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不足哥한국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追蹤不足哥IG: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813319/ ► 追蹤不足哥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813319/ ► 訂閱不足哥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
「地點助詞怎麼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美味拍手 Yummy Yummy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不足哥한국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不足哥한국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文法小教室#4 地點助詞에서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地點時的不同... - 王秋陽老師的日語教室-秋日和風讀書室 的評價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文法] 地點地方場所助詞的用法- nihongo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從零開始,用YouTube影片學日文: 日語名師井上一宏為零基礎自學者設計的22堂線上影音課 的評價
- 關於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文法小教室#4 地點助詞에서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台人是中華民國的敵人」
一「拋總統府遷移大直!柯文哲批沿用日治總督府是「歷史錯亂」」#中華民國難民果然是全世界最快樂的難民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4729471000457&id=584986081641475
日本人真的很認真理解台灣。
以下是他們整理的台語-語尾助詞表。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56916964636222&id=100009538154103
日本時代的孩子當時受教育大圖:
https://www.facebook.com/oldtwcolor/photos/a.815108782003907.1073741828.815099112004874/815110478670404/?type=3&theater
李火增拍攝約1940的臺北大稻埕街景。
有人說這群女學生都是日本人啦,看看這群女生的長相吧。
照片拍攝的地點約在今天的天水路上,由方向來看女學生應該是只收女生的「蓬萊公學校」下課後排隊回家的景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公學校」主要是給誰讀的。
不過在某些人眼中,這些孩子應該是要排隊去吃蕃薯籤吧。
出處:意象 台灣
http://www.insighttaiwandb.com.tw
※ 大稻埕是本島(臺灣)人為主的區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44106078944066&id=100000340629417
這種穿著打扮,你相信台灣人那年代只能吃蕃薯籤?
https://m.facebook.com/groups/222309137783536?view=permalink&id=1660827917264977
雖然說幾張照片無法詮釋整個日本時代臺灣生活的全貌,但也多少可意識到,即使階級差異存在,也沒有誇張到「臺灣人只能啃蕃薯籤」的程度。
只是說一直很難接受,當一群被追殺逃來家裡避難的鄰居,裡面總是有某些人沒事就要對著避難所指指點點醜化兼嫌爛,這種行為 真‧的‧很‧難‧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45291768825497&id=100000340629417
網友:
最近常看到人把「戰後吃蕃薯籤」的記憶移植為「日治時代台灣人只能吃蕃薯籤」。
然後再把日治的經濟奇蹟移植成國民黨的功勞。
二戰結束後為了國共內戰,台灣的物資都被運到中國去,台灣人最苦的日子真正開始。
重點是,日本投降後,台灣人又繼續吃了十幾年蕃薯簽。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00135886667115&id=100000121640523
這篇寫得很仔細。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2773567.A.6B9.html
這邊把米價的始末講了。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2720937.A.408.html
米與台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40574993158808&id=136185963597716
看圖秒懂台灣人是怎麼開始吃番薯籤的?
https://www.facebook.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1265737786880236/?type=3
一「全球通膨史1》「4萬換 1元」台灣人永遠的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84218971718174&id=584986081641475
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美味拍手 Yummy Yummy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拍手拍公久違的在週末時間出門
來到新竹的8Hz cafe
也就是以前39A Cafe老闆跟老闆娘現在新的店
之前我們是會專程衝新竹為了吃他們早午餐的
在他們換了地點跟名字後,今天是第一次來
本來想說我口罩戴好戴滿只露出兩個眼睛
走進門應該可以低調(?)
結果在吧檯的老闆娘還是一眼就認出我:「hi!好久不見😁」
我根本懷疑我戴的是透明口罩😂😂😂
看到菜單上有久違的「手工肉腸與培根大早餐」
絕對是要點他們的大早餐的啦!
還有「松露油炒野菇歐姆蛋可頌」這完全就是衝著我來的啊😍每樣食材都我的愛!
飲料照慣例一杯冰咖啡、一杯熱拿鐵
餐點一上我們當然立刻趁熱先吃
「齁齁齁!!這個杏鮑菇!!😍😍😍」拍公的小眼睛立刻瞪大,驚呼這個不得了,還立刻叉一塊杏鮑菇來餵我
這 是 拍 公 第 一 次 親 手 餵 我 吃 食 物
這麼親暱的舉動竟然是因為這個杏鮑菇太好吃了
拍公叫我:「不要再廢屁了,快點來吃!」
「哇靠🤭這太好吃了吧!他們原本以前的杏鮑菇已經超好吃了,沒想到現在的可以還可以再翻倍頂上去😍😍😍」我大吃一驚,也好想大吃一斤!
我立刻放下刀叉,戴上口罩
衝去跟正在吧檯前忙的老闆娘劈哩啪啦的講我們的感想
那份感動就是要立刻反應給他們知道
要不是因為老闆正在廚房忙
很想過去跟他鞠躬致敬!
這個杏鮑菇是除了多汁之外還很彈牙脆口
然後那個調味真的太恰到好處,太高級的口感了
「齁我們在家裡煎杏鮑菇本來覺得還不錯了,8Hz老闆的杏鮑菇真的是太厲害了,菇類料理王欸」拍公每吃一口就要讚嘆一下
「欸欸欸,這個松露野菇炒蛋!太好吃了吧!!」中間我其實穿插很多語助詞來強調我的感動,但我怕會被檢舉就還是自己消音了😆
「這個可頌!我的天啊!!超好吃!!怎麼可以!!how can!這麼好吃!」
「這個肉腸啊天啊~~~來來來妳必須吃!」
我們兩個嘰嘰喳喳的每吃一口都歡天喜地的分享口感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是有在拍食尚玩家還怎樣😂😂😂
這兩份早午餐太值得專程跑一趟新竹來享用了
其實我也好想點那個水果法式吐司加香草冰淇淋
因為他們的法式吐司超好吃的
可是我們的胃實在太小了😫
下次來一定要點!
「可是妳下次來這兩份早餐能不點嗎?」拍公挑著眉問我
「呃啊~~~無法割捨!!那怎麼辦啦,來新竹兩天,吃兩天好了🤣」為了吃,我可以!
重點是,這杯拿鐵,好好喝!!
除了拉花漂亮,口感也是一級棒的(多老派的稱讚😂)
那個咖啡豆的本身的堅果香氣也是跟牛奶完美的融合
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好好喝
甚至放到後面還有愈來愈好喝的感覺,很神奇
還有一開始看菜單想說拍公都喜歡喝手沖
結果找不到手沖咖啡,只有黑咖啡,可以選熱的或冰的
沒想到!這杯冰咖啡!沒有在那邊跟你三炮兩炮的!!
是超好喝的!!
那個果香氣讓我們想起第一次吃39A cafe時他們的冰釀咖啡
真的很好喝,好喝到我們再外帶兩杯要在車上喝!
總而言之,很開心今天來8Hz Cafe吃到心心念念的早午餐了
一樣是每一個食材的搭配跟美味程度都沒得挑剔
吃完飽足又沒有負擔
以後又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可以常跑新竹了😆
今天一樣用手機隨手拍
邊拍我就邊該:「我覺得我可以換13 pro max了啦吼唷~~~」😆
然後拍公沒有理我。
哼😏
新竹的拍友們,8Hz Cafe早午餐吃起來啊😎👉👉
8Hz Cafe
新竹縣竹北市莊敬五街116號
10:00~16:00(供餐時間到15:30)
週一公休
因店內位置不是太多,建議可以在他們的ig訊息訂位唷😉
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不足哥한국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追蹤不足哥IG: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813319/
► 追蹤不足哥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813319/
► 訂閱不足哥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9CAxup9QtOZA4JEpzXo0g
大家早安
許久不見的清晨系列又回來嚕!
今天要教大家交通工具相關韓文單字喔
單字:
비행기 飛機
기차 火車
지하철 地鐵
버스 公車
택시 計程車
고속버스 高速巴士(客運)
자전거 腳踏車
오토바이 摩托車
자동차 汽車
배 船
關鍵字:
#學韓文
#自學韓文
#韓檢
#韓文檢定
#TOPIK
#韓文文法教學
#韓文單字
#韓文交通工具的單字
#考試常出現韓文單字
#韓文輕鬆學
#韓文地點助詞用法
#韓語地點助詞
#地點助詞怎麼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HC-4PFq00E/hqdefault.jpg)
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不足哥한국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追蹤不足哥IG: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813319/
► 追蹤不足哥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813319/
► 訂閱不足哥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9CAxup9QtOZA4JEpzXo0g
大家早安
許久不見的清晨系列又回來嚕!
這次是更久不見的清晨單字系列
這次呢?幫各位整理了十個最常用的韓文地點單字
不論是在韓劇、電影或是文章甚至是檢定考試
都一定可以看到這些單字喔!
非常的簡單~
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接觸一點韓文
讓自己韓文變得更好喔!!!
想要跟不足哥有更多互動可以訂閱不足哥的FB以及IG唷
不足哥FB:https://www.facebook.com/peter813319/
不足哥IG: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813319/
單字:
機場………….공항
火車站 기차역
便利商店….편의점
醫院………….병원
藥局…………약국
飯店…………호텔
電影院……영화관(극장)
書店…………서점
美容院(理髮店)…… 미용실
遊樂園………놀이공원
關鍵字:
#學韓文
#自學韓文
#韓檢
#韓文檢定
#TOPIK
#韓文文法教學
#韓文單字
#韓文地點的單字
#考試常出現韓文單字
#韓文輕鬆學
#韓文地點助詞用法
#韓語地點助詞
#地點助詞怎麼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O1htoTPsdg/hqdefault.jpg)
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地點時的不同... - 王秋陽老師的日語教室-秋日和風讀書室 的必吃
原則就是要多看句子。就拿表示場所來說,為什麼有時候用「で」,為什麼有時後用「に」,這個問題就經常困擾著 ... ... <看更多>
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文法] 地點地方場所助詞的用法- nihongo | PTT職涯區 的必吃
由於牽扯到地點的助詞很多,雖然看了文法書但是還是弄不懂上面只有說明用法沒有說怎樣去判斷,所以想說上來問一下大家で:發生、動作、動態場所わだしは教室で日本語を ... ... <看更多>
地點助詞怎麼用 在 文法小教室#4 地點助詞에서 - YouTube 的必吃
안녕하세요엘제이입니다文法小教室第四集要分享的是 地點助詞 에서的用法最後也幫大家比較에的에서差別希望大家把影片看完之後能夠更了解他們的差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