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7/16)是「世界蛇日」,讓我想到一件事。
其實我並不算是小時候特別愛大自然跟生物的孩子,程度我自己評估,大概是平均再低一點。最多就是灌蟋蟀、找褪下的蟬殼這樣。
在中小學念自然跟生物課,就當作「背科」解決,就算完全沒有接觸到生物,還是可以拿高分。大學成為文科生之後,跟大自然的接觸大概就是跟電視裡 Discovery 與國家地理頻道的偶然相會。所以直到 10 年前開始經營泛科學,選擇文科生路線的我生活中是沒有什麼「野生動物」的,當然其實他們一直都在,只是我不在乎也沒有「感覺」。(註)
但接著就起了很大的變化。
因為泛科學的關係,我讀了很多生物生態領域的科普書、文章、甚至原始論文,結識了很多台灣的科學家、教授跟學生,他們有的研究蟑螂、有的研究蚊子、有的研究蜘蛛、有的研究鳥(特別是雞)、有的研究蛾蝶、有的研究鱷魚、有的研究蛇、有的研究恐龍、有的研究水蛭、有的研究隱翅蟲、有的研究陸蟹、有的研究鯨豚、有的研究海龜、有的研究鷹、有的研究穿山甲、有的研究蠑螈、有的研究青蛙、有的研究細菌、有的研究植物、有的到世界各地發現新種、有的在台灣就發現新種。以上大概只是我踏入這個大觀園之後見識到的萬分之一,而我能做到的頂多也只是「見識見識」。
但因為認識這些台灣的生態生物研究者,看到他們在做的事,他們如何討論、如何描述、發在臉書上的圖、研究以及自己的見解,覺得自己好像開始可以用他們的視角,貼近這些野生動物。久而久之,我開始模仿、內化他們看待生物的方式,對野生動物越來越感興趣,具體來說,我發現我對各種其實我沒有實際接觸過的生物,或是原本在我眼皮下卻總是被忽略的生物,感覺突然敏銳起來,也親切起來,觀察時會注意各種以前沒有想過的細節(雖然只是用肉眼)。前幾年有個機會首次接觸蛇,我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害怕,而是覺得很好奇,很想細細觀察;我很清楚那「不害怕」並不是自然的、原本的我,而是幾年來因為泛科學而養成的新我。
當然,不只是生物領域開了眼。因為泛科學、因為這份工作接觸的所有科學領域,讓我對萬事萬物都有了不同的看法,而且總是在變化,儘管我所知的程度只是皮毛上的一粒微塵,就已經很有啟發性了,也讓我10年來樂此不疲。這樣的轉變對當年國中畢業時那個堅決抗拒理科的我來說應該是完全想不到的。
所以,我每次到外頭演講跟「科普閱讀」或「科學素養」有關的講題時,我都建議聽眾中的老師跟家長,除了提供優質的內容給孩子以外,更要善用「從眾」的力量:透過數位管道,讓孩子可以看到台灣的科學家在做的事,看到科學社群如何興致勃勃地討論自己熱愛的科學主題,直接跟科學家學科學素養。起碼這樣的做法在我這個本該早就定型的成年人身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畢竟,科學素養不是個人的特異功能,而是群體賦能。
延伸閱讀:
我跟科學絕交(然後又合好)的故事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3707
如何讓孩子愛上科學?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3702
這本談科學素養的書出版 22 年了,我們為何還在談科學素養?——《科學素養》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39409
「科學生」問卷,歡迎國中生、家長、與老師填答
https://www.surveycake.com/s/oVN8m
註:雖然在創設泛科學之前有一陣子很常去蒙古國的牧區,但那時候還沒有開科學眼,所以其實沒有把野生動物跟生態給看進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提供 #新北市 莘莘學子優質、安全、完善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資源充足的教育下快樂成長,是市府給家長們最好的交代。今天施政報告影片將以「#推動特色教育」為主軸,說明 #新北市 目前特色教育規劃及發展狀況,培育更多專業人才,與國際接軌,提升競爭力。 🏫 #青年就業 - 受到疫情影響,的確影響應屆畢業生...
大觀國中畢業 在 侯友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提供 #新北市 莘莘學子優質、安全、完善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資源充足的教育下快樂成長,是市府給家長們最好的交代。今天施政報告影片將以「#推動特色教育」為主軸,說明 #新北市 目前特色教育規劃及發展狀況,培育更多專業人才,與國際接軌,提升競爭力。
🏫 #青年就業 - 受到疫情影響,的確影響應屆畢業生就業,除配合中央「#青年就業獎勵計畫」,市府也推動相關協助方案,應屆畢業生若兩個月內無法就業,可領尋職津貼最高1萬5千元,也可選擇職業訓練費用補助最高2萬元,全力輔導青年就業。
🏫 #STEAM大聯盟總部 - 去年於 #新北中和 #自強國小 啟用全國唯一矽谷級新北STEAM大聯盟總部,採 #廊帶設計,引進 #智慧積木機關牆、#師培中心 等,打造新北STEAM教育品牌。
🏫 #無人機教育體驗中心 - 全國首座無人機教育體驗中心在去年於 #新北板橋 #大觀國小、#大觀國中 啟用,建置專業 #飛行練習棚,學生可透過程式設計操作挑戰各種飛行任務。
🏫 D.School - 今年開辦新北市第一所將 #生科課 向下延伸幼兒教育的「D.School」,發展五歲前開始學、月月有主題、天天動手做的「#五月天計畫」。
🏫 #美強生校園-預計4年投入84億,以 #美感、#補強、#生態永續 三面向出發,落實校園安全保障,打造優質學習環境。
每個學生都是未來的棟樑,適性發展,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新北市陪著大家朝著目標邁進。
#拚防疫也拚市政 #安居樂業 #侯友宜
大觀國中畢業 在 Chen L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週我非常榮幸受邀回到母校擔任⠀
「台大中文系職涯發展講座」的講者⠀
也很高興在講座上認識了 @justfont 的創辦人蘇煒翔學長⠀
嘖嘖,看看台大中文是不是出人才,哈哈!⠀
⠀
我預想很多人最直接的問題會是「 #為什麼會選擇成為YouTuber? 」⠀
好似有天我坐家打坐,就發現我想做自媒體一樣,但完全不是這樣。⠀
我是個內在充滿衝突的人,我每天都在不斷和自己打架,⠀
而我的職涯發展結果是 #長期內在不停的衝突與和解 。⠀
⠀
我最主要的三大內在衝突如下:⠀
🔺中文 v.s. 英文⠀
🔺學者 v.s. 網紅⠀
🔺士人 v.s. 商人⠀
⠀
首先,#中文v.s.英文。⠀
我從中文系畢業,最後卻在英語教學的領域。⠀
當初我選擇中文系並不是因為「分數剛好」這種毫無羈絆的理由。⠀
我是真的很喜歡文學:文學獎、青年社、報紙副刊,⠀
我曾經承載著所有hashtag文青關鍵字。⠀
當年皇冠再版張愛玲,我眼看那封面奇醜,⠀
當年打工又家教的我,居然到各家二手書店,⠀
砸錢供養了一套美麗的舊版張愛玲全集。⠀
就連我住在加拿大,每晚播的也是蔣勳老師講紅樓夢,⠀
蒙特婁市區小公寓被我住成大觀園。⠀
⠀
我雖然喜歡中國文學,但那真的只是一部分的我;⠀
還有一部分的我,非常喜歡 #學英文。⠀
自從我有意識以來,我接收的資訊,⠀
包括書籍、雜誌、音樂、影劇,有一半是英文。⠀
換句話說,我的世界觀有一半由英文這套符號所建構的。⠀
去年我到LA聽Avril Lavigne的演唱會,席間我突然想起:⠀
“Complicated” 這個字,我就是從Avril的歌學到的。⠀
國中時我會拿著隨專輯附贈的歌詞本,一個個字查快譯通⠀
(我到底怎麼可以說出如此顯露年紀的話),只為了聽懂她唱什麼。⠀
十五年後,我在美國/加拿大用英文生活,⠀
而且我聽得懂Avril在台上說的每個字、每句話。⠀
⠀
十多年對學英文的喜歡跟執著,⠀
讓我看清文學不過就是個無法滿足我的情人🌧
⠀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大學到加拿大交換,⠀
接著回台灣工作存錢,又回到加拿大念碩士。⠀
我在溫哥華交換的時間,更認識說英文的自己,⠀
再加上溫哥華有許多華人,我也能繼續說中文。⠀
我看見了 Best of both worlds(兩全其美)的可能,⠀
當時我只有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我住在加拿大,中文 v.s. 英文的衝突就能和解。⠀
⠀
不過世事當然沒那麼粗暴、簡單。🌝⠀
內在衝突若能從物質世界解決,那世界就太平了。⠀
搬到蒙特婁之後,法語區的生活讓我毫無歸屬感。⠀
這讓我我開始對「語言與身份建構的關聯」產生興趣。⠀
過去我總認為我必須在 #中文與英文之間做出選擇:⠀
只能說一種語言、只能做一種語言的自己,下好離手。⠀
不過我在語言學的研究中學到:⠀
其實「語言標籤」,例如中文、英文、法文,⠀
只是「社會」建構的,在「認知上」並不存在。⠀
也就是沒有所謂「中文腦」、「英文腦」。⠀💬
無論一個人會多少語言,在認知上都只有一個系統。⠀
而這個系統就叫 “idiolect” (#個人語)。⠀
雙(多)語者在理解這個世界與創造意義的時候,⠀
是用整個語言的系統,也就是他們的「個人語」。⠀
⠀
換句話說,我的「語言」本來就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
而是我的#個人語⠀
——其中有中文、英文,也有高級中國文學跟低俗英文slang😂
#雙語者並不是兩個Native speaker的總和 #雙語者本身有自己的語言。⠀
至此,中文 v.s. 英文的內在衝突也得到了化解,⠀
我學了20多年的英文,才終於建構了雙語者的身份認同。⠀
⠀
我在頻道常常聊建構雙語者身份認同,⠀
甚至頻道的宗旨是也是「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雙語者」。⠀
這也說明了為何我對中英夾雜這麼有興趣,⠀
因為唯有直面討論語言混雜,我們才能化解中文v.s.英文的矛盾。⠀
⠀
只能說:⠀
中國文學給了年輕的我靈魂救贖;語言學給了成年的我生命意義。⠀☺️❤️
⠀
你還在疑惑我為何選中文系?⠀
老實說如果你能看我得下我寫的千字文,我就算學有所成了吧~⠀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個衝突的故事,如果想聽我聊 #學者v.s.網紅⠀
留言突破100則,我就改天再來寫!⠀
⠀
#我的天這篇我寫一個半小時 ⠀
#byelingual⠀
#我的本名是珮玲沒想到回去變成lilychen⠀
#沒關係都是我的名字都是我的樣子
大觀國中畢業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提供 #新北市 莘莘學子優質、安全、完善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資源充足的教育下快樂成長,是市府給家長們最好的交代。今天施政報告影片將以「#推動特色教育」為主軸,說明 #新北市 目前特色教育規劃及發展狀況,培育更多專業人才,與國際接軌,提升競爭力。
🏫 #青年就業 - 受到疫情影響,的確影響應屆畢業生就業,除配合中央「#青年就業獎勵計畫」,市府也推動相關協助方案,應屆畢業生若兩個月內無法就業,可領尋職津貼最高1萬5千元,也可選擇職業訓練費用補助最高2萬元,全力輔導青年就業。
🏫 #STEAM大聯盟總部 - 去年於 #新北中和 #自強國小 啟用全國唯一矽谷級新北STEAM大聯盟總部,採 #廊帶設計,引進 #智慧積木機關牆、#師培中心 等,打造新北STEAM教育品牌。
🏫 #無人機教育體驗中心 - 全國首座無人機教育體驗中心在去年於 #新北板橋 #大觀國小、#大觀國中 啟用,建置專業 #飛行練習棚,學生可透過程式設計操作挑戰各種飛行任務。
🏫 D.School - 今年開辦新北市第一所將 #生科課 向下延伸幼兒教育的「D.School」,發展五歲前開始學、月月有主題、天天動手做的「#五月天計畫」。
🏫 #美強生校園-預計4年投入84億,以 #美感、#補強、#生態永續 三面向出發,落實校園安全保障,打造優質學習環境。
每個學生都是未來的棟樑,適性發展,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新北市陪著大家朝著目標邁進。
#拚防疫也拚市政 #安居樂業 #侯友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XVxTwygKcA/hqdefault.jpg)
大觀國中畢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如果罹患了重度腦性麻痺要走出家門其實很不容易!不過,繼續要來的這位生命鬥士,雖然是重度腦性麻痺的患者,不過他不但讀到研究所,還考到了許多電腦證照,他也是今年周大觀熱愛生命獎章的得主。
這張小學學生證,看起來比一般小學生還要超齡,因為銘哲15歲以前都在家裡,重度腦性麻痺的他從小就被學校拒於門外,直到15歲,他跟著兩個讀大學的姐姐到東吳大學旁聽、參加大學生的活動、也參加大學社團,開始走出家門、看世界。
就這樣銘哲15歲開始,白天讀大學、晚上到國小讀夜補校,一路從國小、國中讀到大學畢業、考上碩士、穿上碩士畢業服,陳爸爸說,很多身心障礙的孩子不是笨,而是沒有機會。
雖然無法拿筆寫字、也不能翻書閱讀,但是銘哲有電腦這個好朋友,下巴代替手,課本內容掃描在電腦裡、姐姐為他做的筆記也在電腦裡,大學讀資訊傳播、研究所讀數位媒體設計,透過電腦,銘哲開始設計網頁、設計logo,學以致用,未來如果沒有繼續讀博士,銘哲最想自己開工作室。
克服身體、環境、及社會各種障礙,開工作室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幫助更多重度障礙者。
有突破自我、不斷學習,銘哲是第三屆總統教育獎得主,家裡客廳的一角,擺滿各界對他的肯定,今年他也榮獲周大觀熱愛生命獎章,他說得獎除了是鼓勵,也激勵自己要繼續更努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0c4y4_TpPo/hqdefault.jpg)
大觀國中畢業 在 市立大觀國中榜單109 - 全台國中情報 的必吃
全台國中情報,大觀國中評價,大觀國中美術班評價,大觀國中校長,大觀國中特色,大觀國中升學,大觀國中ptt,大觀國中校園地圖,大觀國中畢業. ... <看更多>
大觀國中畢業 在 大觀國中第八屆畢業生^_____< | Facebook 的必吃
大觀國中 第八屆畢業生^___ __<. . Private group. . 272 members · Join group. About this group. 抱歉只有第八屆小綠可以加入^^ 這是我們的地盤哈哈哈哈哈X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