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大家有無識朋友有哮喘呢🤔?雖然拉姑無哮喘,但見識過朋友哮喘病發,所以都會留意下呢方面嘅醫學資訊😄。
仲記得幾年前我同朋友嚟日本🇯🇵,頭幾晚見佢半夜有幾聲咳🗣,最初我地都以為係天氣凍感冒,食咗藥就繼續趕行程同喪玩啦😚!但係有一晚,當大家玩到興高采烈嘅時候,佢突然之間不停咳,咳到好似唞唔到氣咁🤢,又講唔到嘢,擾攘咗一輪先知佢哮喘發作😱。佢即刻好狼狽咁係個袋到搵佢枝「救命藥」🧞♂️,等佢條氣順少少就即刻返酒店休息。佢自己都唔知道點解會突然病發🤒,可能係天氣又或者係太攰,但係之後嘅行程佢都要就住就住, 甚至有啲要放棄……🤮
其實旅行時俾嗰啲避唔到嘅致敏源搞到哮喘發作不停咳🦠,真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好掃興😭!期待落空之餘連身邊嘅朋友都不知所措,行程又打亂哂😔,隨時之後每次旅行都驚自己病發影響旅行嘅心情😵,所以話呢D嘢真係可大可小……😫
哮喘係一種慢性長期疾病🧪,患者一般有敏感嘅氣管,當受到外來刺激嘅時候,氣管急速收窄出現喘鳴、不停咳🤯,出現哮喘症狀。患者會喺早晚、轉季或者運動後都容易出現不停咳、喘鳴、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而很多隱性患者都對於初時症狀不以為然,以為係攰或感冒未清🥵,但其實已經可能有機會患上哮喘😨。
當患者再次接觸到致敏原或身體抵抗力下降嘅時候😷, 支氣管就有可能會再次收窄、甚至發炎🥵,所以係一種需要長期關注嘅慢性疾病,並唔係大家講咁易斷尾。而若果唔好好控制病情,有機會引致持續性嘅氣管炎、病情惡化甚至會影響病人嘅肺功能。
好多哮喘病人,尤其係輕症病人😦,平時可能無明顯唔舒服,只係平常夜晚有時條氣會有啲促、不停咳🥱, 又無睇醫生,所以未必會有藥喺身,或者病情惡化咗都未必留意到!到哮喘急性發作嘅時候就可能已經好嚴重,要送入醫院🏥😱
哮喘藥物分為治療型同預防型💊,也有些藥物同時有治療和預防的作用🩺,醫生會因應病人的需要和病情而處方合適藥物👨🏼⚕️。朋友病發用果隻「救命藥」🧞♂️,係短效嘅氣管舒張劑,能夠喺哮喘病發作嘅時候快速紓緩哮喘症狀😙!但係若果一星期內需要用兩次🤔,或者一年內用多過兩支短效嘅氣管舒張劑🤒,代表病情可能並未受控😵,就需要問問醫生睇吓有無需要轉藥。長效吸入式藥物能長期控制氣管腫脹和發炎,減低氣管過敏機會,減少哮喘病嚴重發作的風險。
一般哮喘病患者都認為只要盡量避免接觸致敏源🦠,去減低發作嘅機會。動物毛髮都仲可以話避得就避🐶, 但大家都知香港啲空氣污染咁犀利🚚💨,市區嘅廢氣同微粒特別多🚬,其實都會剌激到氣管🤯,有時行出街萬一唔好彩接觸到致敏源就發作不停咳呼吸困難😵,唔通唔呼吸咩😫所以有哮喘嘅人應及早求醫控制病情!
宜家有長效吸入式藥物,由一般一日吸幾次,到少至一日一次就可以幫助控制哮喘病情💊,方便簡單又易用,唔洗下下擔心突然發作搵支急救藥頂住。其實哮喘控制唔好發作得多,對個肺都好傷㗎😮,詳情可以向呼吸專科醫生查詢。👨🏼⚕️
#GSK
此文章由葛蘭素史克安排。請向醫護人員查詢有關詳情。
NP-HK-ASU-ADVR-210003(06/2022)
Date of preparation: 02/07/2021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預防、治療、照護: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動、自閉、尿床、身材矮小、體重過輕、糖尿病、白血病」介紹 訪問作者:胡文龍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長不高、瘦巴巴、尿床、自閉或過動,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白血病, 正規現代醫療+營養功能醫學! 孩子...
急性發作 在 蟹老闆x螃蟹專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蟹老闆的螃蟹科普小教室
《第四課:螃蟹營養價值》
Q:螃蟹有什麼營養價值?🦀
-螃蟹的蟹卵、蟹肉對人體提供什麼營養呢
A:
螃蟹(Crab)可說是海鮮料理的高級美食之一。結論 #吃螃蟹真是好處多多
它的肉不僅甜美好吃,其營養價值也很高,並不輸其他魚貝類。
不僅有不容質疑的”健康蛋白質”還含有”Omega-3脂肪酸”且助抗氧化”脂肪含量低、熱量也低”—是補充蛋白質的良好飲食來源之一。
富含鈣、磷、鋅、鐵等微量元素;鈣、磷有助維護骨骼與牙齒強度有骨質疏鬆風險的建議多多攝取!鋅可強化免疫系統、鐵可預防貧血,適量攝取可維護身體健康。
因「蟹肉並沒有結締組織」所以與其他肉類相比更容易消化,更適合小孩和年長者與各個年齡層食用。
另外,它對於”腦部認知”和”神經系統”也非常重要,包括維他命B2、維他命B12、銅;其中銅能助於鐵的吸收、紅血球的製造,進而加速傷口的治癒時間。
健康知識「Omega-3脂肪酸」能避免血管中的血小板黏在一塊,確保血流順暢,其來源來自於攝取水中浮游植物和藻類所得。此外,它也有鉻的礦物質,可以幫助提升身體的高密度脂蛋白(簡稱HDL),加上固醇(Sterol)能限制其他膽固醇的吸收,進而降低了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
幾乎所有的甲殼類都有抗癌要角”硒”的成分,但螃蟹🦀️屬較「頂級的食物來源,可以加強身體的抗氧化保護系統,保障甲狀腺功能和身體免疫系統,還能中和自由基」
👍🏻但也因為它仍有”鈉和膽固醇”,營養師都會提醒,蟹黃、蟹膏的膽固醇含量較高,若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者儘量避免。
此外,螃蟹也屬於高普林、高蛋白食材,若有腎臟病、痛風等問題的民眾也要留意淺嚐即止,以免誘發疾病急性發作,反而造成身體不適。
⚠️切記即便營養價值再高,人體各方面營養素都要均衡攝取,請勿過度食用!
看完這篇,知識點讚+1
接下來也別忘了再回來上課囉!
=複習課程📒=
《第一課:螃蟹的蟹膏》
https://www.facebook.com/crabxxboss/posts/3072227536343240
《第二課:螃蟹的分別 》
https://www.facebook.com/1392697380962939/posts/3101519696747357/
《第三課:季節之謎》
https://www.facebook.com/crabxxboss/posts/3123367161229277
#科普小教室
#第四課
急性發作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血脂症 Hyperlipidemia】
還記得我們上次談到肥胖貓的文章嗎?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27466629378767&set=a.134085352050229
肥胖跟脂肪的代謝脫不了關係,今天來談談常出現在動物的血液學異常-高血脂症。
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一下脂肪在身體怎麼運作的:當動物進食後,食物中的脂質在腸道被消化吸收後會進入身體,會以不同的組成形式(乳糜微粒、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在血液中運輸到周邊組織,接著被轉化成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膽固醇(Cholesterol)以供身體利用而產生能量。
當血中的三酸肝油脂過高或膽固醇過高而於血液檢查中發現,則會被視為高血脂症。正常飯後血脂會暫時性的升高,例如狗狗抽血前才飽餐一頓而發現血脂過高,空腹複檢後恢復正常的話就不必太過擔心。
某些品種的狗也較容易出現原發性的高血脂症,例如雪納瑞、米格魯、杜賓狗,在貓較少出現,如喜馬拉雅貓、波斯貓、暹羅貓。使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導致脂肪代謝改變而出現高血脂症,最常見的像是免疫調節的類固醇或某些抗癲癇藥物。
假若空腹驗血仍出現持續性的高血脂症,且狗狗貓貓也不是原發性高血脂症的好發品種,則暗示著動物存在著某些系統性疾病。
過度肥胖已被視為是一種疾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甲狀腺機能低下或腎上腺機能亢進、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都常常伴隨著高血脂症一起被發現。此外,血脂過高也與動物的神經退化以及胰臟炎有關,可能會有嘔吐、下痢、腹痛或是癲癇等症狀,急性發作時甚至有危及到性命的可能。
為了避免高血脂帶來的危害,除了幫肥胖動物減重之外,我們也可以降低食物中的油脂含量或是使用低脂的飼料來減輕高血脂的嚴重程度。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找出高血脂症背後的病因,才能避免嚴重的併發症產生。畢竟動物可愛之餘,也要有健康的身體狀況才能長久相伴我們,對吧!
看到圖中的貓咪眼睛白白霧霧的嗎?貓咪因為系統性疾病正在使用類固醇控制,經診斷後,那是血中的脂肪過高,眼睛也有發炎,導致血中的脂肪滲漏到眼睛內造成的現象。
急性發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預防、治療、照護: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動、自閉、尿床、身材矮小、體重過輕、糖尿病、白血病」介紹
訪問作者:胡文龍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長不高、瘦巴巴、尿床、自閉或過動,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白血病,
正規現代醫療+營養功能醫學!
孩子長不高、乾巴巴,只好花大錢買轉骨或開脾胃配方、……;孩子過動、自閉而難教養,網路爬文後卻相信錯誤資訊,耽擱最佳治療黃金期……;心疼孩子奇癢無比抓到體無完膚,父母自責遺傳到自己的過敏體質……;生氣孩子尿床多年,原來是生病了……;甚至,還有少數孩子必須終身施打胰島素、面對死亡威脅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多了。
治好孩子的關鍵,父母的影響力遠遠超越醫師。這是寫給父母親的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實用書,種種案例與見證都是胡文龍醫師的小病人與病魔奮戰的真實故事,相信能夠讓有健康意識的父母,以及有相同境遇的大小朋友,從作者提供的這些兒童常見疾病的病情分析、診斷方式、整體療法建議等掌握到核心健康知識,最棒的是書中還整理分享了醫學實證過的不用藥對症營養素,幫助為人父母在生活和飲食上懂得聰明地趨吉避凶……。
▌撼動兒科醫生的父母提問,20年後終於可以回答了!
▌正規醫療之外,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可以助一臂之力
「我應該給小孩特別吃什麼,才會對他的病情有幫助呢?」20年前那一晚病童母親揪心的提問,一時之間把兒科醫師胡文龍給難倒了,只能含糊其詞地回答:「正常吃就好……。」現在,胡文龍醫師終於可以自信滿滿地告訴那位母親答案了。
2千5百年前,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疾病不是天譴或超自然力量所導致,居住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才是造成疾病的主因,但現代醫學卻慢慢忘了初衷……。所幸1993年的美籍傑佛瑞‧布蘭德(Jeffery Bland)博士觀察到當前現代醫學的偏剖,於是首創功能醫學的觀念,指出疾病源頭是現代人種種不當行為造成……。
這本書是醫者父母心對於病童深厚關愛之作,作者胡文龍醫師將兒科專業與營養功能醫學兩者優點結合,並將看診時苦口婆心分享日常生活等衛教注意事項化為文字,教會家長幫助孩子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他知道唯有化解父母種種情緒上的衝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教導生活上的典範轉移,才可以幫助孩子大病不復發、難病順利治癒、小病輕鬆化無……。
▌長不高或養不胖、尿床、自閉或過動…,問題可大可小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兒癌…,永不再復發
氣餒孩子體重瘦小總養不胖、苦惱孩子為什麼長不高?……如果不慎吃到含性激素的轉骨成分,容易因性早熟跡象造成骨齡提早成熟,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將使得長高停滯。
注射生長激素並非孩子長高的唯一選擇,書中許多案例都從生活和飲食型態改善做起,長高變壯的成果斐然。例如當改善偏食毛病,多運動且留意飲食內容……;補充孩子缺乏的營養素也很重要,補足鎂離子讓晚上睡得好,有助於身體自產生長激素每晚出現四、五次,當然容易長得高;又例如醫學證實,補充鋅可使瘦小兒童增加身高和體重等等……。
孩子皮膚乾粗紅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很容易會因為特定食物、吸入過敏原、溫濕度改變、感染,甚至心理壓力,造成急性發病……,父母看得難受又心疼,真不該如何是好?
異位性皮膚炎已確定是由於患者被環境或食物的過敏原激活導致。因此,治療目標在於減緩發癢不適、防止急性發作及減少藥物治療風險,尤其皮膚止癢、保濕、穿著親膚衣物等照護更重要。長期宜並行減少過敏原與加強必要營養素,補充益生菌、魚油、維生素D、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都有助於改善,達到逐漸減少用藥頻率,甚至不復發。
孩子的過動、恍神、迷糊,父母常被氣到飽……,千萬不能置之不理。作者在十年前診斷一位過動兒,但他錯失最佳治療期,事後得知長大後偷錢、說謊、翹家……,甚至吸毒。
其實,過動症就是一種慢性疾病,積極治療與否對往後的人生影響很大。初始症狀越嚴重的孩子,早期介入並給予有效的治療,將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的可能性降低。建議要採取共病治療,例如同時治療鼻過敏,並且要增加運動量、嚴格控管3C使用時間,還要排除體內毒素(雙酚A等塑化劑),補充鐵、鎂、維生素D及鋅等體內偏低的營養素。
▌孩子健康與否不是天註定,逆轉疾病自己做主!
▌不生病的生活實踐術,就藏在點點滴滴細節中
疾病不是天註定,但健康也不會平白無故得來!這本寫給孩子的不生病生活實踐術,細數居住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營養等不生病實踐術,一一點出看似老生常談之外的健康醫學新知,新進許多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吃對住對用對,能對病患產生不亞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效果。這樣的最新醫治走向,是許多疾病在正規治療之外,強而有力的輔助治療工具!
【不生病健康術的健康基本功】
要多到恰到好處:睡得飽、曬太陽、常運動、多喝水、多蔬果、多吃優質蛋白……。
要能減少要避免:少糖少油、拒冰品及咖啡因、遠離三毒素(過敏原、環境荷爾蒙、長時間使用3C)……,甚至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
作者簡介:胡文龍
現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科博特診所主治醫師
經歷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台北榮總住院總醫師
臨床研究醫師
小兒專科醫師
小兒神經專科醫師
台北榮總兒童腦瘤及癌症治療小組成員
小兒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過敏氣喘學會會員
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會員
嬰兒與母親雜誌多次票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專長 :
癌症疾病:癌症營養輔助療程、靜脈營養注射
營養醫學整合:基因檢測、疾病預防策略、精準醫療
排毒功能異常:肝臟排毒、重金屬及塑化劑檢測與排毒、
免疫異常:自體免疫、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免疫力失調、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及治療
神經精神科學:頭痛、失眠、自閉症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妥瑞氏症、體重過輕過重、癲癇、身高不足
作者粉絲頁: 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出版社粉絲頁:新自然主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急性發作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想做「無膽」之人,就要小心了! #膽結石 往往沒有徵狀,又或者只是輕微腹痛,令你誤為以為腸胃不適,一旦出現病徵,可能已經是膽囊炎急性發作,膽石堵塞膽管道,痛到受不了入急症室,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成為「無膽」之人;不吃早餐是不是容易有膽石?愛吃豆腐,飲奶茶是否容易有膽石?有膽石又沒有病徵,可以置之不理嗎?外科專科醫生 #夏威 為大家一一剖析。
全文:https://bit.ly/2Mil1bj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急性發作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豆豆媽吳霈蓁 #氣喘 #過敏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不會這麼自以為是,再犯同樣的錯誤」
雖然小綠豆從小是個過敏兒
但我總覺得我有把握能把它照顧好
覺得他的過敏狀況我是能控制的
加上我是個很不喜歡給孩子吃藥的媽媽
一般小感冒
我盡量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變成藥罐子
但最後,我卻還是讓我的孩子變成藥罐子
我很自責,我覺得是我的自負害了他
當他清晨、夜晚開始有咳嗽症狀
連續好幾個禮拜
我只是認為他的感冒還沒有好
當醫生問我,要不要先給他吃欣流保養
我卻因為擔心欣流一吃要吃三個月
我不想讓我的小孩這麼小就吃慢性處方籤
同時也擔心欣流的副作用
所以一直沒有讓他開始吃欣流
一直到某天晚上
我發現他呼吸起伏很大
大到有點不太正常
我馬上帶去給小兒科醫師看
沒想到,小兒科醫師一聽
馬上叫我帶去大醫院急診
因為他氣喘急性發作了
當下我在診間哭了
我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怎麼會這樣
後來他急診進去後,住院了一個星期
然後我們就長時間的吸氣喘控制的類固醇噴劑
想想,覺得真的很諷剌
記得他住院那天,我還打電話給我的小兒科醫師
問他是不是我錯了
要是我當時有聽他的話、開始給他吃欣流的話
也許他就不會這麼嚴重
我的小兒科醫師反而安慰我
他要我不要自責
他說也許那時候開始吃欣流也來不及了
推測因為是剛上幼兒園
因為反覆感染
加上天生體質,氣管本來就比較敏感
有很多孩子也是和我們一樣
並不是我沒有照顧好他
但是媽媽怎麼會不自責呢?
小綠豆氣喘發作住院就是在這個季節
我記得的很清楚,是在十月份
這種溫度變化很大的季節
所以想提醒大家
如果有以下症狀,千萬要提高警覺…
呼~~
其實打這些文字時,我的手還是颤抖的
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當中,很大的一個錯誤
人要去面對自己的錯誤,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特別是我還要把這件事攤在公眾面前
對我來說,這是很難跨出去的一個坎
我自己也需要經過一段心理建設、我掙扎很久
我不是故意要用這件事去賺你們的點閱率
沒有一位媽媽會牺牲孩子來成就自己
我只是希望
如果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
這就和我當初成立這個粉絲頁的初衷一樣
希望傳達正確的健康知識給大家
希望我們育兒路上、可以一起經驗分享、加油鼓勵
這樣就很值得~
呼~(我需要深呼吸)
謝謝你們看完我這篇有點語無倫次的真心告白
我們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
寶貝健康,就是我們最渺少、卻又最重要的心願
大家一起加油~~(抱)
#氣喘 #過敏 #欣流
急性發作 在 未提供相片說明。 - Facebook 的必吃
預防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 溫度降低或溫差過大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早晚溫差大,提醒民眾外出或居家均應 ... ... <看更多>
急性發作 在 5 氣喘急性發作 - YouTube 的必吃
5 氣喘 急性發作.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try restarting your devic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