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關節
人體全身佈滿關節,關節保養無年齡時間限制,提早做好骨骼關節的保健照護‼️補充葡萄糖胺是一個很好的保養方式;葡萄糖胺分為三大形式,其中以「葡萄糖胺硫酸鹽」人體吸收率最好‼️這款德國關節軟骨膠囊還添加「軟骨素」(Chondroitin)可使軟骨細胞保有足夠的水分,以達到緩衝及潤滑的作用👍
【德國Sanct關節軟骨強健膠囊Gelenkfit】
規格:240入
有效期限 : 2022-2023
♦️關於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可刺激蛋白聚醣(proteoglycan)合成和關節潤滑液的分泌,進而增加骨骼關節液的黏稠與潤滑性,透過關節的代謝正常化,保護骨骼之間不至於因為摩擦而受損。
✅鈣和鎂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穩定骨骼。
✅ 維生素B2、菸酸和生物素幫助皮膚與粘膜強健。
✅泛酸有助於維生素D 等物質合成和代謝。
✅葉酸促進細胞分裂的功能。
✅葡萄糖胺和軟骨素是結締組織、軟骨和關節液重要天然成分。
✅維生素C 有助於形成膠原蛋白和維持關節軟骨的功能。
✨膠囊成分(詳見圖片成分)
明膠、硫酸鹽葡糖胺(提取自甲殼類動物)、硫酸軟骨素、碳酸鈣、碳酸鎂、維生素C、硬脂酸鎂脫模劑、菸酸、D-泛酸鈣、維生素B6 鹽酸鹽、維生素B2、維生素B1 硝酸鹽、葉酸、生物素、維生素B12。
✨建議食用方式:每日 3 次,餐後每次 2 粒。
🔹關於德國百年品牌Sanct Bernhard
自 1903 年以來,Sanct Bernhard 這個名字就代表著我們自己生產的高品質、有效的 自然療法、營養補充劑和個人護理產品 。我們長期的經驗、合格的員工、最先進的生產流程和細緻的控制確保我們所有的產品都符合最高標準。
⚠️服用保鉀利尿劑(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者請謹慎使用。
⚠️葡萄糖胺雖然有潤滑關節與減輕關節疼痛的功效,但並不適用於所有關節疼痛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及感染等),如果關節因不明原因疼痛1週以上,請先找醫師診斷;確認原因後可諮詢醫生使用相關保養產品。
#德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腱鞘炎 專題 - 江文穎小姐@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Jenny需長時間做資料輸入工作,最近因左手拇指及手腕活動時感到痠痛而求醫。家庭醫生初步診斷為腱鞘炎,Jenny需服用消炎止痛藥。 (一) 在物理治療師的角度,腱鞘炎的成因是什麽...
痛風性關節炎診斷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腳趾腫起來,可能是帝王之病–痛風關節炎!!!
今天有個約30歲男性 腳趾莫名其妙腫起來 已經腫了一兩周了
問了一下病史history 他自述沒有扭到撞到卡到
某一天起床就突然腫起來 然後走路會疼痛
本來以為自己好 可惜老了身體修復能力差(誤)
幫他觸診檢查一下 Physical exam 發現是第一、第四腳趾關節那邊局部疼痛
就發炎的位置來說,真的很奇怪。不太可能同時撞到第一、第四根腳趾吧!!!
於是用超音波檢查一下:發現幾個現象
痛風關節炎的超音波檢查
1. 表層軟組織有像蜂窩狀的東西 懷疑有感染?? 但表皮 指甲找不到任何傷口 排除 蜂窩性組織炎
2. 肌腱韌帶處血流異常增加
3. 血流增加由關節開始處
因此下診斷是痛風關節炎~~~
PS: 補充一下
風濕免疫專科 楊醫師建議
太多關節的>1個
時間太久的>1周
反覆次數多的>1-2次
都建議到風濕免疫科看看~是否有其他風濕免疫的疾病喔
痛風性關節炎診斷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去花蓮支援的路上聽了一集 podcast「轉角國際。重磅廣播」這個節目主要是引用BBC future的報導來分享, 這一集主要是針對醫療中因性別差異造成的各種影響做討論。其中有兩個段落特別讓我覺得有趣想要分享。
第一個是在探討,因性別差異產生的醫療偏誤。同樣是胸痛不舒服去急診,女性比起男性更可能會被誤判為恐慌症因而延誤治療,但當然台灣的醫療環境和文化和英國大不同,在醫療糾紛層出不窮的急診室,面對胸痛、心悸這種可能致命的診斷,醫師不大可能刻板的以女性就是緊張、焦慮、慮病將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歸咎於身心疾病,不過醫療中的性別偏誤卻也是無所不在,以我個人為例,過去我也曾以為肺癌只有抽菸的男性會得到,心肌梗塞的症狀就是胸痛,疼痛會到肩膀,冒冷汗。後來進入醫學系才發現女生也會得肺癌,而心肌梗塞的症狀發生在女性身上時,可能只以噁心、想吐、頭暈來表現,反而更容易被輕忽。然而當了醫師後,我自己也因為性別偏誤鬧了一個笑話。記得在我還沒規律運動、餐餐大魚大肉的年代,有一次吃完日本料理後,大拇指腳趾整個紅腫起來,隔天起床更是無法正常行走。雖然心中有一絲絲懷疑是不是痛風,但瞬間又認定,痛風不是只有男生會得嗎?我該不會是得了什麼自體免疫的關節疾病吧!正當我陷入自我懷疑,猶豫不知道該看哪一個科時,靈機一動問了專攻骨科的大學同學,詳細描述症狀後,我也提出幾個關節炎的猜測。緊接著,螢幕上傳來了這樣的訊息:
「恩,看了你昨晚臉書照片的鮭魚和清酒,鍵盤醫師大膽診斷你這就是痛風急性發作!該忌口了!」當然此後,我開始跑步、重訓,飲食方面也稍做調整,雖說偶爾還是會小酌,但這一兩年痛風就不曾發作過了!
我想說的是,即使症狀、病史如此典型,身為醫師的我也曾因性別差異,忽視女生罹患痛風的風險。那更何況是沒有受規醫學教育的大眾呢?
第二則是在討論刻板的性別分工往往也會連帶影響健康。以失智症為例,統計上總有女多於男的差異。過去認為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低落,又活得比較久發病率當然高。但後來才發現失智症有年輕化的趨勢,不該單純以壽命來解釋。其中一篇研究統計發現若擔任照護者的角色,好比家庭主婦,老後得到失智症的比例比較高,推論可能是當你都在照顧別人、注意力都放在他人身上、又喪失個人社交生活有很大關連。
失智症的照護不是我專科,但是一聽到雌激素低、照護者這幾個關鍵字,馬上讓我聯想到我最關心的孕產族群。以前就常有產後媽媽和我抱怨,生完之後常常忘東忘西,注意力無法集中,也會用「一孕傻三年」來自我解嘲。我總是以為只是沒睡飽,等小孩睡過夜就好,不用擔心。聽完這集節目我才驚覺,雌激素的濃度會回來,小孩終究會睡過夜,但倘若女性在產後漸漸習慣只有給予忽視自己感受,全職媽媽又因育兒分身乏術,變得社交隔離,缺乏新事物的刺激,不就一步一步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族!
講這些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不要生、不要當全職媽媽。而是想提醒全職媽媽在付出的時候不要忘記照顧自己小孩會長大會離家,唯有自己的身體會常相隨,多愛自己一點不是自私而是理所當然。當然隊友的角色也很重要,適時地換手,讓媽媽能有自己的時間,可以運動和朋友見面聚會。
另外我也要藉機懺悔過去自己常以怕吵為理由,拒絕和攜帶孩子的全職媽媽聚會,對不起,是我想的不夠周全。期許自己能更有同理心之餘,我也希望未來孕力的各種講座活動能更多元,更多角度的支持所有的女人與媽媽。
痛風性關節炎診斷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腱鞘炎 專題 - 江文穎小姐@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Jenny需長時間做資料輸入工作,最近因左手拇指及手腕活動時感到痠痛而求醫。家庭醫生初步診斷為腱鞘炎,Jenny需服用消炎止痛藥。
(一) 在物理治療師的角度,腱鞘炎的成因是什麽?與工作姿勢有關嗎?如果強忍不加以理會,會自行痊癒嗎?0:19
(二) 拇指及手腕活動時痠痛是腱鞘炎的早期症狀嗎?還有哪些常見症狀?1:27
(三) 可透過哪些物理治療以幫助患處消炎和減輕痛楚?治療成效如何?2:19
(四) 哪些手部伸展運動可幫助鬆弛緊張肌肉?有簡單測試可知道自己有沒有患腱鞘炎嗎? 3:18
(五) 有哪些預防腱鞘炎的小貼士?5:22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痛風性關節炎診斷 在 如何分辨痛風與類風濕性關節炎 - Facebook 的必吃
【 痛風 令人痛徹心扉】 痛風 發作 如何治療?7種食物不可多吃. 3 days ago · 86K views. 16:34. 【過勞久坐經絡不通百病生】9 種食物補血養脾胃. Sep 14, 2023 · 273K vi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