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病人量迅速下滑,如何突破困境?
⠀⠀
原本經營臉書紛絲專頁「Dr.yijing。中醫生活觀」已經 8 年,一開始其實只是想紀錄自己的看診心得,後來 #到了基層診所需要病人量與知名度,於是努力嘗試曝光自己,中間隨著心路歷程與目標更換了好幾種運作模式,也嘗試接講座課程走出去,還發過傳單。
⠀⠀
然而,努力沒有帶來想像中的成功,而在疫情之下,病人量及黏著度更如滑草般速速下滑,每天花腦筋及心思過得很疲憊……
⠀⠀
⠀⠀
▍新思惟用累積的成功經驗帶領大家,建立個人品牌。
⠀⠀
「對於已經奮鬥努力思索好幾年的我,這門課最大的重點,大概就是兩位講師字字珠璣的經驗分享、迷思的破解與心態的調整。」
⠀⠀
上課之前,我跟蔡依橙校長說我很焦慮,蔡校長請我多看幾次課前問答,我也的確好好看了好幾次,還是很焦慮,覺得我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專業,對好多東西也都有興趣,原本的寫作方式就是今天想講什麼就來寫,跟好多傑出校友的專業比起來是天差地遠。
⠀⠀
不過在蔡校長 2 倍語速的講課之後,瞬間緩解了我的焦慮。蔡校長說,你不需要特別消減自我,配合世界的眼光去重新定義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認真做、好好做,被對的人看見,慢慢累積,等到水到渠成的那天,回顧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會很有意義,也許未來的人生會來到你完全沒想過的境界。
⠀⠀
大家都想爬到山頂,新思惟用累積的成功經驗帶領大家,但是成功沒有捷徑。
⠀⠀
互動實作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有超強助教群的神力幫忙,硬是把網站上架。其實在報名新思惟之前,我想過直接花錢請人做網站,把我粉絲專頁的文章搬過去就好,幸好有來上課,有了魚,不如學會怎麼有效率的好好釣魚。
⠀⠀
⠀⠀
▍專業有價,含金量很高的課程。
⠀⠀
一開始十分抗拒來上課的我,課後覺得十分值得。
⠀⠀
如同專業有經驗的教練般的手把手教學與帶領,分享各種類型的成功案例,每個人都可能成功,我還是我,我不用變成我不喜歡的自己,可以朝著想要的自己前進,慢慢耕耘,最後人生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很令人期待。
⠀⠀
課程的收穫其實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專業有價,新思惟做得很不錯。
⠀⠀
⠀⠀
🎯 建立個人品牌,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
人們一打開電腦或手機,本能地就是搜尋 Google,習慣透過網路資訊來評價一個人可不可信。面對市場上那麼多競爭者,光有專業還不夠,你更要在網路上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
這堂課將根據實際的後台數據,提供你正確的經營策略,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與目標客群,進一步結合社群推廣,以最小花費、最少時間開始起步,協助你打造「#專業職人的閃亮品牌」。
⠀⠀
- 如何使用網路讓專業有加乘效果?
- 各式各樣的網路平台要怎麼選擇?
- 架設部落格之後,還能怎麼應用?
- 視覺排版都搞定,從無到有做出來!
- 酸民、著作權等,網路眉角怎麼處理?
- 內容寫什麼?影音圖文哪種 CP 值高?
- 各種業務型態的應用與成功關鍵!
⠀⠀
│ 2021 / 11 / 28(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今年最後一班】在後疫情時代,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同時也有88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漫才少爺 漫才ボンボ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介紹的零食中有很多不是台灣的 但都是我們來台之後第一次吃的!日本沒有的零食喔~~~ 請告訴我們你們推薦的零食喔 『漫才少爺 台灣環島爆笑演出 in 台南 高雄』 『高雄』 演出日期:2021/10/1 (五) 19:30 場 地:『高雄 奧兒享』 地 址: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306號3...
「捷式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張米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漫才少爺 漫才ボンボ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Re: [泳技] 捷式姿勢修正- 看板swi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游泳教學-捷泳與蛙泳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捷式是什麼 在 是救生員時常用的泳式之一。當頭保持在水面上時 ... - Facebook 的評價
捷式是什麼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剛創業的時候,有一間蛋糕店很紅,一天可以賣好幾千個蛋糕。
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很自豪的告訴記者,自己奉行的哲學,就是東西一定要便宜!
那時他的蛋糕,六寸不到200元。
幾年之後,售價漲了一倍,然後整個團隊被撤換(包括老闆自己)。
之前我有提到,不建議小公司玩價格戰。
並不是說打著低價策略不會成功,而是相對來講,成功率比較低。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
1. 我自己的經驗
2. 看到其它人,低價策略的下場
3. 西蒙顧和管理顧問公司,負責全球各大企業的訂價策略(例如保時捷、德國鐵路),經過幾十年的統計後,得出這樣的結論:高價策略成功的比例要比低價策略成功的比例高。
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先從低價策略要付出的代價來談起。
兩間公司,假設名字分別是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模一樣的產品,而郝便怡想把價格訂得比鋼鋼好低,能砍的地方只有幾個,我列出大家最熟悉的幾個點,廣告、設計、流程效率等等那些比較複雜的先不提:
1. 原料
2. 人事
3. 房租
4. 利潤
第一個,原料:
做低價的大公司能成功,很多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把原物料壓到最低,因為進貨量超級大。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IKEA的真相》這本書,裡面說了為什麼他們有能力做這麼便宜,除了進貨量大,他們甚至買下森林、伐木場!
一般中小企業,進貨量根本比不上大企業,更不用說買下森林這種事,用價格戰能玩嗎?
當然如果供應商是你老爸,那你就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原料。
第二個,人事:
想要價格低、CP值高,靠著壓榨員工薪水、體力,也是其中一個方法。
但我非常不建議這種方法,一來是因為違法,再來是不可能持久,流動率必然高,然後員工一定會報復你。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你有能力讓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其它公司提高好幾倍,就能節省一點開銷。
就算如此,產品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便宜多少,因為高效率的員工,待遇一定要比較好,再來,很多中小企業老闆並不知道如何讓員工產生高效率,這是專門的學問。
第三個,房租:
就算房子是你自己的,不用付房租,而對手的房租一個月3萬元,這樣你的產品可以省多少錢?
假設一個月賣出3000個產品,那你平均一個產品成本也只能比對手少10元!
更何況,房子是自己的這種好事,普通人不用想了。
再者,租金較貴的房子,通常有它的廣告效果,或是便利效果在,對於業績有幫助(至於幫助多大又要另外計算了),並不一定房租便宜就是好。
第四個,利潤:
“我少賺一點,客人就會多,這樣就划算了。”
有一些小公司,會這樣跟顧客講,但是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開發票、壓榨員工到極限、用很爛的原料,才有可能做到低價!
今天最好是這些公司照規矩來,有開發票、有勞健保、有加班費、有特休,還有辦法維持低價,除非他們有上面所提的那些本事:效率高、流程優化到最好、談判能力強,拿到最便宜原料;或是下面將要提的,真的犧牲淨利。
少數幾個我認識的經營者,他不壓榨員工,他壓榨自己的健康,來讓自己的產品維持低價。
我家旁邊有一個賣湯包的老先生,一個湯包跟女孩子的拳頭一樣大,只賣10元。
只有自己一個人,做得半死。
你會想要用自己的健康,來玩低價戰爭嗎?
我自己的朋友就是用健康作為玩低價戰的代價,把自己操得半死,產品cp值爆表,然後三十多歲過勞猝死。
最後,有一些業者,是真的犧牲利潤,來得到低價。
值不值得,這裡來算算看:
一樣這兩間公司,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樣的東西。
假設一個產品450元,淨利率10%,也就是淨利45元,但郝便怡想要比鋼鋼好便宜,所以需要犧牲淨利。
要比鋼鋼好便宜多少錢,消費者才會有感?消費者才會願意多走五分鐘的路,來買你這個便宜幾塊錢的東西?
這個答案根據不同產業,會不一樣。
假設便宜15元,消費者才有感,售價435,你的淨利剩下30元。
原本的淨利是10%,本來一個月賣1000個產品的情況下,45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45000淨利
砍價之後,30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30000淨利
現在,降了價之後,需要多吸引幾個客人,才能讓淨利回到45000?
45000/30=1500,需要賣1500個!
只便宜了區區15元,你就需要額外多賣500個產品,才能跟之前成績一樣。
西蒙顧和公司就說,許多企業,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售價只便宜了一點點,銷售量就需要提高這麼多。
業績要提升這麼多,你知道難度有多高嗎?
而且就算提高到1500,只是讓你獲利成績跟之前一樣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裡,大部份的情況是,降價之後,業績並沒有從1000成長到1500。
原因有很多,例如價格降得不夠沒有感覺、別間公司的客人有忠誠度,比較信任他們、大家不願意省15元,多走5~10分鐘的路(這就是為什麼7-11東西貴,還是賣得好)等等。
降價衝量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各項開銷也會增加,例如請的員工需要更多。
危險的地方,就是當碰到淡季、各種危機時,龐大的人事費用就是龐大的風險,沒生意做時,薪水還是要照付!
只賣1000個產品時,需要2個員工,碰到淡季頂多賠2個員工的薪水。
降價之後賣1500個產品才能維持同樣獲利,但需要請3個員工,淡季一到就是賠3個員工的薪水。
然後用犧牲淨利的方式來玩低價,對手也很容易模仿。如果你是因為有能力,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對手可能模仿不來,但只是犧牲淨利,對手一定可以學。
對手低,你再更低,然後對手再更低,最後會有什麼下場?
還有一件要說的,那就是要玩價格戰,初期的建置成本很可能大過你的想像。
例如你需要有自動化機器,才能節省流程、人事費用,而機器至少都是百萬千萬起跳。
還有以蛋糕為例子,兩百元的六寸蛋糕,和一千元的六寸蛋糕,所花的製作時間根本一模一樣,差別只在原料。
(有一些千元蛋糕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裝飾,製作時間就不同了,但這屬於另一種情況,他們將價值放在外觀,但是我這裡的外觀很樸素,價值是在食材本身)
兩百元的六寸蛋糕需要做大量才有獲利,做大量,初期就要聘請一堆人,風險能說不高嗎?
這是為什麼我選擇高品質的蛋糕做為定位,一開始我只有一個人在做,如果我六寸蛋糕只賣200元,做到死都賺不到錢,而且200元只能用很爛的原料,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總結來說,低價策略是會成功的,但是低價策略成功背後所需要的技術、財力,往往被忽略。
我偏好的方式,是提供最高的價值給客戶,不是讓人單純只因為低價而光顧。
-------------------------------
作者簡介
我是繁捷,貝克街巧克力蛋糕的創辦人。
創立這間公司時,我沒有背景強硬的股東、也沒有多金的富爸爸,一切從2張工作桌的大小開始做起。
一開始真的很慘,1個月蛋糕賣出去不到10個;太太帶著小孩出門時,也養成了低頭在地上找零錢的習慣。
我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睡在堆滿包材紙箱的房間裡(感謝太太和小孩陪我一起睡在這裡)。
剛創業什麼都不懂。
成本過高、宣傳方式不對、請到錯誤的人幫忙等等,讓情況更加雪上加霜。但是我們撐過來了。
從1個月不到10個蛋糕,到1個月數千個蛋糕;從被記者嫌棄不願意報導(是真的被記者打槍,説我們不夠格被報導),到現在遠見、東森、壹週刊、自由時報、TVBS、年代等等的報導。
我要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並且未來開課傳承這些經驗。
也因為一開始,我沒辦法伸手要錢來解決創業的各種問題,所以我有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不管在行銷、經營管理、技術製造等等都是。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是未來要創業,我的經歷將對你很有幫助,好好享受這一趟旅程吧。
我寫了一篇關於如何籌到創業資金的經驗,這是PDF檔,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這個連結填寫email,文章就會寄到你的信箱:
https://baco-street.com/FOW
另外一篇是我做網路行銷的訣竅,我把這幾年來我常用的一個技巧,做成一份PDF檔,一樣在這個連結寫上email之後,文章就會寄到你的信箱:
https://baco-street.com/FMW
捷式是什麼 在 張米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米恩愛吃小日記
#非常石鍋 #文末優惠
追完魷魚遊戲後,又想吃韓式料理了啦~😂
決定來二訪《非常石鍋》回憶起道地的好滋味💗
本次菜單»→
★個人銅盤烤雞肉 $318
☆宮廷炒年糕 $198
★魚板湯 $98
店內每種套餐都有6樣小菜和飲料,皆免費無限享用!他們的餐點也有客製化服務,不吃什麼可以先跟店家說,真的很貼心❤
——————————————
#個人銅盤烤雞肉
銅盤中間放著醃漬好的雞肉,外圈的配料很豐富有鮮蔬、金珍菇、蛤蠣和嫩豆腐,雞肉煎的金黃焦香吃起來很軟嫩可口,份量蠻多會吃超飽的😋
#宮廷炒年糕
這道是不辣的炒年糕呦!
裡面有白年糕條和甜不辣條,吃起來QQ很有嚼勁,搭配豬肉片、高麗菜、紅蘿蔔,小孩超愛吃這道營養又美味💋
#魚板湯
每次來都會點這道湯品,魚板切的大小適中,湯還有加白蘿蔔,喝起來非常鮮甜可口,讓人會一口接一口喝不停,米恩和小妞真的太愛喝魚板湯了👍
目前因疫情關係先暫時不開放韓服借用,等之後再來拍美美的照片🌸
#好康優惠
1️⃣米恩專屬優惠粉絲呦🎉
出示本篇最後一張照片,到非常石鍋消費用餐,就招待一份『韓式無骨炸雞』✨
即日起~110/11/30止
2️⃣加入LINE會員優惠送🎉
人蔘雞冷凍包85折優惠
喜歡韓食的朋友吃起來🤩
📍非常石鍋韓國料理
🔍 @no.1bibimbap
🏠 台中市北屯區北屯路222-11號
🈺11:30-14:00
17:00-21:00
11:30-21:00(假日)
☎️04-26332665
🔺10/1起採取全面預約制
線上訂位系統可從粉絲專頁連結»→
https://m.facebook.com/no.1bibimbap/
#台中美食 #台中必吃美食 #台中韓式料理 #韓式料理 #台中韓式料理推薦 #韓服體驗 #手工韓式料理 #手工泡菜 #客制化韓式料理 #台中捷運美食 #捷運美食 #韓式佈景 #聚餐 #手工製作醬料 #古法製作韓式料理 #韓國餐廳 #友善兒童 #韓國餐廳
捷式是什麼 在 漫才少爺 漫才ボンボ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介紹的零食中有很多不是台灣的
但都是我們來台之後第一次吃的!日本沒有的零食喔~~~
請告訴我們你們推薦的零食喔
『漫才少爺 台灣環島爆笑演出 in 台南 高雄』
『高雄』
演出日期:2021/10/1 (五) 19:30
場 地:『高雄 奧兒享』
地 址: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306號3樓之2
(五塊厝捷運站出口)
『台南』
演出日期:2021/10/2 (六) 19:30
場 地:『台南 響響』
地 址:700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102號
票 價:預售票 TWD$400
當日票 TWD$450
購票方式:KKTIX及全台全家便利商店
還有年末也在台北舉辦活動
#卡米地俱樂部
12/17(金) 台北
12/18(土) 台北
原汁原味的阿本仔日式搞笑
來自日本搞笑藝人『漫才少爺』的
台灣環島快閃巡迴
這次表演全部都是首次公開的『新段子』
內容豐富包含
『漫才』『短劇』『Q&A Talk』
『唱歌&變臉』
90分鐘絕無冷場,歡迎大家一起來玩!
🙇♂️不好意思🙇♂️
我們確定 台南跟高雄 舉辦的 單獨演出
可是因為 現在 疫情的關係
看到時候疫情情況
表演的日期也可能會有更動
希望大家的身體健康平安
還有開心過生活
一起加油吧
https://comedyclub.kktix.cc/events/around2021
・漫才少爺FaceBook粉絲團:http://bit.ly/2zdllO0
・漫才少爺IG:https://www.instagram.com/mancai_shaoye/
・三木奮IG:https://www.instagram.com/mikifuruu/?hl=ja
・太田拓郎IG:https://www.instagram.com/mancaishaoyetaku/?hl=ja
#漫才少爺
#台日交流
#零食
#美食
#台灣生活
#Best3
#搞笑
捷式是什麼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跳脫標籤,不一樣的孟慶而深度訪談
⭐️全方位音樂製作人-孟慶而Cheer
⭐️唱跳、主持、音樂製作難不倒
__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各平台,獲得最新資訊!
https://linktr.ee/fresher_music_official
__
「許多人對孟慶而的印象
停留在金曲獎令人驚艷的造型服裝
然而,在這次訪談中我看見了不一樣的她
一位良善、溫柔、有深度的創作者
她的作品有觸及靈魂的能力
她製作的歌曲首首皆高品質
在節目中我們輕鬆聊了疫情間
音樂人生活的許多變化
同時也深度的聊歌曲幕後製
為聽眾們蒐集、選播了幾首
特別的孟慶而的寶藏創作
是數位串流找不到的歌呦!
敬請期待!」
新鮮DJ Jeff (2021.08)
—————————
《孟慶而一小時深度專訪|播出資訊》
《音樂新鮮人節目|新鮮DJ Jeff》
🔊09/27(一)18:00 首播
🔸FM88.1 世新電台(線上收聽)
🔸音樂新鮮人YouTube(18點影像同步首播)
🔸Spotify 🔸Apple Podcast(19點上架)
🔸SoundOn聲浪 🔸Google Podcast
🌐各大平台搜尋關鍵字:
音樂新鮮人、孟慶而、世新電台
孟慶而Cheer YT:https://reurl.cc/Q76pv0
孟慶而Cheer 粉專:http://www.facebook.com/MonMonFans/
孟慶而Cheer IG: http://www.instagram.com/cheermonmon/
—————————
—————————
節目近期開始轉型音樂新鮮人3.0
擁有更輕鬆且生活化的題材&互動遊戲
同時深度不減,給你最前線音樂資訊!
Video Podcast 訪問畫面穿插音樂MV
搭配移動式跑馬燈補充詳細資訊
攝影雙機作業,可看到主持人與來賓互動畫面
不定時收錄高品質ONETAKE空中演出
讓廣播不再只有聲音!滿足你的所有感官
—————————
《本集節目由錄播客冠名贊助播出》
錄播客工作室,是位於南港展覽館附近的錄音空間,位於高鐵台鐵捷運旁,旁邊還有停車場、Ubike,交通十分方便。同時更友善創作者,提供共享空間,讓創作者錄音前,前往討論休憩。不用擔心像其他錄音室,只能在預定時間抵達。錄音後還要匆匆忙忙離開。會擔心對來賓造成困擾或不夠尊重。
工作室更提供現煮咖啡、無限取用的飲料零食。室內更是採用專業吸音、對於抗噪有很好的效果。
同樣的價錢、為什麼不選擇最好的錄播客 PT Recording。
IG: https://instagram.com/ptrecording?utm...
FB: https://m.facebook.com/PTRecording/
#名人專訪 #電台 #專訪 #孟慶而 #跨平台播出 #音樂新鮮人 #廣播 #孟慶而cheer #罩過來 #主持 #世新大學 #錄音室
捷式是什麼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來做一道非常老派又家喻戶曉的英倫甜點:蘋果香酥 (Apple Crumble/蘋果奶酥/蘋果酥派)。
作為一道深受歡迎的英倫家常甜點,家常兩個字點出了 Apple Crumble 是許多家庭在尋常日子裡常做、常吃的飯後甜點或午茶點心,它不但好吃,香氣和口感也非常有療癒感。
傳統上,Apple Crumble 是使用 Bramley 蘋果來製作,它略帶酸香的口味跟香酥的甜味恰成鮮明對比,但其實不同品種的蘋果做出來的口味也各有特色。
很多人在第一次嚐到 Apple Crumble 時,會聯想到蘋果派,味道真的有像,但好消息是它不用製作派皮,做法和時間更符合居家糕點的便捷快速,口感則更為輕盈。
它要趁溫熱享用,帶有淡淡肉桂香氣的蘋果內餡,酸度與甜度微妙平衡,搭配上層爽脆的奶油香酥碎,很容易取悅大眾的味蕾。
關於 Apple Crumble 的做法,網路上可以找到成千上百的食譜,在配方上為了更符合自己喜歡的口味,我們做了一些調整,這個調整沒有任何新手法,只是把 crumble的味道和口感,做得更香濃酥脆,而蘋果內餡酸甜怡人,兩相結合趁溫熱享用已經夠好吃了,若再添上一球冰淇淋,一熱一冷,美味程度立刻加100分,簡直讓人無抵抗力。
在這個食譜裡,我們儘可能以簡單的食材,像是 crumbe 跟內餡都是很好買到的材料,而製作上則更是沒什麼難度,此外內餡也可以換成梨子、桃子或莓果(新鮮冷凍皆可),這是一道值得一試的低難度甜點,大家一定要親自感受哦!
📍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dumplingofficial/
📍 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敬請期待
-----------------------------------
英式蘋果香酥 怎麼作呢?
下面是英式蘋果香酥派的做法與食譜:
📍 烤模尺寸:鑄鐵平底鍋,直徑 16cm, 高 3cm
📍 份量:份量因人而異,這份食譜約可以做成四份甜點
✎ 材料 Ingredients
☞ crumble
中筋麵粉 70g
細砂糖 20g
三溫黃砂糖 30g
杏仁粉 15g
軟化的無鹽奶油 50g
鹽 一小撮(約0.5g)
☞ 蘋果餡
蘋果 300g, 削皮、去籽,切小塊
細砂糖 25克
檸檬皮適量
檸檬汁 15
肉桂粉 0.3g
✎ 做法 Instructions
1. 將麵粉、白砂糖、三溫黃砂糖、杏仁粉跟一小撮鹽加入料理機中充份攪勻,接著加入不需軟化的冷藏冰奶油,打到大小不一的碎屑塊狀 (也可以用手來搓捏)
2. 把做好的 crumble 取出倒在小碗裡,蓋上保鮮膜送冷藏冰最少半小時,要冰一天也可以,但使用前 crumble 會變得較硬,要稍微剝鬆,若有較大的結塊,也可以稍微捏碎。
3. 接著將蘋果削皮、去核,切成 2 公分大小的塊狀
4. 小鍋中加入 300g 的蘋果塊,再加入白砂糖、肉桂粉、檸檬汁跟檸檬皮
5. 開中火先煮 1-2 分鐘,再轉小火蓋鍋燜煮 6 分鐘或直到蘋果稍微變軟,不要煮到過軟,因為之後還要進烤箱烤。
6. 蘋果煮好後,可以靜置 5-10 分鐘,讓它略略降溫,再倒在銬盤上,均勻舖平
7. 均勻灑上事先做好的 crumble 在蘋果餡上
8. 烤箱預熱 200°C, 烘烤 18-20 分鐘,或烤到表面金黃上色,烤溫和時間請依據自家烤箱來調整
9. 出爐後稍微放涼,趁溫熱享用,最經典的吃法是搭配一球冰淇淋,一熱一冷,非常好吃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0 食材介紹
01:27 如何製作奶油香酥(Crumble 奶酥)
04:26 如何製作蘋果內餡
07:42 製作 apple crumble
09:19 apple crumble 烤箱與烤溫、時間設定
09:39 搭配冰淇淋,一冷一熱吃 apple crumble
10:43 製作英式 Apple crumble 技巧分享與注意事項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AppleCrumble
#蘋果甜點
#英國甜點
#簡易甜點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捷式是什麼 在 游泳教學-捷泳與蛙泳 - YouTube 的必吃
EP-15 蛙式的划手Breaststroke Pull 蛙泳提速降阻重點在於划手的技巧蛙式不同於其他泳姿的是少了推水動作而身體的水阻也是最大的因此特別介紹如何讓蛙 ... ... <看更多>
捷式是什麼 在 是救生員時常用的泳式之一。當頭保持在水面上時 ... - Facebook 的必吃
抬頭捷即是「抬頭的 捷式 」, 是 救生員時常用的泳式之一。當頭保持在水面上時救生員能環顧四周注意狀況,且能用最短的距離游到溺者身邊。 ... <看更多>
捷式是什麼 在 Re: [泳技] 捷式姿勢修正- 看板swi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一、打水影片分析
二、自由式影片分析
三、游泳計畫
四、不同體質的游泳比較
五、配備請教
一、打水影片分析
: https://youtu.be/HHEkmFtiS2o 閉氣打水
◎ 兩臂自然往前夾耳,延著肩膀延長線,五指打開,完全放鬆不用力,
固定頭部位置,下巴收,不要太低。
◎ 進階打水,可以感受背部、胸膛、腹部都在往前延展,
上半身會有一股連續性的力量一直在往前,臀部一直保持高高的,在水面位置。
更高段的打水,四肢不用力,全靠核心部位→背、胸膛、腹、臀部。
頻率快的時候,會感受兩腿真的像繩子一樣在抽,
非常有彈性、非常的柔順但同時有瞬間爆發力。
◎ 上半身、肩膀幾乎不能動→只靠腰力及臀部和大腿的力量打水。
是否有慣用腿的問題,例如:習慣靠某邊腿站立→
右腿打水較放鬆,左腿太僵硬或用力
◎ 打水要有個量,累了就休息,10M也沒關係,但至少一趟25M。
每次先打水500M,目標→感覺大腿酸,
接著下來的游泳會不知道自己在打水的程度。
身體會記憶,練習次數多,自然會進步,
有時一週才會感覺到,休息幾天,感覺又會掉下來。
不要心酸就停下來,很可惜。
◎ 打水可以慢、連續、上下幅度加大,動作完全、完整,再慢慢加快節奏。
大腿上下約一個拳頭,兩大腿之間快要或甚至上下互碰;
膝踝放鬆,感覺小腿、腳背的水阻,好像被水拖著。
◎ 腳趾反扣,但不用力,感受腳背的面如蹼打水。(膝、踝一定要全放鬆)
小腿、腳背都不會出水面,但是有水花。
◎ 如果只有打水的時候,動作需要放大,水花較大,需感覺前進感。
打水過程中,幾乎完全在用鼻子吐氣,讓肌肉放鬆;不悶氣,以免身體緊張。
◎ 沒氣就換氣,頻率多也沒關係,
可以數打幾拍換一次氣,固定下來或換氣也不會喘,保持這個頻率。
◎ 從打水的狀況來看,你有腰力,但沒用到,全靠其它部位在用力。
◎ 身體放鬆是長期練習的過程,沒有上限,
身體放鬆可以做很多超越極限的事,每次放鬆都需要一定程度和時間的暖身,
包括陸上操和下水游泳。
◎ 持浮板抬頭打水可以練腰力!手肘伸直而不用力、用背推浮板。
我全靠仰式來學四式,所以推介用仰式打水來練習打水。
定點的仰式打水
◎ 頭頸上背靠池邊,兩臂彎曲在耳邊。四指反扣池溝、拇指貼池緣。
(手不能放掉,但不要太用力)必須保持後頸和上背位置貼好、「不動」。
◎ 大腿上下約一個拳頭,大腿向下時,膝彎、小腿下垂,放鬆;
大腿向上時,感受腳背的水阻。
膝蓋、腳背都不出水面。
注意水花自水裡冒出如溫泉。
◎ 每次練習慢而快,不必急,感覺順了再慢慢加快。
每次有個量,例如連續打5mins,10mins,15mins,30mins。
◎ 必須只有腰和大腿用力,甚至連大腿不用力都可以(只靠腰力),
動作連續、感受水阻。
◎ 注意看水花,心裡想著身體各部位的動作。
浮板的仰式打水
一個浮板(略)
兩個浮板(略)
因為游起來很可愛,比較適合小孩和女生
仰式打水
◎ 兩手掌交疊,兩手臂放耳後,頭躺在手上。
胸膛往上、肚臍在水面,感覺背腰被扶著。
◎ 打水方法同上述定點打水法的說明。
下巴收,可以看到水花,觀察膝和腳背不必出水面。
◎ 絕對不要後仰,仰式絕對不是靠頭後仰,
最多只是看天空,後頸和背脊椎一條線。
◎ 大部份的時間全在用鼻子吐氣,用口吸氣快。
換氣必須很順,換氣用不用力倒是還好。
動作做對了就會很有前進感。
◎ 如需用浮板,則各靠四指抓浮板尾端(拇指在另一面)
兩臂伸直放耳後,在肩膀的延長線,掌心向上。
二、自由式影片分析
: https://youtu.be/oYVjsZyvISU 水上(右側)
◎ 左側拍的游得比較順,頻率比較順,兩邊換氣要練習和加強較弱的一邊。
沒體力(沒用力)會游得比較好。
左側手臂還是比較緊,得更放鬆。
◎ 你太靠體力游了。可以利用環境、水流和浮力來幫助。
高肘的游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感覺每次只有一邊的肩膀在水中。(上半身左右旋轉很明顯)
像一枝箭,螺旋式的往前穿越水流。
◎ 只靠身體的核心游泳,手腳不用力,真的真的100M/2min沒問題
你少了抱水的過程,會比較費力、只有頻率變快,速度也不見得加多少。
記得全程,五指都微微打開,保護肩頭關節部位。
〔划手〕
◎ 你這是短衝的直臂式游法,容易愈游愈順會愈高頻愈消耗體力,
長距建議採高肘游法。
ⓞ 手向前延伸的時候,前導手臂整個力量全放掉,
包括手掌、手指,以保護肩頭關節部位。
◎ 手向前延伸這個時候要做很多事,所以不要急著划另一手臂。
①手入水前,靠同側背、胸、腰向前送手臂往前延伸,
②手入水後,手臂還在往前延伸,(如果再往頭頂中心線靠近更可以偷些距離)
③這時候如果同側邊大腿打水,就是二拍打水。
④如果兩邊各打水一次,就是六拍打水。
⑤另一手臂手肘最高點,整個上半身是側的,重心落在前導手的上臂
⑥手向前延伸的過程,看起來像是一手在前,讓身體漂一段距離。
◎ 抱水是身體接近手臂,記得一定要高肘,即上臂幾乎平行水面,
上臂和小臂約呈九十度,保護肩頭關節。
◎ 往後推水,用不用力沒關係,但要推到底。你做得很好。
推完水,靠背將上臂抬起,使手肘經過最高點,手指掠過水面上方,
手臂在水上完全不用力,這是很重要的休息準備狀態。
〔打水〕
◎ 同上。
還有八拍、十拍的打水法,用在短衝。
〔換氣〕
◎ 平常可練習側打水,一方面練打水,一方面練換氣。
①一手臂向前延伸,另一手臂貼大腿,臉朝天上,耳貼向前伸直的手臂。
正常口吸鼻吐。
②也可以臉朝下,用鼻子吐氣,換氣的時候,整個上半身轉,
換氣邊的肩頭關節出水面,向前伸直的手臂邊必須讓耳貼著。
③兩邊都交換各自練習。
◎ 在水中,用鼻子把氣吐光,一定要吐光,吐氣時間可以慢而長。
水中游泳的換氣和陸上運動的換氣相反,水中採用鼻子吐氣。
換氣的時候,下巴收。一開始可以停留1秒,感覺還在向前漂。
◎ 平常游泳,始終有個時候→
保持一手臂在前面,另一邊肩膀出水面而手臂在後面,
身體是側的,像在漂一樣的前進感。
〔轉身和淺跳〕
◎ 長距離為了保持速度不降下來,最好學會翻滾轉。
2M以上深池可練習淺跳(競賽用途,非必要)
三、游泳計畫
: 練泳資料:自學一個多月
有運動天份
: 練泳時段:晚上
不同時段測試,狀況不同,感受一下
: 練泳環境:25米室內池或50米戶外池
25M適合短衝、打水
50M適合長泳
: 成績測定:
: 25米打水:慢到不敢測
: 50米打水:同上
: 100米打水:同上
: 25捷秒數/划手數:21秒/16下(出發蹬牆+蝶腰)
初學不必測,自認是進階的,數值變化就很重要,
重點在記錄分析,不是單看幾次的好壞。
: 平日訓練內容:
: 徒手閉氣打水、仰漂打水,沒刻意算距離,踢累了就停
要有個量,一段時間再調整距離或速度
: 25自數趟(由於還在修正姿勢,所以都是游到對面冥想一下再游,未計趟數)
練習在運動中思考,真正的「體會」
: 其他運動習慣:跑步(沒游泳就練跑,一年約7至10場半馬)
: 籃球
: 單車
很強!
如果同一天,比較一下陸上、水中先後順序以便調整。
例如:我比較喜歡先慢步再游泳,先練體操再游泳
(因為我游泳比較不用力)
比較兩種運動方式的異同,
例如:游泳和跑步,我都感覺到胸膛在最前面引導,腿在後面追,
肘膝彎的時候都有飄的感覺。
關於游泳的計畫
先確定游泳的目的→放鬆的、競技的、玩家級的…
例如:(男生38歲左右學東西會很投入、沉迷專業化)
每週五天,每天1場,1小時,
兩天休一天或連續五天休兩天,
每天的主題內容配置、搭配其它運動、飲食、作息、工作生活關係調整…
單元項目(例如:訓練1/1.5/2/3小時)
暖身→浮板抬頭打水/徒手抬頭打水/側打水...
握拳頭游/手掌在水中划過,抬高手肘/揮手游...
前交叉,兩手碰到/夾腿不打水,只有划手…
一個划手配合六次打水/八次打水/兩次打水…
單臂划手,同邊換氣、不同邊換氣…
蝶、仰、蛙、自
25全衝25全放/慢到最快,最快到慢/定速兩百、四百…
全泳進度→500M/1000M/1500M/3000M
慢游
以上每項都還有細項,可以自己研發,針對個人需要加強的部份
以1.5小時為例→
暖身10分/分解(腿部)20分/分解(手部)20分/手腳配合15分
進度(全泳)20分/慢游5分
四、不同體質的游泳比較
: 基本資料:
: 身高:174
我:181
: 體重:60
我:74
: 體脂:10%
我:20%幾乎
所以,我浮力超好的,<90cm深度,超樣可踩水,仰漂我長項。
那時考試,一次舉磚塊1hr,一次拿報紙1hr,只有我手上東西全是乾的。(嘻)
但是,我完全沒爆發力,大概要1000-1500M才游開來,
近兩三年的最佳記錄100M/1min內就是在3000M後半段某一趟完成的。
我非常放鬆,因為根本使不上力,也許因為這樣,我筋也很軟。
胸肌、背肌、腹肌、蘋果肌……的樣子,全有,
但是,摸起來就是軟趴趴的,(嘆)
陸上運動,完全不行,跑步、單車、球類…
反正我水生的,幾年前頸部開刀,一直感覺是把鰓拿掉…(誤)
我曾經遇過像你這樣體型的,中學生、保一的、玩三鐵的,
通常我都先讓他們打水500M(快速)or 1000M,
目的是先讓他們很累(腿酸),不然他們都在拼速、靠體力游,很難喬動作。
喬動作,適應新的,速度都會變慢,很細部的調整,有感覺了,順了再加快。
男生35歲已開始步入壯年期,再三年,體力上會有明顯的變化,
運動方面可以提早準備保養,而不是過度使用。
→反正就是不要再用體力游泳的意思啦~
五、配備請教
本來以為你是水下拍的……,不過,對你戴的錶也感興趣!
順帶請教一下,
最近在研究水中運動攝影,以及運動計時錶(測速,字體大,或有微光)
如果有這方面的資訊,煩請告知。
因為除了機器本身(4G)、配戴配件、還有後製支援,有點預算,
目前列為比較的有→
panasonic A500, gopro IV, GoPro HERO4 Session,Isaw A3(not 4G)…
價位差蠻多的,有的一萬多,有的近兩萬。
手錶方面,上回在松運問了一位鐵人用的好像不錯,忘了牌子,兩萬多。
〔註〕
: 目前遭遇的問題:
: 自學捷式一個多月,沒有上過正式泳訓班
上課有上課好玩的地方,
有時聯誼的意義也不錯,有時聽課學習是一種享受,
參加鐵人訓練和救生訓練也很有趣,結識各類高手!
我當初也沒上課,但我自由式就花了一年自學,蝶式花了一年自學,
轉身至少花了半年自學,跳水因為不信任專家,也花了一年自學,
後來我教學生,他們很多人一週就學會換氣,讓我很後悔沒去上課。
: 無良好的基礎,以往多從事陸上運動,所以水感欠佳
水感也是沒有上限的過程,也是不時之間就不見了,
: 最嚴重的問題是我下肢很沉,而且我不會漂浮,沒辦法作出超人漂
: 完全無法體會壓胸所帶來的蹺蹺板效應
壓胸,我是比較不懂,我好像沒這個過程,不會、沒辦法只是還沒學會而已,
學漂浮可以用浮板、也適合到>2M,甚至5M的游泳池(例:台北松運)練習,
先抓到感覺,
海上更容易,但有洋流的問題需要注意(最好有專人帶隊訓練)
: 之前有PO文徵教練教我漂浮
: 上了一堂課,還是沒辦法不打水超人漂
教課通常是濃縮的,有時即使當場會了,回去感覺又跑掉了,
所以身體的東西還是需要自己練習、體會和經驗,通了就永遠保持著。
: 有打水倒是可以不那麼沉
: 徒手閉氣打水或仰漂打水可以前進
: 但持浮板抬頭打水前進就變超慢,而且腰很酸,打沒多遠就停了
慢不是重點,重點是領悟到前進感和施力的點對不對,
通常是大腿酸才對,
我記得以前練習計時打1000M,急著上岸要去小小,直接給它跪下來。
: 一直練打水會嚴重打擊信心
: 所以還是有練了一下全泳
運動是蠻享受的過程,思考解決之道比較實在,
九天的苦思,最後一小時通了,整個人會high翻天好嗎!
變化練習也是一招,有時學另一式,回頭再來練就容易了。
例如我自由式的兩大躍進是靠仰式和蝶式的體會。
而我學仰式是從創作音樂和舞蹈的節拍得到領悟。
: 自己發現的問題如下:
: 1、平衡沒做好,整個人像蟲扭來扭去
我覺得還好。比較像竹竿。
: 2、換氣會有點抬頭
這不好,換氣絕對不會用到頸部力量。
: 3、右手推水未完全
我看是還好啦,只是過程太簡略,搶拍連連
: 4、回復手沒有高肘,感覺整隻手拍水面,增加水阻(右手特別明顯)
高肘是比較省力,拍水面就不對了,水阻……我再看一下~
: 5、下肢太沉(朋友說純打水,腳倒是沒那麼沉,全泳時若刻意挺腰
: 會感覺屁股有上來,但一放鬆腰塌了,屁股就又沉了)
縮腹(提氣)是一招,手腳配合本來要注意的點就很多,
所以放慢速度比較有時間可以思考下一步,也藉此練習放鬆。
: 6、打水效率不佳、大小腳、剪刀腳
這個就是練、思考、改進、實驗、抓感覺……反正就是練啦!
三峽有位救生隊的仁兄,游算快了,100M/1min30sec,還不是鋤頭腳,
我同事蛙式前國手,游自由式,漂亮的要命,還不是兩腿超開的蛙腿,
某一項都可以慢慢調整改進,但領悟和體會很重要!
以上說明只適合渡假組的基本功程度,
平均速度在100M/2min,上限約奧運紀錄兩倍時間。
競賽游泳得另請高手指點。
這…,我想一下…
水上看以為是高手好嗎!但要有個游泳量喔!
水下也要高肘→上臂幾乎平行水面,上下臂呈九十度(看個人肩關節狀況調整)
水下前導手再向前延伸多些,
注意聽打水的水花聲和耳旁水流聲,建立對聲音、環境音的感覺。
水下才是見真章,所以水下過程要完整確實,順了,最後才求快!
拍攝時間再長一些,至少25M,水上拍攝的角度以泳者的左右方或左右前方較佳。
逐格分析:
關於重心的轉移,我的游法是這樣的→
例如:
①右手掌平行往下斜切入水面之後,往前延伸
②這時候,左手肘出水面準備經過最高點
①②是重心轉換的過程
③水中的右臂仍在往前延伸,重心已經跑到右邊了,補上右腿(二拍法)
④右臂抱水、右上臂和下臂呈90度/左臂離開最高點(頭前交叉)
⑤右臂推水,左臂住前延伸(左右兩臂一手向前,一手向後)
④⑤是重心轉換的過程
在慢游中有時間思索每個細節detail,和重要關鍵點moment,
身體每個部位在做什麼事。
同時分工,或有的休息狀態、有的作工,或有的從來不動的保持平衡…
每人方式不同,
部位包括→
頭、頸到肚臍的中心線、
左右上背、左右上胸、左右側腹、左右下腹、
左右大腿和膝和小腿和踝、左右腳背和腳趾、左右手掌和手腕和指關節、
鼻子吐氣過程、用不用力、長度……
游泳好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