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終端筋膜的心得---(上) 想法
最近上完課後把調理的重心大大的放在終端筋膜這件事情上面,讓我看到林氏傷科手法嶄新的一面,同時也反映在最近的調理上面的進步,解開蠻多我以前解不開的問題。
以下是上課時對於終端筋膜的理解:
處理終端筋膜是唯一一個在調理過程中合法使用暴力的一個動作,在處理終端筋膜之前必須要先把皮連線做完,之後才能夠開始處理。做法是把手/腳指頭水平的橫向扳正,讓所有指節的關節面順接,然後再把指甲面的皮層轉平,等到皮層不需要用力也不會跳回去的狀態才行。概念上是靠外力使骨架順接,同時還要讓末端與大結構連上,然後讓皮依著這個準點回正,而這就是建立在我們相信皮膚是有知覺的,你給他路跟方向,他是會自己動的。一般而言,腳需要處理的是次序為大拇指、食指、小拇指;手需要處理的次序為食指、中指、小拇指、大拇指。
以下是最近操作上的想法:
"暴力"並不是甚麼都不管的蠻力,而是相對於其他動作上而言。一般操作時我必須要注意所有的動作都要用剛剛好的力道,對方手腳多重就只能用剛好力,不能用過多的力使自己的筋膜緊繃,不然會因為這個緊繃影響對方的筋膜,同時也是代表沒有順對方的結構或是勢去調理。這樣某種程度上是我用力借其他的地方給我要調整的地方用而已,也就只是扯來扯去試圖抹平張力罷了,張力雖然抹平了,但是張力源頭點沒有處理解開,所以很多問題時間到了就會反覆的發生,就像老師說的足弓沒有改變,力線沒有真的改變,那就沒有甚麼用。
而這邊所說的"暴力"也不是單純的甚麼都不管就是硬搬死搬,是有兩大前提的,而且這些前提其實是非常精細且縝密的。
首先力量要在不影響皮筋的情況下動到骨層的筋膜,不然把皮層跟肌肉層的筋膜卡死,皮層沒有辦法辦法順地滑移,也就達不到效果了。這個部分我覺得跟武術中的擒拿手,也就是分筋錯骨手中的錯骨很像,在不讓對方察覺的情況下,也就是不繃死皮筋的情況下直接動骨頭去鎖住關節,達到骨肉分離的效果,差別只是在於一個在於破壞,一個在於重建。
第二個是要讓皮層滑移前必須要讓路徑對,也就是整個勢要對,要讓終端筋膜跟該軸對上,縱橫軸在這個部分有很大的差異,縱軸主要作用在於支撐力線相對單純,橫軸在日常中活動角度很多,因此要對的勢與路徑就複雜許多,而且每根手指的勢又都不太一樣。
這跟我以前的想法剛好相反,以前我覺得橫軸比較好調"鬆",但是維持通常不久或對於症狀上相對不明顯,之前覺得是因為日常生活沒改,但是現在發現原因就是出在終端筋膜上。橫軸本身的性質就是可動性很大,所以可借的地方相對多很多,搓一搓很容易就把別的地方搓過來用,所以末端雖然是鬆了,但是對於整體來說可能是變得比較緊的。
以下是我對於把勢對上的看法:
縱軸必須要從指骨、蹠骨、契狀骨、骰骨/舟狀骨、距骨、跟骨、脛腓骨對上之後才能開始用"暴力"把指骨搬正,讓每個指節的關節面摸起來是平的,骨節上面的稜角上下左右都有可能會出現,要去確認稜角的走向與來源,再把皮轉正,使整個縱軸依著終端筋膜去做重整。
橫軸就比較複雜了,指骨、掌骨、腕骨、尺饒骨、肱骨、肩鎖關節、肋骨必須要有連線連到,終端筋膜才真的解開,而且每一根手指頭要對應的角度非常多,要從手指頭連到手腕,然後手肘、肩膀、最後到肋骨,每一個關節的角度可能都不一樣,我現在的做法是一步一步對上,就是依著已經對上的系統往下一個關節延伸,最終要對到肋骨,讓橫軸能夠連通。
這樣處理縱橫軸終端筋膜,其實就已經把之前所需要做的調理幾乎都處理完了,而且縱橫軸處理完之後,腹部、尾椎、頭頸的筋膜就會變得清楚很多,能夠讓軀體的軸線更好對上。
這些是我最近反覆操作與思考終端筋膜時的想法,之後我會在寫寫實際操作的經過。
#終端筋膜就是要暴力
#暴力也是很精密的
#縱橫軸的連線
2018.12.31 豆花藥傷科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