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喜愛到可以列入十大書籍的作品又添一本,便是洪愛珠老師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那時候,得知即將於青鳥居所巧遇,相當興奮地將甫拿到沒多久的熱騰騰新書帶去給本人簽名,談吐優雅,態度親切,果真文與字皆如其人,沉靜之中仍散發著恬淡清麗的少女氣息,有一點溫柔,有一點率性。
⠀⠀⠀⠀⠀
「鹹冬瓜剁碎,與絞肉和勻。可下淡醬油少許,必須很少。豬肉若有雜味,磨點薑泥或蒜泥。至多一個刀尖的份量,太多就奪味。拌好的絞肉放深碗裡,壓實成餅狀。下清水沒過肉。要待蒸鍋裡的水大滾了才入鍋,蒸半個鐘頭。肉餅蒸出來,清水化成琥珀色的肉湯,油圈像發亮的小金幣一樣點點浮在湯汁上,極為鹹鮮,比直接吃肉還香。」
⠀⠀⠀⠀⠀
就像是《孤味》裡陳淑芳熟練炸起蝦捲的場景,或《橫山家之味》裡三代一起在廚房忙進忙出,或《飲食男女》裡郎雄備料、過油、煲湯、大火快炒的俐落身影,每一道尋常料理、家常菜色,在洪愛珠筆下都成了讓人垂涎欲滴的滿漢全席,因為她寫日常飯菜,不只寫滋味,滋味裡盡是記憶,亦是情懷與幽思,串起一頁舌尖上的臺灣史。筆觸雲淡風輕,但色香味流轉其中,寫麵,寫粥,寫茶,寫滷肉,寫芋頭,寫炸物,寫甘蔗,寫鳳梨酥,寫高麗菜捲,寫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寫擦肩而過的大稻埕,寫氣味串起的異國經歷,寫五感堆疊出的童年往事,最重要的,寫已天人永隔卻將一切統統留給女兒的母親,她說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
就因處處有情,因此洪愛珠的目光全是憐惜與懷舊,自己形容為老派,很多食物確實是早期的料理方式才純粹,才有堅持,才難能可貴,那也是無可取代的真實痕跡。依循氣味,她在時光裡相偕浮沉,在喧囂裡凝視人間煙火,書中出現的少女有兩名,一是她,二是其母親,因此「廚房即家鄉」,以味覺、嗅覺捕捉肉眼看不見的存在,如見故人,必須嚴謹,必須精準,永遠不容一絲一毫的馬虎。
⠀⠀⠀⠀⠀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好看非常,亦好香、好吃、好稀有,家家戶戶皆有各自的獨門食譜,那是傳承的象徵,媽媽的味道,童年的印記,在還有機會留存的時候好好銘刻,待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一刻到來,那會是我們唯一足以與躡步之賊對抗的來時路。
⠀⠀⠀⠀⠀
⠀⠀⠀⠀⠀
「酒店的黃色室內燈底下,仍清晰可見相同的琥珀色茶湯,落進淨白瓷杯,隨著微量濾不清的茶渣細粉,和來自舊時代的木質香氣一起蒸上我的臉,甜穩氣味讓室外的雨聲安靜,讓兒時光線,轉眼目前。氣味直接釣引出記憶深處的一塊,抿一口,味道與記憶疊合,在許多年以後,和許多的物是人非以後,茶仍是當年茶,教人深深感激。
⠀⠀⠀⠀⠀
當年的許多人已經走遠,就我和茶留下。憑一脈可循,成人獨立後的孫女及女兒,從一個島,到另一個島去找茶,或說找一點時間遺跡。往後多麽思念,也要將自己收拾好,專心泡茶,然後生活下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文:http://bit.ly/2ndAWrD 「小時候我跟媽媽去超市時,會帶着直昇機模型,放在西蘭花上飛來飛去,把蔬菜想像成森林;家中的榻榻米上面的車線就當作馬路,拿起車子玩具在上面奔馳。」田中達也說起童年往事時一臉笑意,他憑藉微縮模型創作,在Instagram上打響名堂,他認為,很多人小時候...
「童年往事場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旅遊夜市趴趴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侯孝賢的童年往事- 精華區Yup01-06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電影取景地朝聖, 即將登場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場景 在 童年往事莊園民宿評價的網友討論熱度以及推薦評價,在Dcard 的評價
童年往事場景 在 旅遊夜市趴趴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家看旅遊文 #等疫情過後再出發
彰化鹿港童年往事鹿港旅遊懷舊餐廳,有提供餐廳和住宿的服務,中庭的紅磚建築結合三合院閩南式及巴洛克式建築,頗具特色,園區的場景內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復古場景,戶外有兒童遊樂設施及LOVE南瓜馬車等浪漫拍照場景,餐廳內還可以玩一下換裝遊戲作學生制服的打扮,讓用餐更顯得融入氣氛唷
童年往事場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應肺炎疫情,從明日開始全國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在本週實施遠端工作,我也不例外。
想起平常工作日,中午、晚上部分時間都待在電影院看試片、特映,此模式瞬間消失,才進入居家工作第二天,就有點懷念在電影院做夢的時候。不過,防疫期間在家時間變長,也總算趁上週末開始看《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一季,希望追完第八季之後,台灣的疫情也穩定受控了。
在暫時沒有新片能看的狀況,且相信大家目前都在串流平台找片子,有鑑於此,這陣子就不定期上來和大家聊聊我非常喜歡,且能在串流平台看到的電影,推推舊文,刷刷存在,提醒舊雨新知這些電影或重溫,或新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今天推薦的第一部串流電影,是 #Netflix 的《#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關於離婚的故事,美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在 2005 年拍出《親情難捨》,以孩童、青少年視角,遙望父母的分居與離異,側寫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的家庭失能,同時散發濃厚的紐約情懷,奠定日後創作「諾亞鮑姆巴赫式」城市悲喜劇的基調。
14 年後,2019 年,諾亞鮑姆巴赫似乎再度回憶童年往事並深刻挖掘過往婚姻(與珍妮佛傑森李的離婚),透過成年人視角(同樣是知識份子),緩慢描繪一幅分崩離析的當代美國家庭肖像,這次擦掉稚氣、糅合不解,洗滌出的是成熟、餘韻綿延的《婚姻故事》。
此作開頭第一場落淚戲便十分出眾,飾演劇院表演者的史嘉蕾喬韓森表示表演舞台劇感覺不對,無法掉淚,但經過亞當崔佛在家中的「筆記指點」後,一轉身、一別頭,眼淚潸然落下──諾亞鮑姆巴赫透過此場戲道出現實生活的情緒比偽裝演戲更為真實的寓意。
兩人搖搖欲墜的關係對比這場戲中戲更教人鼻酸、更值得落淚。情緒穿過景框,透向觀眾,看戲的我們立刻感同身受,角色頓時立體鮮明。從此細節探究,諾亞鮑姆巴赫的劇本、場面調度令人印象深刻,這場戲同時揭示片中角色處境,揭開往後風暴的帷幕。
《婚姻故事》是一部匠心獨具的作品,諾亞鮑姆巴赫不斷透過場域符號映照角色心境,東岸紐約、西岸洛杉磯兩大城市的對比自然顯而易見,高大的亞當崔佛在擁擠的紐約反而怡然自得,嬌小的史嘉蕾喬韓森在寬闊的洛杉磯才有一片天地。甚至亞當崔佛在洛杉磯停車場的格格不入、小孩周旋在父母間的拉扯(趕時間與殺時間)、紐約地鐵與洛杉磯家中的對坐等細節,都不斷塑造角色的尷尬與對立,這點在過往諾亞鮑姆巴赫的作品《愛上草食男》中也有相同設定。班史提勒從紐約移至洛杉磯,中年人不合時宜的感觸油然而生。
很多人會說諾亞鮑姆巴赫與伍迪艾倫的神韻極其類似,兩位名導同樣是出生於布魯克林的猶太人,在伍迪艾倫的作品中也總是能窺見紐約和洛杉磯的兩地對比,皆帶著知識份子的焦躁與呢喃(艾倫更偏好碎念),聚焦於個人對生活的不滿及渴望。
伍迪艾倫的《曼哈頓》遙相對望諾亞鮑姆巴赫的《紐約哈哈哈》(也有賈木許《天堂陌影》的味道);我認為《婚姻故事》也有些許《安妮霍爾》的影子──不同的是,艾倫完全放棄洛杉磯,遠走而避之,鮑姆巴赫雖然委屈,但終究接納了洛杉磯(因為兒子)。
事實上,除了伍迪艾倫,諾亞鮑姆巴赫與好友魏斯安德森也相互影響──我們或許可以將魏斯安德森的《海海人生》(諾亞鮑姆巴赫編劇)看作鮑姆巴赫執導《青春倒退嚕》的前身,兩片同樣以「紀錄片導演」做為主角,並帶出「拍電影」的人生代價──不論是錢財、青春、家庭還是婚姻生活,更宏觀來看是生命的消耗。只不過《海海人生》與《青春倒退嚕》場域分別在「海洋」和「紐約」呈現,但從劇本來看,無論是「原始」或「文明」,兩片都交出精彩敘事。
話說回頭,《婚姻故事》中場域與心境相呼應的設計,真正精彩的還是在亞當崔佛於紐約工作室中,接到蘿拉鄧的那通律師電話。亞當崔佛聽著蘿拉鄧一字一句冷冽地描述事態發展,同時打開一扇又一扇的門,踏下一層接一層的階梯,階梯的隱喻在此也可窺見導演筆觸(《小丑》、《寄生上流》也做了同樣設計),暗示離婚態勢的急轉直下和一觸即發,人物在錯綜複雜的場域中巧妙呼應剪不斷理還亂的事件,諾亞鮑姆巴赫精準地利用影像說故事。
這場戲收在熙來攘往的紐約街頭,人聲、車聲鼎沸的大街讓「語言」喪失其功能(正如往後的言語爭執都毫無功能),諾亞鮑姆巴赫的鏡頭也瞬間與角色拉開距離,頗有《愛情,不用翻譯》結尾「失語感」的神來一筆,只不過地點從東京置換成紐約,人物從史嘉蕾喬韓森變成亞當崔佛。
而「嗅覺」與「聽覺」的影射,在《婚姻故事》中也值得一提:當一行人在蘿拉鄧的律師事務所中對峙拉扯時,蘿拉鄧吹捧了亞當崔佛的執導作品,能將「吐司」香味具象化,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緊接下一場戲,亞當崔佛與律師在密閉空間商討對策,不尋常的靜默則透過滴答聲提示角色的焦急心境,「時鐘」聲響同樣具象化,也讓觀眾有了身歷其境的效能,強烈感受現場僵局。吐司與時鐘,我視做諾亞鮑姆巴赫的高明自捧(雖然可能也無此意)。
此外,諾亞鮑姆巴赫在《婚姻故事》中,一如既往地成功掌握悲劇裡的喜劇元素,將兩者的轉折與戲劇性拿捏得恰如其份。諸如亞當崔佛開頭首度到洛杉磯,與妮可的妹妹在嘲笑英國腔調時,才終於「碰巧」發現離婚聲明;又或是近尾聲時,在過往取悅小孩的滑稽魔術中,「碰巧」失手將利刃劃開皮肉,頓時血花四濺,在純淨白門上留下血污(與白牆破洞的暗示相呼應)──正如同這場婚姻中的離婚官司,令人不忍直視,卻又無法忽視,只能胡亂止血,並留下疤痕,束手無策地倒下。
悲劇總是在喜劇中誕生,人們也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諾亞鮑姆巴赫舉重若輕地將喜劇轉化成悲劇,刻骨銘心,血淋淋的烙印在角色與觀眾腦海中,揮之不去。且這些設計,並未有鑿痕過深、過於匠氣之感,因為這些正如同你我生活般,如此貼近。
《婚姻故事》的好,說到底還是要歸功於如手術刀般的犀利的對白,以及兩位演員各自交出影史留名的演技。藍迪紐曼譜寫的原創配樂也有畫龍點睛、烘托情緒的效能,演技的部分以及蘿拉鄧揭露「父權」的台詞便不再贅述,畢竟每個人都能感受那樣的強大演出,且對此讚揚演技的文章應該也夠多了。
而諾亞鮑姆巴赫曾說:「在寫作時盡量不分析角色,但我對我的生活有很好的分析能力,我認為生活是電影的素材。」細膩觀察自身經驗,同時用大量的生活細節堆疊出影像作品,且不顯得枯燥與乏味,正是編導的功力──最令人喜歡的是透過法律攻防,進而提煉出真實人性及失能的婚姻生活,如同《從前,有個好萊塢》以及《愛爾蘭人》,各自用細節換來強勁的敘事力道,不嫌笨重。
觀看諾亞鮑姆巴赫的作品時,也總是能找到一些致敬:《紐約哈哈哈》我們感受到楚浮的《夏日之戀》,配樂則用了李歐卡霍在《壞痞子》中使用大衛鮑伊的〈Modern Love〉,也能在廢青們的家中看見楚浮《零用錢》的海報;而《親情難捨》中在對白中出現高達的《斷了氣》,這次的《婚姻故事》則能看見英格瑪柏格曼《婚姻場景》片名的壁掛和《芬尼與亞歷山大》的相似構圖。諾亞巴赫在小地方從來不吝於展現自己的品味與喜好,也替影迷增添另一層趣味。
從首部劇情長片《瘋狂二十年華》開始,諾亞鮑姆巴赫的電影就流露出一股知識份子的氣質和獨有的焦慮,或許是爸媽皆為文學家的薰陶,培養出的深厚文學底蘊。而無論是剛畢業對未來徬徨的大學生,抑或是逐漸走向陌路的夫妻,都在諾亞鮑姆巴赫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中極俱可視性。而這次藏在《婚姻故事》底下的焦慮,終究是「愛」與「被愛」的本質;「自我實現」和「他者羈絆」的互動關係,諾亞鮑姆巴赫此次梳理「人」的核心,同時拆解「兩性」,透骨入心。
最終,片尾重返「萬聖節」,在孩子獨白中念出開頭的告白信,完整收束,同時透過史嘉蕾喬韓森的溫暖善意(讓出孩子的一天),給出這對男女有可能的和解,並且於本該狂歡的節日提醒世人:該繫好鞋帶,拍拍鞋身,縱使曾經親情難捨,仍須各自轉身,踏往未知的遙遠彼方。
童年往事場景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全文:http://bit.ly/2ndAWrD
「小時候我跟媽媽去超市時,會帶着直昇機模型,放在西蘭花上飛來飛去,把蔬菜想像成森林;家中的榻榻米上面的車線就當作馬路,拿起車子玩具在上面奔馳。」田中達也說起童年往事時一臉笑意,他憑藉微縮模型創作,在Instagram上打響名堂,他認為,很多人小時候都會有這些奇想,只是長大了,想像力漸漸消減,他每日上載一幅微縮場景,把鞋刷、梳子等日用品變成有趣道具,就是要用創作力量和幻想給人驚喜。 記者:陳詠恩
明周娛樂: http://bka.mpweekly.com
明周文化: http://bkb.mpweekly.com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mings.mpweekly.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ChW2iuLQSw/hqdefault.jpg)
童年往事場景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導讀人:丁敏老師
聖嚴法師返鄉重溫童年往事,登臨佛教古道場、四大名山,參訪龍門石窟、秦陵兵馬俑,憑弔昔日出家的道場。
曾以聖嚴法師的寰遊自傳系列作為論文主題的政大中文系教授丁敏,帶著我們跟著聖嚴法師尋根溯源的腳步,從恍如隔世的歷史場景中,尋出時代的悲情,人世的無常、佛教的滄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WU3bwH3woY/hqdefault.jpg)
童年往事場景 在 《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電影取景地朝聖, 即將登場 的必吃
預告文#尋找辛樹芬的背影#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侯孝賢#HouHsiaoHsien #ATimeToLiveAndATimeToDie #SummerAtGrandpas. ... 尋。電影場景 · Mar 4, 2018 ·. ... <看更多>
童年往事場景 在 童年往事莊園民宿評價的網友討論熱度以及推薦評價,在Dcard 的必吃
背起書包,穿上制服,我們上學趣!懷舊場景勾起大人們學生時期的回憶,假日才登場隱藏版的復古老台灣味,彰化童年往事懷舊民宿餐廳,另附上一塊小草坪 . ... <看更多>
童年往事場景 在 侯孝賢的童年往事- 精華區Yup01-06 的必吃
我昨天ㄚ,去電影社看了侯孝賢的"童年往事".
是1985年的片子,內容是關於他的童年,
體弱多病的父親,年紀老邁但健壯的祖母,為家犧牲學業的大姊....
他的童年在翻牆和偷摘芭樂中度過....爸爸因肺病過世...
還有很多他和死黨一起打架生事的故事,
差點被退學的危機,還有死於喉癌的母親......
一年後,祖母也過世了,死因是年紀太老.
"她死前的一個月都躺在榻榻米上沒有起來過,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她身上有螞蟻在爬,
才發現她已經過世不知道多久了.我們請收屍的人來處理,他們把阿婆的屍體翻過來的
時候,她身體的另一邊已經有一些潰爛了.那個收屍的人抬頭狠狠的瞪我們一眼.他心렊
裡一定在想:"不肖的子孫",他一定是這樣想的."
這是電影裡最後一段話.
整個片子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過,卻又有著一種親切的感覺.
198年拍的電影,雖然拍的是上一代的故事,但實際上的那個時空,
是和我們很接近的.
我在他的電影裡面找到一些我們曾經經歷但卻遺落的故事.
也恢復一些我沒經歷過但聽說過的故事場景.
再那個隨手都可以摘到芭樂的年代,祖母帶著他,去找那條回大陸的路....
在那個炎炎夏日,老祖母和他吃著刨冰,
用廣東話問老闆娘"梅縣的梅江橋怎麼走阿....?啊?你不知啊.....?"
侯孝賢的電影....嗯.....我不會說.....
就覺得那些東西在喚起你記憶裡的一些什麼..
帶一點點憂傷,如此遙遠,又如此實際........
我開始語無倫次了起來.....ꐊ
--
有一個女孩跳瀑布自殺,她不是厭世,也不是失志,
是面對這麼燦爛的青春,怕它一旦消失,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如就跟櫻花一樣,
在生命最美的時候 隨 風 離 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6.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