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看看
首先先祝大家聖誕佳節快樂🎁
接下來要開始嚴肅的話題了~
你們準備好了嗎?👀
_
#高雄輕軌停看聽
2018.12.25
高雄市自縣市合併後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在這次的選舉,高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琳瑯滿目的數據橫空出現在民眾眼前,5000天坑、300億治水、277萬人口、3000億舉債。姑且不論其數據的真實性及帶來的輿論效應,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次選舉,高雄與眾不同。11/24,四年一次的九合一大選,漫長的隊伍及眼花繚繞的公投案消磨著大家的耐心與時間,而在當天晚上,89萬的有效票底定了未來四年的地方首長,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興高采烈也有人灰心喪志。
【選舉有人勝出,主要原因是大多數人用選票反對某人,而不是支持某人當選。】— 富蘭克林‧亞當斯
木已成舟,不管選舉結果是否滿意,我們能做的,就是盡一個市民的責任監督政府。12/25韓國瑜正式上任高雄市市長,從今以後,他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
根據媒體報導,韓國瑜表示: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將會停工,傾聽民意,再下決定。
言論一出正反輿論激烈討論,不論是對輕軌的存廢、效益在網路上的文章都不勝枚舉,包括「高雄好過日、高雄輕軌好日子、高雄點...」這些致力傳遞訊息的粉絲專頁,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其實與傳統媒體的報導不同的聲音正流傳在網路上。
而針對輕軌,今天想與大家談談兩個重點,希望大家先放下政治的執念來與我們進行理性的討論。
~~~~~~~~~~~~~~~~~~~~~~
#大眾運輸的目的
對於高雄輕軌,大家總是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卻鮮少人回歸交通及大眾運輸的本質來討論,即便有所結論,這樣的聲音也止於同溫層,極少被推廣至市民之間。你是否曾經出過國來趟自由行呢?我們做足了功課、查好了路線,在那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家,透過雙腳走訪名勝,在那缺乏行動選擇片刻,是否也讓你感嘆過便捷的大眾運輸?回到台灣,回到溫暖的窩之後,隔天一覺醒來,發動機車、踩動油門,駕車離開了地下室,這樣的經驗,相信絕對不是只有少數人擁有。可否回想,那異國的大眾運輸,是否只乘載了與你相同的觀光客,我相信不是,乘客口中大多說著他們熟悉的母語,並過著他們熟悉的生活。
「差在哪裡?」或許這不是「文化差異」能一語置之的,交通與文化密不可分,但並非無法改變,你能想像過去的台灣摩托車也曾經稀少過嗎?在導入大公路主義之前的台灣也曾經讓鐵路成為民眾、貨物主要的通勤、載運工具,既然過去與現在不同,那現在也不代表未來。
【一座進步的城市,並不是讓窮人有車開,而是讓富人也樂於搭乘大眾運輸。】— 哥倫比亞前波哥大市長恩里克.潘納羅薩
「大眾運輸重要」就如同顧客回饋表上的「同意」,百分之八十的人會勾選,不到「非常同意」,卻是普世的認知。但怎麼做?也如同簡答題,回答的方式千千百百種,有人說完善公車系統、也有人說興建捷運、更有人說提供更多的優惠方案...相信只要談論大眾運輸,這是多數人會給出的意見,但這當中最缺乏的則是,「抑制私人載具」的部分。交通,是人「點對點的移動途徑」,而交通工具,則是選擇越過途徑的方式,不論私家車、機慢車、公車、捷運、輕軌甚至是步行,皆是選擇,而這些交通方式在相加總後,合計必須是100%。表示使用私人載具的人越多,使用大眾運輸的人則會越少。這是不變的事實。
所以,發展大眾運輸的目的,很明顯是要降低私有載具的使用率,但回頭看看,反對高雄輕軌的抗爭中,又有多少是以「阻礙交通」為由的呢?這難道不是件弔詭的事情嗎?
接下來,撇開大順路的問題,
隨著你們的想法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
①大眾運輸,應該發展在交通壅塞的地方,還是交通良好的地方?
②如果塞車,你會繼續塞在車陣中?或是會改搭乘大眾運輸、改道而行?
③在知道目的地的停車位將一位難求,是否會改搭乘大眾運輸?
④如果未來開車、騎車不再方便,是否會考慮使用大眾運輸呢?
這些問題,就留給你們思考了~
~~~~~~~~~~~~~~~~~~~~~~
#停工的高雄輕軌下一步呢?
首先,停工不等於停建,這方面先保持樂觀,但是,計畫生變已是既定事實。
但我們不是在追劇,按了遙控器泡杯茶就能把這件事拋諸腦後,我們是實實在在生活於高雄的人,不論政黨輪替、世界改變,都無法阻止明天到來。因此,沒有完成的環狀輕軌,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首先,先意識到大順路的塞車問題,並非輕軌造成的,因為輕軌還未施作,那塞車是生於何處?大順陸橋、交通幹道、違停、佔用騎樓、違規右轉、路邊停車...這些種種都是原因,在未來還必須加上商場進駐,眾所周知,大順路沿線的商場在計劃之內有起碼有「義享天地、富邦商場、興富發悅誠廣場、MLD凹子底」四家商場即將進駐,及本就需要載運批發的「好市多」,輕軌的取消,可以預見未來透過大順路前往商場的人車將會攀升,即便是公車也會卡在車陣之中窒礙難行。若有必須通行大順路理由的市民朋友,可能需要辛苦這一段了;倘若是「穿越性需求」,則建議改道而行。
再來,必須認同高雄輕軌的在轉乘站不足的情況下,現在的運量將會是短期間內的極限,本來大順(人口稠密區)會是提升運量最佳的機會,但放棄了這樣的良機,除了可能成為輕軌系統運量的一大困境。也會間接讓高雄捷運無法吸收大順鼎金一帶的大眾運輸需求。
若要讓一階輕軌實質運量提升,建議西端“至少”必須施作至台鐵鼓山站,而東端考慮與捷運文化中心共站抑或沿著臨港線延伸至台鐵民族站。即便我們知道目前台鐵通勤站因為班次間距時間過長,轉乘需求不大,但或許這會是作為”必須停建“輕軌收尾的辦法之一,且不能排除未來重啟及延伸的可行性。
第三,必須全心全力投入第一階段原本問題的改善,如果無法說服民眾二階的續建,就必須讓人民重新相信輕軌,現有的號誌、時速、班距、磨軌聲、公車轉乘都需要再行逐步調整,倘若未來市民終於看見輕軌的好了,或交通真的惡化至無以復加了,我們才可能隨時準備端出輕軌來解套交通問題。
~~~~~~~~~~~~~~~~~~~~~~
如果你支持輕軌,那停工就不是認輸的時候,如果你堅信發展大眾運輸沒有錯,那就不應該害怕失敗,為了理想的城市不斷提出訴求。也不要吝嗇發表意見,你的一字一句可能都可以帶給施工人員、施政者莫大的信心。
如果你不認同輕軌,那我們保持理性溝通,減少謾罵。相信你有你的堅持,但請不要拒絕前來與你討論的人,試著以你的觀點與對方討論看看吧,相信大家都是可以溝通的,只是立場不同,難以取得共識而已。
~~~~~~~~~~~~~~~~~~~~~~~
👀延伸閱讀:
比爾•福特 | 交通癱瘓背後的未來:
https://goo.gl/AQe4yF
Enrique Peñalosa | 「為何公車體現了民主實踐?」:
https://goo.gl/yTMn3D
交通堵塞——有何對策?:
ttps://goo.gl/Fyt3MA
~~~~~~~~~~~~~~~~~~~~~~
👀看更多相關專頁:
高雄捷運
零號出口 Exit No.0
高雄點 Kaohsiung.
高雄好過日
高雄輕軌好行+
高雄公車好好行
松山查爾斯 Traffic Insight
高雄輕軌好日子。Nice Day For Kaohsiung Tramway
文|莊騏嘉
_
#高雄 #高雄輕軌 #大眾運輸 #公民討論
#大雄誌
私家車合併試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港鐵年年加價今年唔加,係咪咁著數先?】
港鐵年賺百億連年加價,今年回歸廿週年,突然唔加價,對外宣稱根據可加可減機制,今年未符加價條件,唔通可加可減機制真的有成效?不要太天真吧,只不過是政府見市民抱怨聲與日俱增,越來越多團體及人士前往港鐵示威抗議;又見習近平即將訪港,才亡羊補牢,希望平息香港人的怒氣,以減少香港人七一上街的意慾,欲營造歌舞聲平的氣氛而已。村長認為今次港鐵決定今年不加價,其實是一個政治決定,港鐵刻意去設計一個方程式,以符合有加無減機制,做成不能加價的假像,只是呃鬼食豆腐的技倆罷了!運房局身為港的大股東,居然不出席港鐵股東大會,那就不難明白港鐵超支、意外頻生居然沒人監督了!
我們認為港鐵應該服務市民大眾,政府應該回購港鐵,重新制訂運輸政策,回饋每一個有份出錢出力的香港人!
【 民生不是搖錢樹 回購港鐵減票價 】
早前,港鐵與政府公布「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檢討結果,決定維持現行的票價調整機制公式。過去7年,港鐵透過「有加無減機制」年賺百億年年加價,累計票價加幅超過25%!
社民連多次公民抗命,走到港鐵站內抗議加價,派發單張及張貼貼紙,呼籲市民一同反對加價,政府隨即要求檢討機制。今年政府終與港鐵達成協議,但卻維持機制,在公式上,未來6年均減0.6%,並一次性就公式作特別安排,再打九折,以致加價幅度剛好不夠1.5%,令港鐵今年不能加價。
表面上,港鐵似是深明大義,還富於民。但事實上,這次擱置加價,純粹是港鐵與政府玩弄機制,避免政治壓力。試問,如果不剛好扣減0.6%及一次性九折的算式,加價幅度會剛好在1.5%以下不用加價嗎?試問,可隨意安插的算式又如何可以忽然變成機制一部份?因此,所謂「可加可減機制」根本就是港鐵及作為大股東的特區政府所操弄的謀財工具,要否減價完全是一個政治決定!
港鐵自2000年地鐵上市及2007年兩鐵合併後,不斷拓展車站商務。去年,港鐵單以客運業務盈利已有76億,車站商務收入則有50億,總盈利亦有102億,凡此種種都反映票價完全有減價空間,但港鐵不但不思進取,更多次調升港鐵高層人工,其中行政總裁梁國權更坐享1400萬年薪!過去7年,港鐵盈利依然以百億計,即使如今投術性調整機制,再有3%八達通車費回贈,對受盡過去7年加價之苦的市民來說乃是九牛一毛。如果港鐵及政府真的以民為貴,想減輕市民交通費成本,倒不如在盈利百億時,立即減價更形實際。
社民連一直以行動對抗「港鐵霸權」,多次於港鐵站內示威抗議港鐵加價,包括副主席黃浩銘、曾健成、陳文威、陳德章、馬雲祺、社運人士周諾恆及工黨郭永健等抗爭者,反遭港鐵票控,利用過時的《港鐵附例》打壓異見,同時亦對乘客造成多方不便,例如不准飲水(但《附例》英文本卻列明為” beverage”)的限制,在飲食店鋪林立的港鐵站實施極不合理,有必要盡快修訂。
無論是港鐵年賺百億年年加價,還是多次向立法會申請百億撥款擴建鐵路網,均見港鐵「又食又拎」,貪得無厭,是名符其實的「吸血鬼」!作為公用事業,尤其是政府坐擁75%股份的公共交通機構,如今已淪為小數股東及既得利益者的搖錢樹。我們認為,民生不是搖錢樹,港鐵不應作為小數人的謀財工具。特區政府應撥出約500億回購港鐵,並立即減價,調配資源,全面改善運輸系統。公用事業不是謀財工具,政府不但作為港鐵大股東有責任處理加價問題,更應全面將港鐵及巴士公司等公用事業收歸公有,重訂運輸政策,力求收支平衡,以服務市民為第一優先!而曾經說過港鐵為「三座大山」之一的林鄭月娥,更是責無旁貸,必須推行改革,否則社民連的抗議只會陸續有來!
本會要求特區政府及港鐵:
一、 立即全面減票價,檢討西鐵及東涌線票價標準,拒絕小恩小惠;
二、 立即修改《港鐵附例》,明確容許乘客飲水,並研究放寬對攜帶單車及在站內交收物品等不合理限制;
三、 廢除「有加無減」機制,加價減價由行政會議及立法會把關;
四、 回購所有公用事業,包括港鐵、三巴、東西隧,全面減價;
五、 重訂運輸政策,限制私家車數目,增加巴士小巴服務。
社會民主連線
2017年5月16日
────────────
社民連instagram:lsd_hongkong
捐款支持社民連:lsd.org.hk/donate
成為社民連義工:www.lsd.org.hk/volunteer
社民連行動公開資訊:telegram.me/lsd_action
私家車合併試 在 回聲樂團 小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淺談第三方支付 之二 (滴滴出行)
(無關政治)
滴滴打車在2015合併了快的打車後,成為中國最大的打車服務公司,在2016年五月,美國蘋果公司砸下10億美金投資滴滴,是滴滴獲得的最高單筆投資,也是蘋果史上第二大投資(之前最高是30億美金買下Beats)。現在滴滴完全就是最高市佔率,而深度的整合,也值得我們參考借鏡。
★ 1.) 整合所有叫車服務,More than Uber。
出租車/快車/專車/順風車:
.
出租車是一般Taxi,與在路上攔車無異,差別就是你可以用APP第三方支付,還有一些乘車卷優惠。快車跟專車就是私家車(像是Uber),快車就是比較一般的普通車(也不一定),收費便宜,而專車就是Premium比較高檔的車子,收費也貴一點點。要成為專車司機都要從快車開始,而之後累計一定credit之後,車輛也符合專車標準之後可升級為專車司機。他們還有拼車服務,可以跟別人一起share車資,但是多半難叫,大部份還是直接用快車或是專車,當然也可以在尖峰時間加價打車,Uber該有的都有,一個都沒少。
甚至還有順風車,就是你先設定你每天開車上下班的路線與時間,系統會幫你媒合乘客,在固定的上班路上一起Car Pool,付點車資攤油費,這個真厲害。
真正在魔都可不能沒有這個軟件,路上基本上尖峰時段是攔不到一般計程車的,可能是跟我一樣看著旁邊路人一直在跟司機說我人在哪邊你到了沒呀?你沒有第三方支付你就哭哭等等等等。
.
★★ 2.) 代駕/試駕,真牛逼。
代駕:
除了地圖上有一大堆私家車之外,喝酒後叫代駕也非常普遍。我的觀察,不是因為中國人突然守法了,是因為代駕真的太方便太便宜了。
我在上海跟表姐夫家人一起吃飯,喝了一些黃酒,表姐夫說要叫代駕,來了一位中年男子,穿著滴滴代駕的背心,騎車一台迷你摺疊式電動滑板車出現,上車之前拿出滴滴坐椅套,鋪上駕駛座,將迷你電動滑板車車放上後行李廂,戴上手套,整整齊齊,開回家車程約25分鐘,只要35 RMB。而這個代駕收費是以晚上八點/九點/十點....不同時段,越晚時間越貴。
他送你到家之後,從後行李廂拿出電瓶車,打開APP繼續在外面接客。這個真的Uber就沒有了,台灣的代駕通常價格較高,司機也要自己坐計程車或是其他方法回去,而這邊有個小摺疊電瓶車就搞定了。(充滿電可以騎70公里)
.
試駕:
而試駕真的厲害了,這個真的牛逼,就是如果你有什麼車子,都可成為車主,你可以看到附近有多少Benz C class,可以付點錢來體驗各式各樣的車子。
一般是“限乘坐”,車主可以帶你兜兜風,跟你分享這台車的優缺點。如果你想自己開車也行,但是價格比較高。沃草真的好牛啊,真的什麼車子都有,你想坐坐小牛海神跑車什麼都有,如果這附近有這些車子的話。(你也可以把他從很遠的地方叫來,但是車資價格就比較高一些,但是車主都能賺錢)。
而這個試駕版面,對消費者來說,其實是看他下面的所有的體驗評價,還有所有評分,對於車商而言,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不用等到私家車主真的無聊提供試駕,車商自己就有一大堆車子在外面給試駕了。根本是賣車端的好評行銷,車商不得不重視。
總之,這只是第三方支付的所有便利體驗下的其中之一,外賣/按摩/洗衣/清潔/阿姨/金融/購物/交通......etc要聊下去真的講不完,連餓了嗎(外賣App)都重金請來退休的Kobe來代言,你就知道這個巨大經濟體下的恐怖速度。
共勉之
私家車合併試 在 實拍香港駕駛考試過程| 私家車| 何文田路線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忠孝街#孝民街#迦密村街#考車#考牌#考試#駕試考試#考試路線#考試須知#考試必看#考車須知#考車必看#考車路線#考車前必看#新牌#新牌仔#新手#駕駛態度# ... ... <看更多>
私家車合併試 在 #私家車合併試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私家車合併試 ; May 14, 2020 · 14 May 2020. Full Pass · 9 ; September 25, 2019 · 2. 3 Shares ; May 27, 2019 · 貨van 成功例子 · 2 ; March 14, 2019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