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
書展停辦了,線上活動更為重要,響應這個挑戰也是再合理不過。或許對我來說,將最近買的書放上社群網站不難,難的確實是「一本」,因此想將這個機會留給不太會獨立出來分享的類型,此本屬於我們影迷的台灣電影與文化史回顧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
從 1895 年電影發明與日本殖民同時來到臺灣、五〇年代臺語片興起、六〇年代主流彩色國語片及非主流電影實驗並起、七〇年代鬼片武俠片愛情片鄉土紀錄片百花齊放、八〇年代解嚴前夕黑電影新電影接力出現,到九〇年代戒嚴結束創作者終於可以在大銀幕討論白色恐怖。此書為春山出版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合作成果,他們認為,電影是富含歷史價值的文化資產,既反映又保存了時代,二十二部臺灣電影,就像二十二面記憶的鏡子,映射出時代的光影。電影史不該只是電影史,也是文化史,更是我們應該共同珍視的「看得見的記憶」。
⠀⠀⠀⠀⠀
迫不及待先翻開的,就是後段的以李安與侯孝賢為主題的兩篇文章,偷偷透露,《天橋上的魔術師》劇集即將播出,有時間的人可以趁過年時先再複習一遍《戀戀風塵》,在這部長篇改編作品裡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以下特別擷取《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中由《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蘇致亨執筆的一篇〈天才何以成群地來?台灣新電影的生成條件〉,讀起來相當精彩:
⠀⠀⠀⠀⠀
⠀⠀⠀⠀⠀
「在那盛行文學改編電影的年代,閱讀,自然也對於電影人在製作觀念的啟蒙起了不少作用。侯孝賢自言其轉變正是從拍《兒子的大玩偶》開始。因為是改編黃春明的小說,態度上總是比較謹慎,也受小說影響,朝向寫實發展。此外,因朱天文推薦而讀的《從文自傳》,更讓他找到一種遠而冷靜的敘事視角。拍《風櫃來的人》時,給攝影師的指令,就是叫一直叫他『遠一點』。自此之後侯孝賢逐漸摸索出其獨特風格,以情感上的『寫實』為依歸。為求寫實,更偏愛非職業演員的表現,甚至寧可『不打斷時間,拍得長,讓演員沉浸;不切割空間,保存現場的完整,讓演員自在』,而衍生出其獨門的長鏡頭美學。
⠀⠀⠀⠀⠀
幾位帶有新觀念的導演們,也多能得到中影出身、年輕一輩技術人員的刺激與支持。攝影師李屏賓就曾表示,他從助理時期就已經想追求更寫實的光影處理方式,卻總是遭到其他老前輩提醒『光不夠』。一直要到拍《光陰的故事》碰上楊德昌這批新導演,終於能擺脫傳統飽滿的燈光打法,改以更擬真的光影呈現;1985 年與侯孝賢合作《童年往事》時,甚至已經敢挑戰只用一百瓦不到的燈泡當作主要光源了。李屏賓說:『侯導以前不懂鏡頭、不懂影像、不懂光,但是他懂感覺,很厲害。』1993 年合作《戲夢人生》時,李屏賓說他自己已經很少用燈,但侯孝賢幾乎完全不要燈了。
⠀⠀⠀⠀⠀
在剪接師廖慶松眼中,自美國留學返台的新導演如楊德昌和萬仁等人,『事實上拍片沒有那麼專業,可是他們的觀念卻是先進。』對於電影創作,他們有非常強烈的自省與社會理想。廖慶松強調:『新浪潮的導演們,是我這輩子工作過最有肩膀的電影人,他們事實上很強烈地傳達自己對社會、對很多事情的觀點,而且從頭到尾堅持,沒有改變。』」
⠀⠀⠀⠀⠀
⠀⠀⠀⠀⠀
⠀⠀⠀⠀⠀
⠀⠀⠀⠀⠀
▍博客來 :https://pse.is/39xk7a
《童年往事》 :https://pse.is/3am9wh
《戀戀風塵》 :https://pse.is/3bjyak
《風櫃來的人》 :https://pse.is/3btgv4
《兒子的大玩偶》:https://pse.is/3bm6ln
童年往事朱天文 在 吳震亞導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馬57|終身成就獎終身成就獎-侯孝賢
侯孝賢1973年踏入電影界,從場記、編劇、副導一路累積經驗,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就是溜溜的她》。他在1980年代以《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等片成為「台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1989年導演的《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首部在國際三大影展掄元的台灣電影。1993年《戲夢人生》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獎。他的《好男好女》(1995)、《南國再見,南國》(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最好的時光》(2005)多次入選坎城競賽,2015年以《刺客 聶隱娘》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侯孝賢也在金馬獎得過3座最佳導演(《悲情城市》、《好男好女》、《刺客 聶隱娘》)、2座最佳改編劇本(《小畢的故事》、《油麻菜籽》)與1座最佳原著劇本(《童年往事》),以及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等。
侯孝賢的電影成就聞名國際。今年5月,紐約時報專文報導,標題還以「台灣最偉大的電影人」稱呼他。除了對電影美學的影響,有目共睹;侯孝賢對於提升台灣電影製作品質,培育新晉人才,也不遺餘力。他的班底在不同領域都有傑出成就,見賢思齊下,亦多投入提攜後進。他還於2009年創立金馬電影學院,提供華語影壇年輕影人切磋精進的機會。對於電影傳承這項艱鉅的工程,侯孝賢從作品到作為,具有全面性的貢獻。
-
導演.攝影.剪接 姚宏易
製片 劉信利
Casting 邱沛榆
攝影助理 戴育祺 陳思彤 詹智涵 范嘉珍
燈光 姚宏易 戴育祺
現場收音 侯甫嶽
後期 百聿數碼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後期總監 李志緯
3D動畫總監 謝岡達
後期專案管理 施如芳
後期檔案管理 高國瑋
數位剪輯 廖珮均
剪輯助理 林郁倫
調光師 李志緯
調光助理 林明毅
字幕製作 鐘文佑
聲音指導 杜篤之
聲音剪接 劉小蝶 謝青㚬 張芬瑄 林庭安 李牧容 黃韻婕 黃昱華
混音 江宜真
杜比混音錄音室 聲色盒子有限公司
音樂 林強
感謝 舒淇、張震、朱天文、林強、黃文英、杜篤之、廖慶松、李屏賓、譚紀良、李錫堅、光點台北(台北之家)、三視多媒體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台藝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羅景中、陳嘉壬、莊哲瑋、洪聖雄、中影股份有限公司、百聿數碼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聲色盒子有限公司、目宿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李鎧華、黃熙、林靜憶、林劭軒、賴謙暉
#金馬57 #金馬獎 #終身成就獎終身成就獎 #侯孝賢
#今晚我想來點金馬獎
#Uber與金馬一起為得獎者喝采
#Uber邀您進戲院挺華語電影
#第57屆金馬獎唯一指定官方叫車平台
童年往事朱天文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52屆金馬獎入圍者看點】
№21
最佳改編劇本獎
鍾阿城、朱天文、謝海盟 《刺客聶隱娘》
.
.
註:1989年的金馬獎,《三個女人的故事》提名11項,但入圍名單上的原著劇本獎一項卻只見邱戴安平(邱剛建),不見另一位編劇鍾阿城。原來時年金馬獎只許台灣、香港籍影人入圍,陸籍的阿城自然被排除在外。最後該劇拿下劇本獎,但礙於規則,阿城卻未能共享榮耀,實在委屈。到了今年,他才總算「名正言順」地獲得提名。回顧金馬獎歷史,類似案例多少件?若能考慮補償一座榮譽獎,彰顯金馬獎的氣度,也許是美事一件。
.
話說,鍾阿城與侯孝賢的這次合作也值得玩味,當年侯導在威尼斯影展以《悲情城市》拿下金獅獎,回國拿金馬看似勢在必得,就是爆冷敗給了《三個女人的故事》。
.
另兩名入圍者便不必贅述。侯導的御用編劇朱天文已是金馬獎常客,她首次入圍是在1983年,在兩項劇本獎共有七次提名記錄,並以《小畢的故事》、《童年往事》和《好男好女》三度拿下獲獎。現今備受文壇矚目的謝海盟則是首次獲得金馬獎提名,她出身文學世家,是朱天文的外甥女。
.
金馬獎頒獎典禮:11/21
(至11/20止,每日將發布一到兩次的介紹文。)
刺客聶隱娘 The Assassin #侯孝賢 #朱天文 #鍾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