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食信義
神祕花園有美食 ~ ULURU ~
暑假即將完結,信義妹今年暑假算係玩盡了,日日東奔西跑,能玩的能走的都盡量一遊。朋友都笑信義妹究竟係信義妹自己想玩定係玩自己。接近尾聲,更加不可以爛尾,所以就帶小卷同小立到有美食又可以打卡影番輯靚相既餐廳high tea啦!
今次就去 #ULURU 全店的壁畫都係手繪上去,愛手作的我們係駐足欣賞的。而不同的牆更有不同場景,有家裡,有隨意門,有風景等等,大家都不能外遊下,到此當欣賞美景就當外遊了吧!
小卷小立一早著好靚裙,所以我地都比預定既下午茶時間早咗~ 咁就食住個lunch先啦~ 反正甜品向來都係第二個胃。
蟹肉蟹棒蟹籽忌廉意大利粉
配餐湯,麵包和飲品
喜歡蟹的朋友不能錯過,有大量的蟹肉和蟹籽。蟹肉的鮮味加上脆口的蟹籽,配上香濃忌廉汁和大型蟹棒,多重滋味一次品嚐。
餐湯係蕃茄濃湯,入口順滑,微微帶酸,開胃之選。
餐包就係烤過的法國麵包,外脆內軟,可以沾湯,可以淨食。
飲品叫了果汁~ 果汁選擇都有好幾種,最後選了橙汁和菠蘿汁。
主角 彩花之里。溫室下午茶 出場啦!!!!!一開始飲品出場就已經驚豔。
ULURU ROSE TEA
杯邊和杯身鋪滿玫瑰花辮,飲品更有一朵美美的,再配上香草的淡淡香氣。茶底味濃,配上玫瑰芳香,再帶點酸甜,完全符合女生愛好。
LAVENDER DREAM
優雅的薰衣草,令人精神放鬆,配上荔枝茶底,加添一重清新感。
鹹食:泰式炸魚餅,泰式炸蝦
炸蝦外脆內爽,魚餅帶點微辣,作為開胃菜十分嚴錯
甜食:
第一層
馬卡龍,ULURU 朱古力
士多啤梨味 和檸檬味馬卡龍,味道清新不太甜。
ULURU 朱古力
香軟濃滑入口即化
第二層
迷你玫瑰奶凍 ,朱古力牛角包
奶凍帶有玫瑰清香,微微的甜跟第一層的馬卡龍和朱古力作強烈對比。
牛角包酥脆,內有朱古力醬
第三層
小切餅
味道有柚子,莓,摩卡朱古力,由淡淡清新的柚子開始,跟住到酸甜味足的莓,最後食到香濃厚滑的摩卡朱古力。 你喜歡邊款呀?
迷你朱古力糖果溫室
一上桌,小卷以為係裝飾用的盤栽,像真度高,幾可亂真~哈哈~~~ 沙係用朱古力脆脆,土係用Brownie。小朋友們初初滿帶疑惑,後來食得小心,那怕會破壞美美的玫瑰花。最後食得津津有味。
姐妹們,下次我地也來這裡吧!
ULURU
地址: 灣仔春園街1-11號春暉大廈1樓
電話: 23666448
#uluru #afternoontea #foodshot #foodstgram #foodphoto #foodaholic #incredibleshunyeemui #信義妹 #吃貨 #相機先食 #手機食先 #foodbeast #foodspotting #igfoodie #foodshare #信義藍星札記 #香港媽咪 #hongkongmam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者是自己走得慢,才覺人家行得快!29歲的Will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創業,六年間開了七家餐廳,步伐驚人,可他卻說:「你問我是否很進取?我覺得並不算急。對比大型連鎖,甚至行得有點慢。」 隔籬飯香,莫見人家風流,其實他也曾損手。「2013年年底於D2 Place開創首間咖啡店Little Break ...
春芳號荔枝角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8月1日是 #原住民族日
原本當天就想分享我為《#百年香山》第二輯,寫的 #香山開發史,這是一本由竹塹城社區願景協進會發行、紀錄在地長者的生命訪談集。基於種種因素,遲至今天才分享。
踩在有記憶的土地上,踏實做事、帶來改變。這是我對自己從政的期許。
📖
香山開發史
#近山逼海的開展之地🌊
綜觀全台的史前遺址,多數坐落於山海間。開墾,是將荒地開闢為宜人居之所。據聞香山,是新竹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
除了列在教科書中的台東長濱文化、十三行文化,到前陣子因臺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受到注目的南澳漢本遺址,史前遺址幾乎都在山海間的小平原區域。
香山是台灣西部山與海距離最近的地方,在狹長的香山平原上,於西元2000年,發現了史前遺址—「上沙崙文化遺址」 。其位在香山區樹下里浸水街附近的沙丘上,根據考証,遺址主要有2個文化層,下方文化層是屬於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繩紋紅陶文化;而上層文化層則是出土近代漢人的文物,推測大約是清朝早期的漢人墓葬物品。
上沙崙文化遺址比著名的十三行遺址(一千八百年到八百年前)早了近兩千年。可惜出土文物不多,無法判定當時居住於此的究竟是哪一個族群的祖先。
在鹽水里的耆老訪談中,蔡清火阿伯分享了一句俗諺:「近山逼海,做呷挫屎」。巧妙地點出古早時香山討生活、求溫飽的艱辛。
幾千年前,新竹地區的史前聚落,同樣有人為了滿足基本生存需求,選擇於香山定居。無怪乎,清火阿伯憶及在物資貧乏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甚至會有市內的人選擇下嫁到香山求個溫飽。
香山是,新竹地區人類文化的開展之處,故事自此揭開序幕。
#原住民與渡海之人
雖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皆曾統治台灣,然統治力皆不曾貫通南北,在十七、十八世紀,香山居民仍是以原住民為主。
新竹市政府網站「新竹沿革」寫道:「『竹塹』是居住在新竹平原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音譯。明永曆15年(1661),命左先鋒楊祖駐屯竹塹;康熙57年(1718),王世傑率族人由同安首先開墾竹塹埔,這是漢人開墾竹塹之開始。」當時的竹塹埔,是以暗街仔(今東前街與平和街一帶區域)為圓心。
因著渡海之人的強勢迫遷,一路北遷的竹塹社,最終在采田福地(今新竹縣竹北市新社村)於康熙36年,歸順清廷成為熟番。
當中的竹塹社,據廖瓊林撰《新社采田公館記略》云:「我祖造基海島,我社始基於香山,繼移於竹塹。及索遷至舊社,始營公室,纔入版圖,厥分七姓,曰錢、衛、廖、三、潘、黎、金、為國新丁。」極有可能始於香山。
荷西時期,曾有西班牙人探險南下竹塹(今新竹),甚至遠及二林社(今彰化二林);直到荷蘭時代,竹塹社才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管轄,荷蘭戶口表中,有代表該社的「Pocael」名稱的出現,1650年時,計130戶、520人。
永曆15年(1661)四月鄭成功克台後,於六月派遣左先鋒楊祖駐紮竹塹屯墾。 這是漢文名「竹塹」最早的出現。此時的竹塹社居住於香山、鹽水港一帶。永曆30年(1676)鄭軍置通事於竹塹社,永曆三36年(1682)鄭克塽修築台灣北部雞籠等港,徵調原住民搬運糧食,軍令嚴苛,原住民紛紛起而抗之,竹塹社、新港社響應,殺通事、社商。鄭克塽派左協理陳絳督兵征剿。
香山沿海一帶有許多百姓公廟,百姓公是台灣漢人對客死他鄉或無子孫祭拜之孤魂野鬼的統稱,沿海各里耆老們對於百姓公的遺骨為誰莫衷一是,有說兒時聽長輩們說過因為香山靠海,有些船在此上岸,漢人、外國人和原住民打鬥有死傷就地在此埋葬;有說是閩客械鬥、漳泉械鬥;有說在明鄭與清廷開戰時,清兵上岸於此兵戎相見;或說日治初期日兵上岸即遭抵抗,死去的日本兵只能草率掩埋…。後來開墾時挖出遺骨,即送到百姓公廟供奉。
山與海的交界之處,原住民與渡海之人在此相遇,原本尚未有固定名稱,「香山」之名,是漢人大量來此開墾時才出現的,這是後話了。
#淡水廳治在竹塹
新竹地區大規模的漢人開發,一直要到清廷治台時期才開始,「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諺道盡當年漢人開墾之艱辛。
雍正年間積極鼓勵開墾,甚至放寬許多條件,像是:雍正2年(1724)准許民番進行租佃,朝廷覆准「福建台灣各番鹿場閒曠地方可以墾種者,令地方官曉諭聽各番租與民人耕種。」因此,漢人取得土地的方法時常是以租佃方式進行,即表面上是番產,實際上土地卻是由漢佃掌控。逐漸吸引漢移民前來拓墾。
香山地區則是在康熙末年,有閩人許、晉、葉三姓人入墾,然遭遇番人抗拒,三姓人被慘殺者達十餘名,致墾務中斷一時。直到雍正年間有泉州府惠安縣人吳忠信及同安縣人吳祖入墾香山。
「香山」這地名也是在這時期出現的,一說為福建惠安陳姓族人遷居到此。其族人目前大多居住在埔前聯里,於大坪頂一帶,漫山遍野無名花草盛開,薰芳馥郁,故名香山。另一說自鹿仔坑秀才林秀春,傳云:香山往昔為竹塹番棲住地,漢人初來稱曰番山,後覺地名不雅,乃改稱「香山」。
香山港的存在讓香山在清代有一定的位置,道光末年至咸豐年間,竹塹港已漸淤淺,而被南邊的香山港所取代。 自大陸來的商船主要停駛於香山港,再以小船轉運舊港,因此兩港常常合稱「香舊」。 其開港年代各文獻說法不一,有一說是道光五年(1825)甚至更早,《新竹文獻會通訊92號》所記載為光緒二年。 船隻往來頻繁、郊商、鄉民買賣雲集,連帶讓香山天后宮也擁有竹塹城內的信徒,一時香火鼎盛。
此時,香山其他地區仍有不少熟番,依據熟番大租繳交數量可推論,在清治時期,香山地區仍有不少原住民存在。
無怪乎,位於香山南端中隘里的陳金昌耆老提及老一輩告訴他,早先這一帶是「番仔庄」,「隘口」是彼此交換物品的集市之意。
#日出日落香山觀海
《新竹縣鄉土史料》中,新竹八景關於「香山觀海」的描述為:台灣鐵道驛站只有香山可觀海。
現在從香山車站往外看,所見的是貫穿香山的省道中華路,很難想像在日本時代,「香山觀海」為八景之一。其實海埔新生不過是國民政府來到台灣這幾十年的事,香山火車站前轉角朝山里的陳漢卿阿伯亦在訪談中提及,過往的中華路是石頭路,路旁滿是竹林、林投樹,於朝山活動中心旁,甚至可以在道路間看到堤防。
由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1898)與Google地圖(2017)的套疊可得,過往的香山火車站離海岸不過一百多公尺。
昭和七年(1932)後因戰爭因素,總督府停止海峽貿易,香山港轉為以漁業活動為主。
大正13年(1924)碑圳公有化政策實施後,將既有何勝圳改建延伸至香山地區,末代圳長何汀甫捐出,由政府擴大整治,原先命為昭和圳,後考慮居民習慣的稱呼,更改為汀甫圳。汀甫圳引頭前溪水,流經十八尖山腳下,過香山地區入海,是竹塹東南隅的重要灌溉水源。可見香山當地水脈無法提供足夠的灌溉水源,只好遠從十幾公里外的頭前溪引水灌溉。從汀甫圳的修築年代研判,香山地區的大規模水田化,可能遲至日治中期才發生。
而汀甫圳未及之區域,則多靠水塘,或是旱田耕作,在香山地區,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擁有大片甘蔗田,五分車鐵道一路從新竹糖廠延伸到香山以及苗栗竹南一帶。也因此,香山在日本時代的都市規劃中,是作為新竹州的糧倉與後花園。
#國民政府在台灣
香山在此時期面臨了三次的行政區劃重大變更。
先是戰後新竹州解體,1946年,國民政府將原日治9轄區整併東、西、南、北、香山等5區,並將新竹縣竹東區、竹東鎮、寶山鄉併入新竹市竹東區和寶山區,新竹市當時為全台九個省轄市中面積第二大市(僅次於屏東市)。
二於1950年,台灣調整行政區劃,省轄新竹市被撤銷降級,和新竹縣合併,成為新竹縣轄的新竹市。香山、竹東、寶山成為新竹縣轄鄉鎮,原省轄東西南北四區整併為新竹縣轄市,設縣政府於今市政府。
直到1982年,新竹縣市分治,新竹市(升一級回來)和新竹縣分離,縣政府遷至竹北。新竹市與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香山鄉改為香山區,才成為今天的樣貌。
民國40年初,有鑒於相思樹經濟價值菲薄,大量農民隨當時風潮所趨改種荔枝。民國56年時,曾經一度盛行栽植洋菇,由食品工廠收買製造罐頭外銷,賺取不少外匯。民國50年台灣玻璃奠基設廠,帶動大同磁器、中台興、美爽爽等廠商前來投資。民國63年都市計畫規劃出香山工業區;民國67年朝山都市計畫實施。 許多耆老也在這段時期,因工業區的興起,選擇棄農從工。
1940年代至1966年間,沿海浮復地急速陸化成為海埔新生地。香山本為港泊地,容易變遷,一旦潟湖地形變化或淤淺,港口機能即迅速衰頹,必須另尋泊地取代。歷史上的香山港泊地一直在頂寮、下寮、汫水港、鹽水港、內湖等地擺盪,而最後以潟湖陸化終結。
幸好,潟湖區是優良的漁場,沿岸漁業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產業活動,挖公呆、養蚵是許多耆老的共通記憶,香山海域養殖牡蠣的時間更是超過百年,卻因「綠牡蠣事件」重創養蚵業,2004年底,根據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老師林曉武的研究報告,新竹香山一帶的牡蠣銅含量高達1000ppm,是世界平均標準的40倍以上。造成當地牡蠣銷售量嚴重下滑。然政府期間並無積極作為,一直到2009年,漁業署才陸續收購銷毀並禁止養殖。
一個百年產業,因工業污染而沉寂,農地也逃不過同樣的命運,2001年到2006年間「鎘米事件」,受汙染面積共約33公頃,主要分布於浸水里和樹下里;肇因為汀甫圳的牛埔溪支線及八輪支線流經香山工業區,水源受到工廠排放水污染。雖然92年9月15日新竹香山區浸水社區部分區域(約3.2公頃)已完成改善並解除列管。 但地方的恐懼仍未消失,在訪問的過程中,仍會聽到地方耳語-刺鼻氣味、圳裡突兀的顏色和油汙…,香山工業區在面臨傳統產業出走後沒落,原有的農、漁業也受到損傷,擁有豐富生態的濕地與丘陵綠意的香山,該如何尋找新的出路?這也是我們在訪談的過程中,最常聽到的耆老擔憂,該如何讓子孫留在香山?
#看不見的城市
時光荏苒,地景更迭。
義大利名作家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的「城市與記憶之三」說過;「當來自記憶的浪潮湧入,城市就像海綿一樣將它吸收,然後脹大。」
透過與耆老的訪談,屬於香山的共同記憶於焉展開、往外延伸,景色、聲音、心情的記憶,相同的事件、相異的感受…,記憶隨著時間被型塑或保有原貌。百年香山,存在於耆老的口中和老照片裡,我們紀錄、串聯、想像。
或許,耆老訪談的意義就在這裡了吧!透過地方人的回憶,見證香山的興衰。
或許,我們都存在於某個看不見的城市,找尋自己的城市。
————
註釋和參考書目都在書中。
照片是回母校盪鞦韆,以前是輪胎泥土地。
春芳號荔枝角 在 丹尼爾。海的兩三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和勇門神揮春派發地址 超級加強版】
旺角/尖咀/深水埗/荔枝角/牛頭角/土瓜灣/新蒲崗/荃灣/葵芳/粉嶺/大埔/屯門/元朗/天水圍/柴灣/中環/灣仔/堅尼地城/西灣河
今天 遮打見!
尖沙咀 「黑金堂」(已派完)
地址:尖沙咀加拿芬道45-47號
宏生大廈地下D2鋪位(轉進厚福街)
尖沙咀 「小黑糖」
地址:尖沙咀加拿芬道45-47號宏生大廈地下D1號
紅磡 「1仔冰室」
地址:紅磡必嘉街92-112號紅磡灣中心地下9C號舖
黃埔「豚道樂」
地址:黃埔天地百合苑商場(第9期) 地下九號水產G2號舖
土瓜灣 「開利小食店」
地址:土瓜灣銀漢街21-39號地下D舖
土瓜灣 「肥媽小食店」
地址:土瓜灣馬頭圍道216號
土瓜灣 「甘露甜品」(少量)
地址:地址:土瓜灣美景街50 號
九龍城 「泰金國」
地址:九龍城衙前圍道36號A地舖
太子 「蜜瓜爺爺」
地址:太子界限街12號地下A號舖
旺角 「Match Up 配得喜」
地址:旺角中心2/F SK3C(靠近2樓食街)
*月尾就結束營業,做緊義賣捐去如水救援,去開旺角去睇下
旺角 「9 3/4Cafe」
地址:旺角煙廠街9號興發商業大廈404室
旺角 「花果山」
地址:旺角廣華街1號仁安大廈地下24A舖
旺角 「雞蛋屋」
地址:旺角彌敦道577 號2樓A舖
深水埗 「金芝龍日韓外賣美食站」
地址:深水埗北河街119C地下
深水埗 「番茄師兄」
地址:深水埗基隆街255號地下
深水埗 「素年Years」
地址:深水埗福華街191-199號福隆大廈1號地舖
深水埗 「標記樂園潮州粉麵餐廳」
地址:深水埗福華街149號地舖
深水埗 「甜一刻」
地址:深水埗福榮街218號美居中心62號舖地下
深水埗 「深深甜品」
地址:深水埗桂林街46號恆安樓地下C舖
荔枝角 「程班長」
地址:荔枝角長沙灣道883號億利工業中心1樓102室
荔枝角 「台站」
地址:荔枝角長沙灣道883號億利工業中心地下6A1號舖
荔枝角 「四喜麵包西餅」
地址:長沙灣青山道500號百美工業大廈地下B6-8號舖
荔枝角 「走肉蔬食研究所」
地址:荔枝角長義街9號D2 Place 1期3樓302號舖
荔枝角 「Holly Brown」
地址:九龍荔枝角長順街15號D2 Place第二期地下G01號舖
牛頭角 「偉大百貨公司」
地址:九龍牛頭角坪石邨紅石樓120號
新蒲崗 「樂文文具公司」 (特大A2 size)
地址:九龍新蒲崗大有街34號新科技廣場地下
葵芳「吉壹野」
地址:葵芳盛芳街17 號地舖
荃灣「茶匠」
地址:荃灣大河道12號地舖(路德圍)
荃灣 「新記冰室」
地址:荃灣海壩街89-93號荃好景大廈地下D舖
荃灣 「齊柏林熱狗店(荃灣店)」
地址:荃灣鱟地坊80-84號士林食街B7舖
荃灣 「Aroma Dessert Cafe」
地址:荃灣鱟地坊42號祐強樓地下
荃灣 「Sogno Gelato」
地址:荃新天地二期UG樓85
荃灣 「豚道樂」
地址:荃灣大河道63號卓明大廈地舖
粉嶺 「竹月亭」
地址:粉嶺聯和墟和泰街55號泰昌樓地鋪
粉嶺 「區議員陳旭明 辦事處」(已派完)
地址:新界粉嶺祥華邨祥禮樓105號地舖
星期一至五 10am-6pm (1pm-2pm午膳)
大埔 「TakEateasy X FirsTeǎ」(已派完)
地址:大埔寶湖道3號寶湖商場2樓227F號舖
大埔 「彩虹小食串燒專門店」
地址:大埔運頭街12-18號美華大廈地舖
屯門 「水飯鏜」
地址:屯門屯利街1號華都商場1樓65號舖
屯門 「秋香」
地址:屯門青善街38號康景花園地下26-27號舖
屯門 「尖茶」
地址:屯門屯利街華都商場地下7號鋪
屯門 「齊柏林熱狗店(屯門店)」
地址:屯門龍門路43號龍門居第四座地下76A號舖
屯門 「屯門智勝所小食店」
地址:屯門青柏徑6號鹿苑地下3號舖
屯門 「撈家」
地址:屯門青棉徑3號好勝大廈1B&C 地鋪
元朗 「Here Dessert 」
地址:新界元朗馬田路安寧大廈4號地鋪
元朗 「Sora Cafe」
地址:元朗鳳攸北街5-7號順豐大廈地下37號舖
元朗 「齊柏林熱狗店 Zeppelin Hot Dog Shop」
地址:元朗鳳攸東街9號好順意大廈A座地下40號舖
元朗 「豪記蔬果(安信街分店)」
地址:元朗安信街(近元朗廣場信義中學對面)
元朗 「亞玉冰室」(已派完)
地址:元朗西裕街17號民康大廈地下4-5號舖
元朗 「AELLO」
地址:元朗民合徑8號幸福樓2期地下18號舖
元朗 「泰Yummy」
地址:元朗教育路83號元達樓地下2號舖
元朗 「滿記冰室」
地址:元朗水車館里11號地下
元朗 「1523釗級廚房」
地址:元朗馬田路38號怡豐花園地下18號舖
朗屏 「小息時間」
地址:元朗擊壤路9號金寶大廈地下6B號舖
元朗 「嘉兵衛」
地址:元朗馬田路38號怡豐花園地下5號舖
元朗 「南香雞飯」(已派完)
地址:元朗西菁街10號地下6號舖
天水圍 「仨點仨」
地址:天水圍天秀路8號天一商場1樓1055號舖
堅尼地城 「齊柏林熱狗店(西環店)」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菲路71-77號嘉輝花園地下B舖
堅尼地城 「想甜嚐甜」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菲路15號地下
灣仔 「文華饕記」(已派完)
地址:灣仔克街1-5號展鴻大廈地下D-E號舖
西灣河 「齊柏林熱狗店(西環河店)」
地址:西灣河筲箕灣道57-87號太安樓地下A55A號舖
柴灣 「滑蛋仔 」
地址:小西灣小西灣道23號富怡花園地下41號舖
北角 「森記圖書」
地址:北角英皇道193號英皇中心地庫19號
柴灣 「悠 定食屋 」
地址:柴灣怡順街6號柴灣體育館1樓
中環 「Holly Brown」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22號地下
免費㗎!
如果想畀返啲支持
就捐去立場新聞
https://mystand.thestandnews.com
或者其他幫助手足嘅組織
同得閒就share下我啦.....
謝謝各位!
更加謝謝有份幫手的手足!
p.s.繼續會有更多地方...盡做!(持續update中)
攞到話聲我知...如果話我知捐埋錢就最好啦!
p.s.如果邊到有未寫 或者已經派哂
麻煩話我知
#黃店 #揮春 #派街坊 #手足 #和勇 #門神 #免費 #黃色經濟圈 #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春芳號荔枝角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或者是自己走得慢,才覺人家行得快!29歲的Will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創業,六年間開了七家餐廳,步伐驚人,可他卻說:「你問我是否很進取?我覺得並不算急。對比大型連鎖,甚至行得有點慢。」
隔籬飯香,莫見人家風流,其實他也曾損手。「2013年年底於D2 Place開創首間咖啡店Little Break Coffee & Kitchen,很快回本,心一雄也沒多想,就在上環再開分店,卻沒留意不同區域各有限制,上環放工時間後便沒人流,未做好功課就開分店,那次教訓是慘痛的、出血的,前後蝕了二百多萬,基本上將我首家店賺的錢蝕光!」年輕人買了教訓,沉澱一年後,Will決定行多元化路線,由店名到食物都不再一樣,跳出咖啡店及輕食框框,但就專走小店風,「香港人對小店情有獨鍾,我們的咖啡、啤酒及甜品都自家出品,希望發揚本土及自家製作精神。」找對了路線,之後發展一帆風順,新店一間接一間開!公司春茗由首家店時才一圍十二人,發展到剛過去的春節連同兼職有達二百多名員工,堪稱小企業,還有能力搞團隊管理,成立公司排球隊,取名跟旗下其中一家餐廳同名,曰「芳華」,練波之餘還參加區賽。
問成功心得,大男孩半天說不上,「你問我有否必勝方程式,真的沒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首創,很多時候不過是跌跌碰碰。」但不忘道出沿路有她……
撰文:吳念先
攝影:葉天榮
Little Break Coffee & Kitchen
地址:荔枝角長義街9號D2 Place一期地下G03鋪
電話:2742 278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 11:00am-10:30pm;星期六至日及公眾假期 8:30am-10:30pm
詳情: http://bit.ly/2TF6Evf
Morokok
地址:旺角登打士街56號家樂坊8樓801號鋪
電話:2363 188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1:30am-1:00am
詳情: http://bit.ly/2N7X4Q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y4byrsQHgU/hqdefault.jpg)
春芳號荔枝角 在 春芳號香港 的必吃
... 【春芳號】* ,第二杯起有88折。 * 只限中環, 觀塘, 尖沙咀, 荔枝角, 沙田, 石門, 將軍澳, 銅鑼灣分店 · #父親節 #爸爸 #fathersday #珍珠奶茶 #珍奶 #台式茶飲 #台式 ... ... <看更多>
春芳號荔枝角 在 春芳號香港- 【荔枝角|試業啦(•͈⌔•͈⑅)】 D2出口嘅 ... 的必吃
荔枝角 |試業啦(•͈⌔•͈⑅)】 D2出口嘅D2 Place ONE,以後搵春芳號,唔好出錯路口啦!荔枝角春芳號店,正式試業!春芳好茶,繼續為大家每日帶來滿面春風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