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至生活的一萬種可能:吳柏蒼 關於《42》的心電回聲
#報名請進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2150210161992150653
▹▷人數上限:40位名額,把握機會!
-
▌ECHO回聲樂團主唱 吳柏蒼:玩搖滾樂跟搞網路是一樣的事,骨子裡得有點叛逆
-
>維基百科上寫我的職業是「歌手」(樂團主唱)和「科技創業家」,我後來覺得這是同一件事,做樂團也是一種創業,合夥人就是你的團員。
>16歲那年,我遇到兩樣最酷最刺激的事:搖滾樂和網路,對當時的我而言,這兩件事都能改變世界,也是我從大學到現在一直在做的事。
>「做搖滾樂」跟「搞網路」很像,你骨子裡得有點叛逆,它們都是試圖去開拓人們的視野與風景。
>我第一次聽到Suede〈So Young〉的那一刻,我便知曉未來將會為了這件事(搖滾樂)奉獻我的一生。還是高中生的我,那天買了兩張Suede的專輯──第一張同名專輯《Suede》(1993)與《Dog Man Star》(1994),家裡只有我一人,我躲在房間,音響開很大聲。從第一張開始聽,第一首歌、第一段吉他聲響、第一句歌聲出來,就中了。
-
>身為創作者,言論思想的自由是我絕對的底限。除了經營理念,這是我當年選擇離開iNDIEVOX與StreetVoice的原因之一。
>要離開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很難,是我太太告訴我:要懂得放下。回想起來,那或許是我聽過最好的建議,因為在此之前,我這一生從沒想過「放下」。
>最常跟我不和的團員應該是春佑(鼓手)吧!但也因為我們最熟啦!且節奏組往往在編曲前期就得做出決定性的導向。女生做搖滾樂,自然跟男生有生理上的不同,不管是演繹或情感,但我也深信這種衝突與互補正是Echo的迷人所在。
>除了那些Britpop名團的英文歌詞,影響我歌詞創作最深的作家是徐志摩和村上春樹,十幾歲的男生真的看得懂《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嗎?但我當時真的被那樣的世界觀給吸引。
>我曾厭惡那些千篇一律的中文流行歌詞,直到我看見林夕為王菲寫的〈百年孤寂〉,那就是我所憧憬的中文歌詞面貌。
>我填詞最在意句子演唱時的律動感。樂團初期(《感官駕馭》時期),我是用寫詩的心情來作詞,聽眾能否理解那些文字最初的意義也無妨,我喜歡大家有各自的想像。
>但《42》的歌詞很直接,基本上有翻歌詞的人就都能理解我在說什麼,它有很多對當前政治的批判性訴求,一些很直白、私人、諷刺的語氣,我會覺得放在Echo不太對,但我需要一個出口,這也是最終促成我製作這張個人專輯的理由之一。
-
-
――――――――――――――――――――――――――――
-
時間:01/03(日)14:00-16:00
地點:青鳥居所(10347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98號2樓)
講者:吳柏蒼 回聲樂團主唱
報名:報名費200元 (當天亦可現場買票入場)
人數:上限40人
-
――――――――――――――――――
閱讀全文:https://www.esquire.tw/tab/524/id/36144
轉自:Esquire 君子雜誌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偉俐醫師現在雖然是身心科診所的院長,但他的職業範疇以前就是做生技顧問,臨床實驗設計,也曾在輝瑞、AZ任職,所以對於這樣的專家而言,高端的實驗設計跟食藥署的的規範簡直難以想像,世界怎麼追得上台灣這麼量身打造就是要讓他過的實驗規範?! 更進一步的是,這樣的規範要怎麼獲得世界認可?WHO給的規範是最底...
「底限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nag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Re: [請益] 底線的英文怎麼翻? - 看板Eng-Class 的評價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請益] 底線的英文怎麼翻? - eng-class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HOPE English 希平方學英文 的評價
- 關於底限英文 在 社交英語:「踩底線」英文不是step my line?! 那是...?|HOPE ... 的評價
底限英文 在 nag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派】
也來寫一篇台派的脈絡好了,四千多字而已,別怕^^
台派是一種國族認同的身份,我的定義是:
自我認同是台灣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團結抗中的台灣人,就是台派。
要了解「台派」的脈絡,就得從「獨派」說起。
返校背景長達40多年的白色恐怖,台灣已有不少人意識到,台灣唯一的未來,就是要擺脫中(華民)國政黨在台殖民和威權統治的命運。就像今日香港有些人也意識到,擺脫中國統治的獨立香港,才是活路。而在極權政府掌控了一切媒體的背景下,港獨就跟台獨一樣,被中國黨政軍政府抹黑成十惡不赦的妖魔鬼怪。就像史明、鄭南榕和其他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獨民主鬥士,也就是早年的「獨派」。在那些日子,你接觸、或被懷疑被檢舉是台獨(獨派),是輕易就被判個好幾十年牢刑,甚至「民主燈塔世界偉人」蔣家大筆一揮,「槍決可也」。那時候的台獨,不是臭,不是那種欸額你好偏激不要跟我談政治的等級。是人人聞之色變,不敢接觸的死罪。
經歷李登輝民主化時代後,台獨已經不再是索尼滔天大罪。但是威權時代下噤若寒蟬的自我審查,台獨在絕大多數人心中,還是如過街老鼠。
第一次政黨輪替,在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執政時期,中天集團偉忠幫悶鍋系列用政治滲透於綜藝節目,成天用各種丑角醜化「台獨」,用納粹圖騰惡意連結,呼應趙少康等紅統政治人物發明的「台獨法西斯」並深化民心。虛構地下電台賣藥郎中,用口頭禪「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破解對台灣人對統戰滲透的戒心,把所有台獨和綠營支持者當成白痴智障笑話。還有絕大多數有記憶的台灣人公認的,全台灣被霸凌最慘的人:陳幸妤。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樣的身份,竟然是陳水扁前總統的女兒(現在想想還是很不可思議)。
掌握媒體話語權,媒體聲量的人或財團,有系統的把「台獨」這個概念巧妙的滑坡打稻草人鬥成黑五類。把他們的政敵「民進黨」和台獨、貪腐、偏激、仇恨對立、台語、低學歷、低俗、不潮、社會底層階級支持者等標籤和形象連結。
結果成功使的當年未經歷白色恐怖時期的年輕人(其實有,只是重疊的時間還是小朋友所以還沒明確感受,就解嚴民主化了)也對台獨埋下了負面印象,排斥且引以為恥。當年的馬英九旋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崛起。有沒有很熟悉?就跟2018年全台灣最潮的黨叫做「教訓民進黨」,然後捧出韓國瑜和同一時期的草包市長,是一樣的手法。只是後者多了網路社群軟體和眾網紅。如果不記起歷史教訓,歷史重演是很容易的。
很多人內心都有個預設印象:獨派很偏激。
早在2014年318甚至2006年的紅衫軍之前,獨派在多數台灣人預設值,就不是正面的形象了。連可以接收網路自由透明資訊的年輕世代都是如此認為,更不要說多數在老三台和禁書禁報禁歌禁黨背景下的老一輩多數台灣人。
平常不關心政治的人最愛搶的中立位置來彰顯自己清新理性中立客觀。所以「獨派很偏激」這種說法,特別受歡迎。他們覺得自己最清高最中立客觀不受政治操弄,事實上這個光譜的族群是最沒有想法,最容易受到媒體輿論操弄的一群,不論2006年的紅衫軍還是2018年的韓流,主力部隊都是這群「中立選民」。偏偏這群人又是廣大多數選民,所以也是各派倡議者都會想爭取的族群。
政治撈仔也知道,所以特別愛蹭這一塊,因為市場大,受眾又最容易買單。
當你說要反紅媒,反中天,就會有假中立說,不只要反紅媒,也要反綠媒,三立民視也要消滅。他會跟你說公視很中立,但是日常生活有機會接觸到的新聞來源,最多還是中天、東森和TVBS。而大家也吃的下去,每天潛移默化,政治觀點也會和這些電視台給的資訊重疊。不然2018滅東廠和韓國瑜發大財怎麼來的?到2020年還有550萬人投韓國瑜當總統。捫心自問:總統票投給韓國瑜的選民,有比選擇蔡英文來的不偏激?獨派、台派比較偏激的曼德拉效應,就是媒體輿論洗出來的。
沒有病識感的政治新鮮人,好騙難教,常會被包裝精美但是超雷的政治明星騙去。
什麼樣藝人網紅,就會有什麼樣的支持者。政治人物也是一樣,獨派吸引獨派,統派吸引統派,沒有中心思想的風向雞騎牆派,自然也就吸引跟風騎牆派。
再說到台灣的統獨光譜,由獨到統大致是:
建國獨立、正名制憲、修憲、華獨、華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中國統一(併吞)台灣的紅統。
也有一部份人認為這些「都只是意識形態」與我無關。這也是一種立場和意識形態。這種族群就是在廣泛的中間光譜搖擺,哪個議題聲量大,比較潮,就會在順風的時候出來幫腔打落水狗。
統獨的光譜是漸層的,#獨派 的光譜,要到哪一個位置,各路線有不同的意見,這裡不下定義。但普片認知, #建國獨立 到 #華獨 都可以被 #台派 涵蓋。而,從 #華統之後的,都是主張: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稱為 #統派。
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從中華民國來台以來,已經存在75年。政客都會講很漂亮的話:要放下過去,要往前看,說社會要和諧台灣要團結。各懷鬼胎不叫團結,一定會有一個大家共同的目標或價值,在這個價值下凝聚共識一起努力,才叫團結。
「台派」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磨合出來,是集結眾多不同路線整合出來的認同價值,最適合當下的台灣社會的、光譜最廣泛的團結架構。不像「獨派」一直被視為光譜邊緣的極端,比起「獨」,在很多中間選民和政治初心者心中,更溫和,更少負面成見和標籤。
台派的光譜非常廣,可以涵蓋到建國、制憲修憲正名,甚至也包含對台灣歷史脈絡還不清楚的華獨(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但是不屬於中國,饒舌又錯亂我知道= =)。不管是什麼路線,只要認同台灣不屬於中國,都是台派。甚至搖擺的中間選民,通常也是潛在台派。這就是目前台灣最主流的民意。
蔡英文從2012競選以來,就沒有再講過「台獨」或相關論述。身為「中華民國」體制下的總統。同時又是堅守台灣主體性的台灣總統。蔡政府堅守的民主自由人權和台灣主權,就是所謂台灣價值,也就是台派的價值。讓多數的台灣人,支持她帶領台灣,不管在各種進步議題,經濟國防外交和台灣認同的價值上,都盡可能團結一致。
所以蔡英文之前選舉,才會採用這樣的中性的,多數共識的詞,稱自己的支持者為「辣台派」。但還真有很多人以為台派這個詞是民進黨為了選舉創造出來的,所以在政治考量下故意要跟這個詞切割,甚至把這個詞像「台獨」「台灣價值」一樣弄臭。
在台派的概念裡,包含了(台)獨和華(獨)。已經是橫跨中間光譜到淺藍都能認同的價值,不只是統獨立場的表態,更是帶有尊重、包容、多元的價值。是正面的,多數人都認同的概念。
台灣主權、國族認同等統獨議題,在台灣已經夠冷門了,社會的意見已經夠分裂了,結果2019年因為「幹你娘台派事件」看到一堆人趁勢在那邊「脫台派、切割台派自清」「台派好髒好臭我不稀罕」。(想起擠年前土條核終幫那群人也很愛喊出我和台灣社會沒有共識,跟現在柯黨酸台灣價值是異曲同工)那台灣的共同價值,在台派之外,應該是什麼樣貌?
有些不稀罕台派的意見領袖,會用精英傲慢的態度去超譯台派,貶低踐踏,賦予台派幼體化、宗教化的醜化暗示,滑坡打稻草人打完一輪之後,再清高的說,我不需要,我不稀罕這個標籤或信仰。問題是,先有本質的存在,台派這個名詞才被創造出來,這個名詞就算被抹黑鬥臭了,只要它代表的價值和群體還是存在,還是會有個新名詞來稱呼。實在無須故作清高。
我和很多倡議者一樣是獨派出身,獨派一直被黨國媒體輿論惡鬥,基本教義論述,也不受只想「發大財」的中間選民青睞,一路倡議艱辛。但是抗中問題迫切嚴重,大家也願意在「台派」的架構下團結。
一個巨大的集合,就什麼不同意見的人都有,包含你很討厭或討厭你的人。你也不會因為幾個讓你超火大的個案就大罵幹你娘台灣人。除非你不認同這個群體或價值。好比說,也沒有誰能認識所有的韓粉和統派,但如果有人說韓粉都是智障,統派都是垃圾法西斯,所以即使評論沒有完整的數據背書,這也算是地圖砲,但台派也都接受,因為我們台派就是擺明了要跟韓國瑜價值,跟國民黨等統派對抗,要他們消失啊。我們評論的不只是個案,而是針對我們極度反對的價值。
除非你就是極度反對台派,否則怎麼會罵幹你娘台派呢?任何領域的倡議者,都不會放地圖砲罵自己人:幹你娘環保人士、幹你娘動保人士、幹你爸同婚性平。就算是跟著反智假議題走的支持者也不會:幹你娘統派、幹你娘國民黨、幹你娘韓粉,幹你娘拼經濟發大財。
所以也有人問:中共亂抓台灣人,軍機擾台武嚇攻台,卻有人刻意成天在幹你娘台派,請問這些同溫層的網紅,何時要「幹你娘統派」?
要說罵自己人是比較會監督自己人「嫌貨才是買貨人。」這種說法是自欺欺人。根本就不想買,只是盧洨的奧客。
今天如果攻擊獨派,也就算了。意思是,獨派從戒嚴時期以來,反正也被整個媒體輿論攻擊抹黑貼滿歧視和惡意的成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整個社會的團結好像也不稀罕獨派覺得獨派那麼邊緣沒有票。獨派台灣人長年下來也更為堅強,不會因為這樣的攻擊就失去理念。台獨的概念是正確的,卻好像見不得光,那也就暫時算了,只希望大家能團結抗中。
抗中,當然包含了中國在台政黨、統媒和一切民間勢力如統戰黑道幫派等等。但現在不只是幹你娘台派,甚至連 #中國國民黨不一定要倒 的風向都出現了…
任何議題任何價值都可以討論、被批評。但同時任何議題都有個不能退讓的底限。「絕對不能拿去交換的,叫做核心價值。」這句話說得很正確。連像柯文哲那種沒也核心價值的人,都知道要用句話來當選舉口號。
台灣主權,台灣民主自由(也就是很多人避談的統獨)議題的不能退讓的底限,就是台派的價值。如果這樣還要被鬥。那真的不知道台灣人在國族認同上不要「獨派」又不要「台派」,還要退讓去哪?統獨假議題派?
台灣基進:
中天換照成功就是台灣的國安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posts/1819171321565376
中國國民黨:台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所以「把餅做大」是台灣也要包含統戰的價值嗎?
有些政治人物或政黨喊著把餅做大,實則在把餅分化以尋求自己的市場。柯黨的崛起就是最血淋淋的例子,318蹭著台派做大,然後跑去蹭韓國瑜挺韓流,裝清高說不屑台派,不屑台灣價值。
近年常聽到意見領袖說的把餅做大,典故就是為了318之後,台獨倡議者要對抗中國滲透統戰,所以要倡議、爭取多數中間選民的支持。透過民主體制來捍衛台灣。就是在「對抗統戰」的背景下產生。其實跟台派算是同一個脈絡的產物。怎麼會有人同時支持把餅做大,又在幹你娘台派呢?又怎麼會團結抗中脈絡出生的「把餅做大」,做到要接納中國統戰政黨?
性平同婚倡議者把餅做大,難道要去接納護家盟的意見,覺得同婚平權太偏激了,把護家盟反同的意見也加進來,2+2=5也可以參考一下,取出來的中間值2+2=4.5才叫做中立客觀?定錨標準就錯誤了。
我們說走出同溫層,去聆聽不同的意見,是去理解各種不同受眾的想法,然後試著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傳達我們堅持的理念。
不是看一看中天,然後很清高的說,欸中天說的其實也不完全是錯的,我們應該要聆聽不同的意見。(假中立韓粉也都這樣說)然後就漂亮個卡住一個理性客觀中立的位置。再以精英傲慢的態度和滑坡打稻草人的手法,偷酸別人理盲濫情偏激。甚至擁有百倍聲量的網紅,不對自己的政治言論負責,又要搶受害者的位置說自己被霸凌。
台灣對中國統戰勢力的聲音還要多元包容到什麼程度?他們每天的行動,都是為了讓中國併吞台灣。萊克多巴安符合美日規格的國際標準都可以被罵翻天,應該要零檢出的應該是在台的中國勢力啊。
今天很多獨派已經暫時不把主力資源拿去跟大眾講台獨基本教義論述,而是在台派的概念下團結抗中。現在連 #保台抗中 #護台抗中 #台灣價值 這樣的中性概念,都有些人要把他比照台獨一樣,用滑坡打稻草人的套路抹黑成偏激的標籤。連台派這樣的最大公約數都要丟掉,那不就又一種閃躲台灣主權國家認同的政治價值?不就是跳脫藍綠、跳脫統獨、芒果乾假議題的另一種說法?這種脈絡最後就是合流到柯黨那種假中立新政治,連「台灣價值」都拿來酸,三不五時用「難道你不抗中保台嗎?」來反串,還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嗆爆了。這就跟以前大悶鍋「這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啦」同一種玩法。
台派是台灣自我認同,團結抗中的共識。2020年了,還在攻擊這個概念,有抗中意識的台灣人又要退去哪?退到太平洋嗎?
底限英文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金平替蔡英文分憂>
最近幾天,除了美豬、丁允恭以外,最夯的新聞大概就是央視在10號的海峽兩岸這個節目用了「這人要來大陸求和」來標註王金平即將率團參加「海峽論壇」這件事。
我爬梳了一下整個新聞發展脈絡,把時間點整理如下給大家參考:
9月3日,新聞爆出消息,最早一篇是風傳媒報導。新聞內容重點如下:
據消息人士透露,前立法院長王金平9月將率領130多人赴廈門參加海峽論壇,並可望與中國政協主席汪洋會面對話。記者向王金平幕僚查證後,未獲回應。(新聞1)
9月3日晚上,陸委會臉書發文,針對參加海峽論壇一事,做出聲明,將之定義為中共統戰的負面活動。(新聞2)
並在同一天,有新聞提到,高雄市與王金平親近的人士透露,這很可能不是王金平個人的行動,而是國民黨方面請王金平率團。(新聞3)
9月4日江啟臣回應還沒確定。(新聞4)
9月8日國民黨確定由王金平率團參加海峽論壇。
9月8日王金平受訪表示,如果行前或是回來,總統約見,他願意去見。
在這一天的新聞裡面提到國民黨確定由王金平參加海峽論壇的其中一篇新聞很有意思,是自由時報的,標題是:將率團赴「海峽論壇」王金平︰「行前行後,蔡總統要見面一定遵從。」(新聞5)
再來就是中時接近傍晚一則新聞,標題是:高雄白派大將陸淑美:王金平擬赴海峽論壇,曝光前曾面見蔡。(新聞6)
9月9日總統府回應,上個月已經見過王金平,所以不需要再見。
面對上面的新聞5與6,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說,就王金平代表國民黨率團參加海峽論壇一事,並無報載總統約見王前院長的情事。但王前院長曾請見總統,基於對前國會議長之尊重,總統上個月接見王前院長並就政經局勢傾聽其看法,會晤過程中,王前院長曾提及,他可能應邀出席海峽論壇一事,總統對此沒有表達任何評論或指示。(新聞7)
9月10日央視在海峽兩岸節目用「求和」來形容王金平的這次參加海峽論壇。(截圖如附)
9月11日國民黨表示抗議,央視將節目撤下,國台辦則來圓場。(新聞8)
很多親藍人士對王金平率團參加海峽論壇這件事,感到非常痛苦。
就像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就在他的廣播中直接下了個標題,指國民黨還沒學會怎麼當個在野黨。怎麼會把執政黨應該做的任務挑起來做,然後又撞得滿頭包?
不過,如果整理完時間脈絡,很多事可能就會有新的想法。
首先,國民黨笨,共產黨可不笨,國民黨發布消息是在9月8號,可是大陸並沒有對此作任何有意義的回覆,而是到了總統府做出了一個回應,那個回應透露了王金平曾在八月與蔡英文碰面。
央視10號才在海峽兩岸這個節目做出求和的評論。
誠如自由時報這一篇報導說的,李紅背後哪裡可能沒有中共官方授意?那為何是選在10號,而不是選在王金平一確定代表國民黨出席海峽論壇以後?
那當然是在等更進一步的「表態」啊!(新聞9)
簡單說,王金平如果代表的是國民黨,哪來的「求和」?國民黨既沒跟中國大陸嗆聲,又不是執政黨,既不需要求和,也沒資格求和。
所以中共在等的是「上個月總統曾經與王金平碰面」這個消息,以確定王金平代表的是誰啊!
從王金平可能會代表國民黨參加海峽論壇這個消息被「消息人士」曝光開始,所有消息人士跟報導都被帶往是「國民黨拜託王金平」率團參加。
這種刻意操作,在這次事件中,不止一件。
從友人放話是國民黨拜託王金平帶團,到王金平刻意在訪談中談起,在行前行後,蔡英文總統如有意願,他願意向總統匯報。
然後怕新聞沒接下去,還特地要自己心腹再放話,透露王金平有跟蔡英文碰面,並且告知自己可能會參加海峽論壇這件事。(附註)
這樣故事才接得下去,才輪得到總統府發言人「確認」王金平有見過蔡英文。
不過,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如果你爬上老婆閨蜜的床,那你平常肯定要在老婆面前對這個閨蜜加倍冷淡,這是一種心理戰術,但無疑也是另外一種欲蓋彌彰。
只是看你蓋掉的真相,老婆會不會察覺罷了。
總統府的刻意冷淡,甚至到有點無禮的地步,就是為了蓋掉是蔡英文請王金平去求和的味道。不過中國大陸官方,豈是台灣民進黨支持者那些愚民可以比較的,他們當然看得出端倪。
央視主播做出「這個人來求和」的評論,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要讓台灣求和這件事,在大陸廣為人知,來當作大陸政府可以對台灣繼續放緩態度的踏腳石。
所有人都知道,ECFA在今年9月12號(就是今天)就到了所謂十年大限,表面裝得很硬的民進黨跟蔡英文當然也知道。
可是民進黨既選擇了跟美國走在一塊,挑撥兩岸仇恨,來欺騙自己的支持者,攫取大把政治利益,又怎麼能在這個超級神主牌前面,自打耳光?
但是不跟大陸低頭,可以嗎?當然不可能。
要怎麼一邊向大陸下跪,一邊又可以在國內繼續騙過支持者?
那不就給大家示範了一次嗎?
這就是我之前一直在提「李氏王朝」的原因,民進黨的派系可以掌握蔡英文,但是蔡英文可以透過一些國民黨與李登輝有關聯的人士,擾亂國民黨。
自己沒膝蓋可以跪,就藉著國民黨的膝蓋去跪一下。
當然,這樣說是有點諷刺意味,這是模擬綠營思維的言論。事實上,兩岸之間釋放善意,消減敵意,本是執政者應該做的事。只是蔡英文跟王金平這一手,無法稱之為智謀的陰詭之術,實在太婊國民黨跟江啟臣了。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了,還記得上一回黃健庭當監察院副院長的事嗎?
江啟臣都是最後才知道。
所以,到底是王金平被國民黨拜託去參加海峽論壇,還是王金平的人馬,在江啟臣無心之下,默默鴨子划水,從各種側邊推動與進言,才讓江啟臣決定拍板由王金平率團參加海峽論壇?
這個我們無從得知。
可是從各種蛛絲馬跡看來,這一次王金平率團出席海峽論壇,代替蔡英文釋放善意,希望大陸對ECFA續行的意味濃厚。(只是要在國內可以騙過支持者)
這一切的「基本操作」都在9月12號前底定,也是挺巧合的一件事。
接下來就看大陸官方怎麼去思考這件事了。是要接受這種大街罵人,小巷求和的舉動,或是有其他盤算?
不過,不管大陸怎麼樣表現,我必須說,這種以小聰明來玩的政治詐騙,可一而不可再,這次有以前的故交王金平可以幫妳蔡英文婊國民黨,那下次呢?
對了,很多人會覺得央視那個求和說,是種對兩岸人民情感的傷害,會讓兩岸關係走不下去,我真心感覺有點台灣本位了。
那已經是大陸能做的,最底限的舉動了。利用央視一個節目丟出這個求和說,是在撫平大陸人民過去好長一段時間被台灣這邊一堆噁心綠營政客以及其不理性支持者嚴重傷害的心情。
連這個都不做,那才真的走不下去。
不要只把台灣人的情緒當作情緒好嗎?(反之亦然)
附註:其實在陸淑美透露王金平曾經見過蔡英文以後,大陸就可以操作求和說,因為以陸淑美跟王金平的身份,他們既說有見,就是有見,不過看起來大陸方面還是比較力求穩重,等到總統府出面證實,才由央視出馬刷一波。
新聞連結:
1. https://www.storm.mg/article/3000782
2. https://reurl.cc/gmMbLz
3.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4833106
4.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9-04/460584
5. https://reurl.cc/EzRMr0
6. https://reurl.cc/GrERNd
7. https://reurl.cc/Z7b3b3
8. https://reurl.cc/6l0O0r
9. https://reurl.cc/Y6XrNl
底限英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黃偉俐醫師現在雖然是身心科診所的院長,但他的職業範疇以前就是做生技顧問,臨床實驗設計,也曾在輝瑞、AZ任職,所以對於這樣的專家而言,高端的實驗設計跟食藥署的的規範簡直難以想像,世界怎麼追得上台灣這麼量身打造就是要讓他過的實驗規範?!
更進一步的是,這樣的規範要怎麼獲得世界認可?WHO給的規範是最底限,實在沒辦法也要三千人,但我國的食藥署把這個最底限變成【這樣就可以打在人民身上了】,這在邏輯上是不是差太多了啊?
二期期中報告解盲就EUA
這個到底在科學上要怎麼解釋
這個東西沒有科學的解釋這叫無賴
那台灣的食藥署又更好笑了
他說只要AZ抗體的67%
你不會覺得很奇怪嗎你知道嗎
我知道三分之二這數字怎麼抓出來的
75%乘以三分之二是多少
75%乘以三分之二是50
就是他剛好就是抓一個
above WHO的防護力標準50%
那個剛好低空飛過了所以才這樣子做
答對啦 bingo啊
你不覺得這是無賴嗎
不是這也...
這個兜數據也兜得太誇張了吧
不會啊你根據WHO的指引啊
他所有東西都是根據WHO的指引啊
二期要做多少人是WHO說的啊
那都是底線
就是WHO跟你說狀況最爛最爛也要這樣
但是在我國的規劃裡面就變成那就這樣就好了
這不是一個高標的開發標準
我為什麼說是無賴你知道嗎
你想想看如果你今天是一個藥廠
那已經有一個疫苗出來了
比如說證實是75%
然後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我只要50%就好了
那大家都不用做三期啦
每個都做免疫橋接就好啦
所以像輝瑞 莫德納他們是白癡大傻瓜
我丟個幾億美金幾十億美金去做三期
然後呢我就直接做免疫橋接就好啦
所以為什麼我估算世界不會
任何大國家比如說歐盟或美國的FDA食藥署
或歐洲講的藥物管理局
這不可能通過它的EUA或者它的藥證的啊
因為他一但發行這樣子的藥證的時候
他在鼓勵別人投機跟無賴啊
目前CDC主張是先救一劑覆蓋率
就是大家盡量打拼命打
反正大家盡量都打到一劑
那可是有很多的公衛或是免疫專家認為
應該要拚弱勢者就是容易重症者的兩劑覆蓋率
請問黃醫師你覺得
以防疫來看你比較認同哪一種做法
我們要捨老救關鍵
其實我們後來的做法也很多是這樣
比如說防疫人員先打對不對
醫護人員先打 為什麼
如果今天是醫護人員跟老年人你要先救哪一個
你要先打哪一個
那沒辦法應該就是醫護人員
為什麼因為你今天老年人死了就死了
或者哪一個年齡層的人一樣
你死了就死了你不會傳染給別人
但是醫護人員會傳染給別人對不對
那你如果今天是關鍵的東西
你今天如果台灣的晶片廠掛了
請問台灣的經濟會怎樣會死多少人
應該我國整個GDP會崩潰
然後國際間就想說原來我這麼缺台積電
它的確會造成今年以來的
幾乎所有的GDP成長都變成飛灰
會灰飛煙滅
而且這是世界性的混亂
但是如果一但這樣很好
因為保證疫苗絕對幾千萬劑就立刻過來
馬上源源不絕的來
我不打他可能都強迫我要打
所以公衛政策有些時候必須是殘忍的
所以在一劑跟二劑之間
我們來講的是這種殘忍度的問題對不對
今天是要想辦法保護一群人不受感染
那你要保護誰
我在想的是怎樣保護我們台灣的關鍵的東西
跟怎樣保護這個社會不要受到大規模傳染的情形
我覺得最大的議題是陳時中先生必須
為台灣疫苗不夠而下台
這個我同意
他應該要負責而且至少要道歉
但到現在沒道歉還把他吹成一個神
這我不能接受
這不是道歉可以解決的問題
你今天購買的只有1500萬的疫苗
你是要怎麼道歉
聯亞掛了高端做不出來你是要怎麼道歉
總共數字是1505萬劑
也就是你1505萬劑連2350萬人
二分之一的人打一劑都不夠
那就是疫苗採購有問題
所以一直在吵一劑二劑不是很好笑嗎
你應該要陳時中下台
不要讓他每天去接機對不對
台灣變成無賴跟乞丐
有一個無賴的生技公司
再加上乞丐的衛生官員
這不是很好笑嗎
我覺得很奇怪啦
台灣自己政府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做無賴的行為
可是卻允許生技公司一天到晚在無賴
黃醫師我們剛剛都指控了都說了已經講了很多
你覺得高端這種沒有真正第三期臨床
也沒有防護力數據的疫苗在台灣硬是推動
會產生的最壞想定是什麼
我覺得最壞的想定是政府認為高端有1千萬
然後聯亞有1千萬結果只買了1505萬
這是最糟糕的事情
所以一開始就糟了政策錯了
因為次蛋白的技術其實之前有很多的驗證
免疫臨床橋接也沒有問題
但是對於整個全世界的生技跟醫藥行業來講
這一家公司叫做無賴
我講的很清楚了嘛
如果大家都這樣子那我幹嘛花幾億美金
我就等別人的我再做免疫橋接
花個幾億台幣就好啦
那這不是無賴嗎對不對
那你今天明明沒有Delta的資料
你就說它會對Delta很有效這不是無賴嗎
你今天只有做三千個
只知道千分之一的副作用沒有問題
然後你說你這支疫苗沒有問題
那這不是無賴嗎
所有所有的行為都是無賴啊
但是我覺得這個東西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不是說這一支疫苗真的會打死人
不是的
最大的問題也不是這支疫苗沒有效怎麼樣
最大問題是因為我們相信高端有效
然後可以給我們1千萬劑
結果他只給我們幾十萬劑
然後我們的政府只買了1505萬的疫苗
我覺得這件事情是我們這個國家最大的危機
所以我們不要搞錯重點
我覺得國民黨常常畫錯重點
你的重點是在
你的政府為什麼只買了1505萬劑疫苗
這才是最大的重點
這東西是難辭其咎的
今天你如果真的要去追究這些事情
你覺得陳時中或是蔡英文有什麼說詞
沒有嘛
你今天是靠別人捐嘛
這世界上我覺得我們社會領袖
我們這些企業我們為什麼會沒有人出來
願意像我一樣
難道這些企業主是笨蛋嗎 不是吧
他們應該都看得很清楚才會去捐
那為什麼大家不站出來
去反對這個政府這樣無良的做法
我不明白的是這個
我認為重點絕對不是在高端
而是在我們政府為了高端跟聯亞
只買了1505萬劑我再講一次
連給大家打一遍都不夠的1505萬劑
然後每天在那邊沾沾自喜的
跑去迎接別人施捨給我們的疫苗
這東西叫做什麼
我們的全民是笨蛋
我們的企業主是白癡
不可能吧
全世界做這麼大的生意
這些企業主不是白痴吧
只是沒有勇氣吧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RsD15hMC-E/hqdefault.jpg)
底限英文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完整版內容繼續看:https://youtu.be/tOMTKQDStjA
今日主題:國防部證實共機侵放犯防空識別區 壓縮空防縱深?葉望輝:台灣做決定勿假設美國立場 台獨自負其責?2018撤蒙藏委員會壽終正寢 加碼去中化搞文化台獨?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快來訂閱➔http://bit.ly/2fXdOIH
每週一至週五21:00至22:00 TVBS 56台首播
隔日中午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在這裡也看的到:http://bit.ly/2gE9vqk
●TVBS官網:http://2100.tvbs.com.tw/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NhJeAu5_ys/hqdefault.jpg)
底限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要求不照進度、慢半拍的工作夥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如果直接說:「明天把企畫案寫好給我吧!」對方可能會嘴巴說:「喔,好」但心裡面很不高興。把命令換 成暗示的問句,例如:「最晚什麼時候可以完成呢?」就是一種進度暗示,命令變成「約定」,讓部屬自訂「最後底限」。這是比較保險的做法。主動提出「最後底 限」,對方也只能極力遵守,不會破壞自己承諾的約定。就是一種心理誘導。
想聽更多書評?
請至「啟點文化」官網:http://www.koob.com.tw
【相關課程】《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從此再也沒有難談的事!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nueIjVWD8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QDJ9mC0E2Cp8fZbyktG8CHqIxxw)
底限英文 在 [請益] 底線的英文怎麼翻? - eng-class | PTT職涯區 的必吃
[請益] 底線的英文怎麼翻? ... 底線直譯為bottom line 是不是很不道地翻康橋字典也沒這種用法不如翻成limit 比較直白話說這詞不是應該叫底限嗎= =? ... <看更多>
底限英文 在 HOPE English 希平方學英文 的必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雷 踩到「底線」要怎麼說呢❓快來和#嗶編看今天的#專欄教學學會各種有關生氣的用法. ... <看更多>
底限英文 在 Re: [請益] 底線的英文怎麼翻? - 看板Eng-Class 的必吃
看了各位推文我査了一些資料,發現這蠻值得細辨,最近有空整理一點拙見分享
scju 板友的連結,其實這種描述其實更像「底價」,是指「會接受的最低標準」
中文「底線」強調的是「不可以破壞這個原則」,
bottom line,則是強調「這個條件需要滿足」。
雖然立場不會變,都認為該條件很重要,但效果跟功能還是有細微差異。
例如這個字典例句
Most people want to work in a place where they feel valued. That's the bottom
line.
「多數人想要在他們覺得被重視的場所工作,那是重點。」
「多數人想要在他們覺得被重視的場所工作,那是底線。」
兩者的功能跟語意就很不一樣了,
前者像是在講人們找工作時看重的部分,後者則像是一般對公司的基本要求。
所以就無法用同樣的方式用 bottom line 翻譯「挑戰別人的底線」。
搜尋 "challenge * bottom line" (*符號是取代任意字如 someone)
跑出來的前幾筆就是中國的英文媒體,是「底線」的用法沒錯,
但後面的結果大家也可看看,
根本已經不是這個用法只是因為搜尋功能的限制而顯示出來。
我上篇推文的連結也有人在 wordreference 論壇問類似的問題,
(他問 anger the bottom line 是否可以)
母語人士們看到 bottom line 多半想到財務方面,
而雖有人看出發問者意思,卻是建議發問者用其他字,
而非維持 bottom line 的用法然後修改動詞之類的。
這篇文還沒寫完,已經很長,其他例子就不說了,
我自己看了蠻多句都會造成些微的語意跟效果差異,
不過這可能也牽涉每個人怎麼解讀中文的「底線」,
前面翻成中文的那句例句,或許有人真的覺得兩者完全可以互相取代,沒有差別。
總之若有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至於 dunchee 板友提供的 NBA 文章,則又是更不同的意思。
在這篇裡我讀到的是 bottom line 在財務上的原始意義,引申為收益。
文章前面概述了最近 NBA 在中國因為政治因素曝光度下降,並指控中國的蠻橫。
總之立場是在說 NBA 繼續留在中國有很多事情要考慮,
包括安全因素、球員的疲勞跟適應問題。
然後講到中國不會放棄這種「照我規則來」的態度。
接下來出現 bottom line 的這段,整段摘逐句翻:
Set aside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matter, and there’s something to be said
about the NBA sending the message that American freedom of speec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ts bottom line. Without wading into 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Hong Kong and the atrocities its government regularly commits against
its own people, the idea that a foreign nation could effectively muzzle an
American citizen and multi-billion-dollar entity is not one that the NBA
should stand for—and credit to Silver to recognizing this with his second
statement on the matter yesterday.
實際層面(應該是指前段列舉 NBA 在中國事業的隱憂)先放一邊,「NBA 表態:美國言
論自由比其收益重要」這件事有些好處。就算不深入討論中國跟香港的關係與中國政府
對其人民的暴行,一個外國(中國)可以使美國公民跟數十億美元市值的組織噤聲,這
是 NBA 無法容忍的--有賴 Silver 昨天第二篇對此事的聲明點出這部分。
(為了方便參照盡量不調動語序所以句構不自然,但應不至於誤會,
且我不是專業翻譯 ,用字不夠斟酌請見諒)
接下來的段落則是自問自答把隊伍帶回美國會不會影響聯盟的財務狀況(當然會),
不過作者立場是這些不值得賭上所有相關人士的安全繼續配合中國。
所以 bottom line 在這裡就是指損益表的最後一列,所以引申為收益、利益。
所以雖然也是在講 NBA 事件,
這意思跟原 po 問的底線那種一踩到就會爆炸的狀況完全不同。
當然有時候為了方便討論,大家只是給出一個大約的對應,
如果要翻譯絕對是要看整句才能決定最適合的用字。
但我認為就獨立的詞來看這兩者功能上不交集的地方更多,
也很少找到 bottom line 當「底線」使用的句子,
所以認為兩者連大約的對應都稱不太上,只是剛好在某些句子用兩種說法都很順而已。
(「都很順」其實也不代表兩者就一樣)
這是我目前讀多個例句下來的心得,但如果有更多例子
(如 aa4655527 板友提到美國電影也有這樣用?),
我當然可能會改變想法,就請各位多多提供與指教。
※ 引述《teeheehee (軟尾拋拋翔(′・ω・`))》之銘言:
: 大家好 我是阿肥
: 最近NBA與中國吵得沸沸揚揚
: 中國人說 國家主權是他的“底線”
: 而言論自由是美國的“底線”
: 中國人就把底線直譯為bottom line
: 是不是很不道地
: 翻康橋字典 也沒這種用法
: 不如翻成limit 比較直白
: 話說這詞 不是應該叫底限嗎= =?
: 最低限度的意思
: 好比做人要有個下限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F83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0.187.107.120 (德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571121905.A.4D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