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方塊,是一個轉來轉去,又會轉回來的東西。
殯儀館的清潔,不好找。地點特殊不說,有時候大日子一個禮廳會使用好幾場,搭棚子,佈置花山的大哥,也不會很溫柔地幫清潔人員分類。廁所也是要隨時保持整潔。法醫驗完屍體後,還要跟我們一起清潔解剖檯,大家燒紙錢的爐子,裡面的爐渣,一樣是要他們清潔。
有陣子人太難找,不僅老闆要自己下來做,有時候他們跟機關有合約,一天至少要出現幾個人,不然會被罰錢。老闆就會花一天三到五百去公園找遊民來湊人數。所以常常遇到一些怎麼叫都不做事,穿著清潔的衣服躺在樹下乘涼,有時候去收一下別人不要的三牲、水果。然後老闆做的要死。下了班後老闆還要跟他們說「辛苦了,明天還會來吧?」一般不用做事,又有雞肉豬肉豆乾水果好拿,還有錢領,誰不要來?所以老闆一邊找正職,一邊用這些人湊人數,一邊還要自己下來貼,真的很辛苦。
某天一個正職清潔員,跟我們借消毒水,他們要消毒。我覺得很奇怪,他們常常跟我們借消毒水,到底一個月他們領多少消毒水呢?怎麼每次都不夠?於是我問他。
「你們一個月領多少呀?怎麼常常不夠?」
他悲憤地說
「怎麼會夠,我要養四個孩子,老婆又沒工作,我一個月才賺兩萬多,房租奶粉付一付就沒了!每個月都跟老闆預支下一個月的。我這個月拿到手再扣掉上個月借的,也只有一萬一,怎麼會夠!湊人數的又不做事,我們這些正職做的要死!」
「⋯⋯⋯我說消毒水」
「歐⋯⋯一個月一箱,抱歉抱歉,我會叫老闆準備多一點」
於是,每次我看到那個二十多歲有四個孩子的清潔員拿著三牲回家,我都會覺得,很好,至少大家可以幫他一點忙。
今年年初,他們在整理禮廳的時候,摔壞了別人花瓶,那花瓶一對八千。
清潔弟弟賠完錢後,制服一脫,跟老闆說「這種爛工作我不做了!我好手好腳的,不信外面沒工作,我就算去做粗工,也不回來這裡。」
之後的好幾個月,我都沒看到他。
這個月,我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拖地,我覺得很眼熟,仔細一看,笑著跟他說。
「你又回來了呀!」
他靦腆的笑了笑,低著頭繼續做事。
回家的時候,又看著他拿回去的三牲跟水果,不禁替他擔心,天氣那麼熱,希望不要壞掉,至少不要讓小朋友吃了生病。
曾經我問他,怎麼不努力找一個可以翻身的工作。他笑著說「我哪有這種機會。」
或許,他的人生就像這個現在在蝦皮熱賣一個八十滿兩百免運,造型十分吸睛,適合老人小孩玩的「麻將魔術方塊」一樣吧!
有種人生,就算你再怎麼努力,其實都被定型了,轉不出別條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藍可兒 #Elisa lam #cecil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我是Tommy。 萬聖節快樂!!今天就以鐘樓怪人的打扮和大家講一個恐怖又解釋不到的事件,藍可兒事件,是的!我們的恐怖系列回來了! 這是發生在美國Cecil酒店非常轟動的事件,因為裡面有很多難以解釋的疑點,令全世界...
「法醫工作地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青木原/失眠詩(何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法醫工作地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法醫工作地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守候族-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研究助理(毒物化學組) 職業類別研究 ... 的評價
- 關於法醫工作地點 在 [北部]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實驗室助理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法醫工作地點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75例確診,三級警戒後首度降到雙位數;北農爆發群聚,果菜市場降載不休市,4,000名員工、承銷商三天內打疫苗;新增孕婦至第六類接種順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狀況,新增75例本土病例,是三級警戒後,病例數首次降到雙位數,另有20例死亡案例。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心情可放鬆,但防疫行動則要維持,口罩繼續戴、維護環境清潔都是必要;但是否會準時在6月28日解封或是降到2.5級警戒,陳時中則強調還要多方綜合去考量,目前沒有定論。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以下簡稱北農),自5月14日爆發第一例確診至今已有45人感染,包括北農第一果菜批發市場(萬華)29人、第二果菜批發市場(濱江)的9人與7名派遣工,台北市府昨天也緊急設立前進指揮所。北市府今日指出將對北農4,000名員工與承銷商施打疫苗,並對進行拍賣的動線與場域分倉強制分流,嚴格管制市場人員出入口與降載。柯文哲強調,目前會先以降載方式為主,不會休市,因為若下令休市,從台北到中南部農產供應都會大亂。
隨著美國捐贈的250萬劑疫苗到貨,國內疫苗數量大增,指揮中心今日也公布新的接種順序,包括孕婦及75歲以上民眾均列為第六順位,但不會強制孕婦施打特定疫苗,施打前建議可向醫師諮詢。至於65至74歲長者則排在第八順位,人數最多的50至64歲成人則在第十順位。
■疫情發展樂觀,接種疫苗後死亡通報數未大於背景期望值
今日新增75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分布以新北市38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2例,桃園市5例,苗栗縣3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5例中,皆已知感染源,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陳時中指出整體疫情趨勢往下,雖然死亡案例仍多,但會隨著確診案例的減少,大概晚1至2週將會往下。他說心情可放鬆,但防疫行動則要維持,口罩繼續戴,維護環境清潔都是必要。
此外,今日新增20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死亡個案從發病到死亡平均17天,當中有1例為接種疫苗後猝死,經解剖檢驗後確診。
對於今日新增17例接種疫苗後死亡通報,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解釋,疫苗接種後死亡的不良事件是發生在疫苗接種後,但是否為疫苗所造成,尚需要法醫解剖報告分析,會利用健保資料與統計資料分析全死因死亡發生率,並計算各年齡、性別背景期望值進行分析。
截至目前疫苗接種人次累計154萬人次,若用全死因死亡發生率計算7天各年齡、性別背景期望值來看,莊人祥強調,並沒有觀察到接種AZ疫苗死亡通報數大於背景期望值的情形,但為了讓接種後死亡個案資訊更公開透明,未來將於每週二、四將特別說明累積件數相關調查結果報告。
■北農群聚45人確診,4,000名員工、承銷商等接觸者將在三天內接種疫苗
北市防疫記者會宣布不召開一天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因外界關注的北農群聚感染案件,再度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自5月14日爆發第一例確診至今已有45人感染,包括北農第一果菜批發市場29人、第二果菜批發市場9人與7名派遣工。
副市長黃珊珊補充,對於北農的狀況,市府會把市場內的拍賣動線調查清楚,因為整體都是開放空間,進出人員非常複雜。具體做法包括針對市場出入口降載跟人員控制,過去兩個市場沒有強制執行分流的部分,從今天開始也會強制分流。
對於北農疫情是否會影響雙北地區蔬果供應,連帶影響中南部產區,導致整條農產運銷鏈失衡。柯文哲則強調,目前會先以降載方式為主,不會到休市,因為若下令休市,從台北到中南部整個都會大亂;因此在與衛福部、農委會一併討論後,將動用北市多分配到的10%熱區疫苗來支應,替4,000名北農員工、委外廠商與中南部來的承銷商在三天內全數打完疫苗。
應對北農的狀況,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也強調,打疫苗還是會有相關風險,中央不會反對這樣的戰術,但還是要提醒疫苗只是預防,不是治療藥物,要兩週時間才能產生效果;要控制疫情,最好是要回歸到篩檢、匡列與完整疫調,這部分北市已經建立前進指揮所,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也分享部桃與苗栗電子廠的經驗,在醫療資源最豐富的情況下,相信會妥善處理。
■24日起雙北快篩陰性才可進場交易,農委會:需確保農產供應不斷鏈
擔憂拍賣市場群聚感染影響擴大,網路甚至出現「北農確診、少去全聯」等消息。北農董事長黃向羣出面解釋,北農第二果菜市場的包裝物流中心負責將產地蔬菜分裝給團膳及超市,疫情爆發後物流增加,每日最高可提供30萬包小包裝蔬菜給全聯,雖然有7名蔬果包裝派遣工確診,但包裝袋上不會有病毒殘留,蔬菜裝在袋內再經清洗,安全無虞。另外,北農每日會大規模清消,全聯也有派員掌握,民眾可安心食用蔬菜。
至於是否應一舉休市清空消毒找感染源,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強調,北農每日到貨量約1,200至1,400公噸,若休市產地蔬果進不來,後續生產供應鏈都要調整,有很多層面問題要思考;否則會造成民眾恐慌,馬上影響物價,接著產地價崩,後續消費地的價格則會大幅提高。短期間不以休市作為考量,農委會指出,北農公司是大台北地區的農產品供應樞紐,必須優先確保農產品供應不斷鏈。
為防堵疫情,新北市也在今日下午宣布祭出管理措施,新北果菜公司將比照北農,於明日起再一次進行場內人員全面快篩,找出可能的隱形傳播鏈。雙北並於6月24日凌晨起同步,要進入拍賣場內進行交易,須先出示快篩陰性證明。
■苗栗電子廠群聚近清零,勞動部修正移工防疫指引
為避免相關工廠群聚事件再度發生,勞動部長許銘春今日也出席記者會,並宣布已完成「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的修訂,重點在於訂出疫情期間雇主應辦理措施,並祭出罰則,包括違規情節重大者,將廢止或不予許可聘僱移工的名額。
對此,許銘春解釋,疫情期間雇主應辦理措施,在強制部分,包括移工的工作區及生活區應分艙分流,同產線移工應住宿於同一地點;不同雇主的移工不得混住,洗衣等公共區域也應分樓層與時段使用。同時應每天對移工進行健康監測及記錄移工出入足跡接觸史與是否群聚等資料,並備有一人一室作為快篩陽性隔離空間等。
經查不符強制規範,雇主有兩週時間可以改善;若超過期限,則視情節輕重,按照《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9款規定對雇主及受委任仲介,各處以新台幣6萬至30萬元罰鍰。此外,情節重大者,將再針對聘僱移工名額予以廢止或不予許可。
另一方面,在此指引中也建議雇主在疫情期間可以調整產線人員作業間距,增加移工居住面積以保持社交距離;同時設法協助移工購買物品,減少移工外出需求。若有移工出現相關症狀,則應儘速安排篩檢,並於結果出來前安排一人一室的隔離空間。
(文 / 孔德廉;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戴淨妍;攝影/楊子磊、許𦱀倩、鄭宇辰、林彥廷)
#延伸閱讀
【通訊心理諮商開放緩不濟急──大疫當頭,上萬名個案誰來承接?】https://bit.ly/2SkzxCE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疫苗 #疑似疫苗致死 #北農 #移工 #清零
法醫工作地點 在 青木原/失眠詩(何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梁凌杰先生被裁定「死於不幸」,而非自殺或意外,意思否定了他的捨身就義,而且沒有人需要負責任。這些卑鄙的判詞才是真正的不幸。
歷史會判斷,去年寫了關於梁凌杰先生的文章紀錄事情起末,收錄在《我們的最後進化一書》,全文如下:
「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
6月15日,金鐘太古廣場外一位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一躍而下,成為反修例運動中第一位因議題而犧牲者——「黃衣人」梁凌杰。
這天以後,黃色雨衣的背影成為香港抗爭歷史的符號。
6月15日以前,香港人經歷了香港抗爭史上最大的挫敗。6月9日,香港動員了一百萬人上街要求撤回惡法,換來政府於當晚十一時發聲明宣布如期二讀草案。為阻止二讀,6月12日市民在金鐘一帶集會,期間有人衝出馬路及進攻立法會,遭警方以催淚彈、布袋彈及橡膠子彈鎮壓。
面對政府以強硬手段鎮壓示威,加上政府宣布「暫緩」修訂,抗爭進入瓶頸階段,民陣號召6月16日「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但民間反應已因「暫緩」降溫,一方面部分市民無奈接受政府讓步,另方面眼見一百萬人遊行亦無法讓政府撤回草案,對示威遊行的作用抱疑。運動陷入史無前例的絕望,討論區上開始出現自殺告文,部分是對運動感到氣餒,亦有人表示願以死相諫。
直播
6月16日「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的前一天,2019年6月15日下午四時許,各個媒體直播視框聚焦同一畫面,一位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危站在金鐘太古廣場外高逾二十公尺的臨時工作平台,並在棚架掛上寫有「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的橫額。黃色雨衣的男子危站的消息,亦在主流媒體新聞平台推送,成為當天全港關注的事件。
危站期間,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三度向警察要求與黃雨衣男子直接對話被警方拒絕。鄺俊宇只能留在金鐘道對面人行道用揚聲器叫喊,呼籲「下來,我們明天一起去遊行」,然而聲音未能清楚傳到太古廣場的平台。
晚上八時許,男子脫下黃衣坐在平台休息,約九時,他突然爬出棚架,消防員嘗試將他拉回不果,他的上衣被拉脫後墮下,跌落安全氣墊旁之人行道,目睹過程的鄺俊宇激動痛哭。男子被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後證實不治,成為反修例運動中首名死者。
消息傳開,當時新聞仍以「黃衣男」、「雨衣男」等稱呼作相關報導。
當晚香港一片哀聲,網上出現悼念文宣及畫作,以黃色雨衣為記號。同日死者身份亦被確認公開,這名黃色雨衣男子為梁凌杰先生。
梁凌杰,生於1984年3月7日英屬香港,卒於2019年6月15日,終年35歲。
梁凌杰先生的犧牲,激發了翌日兩百萬人上街遊行,民陣以「200萬+1」宣布遊行人數,向梁先生致敬。終於,在兩百萬人上街的空前壓力下,林鄭政府當日宣布「已停止」修例工作,並向市民致歉。
在梁凌杰先生死後的一天,他臨終親手寫下的「全面撤回送中」訴求,終於得到回應。
跳下來
梁凌杰先生的離世,對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意味著香港抗爭運動由過往推崇和平示威,過渡到準備流血犧牲的抗爭意識。
香港資深遺體修復師及生死教育會長伍桂麟從6月15日當日下午開始關注新聞,從觀看直播中,他推測梁先生墮樓機會很高。他表示,從梁凌杰先生的抗爭行為,包括選擇金鐘這個極具標誌性的地點、清晰明確的標語、連最後的衣服亦選擇顏色最鮮明的黃色雨衣,這些都顯示梁凌杰先生當時的理念十分強烈。
伍桂麟從新聞直播畫面中直接看見梁先生墜樓的一刻,他觀察到梁先生墜樓時身體向後並且後腦著地,死亡意志堅決,搶救成功的機會很低。最終梁凌杰先生於香港灣仔區律敦治醫院宣告不治。
梁凌杰先生的死屬於「利他型」自殺,借自殺表達訴求,希望為在世的人換來理想,歷史上也不少例子,以死亡將抗爭運動提昇到另一個階段。伍桂麟說:「正如電影《十年》裡面的自焚者,想不到十年的一半也不用,就真的出現。」從事生死教育多年的伍桂麟對自殺行為十分理解,他說當社會運動膠著:「用過好多方式去爭取,都沒進步,甚至倒退,就會生出自殺念頭。」自殺是因為絕望,亦是希望為生者帶來希望。
梁凌杰先生離世後,伍桂麟曾考慮應否站出來為他打點身後事。當時他留意到不少組織正聯絡梁先生家人,伍桂麟憂慮擔心事件若捲入了政治組織之中,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於是他聯絡612基金會,由於伍的殯殮專業背景,梁先生家人信任並交給他主理。伍桂麟陪同梁先生家人見法醫、警察、處理法律程序,並協助告別式的安排。
修復
梁凌杰先生的遺體修復工作由伍桂麟處理,進入修復室之前,伍桂麟在facebook已看過梁先生生前的樣貌,直至看見眼前的遺體,在重重傷痕以下,仍然能認得出來。除了墮樓造成的創傷,由於梁凌杰先生屬於非自然死亡,因此需要剖屍檢驗。伍桂麟感觸說:「他在死前已經面對這麼多創傷,死後還要增添這麼多傷口。」
「會感覺到痛。」伍桂麟說。伍桂麟日常處理的九成也是長者自然死亡的遺體,面對年輕死者會特別感觸,尤其如梁凌杰與自己差不多年紀,看見這樣的滿身傷口,會感覺痛。
伍桂麟說,沒有一個遺體可以完美地回復本來的面貌。「沒人製造創傷,就不需要有人修復創傷。」他慨嘆,梁浚杰的犧牲、整場運動對香港人留下的創傷,香港人日累月積地承受,只有公義得到彰顯才能修復。
殉道者
雖然警方提出要求不進行公開悼念,但伍桂麟堅持要舉行公祭。梁凌杰離世觸動全港,他作為一個殉道者,「因為死者為對抗政府以死明志,這已是一個公眾人物的死,不再屬於一件『家事』。」
治喪期間,他們亦不敢刻意用「烈士」作稱謂,怕引發更多人仿效。伍桂麟說,公祭本來有一種集體療癒的作用,「參與一起悼念,看到大家還記得這個人,大家在儀式內會感受到好深的連繫,會有情感上支持。」
與家人商討後,梁凌杰先的公祭設於香港殯儀館外球場。然而,考慮到其時社會情緒崩緊,同時考慮到家人的巨大壓力,他希望梁凌杰先生的告別式以平穩氣氛進行。伍桂麟說說:「父母不想高舉兒子作聖人,只希望香港人可以記得他。」
公祭在2019年7月11日舉行,梁凌杰先生的父母對香港人寄語:「感謝社會各界人士悼念杰仔,每一位善良的香港人,包括兒子在內,都希望香港能變得更好,讓每人都能安居樂業、自由發聲;而每一位勇敢走上街頭巿民都是因爲深愛香港。年輕人要好好保全自己,活下去,才能繼續為社會不公不義之事勇於發聲。」
犧牲的意義
伍桂麟說,為抗爭而殉道,在歷史間也不罕見,然而看到歷史在香港重演,只能說感觸。梁凌杰先生身故後,社會間自殺情緒爆發,討論區、群組中傳出不同人表示有尋死念頭,以及親友準備尋死的求救信息。
事實是,公開資料顯示︰至少五名年輕人,在去年,自殺前寫下反修例口號。
伍桂麟表示理解這種想法:「在絕望之中堅持,當沒結果,最後同歸於盡。」他更收到不少人向他查詢應該如何處理遺書,部分希望尋死,另一部分是做好了在抗爭中犧牲的準備。他提供資訊的同時,亦希望年輕人能再三衡量生命與抗爭之間的輕重。「用死去表達訴求,我會覺得尊重、可敬,但不希望見到。」
在台灣戒嚴時期,鄭南榕面對打壓而選擇在《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內自焚而死,他的犧牲使台灣從此不再壓制言論自由,而鄭南榕逝世日被定為「言論自由日」。然而,亦非每一次自我犧牲都能讓公義得到彰顯,如在西藏,多年來已經有過百名藏人自焚,卻依然被政權漠視。
犧牲的意義孰輕孰重,我們沒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如伍桂麟說:「香港的歷史,梁凌杰有份。」
附錄:後來者
盧曉欣,21歲,2019年6月29日下午近四時,在粉嶺嘉福邨福泰樓的高處墮下,墮樓前在後樓梯間的牆壁上用紅筆上寫上遺言,其後被擦去:
「致香港人:
雖然抗爭時間久了,
但絕對不能忘記
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
一定要堅持下去。
強烈要求全面撤回條例
收回暴動論釋出學生示威者
林鄭下台 嚴懲警方
本人願可以小命
成功換取200萬人的心願
請你們堅持下去!
曉欣 」
鄔幸恩,29歲,2019年6月30日,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四樓平台墮下救後不治。在個人Facebook留下遺言:「香港,加油。我希望可以看到你們的勝利。」
麥小姐,28歲,2019年7月3日凌晨。在長沙灣住所墮樓身亡,墮樓前在房間發留下字句:「不是民選的政府是不會回應訴求」
范遠聰,26歲,2019年7月22日,因反送中的立場與家人政見不合,發生爭執而被趕出家門,最後在大廈高層後樓梯高處墮下搶救不治。
郭先生,25歲,2019年8月26日晚上九時許,從觀塘順天邨天韻樓高處墮下,倒臥大廈天井證實死亡,遺言節錄:「香港人為香港付出左幾多,得返黎又係幾多,出過聲,流過淚,受過傷,流過血,但係出黎既結果永永遠遠都唔係你所想!香港人未輸,邊個撐到最後邊個就會贏,香港人加油!」
何小姐,27歲,2019年9月4日晚上十一時,於粉嶺嘉盛苑嘉明閣二十一樓危站輕聲說:「香港人加油!」後便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法醫工作地點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藍可兒 #Elisa lam #cecil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我是Tommy。
萬聖節快樂!!今天就以鐘樓怪人的打扮和大家講一個恐怖又解釋不到的事件,藍可兒事件,是的!我們的恐怖系列回來了!
這是發生在美國Cecil酒店非常轟動的事件,因為裡面有很多難以解釋的疑點,令全世界的人看過這段視頻後紛紛猜測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我的頻道主要就是做一些稀奇古怪,靈異,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奇異世界的影片,歡迎你訂閱HenHenTV的同時,打開旁邊的小鈴鐺,還有按我頻道右下角的FB logo,like HenHenTV的粉絲網頁,在Following那裡按See First,你就可以追踪我影片的更新動向了!
那我們來開始我們的恐怖系列了!
藍可兒,加拿大籍香港人,英文叫Elisa Lam,於2013年在塞西爾Cecil酒店屋頂的水塔裡面溺死,因她死亡地點很離奇,加上其失踪前被電梯的CCTV拍攝到非常詭異的動作和行為,更讓人看了毛骨悚然,洛杉磯市的法醫證實其死亡原因為溺死,沒有服用毒品,沒有掙扎,沒有其他的傷痕。唯一解釋的就是她生前患有躁(zao)鬱症,是可能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這是真的嗎?我們來了解這個案件的前因後果。
藍可兒她本身是在2013年一月份獨自一人來到洛杉磯旅行,於2013年一月31日入住塞西爾酒店Cecil,塞西爾酒店,位於南緬街640號洛杉磯,在這間酒店發生過的多起自殺和兇殺命案,幾乎都是女性,例如被媒體命名為黑色大麗花的兇殺案,為何這個案件那麼的驚悚?原因是她的屍體被腰斬,所以內臟被掏出,血流乾了~更恐怖的是死者的嘴唇被割裂至耳朵邊,在臉上呈現一種詭異的小丑笑容。。。到現在兇手依然還沒繩之以法。
靈異事件並不只是藍可兒事件而已,在之前也有傳過一個靈異事件,2010年消防員麥克,杜佳住進酒店後報警聲稱他在房間裡面接到一通電話,電話裡面傳來慘叫聲,而他同時也被人刺傷胸部,但警方在搜查閉路電視的時候,只看到麥克自己一人在那裡跑來跑去,但是未見其他人的身影。更為詭異的就是他說被人刺傷胸部,但是醫生卻說傷口在腿上。
這一切都在發生藍可兒事件後更添上一層謎團,這是否有關聯呢?
藍可兒每天都會向家人報平安,但是在31號就訊息全無,而電梯的閉路電視拍攝到藍可兒的奇怪舉動,她一進入電梯後就按完所有的樓層,而站在電梯的旁邊,好像是要躲避某些人的追踪,但是神情並不是緊張的,過後她就站在電梯的旁邊,好像讓路給人進入電梯一樣,接著又出去電梯外面的好像和某個人在講話,同時用手做很古怪的動作。這個視頻全程4分鐘多,但是有人質疑這個閉路電視是被人剪輯過的,原因是下方的時間被蒙蔽了。雖然可能被剪輯過,但是她在視頻裡面的動作的確讓人看了毛骨悚然。
過了兩個星期後,在2月19號,有住客投訴水壓很低,還有呈黑色並且有一股異味,在酒店的員工打開檢查天台的水庫時,發現藍可兒死在裡面。屍體全裸,頭朝下並異常的扭曲,由於屍體沉在水塔的底部,消防員需要鋸開水箱才可以把屍體搬出。
但是塞西尔酒店的屋顶通道是上锁的,且与警报系统相连,非酒店职员很难登上屋顶,他们不知道蓝可儿是如何到楼顶的水箱上而不被人发现。因此警方和媒体就此推断蓝可儿有可能是遭人谋杀,且凶手应当是对酒店环境熟悉的人,甚至有可能就是酒店的职员或长期居住的房客。更有另外一個疑點就是藍可兒是如何爬上去高兩公尺的水塔呢?酒店的技術人員需要用特殊的鐵梯才可以上到去水塔上面,而還有一點更奇怪的就是酒店方面曾經有在2月14曾經有檢查過水質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如果真的是謀殺案的話,那兇手究竟匿藏她的屍體在哪裡呢?而且兩週後才丟進水塔裡面?
警方當然第一時間去查最大嫌疑的酒店擁有天台鑰匙的工作人員,他理應很容易就進入藍可兒房間殺害她,並且在酒店某處匿藏,然後在酒店做了水質管理過後才把屍體丟進水塔裡面。是否當中有誰隱瞞了事件的真相?
1. 例如藍可兒是被人下藥並且殺害,然後買通法醫做個假的驗屍報告?
2. 是酒店裡面匿藏很久的連環殺人犯所做的案件。
3. 酒店的閉路電視是否有被人剪輯過?
但是種種的一切都無法解釋她在電梯裡的詭異動作,這是否真的有一些邪惡的力量迷惑了她,把她帶到天台去丟進水塔裡面呢?這仍然是未解之謎。
世界上的確是存在着我們人類無法解釋的邪惡力量,奇異科學卻無法解釋的事件,那大家覺得究竟這個事件是怎樣發生呢?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吧!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法醫工作地點 在 法醫工作地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必吃
提供法醫工作地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法醫上班時間、殓房主任、法醫要求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法醫工作地點 在 守候族-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研究助理(毒物化學組) 職業類別研究 ... 的必吃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研究助理(毒物化學組) 職業類別研究助理工作地點新北市中和區休假方式週休二日工作內容(一) 研究助理1名徵才條件: 1. 中華民國國民,男、女不拘。 2. ... <看更多>
法醫工作地點 在 法醫工作地點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必吃
提供法醫工作地點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法醫上班時間、殓房主任、法醫要求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