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人口2357萬,
外匯統計至今年3月達5543億美元。全球第4,
遠超新加坡、韓國、香港。
2021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評比
台灣名列全球第8,
亞太國家排名第3,
全球排名在美國、中國之前,
在人口超過2千萬以上的國家中,
台灣的經濟表現高居世界第1。
台灣是全球第5大債權國,
人均所得近期可望突破3萬美元大關。
台灣兵力全世界排名第13。
健康與醫療服務是全世界最好的國家。
醫療技術亞洲第1,世界第3,
醫療制度公認世界第1,
人口平均壽命80.2歲。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華文世界的人權燈塔。
尤其,台灣婦女賦權成就非凡。
總統蔡英文是華文世界第一位女性總統,
2020年以史上最高選票連任成功;
本屆立法委員女性佔比達42%,再寫歷史新高,
彰顯性別平等的成就。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所發布的性別不平等指數估算,
台灣性別平等程度居亞洲首位,
世界第6位,成績斐然。
台灣雖然仍處於華殖狀態,
因使用著已不被承認的舊中國名稱,
無法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
承認台灣國家的獨立性。
但台灣人持台灣護照,
可以在124個國家免簽証入境。
台灣除了擁有傲人的醫療體系,
豐富地貌使得台灣擁有全球密度最高的6座國家公園,
台灣還擁有全球密度最高的24小時營業便利商店。
豐富美味物美價廉的美食,整潔的環境、
宜人的氣候、優美的景緻以及自由民主的風氣,
台灣人更以捐血率世界第1,
來呈現這個自古被譽為仙島的居民熱情友善博愛的性情。
優質的環境、低廉的生活消費、再加上卓越的治安,
使得擁有400萬外籍白領會員,
德國 InterNations 對全球超過萬名外籍人士的調查中,
台灣榮獲【最友善國家】全球排名第1的殊榮,
更在【最鍾愛工作與生活的首選國度】調查中,
連續第3年位居榜首。
台灣超過3000公尺以上高山有268座,
數量、密度高居世界第1;
台灣擁有特有種及台灣特有變種植物614種;
台灣特有種及台灣特有亞種動物1350種。
台灣的許多動植物包含人類都是從冰河時期存活至今。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與IBM合作依當代人類細胞粒線體
繪製完成基因遷徙路徑圖的研究報告指出,
智人六萬年前自非洲大陸離開後,
五萬年前抵達台灣落腳,
四萬年前抵達日本,
歷經地球最後一次毀滅性的大洪水後,
一萬年前抵達朝鮮、蒙古,
而後南下,孕育出華夏民族。
人類遷徙地圖明白揭示,
台灣是東亞民族共同的祖先。
7000年前大屯火山群噴發,台灣先民大舉出走,
足跡遍佈中亞、南亞、南太平洋諸島及整個大洋洲。
孕育出如今東起復活節島,
西至非洲馬達加斯加,
南至紐西蘭的龐大南島民族。
台灣是亞洲人的母親之島。
依照哈佛大學對於人類基因的研究,
東南亞民族的存在可追溯至500~7000年前,
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更指出,
東南亞的民族很可能是台灣的某支原住民族
沿著海路抵達菲律賓、印尼定居後衍生。
哈佛大學教授與麻省理工學院都有研究指出,
台灣人很可能是多數當代智人共同的祖先。
1945年人口僅僅550萬的台灣,
截至1950年初期,
就收容了60幾萬名以貪汙腐敗著稱的中國公務體系人員,
合計高達120幾萬的中國難民。
其後代很多如今都已成為台灣人,
成為撐起新時代產業、社會與家庭的棟樑。
卻仍有一些始終無法認同台灣,
除了公然號召公務員能摸就摸、能混就混,
終日只想著鬥爭、奪權、唱和中共,
處處打壓、作賤、唱衰台灣。
而最令人驚豔的是,
直至今日台灣非但沒被這幫人吃垮搞垮,
還寫下了如此傲人的世界奇蹟。
綜合以上統計,
未來當大家再聽見有人唱衰台灣,言語暴力貶抑台灣時,
可以當面直接回應它,
倘若誠如你所言,那就是多虧有你,
才讓台灣有機會成為你口中的樣子。
就像拿著高官俸祿的中國滯台外交官僚,
卻匿名稱呼台灣為鬼島一樣,
什麼樣的心靈,看見什麼樣的世界。
#蓬萊仙境 #看見台灣 #身為台灣人我驕傲
《資料來源》
台灣特有種植物列表 https://bre.is/8P8zKrVb
台灣特有種動物列表 https://bre.is/J8goxRqm
戰後初期台灣人口變化統計 https://bre.is/kkrsBofw
人類從非洲到亞洲的擴張 https://bre.is/dr7WmABm
台灣族人依舊在,只是忘了我是誰 https://bre.is/W87Mw4Jv
印尼平均壽命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誰的命更有價值? #經濟學看誰先打疫苗〕
各個工會爭取被列入優先接種、有錢的人可以飛去美國打疫苗,你也在想「我什麼時候能等到疫苗」嗎?
接續著上週,八百想繼續討論的是,到底經濟學家怎麼看「疫苗施打順序」?
▌首先,經濟與公衛的考量不同
既然政府管制了疫苗市場、疫苗數量又有限,誰應該先施打疫苗就成了一大難題。
公衛學家透過模型推算來控制疫情、拯救生命。
而之前提到過,以經濟學來說,政策要能極大化社會福祉(請看 #疫苗管制必要嗎),必須考量疫苗保護力與阻止傳播力之間的效益差別,代表著公衛角度的最優解,不一定等於經濟角度的最優解。
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由於各國的人口結構、文化、經濟命脈不同,所以選擇與優先排序也會不同。
在疫苗分配上,或許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能有所貢獻,尤其考量到疫苗與呼吸器不同。
(疫苗分配不是選擇救誰的性命,即使還沒辦法馬上打疫苗的人,也可以繼續居家防疫,且居家快篩的擴大使用也能降低 R 值。)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有些「群體」應該優先施打疫苗?
▌ 風險工作者與長照機構
一般來說,醫事與工作人員以及長照機構的照護者與居民都會在優先順序上,美國部分州更將最優先接種對象限制在「從事新冠相關醫療照護」的人員。
一來,讓這兩群體施打都能協助保證防疫量能穩定、尤其第一線防疫人員創造醫療量能,進而增進社會效益。
在台灣,長照機構住民與照護者排在第 3 順位序;然而,以英國與紐約州為例,因為療養機關多、且群聚感染率與死亡率極高,長照機構人員與住民都是第一順位施打對象。
二來,英國預防接種委員會(JCVI)則強調醫療人員應該優先施打、因為此工作讓他們個人高度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中。
然而,若純粹以此說法,考量就成了「職業風險」 — 醫療人員的私人利益,必須思考其他與醫療量能無關,卻也有高染疫風險的職業別(如超市店員等)也該優先施打嗎?
如果以美國為例,其一大困境就是近 8 成的人口按定義都是重點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s),而加州就將超市、餐飲與農業相關勞工都列在第二順位。
▌ 長者該比勞動人口先打疫苗嗎?
另外一個經常被討論的焦點,是長者是否應該優先打疫苗。
我們假設一個簡化的情境:長者跟勞動人口其中一個群體在 7 月前能接種疫苗、另一個群體必須等到 12 月。
而疫苗並非此時防疫的唯一解,居家隔離與居家快篩普及都能有效降低 R 值。
在此情況下,問題並非「誰應該得到疫苗」而是「誰應該先得到能讓他安全地外出、而不需要繼續居家隔離防疫的物資?」
以公衛而言,讓長者優先施打的出發點是保護最脆弱的族群。
倫理考量外,支持長者先打疫苗也可維持醫療量能,減少重症造成的醫療體系負擔,讓醫療體系能支撐到 12 月。
然而, John Cochrane 等經濟學家則指出許多勞動人口應該先得到疫苗。以成本效益分析來說,包含兩個主要層面。
📌 首先是經濟層面:這些人口是否無法遠距工作?這些產業能間接創造多少工作(就業乘數效應)?
台灣的中小企業數位化程度不足、而 30-50 歲的人口又是主力消費族群,要能恢復經濟與人民的生活品質,讓青壯年人口能盡快回去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以南韓為例,雖然早已展開年邁人口的施打,但近期疾病管理廳(KDCA)官員也表示在考慮讓晶片等關鍵產業員工優先施打新型疫苗,以避免生產遭受疫情衝擊。
📌 其次則是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勞動模式是否需要與許多人接觸?
根據香港與以色列的實證研究,新冠的傳染鏈符合帕雷托法則(又譯 80/20 法則),約 10-20% 的受感染者導致了 80% 的傳播感染個案。
這顯示了減少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的必要性,也有模型顯示先施打重點工作者可以更快降低確診數。
若想維持經濟,勞工就必須出門上班、搭乘大眾運輸、跑外送與物流、甚至在餐廳駐唱,但其中某些勞動模式可能有超級傳播的風險。
相較之下,已經退休的長者沒有必要外出原因、進行居家隔離的成本較低,把疫苗先給勞動人口的分配就可能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以印尼為例,因為其人口結構年輕又對勞力密集產業高度依賴,就優先讓勞動人口施打疫苗。
美國許多州讓部分產業的勞工優先施打也有同樣的出發點。
▌ 能妥善排序基於「保護」的優先順序嗎?
如果台灣採用公衛的考量要優先保護最脆弱的族群,那除了年長者外,是否有其他高重症率的人口也該優先施打?
美國 CDC 就公告具特定狀況的人有高重症風險,其中包含:糖尿病、癌症、氣喘、HIV、過重(BMI>25)、懷孕、吸菸、藥物濫用失常等數項。
帶有這些症狀的人,許多甚至是每日必須外出上班的勞動人口。
這成為美國各州在規劃優先順序時的參照標準,比如慢性病患者都會出現在優先施打名單裡,而麻州甚至細分到「帶有至少 2 個以上症狀的年長者」才是最優先者。
基於衛福部 6/20 的順序修改,除了孕婦被新加入第 6 順位外,其他 64 歲下的高風險疾病患者是被安排在第 9 順位。
然而,資源的稀缺性代表如慢性病等標準的訂定都可能給人動機造假來插隊打疫苗。
當管制必須考量這些問題,標準就容易限制在可觀察訊息(如年齡),直接影響到分配疫苗的配置效率。
另外,因為資源不對等,研究發現如街友、低教育程度與中低收入戶(教育程度/薪資水平與健康狀況/平均壽命有正相關)等族群也有較高的重症機率與傳染力。
另外,因為資源不對等,研究發現如街友、低教育程度與中低收入戶(教育程度/薪資水平與健康狀況/平均壽命有正相關)等族群也有較高的重症機率與傳染力。
▌ 小結
以上我們討論了經濟學對政府規範施打順序的觀點,學者們也以模型來驗證。
政府管制分配其實難以辨認最適合先打的人,標準模糊、關說等也都會造成資源錯配。
優先順序的研擬已經成實證研究的命題,所幸各國的選擇不同,未來我們才能比較哪一套更好!
印尼平均壽命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辛巴這個名字是來自迪士尼電影《獅子王》,牠父親的名字也是電影裡所取的「木法沙」,只不過辛巴不像電影情節中曾有過父親的陪伴。
木法沙在人工取精、讓母獅凱拉懷孕後,就因年邁體衰、健康不佳過世。不過如果從野生非洲獅的平均壽命來看,木法沙可以說是一隻「獅瑞」。
▶️apa kabar 一起來認識印尼語!
https://pse.is/PTSINDONEWS
↑↑↑ #公視印尼語新聞 ↑↑↑
印尼平均壽命 在 探訪印尼礦工:平均壽命不到50歲的工作,一個月收入才1000元 的必吃
探訪 印尼 礦工: 平均壽命 不到50歲的工作,一個月收入才1000元. 49 views49 views. Apr 23, 2022. 0. Dislike. Share. Sa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