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上一封信我們講了NBA退役球員的故事,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另一群富有的人,就是那些富豪家族的繼承人。
相比起NBA球員,富豪家族的繼承人們從小就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中,有最好的條件接受教育,上一代人也會想盡辦法保障這些子孫後代的生活,但這些富有的繼承人們還是常常陷入巨大的不幸,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封信我們就以美國曾經的首富J. 保羅·蓋蒂家族的故事作為例子,談一談這個問題。
J. 保羅·蓋蒂是什麼人?
J. 保羅·蓋蒂是何許人也? 他是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首富。如果你去過洛杉磯,可能參觀過以他名字命名的蓋蒂藝術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如果你還沒有機會去,將來到洛杉磯時一定要去那裡看看,蓋蒂藝術博物館可能是美國西海岸最好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本身以及裡面的藏品,都源於蓋蒂的捐贈。
蓋蒂發家於二戰後,1966年他的財富據估計就超過了12億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當時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把他列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個人;到1976年他去世時,身價超過了60億美元。和今天很多富豪擁有的只是資產市場上的紙面數字不同,蓋蒂的資產都是真金白銀。
蓋蒂的父親算是一個小富翁,1914年蓋蒂22歲的時候,他給了蓋蒂1萬美元讓他鍛鍊商業才幹。蓋蒂從這1萬美元起家,到20年代就賺到了300萬美元。1930年蓋蒂父親去世的時候,只給蓋蒂留下了財產的5%,不過蓋蒂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石油帝國。
二戰之後,蓋蒂做對了一件事,成為了世界首富:1949年,蓋蒂從沙特國王手裡獲得了沙特和科威特中立區大片土地的石油開採權,當時那些土地不過是一些不毛之地而已。幾年後,1953年,這片土地中的石油被勘探了出來,很快年產量就達到1600萬桶;僅僅三年時間,蓋蒂就收穫了10億美元的財富,很快成為了美國首富和世界首富。要不是後來沙特和科威特收回了這些土地的開採權,今天這兩個國家相當一部分資源都應該屬於蓋蒂的後人。
不過蓋蒂這個人在花錢上有一些奇怪,可以說是既摳門,又慷慨。蓋蒂對自己和家人非常摳門。蓋蒂有五個兒子,但他最喜歡的小輩是三兒子生的一個孫子。1973年,這個孫子在意大利被綁架了,綁匪要求1700萬美元的贖金,一開始蓋蒂一毛錢都不願意出,後來松口說可以出100萬美元,因為100萬是他可以申請抵稅的最高金額。時間越拖越長,綁匪割下了小蓋蒂的一隻耳朵送回來,出於輿論的壓力,蓋蒂這才出了幾百萬美元贖回孫子。
但另一方面,蓋蒂在藝術收藏和支持藝術事業上卻一擲千金。蓋蒂有一個很奇怪的想法,他說藝術品的美非常純粹,表裡如一,不會讓人失望,但人卻做不到這一點。為了收藏藝術品,蓋蒂專門雇了一個團隊幫他尋找、鑒定和收購藝術品。當時很多藝術品拍賣的記錄,都是蓋蒂創下的。
隨著收藏的藝術品越來越多,他蓋了一座博物館來收藏(就是這封信題圖中的博物館),並且配備了相應的管理基金會,也就是今天洛杉磯的蓋蒂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蓋蒂博物館在蓋蒂去世後依然秉承了創始人的做事風格,對於優秀藝術品不惜重金,又創下了很多拍賣紀錄,比如梵高的代表作《鳶尾花》、馬奈的《春天》等等。我把這兩幅畫的圖片放在了文稿中,你可以看一眼,肯定不陌生。
蓋蒂的子孫表現如何?
說完了蓋蒂本人,我們再來看看蓋蒂的子孫。作為首富的孩子,蓋蒂的子孫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嚴格來說,這些子孫都不太成器。蓋蒂的長子原本應該繼承家族財富,但因為壓力太大自殺了。
有人可能覺得不好理解,含著金湯匙出生,世界首富的長子,躺著就有數不清的財富繼承,哪來的壓力呢?其實,有錢的人,沒有錢的人,各有各的壓力和煩惱。擁有巨大的財富並不就意味著幸福。說個很簡單的道理:有了錢,你就需要管好錢,尤其這些錢還是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這不是一件容易事。上一封信那些NBA球員的結局,我們也都看到了。有的人能管好一百萬,一千萬,但到了一個億也許就要出問題。蓋蒂的長子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對於如此龐大的家族財富和產業,他知道自己力有不逮,然而將來又不得不擔起這份重任,於是他選擇了自殺來逃避。
蓋蒂不喜歡他的二兒子,長子自殺之後,家族的重任就落到了三兒子小保羅·蓋蒂的頭上。蓋蒂生怕他壓力太大,對他比較放任自流,結果這個兒子就染上了一個惡習——吸毒。一個人但凡和黃賭毒沾上邊,基本不可能獲得幸福。雖然後來小保羅·蓋蒂戒了毒,但在美國社會仍然不受歡迎,最後移民到了英國。前面提到的那個被綁架的孫子就是小保羅·蓋蒂的兒子,這位小孫子被救回來後受了驚嚇,也染上了毒癮和酒癮,一輩子生活在輪椅上。
蓋蒂的第四個兒子戈登·蓋蒂被認為是最有資格繼承家業的人。他平時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慈善事業上,在社會上口碑很好。然而後來他被曝出在婚外包養了一個外室,還生了三個私生子女。在當時的美國,這種做法也不被社會所認可。蓋蒂的第五個兒子12歲就夭折了,這裡就不多談了。
富豪家族如何安置巨額財產?
或許是出於對子孫的失望,蓋蒂在留給他們生活無憂的錢之後,把大部分的財產都捐了出去,主要是以信託的形式經營蓋蒂博物館,也就是前面說的蓋蒂基金會。這也使蓋蒂博物館成為了世界上最有錢的博物館。當然,這個基金會和蓋蒂的子孫後代就沒什麼關係了。
那麼蓋蒂留給子孫後代的錢是怎麼處理的呢?和美國絕大部分富豪一樣,是通過信託的方式管理的。這種方式有三個好處。
首先是在稅務上會享受一些實在的利益。美國的遺產稅很高,父母把財產傳給子女時大約要交掉一半的遺產稅,子女如果花不完再傳給第三代,還要再交掉一半。這樣幾代人下來,遺產基本上都交了稅。通過這種方式,國家可以拉平社會財富的差距。但如果你將財產放在信託中,寫清楚將來潛在的受益人和使用方式,那麼交過一次遺產稅後,子子孫孫都不用再交稅了。
其次,用信託來管理,財產可以完全按照創立者的意願來分配。比如你有兩個孩子,希望多給老二一些錢,可以在信託文件中寫得很清楚。蓋蒂不喜歡二兒子,因此在信託中給他分的錢特別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信託可以規定受益人每月以特定的方式(比如固定金額)領取收益,這樣可以防止後代中出了敗家子一次性把錢揮霍光。這可能是信託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家族信託常常成為富豪後代安身立命的最後一個保障。
蓋蒂知道他的子孫顯然不能守好家業,因此生前通過信託安排了一部分財產的傳承。為了和之前講的博物館信託區分,我們不妨把這個信託稱為家族信託。
蓋蒂算是想得很周全了,但在蓋蒂過世之後,他的子孫很快就肢解了家族信託,一次性把錢分到了各自腰包里。這件事在法律上原本是做不成的,但蓋蒂的子孫們雇了律師專門尋找當初創立信託時的文件漏洞和法律漏洞,居然就做成了。當然,他們在經濟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一次性支付了巨額的遺產稅和所得稅。
不過這樣分家之後,蓋蒂的子孫就失去了未來安身立命的最後一個保護傘,每個人生活的好壞就要看他們自己管理錢財的能力了。
按照當初家族信託創立時蓋蒂定下的財產領取比例,第四個兒子戈登·蓋蒂獲得了比較多的遺產。到了1986年,這部分石油產業的價值已經漲到了100億美元,戈登·蓋蒂轉手就賣給了得克薩斯石油公司(Texac,今天雪佛龍公司的子公司),把資產變現。然而三十多年過去,這份財富已經縮水到了20億美元。雖然依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對於蓋蒂家族來說,已經遠沒有往日的輝煌了。
今天社會上已經沒有多少人關注蓋蒂家族了,然而蓋蒂的子孫們還是不斷曝出醜聞,很多人因為毒品和槍支濫用等問題早逝,家族後人彼此之間也是官司不斷。美國人講起這個家族,常常會用「金錢的詛咒」這個詞來描述他們。
2017年,好萊塢把蓋蒂家族的故事搬上了銀幕,中文名叫《金錢世界》,英文名稱更加直接——「全世界所有的錢」(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在這部電影中,蓋蒂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成為一個有錢人很容易,做一個有錢人卻很難。」這句話可謂發人深省。
蓋蒂家族的故事並不是個例,歷史上19世紀末的美國首富範德比爾特,集裝箱的發明人、20世紀中期的美國首富馬爾科姆·麥克林,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富豪亨特兄弟,這些家族的後人都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內就使家族財富大幅縮水。
小結
這些故事時常讓我想起《天龍八部》中掃地僧講的一番話。這位老僧講,武功和德行的修行要相匹配,否則有武功而無德行,有強力而無慈悲,人就會出大問題。金庸的小說中常有對社會的隱喻,所謂武功的修煉其實可以化用到許多事情上,爭名求利,不外如是。
積攢了財富本來是好事,但如果德不配財,財富反而會變成詛咒。財富是這樣,聲望、地位等等也是如此,如果來得太快太容易,人其實很難承受。我見過不少年輕人,一畢業就加入新興公司,公司迅速發展,他們的職級也水漲船高,但自己的能力其實沒有跟上。手下管理的團隊一旦大了,經常乾砸事情,團隊和他們本人都很難成長起來。這些年輕人早年的運氣到了這時,反而成了詛咒。
對一個人來講,最安全、也最容易獲得幸福的發展方式,就是年齡、修養、能力、財富和地位同步上升。否則,即使財富和地位一夜暴漲,終究會因為修養和能力的不足而跌落雲端。人難免做一些發橫財的美夢,但當現實中遇到了種種誘惑,你不妨想一想蓋蒂家族的故事,以為自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柯文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就是事實的真相。 過去十年,臺北市政府核發給建商的容積,市價是654億元,但換到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公告地價僅250億,我相信,真正到這些公保地主手中的錢,一定遠小於這個數字。 這中間遠超過四百億元的價差跑到那裡去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是誰搬走人民的乳酪?真相是,...
「法律漏洞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問題] 怎樣判斷什麼是法律漏洞? -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跟蹤釀悲案例多現行法律漏洞「難舉證定罪」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問題] 怎樣判斷什麼是法律漏洞? - law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法律漏洞例子 在 可知(A)之論述正確。 (二)所謂類推適用,係指將法律 ... 的評價
法律漏洞例子 在 惇安法律事務所 Lexcel Partne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鬥陣來關心】Clubhouse恐成炒股監理漏洞
作者:王奕雅律師
日前新興線上語音聊天社交軟體Clubhouse十分受歡迎,立法院法制局於今年4月指出:Clubhouse在美國更已逐漸成為股市散戶聚集的新平台,然而,基於用戶須有邀請碼方可註冊使用Clubhouse,且語音聊天資料不留存紀錄,恐有可能成為號召或煽動炒股的新管道,成為監理漏洞。
金管會證期局人員表示:現行金管會使用「爬蟲」系統,至社群網站自動化抓取網頁資料,以進行監理。該系統分成兩種形式:第一為納入Facebook用戶個人資訊,使證交所得以掌握資訊。第二則為「逆查訪」,即特定股票如有大量人突然買進,涉及內線不法操作時,證交所將會將其圈示並進行逆向查詢。惟該等邏輯恐難以運用至以聲音溝通、不留下痕跡的Clubhouse上,以進行事後追蹤及分析。
今年年初發生的美國GameStop事件,即是社群媒體生態牽動股市的例子。當時美國傳統的遊戲零售連鎖店GameStop連年虧損,而被避險基金盯上大舉放空,社群媒體Reddit上的網友則號召散戶與避險基金對決,大量購買GameStop股票,導致放空機構慘賠。相同的事件是否有可能發生在Clubhouse上,則視主管機關可否根據該運作模式發展出相應的科技監理方式,目前金管會已將此議題納入專案研究。若網友涉及違法炒股,則可能違反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之反操縱條款。
(本文之內容不代表本所之立場或法律意見)
法律漏洞例子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刑法第185條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在國家考試出題頻率不算低(尤其是一試),不過它的重點好像很常被擺在「具體危險犯」的罪質思考而已。剛好柚律整理了這則最高法院刑事判決,以及許恒達老師的看法(詳見柚育の法律Spotlight粉專,同學們也請按讚追蹤訂閱開啟小鈴鐺(咦?),這邊我再補充一下。
許恒達老師文章的見解,其實要特別說明的是刑法第185條規範的行為類型。本條是以外部型侵害的手法來規範非典型妨害交通行為(也就是侵害交通安全的危險並非源於駕駛行為本身,而是與駕駛行為有關的其他行為,本條就是明顯的例子)(註1),而條文也規定損壞、壅塞與他法等行為手段,但在解釋上,筆者贊同許恒達老師的想法,認為像這類國道急煞堵車的行為,只能評價為「他法」,無法像許澤天老師教科書的見解一般,認為此類行為能涵括到「壅塞」的文義範圍內。
詳言之,許澤天老師參考德國學說與實務見解認為,倘若駕駛人是將交通工具作為「阻礙交通」的手段,而造成他人往來安全危險時,就可以評價為「壅塞」(註2)。誠然,如果我國刑法第185條沒有規定「他法」這個要件,這樣解釋「壅塞」的概念,自然不會產生掛一漏萬的處罰漏洞。然而,我國法已經明文規定「他法」,則若無法該當「壅塞」的文義,此時只能評價為「他法」。筆者認為,損壞、壅塞和他法並非三種平行的行為態樣規範,而是以「他法」(其他方法)作為概括條款,形成「例示vs概括」的立法結構。倘若能接受此一觀點,則可以認為,立法者之所以規定「他法」此一具有截堵功能的一般條款,是為了劃定構成要件行為解釋上的最外圍界線(註3),並透過例示概念細緻說明何種行為能產生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的具體危險,而落入刑法第185條的規範範疇內。因此,能否透過對於「壅塞」概念進行擴張解釋,壓縮「他法」的解釋適用範圍,筆者認為不無疑問。
註1:參許恒達,國道急煞堵車的刑事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220期,2021年2月,頁16-17。
註2:參許澤天,刑法分則(下),2021年7月三版,頁385。
註3:概念說明係參考蔡聖偉,論強制性交罪違反意願之方法,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8期,2016年3月,頁47。
柚律師的好文分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0738159208979&id=101974972085298&__tn__=-R
周易老師
2021.7.24
法律漏洞例子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個就是事實的真相。
過去十年,臺北市政府核發給建商的容積,市價是654億元,但換到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公保地),公告地價僅250億,我相信,真正到這些公保地主手中的錢,一定遠小於這個數字。
這中間遠超過四百億元的價差跑到那裡去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是誰搬走人民的乳酪?真相是,中央政府在民國93年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容積移轉」公式,讓財團有機可趁,例如萬華區一坪的道路用地,可以換內湖八坪的樓地板面積,既沒有公開透明的機制,也沒有有效的管理辦法,超過四百多億的價差,就這樣流到「有辦法」的人手中了。
因爲沒有管理,導致容積與公保地的失衡,內湖就是個最經典的例子。內湖的道路壅塞不是交通問題,而是都市計畫失敗。
過去十年,政府在內湖核發了5.83公頃的容積,卻只換回0.13公頃的道路用地(公保地)。容積越多、代表住的人也越多,但道路面積卻沒有跟著增加,交通當然會打結。
其實這樣的容積移轉,從頭到尾都是騙局,因為根本無法解決公保地徵收的問題,反倒讓財團有機可趁。即使我們採用原先100%代金制的計畫,也要花一千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徵收全部的公保地。
在議會通過維持50%捐地、50%代金制現狀的情況下,臺北市政府會用行政手段來控管核發容積,避免都市計畫失衡,並將收取的50%代金,全數用於標購公保地,優先保障公保地主權益。
數十年不曾面對的問題,我們也要面對。臺北市政府將會主動拜會內政部、立法院討論容積移轉的解決方案,並要求中央儘速修正公式,從源頭封住法律漏洞,而不是讓各縣市政府自己傷腦筋。
找出真相後,我們會努力,讓人民的乳酪不再被掠奪。
#誰搬走了人民的乳酪
影片提供:臺北市政府都發局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法律漏洞例子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要求消除種族歧視盡速入法 落實人權保障促進族群和諧】
今日在委員會質詢的,是一個大家都關心的議題:反族群歧視。
國民黨委員提出《反族群歧視法》,而在前幾個月,陳瑩委員等人也提出《消除一切種族歧視公約施行法》,這兩種草案規劃在不同體系中,規定也不同。內政部報告裡頭,則提及現行法規,包括出入國移民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刑法中,皆有可規範歧視言論的刑責,但是否仍有漏洞?
我舉了幾個例子,一是我在美國親眼目睹的:同樣一個餐廳,服務生將黑人帶位至廁所旁,卻將白人帶至窗明几淨的地方。如此算歧視行為嗎?
再來,馬英九曾對原住民說「我把你當人看,好好教育你」;前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雜種說」、前花蓮縣長夫人徐榛蔚「叫原住民跳交互蹲跳展現體能」、蔡正元「外籍第二代未來可能成為台灣社會犯罪最大宗的來源」,以及郭冠英、洪素珠的言論等,以上所舉出這些讓人不適的言行,在現行法律中卻未有規範。
舉出這些例子,說明了歧視有不同樣態,輕重也有所差異。
因此我要求,行政部門跟法務部,應就現行法律如刑法、公然侮辱毀謗等罪責或其他法律的修訂、或訂定專法,和社會團體、相關部會一起研議,下會期送至立院審議,以促進族群和諧!
法律漏洞例子 在 跟蹤釀悲案例多現行法律漏洞「難舉證定罪」 - YouTube 的必吃
跟蹤釀悲案例多現行 法律漏洞 「難舉證定罪」 ... 持續追蹤,過去尾隨、跟蹤釀成死傷案例,層出不窮,像是「台大宅王」張彥文砍殺女友47刀害命、世新女大生被 ... ... <看更多>
法律漏洞例子 在 [問題] 怎樣判斷什麼是法律漏洞? - law - PTT學習區 的必吃
在網路上或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所謂"法律漏洞"這種說法然而又要怎麼鑑別甚他們 ... 舉個例子,之前PTT有人討論包養算不算鑽漏洞的性交易模式? ... <看更多>
法律漏洞例子 在 [問題] 怎樣判斷什麼是法律漏洞? - 看板LA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在網路上或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所謂"法律漏洞"這種說法
然而又要怎麼鑑別甚他們口中說的哪些是真的法律漏洞?
另外在實務上可能愈情況更為複雜
有怎麼判別和者純粹是不違法何者是鑽漏洞?
依據現行的制度有無標準的判斷依據?
另外正如刑法第一條
"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亦同。"
因此在刑事上就算真的能成功鑑別法律漏洞,對當事人而言有何實質意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226.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634686092.A.D74.html
而我查到的說法是,雙方約定的內容若沒有性關係則不屬於性交易
但問題是若雙方約定內容無性關係,但之後卻仍有發生性行為
這樣是否觸犯社維法?,若否,則算不算是法律漏洞?
另一個例子,若有人希望提升自己的已婚配偶與自己行房的意願
因此每此行房前都會給自己的已婚配偶金錢,這樣算不算性交易?
若不是,算不算出現法律漏洞?
※ 編輯: sdhws (122.118.226.26 臺灣), 10/20/2021 10:55: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