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蠟筆」是一則怪談系的都市傳說。
聽說有些房子會殘留從前住在這裡的人所遺留下來的意念,像是不捨、愁苦、埋怨、忿恨、委屈、懊悔、憂鬱、酸楚、焦慮不安等情緒。
一般仲介帶客戶看房子的時候,只能憑藉房屋的外觀以及仲介透露的資訊來判斷這房子適不適合住進去,能掌握的訊息十分有限。其實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如果看中意的房子,應該要找機會在不同的時間跟附近的住戶還有店家聊聊天,通常社區裡發生過什麼事,左鄰右舍都會有所耳聞,稍微瞭解一下前一手的住戶或是這棟房子的來歷,是買屋的必備常識。
聽說在城市的近郊有著這麼一棟中古洋房,整體外觀屬於磚造建築,採光不錯而且通風良好,交通環境也相當便利,附帶一提,它的房價相當便宜,條件這麼好的房子感覺好像天降下來的禮物。於是有一對夫婦透過仲介看房,很快地就下定決心買下它,並且在短時間之內搬進去住。
在此之前,這棟房子閒置了很久,也不曉得是什麼原因,但因為房子本身滿乾淨的,沒有堆放什麼陳舊的物品,這對夫婦對於撿到如此便宜的物件感到喜出望外,自然不會去多想,也請了搬家公司把日常需要的物品還有家具,統統搬進了新家,開始全新的生活,就如同好萊塢電影常演的那樣,一切美好得不像是真的,其實從這裡就應該開始懷疑才對,但人們總是會忽略一些細節,選擇自己想看見的部分。
才住進去沒有多久,丈夫在屋內的走廊上發現了一枝蠟筆,它是紅色的,沒有人住的房子,怎麼會出現小朋友塗鴉用的蠟筆呢,這對夫妻並沒有生孩子,所以不可能是他們帶進來的,最有可能的就是前一任房客忘了帶走,可能是小朋友遺落的物品,丈夫也沒多想,順手就把紅色蠟筆扔進垃圾桶,繼續忙他自己的事,就這樣怪事接二連三發生。
過了幾天,這次換成太太在走廊上撿到了紅色蠟筆,可是說也奇怪,屋子的門鎖並未被撬開,窗戶也完好無缺,沒有外人侵入的痕跡,照理說不會有誰惡作劇,刻意把紅色蠟筆遺留在地板上,先前搬家工人來的時候,地板上的雜物都清掉了,印象中也沒發現過紅色蠟筆,所以它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真的教人摸不著頭緒。
丈夫也感到不解的搔了搔頭,明明我已經把蠟筆扔進垃圾桶裡,怎麼還會出現在此,他覺得有點生氣,於是乾脆把紅色蠟筆拿出屋外,走到露天的垃圾回收區把它扔進子母垃圾車裡面,頭也不回的轉身往家的方向走去,並把大門給關上。
接下來的發展,想必你已經猜到了吧。又過了幾天,這對夫妻再次於走廊上發現了紅色蠟筆,社區附近幾乎不見小朋友的蹤影,但他們確認過是同一枝蠟筆沒錯,雖然覺得事情並不單純,可是除了蠟筆之外,也沒有別的線索,於是他們對了一下眼神,決定開始搜索蠟筆掉落的附近,有沒有什麼可疑的地方。
於是發現到牆角的壁紙有剝落的痕跡,而且剝落的地方還不只有一處,顯然因為牆壁受潮使得壁紙與牆面開始剝離,用力撕開一角,裡頭竟然不是磚砌的牆,而是水泥牆,這使得兩夫妻開始有了懷疑,莫非在這棟洋房裡,還有他們原本不知道的隔間,也就是說在可見的屋內,還隱藏了另一個房間,並且被壁紙悄悄的掩蓋住,只不過現在被他們發現了,但他們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祕密。
這次他們找了工人把壁紙全部撕開,並且開始敲牆壁,想知道裡頭的房間究竟是什麼情況,花費一番工夫,終於牆壁被敲開了,裡頭果然是一個小房間,但空無一物,牆上其實有個木造的小門被鎖起來,鑰匙也不知去向。房內的空氣中飄散著一種異味,很像是死老鼠的屍體在空氣中靜置許久最後乾掉的氣味,令人作嘔,他們在暗不見光的小房間裡,拿起手電筒往裡面照過去,只見房間的牆壁上被紅色蠟筆密密麻麻寫滿了同樣的字句:
「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媽媽對不起放我出去……」像是聲嘶力竭,血淋淋的吶喊著。
猜想應該是有個孩子被困在這裡,做媽媽的不讓孩子出去,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做出這種禁錮孩子自由的動作,沒有人知道,可是從牆上零亂而重複的字句當中可以感受到孩子當時的惶恐、不安、哭泣,無人伸手求援的絕望感,但四處察看,並沒有發現任何小朋友的屍體或是隨身物品。
這則都市傳說會讓人害怕的點在於,不曉得當初被關在這裡的孩子最後有沒有順利的離開,或是孩子是否遭受苛酷的虐待或毆打不得而知,但會讓人聯想到那些被綁架的孩童,他們默默地在某個黑暗的角落等待救援,最後還是遭遇了毒手,尤其像是這種可能被掩埋在屋內的某處,若不是紅色蠟筆的指引,可能真相不會被公諸於世,它讓人有許多恐怖的聯想,便宜的老房子、無端多出了一個被隱藏的房間、可能的受害者、被虐待的孩童,這一連串的元素,很適合被拍成恐怖電影的題材,好萊塢的「厲嬰宅」系列不也是如出一轍。
大部分的都市傳說都有著發源地不祥,聽朋友的朋友如此轉述的性質,很少有這種怪談故事是有明確出處的,根據維基百科的條目記載,這則怪談,是由作家伊集院光在廣播節目中向聽眾朋友公開述說的。對於伊集院光來說,這是完全創作出來的怪談,也是他平日的樂趣之一,能說出令人發毛的怪談故事,對於想像力超乎常人的作家是一項頗具吸引力的挑戰。
只不過透過廣播的傳播媒介,聽眾或許會誤以為是真人真事,於是會告知自己的親友,我從廣播上聽到這麼一則怪談,也有聽眾大概是聽了這集的節目,而把聽來的故事當作親身體驗的怪談投稿到雜誌或社群平台,形成了一種通過「朋友的朋友」聽聞而來的管道,於是擴大了故事的知名度,逐漸形成一則都市傳說。
任誰也不想住進像那樣可怕的房子裡,但怪談的迷人之處,就在於轉述的人會添加自己的想像,讓故事本身有更多豐富的元素,添加其血肉。所以即使原本是一則創作出來的怪談,也因為轉述的人相信確有其事,而增添了可信度,於是像不幸的連鎖信一樣,持續透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將故事的生命力延續下去,或許下次在屋內撿到紅色蠟筆的時候,你也有自己的故事版本可以說了。
文字 / 銀色快手 怪談師、偽民俗學家
我把紅色蠟筆的影片放在留言的第一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賞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吳若權幸福書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若權 #幸福書房 #斷捨離 人生中的每一次的相遇,不論是在超市排隊結帳、或到公園裡散步,都是克服孤立的機會。只要我們願意伸出手、付出關懷、支持他人,連結感和歸屬感也會跟著增加。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你可以獨立,但不孤立」這本書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
「社群焦慮斷捨離」的推薦目錄: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焦慮主婦L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社群焦慮斷捨離:30日不碰臉書與IG!我的戒斷實驗報告 的評價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刪了IG 45天,让我走出焦虑/ 律师分享(2021)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朋啾!蒲公英】繽紛人生| 昨晚IG全球用戶大規模無預警遭到 ... 的評價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_#後青春修煉手冊
_勇敢與有毒的人際關係斷捨離
.
不論是主動被動,線上或現實,我們每天都在學著融入群體生活。面對職場的溝通與互動、來來去去的朋友圈,以及網路社群增增減減的 Follower,你有為此感到焦慮嗎?該怎麼拿捏聚會交際與獨處修復的時間分配?
.
我與絕不斷捨離的好友莊鵑瑛 - 小球,在她的 podcast 節目「後青春修煉手冊」,一起聊聊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後青春期的交友觀,如何重質不重量,拒絕那些降低你人生品質、有毒的人際關係。
.
🔊 線上收聽:https://apple.co/3k4jNyJ
.
🔥 追蹤《#威年催眠秀》IG:https://bit.ly/3uLut7A
.
《#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
博客來:https://bit.ly/3lg1WCk
誠 品:https://bit.ly/3g0yGyD
金石堂:https://bit.ly/3fF1gqj
MOMO:https://bit.ly/34Beazp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插電 #電子用品斷捨離
#大腦快超載了嗎 #數位排毒
.
外在的世界紛擾喧鬧,所以,磨礪自身力量的第一步,就是學習有效處理感官超載。我們必須釐清並疏通那些堵住內在指引系統的障礙物,為此,我們要把外在的雜音調小聲,才聽得見內在的心聲。
.
你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始——每週至少有一天,把所有電子用品關掉二十四小時。是的,意思就是關掉電視、手機和電腦,一星期有一天,只接緊急的電話。你可以慢慢增加到一星期兩天,就像斷食一樣,你的身體會開始排毒,排除所有我們不斷「吃進去」的噪音和資訊。如果沒辦法整整一、兩天都完全「不插電」,你也可以發揮創意——或許是每天晚上不插電三小時,或許是一早起床先不插電三小時。試試看對你可行的做法,無論怎麼做,只要能讓你鬆一口氣就好。
.
切記,社群媒體的問題比其他形式的媒體更嚴重,因為它無所不在。透過各種電子用品,我們二十四小時都跟社群媒體保持連線。收到訊息就急著立刻回覆,無形中也變成一種壓力。到處充斥著持續不斷的干擾和令人分心的事物。有些人對智慧型手機著迷到邊開車邊傳簡訊,真的名副其實是在冒生命的危險。我們從早到晚一點一滴將社群媒體上的訊息內化,並時時對或真或假的危機保持高度警覺。這些危機有可能是為了賺點閱率而被誇大了,因為「恐懼」是一種熱銷品!
.
我因此很不喜歡電視上沒完沒了的「新聞快報」。有時只是某個名人或政治人物發的一則推特,也跟地震、校園槍擊案或戰爭等攸關生死的大事占據一樣的播報時間,被賦予一樣的嚴重等級。這種不公正、不平衡的感覺又增加了感官負擔。藥品廣告也一樣,有些廣告聲稱的副作用比那些藥要處理的症狀還嚴重!這些廣告本身就不健康,與它們追求身心健康的本意相違背。
.
喬・迪斯本札醫師在他的著作《你就是安慰劑》中提出:種在我們腦海中的念頭最終會開花結果,尤其如果是一再重複種下的話。所以,如果不斷受到有關疾病的訊息轟炸,而我們本身又是易感體質,我們的身體就更有可能生一場大病。如果不斷受到悲劇與死亡的新聞轟炸,我們的焦慮心理也可能全面大爆發。如果你是生性善感的共感人,受影響的強度則又加重了無數倍。
.
我們也會把憤怒的網路酸民和惡意的留言者放在心上,將他們吐出來的酸言酸語和嗆辣言詞內化。這些酸民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網路上吵架、搗亂、帶風向或貼一些煽動性的內容。惡意的留言者則利用網路匿名的特性,得到了為所欲為的力量。身為共感人,我們一定要忠於自己同情共感的天性,不要覺得為了對付酸民就要變得跟他們一樣。
.
我不是說要對抗感官超載就得把頭埋在沙子裡,而是說我們需要的只是少吃一點「媒體大餐」、騰出一個清淨的空間。這是和內在嚮導保持聯絡唯一的辦法,也唯有和內在嚮導保持聯絡,我們才能對人類有更大的貢獻。
.
--
本文摘自《死過一次才學會守護自己:共感人的「小我」練習》,作者為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新加坡出生、香港長大、接受英式教育的印度裔,會講流利的廣東話,曾在企業界服務多年。常受邀赴全球各地演講與受訪,談論如何面對絕症、死亡,以及放下恐懼、重建心靈信仰等主題。
.
📖閱讀本書:https://reurl.cc/83Zy0X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吳若權 #幸福書房 #斷捨離
人生中的每一次的相遇,不論是在超市排隊結帳、或到公園裡散步,都是克服孤立的機會。只要我們願意伸出手、付出關懷、支持他人,連結感和歸屬感也會跟著增加。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你可以獨立,但不孤立」這本書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Telegram - ericwu567
合作 & 節目建議
=============
ericwu128@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ihO6Pagqw/hqdefault.jpg)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焦慮主婦L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居家很OK,耍廢需謹慎!!!你今天耍的廢,可能就是明天要碰的壁~
😊焦慮主婦Lia的Podcast欄目正式上架啦😊
歡迎大家收聽【精神台灣人Lia】
EP01 精神台灣人想對疫情下的台灣說些話
🎧收聽方式
🔍SoundOn 免費收聽 →
https://bit.ly/3guOYkZ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3iGRgyQ
🔍KKBOX →
https://bit.ly/2RYg7TJ
🔍Spotify →
https://spoti.fi/3q1fUvQ
#台灣加油 #耍廢救台灣 #居家防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KD-5UzEVs8/hqdefault.jpg)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09k1c-8GUg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8/17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topic/10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新平台露出】受夠YouTube廣告?!
這裡讓你專心學習:https://odysee.com/@%E5%95%9F%E9%BB%9E%E6%96%87%E5%8C%96:c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_5tHW35-D0/hqdefault.jpg)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刪了IG 45天,让我走出焦虑/ 律师分享(2021)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刪了IG (45天),社交媒體 斷捨離 / 律师分享hi大家,我近來把IG刪 ... 前陆配「 焦慮 主婦lia」現身蔡英文總統 社群 之夜:民主自由失去如同窒息! ... <看更多>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朋啾!蒲公英】繽紛人生| 昨晚IG全球用戶大規模無預警遭到 ... 的必吃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長時間沉迷於 社群 媒體會增加 焦慮 感,更有不少 社群斷捨離 讓生活更開心的實驗。... | By 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Facebook ... ... <看更多>
社群焦慮斷捨離 在 社群焦慮斷捨離:30日不碰臉書與IG!我的戒斷實驗報告 的必吃
本文是我的「社群斷捨離30天實驗報告」,過程參考《深度數位大掃除》一書建議但不完全複製,彙整30天、分3階段戒除臉書歷程,寫下對社群的懷念與焦慮、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