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非常榮幸受邀回到母校擔任⠀
「台大中文系職涯發展講座」的講者⠀
也很高興在講座上認識了 @justfont 的創辦人蘇煒翔學長⠀
嘖嘖,看看台大中文是不是出人才,哈哈!⠀
⠀
我預想很多人最直接的問題會是「 #為什麼會選擇成為YouTuber? 」⠀
好似有天我坐家打坐,就發現我想做自媒體一樣,但完全不是這樣。⠀
我是個內在充滿衝突的人,我每天都在不斷和自己打架,⠀
而我的職涯發展結果是 #長期內在不停的衝突與和解 。⠀
⠀
我最主要的三大內在衝突如下:⠀
🔺中文 v.s. 英文⠀
🔺學者 v.s. 網紅⠀
🔺士人 v.s. 商人⠀
⠀
首先,#中文v.s.英文。⠀
我從中文系畢業,最後卻在英語教學的領域。⠀
當初我選擇中文系並不是因為「分數剛好」這種毫無羈絆的理由。⠀
我是真的很喜歡文學:文學獎、青年社、報紙副刊,⠀
我曾經承載著所有hashtag文青關鍵字。⠀
當年皇冠再版張愛玲,我眼看那封面奇醜,⠀
當年打工又家教的我,居然到各家二手書店,⠀
砸錢供養了一套美麗的舊版張愛玲全集。⠀
就連我住在加拿大,每晚播的也是蔣勳老師講紅樓夢,⠀
蒙特婁市區小公寓被我住成大觀園。⠀
⠀
我雖然喜歡中國文學,但那真的只是一部分的我;⠀
還有一部分的我,非常喜歡 #學英文。⠀
自從我有意識以來,我接收的資訊,⠀
包括書籍、雜誌、音樂、影劇,有一半是英文。⠀
換句話說,我的世界觀有一半由英文這套符號所建構的。⠀
去年我到LA聽Avril Lavigne的演唱會,席間我突然想起:⠀
“Complicated” 這個字,我就是從Avril的歌學到的。⠀
國中時我會拿著隨專輯附贈的歌詞本,一個個字查快譯通⠀
(我到底怎麼可以說出如此顯露年紀的話),只為了聽懂她唱什麼。⠀
十五年後,我在美國/加拿大用英文生活,⠀
而且我聽得懂Avril在台上說的每個字、每句話。⠀
⠀
十多年對學英文的喜歡跟執著,⠀
讓我看清文學不過就是個無法滿足我的情人🌧
⠀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大學到加拿大交換,⠀
接著回台灣工作存錢,又回到加拿大念碩士。⠀
我在溫哥華交換的時間,更認識說英文的自己,⠀
再加上溫哥華有許多華人,我也能繼續說中文。⠀
我看見了 Best of both worlds(兩全其美)的可能,⠀
當時我只有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我住在加拿大,中文 v.s. 英文的衝突就能和解。⠀
⠀
不過世事當然沒那麼粗暴、簡單。🌝⠀
內在衝突若能從物質世界解決,那世界就太平了。⠀
搬到蒙特婁之後,法語區的生活讓我毫無歸屬感。⠀
這讓我我開始對「語言與身份建構的關聯」產生興趣。⠀
過去我總認為我必須在 #中文與英文之間做出選擇:⠀
只能說一種語言、只能做一種語言的自己,下好離手。⠀
不過我在語言學的研究中學到:⠀
其實「語言標籤」,例如中文、英文、法文,⠀
只是「社會」建構的,在「認知上」並不存在。⠀
也就是沒有所謂「中文腦」、「英文腦」。⠀💬
無論一個人會多少語言,在認知上都只有一個系統。⠀
而這個系統就叫 “idiolect” (#個人語)。⠀
雙(多)語者在理解這個世界與創造意義的時候,⠀
是用整個語言的系統,也就是他們的「個人語」。⠀
⠀
換句話說,我的「語言」本來就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
而是我的#個人語⠀
——其中有中文、英文,也有高級中國文學跟低俗英文slang😂
#雙語者並不是兩個Native speaker的總和 #雙語者本身有自己的語言。⠀
至此,中文 v.s. 英文的內在衝突也得到了化解,⠀
我學了20多年的英文,才終於建構了雙語者的身份認同。⠀
⠀
我在頻道常常聊建構雙語者身份認同,⠀
甚至頻道的宗旨是也是「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雙語者」。⠀
這也說明了為何我對中英夾雜這麼有興趣,⠀
因為唯有直面討論語言混雜,我們才能化解中文v.s.英文的矛盾。⠀
⠀
只能說:⠀
中國文學給了年輕的我靈魂救贖;語言學給了成年的我生命意義。⠀☺️❤️
⠀
你還在疑惑我為何選中文系?⠀
老實說如果你能看我得下我寫的千字文,我就算學有所成了吧~⠀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個衝突的故事,如果想聽我聊 #學者v.s.網紅⠀
留言突破100則,我就改天再來寫!⠀
⠀
#我的天這篇我寫一個半小時 ⠀
#byelingual⠀
#我的本名是珮玲沒想到回去變成lilychen⠀
#沒關係都是我的名字都是我的樣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Chen L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用英文自信聊天? ▸ Lily英文聊天術課程:https://speaking.cool 📚想準備出國留學?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 課程 FAQ 1️⃣募資價格? 課程原價$3600 早鳥5折 $1800 (真心划算) 早鳥🐦11/2...
雙語者本身有自己的語言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想用英文自信聊天?
▸ Lily英文聊天術課程:https://speaking.cool
📚想準備出國留學?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
課程 FAQ
1️⃣募資價格?
課程原價$3600 早鳥5折 $1800 (真心划算)
早鳥🐦11/26 中午12點 -12/2下午五點
只有一週,錯過就再也沒有這麼低價了!💸
2️⃣課程長度?
25堂課,總長8小時
最後6堂課會是之後在🇨🇦取材的內容
至於課程詳細內容,募資頁面上清清楚楚😚
3️⃣課程形式?
不是電子書!不是APP!
每堂課都是我親自錄製+圖文並茂+影音呈現
課程製作也是💵高成本💵
因為我不想把資金都砸在廣告上
結果大家買了課,發現課程製作很寒酸==
募資頁面上有【試教影片】
可以觀看後再決定喜不喜歡
(完全比我的YT影片高級XD)
4️⃣適合程度?
這個課程很強調的是「社會語言能力」
意思是考量與對話者的
親疏遠近、說話情境來調整溝通方式
老實說社會語言能力真的【不限程度】
✔️初學者可以在學習英文早期,就培養對情境與說話對象的意識
✔️中高階的學習者則可以發展出自己的「語用工具箱」然後針對不同情境,使用不同表達方式,讓你更有禮貌,也更展現自己的性格
5️⃣觀看次數?
終生不限次數觀看!可以無限回放~⏭
募資結束後12/26課程就會陸續上架
可以每週當追劇的心情,慢慢學習🤓
6️⃣會有文字檔嗎?
每堂課都會有【講義】幫助大家複習跟寫筆記
影片本身也都有完整字幕!💬
7️⃣沒有信用卡怎麼辦?
信用卡、超商付款、LINE PAY都可以唷!
提醒:超商付款要在隔天午夜之前繳費,不然要重新下單唷QQ
ღ 課程問題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ღ 合作邀約請聯絡: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ღ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雙語者本身有自己的語言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留學經驗 0:51
1. 如果本身不是唸理工科,出國留學的選擇會不會很少呢?
2. 如果老師講課太快沒有辦法跟上的話,該怎麼辦?
3. 假如沒有辦法申請到排名好的學校,那還要出國唸書嗎?還是待在台灣唸就好?
4. 請問你工作多久才出國唸書?
5. 你覺得工作後再出國念碩士比較好,還是畢業後直接出國唸碩士比較好?
6. 想問你會如何建議每個申請環節的準備時程,如英文考試?SOP?面試?
7. 請問誰是第一個或主要啟蒙你出國看看的人?
8. 如果大學的在校成績GPA不好,但是很想出國讀碩士,有什麼方式可以補救嗎?
9. 請問想要留學的動機?常常會問自己是否要出國念書,周遭的同學一個一個都出國了,但是卻沒甚麼目標。
英文學習 7:38
10. 請問你英文學習歷程?怎麼讓英文快速進步的? 發音是怎麼練起來的呢?
11. 請問英文不好但想考托福拿高分,會建議先加強英文基本功嗎?還是直接補習靠解題技巧?
12. 是否在學英文時碰過挫折?
13. 單字量很夠了,能夠讀懂大部分文章,但聽力時基本單字我都聽不懂。怎麼辦?
加拿大生活 9:45
14. 想知道你是讀哪個城市的哪所大學?
15. 到了加拿大後,目前有無那些需要適應的地方呢?
16. 加拿大人熱情嗎?跟同學之間的相處會遇到什麼問題嗎?
17. 加拿大人會不會喜歡亞洲女生啊?有被搭訕過嗎?
18. 加拿大的口音跟美國會不會有差別?
19. 請問McGill會不會有法語的影響嗎?教授說話有口音嗎?
私人問題 11:49
20. 想請問Lily 今年幾歲?
21. 為什麼會想教托福?
22. 在台灣是讀什麼高中、大學,什麼科系?
23. 錄個跳舞的影片吧?可以全英文分享你怎麼化妝的影片嗎?
24. 人生中最後悔的選擇?
25. 請問你的感情狀態是什麼?是不是有男朋友?喜歡怎樣的男生?可以追嗎?
⁂⁂⁂⁂⁂⁂⁂⁂⁂⁂⁂⁂⁂⁂⁂⁂⁂⁂⁂⁂⁂⁂⁂⁂⁂⁂⁂⁂⁂⁂⁂⁂⁂⁂⁂⁂
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ღ 合作邀約: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雙語者本身有自己的語言 在 【雙語標竿學校,敢按呢?】 一、雙語國家的必要性? 的必吃
語言 並不僅是工具,更具有其高度文化性及政治性的面向與意涵,若是為了達成政府所宣稱「提升國際競爭力」之目的,有必要打造一個「大家說英語」的雙語國家嗎? 融入專業 ... ... <看更多>
雙語者本身有自己的語言 在 Re: [寶寶] 雙語家庭的語言問題-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 引述《bubblen (小花媽)》之銘言:
: 是幫我的妹妹問
: 她的先生是香港人 妹妹的小男孩快兩歲 但是說話比人家慢
: (都聽得懂基本指令)
: 先生講粵語 我妹妹講國語
: 回台灣看診時 醫生說兩歲前最好是一種語言 否則容易語言混淆
: 到兩歲後再兩種語言 這樣學的會比較快
: 可是妹妹說她之前去另一間診所 那邊的醫生建議是兩種語言沒關係
: 只是小孩"講"出來會比別人慢
: 不知板上有沒有同樣是雙語家庭 你們的經驗是如何?
: 謝謝
回個舊文,平常太忙了沒辦法追蹤這些我應該跳出來說說話的文章
說「最好一種語言否則容易混淆」這種話的
不管他是鄰居、保母、老師還是醫師...都是在亂講
語言發展和語言障礙都不是醫師的執業範圍,
有心了解或更新訊息的醫師並不多,
看有多少小孩被亂割舌繫帶就知道,
更不要說雙語發展,很多都是憑個人意見,
雖然台灣的健保制度下,什麼都要先看醫生,
但看到亂講話的醫生真的很沒輒......
可以參考醫生的建議決定要不要給語言治療師評估(這是醫生在語言治療裡唯一的功能)
但不需要盡信醫師對語言發展的建議
一些雙語發展的訊息可以a我之前討論外語的文章
另外也有一個新的影片想分享給大家
Dr. Kohnert是雙語語言發展和雙語語言治療的頂尖研究人員
她出的書大概是目前雙語語言治療師的公認聖經
重述/總結幾個關於雙語語言發展的要點:
1. 鼓勵說母語(家庭語言)或自己習慣的語言
2. 雙語不會造成語言遲緩
3. 有語言障礙的兒童不會只有其中一個語言有障礙
4. 語言單一化不會幫助解決語言障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RqJo9niFY&sns=f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9.228.142.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15007450.A.A8C.html
但其實沒有研究真的指出「越多越好」
好處通常是指認知能力(cognitive function)
但認知能力有很多不同的面向
目前顯示有優勢的大部分是探討執行能力(executive function)和視覺空間能力
(visuospatial)
但近5年也有幾篇研究結果是顯示某些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能力雙語者較單語者弱
(e.g., 判斷自己的判斷正不正確)
所以認知的優勢目前沒有定論 可能是只有好處 也可能是有好有壞 利大於弊....未定
但雙語不會造成語言混淆 和 使用自己慣用的語言和孩子互動 是肯定的
總之孩子學得開心沒有什麼一定的好壞
語言發展的關鍵還是溝通互動的品質 單語多語什麼語只是不同的特色 語言就是語言
※ 編輯: sheilala (99.228.142.222), 01/04/2018 03:56:01
希望這篇不會變成釣出讓人傻眼的醫生言論全集...
不過歡迎大家都拿出來討論
雙語和多語不是語言x2 x3
總字彙量可能會比單語多 但不是兩倍 三倍
所以兒童也不是在學三倍的語言
對兒童來說都是他唯一一個語言系統
只是單語者和多語者使用語言的模式不一樣
多語者會有自然的語碼轉換的現象(一個對話裡想到/用到兩種語言的特色)
如果一個情境裡(學校)必須只講一個語言 多語者就會壓抑另一個語言特色出現
永遠都是用同一個語言系統 不是拆成兩個
跟單語學習一樣 兒童會學應付環境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如果有些語言結構環境中不需要
他就不需要留在系統中
就算是第一語言也是會衰退
※ 編輯: sheilala (99.228.142.222), 01/04/2018 04:52:27
所以這也是醫生「覺得」
現在的研究沒辦法說哪個比較好
但也沒有一定要把語言分開
混著說可能需要比較多的認知處理(cognitive load)
但不見得影響理解語言
下面推文也有類似問題
一併回
越相近就越需要壓力另一個形式的出現
觀察對方的反應是一個很棒的學習語用(pragmatics)的過程
既然不可能有人具有兩倍的語言能力
試問什麼比例才是真雙語?
有比較新的雙語定義是
一個人需要多幾種語言達成生活需求(學習、家庭、社交) 他就是幾個語言的使用者
會出現code-switching的情況通常是
1)一個語言中對一個辭意的描述比另一個辭意更精確
2)有個辭意是只有其中一個語言才能表達的
3)根據說話的對象調整用字
雖然大家都喜歡笑鄉土劇
但CEO可以表達的潮又高級的感受 台語不見得有對應的字
over my dead body翻成台語也不會帶有相同的詼諧
台語詞彙本來就在漸漸流失當中
所以如果台語有越來越多的code-swtiching或借詞 我也不意外
如果一個code-switching的例子是真的更貼近想表達的內容
而不是為換而換
其實沒什麼問題
在香港就是很普遍的現象
再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喜歡哪個?
A)Do you want to watch Eric? B)Do you want to watch 巧虎?
A)果凍QQ的 B)果凍很有彈性/嚼勁
A)期末考佔三十percent B)期末考佔三十個百分數
當然大家習慣用語會不同 這幾個例子我都覺得有code-switching的比較是自然語用
所以要不要讓小孩習慣「買這個candy」的用法 就看這個語用是不是家長想傳達的
2012曾有一篇研究斷言家長切換語言會造成詞彙量比較少
但這篇研究的嚴重錯誤就是只看一個語言(英語)的詞彙量
而不是加總起來看 所以並不知道若是把英語和另一個語言加起來 是不是一樣的結論
雙語的小孩用單語的標準評估
就是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啊~~~~
有趣的是同樣的作者之後又和其他研究者探討嬰兒聽聽單一和混合語言刺激的差別
觀察嬰兒單一語言的句子和有code-switch語句的反應
結論是需要較高的認知處理 但不一定會影響理解
甚至假設這也許是雙語兒童發展出認知優勢的原因(白話:整天在挑戰複雜的訊息)
所以如果目標是學雙語 沒有研究顯示家長不可以code-switch
除非只想保留其中一個語言 才會有字彙量比較少的疑慮
但研究也不夠多
上面提到的都是 一篇兩篇研究而已
現在沒有辦法下結論說怎樣比較好
也有提倡translanguaging的雙語研究學者
所以真的有code-switch需求的家長也不必覺得自己做得不對
抱歉 打完好長喔T.T
兩位在做的是發展Translanguaging的一種方式
我上學期在parent workshop也是這麼建議家長的喔
用一本繪本 講兩種語言的版本 也是一種方式
最好是文字敘述都能在插圖中找到 這樣孩子比較能知道在指什麼
※ 編輯: sheilala (174.114.212.153), 01/04/2018 13:24:57
不必強迫成相等
大部分的雙語者都有一個強勢一點的語言
Mandarin如果是用「你說xx」的方式引導
只會越來越無趣
可以試試玩具繪本等等的情境
就算是對Mandarin或學不同語言興趣缺缺
你不必怕他沒有兩個均等地好
有一定要一樣好的需求嗎?
只要你會用 他還是會pick up基本的
所以不用擔心要為他改變你的語言
兩個語言都會有 尤其是你提到拼音 所以和音韻能力有關
有幾篇研究是發現用注音學華語的雙語兒童 比用拼音(羅馬字)學兩個語言的更接近標準
口音
但發音只要清晰度夠就是種口音 沒有一定要「標準」
教育者要分得清difference or disorder
※ 編輯: sheilala (174.114.212.153), 01/04/2018 23:24: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