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導演鄭有傑《#親愛的房客》幾乎可以說是去年至今國片中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身為一位創作者,不走到一定年紀,不經歷種種失望,是無法收起尖刺、磨去稜角,畢竟成熟無關格局,而關乎筆觸。無論劇情主幹、敘事角度、鏡頭語言、核心概念等各種面向,延續著是枝裕和富有人文關懷的目光,深入創傷之後陰鬱、掙扎與莫可奈何的死結,內斂卻柔韌地探討構成我們社會中最基本的群體 ——「家」。這個故事不僅重新勾勒家庭的輪廓,重新定義家人的存在,更於毫無血緣關係人們之間創造出短暫而永恆的雙向救贖,因此日前曾寫下,它從家的廢墟之中生再生出一個家的花苞,從愛的裂縫之中再見證另一種愛的可能。
⠀⠀⠀⠀⠀
一個真實的家,本質上難以避免會充斥許多無解的矛盾和衝突,因為是家人而蔓生,而包容的裂痕。根據導演分享的片單,便可窺知 Asghar Farhadi 的《#分居風暴》與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為他在形塑這個家時帶來相當深遠的影響,在其眼裡的《分居風暴》不但具備紮實的劇本、精彩的演員表現,更是構思《親愛的房客》時作為標竿的電影,於是非、對錯、道德、謊言與真相的層層建構之間,為觀眾各自的認知豎立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解答。
⠀⠀⠀⠀⠀
面對家庭的分崩離析,夾在中間的世代上有父母下有孩子,需背負起家中龐大的經濟開銷,許多無法責無旁貸的重擔壓得這些人喘不過氣。《分居風暴》巧妙地從人物動輒得咎的處境中所產生的衝突去推進劇情,塑造張力,藏起部分關鍵轉折卻不影響整體敘事流暢度,善用再尋常不過的婚姻關係、親子矛盾、教養問題一塊拼圖一塊拼圖補足故事全貌,從全貌中又可察覺出,導演欲談的也不過是親情。《親愛的房客》採用相似手法之外,也同樣透過呈現成人的滿腹苦衷與孩子的純真目光重新挑戰旁觀者的道德天秤,每個人都有過謊言,但每個人仍舊如此善良,看著健一面對悠宇的情緒、立維的質疑、阿嬤的反反覆覆,甚至警察與檢察官的尖銳問題,處處擲地有聲地帶領我們捫心自問,換作是你,為了維護自己的家,為了討回認知中的公道,當下又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
若說《分居風暴》影響的是《親愛的房客》的結構面,那《橫山家之味》或許由內而外影響了它的情感面。
⠀⠀⠀⠀⠀
橫山家的長子意外過世,王立維也從此缺席,他們的家庭因此上演爭執吵鬧,上演惡言相向,上演生離死別,無論是枝裕和,或是鄭有傑,都在自己的故事中展現了對家庭價值的認同。血濃於水也好,毫無血緣關係也罷,曾經遭逢無數扭曲、崩毀、破壞,人們仍會千方百計找到一個家的根基,從新的結構長出具有家庭之實的穩固羈絆,即使曇花一現,即使再度支離破碎,過去擁有的認同、陪伴與接納卻可能為彼此往後的人生帶來救贖。
⠀⠀⠀⠀⠀
「沒有我你應該比較輕鬆吧。」
「但有你我會比較快樂呀。」
⠀⠀⠀⠀⠀
縱使習慣沉默的健一沒有清楚表達,然而他不求回報、盡心盡力的奉獻,無處不透露內心對融入這個家的渴望與嚮往,總是不厭其煩隨侍在側,晨昏定省、料理家務,為悠宇為阿嬤完美扮演一個至親的角色,諸多有形無形的付出會讓許多親生兒子與父親自慚形穢。所以人們總說,一個人走得比較迅速,兩個人走得比較長遠,一個人走得比較輕鬆,而一個家會走得比較快樂。法庭上沉默半晌,鑽入耳朵一句「爸爸二號」;心力交瘁的床邊,忽地是「我早就不怨你了」,彷彿是枝裕和不停前進的步履遙遙相望,說著來不及,追不上都是必然,但命運或早或晚都將讓我們體認到,當你一心為傷痛尋求原諒,一心為錯誤尋求彌補,一心為歉疚尋求釋懷,諒解會在意料之外的時間點翩然來到自己面前,其實夢寐以求的世界也不過如此,小到沒有更遠大的抱負,卻又大到足以一廂情願深愛著自己選擇的家人。
⠀⠀⠀⠀⠀
《小偷家族》探討「家庭」對孩子與社會的重要性,《海街日記》以親情之愛填補了親情的缺憾,而《橫山家之味》的力道之強勁,是怨懟瞬間放下,理解冉冉而升的那一刻。電話響起,阿部寬不得不將白髮蒼蒼的姿態深深放入瞳孔,那在救護車周圍愛莫能助身影,剩下落寞,剩下疼痛,幾十年來總以醫生身分為傲的人,終究得面對自己的凋零,那一刻兒子的目光望穿千言萬語,彷彿瞬間諒解過去父親的所作所為,皆來自一份無法言說的溫柔、期許與情深。說父母不願正視,其實他們早已接受諸多不盡完美,說父母缺乏肚量,其實他們早已包容難以釋懷的一切,這也是健一對阿嬤在人世間最後的記憶,他們都讓做父母的承認了孩子的平凡,也讓做孩子的理解了父母的平凡。
⠀⠀⠀⠀⠀
在天與地之間,在山巒與港灣之間,數度痛哭失聲,也曾漂泊無依,然後於燈火闌珊處覓得容許你靠岸的港灣,期許以家稱之,希望永遠無須遠行。它散發著無可取代的美,平凡卻不容易,脆弱而不易碎,時間偶爾停駐,像遼闊的山景仍靜靜被雲海擁抱,像不變的陽光溫柔灑落窗邊鋼琴,黑白錯落,光影參半,冷暖流動,你終將會翱翔在很大很美的世界,但不管發生什麼事,要記得有個人永遠永遠愛你,那是每個靈魂注定不停歸返的地方,更是一位成熟溫潤的創作者,願意賦予家庭價值的終極意義。
⠀⠀⠀⠀⠀
⠀⠀⠀⠀⠀
⠀⠀⠀⠀⠀
▍《親愛的房客》現在於 CATCHPLAY+ 獨家上架,也可觀賞《橫山家之味》、《分居風暴》等更多好電影:http://bit.ly/3biuAiT
「短暫的婚姻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新聞] 黃子佼揭吳姍儒假面!爆「大鶴從她家哭-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思想。影視媒體隨筆- 【長文及劇透:《舞台劇短暫的婚姻》觀後 ... 的評價
- 關於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短暫的婚姻》故事會有結局但你我的婚姻依然待續(主演 的評價
- 關於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就當共你有劇情沒有故事/《短暫的婚姻》 - Pinterest 的評價
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意外的喜歡完全是我的菜
.
《婊兄弟上路》:人生就是不斷的騎車上路,費力又辛苦。
.
「有時候人們覺得自己做了好事,卻可能傷害他們所愛之人。有時候人們覺得自己在做壞事,反而是情勢所需。」
.
麥可和凱爾是從小一塊長大的麻吉,凱爾準備和心愛的女友艾娃步入禮堂,麥可卻向凱爾坦承跟艾娃有外遇。凱爾和艾娃解除婚約,並跟麥可斷絕關係。幾年後,艾娃過世,麥可的人生變得悲慘,凱爾與他的高中女友瑪麗莎破鏡重圓並倫及婚嫁。性格溫暖的凱爾不忍看麥可陷在悲傷的泥沼中,伸出援手重拾起兩人的友誼。凱爾的母親覺得瑪麗莎不適合自己兒子,麥可不想好友做出後悔的決定,以贖罪的心情試圖破壞凱爾和瑪麗莎的關係,阻止他們步入禮堂......
.
有點慶幸我是在金馬影展過後才看《婊兄弟上路》,它很溫和,很容易被吞噬在茫茫片海中。但《婊兄弟上路》完全是我的菜,電影邊看邊笑得好開心(愛死蝙蝠俠聲音那段)。
.
我喜歡《婊兄弟上路》談愛情的方式,麥可告訴艾娃他已經把兩人的情事告訴凱爾,並表示以後不會再跟艾娃勾勾纏,也說他們之間的事既愚蠢又無意義。艾娃同意麥可的說法。接著麥可說:「你們愛著對方,而且要結婚了。」艾娃回覆:「對,我們要結婚了。」艾娃的回答不提愛情只提婚事,暗示她的保留與愧疚,或許對艾娃來說,想跟凱爾結婚未必是出於愛,而是冀求對方的穩定和善良。
.
凱爾最後沒有跟艾娃結婚,這是好事或壞事?其實沒人說的準,我相信他們兩人就算結婚,也可能發展出穩定的婚姻關係。只能說艾娃最後決定跟麥可在一起,是老天爺(編劇)給的禮物,讓她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真實面對自己的心,跟著心愛的麥可走完短暫的人生。
.
我喜歡《婊兄弟上路》談人們對凱爾的錯誤想像。凱爾的家人討厭瑪麗莎,覺得凱爾被女方吃死死。瑪麗莎討厭麥可,覺得凱爾被麥可吃死死。每個人都想要幫凱爾做決定,但沒有人真的問過凱爾到底在想什麼,就算問了,可能也會覺得:「凱爾就是人太好了,被利用了也不知道。」凱爾很幸福,因為有一票人想要保護他。凱爾也很無奈的,因為有一票人想要保護他。世事就是如此,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解讀的方式就會改變。電影後來告訴我們,當一個好人跟當一個濫好人是兩回事,凱爾對人或許良善,但他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知道什麼時候該放下,什麼時候又該勇敢面對。
.
我喜歡《婊兄弟上路》,它沒有壞人,只有人的心境跟隨著時間與事件而不斷變化。一如麥可走到中年才感嘆起學生時代應該要繼續打足球,也許人生會長出不同的模樣。或是凱爾一開始無法接受艾娃與他分手,直到某天才明白(看清楚)當初的決定未必不好。生活裡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得失,失去未必不好,得到也未必就能長久。
.
#底下有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
.
.
.
《婊兄弟上路》結局,麥可、凱爾以及凱爾的兒子一起騎腳踏車,凱爾的兒子決定拆除腳踏車上的輔助器,凱爾叮嚀兒子:「有時候我們會摔倒受傷,但我們一定要爬來繼續騎。」電影結局收得有點老派,但它有收買我。
.
《婊兄弟上路》以麥可和凱爾的自行車之旅揭開序幕,又以騎腳踏車畫面收掉電影,訴說麥可和凱爾繼續在人生路上前進(人生是條道路,我們是車手,途中會遇到無數的挫折與難關,只要敢於突破困境,便能再次上路,面對下個挑戰)、麥可和凱爾經歷這一切後,再次相偕上路,說明真正的友情絕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以及凱爾在當上父親後,變得有點小心翼翼,但他也明白家人的過度保護對他的影響,所以試著用更多的信任(代替焦慮)面對兒子的成長(也是凱爾的成長)。
.
《婊兄弟上路》改編自 Michael Angelo Covino 的同名短片,他同時也是本片的導演、編劇和演員(飾演麥可),做為首部劇情長片,《婊兄弟上路》很讓人欣喜,影片情調不挖苦不尖銳,用幽默的態度笑看人生的起伏與生活的聚散離合,用時間撫平傷口,也用時間證明愛情、友情與自我的價值。
.
《婊兄弟上路》用一個又一個長鏡頭組成電影,開場十分鐘的長鏡頭讓人覺得演員好辛苦,又要騎車上坡又要演戲,我看得都快喘不過氣來。中段有一幕長鏡頭繞著凱爾父母家外往屋內拍,從窗戶看見不同親友對麥可、凱爾、瑪麗莎的反應,這整場戲的節奏和情緒都掌控的很好。另外,本片的演員除了飾演麥可的 Michael Angelo Covino 外,飾演凱爾的 Kyle Marvin ,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而飾演瑪麗莎的 Gayle Rankin ,我一直覺得她很眼熟,但想不起在哪看過她,看完電影後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喔喔喔,原來她是《華麗女子摔角聯盟》的狼女啊!!!
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封信是昨天那封信的關係人,兩人各自來信,也同意一起貼出來信,是很有學習意義的兩封信。
問
我是你早上那篇來信中的第三者,我也想說說我的感受,這也是我一路走來拼拼湊湊才有的全貌。
我男友兩次外遇,其實他的太太都知情,但還是選擇結婚了,也許能走到現在大部分還是來自不甘心吧,畢竟一直以來都被當公主般疼愛,要接受現實世界的變化真的很困難。
婚前劈腿的復合也是當時的太太要求的,加上男友是一個非常容易因為罪惡感而妥協的人,他覺得如果追求自己想要的理想時,某些人表現出特別痛苦,他就會覺得自己不應該,就會要立刻放棄。
那時候劈腿的女友其實也承受不住男友的輕言放棄,遭受打擊後短暫的出家了,結婚的過程就如男友說的那樣,也許當時太過年輕脫離學生沒多久,覺得改變狀態可以解決問題,以為結婚了就什麼都好了。
男友跟太太提離婚分居前,其實我們都有經過漫長的伴侶諮商,試圖釐清婚前劈腿以及婚後外遇的問題,因為男友也不希望自己婚後還重蹈覆轍,所以有主動要求諮商,後期他自己也去了幾次。
他跟太太其實也有為了婚姻嘗試努力了一陣子,當時我們也分開了,再加上他自己對於諮商後的梳理,的確覺得這段婚姻從婚前就有著不可逆且無法解決的矛盾,最終才會提離婚與分居。
之後男友告訴我他下定決心了,於是我們正式復合,開始找房子,打算有個嶄新的生活,拋掉以前的慣性,希望不再歷史重演,也在過程當中有過很多為了重組家庭的討論。我們曾經認真的執行,也努力適應新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其實並沒有減損我們之間的關係,除了一開始我沒有當過媽媽而手忙腳亂以外,後續與孩子的生活與照顧其實我們是相當有默契的,生活漸漸上了軌道,孩子也漸漸愛上了我,會主動說愛我,希望能跟我一起洗澡,也喜歡在我身邊打轉撒嬌,就是一些很單純能從孩子身上感受到的信任與陪伴,我都有很豐富的體會。
我們尋求過專業諮商,我想他真的不是網友說的下面癢,因為如果只是性欲,有更多方便的解決方式,不需要兩次以年為單位的兩位小三,搞得自己也鬱鬱寡歡,更不會因此來發溺水文,因為打一炮就好了,哪有那麼難?
我想他想要的是愛,而不只是性,所以他才一直強調跟太太無法,覺得自己反而像是被強迫般的勉強,因為愛有專一性,性是愛的一種延伸,在跟自己真正愛的人做愛,是很有感覺的,過程中的眼神肢體交流,那都是一種極致的接納與回應,而不是只是射精而已,那是完整的包容,是一種細緻的饗宴。
太太一開始就沒有真的打從心底想離婚,所以後來到我們新生活的中後期,太太反悔了,也一直不斷的告訴男友自己無法這樣過活,倒不是經濟問題,因為我們三個經濟獨立其實都沒有太大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太太無法接受自己是被離婚的那一個,她很想復合,當時候的男友被打動了,也被打敗了,打敗的是通勤的生活,因為小孩是互相輪流顧,所以常常需要兩縣市接送,而我們的工作都是高工時且需高專注力,男友久而久之就開始覺得體力無法負荷,加上太太因為很想復合,就會開始有些反抗跟阻撓的舉動,所以男友覺得自己像是夾心餅乾,兩邊都容易對他不滿,要處理很多情緒。
而打動的是男友內心的一條鐵律,想給小孩完整的家,不論這個家是不是個形式而已,總之看起來要有爸媽兩個人都在,男友根深蒂固的覺得單親的小孩會被欺負,或是讓孩子知道除了媽媽以外還有另一個阿姨的存在孩子會感到錯亂,男友會很心疼。但這點我倒是有很大的不同看法,一來我覺得誠實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範本,誠實的告知大人們現在的狀態是為何而來,我們又為何要如此做,而不是用避開真相來保護孩子,讓她在一個虛幻的童話故事裡成長,被動的等待她長大後的發現真相,我想孩子若能明白世界上更多真實的樣貌,會在理解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裝備,以便日後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能有更多的想法與思考,至少她以後遇到跟她老爸一樣的問題時,能勇敢跟爸爸討論,爸爸也能拿出當初慘痛過的一兩次教訓跟她分享,這都是很好的學習,畢竟我們一生中,遇到愛的機會太大,而處理愛的問題經驗都太少。
總之太太反悔,男友被打動,所以我們的生活又再度陷入了猶豫不決之中,我並不是當下馬上就知道他們改變心意了,是從生活當中慢慢發現男友的抽離與小心翼翼,我的感覺當然也會傷心,就像是兩個人在暗夜的山裡牽著手前行,小心翼翼的跨過許多障礙,隨著月色而稍加能邁開步伐,好不容易等到黎明時,我抬起頭來卻發現男友也默默的牽起另一個人的手。
雖然現在的制度與社會氛圍都還是會歌功頌德或是一發生事情總是站在婚姻當中原本的角色的角度去理解事情的,撻伐婚姻外面的任何關係,我也知道我一定會被罵得狗血淋頭,但我還是想說說,就是單純的訴說而已,沒有什麼目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與看重的事。
我們在一起五年了,他婚後不到半年我們就互相喜歡了,他婚前不久才跟第一位女朋友分手,在一起一段時間後女朋友受不了他因為類似於現在的罪惡感與疑惑決定回去跟他原本所謂不愛的人結婚,這是一個很大的震撼,也許就是因為這銜接的時間都太過接近,我才覺得他不愛太太的自白是篤定的,他要離婚也是下定決心的,他要跟我在一起的心意也是清楚明白自己的內心下定決心不要重蹈覆轍的,是在過程當中,一步步的破除猶豫與樹立種種的肯定,讓人的信仰越來越純粹。
在一起的過程當中我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我瞞了他一直都沒有說出口,因為我確定懷孕跟可能懷孕的幾次時間裡,他都剛好處在猶豫不決中或是太太反反覆覆又反悔想要復合等等之類的狀況裡,所以我並沒有其他的選擇跟時間去疑惑和思考,只能拿掉,所以我有時候其實滿羨慕他們兩位還有時間跟選擇能夠做,當初我跟我的孩子是沒有這麼幸運的,必須在短時間內,被這段不被祝福且當時不覺得能延續的狀況給扼殺,我至今都還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總是離想要的幸福那麼遠,或是總是在覺得快要能在一起的時候,突然冒出好多好多的狀況,是不是因為我是一位雙手沾滿鮮血的母親,是不是我的報應呢?
我是不是不配追求我心目中理想的感情與伴侶?這句話常在我腦海裡盤旋。拿掉孩子的原因,除了當下的關係不允許以外,我不想被當時的他們認為我懷孕是一種手段,我單純希望跟我在一起的人是打從心底想在一起,而不是因為其他與愛無關的原因,比如像他太太那樣痛苦的在一起,勉強的結婚,不甘願的性生活,所以當我知道我懷孕的附近,他的太太也懷孕第二胎時,我感到非常絕望,因為他願意跟不愛的人生,卻不希望當時的我懷孕。
但當我絕望之際,他告訴我他是因為要安撫太太才不得已發生親密關係的,當時的太太很希望能挽回他,時常會問他為什麼都不跟她上床,變得疑神疑鬼很有控制欲,當他知道懷有第二胎時也覺得很傻眼,因為他內心不願意,反正一些說詞跟作為讓我從這件痛苦裡看到了另一種對我的純粹與自願的忠貞,是一種發自內心主動想愛我的愛,就像從反向的事件中,看到了正向的證明,那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也許在愛裡的人們,都很容易被這樣的事件吸引,會深深的相信著,好像他對他太太是一種妥協跟交代,而我不是。
於是故事又繼續了,而我也更愛他了,也相信他們的確會離婚,事實上他們也協議,後來也真的分居。
最近我們分手的時候,我又發現自己有可能再懷孕,當時我在想,連我們兩個現在的生活是如此靠近真正在一起的樣貌時,我都感受不到他真的有想要重新開始的決心,好像每次能真的在一起時,都又剛好冒出一些事情,於是我們的關係,大部分都在猶豫與反覆中度過,我就更加篤定多年前沒把我懷孕的事說出來是對的,但是我真的非常愛他,我也不喜歡強迫他,我希望我的小孩是在互相都很希望他出生的時候生的,而不是跟他的小孩一樣在一種不被期待的心情中出生。我能怎麼辦呢? 我們三個人在最近有過一次三方會談,他們兩位很堅持要給小孩完整的家,所以太太希望他能在我面前說,但他同時也有跟太太表明自己回去真的不是因為愛,因為他真的找不到愛的感覺,太太願意接受,覺得這些可以努力。
他這次非常堅持要回去與太太同住,想要找尋跟太太還能努力婚姻的可能性,跟確認自己的內心,也順便想催眠自己可能一輩子都必須要放棄內心對愛的追求與渴望,否則無法繼續婚姻,太太非常期待他回去,所以開心的在我面前手舞足蹈過,我的內心其實蠻受傷的,因為我知道不是只有她有小孩,當我想起我的孩子時,在面對帶他們的孩子時,我唯有更純粹的與孩子相處,才能撫平我的不安,不過我也只能放他走,因為我知道,如果違背自己的內心,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決定的,每一次的決定只是淪於一種說服,有的只是忍耐跟壓抑還有下次的未爆彈。
也許我的愛在網友眼裡看起來很傻很執著,但我的確從這份感情中體會到很大的接納與包容還有愛,雖然不是持續的感受,我也很希望能持續或是排除萬難有個人能跟你一起努力,但我也知道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想要做什麼時,總是會有很多理由要自己放棄,或變成理由伯,抑或是當初想努力的理由就會瞬間變成放棄的原因,我能夠體會男友內心的困難與糾結,但我也有他不能懂我的地方,好比我曾失去過孩子,好比他永遠不會覺得我很辛苦跟孤單,其實我會,就連他今天的文章都還是這麼覺得,也許我對他來說真的是一個外人而已,他只會認為太太比較可憐,畢竟我是女朋友而已,但還是被他暱稱為小三,這就是他以前一直都不知道的事。
我也知道他答應太太要回去不是發自內心的,否則不會在回去的路上爆哭,也不會在現在又後悔了,但我知道他可能選擇我這邊的時候也是,所以他才會無所適從吧,人生到底該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別人而活?我想他的問題可能應該這樣述說。
回
生命的旅途裡
我們只能旅遊
即使你賴著不走
即使你認真留戀
都是徒然的
都是一場徒然的傷與夢
這個徒然
在慾望的催眠下
都看不到真相
都會以為房子是可以因努力而永遠在自己名下
都會以為愛人是可以因痛苦而緊緊鎖在懷抱中
都會以為真心是可以因犧牲而更顯得純粹無價
但時間一直在提醒你
這些夢幻再美再真都是徒然的
其實他的前妻的執著與你男友的徬徨和你認為的真愛
都是同一款的
同一款的不知如何畫上句點
你們都有不滿足的下文
你們都有很痛苦的失去
你們忘了你們只是剛好在某一段時光同行的旅人
這些身分都是虛設
這些故事都是自導自演
各自有各自的劇本
無法歡喜承受自己招來的愚痴
就會把一切的經過看成不朽的愛情電影
忘了你們都是生命旅途的平凡人
終究會失去一切
沒有交集其實是幸運
有了交集其實是掙扎
不管是被背叛又無法獨立的前妻
不管是把心軟釀成徬徨的男朋友
不管是自以為是真愛卻失愛的你
你們都忽略了生命中你們可以決定的事太少了
尤其你們要的東西又太多太不知足了
人生到底是為什麼而活
要放下一切才有能力去想這個問題
否則你想的都是你追求不到的遺憾與埋怨
活著
是可以很輕盈的
如果你能明白你只是個旅客
你什麼都不能佔有
你什麼都不能停留
有了這個清楚
你才會像觀看電影般
跟著劇情哭也不會失去什麼
跟著高潮笑也不會得意忘形
即使你也經歷過類似的故事
你頂多會忍不住地起身鼓掌
就是這麼輕盈才能談活著是什麼
不然你只是被你的慾望拖行而已
不要以為別人的人生你能奉獻什麼
你的付出和他們的付出都是在為自己打造牢籠而已
都是迷霧裡的執著
都不是愛
都是徒然的徒然
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思想。影視媒體隨筆- 【長文及劇透:《舞台劇短暫的婚姻》觀後 ... 的必吃
長文及劇透:《舞台劇短暫的婚姻》觀後感】 人生有時很諷刺,星期四晚去看舞台劇《短暫的婚姻》,星期五晚就出席同事的婚宴。 不奇怪吧!... ... <看更多>
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短暫的婚姻》故事會有結局但你我的婚姻依然待續(主演 的必吃
《 短暫的婚姻 》故事會有結局但你我的婚姻依然待續(主演: 陳奕迅Eason Chan, 蔡思韵, 郭偉亮Eric Kwok, 蔡潔). ViuTV. ViuTV. 482K subscribers. ... <看更多>
短暫的婚姻劇情 在 [新聞] 黃子佼揭吳姍儒假面!爆「大鶴從她家哭- 看板Gossiping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