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只有一天,當母親卻是天天】
第一年的母親節,你還在我肚子裡踢踢小腳,動動小手,有時候來個調皮的大翻身,我洋溢著幸福感,我覺得你是上天給我最好的驚喜。
每個人都祝福我母親節快樂,我似乎是個母親,但是概念是模糊的,七上八下的心情終究不踏實,我還沒有看見你,我還沒有擁你入懷,我還稱不上是母親,每天數著日子,只希望你平安順利出生與我見面。
第二年的母親節,我就像經歷的一場狂風暴雨的小船,孤零零的飄盪於育兒的汪洋大海中,我好愛你,我的寶貝,但是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母親,我覺得我做了好多好多,但是怎麼都做不好,做不對。
你為什麼哭?你為什麼不肯睡?你為什麼不願意喝奶?你為什麼不吃副食品?太多的為什麼,沒有人能幫我解答。你在哭,抱著你的我也在哭,我是一個好無力的母親,也是一個好憂鬱的母親。
第三年的母親節,我好像越來越了解你,我們擁有越來越好的默契,你開始會對我甜甜的笑,你會用軟軟的語調叫我媽媽,我開始感覺我是個母親,我也發現要在這世界上保護你很不容易。
想放手讓你學走學跑,卻怕你摔倒,你下巴那個小小的傷疤是我至今的愧疚;想讓你盡情觸摸這世界,卻怕你生病,我變成拿著酒精消毒液猛噴的神經質母親。
第四年的母親節,你飛快的成長,胖嘟嘟的臉兒消風了,也長高了,你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你有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自己喜歡的穿衣風格,雖然你依舊不肯離乳,每晚睡前還是討親餵。
我期待你長大,卻又不希望你長得那麼快的,只能用大腦記憶下你的每一次成長神態,而你的神態裡有我的一切、我的愛,我開始害怕自己不能一輩子守著你。
第五年的母親節,你又大了一點,開始調皮了一點,更有自己想法了一點,媽媽的腦神經又弱了一點,所以你學會道歉、學會討生氣的媽媽歡心。
你會用畫畫表達你的心情,以及你對我的愛,我最喜歡你畫我跟你手牽手的畫面,每一張我都確實地把它收起來。啊!還有你終於離乳了!
你對我說:「媽媽我永遠愛你!你會永遠愛我嗎?」我擁抱著你,輕柔卻像是要把你揉進身體般的緊密。我永遠愛你啊!我在你還沒有出生前,就已經對你說了幾千幾百次了。
我發現我已經無法把你抱高高了,但是我慶幸你還是新生兒時,我有緊緊的、好好的抱你,那段如同暴風雨的遭遇,卻是我最難忘的回憶之一,我知道離不開你的人,絕對是我,因為你給我的愛,比我想像的還要多。
期待第六年的母親節,會是怎樣的光景?
---
幼時隔代教養長大的我,母親節的康乃馨與卡片都是送給外婆的,卡片上寫了很多字,不識字的外婆卻看不懂,但是她依舊給我滿滿的愛,外婆在我14歲那年過世之後,母親節的意義變得好模糊,直到我自己也成為了母親。
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母親?因為沒有能效仿的對象,所以我努力摸索,在這條摸索學習的路上,當然會犯錯,也會自責,更有說不盡、道不完的感觸。
育兒是一場神奇的旅程,在這段旅程當中,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體會,只有走在路上的我們才了解一切甘與苦,但是也明白自己如何越來越值得「母親」這兩個字。
世界上沒有100分媽媽,媽媽是人不是神,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我們也會需要幫忙、需要協助、需要安慰。
#母親節只有一天
#當母親卻是天天
不說母親節快樂,我想祝福媽咪們,當母親快樂 。
---
#天上的外婆我一切安好只是依然想祢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
當母親卻是天天 在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母親節只有一天,當母親卻是天天
記得小時候,母親節就是做卡片送康乃馨,隔代教養長大的我,花跟卡片都是送給外婆的,外婆在我14歲那年過世之後,母親節的意義就模糊了,直到我自己也成為了母親。
人生中第一個母親節,艷寶還在肚子裡,第二個母親節,我還在水深火熱的餵奶+副食品戰爭,第三個母親節,好像有點像母親節了。
好多說不清的感觸、成為母親之後才一一浮現,相信很多媽媽都跟我一樣。
我常在想,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母親?因為沒有能效仿的對象,所以努力摸索中,在這條摸索學習的路上,當然會犯錯,也會自責。
世界上沒有100分媽媽,媽媽是人不是神,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有時候我們也會需要幫忙、需要協助、需要安慰。
這時候隊友就是最重要的後援,我常常跟狼先生溝通這一點,他也很認真的在執行,雖然有時還是會落漆🙄,但是起碼有誠心。
母親節的鮮花蛋糕進貢是另外一回事,媽媽最需要的是強力的隊友支援!!!!
---
不說母親節快樂,我想祝福媽咪們,當母親快樂❤️
---
#昨晚母親節聚餐自拍
#最近看到相機都是這個臉
#媽媽黑人問號不明白
#厭世臉是媽媽要擺的吧
#地方媽媽不需要鮮花禮物蛋糕
#我們需要一個人酗酒逛街放空
當母親卻是天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觀大改、掌握最新微生物體醫療技術的動態趨勢
★用科學數據教你養好「體內百兆微生物」的不生病計畫
★以專業評比剖析「市售益生菌產品」最可信賴的保健指南
人體微生物失調,是現代瘟疫蔓延最大加速器。如何自求多福,成為可生存的「適者」?必須具備相信科學數據的益生菌2.0新思維!本書作者費心整理數十年研究試驗之成果,集結全球各國先端益生菌研究發展現況,並與世界頂級專家交流,高規格評比市售益生菌產品之品質,詳細解說不同菌株對於各項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效果,希望能讓讀者見識到最先進的益生菌株及罕見功能,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保健產品,並用正確的方法補充益生菌,學習觀察與優化自己體內的百兆共生菌。人體共生菌決定我們的健康和壽命,當共生菌失衡﹅失守時,人體的生理健康乃至心靈也會隨時崩潰。益生菌扮演後援軍的角色,介入時機﹅菌株種類與數量,什麼體況與病情該如何調整劑量﹖益生菌2.0的思維,是一門人人都得學會的自我保護課程。
本書深入解析大自然界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人體內天天上演的「共生菌」與「病原菌」激烈戰爭。全球醫療緊繃紅色警戒,現代人「體質」與「精神力」皆快速黑化,我們能做的是:相信科學數據、不隨便跟著感覺走;認識優質益生菌,增加免疫力後援,保護與壯大體內共生菌。
▲重新發現你的百兆共生菌
.人體有百兆以上的共生菌。一口唾液裡每毫升約有上億隻微生物。我們平均一天向外界散發出大約四千萬隻細菌和七百萬隻真菌。
.人類基因數量與小小的果蠅相仿,只有兩萬多個基因,而人體共生菌的基因體總和,卻是人類基因體的千倍以上!
.腸道中的嗜脂陰性菌,其實是幫我們回收消化不完全的脂肪,避免浪費資源,結果因為我們實在吃太多脂肪,嗜脂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慢性發炎,它們無端被歸類為壞菌,真是太冤枉了。
.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寶寶會承接不同共生菌。自然產的嬰兒,腸道、皮膚、口腔,都有來自母親陰道的乳酸桿菌、普氏菌、斯尼斯菌等。剖腹產的嬰兒,則多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等來自母親皮膚的菌。
.母乳不但有菌,種類還多達近千種。母乳中還有大量的母乳寡糖,是最適合嬰兒腸道菌的絕佳益生元,也就是滋養腸道菌所需的營養來源。
.90%的疾病都和人體共生菌有關。腸道菌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腸道,而是遍及全身。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眼睛病變,都和腸道菌有關。
.飲食習慣和環境對於腸道菌的影響,大過於遺傳基因。以高纖飲食為主的哈扎族,腸道菌中分解纖維的普氏菌多達60%。家裡養狗的孩子腸道菌相較豐富,較少感染呼吸道疾病。
▲超前布署!用益生菌養好人體百兆共生菌
.歐美有80%以上的醫生會推薦使用益生菌,對益生菌越了解的醫生,推薦意願越高。
.優質益生菌都有改善排便、幫助消化、增強腸道蠕動等核心功效,至於免疫過敏、代謝調節、神經心理等,則是特殊菌株才有的高階功效。
.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說不完:有助預防流感、減輕症狀、提升流感疫苗效力。還能降低口腔病菌,改善發炎,預防牙齦炎或牙周炎效果優於預防蛀牙。口服益生菌會提升整體黏膜免疫力,有助於在泌尿生殖道中對抗病菌感染。抗生素配合特定益生菌,治癒率極高。
.益生菌為精神疾病防治帶來新契機!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閉症、過動症、妥瑞症、蕾特氏症等,這些症狀共通的關鍵詞是:免疫、發炎、腸道菌,因此都有益生菌介入的機會。
.掌握益生菌產品選購使用的關鍵知識,買對產品,吃出健康。例如:坊間流行自己製作優酪乳,若使用「市售優酪乳」作為菌母時,發酵菌(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乳桿菌)會優先生長,但「功效菌株」難以生長。一般市售的「DIY專用菌粉」,也多半不含功能型益生菌。所以DIY優酪乳,喝不到最重要的「功效益生菌」。如果使用低品質或由親友分讓來路不明的菌母,也可能發酵力太弱,萬一「雜菌」長出來就麻煩了,所以不推薦DIY優酪乳。
作者簡介: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
現任: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院士、台灣乳酸菌協會名譽理事,以及益福生醫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
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
著有:《你不能沒腸識》、《腸命百歲》系列。
作者粉絲頁: 蔡英傑教授腸命百歲會談室
出版社粉絲頁: 方舟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HgcYNbDdHk/hqdefault.jpg)
當母親卻是天天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重返舊筏灣 守護祖靈的傳承》
~高金素梅 2020.6.18
瑪家鄉舊筏灣,排灣族古老的發源地。
我第一次來到這裡,是2002年開始參選立法委員的時候。當年我一進到部落,就和今天一樣,先要跨過火堆、用部落的樹枝拍打身體,去除厄瘴,然後再喝下部落族人準備的泉水,戴上族人準備的花冠,成為部落族人的一份子。
這是排灣族人的禮數,對待客人既要隆重,也要有自家人的親切。
2002年我進入立法院之後不久,再一次回到舊筏灣。這次,我不再只是一位親如家人的貴客了,我正式成為排灣族的女兒,我的排灣族母親給我取名Muni。Muni,原來是150年前帶領排灣族人擴大領域的頭目,我排灣族的姊姊Zulje Zulje(蕭惠美)說,這位女頭目外表看似柔弱,其實內在卻有巨大的能量。我的母親看到了我身上這個相似的氣質,所以給我取名Muni。我衷心希望十八年來的部落實踐,沒有辜負當年母親的期望。
也在這一年,我協調民間資源,用石板在部落的山坡上舖建了一條步道。Zulje Zulje姊姊(蕭惠美)說,自從這個步道建成之後,部落就重新動了起來,有了新的活力,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2009年八八風災,舊筏灣部落的聯外道路,都受到了土石流的侵襲,公共設施也被破壞。然而,在這個山谷部落裡,按照百步蛇祖靈模樣興建的石板屋,卻毫髮無傷,繼續守護著祂的後代。
族人們的石板屋雖然躲過了風災,卻逃不過歲月的打磨,部落裡的家屋很多都因為年久失修而損壞了,水源的問題也一直得不到徹底有效的解決,困擾著在部落土地上耕作的族人。
這次我回來部落,特別邀請了文化資產局的施局長和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的傅分局長,一起來勘查舊筏灣部落的現況。
兩位局長在聽取了Zulje Zulje姊姊(蕭惠美)的簡報之後,都同意針對部落當前的問題和需要,給予協助。舊筏灣損壞的石板屋將會得到修繕,部落將會建造蓄水池,解決用水和灌溉的問題。兩位局長的鼎力相助,我和族人都非常謝謝。
儘管這一天屋外很炎熱,赤腳走在石板屋裡,還是可以感到它特有的清涼。這個原住民獨有的建築,冬暖夏涼,在黝黑光滑的石板之間,屋頂的天窗把光陰打在地板上,用部落的時間節奏,計算著日夜和季節。屋樑的祖靈柱,長幼有序的空間,把排灣族的歷史和倫理安排的井井有條。
大武山,是排灣族人景仰的聖山,從山谷間仰望,這座大山的頂峰經常是雲霧繚繞。但我們來的這一天,天氣晴朗,聖山露出了全貌,部落的頭目在呼喚台上,對著聖山和祖靈報訊,回音繚繞山谷,好像山川和祖靈都為這次的重逢感
到欣慰。
聽著vuvu老人家的歌聲,我內心感到激動,也許當年Minu頭目巨大的能量也是這樣被召喚出來的吧!願祖靈與我同在,鞭策監督我,做好振興民族的工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BHOZNfYWk0/hqdefault.jpg)
當母親卻是天天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3月31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kSsxdwq9-Q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直逼700大關,確診個案天天增加數十宗,醫療系統負荷顯著增加,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使用率升見新高,數十名確診者等候入院隔離,有確診者居於劏房,等了一天半仍未能入院,情况不能接受。確診者不能即時送院是危險信號,其他爆疫地區經驗顯示,無法及時收治確診者,可能是社區大爆發先兆,當局必須加快處理瓶頸。將確診者集中收治,一定比安排輕症家居隔離為佳,當局應參考方艙醫院模式,利用會展、亞博館、紅館等設施,盡快改建為臨時醫院,將輕症者集中起來,以減低社區傳播風險。
蘋果頭條
武漢肺炎疫情瀕臨失控,部份公立醫院隔離病床已爆滿。根據昨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仍有41名確診患者未能即時入院治理,其中12人等候超過24小時。有劏房住戶確診後等了近兩日才獲送院,被迫繼續與母親及鄰居在擠迫環境下共處;銅鑼灣柏寧酒店亦有兩名住客確診,等了一天仍未送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指出,將高度傳染性的武漢肺炎病人留在社區,「同留低個計時炸彈冇乜分別」;基層團體則形容官僚行事「累街坊」。
等候了近兩天的21歲病人黃先生,與母親同住深水埗基隆街101號一間「一劏五」劏房單位,家中還有一隻狗。他在尖沙嘴一間酒吧工作,上周三病發,上周六晚上收到衞生署來電通知他病毒測試呈陽性,其後一直無人告知他何時將他送院。黃先生多次主動打電話向各部門查詢都無結果,到衞生防護中心網頁查核,卻顯示他已入住廣華醫院,令他感困惑及絕望。
東方正論
疫潮跨越國界,病毒沒有眼睛,一視同仁,甚麼膚色及階層都有機會中招,本應無分貴賤,然而基層往往是首當其衝的一群,居住環境惡劣,手停口停,難以停工避疫,甚至因為口罩及防疫用品價格炒貴了,沒有能力負擔,好像赤手空拳上戰場,成為犧牲品。就算確診染疫,原來也比其他人更遲接受治療。
一名住在深水埗一間劏房的二十一歲青年,本身在高危地方酒吧工作,上星期六被通知確診,但當局要到本周一才安排他送院,足足遲了兩日。其同住的母親,以及「一開五」單位內其他四個家庭,隨時被傳染,「無病焗到有病」,這兩日所受的恐慌,可想而知。鄰居不敢步出家門,青年亦不能召的士或坐公交前往醫院,免得社區蔓延,坐困愁房進退兩難。更教人氣憤的是衞生署熱線一直未能接通,事主上網查詢,資料顯示自己被送入廣華醫院,但實情他一直在家中,故此懷疑衞生署擺烏龍,未有人將他送院。
星島社論
歐美疫情爆發後,至今共逾七萬港人湧返香港,成為傳染病毒的「計時炸彈」,以潛伏期十四天計算,未來兩周是極度高危期,如不能有效控制散播,情況將急劇惡化,後果堪虞。昨天有違反家居隔離令的市民被判監禁,這裁決顯示,在嚴峻的疫情下,對於違規危害他人的行為,必將嚴懲。法庭發出這訊息既及時,也很有需要,政府同樣要加大檢控力度,對不遵檢疫令與限聚令的市民,絕不能放軟,因為多條病毒傳播鏈已在社區出現,如果不能嚴厲圍堵,更大規模社區爆發的風險將極高。
政府於本月十九日凌晨發出全球強制檢疫令,在此前幾天,每日有逾萬人由歐美等地返港,檢疫令實施後,仍有大批市民從海外回流,當中包括大批留學生。由於歐美疫情迅速擴散,返港者在當地受感染的機會不低,他們部分須遵守檢疫令留在家中,但不少人在限期前已回港,可以自由出外活動。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傳染性高,確診理應即時送院隔離治療,但本港有患者要苦等3天才可入院,凸顯隔離病床已嚴重不足,亦大增社區播毒風險。港府當前急務既要堵截病毒在社區散播,嚴打違反檢疫令的劣民,另一方面亦要設法增加隔離病床,避免公共醫療系統因不勝負荷而崩潰,在疫情危急關頭,全民須合力緊急迎戰!
有青年上周六確診,直至昨午才獲安排入院。由於確診青年住劏房,不但憂慮傳染同住的母親,更可能因廚廁與4戶人共用,惟恐全部人染疫。截至昨午仍有39人確診後,因負壓床位短缺而被迫在家隔離。
患者確診後遲遲無法入院獲得適當治療,因感染人士急增,自港府本月19日開始對外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14天後,確診個案在短短12天內累計急增490宗,比之前56天累積個案大增近1.6倍,當中72%屬輸入個案,反映疫情倒灌嚴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kSsxdwq9-Q/hqdefault.jpg)
當母親卻是天天 在 60歲爺爺一覺醒來變英俊少年!卻反被孫女和兒媳纏上身子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卻反被孫女和兒媳纏上身子,還當著女主的面頻繁進行身體接觸!【爆肝紳士大木】 ... 白毛美少女天天用俄語辱男主然而精通俄語的他早知道全是表白! ... <看更多>
當母親卻是天天 在 母親節只有一天,當母親卻是天天... - Viento。碧安朵's 博物館 的必吃
母親節只有一天,當母親卻是天天記得小時候,母親節就是做卡片送康乃馨,隔代教養長大的我,花跟卡片都是送給外婆的,外婆在我14歲那年過世之後,母親節的意義就模糊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