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特的疑難雜症案例集 (一) 怪異的痙攣與無法跨出的左腳
這個案例算是豆花從開始做結構治療以來處理過最困難、最複雜的案例之一,而主訴問題是最奇特的沒有之一,目前已持續調理兩年半多,除了過年之外和這次疫情中間幾乎都是維持每週處理沒有都間斷,雖然表定是處理兩小時,但往往會花超過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處理,詳細原因看下去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她其實四處求醫也有十年以上了,以下是主要傷病史、剛到豆花手上時有的症狀以及目前調理成果:
重大傷病經歷:
94.11.17 下雨天騎腳踏車時被車撞,沒有骨折也沒有明顯外傷,應該是被撞到左側,因為左半身多處瘀青以及下巴有縫幾針。車禍後左臀會不時的有輕微痙攣狀況,不嚴重所以並不影響正常生活以及上下班。
101.12.15 右手因為大力的拉扯導致嚴重扭傷,右肩有打類固醇止痛但導致右手強直性伸直,之後右手就有問題。
101.12下旬 右腳因為踩空人行道嚴重扭傷。
106.2.6 肛門廔管因不明原因流血不止開刀,開刀之後痙攣變嚴重,在回復室的病床上有用繩子綁住手腳固定在床上避免痙攣進一步受傷,但是痙攣嚴重到把繩子扯斷,在那之後痙攣發作變的平繁且日益嚴重,開刀的傷口會劇痛之外還有一些奇怪的症狀就陸續發生嚴重影響日常。
主訴問題:
痙攣相關問題,最主要問題之一
身體多處會不時不自主的痙攣且大多會伴隨強烈痛感,主要出現在左臀與左腳,不過全身都有機會痙攣,在調理過程中就有看過雙手、雙腳、肚子、喉嚨出現痙攣的狀況,甚至連眼睛都會一直不自主快速眨眼。變天尤其下雨天、坐車太久、打顯影劑、看牙醫嘴巴張太久、走路太久、躺著、側躺...等都有可能會誘發痙攣,下雨特別明顯,就跟氣象台一樣,另外比較困擾的是晚上睡覺不能正躺或躺左側,左臀壓著久很容易痙攣,會影響睡眠。痙攣西醫的處理方式就是冰敷,但她說沒甚麼效。痛起來的時候會自己用原子筆蓋用力壓蓋掉那個疼痛,但必須大力到會瘀青的程度才有效果。
目前調理到從每天痙攣到現在大約一周一次且範圍縮小到只有左臀,疼痛感也減少很多,甚至有幾次一整周都沒有痙攣的狀況發生。整體來說痙攣情況比較可以控制,痙攣時間縮短不少,雖然疫情已經接近1個多月沒有調理,也大多還是維持在約一周一次的頻率,且比較能夠正躺睡覺。
縱軸方面問題,另外一個主要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
通常在久坐之後會痙攣,而痙攣之後腳的問題就會出現,非常特別的狀況,左腳會變得沒有辦法控制,無法讓左腳向前邁步,就好像在演默劇一樣,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擋住,有時候左腳連抬也抬不起來,就算用盡吃奶的力氣抬起來但是沒辦法往前放,左腳好像已經往前了,但是身體怎樣也沒辦法把重心移動過去,但說也奇怪倒著走、螃蟹左右走卻又都可以,就唯獨往前不行且大部分會伴隨疼痛。
調理後或痙攣後很容易會出現她所謂的無法三合一的情形,也就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坐下到椅子上、往前走三個看似非常平凡的動作,沒有辦法同時存在,有時會可以站起來往前邁步,但就怎樣就是坐不下去;有時變成可以往前走跟坐下,但一坐下就站不起來了;有時變得可以坐可以站,但就是走不出去,從外人的角度來看真的很像是在演戲,用力想坐下但是有人把她拉住,用力想站起來但屁股像是被黏在椅子上一樣。這是最難處理的部分,有時剛調完的當下是可以,但走一下下可能10分鐘就又有問題,更極端的狀況是可以左腳能夠往前跨一步但就是跨不出第二步,所以大部分時間需要她留校察看,讓她在旁邊感覺一下,在每個case中間的時間或吃飯休息時間再來觀察,調到最近有蠻高的機率調完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另外還有一種更特別的狀況,走醉步,忽然間沒有辦法自己平衡,走路會搖搖晃晃的,一不注意可能會到,久坐站起、痙攣後或調理後都有可能會出現,目前判斷的原因是跟車禍有關,準確來說是跟左胸前很大的張力拉扯到頭頸造成的,把左胸前很大的張力鬆開之後這樣的情況就幾乎沒有再出現過了。
有教如何掌握重心的走,回家之後她要自己復健,一開始的目標是要能夠連續走路1小時,一來是要讓她慢慢能夠回復正常生活,二來是能夠確認調理的效果,痙攣是否真的能夠被控制,左腳的問題點在甚麼地方。調理後還是需要自己運動去建立身體的感覺,讓原本不能動的活動,調理開可以動的活動之後真的不能動的地方才會顯現出來,從一開始的10分鐘休息一次,慢慢加到30分鐘休息一次,到現在已經能夠連續走路1小時目前當下以及當天晚上都不會痛,且不會癢了。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能夠跑步,疫情爆發前有嘗試過幾次,這樣會把痛點引誘出來然後處理,再來以跑的當下以及跑完後不會痛為目標繼續努力。
長途的交通工具只能坐休旅車,腳要有空間能夠活動,一般公車、火車、高鐵因為腳要一直彎著會很痛,也可能誘發痙攣,到達目的地要下車時左腳受力時很容易會劇痛,一定要從右腳先受力,不坐完車很容易不能走,調理後應該可以坐比較長途的車,不過沒有試過還不確定。
另外也無法坐機車,首先是腳跨不上去,就算跨上去骨盆也會很痛,就算不痛上去,下車時左腳一踩地整個重量放上去會劇痛,必須要小心地從右邊下,當然也沒辦法騎腳踏車,調理到現在是可以跨坐上機車且乘坐1小時以內不會痛也不會痙攣,也可以自行騎腳踏車20-30分鐘了。
雙腳很怕冷,像是從骨子裡面冷出來的,晚上要傳厚毛襪才睡的著,同時身體、手也怕冷,連夏天都不開冷氣要蓋棉被才睡的著而且還不會流汗。現在體溫有比較高,手腳也比較不怕冷,夏天晚上會被熱醒,比較接近正常人的狀況。
橫軸方面問題,次要的問題,是調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的
兩手的協調控制度都很差,沒辦法慢慢的把手抬起來,同時兩手抬的角度只能90度跟180度,其他角度都無法維持,肩膀、手肘無法放鬆自然下垂,尤其是右手有時會不受控,因為一次右手很痛打完類固醇針劑後右手痛到整個強直性伸直,後來一些特定角度就會復發,當想要把右手往前或往後繞圈就會卡住,同時誘發右手會強直性一直維持舉手的動作且伴隨疼痛。目前調理到左右手都能夠往前往後繞圈不會卡住也不會誘發舉手,可以控制手慢慢抬且角度較大,這個也是要她回去復健的一個部分。
右手腕、手指不太能出力且無法做精細的動作,無法自己扣後扣的內衣且寫字會很醜,目前調到可以扣後扣內衣,寫字也沒問題了。
兩手跟腳一樣容易冰冷,現在有溫度了。
其他問題,另外一個很困擾生活的主要問題
除沒甚麼食慾外,一天還會上4次以上的大號,外出會很麻煩,手術後體重從五十五掉到四十九人會很虛,雖然她有努力吃,但只要一痙攣後體重就會快速的掉。調理到目前大號可以控制在2次左右,並且比較有食慾體重也回復到五十一公斤了。
嘴巴沒辦法一直張開,左邊顳顎會很痛,而且會誘發痙攣,所以在看牙醫非常頭痛,目前調到比較穩定,她的牙醫有說現在比較穩定可以做治療。
四肢乾癢,手術前是兩膝蓋皮膚會癢,左側大於右側,手術後拓展到全身癢,無法待在冷氣房太久,調到現在癢的狀況有改善。
有時會嚴重乾咳無痰吃中藥西藥都無效,調理後有改善很多。
月經時開刀傷口會劇痛且痙攣會變的嚴重,人也會非常虛弱,幾乎都要躺在床上,調理後疼痛與痙攣的狀況都改善很多。
豆花調理兩年半覺得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亂。
縱軸、橫軸、前後軸都整個亂成一團,筋膜結構因為幾個主要巨大的外力位置錯位,整個筋膜網絡扯亂,整體張力系統是一團混亂,在一團混亂情況下強行使用,整個路徑就更加紊亂不堪,身體的緩衝空間、代償結構用到極限,完全沒有自行調節的餘地,所以大腦發出的訊號與接受到異常的訊號相互影響下導致很多奇怪的症狀。
而為了要得到"亂"的推論豆花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理出個頭緒,因為痙攣、不能久坐、腳無法彎曲...等代表很多結構治療的手法無法使用,因為會痛到坐不住、坐著的時候抬腳的動作會痛到逃開、坐太久會痙攣,還無法正躺太久、正躺屈膝也無法控制、側躺腳彎不起來,甚至還不能趴著,更別提手還不會放鬆,90%以上常規的結構治療手法都無法操作,必須要完完全全靠手感、知識去不斷的嘗試,從實際反應中累積經驗與校正方向,慢慢把亂成一團的結構理出方向。
每次就是要調到不痛、能走、能站、能坐才放他回家,因為沒有處理好她沒辦法上車回家,只能想盡一切辦法,所以每次調完後都會有一個留校查看的時間,讓身體與大腦休息並且適應一下之後再視狀況處理,每個時段之間的空檔、中間吃飯休息的時間,甚至到全部的人都處理完,晚上9:30再繼續處理,有一次印象很深刻在跨年的那天晚上弄到11點才處理好,差點就要在診所跨年,還好最後有處理好。
一直到2020下半年有幾個重大突破,找到幾個結構張力的癥結點,整個症狀有好轉很多,幾乎所有上面說的改善都是這在這之後改善的。
目前處理了四個主要的結構張力的癥結點:
1.車禍傷到左手跟左腳
2.右手被嚴重拉扯
3.右腳嚴重扭傷
4.腹部不明原因的巨大張力以及肛門廔管的疤痕
而這些癥結點與前面所說的症狀也都有關聯性,案於篇幅的關係,整個結構治療的思路、邏輯與推斷以及要求復健的內容與原因會分幾篇來寫,這個真的是目前豆花寫的最困難、最複雜的案例。
#疑難雜症是進步的開始
2021.7.10 豆花藥傷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00的網紅Daddy Fran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冰敷好?還是熱敷好? 先講結論: 急性:6-12hrs 冰敷 ,12-24和緩處理,24hrs後熱敷 慢性:一律熱敷 運動員或是激烈運動,運動完後的2小時內冰敷,12-24小時後即可以熱敷 導言: 生活中難免意外受傷,而在居家最常使用的輔助療法就是冰敷或熱敷。 雖然是很簡單的處理方式,但是,...
「扭傷冰敷時間」的推薦目錄:
扭傷冰敷時間 在 Edith IM Long 龍綺汶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龍姑娘話健康】遇到「拗柴」(腳踝扭傷)如何拗返「正」?
腳踝扭傷(拗柴)相信大部份人的生活都曾經歷過,不分年齡性別,而初穿高跟鞋的女士們更是時有發生,若路面不平整,個人的平衡不好,精神不集中,或扁平足的人士等就更容易扭傷。腳踝扭傷是指腳踩地的瞬間,因為重心不穩腳部外翻,外側著地而導致腳部外側韌帶過度拉扯,甚至斷裂。
腳踝扭傷初期,腳踝會發生紅、腫、熱、痛等現象,這是因為韌帶和腳踝的肌肉因過度伸展而被拉扯或出現肌肉、韌帶的撕裂,這時可以考慮在患處先給予冰敷,減低腫脹及減痛。方法:用一個膠袋,把冰和水以1:1方式裝好放在患側上。持續觀察是否腫脹有加劇,輕微的腳踝扭傷7-10天會痊癒,如遇患處腫腫脹,瘀血明顯個案,則康復期會較久,常常會拖到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才痊癒。故7-10天仍未見好轉,就一定要去看醫生。
此外,診斷扭傷後重要的考慮是骨頭有否斷裂,患者首先要認真觀察一下自己扭傷的腳能否踏地。筆者就有遇過嚴重腳踝扭傷的個案,受傷後腳完全不能踏地,需要使用拐杖才能行走,在影像學診斷下發現有合併腓骨骨折,需要開刀固定,所以,腳踝扭傷不能大意,一定要作仔細檢查。
遇到腳踝扭傷,使用輔具可幫助康復。若有腫脹時,加壓式的護具有助於暫時協助腳踝的穩定,選擇有氣墊的護具,壓迫腫脹及疼痛的部份,會更為舒適。但不應該長期使用,過度保護會令關節無法回到正常的活動度。由於腫脹的腳踝需要肌肉的收縮才能更快的消腫,所以雖然前三天急性期減低行走,但其後需在疼痛可接受的範圍內,以盡量正常的方式行走,對腳踝腫脹的消腫程度越快。這也是盡快康復的要點之一。
此外,有許多人都注意到,在腳踝扭傷後,常常反覆發作第二次,或者腳踝無法上抬到完全的角度,或在進行大量運動時,腳踝總是會卡住卡住,動作不順。雖然平常已經活動自如,但在大量運動後腳踝又會再次出現疼痛而困擾不已,這是因為腳踝中有一塊距骨,常常會在腳踝受傷後,活動度變差而導致,遇到這種狀況時,我們可以做些動作來自救。
1. 先單膝下跪,將患足掌平放於平面,腳踝置於膝蓋之下,然後慢慢將膝蓋往前,超過腳踝,此時會感覺到有壓力在腳踝中間,慢慢慢回復起始姿勢,重覆數次,以增加腳踝角度。如圖片左邊的動作。
在上述動作下,膝蓋往內傾,超過腳踝內側,去感覺腳踝中間骨頭有壓迫感。然後到膝蓋往外傾,超過腳踝外側,去活動腳踝中間卡住的小關節,進行三十次。若真的無法自行鬆開,也可以請治療師協助以手法做關節鬆動。
2. 平衡訓練:若要預防反覆性的腳踝扭傷,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平衡訓練,例如單腳站,維持三十秒,也可以站在平衡氣囊上,重新訓練腳踝的本體感覺的神經。單腳站之前,先確定自己踝關節不是處理卡住的狀態,能做到腳踝往內往外的動作,並且不能用身體傾側的方式來平衡身體,才能確實的訓練到腳踝的平衡感。
#腳踝扭傷
#自救與康復
扭傷冰敷時間 在 Daddy Fran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冰敷好?還是熱敷好?
先講結論:
急性:6-12hrs 冰敷 ,12-24和緩處理,24hrs後熱敷
慢性:一律熱敷
運動員或是激烈運動,運動完後的2小時內冰敷,12-24小時後即可以熱敷
導言:
生活中難免意外受傷,而在居家最常使用的輔助療法就是冰敷或熱敷。
雖然是很簡單的處理方式,但是,除了專業醫護人員,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什麼情況要冰敷?什麼情況要熱敷?
這兩種方式作用相反,如果搞錯,不僅不會減緩不適,可能還會加劇發炎的問題或是大大地延緩修復的時程!
所以 針對總是搞不清楚該熱敷或冰敷的人,教你該怎麼敷好敷滿!?」教大家如何正確判斷要採用冰敷或熱敷。
👉 全文觀看👉 https://…………………….
---------------------------------------
【法蘭爸の健康相談室】廣播節目
IOS收聽 https://apple.co/2CyBX8z
Android收聽 https://bit.ly/3hiqo4c
Youtube收聽
Spotify收聽 https://spoti.fi/3hiXwZF
如果對影片有任何想法、建議,都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哦 ~
想支持我們繼續製作影片嗎? 看看頻道的Patreon頁面,您可以在其中看到更多有關幕後的花絮,影片和甚至接收到特別禮物喔。
https://www.patreon.com/DaddyFrank
聽完節目的你們,對這一集podcast的內容有得到什麼啟發嗎?對於未來的討論主題有什麼想法嗎?也麻煩請您多花一點時間,到 iTunes Apple pocast/Youtube 留言告訴我喔!
如果你喜歡我的podcast,請訂閱法蘭爸的podcast頻道、以及YouTube頻道,按讚、分享,並開知小鈴鐺喔!感恩~ 你的訂閱、分享、與按讚喜歡,就是對我最大的動力與鼓勵了!
扭傷冰敷時間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無論是穿高跟鞋還是運動打球,很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腳踝扭傷!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而像是知名的NBA球員-Stephen Curry就是「翻腳刀」的常客。究竟腳踝扭傷的高危險群是哪些人?受傷後的正確處置又是什麼呢?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一次解答!
腳踝扭傷如何發生?高危險群是哪些人?
蔡永裕主任指出,腳踝扭傷是發生在腳落地的瞬間,差不多0.3∼0.4秒之間。「因為落地時不穩,導致腳掌外側著地,而產生所謂翻腳刀的現象。」他說明,通常好發的高危險群多以「扁平足」為主。
腳踝扭傷正確的處置方式
1、冰敷
腳踝扭到時,我們常常會拿冰袋冰敷患部,蔡永裕主任指出,冰敷能讓腫脹得到適度的控制,同時可以降低疼痛的感覺,所以若有上述症狀,都會建議先冰敷。建議以冰:水=1:1(包)的方式使用。
2、觀察患部是否持續腫脹
3、注意能否踏地:無法踏地則可能是骨折。
錯誤的處置方式:放血
放血的同時會傷害到其他軟組織,反而無法達到消腫的目的。
腳踝扭傷能根治嗎?
蔡永裕主任提及,腳踝扭傷是發生在瞬間的意外。一般約7∼10天就可痊癒。若超過這個時間還沒有好,就建議就醫治療。若腳踝有腫脹症狀,復原時間則會拉長,大概需要4∼6周。
若超過4∼6周都還沒痊癒,腳踝仍持續腫脹,可能就需要就醫進行手術。?腫脹會讓腳踝不穩定,因此需要外科開刀處理。」
腳踝扭傷能使用護具嗎?
蔡永裕主任表示,腳踝腫脹的時期會建議使用「加壓式護具」,減輕腫脹現象,同時配合適度運動,通常復原情形都十分良好。
腳踝扭傷緩解運動
短足運動
1、將腳掌置於平面。
2、腳踝置於膝蓋正下方,患者站坐皆可。
3、將大腳趾朝跟骨方向移動,此時可看到足弓增高。
4、放開回復原狀,來回重複10次即可。
腓腸肌運動
1、身體向右旋轉90度,此時右腳大腳趾會微微抬高。
2、將右腳大腳趾往下壓,訓練右側的腓骨腸肌。
3、身體向左旋轉90度,此時換左腳大腳趾微微抬高。
4、再將左腳大腳趾往下壓,訓練左側的腓骨腸肌。
5、恢復原本姿勢,每天、每小時做10次即可。
踮腳尖運動
1、站姿,雙腳及膝蓋朝前方。
2、雙腳與肩同寬
3、雙手肘成90度置於牆面。
4、開始踮腳尖,來回10次即可。
【相關影音】
足底筋膜炎 要如何正確舒緩? 【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BWxN5DwR57g
選鞋6原則+2招腳部按摩【廖昀君物理治療師/ 健康連線】
https://youtu.be/RE31NucPcsk
按摩膝蓋疏散累積毒素,暢通關節經絡一身輕【早安健康】
https://youtu.be/9CjcYu5yMQk
【相關文章】
足底筋膜炎踩地、走久就會痛!醫師:一招踩樓梯可舒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693
腳踝扭傷不落病根!6伸展動作復健踝關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012
踮腳、單腳站立練腳力!預防足底筋膜炎、翻腳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45
#蔡永裕 #扭傷 #腳踝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扭傷冰敷時間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物理治療?
什麼是物理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光、電、水、冷、熱、力等物理因子和運動治療,來評估並治療病患的問題。舉例來說,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利用微波造成水分子的震盪可以來加熱食物。在物理治療中,就利用微波的此一特性,可震盪人體組織內的水分子,提高深部組織的溫度,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患部的癒合速度,也有減輕疼痛的效果。因此利用微波來治療,就是一種物理治療。
歸納起來,物理治療的方法如下:
(一)光療--紫外線、低能量雷射
(二)電療--低頻電刺激、中頻干擾波
(三)水療--溫水療、冷水療、熱水療、冰水療、冷熱水交替治療、水中運動治療
(四)冷療--冷敷、冰敷、冰按摩、冷氣治療
(五)熱療--濕熱療、乾熱療、超音波、短波、微波、蠟療、紅外線及熱敷包
(六)力療--操作治療、牽拉運動、牽引、按摩
(七)運動治療(Movement)--有伸展運動、主動運動、阻力運動、耐力運動、呼吸運動、平衡及協調運動、功能性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巧、姿勢矯正療法等。徒手治療(Manual):有關節鬆動術、按摩、筋膜鬆弛術、被動運動、其他特殊技巧。
§低能量雷射:
雷射是一種激發光子束,與一般光線不同的是,它具有單一頻率、單一色調、單一相位及集中光束的特性。一般醫用雷射,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高能量雷射,又稱為熱雷射或硬雷射,其能量通常為數十至數百瓦特,外科醫師常利用其高熱能以達到凝固止血及切割組織的作用。
另一類是低能量雷射,又叫冷雷射或軟雷射,其能量通常是數毫瓦特至數十毫瓦特。當這類雷射照射人體後,經由其電磁效應或光化學作用,會影響體內種種生理及代謝反應,例如血管擴張、去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增加、膠原組織增生及免疫功能的增進等。
由於低能量雷射具有上述生物刺激的特性,因此它可用來治療疼痛,並可增進傷口及組織復原。此種治療的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其他副作用還包括噁心、頭暈、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由於雷射對眼睛有害,因此不可直接照射眼睛,治療時也要帶上墨鏡以保護眼睛。一個部位治療時間為數秒至數分鐘,治療的效果通常在三至五次內會顯現出來。目前在醫院中常用的有氦氖雷射及鎵?紅外線雷射等。
在風濕病的復健方面,低能量雷射可用來治療各種軟組織疾病,如肌腱炎、肌肉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其成效約為 75 ~ 80% 。
§電療:
根據史書記載,最早使用電刺激來治療骨關節疾病可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當時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發現一種魚可產生一百至一百五十伏特的電流。他們就利用這種魚產生的電流來治療足部關節炎。
電刺激治療風濕關節炎最重要的目的是止痛,此外,電刺激也可以用來增強肌力,延緩或避免肌肉萎縮,減輕肌肉痙攣和增進血液循環。
電刺激的種類很多,其中與骨關節疾病之治療有關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低頻波(一般稱為經皮神經電刺激),另一則是中頻波(一般稱為中頻干擾波)。低頻波是指頻率在 1000 以下的電波,一般多採用 0 ~ 100; 中頻波的頻率是 1000 ~ 1000000 (一百萬)之間,但頻率超過 10000 (壹萬)以上的電波會產生熱,所以臨床上中頻波頻率均在 1000 至 10000 之間。經皮神經電刺激就是把電流通過黏在皮膚上的電極,以達刺激神經而得止痛的效果,成效不錯且無副作用,病人甚至可以買回家自行使用。
中頻干擾波一般是採用兩組電極(一組兩個),其頻率相差為 0 ~ 100 之間,如 4100 及 4000 ,通電後兩組電極會以中頻波穿透皮膚,而在深部組織發生電流干擾,產生一個 0 ~ 100 的低頻波。
採用中頻波的原因是穿透皮膚較容易,對皮膚的刺激也小,電流強度可以調得較大。
臨床研究顯示,電刺激對於下背痛、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韌帶扭傷、肌腱炎(如網球肘)、肌肉及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均有顯著的成效。
很多慢性關節炎病人因為長期藥物治療而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以考慮合併使用電刺激,以減少藥物的使用。
此外,雷諾氏症候群病人或是交感神經失營養症者,也可用電流刺激局部患處或相關的交感神經節,以增進血液循環。
而當風濕關節炎病人發生週邊神經病變時,也可用電刺激來減輕疼痛或是延緩肌肉萎縮。
§水療:
水療通常使用熱水,所以也算是淺層熱療的一種。除了利用水的熱度來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之外,水還具有浮力及黏稠度。此特性使水療能提供患者同時做各種運動而不致傷害關節。此外,大多數醫院的水療槽內裝有馬達,可將空氣與水混合打入水療槽,造成渦流,具有按摩的效果。
水療的種類很多, 簡單的如家庭用的浴缸、公共浴室。一般醫院則依其規模大小而裝設各種上肢、下肢及全身水療槽、八字型水療槽或治療池等。此外,溫泉療法、泥漿療法亦可說是水療的一種。有人說溫泉或泥漿中的礦物質會改善關節炎,但亦有人反對此說法。
§冷療:
冷療的基本生理作用是使血管收縮,降低局部新陳代謝,壓抑神經的興奮及降低神經傳導速度。對於風濕關節炎而言,冷療可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
與熱療不同的是,冷療可止血、消腫,故適用於急性關節炎或骨關節急性外傷。有些病人在運動治療後會有疼痛、腫脹的現象,也可以用冷療來消除。
冷療的種類有很多,如浸泡法、冷(冰)敷法、冰塊按摩法及噴霧法等。
浸泡法就是把要治療的肢體浸入 0 至 10 ℃的冷水中。
冷敷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是家庭用的冰敷袋,只要把冰水放入橡皮袋或塑膠袋即可。亦可使用含有矽膠的冰敷袋,使用前先放入冰箱上層,使用時再取出即可。必要時可將冰敷袋充氣後壓迫患處,以止血消腫。其他還有即冷式的化學冰敷袋,使用時將袋子一壓,其內容物會產生化學作用而迅即變冷。
冰塊按摩法是用冰塊按摩患處。為了方便起見,使用前可先把冰塊作成杯形或圓柱形,以便於局部按摩。
噴霧法是將甲基氟( methylfluoride )等化學物質裝入容器中,使用時可噴出冷凍氣體,常用來治療肌肉疼痛或急性運動傷害。在國外風濕病醫師做關節穿刺前也常用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國內有些醫院也裝設大型的噴霧式冷療機。
冷療的治療時間為五至二十分鐘。冷療初期會覺得冰冷,接著會感覺燒燒的,最後會有點酸痛、麻木。當皮膚變白發青時,應立即中止治療,以免凍傷。罹患周邊血管病變、雷諾氏症候群(手指遇冷會發白發紅)或是對於冷療過敏的人,都不適合做冷療。
§熱療:
熱療最重要的功效有五:
(1) 減輕疼痛,
(2) 降低肌肉痙攣,
(3) 減輕關節的僵直感,
(4) 增進膠原組織的延展性,以增進關節活動度,
(5) 增進血液循環。
根據穿透人體組織的深淺,可將熱療分為淺層及深層熱療。淺層熱療透熱深度小於一公分,包括熱敷包、熱水袋、烤燈、紅外線、電毯、蠟療、微粒療法( fluidotherapy )等。深層熱療又稱為透熱療( diathermy ),其熱量可深入三到六公分,包括短波、微波及超音波等。
熱敷是常見的一種熱療方式,在家裡可以用水煮、化學生熱、微波爐加熱等方式的熱敷包包上毛巾,敷在患部 20 到 30 分鐘即可。電毯,也是很方便的一種熱敷方式,一般電毯是乾熱式的,目前市面上也有溼熱式電毯,即利用吸收空氣中水分或直接可包潮布,其效果比乾熱式者為佳。熱水袋是種便宜簡單的熱敷方法,只要將熱水注入熱水袋內封緊,外包乾或微濕毛巾即可。
熱敷用品不一定愈貴愈好,只要個人使用方便有效即可,在購買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熱敷用品應事先了解使用與保存的方法。使用熱療最主要是避免燙傷,熱敷不是愈熱愈好,也不是愈久愈好,所以使用電毯最好能夠定時,避免睡覺時用,感覺遲鈍或喪失者應多包一層毛巾或溫度不要太高,使用時間 20 至 30 分鐘就夠了,超過 30 分鐘效果差不多,且就算溫度不高時間夠長也會造成燙傷的。在此吾人不建議用熱毛巾作熱敷,因為熱毛巾保溫效果較差且容易燙傷。
其他熱療方式如紅外線燈屬乾熱式熱療,有時會因太乾燥而皮膚不適。
在物理治療部門除使用熱敷包外,也會使用所謂深部熱療或透熱療法,一般是利用高頻的電磁波例如短波、微波、或者用超音波等,深部熱療可穿透到組織的深部,但有其適應症與禁忌症,必須由專業的物理治療人員施行,否則容易發生危險。
扭傷冰敷時間 在 長安骨科診所- 坊間習慣,扭傷後先冰敷48小時再熱敷 - Facebook 的必吃
受傷後6小時內急性期,冰敷可以止痛,且有時候扭傷也可能傷及血管,出現瘀血,冰敷也有預防出血的效果。 6小時後應該已過急性期,就可以開始熱敷,讓腫脹的患部能局部血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