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u書介
#Tàu是台語的鬥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時報出版
做為一個(經常被誤認為迷因粉專的)編輯粉專,本編自首最近閱讀量下滑很多(遮臉),如果粉絲頁最近沒什麼原創梗或書介,大概就是我在忙自己的書。通常是工作空檔之間比較閒才有空寫書介,請大家(&其他合作夥伴)多多包涵。
最近收到 #時報出版 和 #先覺出版 不約而同(還是你們偷偷約好的XD)出版了日本暢銷出版狂人、幻冬舍社長見城徹的兩本代表著作,一本是適逢出版十週年華麗新版的編輯聖經《編輯這種病》,另一本則是見城去年推出的編輯閱讀心路和生命歷程《讀書這個荒野》。
鏘鏘,剛好讓這兩本來個鬥書介吧!
開始之前先說一下,這兩本書著墨和精彩的地方不同,互有連結呼應和延伸之處。假如你都沒看過,其實先看哪一本都可以。不過我個人建議,因為後出的《讀書這個荒野》有濃縮了一部分《編輯這種病》,而且談論的內容比較廣,所以我自己喜歡先看《讀書這個荒野》,再細看針對編輯領域有更多討論的《編輯這種病》。
Let's GO!
✨✨✨✨✨
Round.1
【讀書這個荒野】
相較於《編輯這種病》談論很多編輯細節,《讀書這個荒野》的出發點其實後退一步,是見城從「閱讀」這個行為的本身,以自己閱讀和編輯過的重要書籍,去回顧、凝視自己透過閱讀而得到的素養、思想和人生原則。
見城認為,「閱讀」很重要的目的是「找到只屬於自己的感動」,人生其實有限,但透過深度的閱讀,可以在廣闊的世界上和陌生的他者 #同情共感,透過故事和經驗,進而體會到不同的感動和思想,特別是那些 #極端 的人事物,讓自己有限的生命得以無限擴充。
他提到的許多故事都充滿著 #歧視,在這個世界上的各種歧視和不公,搭建了矛盾而禁忌的故事背景。因為同情,才能洞察,才有想像,才能知道這個世界在這些細節所展露的匱乏之處,而思考自己的「存在」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以這樣的原則認識自己、認識作者,培養出獨到的暢銷嗅覺,掌握到那些極端的內容和素材,碰觸到作者最深刻的潛力。
#簡而言之就是活得狂熱
這不只是見城自己的生存之道,大概也是他之所以能以終極的編輯之道打造百萬暢銷書的秘訣。
見城也提到,#旅行 和 #戀愛 的重要性。去一個言語和貨幣都不通的地方旅行,逼使自己面對最脆弱無力的挑戰;勇敢戀愛,則和讀書一樣,都能培養對他人的想像力。
#所以要當好編輯得先脫魯帶對方去旅行的意思
《讀書這個荒野》不談論編輯技藝,而是從編輯的角度去思考身為讀者的收穫。不過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我想他的精神和那種24小時都卯起來工作的強韌意志力,真的不是人人都學得會……
#除了箕輪厚介
👉快來看看編輯的人生閱讀術
平裝版:https://reurl.cc/ZnG2ZQ
電子書:https://reurl.cc/A1k9Yj
///////////////////////////////
Round.2
【編輯這種病——記那些折磨過我的大牌作家們】
回到十年前在台灣出版的《編輯這種病》,由同為資深出版前輩的翻譯家邱振瑞老師翻譯。經過十年的洗練,至今仍然是許多出版同業人印象深刻的一本編輯參考書。在十週年的此刻新裝再版,值得回味。
整體而言,《讀書這個荒野》這本書可以說是《編輯這種病》自序的解壓縮擴充。但是,在《讀書這個荒野》裡面提到的和作家們的相處過招,還是回到《編輯這種病》的編輯故事當中,重新回味種種細節,更加立體。
初見面送給石原慎太郎40朵紅色玫瑰、和村上龍一起打一整天的網球、和作家們出國狂吃狂買……種種聽起來如夢似幻的經歷,呼應見城徹自己說的:
「所謂編輯就原本就是『從無到有,將人類抽象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書籍)藉此賺取利潤』的工作,……在我看來,要誠實地體現這個創意,編輯的做法就會受到嚴厲的詰問。換句話說,編輯能坦承至何種程度地與作家交心契合,絕對是無從迴避的重要課題。」
《編輯這種病》紀錄了見城是如何用生命和作家打交道,也完全說明了編輯這個行業的特殊之處:「人脈」在各種行業當中都是重要的資源,但對出版來說,「人脈」可以說幾乎就是全部的資產。
而編輯除了書,更難的是如何和作家共享一部分的人生,可以想辦法遇到一起合作愉快長期信任又能一起賺錢的作者,過於夢幻。但見城徹可以。
只是天才不是每個人都能當,我只希望自己再過幾年能學到見城徹0.000001%就好了(沒志氣)
對編輯有興趣的捧由,這兩本都很推薦閱讀。不要再對出版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惹(戳破泡泡)
👉編輯不是病但病起來要人命
https://reurl.cc/gvWre4
簡而言之就是活得狂熱 在 A編工事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àu書介
#Tàu是台語的鬥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時報出版
做為一個(經常被誤認為迷因粉專的)編輯粉專,本編自首最近閱讀量下滑很多(遮臉),如果粉絲頁最近沒什麼原創梗或書介,大概就是我在忙自己的書。通常是工作空檔之間比較閒才有空寫書介,請大家(&其他合作夥伴)多多包涵。
最近收到 #時報出版 和 #先覺出版 不約而同(還是你們偷偷約好的XD)出版了日本暢銷出版狂人、幻冬舍社長見城徹的兩本代表著作,一本是適逢出版十週年華麗新版的編輯聖經《編輯這種病》,另一本則是見城去年推出的編輯閱讀心路和生命歷程《讀書這個荒野》。
鏘鏘,剛好讓這兩本來個鬥書介吧!
開始之前先說一下,這兩本書著墨和精彩的地方不同,互有連結呼應和延伸之處。假如你都沒看過,其實先看哪一本都可以。不過我個人建議,因為後出的《讀書這個荒野》有濃縮了一部分《編輯這種病》,而且談論的內容比較廣,所以我自己喜歡先看《讀書這個荒野》,再細看針對編輯領域有更多討論的《編輯這種病》。
Let's GO!
✨✨✨✨✨
Round.1
【讀書這個荒野】
相較於《編輯這種病》談論很多編輯細節,《讀書這個荒野》的出發點其實後退一步,是見城從「閱讀」這個行為的本身,以自己閱讀和編輯過的重要書籍,去回顧、凝視自己透過閱讀而得到的素養、思想和人生原則。
見城認為,「閱讀」很重要的目的是「找到只屬於自己的感動」,人生其實有限,但透過深度的閱讀,可以在廣闊的世界上和陌生的他者 #同情共感,透過故事和經驗,進而體會到不同的感動和思想,特別是那些 #極端 的人事物,讓自己有限的生命得以無限擴充。
他提到的許多故事都充滿著 #歧視,在這個世界上的各種歧視和不公,搭建了矛盾而禁忌的故事背景。因為同情,才能洞察,才有想像,才能知道這個世界在這些細節所展露的匱乏之處,而思考自己的「存在」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以這樣的原則認識自己、認識作者,培養出獨到的暢銷嗅覺,掌握到那些極端的內容和素材,碰觸到作者最深刻的潛力。
#簡而言之就是活得狂熱
這不只是見城自己的生存之道,大概也是他之所以能以終極的編輯之道打造百萬暢銷書的秘訣。
見城也提到,#旅行 和 #戀愛 的重要性。去一個言語和貨幣都不通的地方旅行,逼使自己面對最脆弱無力的挑戰;勇敢戀愛,則和讀書一樣,都能培養對他人的想像力。
#所以要當好編輯得先脫魯帶對方去旅行的意思
《讀書這個荒野》不談論編輯技藝,而是從編輯的角度去思考身為讀者的收穫。不過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我想他的精神和那種24小時都卯起來工作的強韌意志力,真的不是人人都學得會……
#除了箕輪厚介
👉快來看看編輯的人生閱讀術
平裝版:https://reurl.cc/ZnG2ZQ
電子書:https://reurl.cc/A1k9Yj
///////////////////////////////
Round.2
【編輯這種病——記那些折磨過我的大牌作家們】
回到十年前在台灣出版的《編輯這種病》,由同為資深出版前輩的翻譯家邱振瑞老師翻譯。經過十年的洗練,至今仍然是許多出版同業人印象深刻的一本編輯參考書。在十週年的此刻新裝再版,值得回味。
整體而言,《讀書這個荒野》這本書可以說是《編輯這種病》自序的解壓縮擴充。但是,在《讀書這個荒野》裡面提到的和作家們的相處過招,還是回到《編輯這種病》的編輯故事當中,重新回味種種細節,更加立體。
初見面送給石原慎太郎40朵紅色玫瑰、和村上龍一起打一整天的網球、和作家們出國狂吃狂買……種種聽起來如夢似幻的經歷,呼應見城徹自己說的:
「所謂編輯就原本就是『從無到有,將人類抽象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書籍)藉此賺取利潤』的工作,……在我看來,要誠實地體現這個創意,編輯的做法就會受到嚴厲的詰問。換句話說,編輯能坦承至何種程度地與作家交心契合,絕對是無從迴避的重要課題。」
《編輯這種病》紀錄了見城是如何用生命和作家打交道,也完全說明了編輯這個行業的特殊之處:「人脈」在各種行業當中都是重要的資源,但對出版來說,「人脈」可以說幾乎就是全部的資產。
而編輯除了書,更難的是如何和作家共享一部分的人生,可以想辦法遇到一起合作愉快長期信任又能一起賺錢的作者,過於夢幻。但見城徹可以。
只是天才不是每個人都能當,我只希望自己再過幾年能學到見城徹0.000001%就好了(沒志氣)
對編輯有興趣的捧由,這兩本都很推薦閱讀。不要再對出版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惹(戳破泡泡)
👉編輯不是病但病起來要人命
https://reurl.cc/gvWre4
簡而言之就是活得狂熱 在 The Bilingual Lens 雙語視界- [教育時評] 學習的動力Motivation ... 的必吃
簡而言 之,若想擁有在學習任何事物上都能持續不間斷的動力(sustained ... 身為一個英文老師,說實話,我對英文本身沒有狂熱的喜愛,但我非常清楚英文的學習與運用可以 ... ... <看更多>
簡而言之就是活得狂熱 在 [普雷] 聖母峰-眾神的山嶺-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先說結論:沒有不好看,但不會想看第二次,離開影廳之後印象最深的是聖母峰壯麗、使
人敬畏卻又致命的山景,以及岡田准一和阿部寬有趣的身高差XD
故事開始於山岳攝影師深町(岡田准一飾)在尼泊爾巧遇天才登山家羽生(阿部寬飾)。
大眾普遍認為羽生已經於某次攀登聖母峰的過程中罹難,沒想到他還活著,而且手上還
持有1924年於聖母峰罹難的知名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真人真事)的相機。
羽生還活著的消息,以及尋獲疑似曾為馬洛里所有的相機,在登山界都算是很大的新聞,
因此深町就決定開始追著羽生跑。在拼湊出「羽生丈二」這幅拼圖的過程,深町也漸漸受
到他的影響,決定跟著羽生,去紀錄和見證他挑戰聖母峰的過程。
以下心得,微雷。
劇情設定裡,羽生不僅是一個天才登山家,他還非常孤僻又自我,看起來對周邊的人沒有
任何關心(當然會有替他翻案的部分),但對山的執著卻超乎想像,幾乎到一個狂熱、瘋
狂的地步。而這部電影讓我覺得可惜的就是,沒有安排足夠的橋段來讓觀眾理解為何羽生
會對於登山這麼執著。
對沒有在爬山的人來說,看到有人要這樣不顧性命去挑戰高山,大多都是會覺得:
「為什麼要做這麼危險的事情?」
電影中針對這點也沒有多加琢磨,於是觀眾不能理解,就沒辦法感同身受。
雖然不是說一定要說服觀眾爬山這件事情的迷人之處,
但至少要讓觀眾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堅持吧?
即使有幾處的阿部寬的演技很深刻,可是劇情整體看下來是有點淺薄的。
深町的部分也是。可能是受限於電影時間長度,深町的心境轉折也沒有交代得很好。
他一開始給人的感覺是追求獨家畫面的山岳攝影師,不在乎團隊有沒有成功攀登,
只想要拍到厲害的畫面,但最後他竟然也以強大的意志去爬了聖母峰。
這中間當然有一些因素刺激他去做這件事情,可是劇情安排的會讓人感覺有點倉促,畢竟
爬聖母峰這種事情一定是要有所準備的,不是下定決心就可以辦到的事情了啊!或許
這之間有過了好幾個月甚至一年,但是我自己是覺得時間流逝表現得不夠明確。
主人翁的心境和價值觀交代得不夠仔細,就沒辦法說服不爬山和沒有從事冒險運動的一般
人。雖然不至於出戲,可以很順的看下去,但就真的不太會有共鳴。
不過片中出現的山景真的好壯闊好美,讓人敬畏也讓人害怕。
尼泊爾的氛圍很迷人,我覺得阿部寬跟岡田准一的造型都超融入當地居民的 XDD
暴風雪的音效或是冰鑿敲在山壁上的聲音,好幾次都嚇到我,我覺得那種在極端狀態下、
生命岌岌可危的氛圍營造得不錯(不過我沒有看過其他類似電影,無從比較)
簡而言之,演員我很喜歡,場景也不錯,就是劇本有點可惜了,就像品嚐料理的時候
少了某種調味,不會難吃,但也不會讓人口齒留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91.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66487086.A.0B4.html
※ 編輯: yhsuans (1.162.91.103), 06/21/2016 13:33: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