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為我 #02 #努力從來不保證收穫
讀者詢問為何選擇中文系?
我只能說,不是我選擇中文系,是 #中文系選擇我。
我高中的時候上過清華大學的外文營,因為德國老師太帥了,因此對於德國是有莫名的嚮往的,我的第一志願就是考上五大(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的外文系。
可是我的英文跟數學很爛,這些一流的學校就是需要五科都是要高標,否則,一位難求,我的數學在學測時候只有3級分。3級分是什麼概念?就是當年的低標(後25%的人的平均)是5分,我考得比最後25%還低。
我高中決定放棄填寫任何一間學校,因為,怎樣都不會上我心目中的學校。
當然,這件事情讓導師1-1關心我。
但畢竟導師也不是第一年當導師,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我,確定我義無反顧之後,就叫我好好唸書考指考。我其實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那麼義無反顧,我大致的想法是:反正我現在可以上的學校,我之後也可以上,但是只要弱點補起來後,我可以考上更好的。(我完全沒有想過可能會考爛啊哈哈哈哈)
於是,我開始面對我的數學跟英文,數學老師說,社會組的數乙太簡單了,歷屆考題算10次就好了,保證你第一名。我那時候,數學爛成這樣,於是我真的算了10次,總共10屆,每一屆10次,#我的方法是每一次都是10屆算完再算一次10屆。
那時候,很多人都不考指考,數學課也自習,數學老師說,考上了就自己看書,還要考的就自己問問題,但沒有人要問,於是 #我就把數學老師當個人家教。
一開始,老師發現我真的都不會的時候,他超級崩潰,但是我每堂課問(還準備好了一大疊計算紙給老師導公式),老師可能也是無聊(或是我感動了他),就真的重新教我。
一開始真的超慘,什麼都不會,看了解析還是不會,但是漸漸地,我已經開始可以教別人了,指考數乙成績放榜,我是整間學校考最高分的,PR90,老師怎麼都沒想到,這個他當了2年的學生,竟然考了最高分。
好,可是,我的英文還是普普,我現在想想,普普很正常,因為我沒有花同樣的心力在英文上,自然不會有成效。
好笑的是,因為數學高分,可是英文沒有跟著高分,導致於我的科系加權(通常外文系加權數學跟英文)也加權不高,但我不想重考,我一個在房間,把指考可以填100個,依舊是從五大一路往下填,先填了全部的外文系,再填了全部的中文系,最後,放榜那天,我上了中正中文。
我起初非常不願意,但我爸媽很快樂,因為我是嘉義人,上了嘉義的學校,雖然需要住校, 但總歸來說比去其他城市好太多了。加上我不願意重考,於是,就底定了。
但我一直記得,我要去德國的事情,我暗自下定決定,我要去德國交換學生。我大一的時候去修了我們學校外文系的德文課程,它是3學分的必修,我上了兩年,把可以上的都上完後,我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到了高雄的文藻學習德文。
你說前面的打工的錢花去哪裡了?就是這時候花掉了。
因為我只有一個暑假的機會,我把可以報名的課程都報名完了,住在我朋友高雄的家,她是我的best friend,我每天像高中生一樣,起來就是背單字,然後做作業,去唸書,再回家寫作業,日復一日。
大三開學前,和一個在課堂上認識的姐姐一起到台北來考檢定考,我們都通過了A1,但這不算什麼,這就是全民英檢初級的概念,可是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她老公是德國人,她要依親,需要這個檢定考。
我則是回到了中正。
雖然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德文(還有錢),但其實德文還是很爛(按照德文老師說的,就是你現在會的去到德國等於不會德文),但我發現其實我如果只是想要交換的話,德文不是重點,因為交換的簡章上沒有規定,只說你要會英文,而且會德文是反而是額外的加分,我非常的開心。
我想去德國這件事情,我爸媽一直都知道,他們也知道我特地去高雄上課的事情,我一直以為我大三會出國,我也密切的在查學校的資料,有一天我爸打了一通電話給我。
他跟我說,爺爺需要住養老院,需要一筆錢,他想要問我,原先打算給我出國的錢能不能用來給爺爺住養老院,我那時候直接答應了。
不會有任何事情比爺爺更重要,我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筆綿綿無絕期的開銷,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一方面你也不希望他結束,很矛盾的心態。
我後來沒有去德國。
但我還是想要出國,加上那時候的打工太崩潰了,於是我就在系上的課程找到了另外一條路。
#華語文老師。
簡單來說是教非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中文。
我欣喜若狂,我想,這不就是用了中文系的專業加上可以出國嗎?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技能的底層是語言學,並不是中文,但我還是想要,於是我先上了基礎的課程,後來這個學程沒有開成,可是老師說,如果我們願意,他願意開一門課,然後我們可以當語言中心的外籍交換生的中文小老師,類似輔導他們課業,我直接報名。
我還是繼續打工,因為我知道出國需要錢,而且家裡是沒有辦法給我的。
於是,崩潰的打工,加上這個小老師,我發現後者快樂太多了。
他們是自發性學習,而且有趣,加上教的東西很生活化,準備起東西非常快樂,還可以交流異國文化,我深深愛上。
每一次跟老師的1-1或是群體小會,我都十分珍惜,而且準備充足,我決定這就是我的目標,#我開始認真研究如何可以去國外教中文。
這時候,我發現,如果你要進大學教書,那麼就不能只有大學的學歷,#必須至少是研究所,而且必須是華語文研究所,我從來沒想過考研究所,但沒關係,我們就重來。那時候,這個研究所不多,就是政大、台師大(後來隔年新增了台大)
我前面說過,這個專業跟中文沒關係,跟語言學比較有關係,因此,我等於是重唸了全部的書(因為語言學佔據中文系比例不高),那時候,我跟我高雄的那個best friend S每天都六點起床,到自修室唸書,然後中午隨便吃,繼續唸,下午4點去運動,洗完澡後,六點繼續進到自修室,然後半夜兩點回家。這時候我把全部的打工都取消了。
我們那時候不太吃東西,因為,只要你吃了東西,體溫上升1度,你就會想要睡覺,因此,我們只吃冷的,以及吃很少。
放榜的時候,#我落榜了。
她上了成大會研所。
我很為她感到高興,她唸書的衝勁真的是我的100倍,可是,我沒上研究所,只能思考工作,原本考研究所的時候,就沒有了需要就業的恐懼。
但現在,這個恐懼又衝上來了。
(我每次看都報導,說有人考研究是為了延遲就業,我就特別感同身受,因為我覺得我過去也有段時間是這樣)
這時候,有一個學姐問我說,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份工作?說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補習班」
補習班?!
「去」還是「不去」?
To Be Continue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打破悶經濟」 林佳龍出書提大台中發展戰略 打破悶經濟,大台中起飛!立法委員林佳龍今(26)日在草悟文創館舉辦新書《打破悶經濟-新區域主義的動力學》的發表會,林佳龍提出「新區域主義」作為大台中經濟發展及中台灣整體發展的戰略,並舉出「港市合一」、「都市規劃權下放」、「財政聯邦主義」三大方向,現場也請...
寫作中心交大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哈佛商業評論 專訪
【管理學潛移默化,成就杜書伍通路帝國】
1970年代初識管理學,杜書伍就深受吸引,更成為他日後打造聯強集團的軟實力基礎。然而,工程師出生的杜書伍,為何選擇通路一行?又如何帶領企業走向市值成長1,052億元的榮光之路?
1970年,聯強總裁杜書伍成為大學新鮮人,進入國立交通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工程系就讀。五十年後,他成為交大在台復校後的第八十位名譽博士。
今年1月25日交大舉辦的頒授典禮上,雖因疫情,並未廣邀貴賓,但仍聚集了多位產業界大佬,包括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光寶集團前總裁林行憲、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人親往,見證光榮時刻。
近幾個月來,杜書伍可說「喜事連連」。在交大頒發名譽博士前兩個月,2020年10月27日,他才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等共七人,獲頒第九屆工研院院士。
而稍早之前,在《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10月號發布「台灣CEO 100強」評比,杜書伍榮獲第四名,於10月8日才剛參加贈獎典禮。
三個月內連得三大殊榮,讓他的團隊也忙得不可開交,開玩笑說,「短期內應該不要再得了吧。」
在《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評比中,杜書伍擔任聯強國際領導人期間,繳出3924%的總股東報酬率及市值成長1,052億元的傲人成績。此項評比進行三屆以來,杜書伍每屆上榜,且全在十名內,經營功力可見一斑。
在領取名譽博士時,杜書伍以幽默且感性的口吻表示,這個博士,他念了五十年。事實上,在大學時期,杜書伍就展現不同於一般科技人的遠見和企圖心。
#管理素養為成功奠基
1970年代,國內資訊科技還在萌芽,一部電腦主機價值上百萬美元,可望而不可及,全台灣電腦數量更是屈指可數。「那時很怕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杜書伍笑說。他不斷思考,如何補強未來職涯發展能力?
隔年,交大管理科學系成立,讓杜書伍想到,企業營運不但要靠電腦,更要了解管理的內涵。因此他從大二就開始選修許多管理課,愈讀愈感興趣,畢業時一共修了超過二十個學分。
服兵役前,已對管理學深深著迷的杜書伍,還買了一本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著作《管理:任務、責任、實務》(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把這本超過八十萬字的大部頭書,帶到部隊「練功」。這本書至今他仍保留,裡面有當時他逐一劃重點、做眉批的珍貴紀錄。
台灣管理學先驅許士軍教授是這本書的三位譯者之一,而去年杜書伍在台灣CEO 100強的贈獎典禮上,也是從許士軍手中接過這項榮耀,不但巧合,更讓杜書伍感覺意義非凡。
杜書伍回憶,當時還沒有工作經驗,對管理學雖難深刻體會,但產生潛移默化效果,成為深植於內心的管理素養,所以他常說,這是他的「隱藏版學歷」。
#懷抱解決問題的心
這個隱藏版學歷帶給杜書伍最大的收獲,是後來他在經營企業時,非常強調要建立管理機制。有了管理機制才能不斷複製、成長,這也是他帶領聯強成為亞太第一及世界第二大資通訊產品通路集團的重要關鍵。
另外,面對工作的心態,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不挑工作,只想解決問題,」杜書伍強調,從退伍後進入神通集團擔任研發工程師開始,他一直抱持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工作,有什麼需要,他就接什麼工作。
24歲進入神通集團,32歲升任副總經理,1988年聯強國際成立,杜書伍接任總經理時也才36歲,外人看起來似乎是坐著直達車升官,但其實,是他把每一份工作,都當成是自我磨鍊和拓展視野的機會。
杜書伍進入神通集團後,歷經了許多不同於一般研發人員的職涯,一路從研發、業務,到負責行政管理、蓋廠房,甚至還創辦過一本雜誌《微電腦時代》,更難得的是這本雜誌還得過金鼎獎。
杜書伍說,要接行政事務前,有人勸他三思:「你做業務,業績好,大家都拍手,為什麼要去做常捱罵的行政?」但杜書伍想,研發和業務他都歷練過了,但對後面的行政支援不熟悉,而且自己也常覺得行政部門效率不佳,為什麼不自己去做做看?
所以,他去做了一年的行政,「又練了很多功力出來,」晚上11點下班是常態,但他不以為苦。
聯華神通集團大家長苗豐強,跟杜書伍共事超過四十年,很早就發現杜書伍總是公司最晚走的人。苗豐強還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可看出杜書伍堅持的性格:當年公司交由杜書伍負責籌建神達電腦第一座竹科廠時,杜書伍只要不滿意品質,就是打掉重做,「我也接到不少廠商的抱怨電話。」
杜書伍總說,進入職場的前十年,「就已經把經營企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經歷過了。」
#開創高科技整合服務
聯強國際的成立,把杜書伍的生涯推上顛峰,多年來,他也成為聯強的代表性人物。
聯強國際在三十多年前開創出一個全新的經營模式,從專業通路商概念出發,將過往各自獨立的銷售、配送、維修等項目整合起來,讓高科技產品從生產到配銷成為一條龍的整合型服務。發展至今,聯強營運據點遍及全球38個國家與地區。
但杜書伍本人是工程師背景,為何投入通路行業?
杜書伍表示,他一路歷練下來,體會到資訊產品要普及,必定要靠通路,但通路的布建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投入研發製造,我就去開發通路,比別人早一步布局。」從這個事業的選擇就顯示了杜書伍差異化策略的本領。
杜書伍在交大的同班同學,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曾說,當年他們的同學大多選擇從事高科技產業,唯有杜書伍選擇了「通路」這個競爭激烈,又要管理龐大物資的辛苦產業。
為何選「辛苦產業」,還一做超過三十年?杜書伍認為,通路事業永遠都有新的挑戰和機會,雖然一方面覺得永遠做不完,但也不必擔心同樣的事情做到想打瞌睡。
除了具備策略思維與工作熱誠外,做為一個經營者,杜書伍非常重視可以快速複製的內部管理機制。深知企業經營要可長可久,不能靠「人治」,還得靠「機制」。
認識杜書伍的人都了解他是個「制度狂」。聯強剛成立時規模不大,幹部有限,很多事都要自己挽起袖子來做。杜書伍深知,公司制度設計不能從教科書或別人的經驗抄過來;再加上聯強是一個創新模式,也無從抄起,只好由自己扛起責任。「前面幾年好辛苦,白天上班,下班後晚上就回家設計制度,」杜書伍難得皺起眉頭說,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把公司帶上軌道。
#杜書伍夢想中的新家
聯強國際近期最令外界矚目的動態,是2019年9月以50.87億元,購入南港輪胎舊廠區改建案其中一棟商辦的部分樓層,未來會將總部從已承租超過三十年的民生東路辦公室遷至南港。
聯強在海外布局已久,在全球許多城市蓋過運籌中心和辦公大樓,但位在台灣的總部反而都是租的,直到八年前,現在的總部用地傳出都更消息,才讓杜書伍驚覺,是該在台灣有一個自己的家了。
在杜書伍的職涯中,一共蓋了超過三十棟廠辦,所以他對「蓋房子」很有自信。新大樓設計不假手他人,因為這不僅是聯強未來的家,也是他未來的夢想。
硬體固然重要,更傷神的是軟體。「(新大樓)這個決策,我的壓力很大!」杜書伍認為,企業總部應該要思考百年傳承,必須考量長期的環境變化和使用需求。
新大樓在物聯網的機制和核心軟體,是他花最多心思的地方。軟體必須是開放系統,未來只要升級軟體,就不怕建築功能過時。舉例來說,辦公大樓在上下班和中午休息時間,電梯很容易堵塞,如何讓電梯順暢運作,是大樓相當重要的一環。
為了創造最高的使用效率,杜書伍甚至親自拜訪電梯公司,了解他們的軟體如何設計,未來修改調整的空間如何……連這類小細節都要親力親為。
新大樓預計在2024年完工,由老闆親自量身打造的總部將以何種面貌出現?令人期待。
從大學時代醉心管理,到後來建立制度,杜書伍還有一項與眾不同的嗜好——透過文字傳播新觀念。
從2000年起,他把自己多年經營企業的心得,撰寫成一篇篇管理文章,已累積二百餘篇,超過五十萬字,部分還集結成書,十分長銷。
即使到今天,杜書伍都還在不斷思考有什麼東西可以做為寫作題材,即使在開會時,靈感一來,他就會馬上在手機上寫下標題,有空時再把文字整理出來,「有時興緻一來一個禮拜寫二篇,有時候偷懶就二個月沒寫,」杜書伍笑著說。
#數位轉型收穫成果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聯強國際全年營收預計微幅衰退1.66%,不過下半年業績已回升,12月甚至還創下單月營收374.6億元的歷史次高。這要歸功於推動多年的數位轉型,發揮了巨大功效。
其實聯強在成立初期就推動資訊化,所有制度都要靠資訊化平台來執行。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產生諸多新應用後,杜書伍又發現資訊系統若只做內部管理絕對不夠,幾年前就在公司內部推動數位優化,甚至發展數位轉型。去年疫情,不但剛巧成為驗收成果的機會,更確定這是對的方向。
目前聯強內部資訊已廣泛串連,並利用APP讓員工隨時協同作業,因此去年3月大陸雖突然封閉,但聯強在大陸二十多個據點,連同香港、台灣在內,還是可以維持遠距作業。
聯強推動數位轉型有四項重點。第一是工作模式轉型。就是把一些制式化、勞力密集,像資料輸入這類工作數位化,改由電腦執行,一方面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效率也大幅提升。
第二項重點是管理轉型。以往有許多制式化工作,要花很多時間查核,交給電腦後,只要源頭資料正確,就一定可以產出正確結果,促成內部分工及管理方式改變。
第三項重點是商業模式改變。由於所有資訊數位化,不但可以做到橫向內部連結,甚至縱向與客戶連結。在透明和即時資訊流下,不需要再跟客戶曠日費時地核對資料,使得溝通模式、交易方式等等也跟著改變。
第四項,也是最重要的數位轉型重點,是創造新的商業機會。聯強有一個新的發展重點,就是「營運管理服務平台」,產品的製造商或品牌商,都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取得協助。
在這個概念下,2016年新成立「通達智能運籌」公司,提供到宅服務、專業配送、智慧倉儲、快速維修和技術服務等五大類業務,至今在台灣已提供超過一百萬戶各類家電用品、淨水器、按摩椅等到宅安裝和維修,如同「家用產品的最後一哩(last mile)」,成長潛力無窮。
從創立初期挑燈夜戰擬定公司制度,杜書伍投注了一生心力,使聯強長成今日規模。外界看他總是意氣風發,但他說每天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沒有挫折,就沒有克服困難後的欣慰和充實,「所以有時候要學會憋氣往前走,制度對了才能走得遠。」
文章出處:哈佛商業評論 / 作者:張彥文 / 攝影:池孟諭
#連結閱讀:
1.聯強總裁:制度是我們的信仰
http://bit.ly/34HVdsY
2.我的隱藏版學歷
http://bit.ly/3mZTyHC
3.談紀律不如談自律
http://bit.ly/3q4W2WL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19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5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寫作中心交大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職業窺探:商業開發(bd)到底在做什麼呢?
購票處🎫 https://www.blink.com.tw/event/1426/
《其實,你正在做商業開發——5個解決商業挑戰的行動方案》提到:『BD是一種綜合工作,它不只是一種工作職能,而是多種工作的聚合!』
聽起來很酷吧!
但你真的了解商業開發的工作內容嗎?在你的認知裡『商業開發(BD)』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呢?甚至有人會問:商業開發(BD)與銷售人員(SALES)有差異嗎?
科技發達的21世紀,市場需求快速變化,面對新興的市場,商業開發需要開拓新的產品與市場並透過商業合作的方式來拓展各種潛在的通路市場。面對多變的市場,商業開發亦扮演著多種職務角色。
來聽聽兩位講者的經驗分享,一探『商業開發(BD)』的究竟!
【講座核心】
1.什麼是商業開發?
2.工作內容?日常職務有哪些?
3.所需特質與專長?
4.什麼是商業模式?如何開發商業模式?
5.『什麼樣的狀況下』會需要設計新的『商業模式』?
【講者介紹】
高而芬/線上學習平台 Hahow好學校 執行長特助
高而芬(Rabbie),網路筆名高小兔,熱愛美食、寫作與研究各種有趣的商業模式。經營個人部落格《創業兔筆記》(www.rabbiekao.com),經常分享關於教育科技、商業策略與新市場開發等主題的內容。
畢業於交大資訊與財金管理學系,最有興趣的是傳播科技,最想改變的是教育科技。曾在 FinTech 跨國新創擔任產品經理,目前在線上學習平台 Hahow 好學校擔任執行長特助,協助募資、策略擬定與商業開發。
鄭祤呈/ C.C.Work 兆基商務中心 商業開發 C.C.Work 兆基商務中心 商業開發
現任 C.CWork 商業開發,擅長合作媒合、行銷策畫、專案管理,曾任於橘子集團子公司群募貝果專案經理,貝殼放大顧問部。
【活動資訊】
日 期|2019/11/23(六)
時 間|19:00 – 21:00
地 點|臺北市中正區辛亥路一段7巷4號 (近台電大樓站一號出口)
【講座時程】
18:30 - 19:00 開放入場
19:00 - 19:10 講座引言
19:10 - 19:50 講者一 高而芬/Hahow好學校 執行長特助
19:50 - 20:00 中場休息
20:00 - 20:40 講者二 演講 鄭祤呈/ C.C.Work 兆基商務中心 商業開發
20:40 - 21:00 互動論壇+Q&A
寫作中心交大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打破悶經濟」 林佳龍出書提大台中發展戰略
打破悶經濟,大台中起飛!立法委員林佳龍今(26)日在草悟文創館舉辦新書《打破悶經濟-新區域主義的動力學》的發表會,林佳龍提出「新區域主義」作為大台中經濟發展及中台灣整體發展的戰略,並舉出「港市合一」、「都市規劃權下放」、「財政聯邦主義」三大方向,現場也請到前台南市副市長林欽榮,以及前陸委會副主委、政大國發所所長童振源與談。
林佳龍指出,大台中雖然合併升格,但形式合併卻沒有實質升格,讓台中經濟發展面臨「空心化」與「邊緣化」的危機,更無法發揮帶動中台灣經濟發展火車頭的角色。追本溯源,台中的困境其實是來自整個台灣面對的三大挑戰:全球化讓台灣在區域整合中被邊緣化;民主化後中央大而無當,地方經濟發展停滯;兩岸關係正常化後,對中國的傾斜與依賴更變成一大難題。
林佳龍在《打破悶經濟》這本新書中提出解決以上三大問題的解法:在「新區域主義」下,建立新的中央地方關係和新的國際關係,中央錢、權、人下放,由地方政府發揮競爭力,包括在國內城市間及國際區域間,為台灣注入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大台中為例,就是「港市合一」、「都市規劃權下放」、與「財政聯邦主義」三大方向,建構出大台中經濟發展的戰略。
而在新書發表會現場,也請到為本書參與寫作的前台南市副市長林欽榮,前陸委會副主委、政大國發所所長童振源出席與談,二人一致推崇這本書提出的「新區域主義」觀點,可說是解決台灣「悶經濟」,乃至未來大台中發展戰略,最具創造力及突破性的思考。另外台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呂曜志,也從區域發展的角度指出重構中央地方關係的重要性。
《打破悶經濟-新區域主義的動力學》是由「獨立作家」出版社在十月出版,全書邀集十多位學者聯合執筆,並得到三位前現任經建會主委胡勝正、陳添枝、管中閔,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台經院院長洪德生、交大工學院院長陳俊勳等跨越藍綠的產官學一致推薦,是民進黨中生代裡少見對經濟發展的論述和視野,更是林佳龍為大台中擘畫的經濟發展戰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BETa4ZnJs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IvK0IQsH5Fno4QQ3IDWBua0UDEw)
寫作中心交大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語言中心 的必吃
為提升全國大專校院學生之英語寫作能力,語言教學與研究中心於112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科技英文學分班(遠距課程),歡迎各校學生或社會人士踴躍報名。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2年9 ... ... <看更多>
寫作中心交大 在 110下學期陽明交大&聯發科-閱讀寫作教育公益服務成果發表會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10下學期陽明 交大 &聯發科-閱讀 寫作 教育公益服務成果發表會. 65 views · 1 year ago ...more. 陽明 交大 服務學習 中心. 47. Subscribe. 47 subscribers. ... <看更多>
寫作中心交大 在 Fw: [心得] 林律君中級英文閱讀與寫作- 看板NCTU-Teacher 的必吃
※ [本文轉錄自 neoneon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愛宕有機奈米負離子貓")
標題: [心得] 林律君 中級英文閱讀與寫作
時間: Sun Jul 10 05:42:25 2016
作者: edisonchenya (彥) 看板: NCTU-Teacher
標題: [心得] 林律君 中級英文閱讀與寫作
時間: 2010/01/22 Fri 15:55:10
⊕課名⊕
中級英文閱讀與寫作(外語榮譽學程)
▲教授▲
林律君
★修課年度★
98上
£教了什麼£(課程大概內容。或是額外學會了什麼東西。)
閱讀:1.猜測能力(看題目猜文章接下來描述內容)
2.scan & skim & note-taking
2.限時閱讀技巧等
寫作:1.寫作的技巧和架構(讓文章不再是東湊西湊...)
2.以及在正式學術寫作上應有的方式(架構及用辭等等)
3.文法(畢竟文章文法上錯誤不能太多)
報告:偶爾或有要分小組上台報告,不會需要太長時間(很輕鬆)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1.投影片以及課本搭配使用
2.小班教學(16人)故老師可以記住所有同學名字,互動超級頻繁
3.有時候會分組上台做小報告
▼考試作業▼
1.期中考:限時閱讀 文法訂正 文章架構 引導式寫作(全部於課堂上完成)
2.期末考:限時閱讀 文法訂正 文章架構 引導式寫作(後兩者是take-home,不同期中考)
3.閱讀的worksheet(這學期3次)
4.學術文章寫作(這學期6次)
5.還有一些小零星的作業(找文章 課本習題等)
¥其他¥(是否注重出席率or嚴禁遲到?需要的基礎?)
這是一堂外語榮譽學程
因此有修學程的同學可以優先選課
人數上限通常15~20人
因此想修這類學程課程的同學
可能要先問看看外語中心加選的方式
¢最後想說的話¢
這堂課程對尚未學過寫作的同學很有幫助,能學到很多寫作相關的技巧,
讓自己的文章更有架構。另外也有部分閱讀技巧的教導,但這部分對大部分的
同學來說可能就比較沒有什麼,畢竟高中時就學過很多技巧了!
老師人很好,非常和藹可親。老師也很喜歡和我們底下同學互動,可能會
問底下同學問題,答錯也沒有關係,老師會繼續引導你,讓你完全了解。遇到
特殊節日老師也會拿糖果來班上請同學,向是聖誕節,萬聖節以及跨年等,都
有老師的糖果發送。上課時會有助教隨課,而且助教人也很nice,非常主動而
且熱心。
另外出席率以及遲到等,老師沒有點名習慣,可能全班他都認識的關係!
好像也沒有特別扣分等,不過在期末會有一張自評表,是老師給同學自己評分
的單子,有出席率,課堂參與,課外學習等...。不過老師給分超大方的,他會
完全依照你的自評分數給你分數,如果你給自己太謙虛,他會自動幫你加分。
另外課堂發言可以蓋章,到語言自習中心也可以蓋章,最後護照會回收,
老師會依照上面幫你加分(至多總學期成績5分)。而最後老師要求大家把這學期
的成果自己整理成一份portfolio,他會再依據這份文件做加分依據!
&誰適合修這門課&
這門課適合給認真,而且想衝高分的同學 在下95分,比預期高很多XD
作業量還可以接受,畢竟寫作是需要多練習的
而且適合給想要學習寫作技巧的初學者
不過愛翹課的同學就非常不適合這堂課
人數有點少 不點名老師也都知道誰沒出現
不過老師人還是超親切的~
--
┌──┬┬──┬─┬┬───────────────────────┐
│ ││ ┘ ││ 交大資訊工程系 User: edisonchenya │
│ ─┤└──┐ ││ 次世代 telnet://bs2.to From: 114.38.241.236 │
└──┴┴──┴─┴┴───────────────────────┘
喵 unya:林律君真的是好老師~~~ 01/22 15:55
喵 unya:給分慷慨又親切又超關心學生的~大家都認識> < 01/22 15:56
推 franktiger:推薦這篇文章~ 01/22 16:07
推 tonyhuangtw:推林律君老師 01/22 16:10
推 CCdamon:好老師推一個~ 01/22 17:14
推 advanding100:推薦這篇文章 01/22 17:18
推 yoshi:我愛死林律君老師了XD 01/22 20:09
推 eskr:推好老師:D 01/22 20:52
推 shaoting123:推薦這篇文章 01/22 22:14
推 lichiao:律君是個好老師~~~>////< 01/23 00:06
推 super1111:必推阿~!~~~~ 01/23 02:08
推 carrie10014:推老師~ 分數不錯! 01/23 09:04
腳 wirykl:超棒的=DDDDDD 01/23 11:14
推 dizzybug:推薦這篇文章 01/23 17:11
推 leona0613:推好老師!!!!! 01/24 21:38
推 always112358:推薦這篇文章 01/24 22:13
推 rk1213rk:推薦這個好老師!!!! 01/26 11:55
推 chenanyeh:推薦這篇文章 02/26 09:3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neoneon (106.105.175.48), 07/11/2016 21:04: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