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祝 新港奉天宮 國定古蹟笨港水仙宮協天宮天后宮 笨港長天宮粉絲團 溪北六興宮 新港番婆安和宮 打貓慶誠宮 #葉子寮玄聖宮 天上聖母 聖誕千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國定 古蹟 水仙宮 在 信仰與文化的視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優雅的線條總讓人著迷 】
#山牆 #廟宇建築 #三進四殿 #笨南港 #笨港 #笨港水仙宮 #國定古蹟 #古蹟
國定 古蹟 水仙宮 在 我在台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台南,你可知道原台南測侯所?】
👉歷史
台南測候所在1898年日治時期由日人建立,與澎湖的測候所同一年成立,當時第一批之測候所全台有五座,分別為台北、台南、澎湖、台中、恆春。現在僅有台南測候所完整保留建築物本體且狀況良好,其餘四座皆已拆除與毀壞,台南測候所見證了台灣百年的氣發展、也是日治初期少數留存完善的公共建築案例,深具歷史文化與建築美學價值,列為國定古蹟保存。
👉選址
觀察地形與建築情形,可以發現測候所位於一個相較周為比較高的地形並且有許多日人設施,這裡在舊時為台南府城地區最高點之所在稱為「鷲嶺」,在北極殿的後亭有此匾額。一旁的天壇也是因為這裡的為府城內的最高處而選址在此。民間有一俗諺相傳「上帝廟埁墘,水仙宮簷前」,意旨玄天上帝廟(北極殿)的階梯,剛好是水仙宮屋簷的高度。那測候所為甚麼需要選址在高處呢?因為測量需要,周圍不能被建物遮蔽,所以選在府城最高處的鷲嶺。12M的風力塔被民眾俗稱「胡椒管」在天氣良好時可以挑望高雄的大崗山與壽山,時至今日,由於周圍已有大型建物產生,加上測候所本身老舊與容積狹小,而後遷到旁邊的南區氣象中心,並在2003年將測候所訂為國定古蹟保存。
👉建築
測候館完整保持至今,有許多因素支持。台南測候所從日治時期一直持續沿用與修繕維護,在1978年完成新建辦公廳舍,主要辦公機能遷移至新廳舍,而此時總局曾經會商是否拆除舊有廳舍,後因總局測政組長呂世宗反對拆除具歷史意義之測候所建築而未加拆除得以保留。原有廳舍自二戰後,除因為颱風而導致受損加以維修外,並未有大規模之整修。外壁特殊的13溝面磚也只僅掉落30幾片,因此磚是日治時期特有的進口瓷磚,測候所修繕時是借用他處的文資建材補貼的。內部粉刷牆也是做工精密,總粉刷厚度有1.5mm之厚,共有四層,比一般油漆更為耐用。所有用木料使用防蟲耐用的檜木,包括屋頂的木架構、木窗、桌椅...等。
測候所因獨特造型而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到他的跟前拍照不忘順便走進去了解他的建築與歷史美學阿!🤜🤛🤜🤛
#我在台南看天氣 #18邊形 #胡椒管
部分文字取用自:https://goo.gl/Cnqd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