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pple(AAPL)股價又創新高,最高來到每股168.07美元!就如同我6月份這篇文章提到:
「投資人若是在iPhone7台灣上市的日期2016年9月16日買入Apple(AAPL)的股票,價位約在一股美金115塊,到6/27賣出的價格約143元,光資本利得的獲利大約24%。若更早在iPhone6台灣上市日期2014年9月26日購入蘋果股票價位大概是在美金100元,資本利得的獲利約43%。」
在iPhone8發表前後,股價也是徘徊在164塊附近,後來震盪低點有到150元左右。這篇文章發表之時,股價在146塊,每次iPhone發表之時基本上都是可以參考進場點,劇本永遠都是從沒創新+不看好,到銷售又”意外的”優於預期。這次一開始大家都把焦點放在iPhone8會賣不好,不過,大魔王本來就是iPhoneX啊!
投資思維筆記-在生活中尋找投資標的(1)
如何在生活中尋找投資的標的,從閱讀《彼得林區的的選股戰略》一書中,可以學習到很多相關的概念。理論的汲取及建構正確的觀念,對於投資來說是絕對必要的基本功。觀察美國道瓊工業30檔成分股的更迭汰換,我們也可以看出企業並非恆久不變,同時了解產業的變化。在社會環境與商業模式的轉變之中,是否可以在新舊交換的轉換期中佔得先機,並順應時代趨勢進行合適的投資決策,也是投資人所應該要擁有的彈性。尋找生活中的投資標的,並不代表我們應該要跟著流行的浪潮,而是應該在平日就養成觀察的習慣與思考的能力,藉由閱讀或了解企業的獲利模式,推導產業未來可能的發展與走向,開創出自己投資的路。
舉例來說,台灣投資人若在Tesla進駐信義區新光三越百貨的第一天購入美股Telsa(TSLA)的股票,2016年9月1號,價位大概會在一股美金200元,結至昨日(6/27)收盤為一股美金362塊美金,獲利約81%。若以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Tesla不會是大多數投資人的持有標的。股價反映的是投資人對於企業前景的期待,Tesla所提供的是一個以前沒有存在於市場中的全新產品。在彼得.提爾《從0到1》這本書中提到,Tesla所擁有的競爭優勢,是科技的技術、時機、獨佔、團隊、銷售等集合而成,建立起此產業的進入障礙,也讓很多大型車廠都競相與他合作。從估價的角度切入,Tesla所提供的價值,應該可以從未來的現金流量去評估。我們應該著眼在企業的本質,Tesla目前發展的道路,是否具備長期的規劃,且在未來的市場中是否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再舉蘋果公司的例子,與Tesla的產業特性不同,已經屬於穩定成長公司,且銷售的是人人都可以消費的生活用品。投資人若是在蘋果公司的iphone7台灣上市的日期2016年9月16日買入Apple(AAPL)的股票,價位約在一股美金115塊,到6/27賣出的價格約143元,光資本利得的獲利大約24%。若在iphone6台灣上市日期2014年9月26日購入蘋果股票價位大概是在美金100元。如果回溯更之前的日期與價格,因為蘋果公司股票在2014年有分拆,就先不提出討論。從iphone上市到2016年iphone在全球已經總共銷售突破10億支手機,且不論硬體(iphone,Mac,Apple Watch和Apple TV)及軟件(iOS)都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網路的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所影響的不僅人們生活模式的徹底改變,也讓很多相關產業崛起挑戰舊有產業。一家企業若是沒辦法跟著產業趨勢調整其商業模式,很容易就被對手超越。投資者也應以企業經營者的角色去了解公司在產業中的地位,與思考公司未來的決策走向,才能夠更了解自己的投資。我們可以看到Amazon(AMZN)的崛起把傳統零售商打得落花流水、Tesla(TSLA)也對傳統車廠造成重大的威脅,更不用說當初Apple(AAPL)把傳統手機廠直接踢出市場,Google與Yahoo、Netflix與百視達等例子不勝枚舉,提醒我們培養對周圍事物細微改變敏感度。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什麼時候我們習慣於網購商品?什麼時候開始把傳統手機換成iphone?什麼時候開始看線上的電影與使用線上音樂平台?什麼時候我們搜尋入口已經從yahoo和msn換成google?我們的行為潛移默化的改變,變成一種常態,同時,這些企業的股價也往上攀升。
馬雲幾年前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在現在也已經成為進行式,不斷在實現中。可以參考2017年3月阿里研究院提出的http://i.aliresearch.com/img/20170309/20170309184651.pdf這份檔案。也已經有非常多媒體詳細介紹過新零售的意涵與運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虛實整合」。網路商務的發展過程,可以簡化為「增長-均衡-聚合」三個階段。但是,大家有可能會疑惑,為什麼現在Amazon又要開設實體店面?而馬雲提出的新零售,也要強調虛擬與實體的整合呢?原因還是在「數據」的力量。利用大數據的分析能力,將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分門別類,進而創造出「零售4.0」的新名詞。同樣是實體店面,但是給予客戶產品與服務已跟過去不同,未來將是讓消費者在店面裡可以有「體驗」與「感受」的能力。這種模式同樣受惠於供給方(廠商),藉由數據的蒐集也可以更貼近消費者實際的需求,並藉由消費者的回饋提供更好的產品。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直以來,這些巨頭不斷的繼續增加投資與併購公司,以觸及更廣泛的市場。投資人可以參考這些發展,並我們生活周圍可能的商機做聯想。
是否要投資這些公司,端看投資人的評估方式,投資習慣而定。對我們來說,投資或不投資不是一個問題。在什麼價位投資、什麼時機投資才是該思考的選項。以上內容僅投資觀察紀錄,不代表任何標的建議。
「彼得林區pdf」的推薦目錄: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財報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財報狗- Lins Value Investing 分享的投資閱讀書單(部分有原文 ... 的評價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pdf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pdf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 ... 的評價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彼得林區選股法揪4檔"快速成長股" 2檔投信連買股還沒漲完《鈔 ... 的評價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pdf-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 ... 的評價
- 關於彼得林區pdf 在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pdf-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 ... 的評價
彼得林區pdf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投資思維筆記-在生活中尋找投資標的(1)
如何在生活中尋找投資的標的,從閱讀《彼得林區的的選股戰略》一書中,可以學習到很多相關的概念。理論的汲取及建構正確的觀念,對於投資來說是絕對必要的基本功。觀察美國道瓊工業30檔成分股的更迭汰換,我們也可以看出企業並非恆久不變,同時了解產業的變化。在社會環境與商業模式的轉變之中,是否可以在新舊交換的轉換期中佔得先機,並順應時代趨勢進行合適的投資決策,也是投資人所應該要擁有的彈性。尋找生活中的投資標的,並不代表我們應該要跟著流行的浪潮,而是應該在平日就養成觀察的習慣與思考的能力,藉由閱讀或了解企業的獲利模式,推導產業未來可能的發展與走向,開創出自己投資的路。
舉例來說,台灣投資人若在Tesla進駐信義區新光三越百貨的第一天購入美股Telsa(TSLA)的股票,2016年9月1號,價位大概會在一股美金200元,結至昨日(6/27)收盤為一股美金362塊美金,獲利約81%。若以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Tesla不會是大多數投資人的持有標的。股價反映的是投資人對於企業前景的期待,Tesla所提供的是一個以前沒有存在於市場中的全新產品。在彼得.提爾《從0到1》這本書中提到,Tesla所擁有的競爭優勢,是科技的技術、時機、獨佔、團隊、銷售等集合而成,建立起此產業的進入障礙,也讓很多大型車廠都競相與他合作。從估價的角度切入,Tesla所提供的價值,應該可以從未來的現金流量去評估。我們應該著眼在企業的本質,Tesla目前發展的道路,是否具備長期的規劃,且在未來的市場中是否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再舉蘋果公司的例子,與Tesla的產業特性不同,已經屬於穩定成長公司,且銷售的是人人都可以消費的生活用品。投資人若是在蘋果公司的iphone7台灣上市的日期2016年9月16日買入Apple(AAPL)的股票,價位約在一股美金115塊,到6/27賣出的價格約143元,光資本利得的獲利大約24%。若在iphone6台灣上市日期2014年9月26日購入蘋果股票價位大概是在美金100元。如果回溯更之前的日期與價格,因為蘋果公司股票在2014年有分拆,就先不提出討論。從iphone上市到2016年iphone在全球已經總共銷售突破10億支手機,且不論硬體(iphone,Mac,Apple Watch和Apple TV)及軟件(iOS)都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網路的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所影響的不僅人們生活模式的徹底改變,也讓很多相關產業崛起挑戰舊有產業。一家企業若是沒辦法跟著產業趨勢調整其商業模式,很容易就被對手超越。投資者也應以企業經營者的角色去了解公司在產業中的地位,與思考公司未來的決策走向,才能夠更了解自己的投資。我們可以看到Amazon(AMZN)的崛起把傳統零售商打得落花流水、Tesla(TSLA)也對傳統車廠造成重大的威脅,更不用說當初Apple(AAPL)把傳統手機廠直接踢出市場,Google與Yahoo、Netflix與百視達等例子不勝枚舉,提醒我們培養對周圍事物細微改變敏感度。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什麼時候我們習慣於網購商品?什麼時候開始把傳統手機換成iphone?什麼時候開始看線上的電影與使用線上音樂平台?什麼時候我們搜尋入口已經從yahoo和msn換成google?我們的行為潛移默化的改變,變成一種常態,同時,這些企業的股價也往上攀升。
馬雲幾年前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在現在也已經成為進行式,不斷在實現中。可以參考2017年3月阿里研究院提出的http://i.aliresearch.com/img/20170309/20170309184651.pdf這份檔案。也已經有非常多媒體詳細介紹過新零售的意涵與運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虛實整合」。網路商務的發展過程,可以簡化為「增長-均衡-聚合」三個階段。但是,大家有可能會疑惑,為什麼現在Amazon又要開設實體店面?而馬雲提出的新零售,也要強調虛擬與實體的整合呢?原因還是在「數據」的力量。利用大數據的分析能力,將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分門別類,進而創造出「零售4.0」的新名詞。同樣是實體店面,但是給予客戶產品與服務已跟過去不同,未來將是讓消費者在店面裡可以有「體驗」與「感受」的能力。這種模式同樣受惠於供給方(廠商),藉由數據的蒐集也可以更貼近消費者實際的需求,並藉由消費者的回饋提供更好的產品。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直以來,這些巨頭不斷的繼續增加投資與併購公司,以觸及更廣泛的市場。投資人可以參考這些發展,並我們生活周圍可能的商機做聯想。
是否要投資這些公司,端看投資人的評估方式,投資習慣而定。對我們來說,投資或不投資不是一個問題。在什麼價位投資、什麼時機投資才是該思考的選項。以上內容僅投資觀察紀錄,不代表任何標的建議。
彼得林區pdf 在 財報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Lins Value Investing 分享的投資閱讀書單(部分有原文pdf下載):
[投資]
1. 安全邊際 - Seth Klarman
2.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 Peter Lynch
3. Buffett Partnership Letters - Warren Buffett
4.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 - Laurence Cunningham
5. 非常潛力股- Phil Fisher
6. 你也可以成為股市天才 - Joel Greenblatt
7. Manual of Ideas - John Mihaljevic
8. The Art of Value Investing - Whitney Tilson
9.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 Benjamin Graham
10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 Howard Marks
[會計]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 Martin Fridson
Quality of Earnings - Thornton O'Glove
騙術與魔術:識破13種連財務專家都不易看穿的假報表 - Howard Schilit
Free Cash Flow - Christy George
[投資以外]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Charlie Munger
華爾街之狼從良記 - Guy Spier
Outsiders - William Thorndike
可以到文中看看每本書的簡介喔
I created a reading list for the LSE Value Investors Club.
This is a list for those who wants to learn more about investing in general.
彼得林區pdf 在 彼得林區選股法揪4檔"快速成長股" 2檔投信連買股還沒漲完《鈔 ...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雖然國安基金宣布進場,但盤勢仍不好操作。不妨藉機了解一下:傳奇基金經理人 彼得 · 林區 (Peter Lynch)的選股法,幫你找出「快速成長股」跟「轉機股」, ... ... <看更多>
彼得林區pdf 在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pdf-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 ... 的必吃
2022彼得林區選股戰略pdf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找彼得林區選股戰略pdf,peter lynch,彼得林區三部曲在Instagram影片與 ... ... <看更多>
彼得林區pdf 在 財報狗- Lins Value Investing 分享的投資閱讀書單(部分有原文 ... 的必吃
Lins Value Investing 分享的投資閱讀書單(部分有原文pdf下載): [投資] 1. 安全邊際- Seth Klarman 2.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 Peter Lynch 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