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醫師,不哭】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
副部長 沈煌彬醫師
無論我怎麼低調經營,總是會有一些婦癌患者找上我,我想這是緣份吧。這群患者照顧起來特別花時間。從診斷、檢查、治療、併發症處理、臨終安寧,都需要溝通,也更需要對人性的理解。以前Y教授常常講一個故事給我聽,他年輕時有次因為替患者難過,在停車場角落哭,就被他的老師逐出師門。所以他叫我不要隨便哭,不然他也要把我逐出師門。
其實我不太哭,只是患者常被我說哭了。
上個月,我住院患者中有四個癌症患者。護士一直罵我,說我怎麼收那麼魯的患者,很好奇說要跟我查房,查完之後,換護士在護理站哭了。
A女士,老病人了,手術很成功。現在是卵巢癌末期,每次抽血報告,都是爛到爆。我的學生每次都想幫她做一堆侵入治療,都被我擋下了。我常跟學生說,我們是治療病人,不是治療數據。A每次只要接受化療,就會休克,住加護病房,我們該選擇放手了。後來什麼都沒做,她也撐了很多年。只是最近兩年,很少遇到她女兒。我間接得知她女兒戀愛了,跟男友住在一起,或許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會讓她尷尬吧,她也就很少跟家裡聯絡了。那天巧遇她女兒,我跟她說「媽媽日子不多了,妳可以多來看看她,如果妳的男朋友是值得終身依靠的對象,她應該來看看妳媽媽的」,她眼淚瞬間滑落。
B女士在家流血一年了,想說應該是更年期現象,一直沒就醫。那天來到門診,趕緊幫她切片,證實是子宮頸癌,還意外查出其他傳染病。詢問病情時,不是在跟我討論她的治療,而是哪種子宮頸癌疫苗適合她女兒打。B女士年輕時遇人不淑,常在家暴中度過,直到前幾年她先生因病過世,她才覺得人生比較輕鬆一點。護士一直跟我抱怨她女兒很機車,到處挑剔,叫我去罵罵她。我跟她女兒說,「你一定很心疼媽媽吧,很想為她多做點,是嗎?」她女兒啜泣地說,「我媽媽年輕時這麼辛苦,剛要輕鬆點,為什麼只剩六個月。」我不經意的看到她大腿不自然的瘀青形狀,我跟她說「妳媽年輕時為了妳,無法離開妳爸。妳現在長大了,多愛自己一點,多陪陪媽媽,離開不適合妳的人,這是媽媽的願望。」接著我轉身離去,彷彿聽到了哭聲。
子宮頸切片檢查流血 在 婦產科 沈煌彬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肌瘤,也要小心子宮頸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海扶刀中心主任 沈煌彬博士
幾乎每個不正常出血的患者,我都會做內診。病人都會很驚訝說「我現在在流血,怎麼檢查?」
其實,流血時檢查更準,可以清楚看見血從哪裡來。有點像下雨天時,更容易看出哪裡漏水。
上個月意外診斷出兩個子宮頸癌。
53歲女性,子宮肌瘤很多年了。一天到晚亂出血。每次出血,就是到醫院拿止血藥。照例,他又來拿藥了,偏偏遇到我這個龜毛醫師。堅持內診。鴨嘴一放進去,陰道壁滿滿的癌細胞。子宮頸癌第三期。
44歲女性,我的幼稚園同學。照例要來拿止血藥。每年也有在做抹片。一內診,子宮頸有個地方一直在滲血,趕緊入手術室切片。子宮頸癌第一期。
如果有肌瘤,有不正常出血時,別忘了也有可能是「子宮癌」或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切片檢查流血 在 黃鐙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可愛,最喜歡,
她也是最任性的朋友/導演⋯
身體會告訴你它不舒服,
那就要記得休息⋯
Love u❤️
5/25有空可以聽聽她的分享,
本人很可愛唷~
#管理員
「對自己真正渴望的快樂,永不妥協。」
她是陳慧翎,金鐘獎導演,去年執導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廣大討論——在反應熱烈的背後,來自癌症復發後的反思。
#第一次檢查就發現異常
一向對拍片要求完美的慧翎導演,已拿下多次金鐘獎,在外人眼中,拍攝對她而言應該游刃有餘——但實際上,她經常在執導過程中,將手指摳到流血,每次拍、每次都緊張。
因為數次於非生理期出血,慧翎導演漸漸察覺身體的不對勁,到醫院做了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發現高度細胞病變。
切片後,確診為子宮頸癌。
準備進行子宮根除手術時,由於醫生從MRI影像中已看不到癌細胞,因此手術臨時喊卡,變為定期追蹤檢查。
#妳的身體不是妳的身體
對導演而言,拍片是快樂的泉源,不是壓力的來源。於是她馬上便重回工作崗位,繼續節奏緊湊的執導生活。
三年後,當導演開始著手拍攝新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時,又發現開始有非經期出血的現象,明知身體有狀況,但她仍選擇繼續投入工作。
後來回醫院追蹤檢查,發現腫瘤已逼近四公分,但無法立即手術,於是醫生決定以化療、放療作為主要治療方式。
#癌症復發後的反思
當初自己的父親就是罹癌過世的,也曾因爲工作在安寧病房拍過片——所以導演大概知道,『癌症』整個治療過程,是怎麼一回事。
那是導演第一次放下工作,思考自己的人生:
「如果生命只剩下九個月,是不是應該要為自己做點什麼呢?」
以前的她,總是為家人、為團隊、為別人做事,卻從來沒有好好重視過自己內心的聲音。
「如果我只剩下這一部片可拍,我想要說什麼?」
「我還要妥協嗎?我還要討好別人嗎?」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2.0
慧翎導演提到,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善待自己』,需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除了學業分數的壓力外,還要時時刻刻對自己打分數,總是覺得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在台灣普遍的教育觀念下,小孩是沒有發聲權的。
即便發言,也會得到『我是為你好,以後你長大就知道。』的結論。
慧翎導演知道,較年長的的父母輩,已很難改變。
但她期盼,透過戲劇,可以讓年輕一輩的父母產生共鳴,給下一代更好的教育環境。
病情穩定後,導演重回劇組——這次,她將罹癌的經驗與反思,融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重新定調了整齣戲的調性,成為最後大家看到的樣貌。
#更樂觀豁達的人生
2018年七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公視上正式開播,網路反應熱烈。但在十月,慧翎導演卻又迎來了癌症第二次復發。
提到復發,日前剛完成化療的導演,淡定的說著:
「已經發生了,所以不可能不接受,只能面對。」
過去很執著和要求完美的慧翎導演,現在已學會放過自己。開始透過瑜珈調整呼吸,在過程中了解自己身體的極限,探索內在的改變,不追求外在的虛像。
「因為不可逆,不能交換,只能面對。」
「如果妳開心也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
那何不開心一點呢?」
這樣說著的導演,眼裡閃閃發光。
我們知道,
這就是導演對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快樂,
永不妥協的模樣 : )
#面對快樂
#我們一起永不妥協!
想聽慧翎導演的現場分享,歡迎報名這個月 5/25(六) 14:00~17:00 在台北的講座: #我們與病的距離
FB活動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5829490468333/
活動通報名頁: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4210713511748000668
/
文字:謝旭如 / 癌友有嘻哈 HiphopAni
採訪:謝旭如
專案企劃:蔡孟儒 / 米娜哈哈記事本
/
以上內容,
特別感謝合力夥伴 #百靈佳殷格翰 和 #慈濟基金會 支持!
也感謝所有有參與 #我們都有病的訂閱集資 計畫的大家,因為有你們每個月的小額贊助,我們才能保持每週定期的產出和更新!
如果您也認同 我們都有病 的病友故事計畫,而且願意每個月贊助90~360元銅板小額,支持我們持續產出更多專訪的話,也歡迎加入我們的訂閱集資計畫!
贊助通道→ http://se.piee.pw/EBZ43
/
如果您也想分享你自己或是親友的「有病故事」,歡迎投稿!
病友本人、照顧者、陪伴者,或是第一線醫病人員的故事,都歡迎唷!
投稿通道→ http://se.piee.pw/E28DR
我們一起用知識和故事,
打造友善病友的社會吧 : )
#FUN大視野想向未來
#青年公益實踐計畫
#我們都有病
#我有病我驕傲
#我沒病挺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