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中國將奪世界道德高地
祝讀者身體健康,恭喜發財!
現在中國人均壽命已開始超越美國,即使COVID大流行真的逐漸過去,我相信中國仍將繼續領先。國以民為本,撥開所有政經噪音,當然其實人均壽命才是中美角力中(當然不應是零和遊戲),誰勝誰負的最重要指標。經濟上,我早指出今次大流行是中國加速追趕美國的重要催化劑,現今已成為所有專家的共識,有些人預測超越點提前了3至5年,大概將在2028年出現。我估計更早一點,2025年都有可能。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不到一個月,忙於治疫,喜見已有起色。接種疫苗加速至每日約170萬人,平均每日確診已回落至10萬人以下,死亡人數亦跌至2000以下,雖然和中港等地相比仍非常恐怖,但總比特朗普掌政時,不人道,接近蓄意殺人的自欺欺人假治疫政策,已大有改善了!
拜登剛着手組班和制訂對華政策,仍未完成,但似乎尚算務實。他宣布絕不可跟中國打仗,雖只可算是理性的常識,但經歷過瘋狂特朗普年代後,即使如此基本的共識,也必須不斷大聲重申立場和遵守此最重要承諾!
中國不怕競爭 只望美國有「體育精神」
拜登亦說明未來數年,中美間將出現「extreme competition」(極端競爭)。在貿易、科技、外交和軍事等多方面,這必然是事實,中國也不害怕競爭,但只希望美國將保持一點「體育精神」,不要整天犯規,然後惡人先告狀,採取雙重標準,不停無賴撒謊,抹黑別人!拜登亦提到美中兩國亦有合作機會,但就說明只會在對美國有利的情况下才會這樣做。在應付疫情,全球氣候變化和維持世界和平等大問題上,合作當然是雙贏,他的說法只顯示小器和安撫鷹派的需要。
最後拜登說他的對華政策主要目的是令到中國遵守「international rules」(國際規則)。聽來冠冕堂皇,但其實暗藏多個錯誤、惡意誤導世人的假指控和假設。首先此句話就已暗示中國在貿易、經濟、軍事和外交政策上,不守國際規則;但事實是恰恰相反,中國遵守國際條約的紀錄,世界公認非常良好,包括對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派出人數第一)、《巴黎氣候協議》,以及現今聯合國的COVAX扶助發展中國家疫苗計劃等承諾,都極之支持,甚至超標。即使在特朗普淫威下簽署的所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充滿不平等條件,要求中國買這樣買那樣,而美方就仍保留大部分違反WTO規例的關稅,中國也盡力達標,但去年疫情確嚴重,全球經濟衰退,才稍有落差。
大家不要誤會拜登的說法,代表美國自己是永遠遵從國際規則的,對不起絕對不是。美國人最喜歡自我幻想「American exceptionalism」(美國例外論),意思是美國是獨特的,永遠擁有道德高地,有如教宗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所以是infallible,永遠是對的。美國負責訂下別人必須遵守的國際規則,但自己當然的例外,且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例如911恐襲過後,美國出師無名,亂指控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即使有就是犯罪?),即使被聯合國否決,美國當然絕不理會,仍然出兵攻打,塗炭生靈,殺害了數十萬無辜平民,更令到全球伊斯蘭教徒走向極端主義,導致連新疆都出現連串恐襲。美國不止不參與審判戰犯的國際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美軍代表上帝,殺人放火都是替天行道,怎可能是戰犯?),當他們斗膽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濫殺無辜,美國反而制裁ICC的總檢察官和其他同僚!所以特首林鄭和其他港府官雖被制裁,也毋須介懷,They are in good company!
借加國拘留孟晚舟 美跌至道德谷底
貿易上也一樣,過去3年美國亂打貿易戰,針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歐盟、印度、日韓等國多個行業徵收違法關稅,更打壓個別企業如華為、TikTok和中芯(0981),全都是違反WTO條例的,但美國當然不理,更恐嚇退出WTO。最離譜是借加拿大這笨人出手,拘留孟晚舟來作貿易談判籌碼!自古以來,都有兩兵交戰,不斬來使的基本原則,美國此舉,可說跌至道德谷底。難為加拿大和一些其他西方國家,還好意思大聲說不應以任意拘留人質為國際外交手段!
多年來美國指控華為利用通訊系統進行各種間諜活動,但至今一丁點兒證據都沒有拿過出來,到底是資料太敏感,還是像伊拉克的WMD(大殺傷力武器)一樣,都是子虛烏有的?明眼人,心裏有數。其實華為的最大「罪行」是甚麼?間諜?監控侵犯私隱?不公平競爭?都不是,最重點當然是爭奪5G標準的話語權,即企圖打破美國帶頭訂下所有國際遊戲規則的霸權!
特朗普再逃過彈劾 顯美參院制度反民主
最近貿易戰終露出一線曙光。拜登寫信給調查TikTok案的法官,指令他暫停調查,因為白宮要重新審核情况。如不再無理要求TikTok出售業務,當然是好事,暗示小米(1810)甚至華為等其他被歧視的中國企業,亦可能有轉機。但我好奇想問一句,為何總統有權要求法庭停止調查?西方整天掛在口邊,最偉大的司法獨立何在呢?題外話,美國參議院又再次讓特朗普逃脫煽動攻擊國會山莊暴亂,57票對43票,不到需要的67票絕大多數。這結果既繼續顯示參議院的反民主不公制度,亦代表美國人缺乏勇氣面對特朗普的種種罪行。
紐約和喬治亞州仍有一些調查,再看看美國是否真的有法治,法律面前是否真的人人平等?我有懷疑。
美關注華人權民主 明顯帶有種族主義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扮演了拯救世界的英雄,因此登上了道德高地的頂峰,至今已過了75年多。後經韓戰和越戰,美國一度迷失方向,道德高地也削低了不少。但後來美國在冷戰中,不費一兵一卒,打敗蘇聯,更導致其瓦解,美國又進入中興。但一如美國國務院前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斯金納(Kiron Skinner)所說,德國和蘇聯的挑戰,仍都是白種人(Caucasians)的互相爭鬥,中國的崛起才是第一次非白人對美國霸權的挑戰。正因如此,美國近年對中國的攻擊,所謂關注中國人權和民主狀况,漠視中國人民支持政府的事實,都彌蓋不了明顯帶有種族主義的味道,亦因此而失去更多道德高地。
美國仍雄霸和操控着全球主流媒體,短期內中國也無法改變外國傳媒的歧視和偏見(長期中國必能也必須改善公關技巧)。但其實對中國毫無根據,超離譜誇張的種族滅絕指控,西方治疫失敗,自私囤積疫苗,但反而指摘中國大方跟世界分享疫苗為純粹有機心的外交手段等偏頗報道和惡意抹黑,已開始出現反效果,反加速失去道德高地。近日我已碰到不少人跟我說,看完我的視頻,詳細解釋歷史,以及如何以科學、理性和客觀的方法來分析地緣政治的真相,他們已夢醒,不再盲目相信西方傳媒。
倘香港不穩 勢影響中國以至全球安全
事實勝於雄辯,况且在目前,最需要了解真相的正是香港人(這亦是我以廣東話做Youtube視頻,用中文寫作的主因)。因為在過去數年,香港已成為足以影響中國以至全球穩定和安全的心腹之患。如香港太過不穩,甚至世界大戰的機會都將提升。即使不打仗,只要中國變得稍為不穩定,阻止全球氣候變化的大業也必受影響。
有些悲觀者認為必須再經世界戰亂,中國才可奪得道德高地。我比較樂觀,我有信心中國發展已進入一個良性道德循環,將能以德服人,用善良之心,科學和平的方法,說服世人。我期待中國在繼人均壽命超越美國,GDP登上首位後,和平地奪得全世界的道德高地!
(中環資產持有小米的財務權益)
中國人均壽命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中國人均壽命將率先彎道超車
在2017年,我曾寫過一篇有關以濫藥死亡率來衡量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成敗。當時美國人均壽命,在發達國家中非常罕有地已連跌了4年(英國難兄難弟,也陪着連跌數年),從2013年的78.94歲,跌至2017年的78.84歲。當時人均壽命下跌的主因為濫藥,尤其芬太尼(fentanyl)之類的鴉片類藥物(opioid),加上酗酒和自殺率同時上升,就形成所謂的絕望死亡(death of despair)危機。
此絕望死亡危機的背後原因當然是美國低層下50%人口的生活水平,在過去30多年來,不止毫無寸進,反而有所下跌,40%美國人連400美元應付緊急事件的錢都沒有。但上層人口,尤其Top 1%的收入和財富,反而急速增加,他們賺取全美國總收入的21%,更擁有全國約40%財富。貧富懸殊不斷加劇,已到危險地步,新加坡前外交官和學者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稱美國已成為一個「財閥當政」(plutocracy)!
低下階層絕望 釀極端民粹
這種低下階層感覺絕望的氛圍,當然正是讓各種危險的極端民粹、國家,甚或所謂本土主義發酵的最佳環境。在1930年代,一戰後的德國人感到不憤被《凡爾賽條約》不公平且過度苛刻懲罰,助就了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崛起。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感到徬徨和絕望,酗酒(包括甲醇)問題日益嚴重,男士平均壽命曾跌至60歲不到,到普京上台,終於幫到俄羅斯找回自尊,人民找回自信,才止跌回升。
同樣地,2010年代中期,美國也開始出現危險的、充滿種族歧視的民粹主義,甚至是一個「邪教」。此浪的高潮就是在2016年選舉中取得勝利,成功把「教主」特朗普推進白宮,當然亦需要感謝美國實質是反民主的選舉制度,以及俄羅斯多年悉心培植和選舉干預。
雖然特朗普萬般眷戀總統權位,選舉後兩個多月仍不停掙扎,不停否認落敗的事實,甚至鼓勵民眾衝擊國會山莊,企圖發動政變,但結果仍然是失敗。所以不認、不認、還須認,前數天,特朗普終於承認拜登將在1月20日成為總統,但請留意他仍未承認落敗,在他口中(未必是心中),他是以大比例贏了選舉,只因拜登作弊而盜取了勝利。此說法仍然非常危險,他的「邪教信徒」仍可能在1月20日或之前繼續搞事,甚至進行恐怖活動。只希望今次美國FBI、各地警方和國土安全部,以至軍方都會作出較好的預備,以防再發生如上周,容許支持特朗普的暴徒再次攻陷國會(不少傳媒稱之為本土恐怖主義者),出現大量暴力事件,或甚至阻礙宣誓就職大典。
上周事件中,軍方嚴重失職,不知是受到命令,故意拖延派出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s),還是軍方自己太過敏感,不想重犯夏天被特朗普利用來鎮壓和平示威者的錯誤。無論如何,美國軍方已再次更加嚴重地被政治化,對全球最強大的超級強國而言,殊非好事。更可惜的是和平交接權力的超重要傳統,已被徹底破壞,特朗普更將是150年來,首位不出席新總統就職典禮的原總統。但事到如今,特朗普缺席應反而是好事。據報,五角大廈企圖亡羊補牢,已派遣到華盛頓戒備的國民警衛隊人數,比駐紮在伊拉克加阿富汗的總數還要多,實在有點諷刺!
安全準備是一回事,政治是另一回事。雖然近日連特朗普都被迫言不由衷表態遣責暴徒,且呼籲支持者保持克制和平(香港反對派政客連這一點都一直做不到),但事情怎可能這麼容易完結?前天我跟某美資大行在紐約的總策略師聊天,他明顯是個特朗普支持者,他情緒低落,表示因見今天美國分裂情况和暴力事件頻繁而痛心和擔憂(跟我對香港2019年情况感受雷同),但他預期即使1月20日就職典禮大致和平,拜登對共和黨人伸出橄欖枝,右翼保守派支持者仍必深深不忿,國家分裂情况未必能改善。他形容特朗普下台並不代表分裂的「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反而更似只是「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如他的說法反映真實情况,美國有排煩!
拜登宣誓就任總統概率仍最高
即使特朗普任期剩下的日子只有6天,但仍充滿變數:
(1)他完成任期,1月20日中午拜登宣誓就任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這個場景的概率應該是最高的,50%以上吧。
(2)眾議院已投票通過要求副總統彭斯啟動憲法第25條修正案(Article 25),聯同過半數的內閣成員通過罷免總統法案,然後由副總統彭斯接任成為總統。但彭斯已表態拒絕,特朗普更自誇第25條修正案對他是零威脅,似乎暗示與他早前批評不忠(特朗普支持者在上周暴亂中,更高聲呼叫要殺害彭斯)的彭斯取得默契。所以我認為此發展的可能性不高,不到10%。
(3)另一可能性是特朗普辭職,這亦是我數年前已曾作出過的一個預測。以特朗普的性格,本來很難要求他辭職,因為這做法等於認錯和示弱。不過,即使近日的遣責暴力,也不可能是真心的,那麼為什麼他會願意講呢?出發點肯定不是愛國,較大可能性是他害怕未來的法律責任,搞得不好,最後不止他,連他的子女都可能因貪腐和煽動叛亂等嚴重罪名而入獄。
近日有記者問特朗普會否辭職,奇怪地他竟然沒有破口大罵,只拒絕回答。其實對他來說,以辭職換來彭斯的特赦,可能是最佳選擇。此做法亦可能是對國家,甚至拜登和彭斯自己的最佳結果,更有尼克遜的先例可援。
在國會暴亂發生前,我已詳細分析過特朗普下台後可能面對的法律問題,當時我仍不肯定司法部會否真的採取行動,因為雖然美國表面上是司法獨立,但當然在此等關乎總統的案件,仍必有政治考慮(天真的人請夢醒)。而且國會暴亂發生後,如特朗普不獲特赦,所有人肯定已毫無選擇,必須追究到底,入罪機會極高。
有人認為總統可能有權特赦自己,但此憲法解讀當然極具爭議性,亦從未發生過,所以可免則免。拜登當上總統後,當然也有特赦權,我也相信他想修補國家裂痕,本不介意放過特朗普。但不幸出現國會暴亂,死去5人且包括一位警員,令到拜登極難大方特赦特朗普。即使他肯,亦極難服眾和對其他民主黨人交代。
彭斯接任總統特赦特朗普 利爭下屆大選
剩下來最適合給予特赦的必定是彭斯。從他角度考慮,他也未必完全想做這個「醜人」,如輿論的「spin」控制得不好,他可能會變成眾矢之的,被指責為過兩三天的總統癮而出賣正義,令國家蒙羞。但其實韓國式對前總統的窮追猛打,確對國家沒什麼好處,反而早日埋葬過去往前望,對國家更有利。所以如PR做得好,「第46任總統」彭斯反而可能被形容對修補國家裂痕有功勞(那麼已印上拜登46的帽子和紀念品就有炒賣價值)。
我個人不太喜歡彭斯,亦覺得他太過接近特朗普,對他政治前途不利,但他自己肯定仍有政治野心。即使他只當兩天總統,他亦將永世被稱呼為總統先生,如他在2024年再度參選,此氣勢對他有極大幫助,更有機會取得共和黨提名。很大機會拜登將是一屆總統,如下屆民主黨提名人是副總統賀錦麗,那麼在辯論會上,記者們將稱呼彭斯為總統,賀錦麗則只是副總統,氣勢上彭斯已有優勢。
所以我認為特朗普辭職的機會仍存在,可能有兩三成之多。
更肯定的是,無論特朗普會否完成任期,國會對他前所未有的第二次彈劾程序已啟動,即使在他下台後,亦必繼續進行,且今次成功通過參議院的機會頗高。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已表示今次有可能支持彈劾,但仍等待詳細聆聽證據。如他支持,其他共和黨參議員亦或將支持,有可能達到三分之二的「超級多數票」要求。
共和黨棄特朗普 未嘗不是好事
既然到時特朗普已下台,為何仍要彈劾他?請留意彈劾並非法律程序,只是政治懲罰,可取消他的退休金、保安安排等,最重要一點是可阻止他捲土重來,被成功彈劾的政客,可被禁止參選任何公職。麥康奈爾和其他共和黨領袖已非常厭倦特朗普,亦可能再沒有利用價值,所以聯同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一齊把特朗普滅聲,未嘗不是好事。
特朗普年代已近落幕,那麼他到底能否通過我為他設下的測試?國以民為本,特朗普能否給予美國人希望,減少「絕望死亡」,人均壽命能否回升,是一個最公平、最重要,比GDP增長和失業率更實際的成敗標準。不幸答案是特朗普全盤失敗。他在2017年1月上台,但2017和2018年的美國人均壽命仍繼續下跌,到2019年,因對鴉片類藥物控制較嚴而終於遏止5連跌,但亦沒有反彈多少。
但到了2020年,COVID疫情抵達美國,完全暴露特朗普的無能、無知,甚至無恥,處理疫情徹底失敗,至今死亡人數已迫近非常恐怖的40萬。美國只佔全球人口約4%,但死亡人數竟接近全球的20%!對比1918年大流行,當時美國佔全球人口的5%,但死亡人數反而只佔全球的2%不到,遠比人口比例低。103年後的今天,科學昌明,今次的死亡率竟反而是人口比例的5倍,特朗普難辭其咎,故意反覆發放假消息(不用戴口罩)、假療方(注射消毒藥水),且鼓勵人群聚集,簡直形同謀殺!
疫情令美國人均壽命急降至77.48年
近月新納粹等極端分子,故意在網上發放有關COVID未有導致額外死亡的完全虛假消息,連一些愚蠢的香港暴徒都選擇相信!美國疾控中心(CDC)已公開解釋,當時數據只到10月,且不少死亡個案滯後,仍未計算在內,肯定2020年的總死亡人數將最少為330萬,比2019年高最少12%,約10%的額外死亡直接由COVID導致,其餘亦可能因COVID病人霸佔所有醫護資源,其他病人得不到適當護理而死。更重要的是額外死亡增加得最多的不是很多人誤解的老年人,而是年輕的25至44歲組別!
恐怖地,2020年美國人均壽命將急降1.13年,跌至77.48年!此數據背後更暴露美國不同種族面對嚴重歧視和不公的醜况。白人平均壽命下跌0.68年,但黑人下跌2.1年,即3倍白人的跌幅,拉丁裔更慘,下跌幅度高達3.05年!我估計拉丁裔較多非法移民,更難得到適當醫護照顧。
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每個總統和政府的最首要責任。所以客觀而論,歷史給予特朗普總統的評分,肯定應該是F!
我曾指出過COVID疫情極可能成為中國名義GDP彎道超車,提前超越美國的催化劑。最近此觀點已幾成為共識,日本和美國的智庫都先後預測中國名義GDP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比原來預期早了4至5年。我預測更快一點,可能在2025年已開始超越。
中國疫情受控快 沒甚影響人均壽命
但我最近才發現,中國人均壽命在2019年已升至77.3歲,去年中國疫情初時嚴重,但幸好控制得快和較成功防止第二、第三波,所以死亡人數較少,對今年人均壽命應沒甚影響,有機會繼續上升。
所以在遠比GDP更重要的人均壽命比較上,中國彎道超車的時間點更早,可能在今年已出現!
後記:2020年香港人均壽命估計約為84.89歲,全球最高,值得部分對香港百般不滿,對政府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滿偏見,永遠只懂投訴的人牢牢記住,最好表示一點感恩。如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不達到全球最高水平,沒有大量補貼,使到公共醫療服務近乎免費,有可能嗎?不會所有功勞又只屬香港市民,莫非自己在家土法治癌症?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中國人均壽命 在 山老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載:
戴木才(江西吉安人,博士教授)他發在大學同學群的一篇文章,拜讀了,確實挺好,可以靜心看看。
人生步入老年,該是可遇不可求的。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標,誤人不淺!
老年體徵的退行性變化,應該視為正常,何必當做病變?天天測血壓、量體重,形成負擔,為此食寢不安,反生大患。
抗衰老?衰老豈能抗,天下哪有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真善美。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與美。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
敬畏生命。現代醫學科技的發達,給與人類防治疾病和減緩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藥就吃。過度的治療,得到的是無尊嚴無意義的生命。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個「孝」字,真是對晚輩嚴酷的考驗。
人生苦短。一個短,沒有兩個短。半百是短,百歲還是短。人生的來去,不過是幸運和遺憾的往復,不外是美好和煩惱的轉換。
過去的,感恩; 未來的,祈禱。其實,能屬於可以自主的東西很有限。
請你想想:我們的先輩們,包括古往今來的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他們看過電視嗎?用上手機嗎?玩過微信嗎? 今天的我們是多麼幸運,偷著樂吧!
世間的美好多著呢,誰能享有完全?未來的精彩多著呢,誰能享有永遠……
老年之福,不再是佔有、貪婪;這個福,也不由你主觀的設計、策劃。老來之福,在於隨遇而安,及時行樂。一切的一切,恰到好處,缺了不可,過了便錯。
生命是質量與數量的統一。質量第一,數量並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
長壽的前提,是能自理,是不麻煩、少麻煩他人。不然,則如孔子所言:長壽多辱了。「辱」就是失去了尊嚴。
何為責任,老了還能做到不拖累兒女就是盡最大責任了,為人子女,沒有不希望父母幸福健康的,讓兒女們安心放心比給他們任何物質條件和經濟幫助更重要!佛說:父母給孩子越多,孩子的福報越少。不知道有幾個父母開悟!
優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體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撐。二者的內涵太講究了。我想,還是心平氣和從容地老去吧。
有一個數據,不論你感不感興趣,都應知道並建議你引為借鑒。即:根據權威機構公佈:全世界人均壽命為73.5歲,中國人均壽命80上下,女性高於男性。按數值反觀我們也就是說,還有20年左右的明天。所以,對我們而言,真正有趣味的歲月,也就只有十年左右。
因此,要真正地把這幾年過好,還真要認真地盤算一下,以求盡可能不留遺憾,少留遺憾。所以應做好幾件事:
一、沒有去過但又非常想去看看的地方,一定要趁早去,別猶豫。原因很簡單,不是由於山高水長,而是自己力不從心的腿腳,將很快絆住自己。
二、該抓緊辦的事情,不論大小,一定不拖沓,抓緊辦。趁著我們還能「心血來潮」,有點「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激情,辦了也就辦了。沒辦,大都也就辦不成了。
三、深藏心中的故事,不論酸甜苦辣一定要講出來。千萬別等到你心中想講可嘴巴卻不聽使喚的時候,因為那一天可能會來得很快。
四、覺得應該記下來的事,一定要記錄下來。別老說自己不會寫東西,因為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物化,一般規律是:說話本身就是有聲的文章。
五、對青春時代曾一往情深但未結良緣的夢中人,一定要有表白,不論哪種形式。哪怕只一句話也好。
六、身體器官該省的地方,一定要勻乎著使用。特別是胳膊腿有過硬傷的,要學會「省著用」,省著用就是在延長健康的保質期。
七、以快樂為標準的隨心所欲。但心氣不可太高,慾望不要過強,要將隨心所欲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結合起來。
八、既要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更要主觀為別人、客觀為自己。因為在未來的日子里,主觀的比重將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小,最後連吃喝拉撒都要由人客觀地來擺布了。
我講這些話絕不是消極,而是積極。因為,就這點時間。雖為老驥,仍志在百里,但伏櫪遠望,總要大江東去,金烏西墜。何況還有許多無法預測的狀況會不期而至,而這些狀況多是衝減我們幸福指數的。所以,就這點時間。要讓心中少點遺憾,多點滿足,就是美麗人生。趁現在還有這點時間,抓緊喲!
此文送給我親愛的朋友和同學們!
這是一篇很難得的好文,強烈推薦各位認真地讀完。也是我的看法與想法.
中國人均壽命 在 110年簡易生命表公布國人平均壽命80.86歲創歷年次高 的必吃
國人越來越長壽,內政部公布110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 壽命 為80.86歲,其中男性77.67歲、女性84.25歲,男、女性平均 壽命 為歷年次高,如果從六都分布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