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加賀屋 除夕小記
因為年初二開始
我們家的年假就在精實的爬山
及頹廢的大吃大喝中度過
媽媽累到(醉到)沒勁寫文章
眼看著春節就要來到最後一天了
才想起我的加賀屋除夕夜還沒寫XD
如上篇所提,今年過年本來也要去北海道滑雪
暑假過後看著疫情沒有和緩可能只好考慮備案
10月底去電預約了加賀屋除夕夜的住宿
飯店壓的訂金支付期限是11月中
沒想到11/9就收到長榮航空來信通知
2/7台北至札幌的去程班機被取消了
飛不成就只能去北投加賀屋偽出國過年
成行前幾天飯店來電確認抵達時間及飲食禁忌
因為兩點開始有年節活動可以參予就提早出發
本以為要把行李寄放櫃台先去迎春活動
結果兩點半的當下房間已經準備好
就先進房暫歇後再下樓
坐不住的兩小先帶著兌換券去一樓換棉花糖
愛咪自己留在房間等管家來客房介紹
因為是三回訪對於設施使用沒有太大問題
冰箱裡的飲料都是無料提供的 可以放心喝
客房一角有泡茶工具可以沖茶配點心
愛咪自己動手煮水沖了杯自己帶掛耳
兩小從一樓拿回現做的棉花糖 超開心
SUGER HIGH的邊吃邊討論棉花糖100種吃法
心滿意足的喀掉一整隻後拿出外接平板來打電動
爸爸帶頭廢的春節假期 媽媽能說甚麼呢…
CHECK IN時預約了四點開始的茶道表演活動
出門前先把飯店提供的浴衣換上更有FU~
踩著夾腳拖下樓喝茶去
兩小也到了可以欣賞大人味的年紀
茶道小知識聽的津津有味,和果子跟抹茶也能品嘗
茶杯要怎麼轉、日文招呼要怎麼說才有禮貌
對中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也是很好的機會教育
茶道表演結束後移動到四樓的大眾湯泡澡
除夕那天剛好是帶涼意的陰雨天
沖洗後坐入溫泉池的瞬間 大大吐了口氣
通體舒暢的暖意真的舒服又療癒
當下覺得自己真是安排對地方了
泡的暖呼呼後再移動去宴會廳吃晚餐
同行的公婆跟小姑已經入座
兩小研究著兒童餐跟大人餐的菜色差異
兒童菜單上有標示注音這一點很貼心
實際上的菜色內容也很豐富飽足
挑食如我家兩小孩有炸雞塊、茶碗蒸、和牛朴葉燒可吃
食事的薑黃地雞炊飯換成鯛魚飯還好兩小也愛
可以再來一碗吃到飽再加分
至於大人的菜色 還是一如往常的豐盛美味
無論是食材的新鮮度或料理的調味都不掉漆
小奢侈的點了期間限定的梵‧艷純米大吟釀
未來酒店的店長形容這支酒是優雅的日本女人
(而且要穿和服)光想像就很有氣氛吧!
晚餐後不急著回房間窩
八點開始的街頭藝術家表演也是日本味的劍玉
精彩的表演最後以一口氣接到15顆球來結束 有帥!
回房後的守歲,小孩跟爸爸繼續電動大戰
終於沒人吵的媽媽獨酌配電視也是自在
睡前懶得下樓於是放了房間的溫泉想泡一下
這時候才發現房內湯池的出水口雖然有溫泉跟冷熱水
溫泉放出來的溫度不高而且沒有硫磺味
摻了熱水一起放才有泡起來舒服的溫度
當下時間太晚就沒去電櫃台詢問,退房時也忘了
下次還有遇上這情形的話一定釐清
如果要說入住溫泉飯店最令我期待的事是甚麼?
莫過於一大早大眾湯剛開門時的”朝風呂”
睡眼惺忪的浸入溫泉後倦意全消、神清氣爽
唯一的缺點是泡完溫泉會特別餓(笑)
白飯拌明太子都能多吃一碗
寫到這裡已經凌晨一點,媽媽我真的該睡
總結來說三回訪的北投加賀屋還是令人滿意
雖然去過和倉溫泉加賀屋本店後會覺得規模有差
真心款待的感受度也有差…
開在台灣可以維持十年的品質不變也是不容易
無法出國度假的日子還是可以來這邊度假休息
#愛咪碎碎念
#愛咪遊記
#北投溫泉
#加賀屋
摻水注音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週二是8/8父親節,在此分享我父親的一篇文章《父親的粥》。預祝大家父親節快樂!
----------------------------------
文/劉墉
大概因為回台體力透支,返美前突然上吐下瀉。所幸兒子住得近,清晨五點把我送去急診。化驗結果,是感染了通常只有小孩會怕的「輪狀病毒」。
大門鑰匙交給了兒子,口袋裡的錢交給了小姨子,健保卡交給了掛號處,自己交給了醫院。我很能逆來順受,心想這是老天爺逼我好好休息。加上前一夜折騰,於是猛睡,睡到隔天下午兩點。中間除了護士進來量血壓、測體溫,醫生進來摸摸肚子,倒也沒人打擾,連餐點都沒有。醫生說得好,病毒嘛!沒辦法,除非高燒不退,會考慮用抗生素,否則只有等病毒自己消失。而且這時候腸胃弱,什麼都不能吃,連喝運動飲料,都得摻一半的水。
所幸我一點也不餓,直到第二天下午燒退了,才覺得有些飢腸轆轆。要求了好幾次,總算送來食物,小小的紙杯,裡面只有黏呼呼的一點半流體,原來是米漿。 「就這個?」「就這個!」護士笑笑轉身:「只能喝米漿,如果喝了又瀉,就連米漿也沒。」
抱著那軟軟的紙杯,小心地用吸管慢慢吸,好像奶娃。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腎臟炎,病得挺重,有一陣子也只能喝這個,相信多半是母親餵我,但不知為什麼,而今只記得父親坐在床邊,端著碗餵我的畫面。大概因為他講的故事吧,說以前窮人家生了孩子,媽媽不餵自己的娃娃,卻去有錢人家當奶娘,餵別人的娃娃,自己的娃娃只有喝米漿。可見米漿雖然白白的沒什麼味道,卻有營養。父親還一邊為我把米漿吹涼,一邊指著上面薄薄的膜,說那是米油,更補,嘴角發炎,只要搽幾次米油就好了。
雖然老婆隔著太平洋叫我多住幾天,我還是堅持第三天下午出院。不是捨不得花錢,而是為了爭取自由,把插在身上五十多個鐘頭的點滴管子拔掉。小姨子幫我辦出院手續時,又來了位護士,給我好幾份介紹輪狀病毒的數據,說回家只能吃稀飯、海苔醬、蘋果泥……,而且不能多吃,看不吐不瀉了,再由去皮的雞肉絲開始。我瞄了一眼那數據的封面,「輪狀病毒」四個大字,下面印著「嬰幼兒嚴重腸胃炎的兇手」。最下面還有一行大字「對所有的孩子都是威脅」。突然覺得自己真變成了嬰幼兒,而且是很差勁的,別人都沒事,只有我出毛病。
兒子要為我煮稀飯,我說不必,護士講只要拿乾飯加水煮一下就成稀飯,老爸再笨,這點還是會的。正好冰箱裡放了兩盒叫外賣剩下的米飯,於是通通倒進鍋子,又加了些水,放上爐子。果然才一會兒,好多飯粒就上上下下游泳,成為稀飯的樣子。忙不迭地盛出來,再打開醬瓜和海苔醬,吃了病後的第一頓大餐。
只是可能米飯放在冰箱太久,有點硬,還結成塊,加上煮得不夠,所以稀飯不黏,有些「開水泡飯」的意思。使我想起讀初中夜間部的時候,回家已是深夜,常常肚子餓,就從鍋裡舀兩勺白飯,泡冷開水。
那時候家裡因為失火燒成平地,只在廢墟邊上搭了間草房。深夜,外面一片漆黑,有流螢飛,蛩聲細,和火場餘燼的焦炭味,夾在清寒的晚風中。一顆顆飯粒,隨著涼水滑入胸腹間,有一種鯁鯁又灑脫的孤危感。
前一日學乖了,第二天我先去快餐店買了三碗白飯,熱騰騰地拿回家倒進水里煮,而且站在旁邊用筷子不斷攪,還把成塊的一一夾開。剛煮好的飯容易爛,沒多久就起了泡,咕嚕咕嚕,泡泡愈冒愈大,冷不防地溢出鍋子從四面流下,跟著火就熄了,我趕快把瓦斯關掉,爐頭上還是留下好多焦黑的印子。
這稀飯不錯,夠軟,唯一的缺點是我加太多水,為了吃實在些,只好往鍋底撈稠的。端上一大碗白稀飯,頗有些成就感。兒子早晨送來肉鬆,是他去特別店買的,我拿起罐子細看,居然印著「嬰幼兒專用」,不知道這小子是體貼還是諷刺。我倒了尖尖一堆肉鬆在稀飯上,急著下嘴,立刻被嗆得猛咳,因為吸氣的時候,把細如粉末的肉鬆吸進了氣管。
一邊咳,一邊用筷子把肉鬆壓進稀飯,再攪拌成肉粥。突然懂了,為什麼父親總堅持先把肉鬆攪勻,才交給我。還一直叮囑我慢慢吃。他也幫我吹,吹得眼鏡上一層霧,又摘下眼鏡吹。父親還教我用筷子由碗的四周撥稀飯,說那裡因為接近碗邊,涼得快,有時候我還是等不及,他則會再拿來兩個大碗,把稀飯先倒進一個碗,再來回地跟另一個碗互相傾倒。沒幾下,就涼多了。
可不是嗎?我自己煮的這碗稀飯也夠燒的。第一口已經把我燙到,但是當我改由四周撥,就都能入口了。上面拌的肉鬆吃完,我又倒了好多肉鬆下去。這種「大手筆」,也是小時候被父親慣壞的,那時候母親常罵,哪兒是吃稀飯配肉鬆,根本是吃肉鬆配稀飯。最記得父親生病,母親日夜陪在醫院的那段日子。有一天表弟來家,姥姥煮了稀飯,她給我肉鬆,只一點點,遠不如給表弟的多。我當時很「吃驚」,甚至委屈得用注音符號寫了封信去醫院告狀。更令我吃驚的是父母居然都沒反應,即使後來我當面抱怨好幾次,他們也只是點點頭。
吃了一整鍋白稀飯和一整罐肉鬆,腸胃居然沒出毛病。第三天,我的膽子更大了,先去買了兩碗白飯和一盒生的牛肉絲。而且為了快,我找出壓力鍋,把材料全倒進去,添水、加些生薑和鹽,放上火煮。壓力鍋有保險裝置,無需守在旁邊,所以我徑自去書房工作。沒多久就听見咻咻噴氣的聲音,我知道是鍋蓋上的小口在往外洩壓,只是那聲音愈來愈怪,還有點啪拉啪拉的感覺。想起以前壓力鍋爆炸的新聞,趕緊跑進廚房。才進去就差點滑一跤,地上一大片,黏黏的,我的稀飯居然噴得到處都是。
一番忙亂之後,我這輩子做的第一碗「牛肉粥」上桌了,十分滾燙黏稠、而且大有「聞香下馬」的境界。牛肉絲,不錯!一點也不老。薑,雖然切的時候已經因為擺太久,像是削竹片,反而更帶勁。我的嘴又被狠狠燙了一下,想到爸爸的方法,改為從旁邊撥。不知為什麼又覺得該拿個勺,從粥的表面,一點一點刮。
果然,一次刮一點點,滾燙的粥也不燙了。我有些自詡,可是又覺得似乎見過別人用勺子刮的畫面。我一邊刮一邊想,突然回到了九歲的童年,回到父親的病床前。醫院為直腸癌手術不久的父親送餐,只一碗,像這樣的瘦肉稀飯,我居然急著跑到床邊要吃。母親罵:「那是你爹的!」父親對她揮揮手,反教我爬上床,跟他並排坐著,又怕我摔下去,一手摟著我,一手餵我吃。肉粥很燙,醫院裡沒有兩個大碗可以用來減溫。父親就用勺子,一點一點在稀飯的表面刮。那瘦得像柴的手直抖,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飯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還像撫摸般,很細膩、很輕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層,再吹吹,放進我嘴裡。
現在我正這麼做,但是飛回了五十年前,我的手成為父親臨終前兩個月的手。我的眼鏡飛得更遙遠,成為父親為我吹粥時的眼鏡,蒸氣氤氳,鏡片罩上一層霧。我像父親當年一樣,摘下眼鏡,只是不見清晰,反而模糊。一個年已花甲的老孩子,居然從這碗粥,想到五十七年前抱養我的父親,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淌,淌在父親的粥裡………
摘自劉墉作品《不瘋魔,不成活》
摻水注音 在 摻注音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 ...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