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為什麼?》
你走在一個歐洲小鎮的郊區, 前面看到了一個正在施工的工地, 看到了一位正在建築教堂的石匠. 你走過去問他: 師傅, 您熱愛您的工作嗎? 石匠回答: 我已經記不得砌這道牆砌了多久了… 我只知道我日復一日的頂著大太陽在這裡做工, 我的腰痛得腰死, 我甚至不知道在有生之年看不看得到這間教堂完工.. 但至少這還是一份糊口的工作, 可以讓我一家溫飽.. 你謝過他, 繼續往前走. 沒走幾步, 又看到一位石匠在工作, 於是你又走近問他: 師傅, 您熱愛您的工作嗎? 石匠回答: 我當然熱愛自己的工作啊, 我正在建造一座偉大的教堂啊! 雖然我也記不得我倒底工作了多久, 每天一直這樣砌牆, 讓我每天腰都痛得要死… 我甚至不知道我有生之年看不看得到這座教堂完工, 但最重要的是.. 我是在建造一座偉大的教堂耶!
同樣的工作, 但是對於這兩位石匠師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他們是否擁有”為什麼”?
這一本書其實應該是要先看, 才讀第二本”找到你的為什麼” . 但是我的順序是反過來閱讀. 不過無損對於”黃金圈” 理論的理解, 反而讓我有了更深一個層次的認識
作者Simon Sinek在年輕時創立了一間投資顧問公司, 當時的他意氣風發, 集合了一對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一起創業. 在公司營運的頭三年, 業績蒸蒸日上, 每一年都可以找到新的客戶與他們合作, 每一個人的鈔票都賺得可以把口袋鼓到爆! 但是, 突然有一天他開始產生了深深的焦慮… 他清楚知道公司現在之所以看似鵬程萬里的原因是所有的成員都很年輕, 充滿激情, 而且體力旺盛. 絕大多數的業績都是靠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以及與客戶死纏爛打得到的… 但是, 這樣還以持續多久? 他明白其實他是沒有理想的, 目標就只是賺錢… 等到有一天原來的方法行不通時, 公司很有可能就在短時間垮台!
因此他開始逃避與人接觸, 開始拒絕面對人群. 一段時間後, 他覺得不能繼續這樣下去. 他開始參加了各式各樣的心理與領導力課程, 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一直到一次的課程中, 他聽到了關於人類大腦構造與功能的介紹, 竟然發現這與他在大學時想出來的”黃金圈” 理論不謀而合! 因此他恍然大悟, 再將自己的理論加以擴展, 不但幫助自己從低潮中走了出來, 更積極的開始與人分享這個概念. 因為, 他回憶當初之所以成立投顧公司的原因是為了幫助他人, 他喜歡看到客戶成功以後的喜悅笑容, 這才是他的”為什麼”! 但是正如絕大多數一般人一樣在職場打滾久了, 或是少年得志以後, 反而遺忘了自己當初的初心
黃金圈裡面的最內層是”為什麼”, 就是我們做任何事的理由, 它是我們內心對於自身情感最渴望的聲音. 中層是”怎麼做”, 是我們透過哪一些選擇來我們的理想, 而最外層是 “做什麼”, 意指我們是靠什麼手段來實踐我們的”為什麼”?
想想, 你走進一間3C商場, 在樓面上的各家店員看到你, 就湊過來告訴你: 我們這一家的電腦顯示器有多漂亮, 運算效能有多快, 內存容量有多大, 外型設計有多精美, 價格有多優惠… 你看到他們電視牆上面的廣告也都是在重遇同樣的訊息.. 你都會怎麼回他們? “好的, 我再看一看吧”.. 可是你一轉角進了另一間店家, 店員不疾不徐先讓你看一下他們的宣傳廣告影片: 我們的精神在於挑戰傳統, 而且我們相信”不同凡響”的力量. 而我們的使用的方式, 就是讓我們的產品擁有最精美的設計, 而且簡單好用! 我們是蘋果, 提供給你最好的電腦. 我相信即便是你都還沒了解他們電腦的相關規格是什麼之前, 就已經被打動一半了! 蘋果電腦怎麼會有這種魔力呢?
因為他們先告訴你他們的”為什麼” : 我們的願景, 理想與信念, 而別的公司卻是先告訴你他們的”做什麼” : 他們的產品, 服務與價格…
首先, 在商場上所有銷售手段為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會不斷的大量強調他們的特色, 也就是”做什麼” : 我們的車有最佳油耗, 我們的手機有最強的照相功能, 我們的餐廳有最新鮮的食材, 我們的健身房有最專業的教練與設備… 聽起來很熟悉對不? 越是企圖強調自己的不同, 反而越是與人相似! 因為我們總是習慣由黃金圈的外部望內溝通, 而且頂多到”如何做” 就沒有了. 但是反而遺忘了最重要的”中心價值”
黃金圈完美的與人腦的構造與功能相互匹配. 人類大腦的緣腦, 是較為原始與古老的部分, 負責情感, 反應, 生存與決策. 而新皮質 (新皮層) 是最後發展出來的”智人腦” , 負責理性思考, 分析, 以及語言. 緣腦對應到黃金圈的”為什麼”與”怎麼做” , 而新皮質則對應到”做什麼”. 我們的情感運作都是圍繞在緣腦 (有著”邊緣系統”而取名), 所以很多的時候, 我們會有 ”我說不上來, 但總覺得不對…” , 或是 ”感覺對了, 什麼都對了!”由於緣腦不具語言功能, 因此是以情感與直覺為主導, 而新皮質 (特別是前額葉), 則會幫助我們經情感尋找倒適切的言語加以表達
簡單的來說, 由黃金全由內而外的溝通方式, 可以以真實的情感為起點, 但是假如我們是以外向內, 就會喪失了溫度..
作者又提到了一個”創新的擴散法則”. 我們可以將一般人的行為概分成五大類, 而這些人的比例也形成了一個鐘形曲線: 有2.5%是屬於創新者, 這種人就是會徹夜排隊, 只為了成為這世界上第一批買到新iphone, 或是playstation的狂熱份子, 接下來是早期採用者, 占13.5%. 他們也許不像創新者一樣那麼積極, 但是對於特定品牌與行為也是擁抱一樣的熱情, 有著想要搶先體驗的心態. 這兩種人都是以情感驅動, “跟著感覺走”. 一個品牌的腦殘粉, 就來自於這15.5%的人群, 而這一群人, 則會往後影響後面的34%早期大多數. 在後面的34%後期大多數則比較處於觀望狀態, 他們會先看看試用者的反饋再做決定, 因此忠誠度算是最低的, 所以早期大多數的體驗, 會連帶改變後期大多數的行為. 而最後面16%的落後者則是守舊派, 最討厭變動
所以Simon擔任企業的顧問時, 常常會問他們的高層: 你們公司的腦殘支持者佔所有客戶的幾%? 大多數的公司都會很驕傲地回答: 10%! 這根本不夠, 這個覆蓋率還不及創新者加上早期使用者的15.5%, 也就是剩下有90%客戶是很浮動的, 只要競爭對手給他們更好的優惠, 更多的服務, 他們就會見風轉舵了. 而要贏得這近16%的人群, 要與他們的”心” 溝通, 就是由”為什麼” 出發
假如我們對於自己的工作缺乏 ”為什麼” 的感知, 自身就會感到焦慮或是厭倦, 進而也無法讓服務的客戶產生積極的體驗
但是我覺得Simon在書的後半段提的一點非常好, 有了強大的”為什麼”, 你必須要找到一位了解你的人幫助你執行信念, 不然理想家非常容易因為看不清現實而失敗. 因此有一位志同道合的軍師是非常重要的, 他有能力將想法轉化為現實, 而且可以維持一致性, 不會有偏離航道的可能
使用你的”為什麼” 來感動自己, 打動客戶吧!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Idea創新教學計畫-實踐大學-語言一中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學校語言中心 - 實踐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高雄實踐大學語言中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高雄實踐大學語言中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華龍舟慶端午】活動記錄-實踐大學華語中心學伴社- YouTube 的評價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將族語認證視為原民基本條件——原民會從沒有忘記繼續做殖民者幫兇】
原住民族日時原民會不忘做殖民者的幫兇,在與學生對話的論壇上說未來將族語認證作為配套「門檻」避免某些人謀取短期「福利」,大言不慚說出「如果連語言都不願意學習,怎麼能說是原住民」這類以殖民者姿態完全藐視原住民族被壓迫歷史的屁話。
我知道如果新聞鬧大,原民會一定會為主委緩頰,說他是要針對某些謀取短期利益的人來做配套措施,像是要考公務特考就一定要過初級族語認證之類,但請你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與主委搞清楚:
第一,公務員特考通過族語認證是因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實踐歷史正義、保障原住民族語使用跟傳承的層次上,而不是為了避免有人為短期福利取得身分而設的措施;第二,按照主委的說法,難道這些考上公務員的原住民族人,都是在爭取福利、學族語與文化傳承、語言平等發展無關?原民會不就是在做殖民者的幫兇,口裡說著實踐歷史正義,其實是在防範原住民族人拿到「福利」?
你作為主管機關,是誰、是什麼事情發生,讓你覺得原住民族拿到的福利太多,多到讓你覺得你必須要用族語認證這種例子,來規範族人的身分與認同?你中華民國到底憑什麼?還是因為你是原住民族最高主管機關,你就可以這樣亂講話、不去從反壓迫與反殖民的角度來重新分配資源,只想著要防範族人拿走你中華民國的東西?身分的認同不是為了取得福利,身分的認同伴隨的是歷史與政治經濟層面的正義的實踐,這一點身為原運前輩的主委,我們以為你在夸夸而談原住民族權利邁入新層次的時候,會稍微反思我們尚未回復的權利,結果沒想到一沒有政令宣導之後,你跟學生對談就露出了真面目。
這也是我們最感到困惑的事情,主委說不願意學習就不能說是原住民,甚麼時候語言可以拿來框限原住民族的自我認同了?有沒有想過我們不是不願意學習、而是沒有資源跟能力去學習?甚麼時候原民會是用語言來決定原住民族人夠不夠格?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難怪平埔族群迄今未能正名,就是原民會用這種令人迷惑的觀點,擅自決定他人的意願、不顧歷史脈絡對原住民族語言文化的壓迫,而落得今天殖民者幫兇的下場?不然我們很樂意請原民會告訴我們,你們的「配套措施」打算怎麼做:要辦原住民族良民證嗎?要對每一個原住民族人的認同打分數、規定要幾年內一定要考族語認證嗎?要看族人幾年內拿了多少福利,加分後上大學有沒有每天待在原資中心、不然只能跑去補習數學不准退學嗎?
如果今天有族人選擇不學習族語,那也是他/她/Ta選擇的自我認同,是其所屬部落與族群之間的事,跟你原民會一點無關。你本來就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審查別人的認同,更別提用族語認證,來讓中華民國認證我們是不是原住民,你們沒有資格。
再說一次,你們沒有資格。
最後我們只能說,要考公務員特考的原住民族人們你們自己想清楚,對原民會主委來說,考特考要學族語,這之所以是基本條件,是因為你們就是中華民國避免你們謀取「短期利益」的配套措施,這就是中華民國體制欠缺原住民族主體性思考的悲哀,也是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悲哀。
避免只為謀原民福利而登記身分 夷將:視族語認證為基本條件:
https://reurl.cc/GmRGap
#將族語認證視為原民基本條件
#原民會從沒有忘記繼續做殖民者幫兇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渾沌描述——民族性與系統性種族歧視】
系統性種族歧視在學術界的實況更像是制度性暴力。第一是藉由簡化跟省略原住民族精神與價值觀獲得既得利益/學術credit的剝奪,再者透過學術研究成果滲透到學術市場去宰制沒有話語權的原住民族人;對天性/樂觀等善意族群歧視去營造兩面評價分化族人,同時在漢語中心/漢族中心影響下排斥原住民族地位。剝奪,滲透,分化,排斥,正是Johan Galtung提及制度性暴力/結構性暴力的四種表現。制度性暴力不一定是積極主動的,在由龐大權力與資源結構起來的學術市場,善意族群歧視成為常態代表這種論述的典範化已經形成,在關鍵字背後其實是眾多大學教授、期刊審查委員、學術補助計劃、升等壓力...等等被默許而不被撼動的結構,進而鞏固了這種歧視的詮釋與發展空間。
典範轉移往往是緩慢而艱難的過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種緩慢推移的潛移默化,一旦善意族群歧視繼續不被重視,那麼它是否將跟著新理論與觀點的發明結合繼續殘害下一個原住民族世代呢?我想用這篇論文來舉例,大家應該也會更明白公開譴責並抵抗學術界系統性種族歧視的重要性:這篇論文是王雅玄在2008年於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提交的〈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論文。我們摘要一下,這篇研究的目的是:
引導基層教師進入社會情境及其成長過程中族群經驗之歷史片段,從中瞭解在社會脈絡下,對多元文化素養內涵的理解與實踐策略。
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認知、情意與技能面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
二、 瞭解原住民中小學教師在文化、族群與語言面如何實踐多元文化素養。
而它的研究立場是:
本研究從原住民教師及其文化背景來探索其所理解、所實踐的多元文化素養,並挪用人類學研究觀點,認為族群有其共通特性,可以在個別的個人身上找到屬於這族群的共通特性。假設個別的原住民身上有與其社群相類似的族群文化觀(Benedict, 1935),故不蒐集大量樣本進行調查,亦不預設研究對象的代表性,因為在每一個民族許多不盡相同的個人中總可找出所謂的民族性(李亦園,1992),所以應深入個別訪問原住民教師,以掌握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內涵與實踐。
全文大家就自己去查詢,我們建議大家去找2005年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針對49個文化進行調查,發現其文化人群並沒有所謂平均的人格特質。2005年的實證研究。而王雅玄在2008年,引用1935年及1992年的論述來做為立場,結果是甚麼?就是在結論的部分,持續用錯誤描述誤導大家:「但私底下面對不同族群學生則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例如在生活輔導方面依學生不同『民族性』與之相處」,所以是遇到布農族學生就找其他七個學生來唱「八部合音」嗎,還是遇到阿美族學生問他們今天怎麼不跳舞?這篇論文連同台東大學教育學報,收錄在TSSCI期刊(科技部補助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資料庫),你沒看錯,這就是一個種族歧視典範化的過程。研究者用過時/錯誤研究作為立場,一路進到國家級期刊的學術殿堂裡。我們閱讀論文好幾次,仍然想不通為何需要用民族性作為立場支撐自己的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難道不覺得矛盾嗎,這種充滿渾沌的描述過程,真的可以作為學術界、教育界的參考嗎?
是時候重新檢視學術界的陋習。雖然我們無法及時改變制度性暴力,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開始學會辨認它們的面孔:一起關注原住民族相關研究,支持你所在的學術領域去進行尊重族群差異的批判性思考,支持從原住民族主體性出發的研究。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我們常常會有一種「想當然爾」,或「理所當然」這樣的信念。就是呢,我的選擇就是大家的選擇啊!我想多數人可能跟我想的都一樣啊!類似像這樣的想法。
然而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值得挑戰的哦!就像我常說的嘛,如果你認為的都是對的,而且這世界真的都是這麼運作的話,那你早就沒有問題啦,你應該是半仙不是嗎?
可事實上都不是如此,只是每次講到這邊的時候,有很多人哦,臉上就會透露出一種歪歪的感覺,就是呢不太認同!
因為他仍然相信他的想法是多數人的想法。沒有關係哦!我來跟你分享一個美國史丹佛大學,他們在1970年代末,所做的一個實驗。
這個研究團隊呢,問具集在實驗室的大學生,他們能不能拿著上頭寫著「悔改吧」,有一點像在傳教這樣的一個板子。
在校園裡面繞一圈,然後觀察學生的反應,同時再告訴他們,如果你不想這麼做,你可以用其他的實驗去替代。然而有些人就同意了這個實驗,而有些學生就拒絕了。
那在這些學生表達完自己參與實驗的意願之後,研究團隊就請學生推測,在自己的學校的學生裡面,大概會有百分之幾的人?當他們被同樣的要求要參與這個實驗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回答yes,那有多少人會回答no?
結果呢資料分析發現哦,那些願意參與實驗的學生,他們預測在史丹佛大學的學生裡,大概會有64%的人,和自己做同樣的選擇,也跟自己一樣,願意參與這個實驗。
但是那些不願意拿這個板子、不願意參與這個實驗的人,他們預測大概只有23%的人,會願意幹這種蠢事喔!
所以呢,這個研究結果也告訴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認為,跟自己做相同決定的人會比較多。
然而如果進一步的跟這些人做訪談,那些同意拿「悔改吧」這個牌子的學生哦,他們對於呢,要拿著這尷尬的牌子繞校園一圈,都會自我解讀成以下幾個狀況:
比如說,他們會講哦,遇到認識的人就告訴他們,我只是參與實驗就好了,不用覺得丟臉。
再不然就是他們會說,如果一定要參與實驗的話,那這種新的嘗試會比較值得,不要去做那些,沒有人知道、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
也就是說喔,他們認為拿這個標語沒有太大的問題、沒有什麼心理障礙。但是那些不同意拿這個蠢牌子的這些學生哦,他們會覺得這個實驗,荒唐又無腦啊!
他們會說,既然要拿這種標語,那其他人會怎麼看我呢?再來,又不是一定要拿那種東西,才能知道大家的反應,想也知道,結果很明顯不是嗎?再來呢,反正只是為了學分做的實驗,誰要做這麼荒謬的實驗啊!
你看哦,這兩方的人馬,他們各自都有各自的說辭;而且呢,他們都還堅信自己的說辭,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自我中心。
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觀點,跟想法來評斷他人;也就是說,我們很容易去預設他人。而這個預測在心理學裡面,叫做「錯誤共識效應」。
我們誤以為自己的意見、喜好,信念,行動,比實際上的更加常見。然而我們的諺語不是說了:「一樣米養百樣人」嗎?
你可能聽到這邊,可能會吐槽喔,說其實有另外一句是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OK你要這麼說,我也沒什麼話好講哦!
但是呢,請你回到你真實生活裡仔細想想,如果你還是會遇到很多的不順遂,或者是呢,別人常常做一些讓你覺得意外的事。
再不然就是,你在人際裡面常常是有一點辛苦的,那麼你還要繼續相信自己以為的,就是大家以為的嗎?
還是你願意去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的是去理解;因為只有理解才有溝通的可能,只有溝通才能夠達成共識,不是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Podcast。
在Podcast裡面呢,無論你是用蘋果手機還是Android手機,都有內建的Podcast服務;你可以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都可以搜尋到我們的頻道,並且訂閱我們。
當然了,你如果要使用Spotify或是Soundon的服務,也歡迎你去下載這個APP,在裡面也可以找到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明年的4月18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我遇過很多人告訴我,就是他的人生裡,總有一天他要好好的寫作。那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你寫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作家,也不是為了什麼特定的目的;純粹是一種生命的實踐與滿足。
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們的【寫作小學堂】。
這一門課喔,由嘉玲老師擔綱,她會帶著你回到文字的本質,還有你個人的本質,讓文字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當然了,如果你要把它用在工作,那也會很有幫助;然而如果你要把它用在自己身上的話,那麼你的生命會變得更豐富。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4月18號的這一門課名額在倒數了;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能夠在4月1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自說自話、固執、缺乏眼神交流;
被排擠,被誤解……
亞斯兒並非不需要朋友,
只是需要有人聽懂他們的語言。
他能表達,卻因說話太直、缺少同理而被排擠;
他很聰明,對興趣專注鑽研,卻窄化了與同學的互動;
他超執著,計畫中的事未達成,就大哭大鬧……
所有亞斯兒教養的困難,都在上學第一天開始,愈演愈烈。
寫實案例╳教養祕訣,給亞斯兒父母、老師們的教戰守則
獨來獨往的亞斯,容易被捉弄的亞斯,對身體距離敏感的亞斯,歇斯底里的亞斯,不看人的亞斯,容易誤解外在訊息的亞斯……所有令亞斯兒父母擔憂的困境,用最溫柔、對症的教養方式解決。
「亞斯伯格症」在臨床診斷上被除名,但孩子原有的亞斯特質依然存在。這些學齡前易被忽視的特質,到了學校便會隨團體生活一一浮現,甚至引來排擠、霸凌現象。
在家長、教育界廣受信賴與好評的王意中心理師,從24則親師都能感同身受的小故事說起,接著針對亞斯兒的兩大核心問題:待加強的社會與溝通能力、固著的想法與行為模式,親授「溫柔教養」的祕訣,讓總是獨來獨往的亞斯兒也能快樂上學、順利交友,在被理解中成長。
本書關注對象包括:
‧DSM-IV中,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孩子。
‧DSM-5中,歸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光譜較輕微一端的孩子。
‧未符合ASD的診斷,但伴隨人際溝通與社會互動困難、固著的想法與行為、興趣狹隘等特質的孩子。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著作包括《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臺北建築的影像──凌宗魁
凌宗魁簡介
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曾任職於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等,現為國立臺灣博物館規畫師。著有《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一)》、《圖解臺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Brick Taiwan:積木臺灣經典建築,用樂高積木打造43個古蹟與地標》。
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簽名版)
作者: 凌宗魁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繪者: 鄭培哲
出版社:遠足文化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8/05/30
語言:繁體中文
梁實秋故居
106 台北市
雲和街11號
02 2363 4598
故居星期一二三公休(但可接受團體導覽報名)開設課程與活動讓大家在故居的空間裡交流與學習。
參觀費用:50元(附贈明信片或棉襪)憑殘障手冊免費,身心障礙者憑証含陪伴者ㄧ人免費
課程資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學校語言中心 - 實踐大學板 | Dcard 的必吃
語言中心 的老師態度都很不佳也…對ETP學生一個樣對其他系學生另一樣不知道在跩什麼… - 學校,語言. ... <看更多>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高雄實踐大學語言中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必吃
校內學習資源- 語言中心- 實踐大學提供英文檢定模擬試題(全民英檢、新多益、托福等測驗),並自動記錄個人線上學習成果。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語言二中心. Language Center, .. ... <看更多>
實踐大學語言中心 在 Idea創新教學計畫-實踐大學-語言一中心 - Facebook 的必吃
Idea創新教學計畫-實踐大學-語言一中心. 31 likes. IDEA英文增能教學創新計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