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參加東風衛視 #單身行不行 節目錄影,當天兩位來賓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柯有倫 Alan Kuo 在父親反對下,毅然決然往演藝圈發展,靠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零」「哭笑不得」可是當年超紅的歌曲。
劉書宏 家中是當地的知名麵食館,但他也選擇走自己的路。一開始的主持不順利,並沒有打退他的決心,轉往演員發展後,藉著自身努力發光發熱。(幾個月前的分手過程,也表現得風度大器啊)
很剛好地,最近剛收到掛名推薦新書《我那麼拼命,就是不想平庸至死》,提到美國有位專做臨終關懷的護理師,整理了她所聽到人們走到生命盡頭,最後悔的五件事。
位居第一名的遺憾是「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日本也有位臨終醫療師,將他陪伴過的一千多位老人最後悔的事情記錄下來,發現一個共通點:人們最後悔的,往往不是做了什麼,而是沒去做某件事。
「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我那麼拼命,就是不想平庸至死》作者在書中下了個結論。
跳脫原本習慣的舒適圈,的確會有擔心、恐懼、疑慮
但我想更令人難受的,是當我們老去時,對過往的遺憾與悔恨:
「那時如果我把工作辭了,是不是就會不一樣?」
「當年如果我選擇想做的事,人生是否不這麼無聊?」
「為什麼當時,我沒有勇氣去試試看?」
2021已經進入倒數最後四個月
不妨花點時間讓自己靜下來、好好沉澱,思考自己想做什麼、有哪些目標。疫情打亂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卻也是個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不用急沖沖,緩慢前行吧!
願你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我那麼拼命,就是不想平庸至死:跨越迷茫、怯懦、憂鬱、不安、焦躁的勇氣,變成更好的自己》
🌱 博客來 https://bit.ly/2VoelNx
《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被異性喜歡,被同性肯定,不冷場、不辭窮、不尷尬、不被句點的人際互動課》
🌱 博客來 http://bit.ly/2PnBWq3
老人臨終關懷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照2.0 喘息服務配套措施準備好了嗎?】
民眾黨團今天邀請婦女新知基金會、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及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針對長照2.0升級議題進行諮詢會議,會議中各方專家學者點出,長照2.0有著體制和資源上的問題。首先,代表政府擔任照顧者角色的很多都是移工,但是移工經常因為薪資、合法性的問題,導致這些被照顧長者並不會進入政府的照護體系中。再來,這套制度設計的初衷雖然立意良善,但實際上的設計思維卻是「管理提供服務的單位」,而非為真正有需要幫助的家庭思考,這些家庭往往需要承擔更多的費用、成本。
台灣目前約1153萬的就業人口中,初步估計就有約231萬人因為必須擔負起家中的照顧責任,不得不向公司請假、減少工時或是彈性調整,因此受影響被迫離職的人數更高達13.3萬人。但是照顧者也是人,人都會疲勞、生病,因此我想和大家分享長照2.0中所謂的「#喘息服務」。
喘息服務是為了提供家庭照顧者短暫、間歇性的休息機會,除了能夠讓身心短暫休息之外,更希望能夠藉由擴大社會參與,讓大家明白照顧者的辛勞來鼓舞照顧者、被照顧者的士氣。全台灣目前有約80萬的失能、失智老人與身心障礙者,扣除照顧機構與獨居長者,喘息服務的潛在需求者就有65萬人,但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喘息服務僅提供5萬人。
這讓過去在台大醫院工作的我感觸很深,其實喘息服務的關鍵取決於經費及執行力是否足夠。其實在長照系統中,當然希望移工和照顧者都能有喘息的空間,也希望他們都能去登記喘息服務,計費方式也依個人需求而異。醫院裡面護理師有一種叫floating的制度,這些擔任floating的護理人員一定要非常資深,資深到可以靈機應變各種急診室和加護病房的突發狀況。相較於機構的喘息服務,因為是臨時登記託付照顧,以日計價或以時計價,取決於政府願不願意多給一些資金補足人力的需求。
長照2.0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在地老化」、「#在地臨終」。台灣人口高齡化、步入人口負成長,國發會更推估台灣在2025年就會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人口老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每個人都有終老的一天。所以政府對於長期照護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善、資源是否充足,以及是否能夠妥善顧及照顧者在長期照護體系中的身心健康,都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的議題。
老人臨終關懷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母親往生的事,我講過好多遍了,可是真正的感受,我都沒有講得很深入,因為害怕自己在鏡頭前,眼淚會控制不住的流下來。
依照往例,農曆七月加護病房的病人病況都是不太好的,幾乎三天兩頭就有病人離去,再加上連日的大雨,心情的確比較是低落。其實自己心理明白,那是因為後天8/29,就是母親的忌日。這個日子不容易忘記,因為兩天後8/31就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
****
這一天是學校高二模擬考的最後一天,考完我就能夠去醫院看媽媽了,她即將在明天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其實,當時要動什麼手術,醫師沒說,我根本也不知道,這只是我現在猜測的)。
那天去探病時,我跟媽媽說,醫院樓下有一位老太太,說沒錢搭公車回家,我把身上僅有的兩塊錢給了她。媽媽笑笑的跟我說,那位老太太上次也是用同樣的理由跟她要錢,她也給了。但是,後來病房的其他阿姨告訴媽媽,那位老太太用同樣的理由,跟好多人要過錢。我為自己的不察感到懊惱,但是媽媽說沒關係,人家老人家也是很可憐!媽媽還跟我說,叫我好好準備考試,這兩天就不用去看她了,等考完試再去就可以。
「媽,你有問醫生,你生的是什麼病嗎?」
「醫生說,講了我也聽不懂」(醫生說的是馬來文,我媽不懂馬來文)
醫生每天都是固定的時間巡房,以外的時間,我們是不可能跟醫生約時間說明的,護士也會說醫生沒空。
「那你有請醫生寫給你,說要給我看嗎?」
媽媽拿出一張便條紙給我,上面只寫了兩個英文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膜逆流/閉鎖不全),我是後來回去問生物老師才知道的,這是我對我媽的病況,唯一的瞭解。這個病有什麼症狀?預後怎樣?怎麼治療?手術風險如何?我一概都無從得知,醫生也不願意多花時間跟我們說,可能也是覺得反正講了,我們也是不懂吧!
下課鐘一響,就聽到廣播叫我去校長室。通常校長找我去,都是通知我可以申請什麼獎助學金的,於是我就帶著輕鬆的心情去找校長。可是,校長的臉色有點沈重:「你爸打電話來,說你母親過世了,叫你先過去醫院,他再趕過去。」
我當下並沒有哭,或許是嚇壞了、也或許是還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我向老師請了假,邊收捨書包,邊向坐在我後面的「Ali阿里」借了十塊錢,坐計程車去醫院。平日我都是坐公車去的,但是,公車有時候要等上快一個小時,所以我臨時決定坐計程車。從學校到大馬路的五分鐘路程,這天走起來特別的遙遠。還好很快就攔到計程車,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坐計程車。車子走走停停,司機說,因為國慶日彩排的關係,好多路都封了、到處都塞車。眼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車資錶快跳到十元了,怕錢不夠,我就下車用跑的。
從剛剛在車上,我就一直在想像待會到醫院的情境:
會不會是他們搞錯人了,通知錯了,其實媽媽沒有怎樣。
他們一定是搞錯了,媽媽其實還活著,只是睡得比較沈,我叫她的話,她一定不會不理我的....
走進病房,是一間幾十個人的大通鋪,床跟床之間沒有隔間,拉簾也沒拉上,我遠遠的,好像沒有看到媽媽躺在床上。
「我媽呢?」
「她走了」
「去哪裡」
「太平間」
護士簡單的告訴我怎麼去太平間,似乎也沒有閒暇、也沒有想要安慰眼前這位無助的小男生。
我失落的下樓,沿路的問人,找到了位在一樓的太平間。
我也不能進去,只能在門口等待。
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家也沒有電話,我跟本沒辦法聯絡爸爸,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到?他大概是在等堂叔下班,開車載他來吧?
就這樣,我在太平間門口坐了幾個小時。
門一打開,一股冷風吹出來,我就探頭看看
我沒看到媽媽,她真的有在裡面嗎?
看著人來人往,哭哭啼啼的領走一具又一具的屍體
都蓋著布,我也不知道躺者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一旁的人,有老有少,有的放聲大哭、有的細聲啜泣
我腦子一直停不下來,一直想一直想
我昨天放學應該先來看一下媽媽的,今天考的科目又不難,我都準備好了,我昨天應該可以先來看看媽媽的,我為什麼沒來呢?我越想就越氣自己,多複習那幾個小時,就是多拿幾分而已!我怎麼可以為了多考幾分,就錯過了見媽媽的最後機會呢?
媽媽到底是生了什麼病?為什麼醫生都不跟我說?怎麼會突然就走了呢?是不是醫生有疏失?是不是發生的時候根本沒有醫生在?人家都說政府(公立)醫院的醫生很糟糕!
為什麼護士要這麼快把媽媽送到太平間?為什麼不等我來?
為什麼不讓我看媽媽最後一眼?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家裡沒有錢?如果有錢,媽媽就可以去私人醫院、可以去新加坡的醫院開刀,就不必等兩年了!現在竟然在開刀前一天突然走了!
我那時候不只是悲傷,而是恨!恨自己、恨家境、恨醫生、恨護士,總有一天,我一定要回來,回來調查清楚媽媽的死因 .....
當了醫生,尤其是ICU醫生,我知道疾病的快速變化、我知道生命的無常,我是比較釋懷了、恨意也消了,但是,遺憾總是有的。
我知道家屬對病情有許許多多的疑問等待著被解答,我試著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淺白話語、畫圖讓他們瞭解,解說一次、兩次、三次... 不厭其煩的一再重覆,讓他們每一位都瞭解為止。
我知道家屬面對至親的人,突如其來的噩耗,都是會感到束手無策的,他們可能會求助宗教,會帶來符水、護身符,我們都儘可能配合。
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內疚自責,都需要有人來幫他們解除這個內疚自責的,我知道我多說一句話,就有可能減少一個人一輩子的自責,我知道,我真的知道,我也很希望當初有人這麼對我說。
我也知道臨終的道別很重要,這個時候的溫暖關懷很重要,我也一直拜託護理師們,一定要好好的引導家屬進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好好的協助他們轉念、放下。
在加護病房裡,我們救病人、也要救家屬。
其實我也是在解救當年那位十七歲的小男孩。
《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reurl.cc/g7WLQ4
老人臨終關懷 在 什麼是臨終關懷Hospice? 生命最後的溫暖#紅藍卡福利解讀 ...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聽愛莉分享自身家人的故事。談談當我們面對已知死亡,如何讓生命溫暖至最後一程。如果您的家人也面臨疾病無法治癒,您會選擇堅持治療還是 臨終關懷 呢? ... <看更多>
老人臨終關懷 在 臨終關懷專家告誡,死之前一定要做這件事!【中老年講堂】 的必吃
More from 中老年講堂 · 太神奇了!52歲 老人 患癌後,瘋狂練習甩手功,竟把腫瘤甩消失! · 中老年講堂 · 84歲獨居 老人 ,一輩子沒有結婚生小孩,終於在晚年說出真實感受,驚醒百 ... ... <看更多>
老人臨終關懷 在 結果卻被斷食28天!看完讓人心酸落淚!#中老年之家 - YouTube 的必吃
88歲 老人 被送去「 臨終關懷 」,結果卻被斷食28天!看完讓人心酸落淚!#中老年之家. 2K views 6 days ago. 中老年之家. 中老年之家. 680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