀請觀看直播的民眾一起點起燭光,在香港及澳門遭受言論自由打壓的當下,象徵風雨不滅,取用8964數字的意象,默哀64秒。
籌會將另外兩個活動:「自由廣場實體微型悼念亭」獻花影像與自由廣場「人權照亮民主:自由廣場排燈悼念」影像,#結合已故中國異議詩人同時也是中國地下文學推動者孟浪 的用來悼念二二八及六四的詩作「數字之殤 數字之痛」詩歌朗誦,輔以 #音樂家李婉菁 的樂曲,製作成兩支影片在悼念晚會中播放,孟浪念到:「人類因數字存續不滅的記憶;也因數字人類的另一類人製造著可怕的遺忘……這數字不再是日子,這數字不再是時間;誰能數得清?誰能在這裏數得清;這數字是血滴、汗滴、淚滴、雨滴,四海飛濺,八荒轟響! ──獻給2.28,也獻給6.4」。
「人權照亮民主 同行抵抗極權」共同合辦團隊如下:
華⼈民主書院、台灣⼈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基⾦會、西藏台灣⼈權連線、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永社、台灣基督長⽼教會、陳⽂成博⼠紀念基⾦會、⼈權公約施⾏監督聯盟、獨⽴台灣會、史明教育基⾦會、台灣制憲基⾦會、台灣北社、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民主實驗室、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台灣民間⽀援⾹港協會、Myanmar Generation-Z (Taiwan)、台灣聲援緬甸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Myanmar、台灣勞⼯陣線、臺灣⼤學研究⽣協會、政治⼤學學⽣會、成功⼤學學⽣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議會、好民⾏動⽂化協會、輔⼤⿊⽔溝社、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
孟浪: 《數字之傷,數字之痛》
https://streetvoice.com/sandrali/songs/130014/
「紀念六四:線上悼念」網站
https://vigil.8964.memorial/
------END-----
聯合國九大核心人權公約台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中國動態:2021年兩會內容彙整
2021年是 #中共建黨一百週年,亦是決定中國未來五年怎麼走的「#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疫情防控和國際抗疫合作、「#全面脫貧」之後的鄉村如何發展,即將突破 #3億的老年人口 如何養老等議題,也是會議的熱點。
現年67歲的習近平將於2022年完成中共總書記第二任期,CNN引述專家分析表示,習近平正鞏固自己在中國領導人行列的崇高地位,意圖與創建「#新中國」的 #毛澤東 平起平坐。
兩會舉行前2周,習近平宣布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官媒《新華社》稱有必要「統一黨員思想,提振品德」。
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 與 #美國、#印度 等國的軍事緊張局勢急劇加劇。喜馬拉雅山邊界、#台灣 和 #南中國 海等領域都是軍事熱點。北京多次動用軍事力量威脅其宣稱擁有主權的台灣,包括多次出動戰鬥機進入 #台灣領空,並進行軍事演習。
❗ 中國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以上。
❗ 決定對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做出改變。
❗ 47名民主派人士被指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 「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黨說的算)
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強調要推進兩岸和平發展、祖國統一,並要高度警惕、遏止「#台獨分裂活動」。
近來中國在對港、對疆、對台的態度更為強硬且明確。自從2019年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會上明白表達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後,中共便開展一連串的「制港、扼疆、對台」策略。在對港上,利用《#港區國安法》等法制手段將香港壓回到過去的狀態,以「確保憲法全面實施」;對疆則是從「#再教育」到美國所稱的漸進式滅絕,引起世界高度關注;對台則由《反分裂法》、惠台措施、《兩制台灣方案》、國際打壓、衛生人權的罔顧、疫苗統戰策略、禁台農產,到近期拋出的《#國家統一法》試溫度等等策略,充分對台實行兩手的棒子與蘿蔔手段。
根據聯合國《防止及懲治種族滅絶罪公約》(UN 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Genocide),判定種族滅絶罪行是否成立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施暴方是否「蓄意」做出摧毀一個民族、種族、種族或宗教群體的行為。而要判斷某種罪行是蓄意為之有相當大的難度。
如何在法律上證明中國鎮壓新疆維吾爾族人的行為是種族滅絶,成為另一個爭議。
兩會指的分別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即經常會聽到的「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由於兩個會議通常在每年3月初同期召開,故合稱為「全國兩會」。
文字引述:端傳媒、新新聞、BBC中文網、
中央廣播電台、自由時報。照片來源:美聯社
聯合國九大核心人權公約台灣 在 陳致曉 願同弱少鬥強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強拆南鐵陳家,拆掉了什麼?】(對抗暴政,請廣分享)
縱使,聯合國人權事務辦事處指示台灣等人權公約簽署國不得在Covid-19疫情期間進行任何迫遷。縱使,缺乏誠摯溝通的強拆為人權公約所禁止。縱使,南鐵東移司法尚未定讞,居民尚未獲得完整司法救濟。縱使,南鐵陳家不斷釋出善意期待與政府溝通避免強拆。鐵道局與南市府仍執意10月13日以「突襲」方式強拆陳家。
7月23日初次擋拆成功後,母親受到衝擊太大、身心嚴重受到影響。所以我亟欲與政府協商避免強拆悲劇。且因南鐵東移案已四處開挖、勢在必行。面對此現實,陳家並無延宕工程之意。因此,我們提出「讓南鐵陳家把『家』獻給台灣」這樣的公共藝術構想。這個方案主要的精神是「和解」而非「對立」。在法理、技術、經費都完備,可以在不強拆的狀況之下,繼續南鐵地下化。
9月27日巧遇南市府副市長趙卿惠,向他提出「南鐵陳家公共藝術化」的構想,他表示善意,但又表示決定權在鐵道局。9月30日在椒華老師協助下和鐵道局協商,也提出此構想。鐵道局表示「綠園道土地管理單位是台南市政府,請向台南市政府爭取」。10月7日,椒華老師約鐵道局與南市府共同協商此方案。兩個單位原本都允諾出席,但是當天南市府官員到會議現場前被「高層」緊急召回「不得參加會議」。在這段期間,「南鐵陳家公共藝術化」構想也透過各種不同管道,傳遞給總統府、民進黨、行政院、交通部、南市府高層。
昨凌晨3點看到黃家遭大批警力包圍,當時我家週邊並無動靜,我仍然以為我家昨日不會被強拆。因為陳家尚與政府處在談判階段。否則,政府拒絕協商避免強拆,又在協商過程中突襲強拆,這真是太無恥了!所以,原守護陳家及陸續來到的朋友,也都先至黃家支援。
沒想到凌晨5點,陳家週邊開始封鎖,警力數量甚至遠超出黃家周邊。但是此時,家中只有徐世榮教授以及家人。6點多,後院外牆被打破。徐老師和鐵道局協調先將建物封存不拆,同時讓家人整理搬遷物品。
然而,下午3點多家人離開陳家後,鐵道局違背「封存建物」的承諾,開始拆屋。我看到直播,要求不要拆客廳,他們就來電客廳拆了。要求不要拆樓梯,就來電樓梯拆了。要求留下木扶手,就來電扶手毀了。這個政府,刻意讓你知道他故意要傷害你。透過摧毀樓梯,傷害母親。透過傷害母親,傷害我。利用人與人之間的愛,傷害人,邪惡至極!
在過去的土地掠奪案件中,政府總是希望到強拆最後一刻仍然與民眾協商,以減少社會成本、並顧及政府形象。但是,南鐵案是個特例,民進黨在明知不需強拆就可以進行南鐵地下化工程的狀況下突襲強拆,目的並不是為了公共工程或公共利益,而是仇恨。這個政府利用公權力報私仇!報復我長年來揭穿民進黨的虛偽暴政。
強拆南鐵陳家,拆掉的不只是美麗建築、陳家生命記憶、毀掉社會和解契機、終結南鐵地下化歷史紋理縫合,更徹底拆毀民進黨虛偽面紗!
以下是「讓南鐵陳家把『家』獻給台灣」的概述:
「讓南鐵陳家把『家』獻給台灣」方案:
陳家願意將陳宅捐給台南市政府作為南鐵地下化後綠園道上的公共藝術。保存範圍為6x8 m2的陳宅核心區域 (包含迴旋梯、客廳、與正門立面),如圖一。在陳家點交後,鐵工局拆除非保留區域,再將保留區域整體搬遷至週邊空地。當原地的明挖覆蓋軌道工程完工後,再將保存區域移回原地,再裝置成公共藝術或公共空間供全體台灣人使用。
藝術性
南鐵陳宅於民國60年歷經3年興建,由名建築師傅顯耀、現年93歲的父親 (戰後成大土木系第一屆畢)、現年90歲的母親(當時為浪漫文青教師)共同設計監工完成。其中包含重做四次才得完美曲線的迴旋梯、時年八十幾歲木工師傅以火烤扭曲製成曲線的台灣櫸木扶手、Art Nouveau造型天花板、大理石板堆砌立柱、日式洋風雨遮等藝術結構。如圖二、三、四。不少當代建築學者亦驚訝台灣在50年前竟得興建如此精緻民宅。成大都計系教授陳仲彥亦曾於2015年5月14日南市都委會表示「陳宅為南鐵地下化沿線住宅中最美觀、最值得保存建物。建議將陳宅整屋搬遷,予以保留。」原址保存,再經設計加強周邊景觀融合,更具藝術文化歷史價值。
豐富都市縫合意涵
原有都市縫合計畫縫合鐵道東西兩側,僅具「空間」意涵。透過本方案保留部分原地人文風貌,可使都市縫合具備「時間」意涵。
適法性
公共藝術或公共空間並非供人居住之宅第,因此並不違悖任何建築法規,亦不需改變土地徵收狀況或進行任何都市計畫變更等行政程序。
技術可行性
該保存範圍結構體有完整樑柱、量體不大,搬遷過程安全無疑。南鐵地下化明挖覆蓋工程乃分段完成,況且陳宅週邊多有公用土地,所以暫時搬遷地點就在附近。房屋搬遷在台灣已行之有年,有許多經驗豐沛的服務企業、整體搬遷並無技術問題。
經費來源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明訂「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建築物及環境,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一。」
此方案對交通部的意義
避免強拆違反人權公約、化解社會對抗成本。立即施工。加速南鐵地下化案之完成。
此方案對南市府的意義
台南以文化立都,首重歷史紋理。南鐵地下化橫亙古城區,亟需本案「時間」意涵之都市縫合。避免強拆、與民和解,維繫台南「民主聖地」人權形象。
此方案對南鐵陳家的意義
父母在設計該屋時,參閱諸多當時不易取得的日文建築雜誌。在興建時,兩人在交通不便的狀況下踏遍台灣尋找適用建材。陳宅堪稱父母嘔心瀝血之作。
由台灣各地迫遷經驗可知「年邁者遭迫遷後,很可能快速離世」。身為228時「台南工學院學生隊」成員的父親,因南鐵案致使長年理想破滅,而嚴重憂鬱,終致重度失智,但仍深深依賴陳宅。個性浪漫、情感豐沛的母親遭長年高壓強徵程序,身心折磨、日漸憔悴。
倘若陳宅遭完全拆除,我們極端擔心有心臟疾病的母親無法承受,將造成悲劇。而我父極端依賴母親,若母親有所長短,父親亦可危。陳家無法承受如此人倫悲劇。本案可使父母尚有憑弔回憶依據,減少心中破洞。此方案的「和解」意涵能減父母晚年怨恨之意,以保二老平靜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