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
他的病因是過去曾經感染的水痘病毒,
仍然潛藏在我們神經裡頭,
👉當您有睡眠不足、
壓力過大、
營養極度失衡、
重大創傷、
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等等的情況之下,
可能他會順著我們神經跑出來,
形成一些紅色的疹子,
非常痛,😱
當發生帶狀皰疹,
要趕快找醫師,
先用抗病毒的藥物治療,
比較麻煩的是他所產生的神經痛,
往往讓人非常的無奈。
❤️我建議50歲以上的朋友,
可以打一劑帶狀皰疹疫苗,
我在診所都會提醒我的患者。
重點是打完帶狀皰疹疫苗,
✍️還是有可能皰疹會復發,
但是他復發的頻率以及嚴重程度會輕了許多。
過去我也碰過一位患者因為左邊臉頰以及眼睛一直疼痛,
後來照了許多檢查也沒問題,
🙁第五天突然沿著左邊臉頰以及眼睛旁邊冒出許多紅疹,
這才發現原來是帶狀皰疹作怪。
這個病毒有些討厭、
有些讓人無奈,
✴️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足夠的營養、
✴️適度的運動、
✴️經常來做舒壓,
他就不容易復發。
提醒,
如果注射任何的新冠病毒疫苗,
帶狀皰疹疫苗必須相隔兩週。
早安各位好朋友。
#帶狀皰疹
剪報來源:人間福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少50歲以上人士都會生蛇,根據衞生署數據,百分之九十八的成年人曾經生水痘,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周振中指,生蛇和水痘是由同一種病毒,即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因為就算水痘痊癒,病毒都不會消失,而是潛伏在體內神經系統,當年紀大或抵抗力差時,病毒會再次攻擊身體,引發生蛇,所以出過水痘,會有更大機會生蛇。 ...
「水痘復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In my 3 pl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皰疹的秘密?】關於皰疹你知道多少?神經痛?有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水痘復發 在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別以為不會復發,婦人連兩年受皮蛇之苦 ... 的評價
水痘復發 在 In my 3 pla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打一的滿月回診
#小球妹妹的1M3D
上周從天堂般的月子中心返家後,家有二寶的生活就正式online !
幸好放了三天連假,進月子中心後都沒抱到妹妹的爸爸,參與了新生兒一直換尿布的循環。
新生兒的疫苗一支接著一支,雖然去醫院有點緊張,但是沒有按時完成接種的話,反而更麻煩。
對新生兒來說,其他的病菌更危險哪~~
與其爸爸開車帶著會東摸西摸的哥哥一起陪看診,還不如媽媽直接一打一開車回診比較安全又方便。
久違的一個多月沒開車哪,一度還很三寶的分不清楚油門跟煞車,(是在P檔拉手煞的狀態啦…)
開車上路時,發現這段時間幾乎都在室內的狀態下,眼睛變得好畏光哪~
即使是前往最熱鬧的市中心,路上的人車還是少了很多,好多店家都拉下鐵門,
真的是希望疫情能快點過去,重返正常的生活,只是上周的連假車潮,未來這幾天恐怕…. (真心怕)
妹妹出生以來,我真的是深深的感受到她跟哥哥的不同。
妹妹就算醒著可以自己聽聽音樂自得其樂,也不會躺沒幾秒就哭得哭天搶地需要抱抱,
想睡覺的時候,哪怕哥哥在一旁製造噪音,自己吸吸奶嘴,或是穿上LTD後稍微安撫就可以自行入睡,
回家第一晚,她就可以連續睡上兩三個小時,
這真的是魔王籤哥哥當年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狀況,
日夜接續各種哭,爆哭,不能放下,抱到媽媽手直接牙起來,
沒有所謂的長睡眠,最絕望的時候甚至每20分鐘哭一次,水槽的擠奶器永遠無法一次洗完,
試過各式各樣的新生兒睡眠法,通通無效,
當年先生不在台灣的一打一狀態下,新生兒時期的哥哥真的是讓我感到深層的絕望。
直到一歲半左右才有辦法長睡連續四小時,對標準很低的我來說,終於可以睡過夜。
所以我真的覺得每個小孩真的氣質都不一樣,
如果剛好養到天使寶,真的是燒好香,運氣好。
因為真的是有那種就是特別難帶的魔王籤寶寶哪 (淚目)
對了,也想順便調查一下,關於寶寶的自費疫苗部分,
因為之前就有在追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的隱藏版疫苗一覽表,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posts/324545279030648
哥哥的部分,在生產前我有帶他自費打了 #隱藏版的水痘第二支疫苗,
在台灣一歲就施打公費的水痘疫苗一劑。但是有部份兒童產生的抗體,會隨著年齡愈來愈下降,連幼兒園孩童也會發生水痘感染。
這支自費的水痘疫苗(我們在醫院打1800),四歲之後就能打,所以爸媽可以考慮一下。
而最近很紅的 #13價肺炎鏈球菌,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posts/356240905861085
孩子們小時候打的公費三劑之外,還有一劑是在六個月的時候可以自費打的,完整的四劑保護力會更足夠。
其實會猶豫的點是在於去年曾經因為肺炎跟黴漿菌住院過的哥哥,三月也曾經黴漿菌復發,屬於比較容易過敏的孩子,不曉得會不會打了,保護力好一點哪~~
只是這一劑我問到的要價3200,不便宜沒關係,
可是只要想到上次打針時哭天搶地的哥哥要再來一次就覺得頭痛哪….
大家的孩子們都有打這兩支自費疫苗嗎?
水痘復發 在 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孩「無故」#出血點、#淤青❓原來是 #血小板減少 ❗
💣#COVID-19 病人30-60%會合併「#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上星期我發現女兒下唇周圍有瘀青,反覆跟她 #確認沒有撞到或摩擦到,再加上最近四肢有許多出血點與瘀青,原本以為是和弟弟打來打去造成的💥
但心想越來越不對,我帶到醫院抽血後發現女兒的血小板只剩3萬 (正常是15-40萬)😱精神活動力好,沒有其他的不舒服,其餘抽血、各項檢查也都正常,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住院打完免疫球蛋白後改善很多,後續會再追蹤抽血,這次很重要的感想是,還好我女兒有很清楚的表達,我們家長也相信她,不然小孩發現身體瘀青真的很稀鬆平常😖
今天就整理這個的疾病給大家了解,希望各位家長也可以提高警覺📣
--
🔔 Q1. 什麼狀況要懷疑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 #沒有「撞擊或大哭」但身體多處出血點或瘀青
📌 #反覆流鼻血、牙齦出血
📌 #口腔粘膜出血點
📌 血尿、血便
加上
📌 #精神活動力佳
📌 #沒有:發燒、骨頭痛、體重減輕、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 (如果有可能還要考慮 #白血病、#淋巴癌⋯一定要找醫師確認治療喔🧐)
--
🔔 Q2. 這個疾病嚴重嗎❓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抽血特色是,#血小板小於10萬、其他血球或實驗室數據都正常。
小孩年發生率約10萬分之5,常常是小孩出血瘀青很嚴重了,家長才會意識到不正常😖
小孩出血死亡率1%、成人5%🔥
假如血小板低到5000以下的話很可能會出現 #腦出血☠️還好整體發生率不高只有約0.5%,不然真的很恐怖😣
--
🔔 Q3. 發生原因為何❓
📌 60%是因為1個月內有 #病毒感染 😈( #EB病毒、流感、#巨細胞、B/C肝炎病毒、水痘、#COVID-19…)
📌 6週前施打MMR (4萬分之一)
📌 其他原因不明
--
🔔 Q4. 治療與預後為何❓
📌 類固醇 (2-5天有反應)
📌 免疫球蛋白 (1-2天有反應) 👍
📌 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
📌 生物製劑
📌 切脾手術 ( #藥物治療無效,出血風險高則需要切脾手術)
🌸 半年內75%小孩會恢復
🌸 假如血小板穩定2-6個月,#復發率小於5%
--
🔔 Q5.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也會造成「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ITP」⁉
📌 #老人、#中重度 COVID-19病人比較容易合併ITP (33-57.7%),但 #小孩也有案例😭
📌 感染COVID-19,通常2-3週後診斷ITP,7天內就發生得比較少,研究發現平均血小板降至五萬
📌 約2成ITP診斷時,COVID-19已無症狀,意思是 #大部分的人診斷ITP的時候還有COVID-19的症狀🔥
📌 8成以上治療有反應💖
--
上禮拜因為照顧女兒忙得一團混亂,再加上醫院也因應疫情多了很多事情,學校現在也要一路停課到6/14,真的是爆炸人生💥
希望台灣趕快度過這場浩劫,然後疫苗趕快發放施打💪才能順利解除3級警戒阿😭
--
參考資料
✏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 new era for an old disease. Rom J Intern Med. 2019 Dec 1;57(4):273-283.
✏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Secondary to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SN Compr Clin Med. 2020 Sep 19;1-11.
✏ UptoDate.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in children.
水痘復發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少50歲以上人士都會生蛇,根據衞生署數據,百分之九十八的成年人曾經生水痘,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周振中指,生蛇和水痘是由同一種病毒,即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因為就算水痘痊癒,病毒都不會消失,而是潛伏在體內神經系統,當年紀大或抵抗力差時,病毒會再次攻擊身體,引發生蛇,所以出過水痘,會有更大機會生蛇。
周振中醫生提醒,以下3類人士有更大機會生蛇,「年紀越大,免疫系統能力下降時,生蛇機會越大;另外長期慢性病患者也有更大機會生蛇;最後,免疫系統有問題也有更大機會生蛇。」有研究顯示,在眾多慢性病當中,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生蛇機會高約2.4倍,生蛇後有神經線痛後遺症的機會則高約3至4成;而高血壓人士比非高血壓人士生蛇機會高約2倍。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29/IJ5E7VKHRZHSXGGB3HYF3NI5I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生蛇 #疫苗 #滅活疫苗 #糖尿病 #高血壓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水痘復發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生蛇 專題 (普通話) - 李廣冀醫師@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背景:林先生今年56歲,幾年前右邊腰部有"生蛇",痊愈後又復發了兩次。最近一次紅疹消失後還有疼痛的感覺。
(一) "生蛇"的成因是什麽?有哪些常見徵狀?0:29
(二) 一般要多久才康復?會復發嗎?如何處理"生蛇"後遺症? 1:30
(三) 中醫如何治療"生蛇"?成效如何?3:07
(四) "生蛇"有什麽飲食禁忌?3:39
瀏覽粵語版本短片:
http://youtu.be/fu2PDz4Mulk
查詢醫生資訊:
http://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水痘復發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生蛇 專題 - 李廣冀醫師@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www.FindDoc.com
帶狀疱疹(生蛇)疫苗 網上預約: http://goo.gl/gJZLcz
背景:林先生今年56歲,幾年前右邊腰部有「生蛇」,痊愈後又復發了兩次。最近一次紅疹消失後還有疼痛的感覺。
(一) 「生蛇」的成因是什麽?與身體濕毒有關嗎?有哪些常見徵狀?0:30
(二) 為什麽林先生最近一次紅疹消失後還有疼痛的感覺?可如何舒緩此疼痛感?1:40
(三) 中醫如何治療「生蛇」?成效如何?3:23
(四) 有什麽方法可預防「生蛇」?「生蛇」有何飲食宜忌?4:55
瀏覽普通話版本短片:
http://youtu.be/V6fh4w_qg1c
查詢醫生資訊:
http://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水痘復發 在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別以為不會復發,婦人連兩年受皮蛇之苦 ... 的必吃
彰化醫院皮膚科醫師郭峰昇說明,帶狀疱疹和水痘病毒相同,只要曾得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潛伏在體內神經中,等到人體免疫力低下時,藏在神經中的病毒就可能被激活,進而 ... ... <看更多>
水痘復發 在 【皰疹的秘密?】關於皰疹你知道多少?神經痛?有 ... - YouTube 的必吃
【皰疹的秘密?】關於皰疹你知道多少?神經痛?有可能你的水痘復發了#shorts. No views 18 seconds ago. We Get Care. We Get Care. 12K subscrib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