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與梅子】
嗯,希沙良沒在賣照片裡這東西,當然各位看了去找來喝哥也沒啥額外的好處,而且這張照很糊,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不過,在此還是要提醒各位:《飲酒莫開車,開車莫飲酒》喔!
好,這個是最近和好朋友睽違好幾個月外出共飲所發現的,本來一向希沙良到居酒屋就是吃巧不吃飽,(啊要吃飽約在便當店不是更好?),來到一家初次到來的居酒屋,一定會先尋找特色菜,或者是店主的當日推薦,順便看看可不可以偷師。酒水部分亦同,都是會先看看店家有什麼特別的、以前沒見過的品項。這天在菜單上看到了一款哈密瓜梅酒,不顧好友的阻攔,也不管還有獺祭這種安全牌(家裡有的幹嘛要在外頭點啦!),就突然心血來潮想要點用,幸好結果一切All Right!
或許,大家也跟當天一路獨鐘SAPPORO柚香生啤的好友崔董一樣,會好奇哈密瓜+梅酒,這兩種東西加在一起會合嗎?(這麼說來,想到通常用於調酒裡頭那種綠綠的哈密瓜糖漿是真的化學味頗重,滿恐怖的呀!而且之前可是還有著蜜柑加梅酒變成永遠揮之不去的枇杷膏夢靨…笑),然實際喝起來哈密瓜果汁的風味濃,入口是天然哈密瓜的水果甜香,後味則是香甜梅酒的餘韻,8%的酒精濃度,簡單加點冰塊就很好喝。
好奇之餘跟店家借用原本的酒瓶研究,品名是「meromero北海道メロン」,回來上網一查,裡頭除了實際使用北海道哈密瓜果汁,還加入了熊本縣產的哈密瓜泥,同時結合了世界知名的北海道產,以及阿蘇火山下『湧水の里・七城』所育成的兩種哈密瓜,再以百香果汁、清酒、梅酒等調和而成,風味在濃郁又不至於過度甜膩的果香中,帶著獨特的瓜果類清爽口感。
酒標上的製造元是「小林酒造本店」…丟進維基百科中,出現北海道夕張郡栗山町小林酒造,以清酒「北の錦」而聞名;與之相關的還有小林本店,一樣以北海道為基礎,跨足石油、建設,以及外食等相關事業…咦?怎麼和酒標上的酒造登記地福岡縣不一樣啦!
繼續追查下去,福岡県糟屋郡宇美町確實有一家小林酒造本店,創業於寛政4年(1792年),以清酒「萬代」而在當地占有一席之地,這支めろめろ北海道メロン則是其另外的利口酒線,同系列另有香蕉口味的めろめろ門司港バナナ産品。系列名稱的めろめろ英文用的是MELLOW這個字,指的是果實成熟、豐美、柔和,亦可引申為人際關係之間的圓熟穩重,用於像這種與交往多年的好朋友共酌談心的場合,還真的算有給他搭到呢!
大家如果有機會可以入手的話,這支産品除了加冰塊或加蘇打水,聽說加入優格飲品中也很適合喔!@惠比寿 燒鳥酒場。#台北 #中山區
-_
《希沙良的部屋》部落格➡️kisara.fc2.net
更多IG限定獨家請發落➡️bit.ly/kisaraig
-
[PHOTO by 九色 崔峰豪]
#希沙良的部屋 #居酒屋 #串燒 #北海道哈密瓜梅酒 #利口酒 #柚香生啤 #中山國中站 #下埤頭
#meromero北海道メロン #フルーツ梅酒 #小林酒造本店 #メロン #リキュール #果実酒 #タイペイ #台湾
#MELLOWMELLOWmelon #melon #sake #plumwine #liqueur #izakaya #yakitori #instacool #taipei #taiwan #kisara #fallowme
同時也有3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化學名稱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小洢 Yi-Xing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問題] 化學名稱的中譯- 看板Chemis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化學名稱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化學名稱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化合物的英文命名(中文配音)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化學名稱英文 在 化學段考要背元素英文名嗎? - 清華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化學名稱英文 在 小洢 Yi-Xing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洢起讀知識
疫情逐漸穩定,許多同學也開始外出運動,臺灣夏天較炎熱,濕度也較高,防曬也成為在運動過程中減少皮膚接觸紫外線的方法之一,那麼市面上的防曬商品百百種,UVA、UVB和UVC又分別代表什麼呢?
在太陽光下,紫外線中的UVA約佔98%,UVB佔1%,UV-C則幾乎沒有。UVA的穿透力最強,到達地表的量是UVB的100倍,除了造成曬黑、曬紅和曬傷之外,更會增加UVB對皮膚的傷害力,也因為波長較長的關係,所以會穿透至真皮層,是皮膚老化。而UVB致癌性最強,曬紅及曬傷作用為UVA的1000倍。UVC則會被臭氧層阻隔。
✅小整理
1、UVA是長波紫外線穿透性强,它會影響膠原蛋白導致皮膚失去彈性、曬黑。
2、UVB是中波紫外線具有紅斑作用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维生素D的形成,長期照射容易曬傷、曬紅皮膚。
3、UVC是短波紫外線具有殺菌的功能,但對人體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就能灼傷皮膚,如果長期的照射容易得皮膚癌。
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的形式經由太空輻射到地球上,皮膚的黑色素細胞會吸收紅外線的熱能,而造成我們感到炎熱!所以為什麼在冬天也要擦上防曬避免曬傷,是因為即使身體不會感受到炎熱沒有太陽,只是因為紅外線較低,但周遭卻還是存在著紫外線的各種光波導致我們曬傷以及產生黑斑。長時間的紫外線曝曬直接對皮膚免疫系統產生抑制,使人體抵抗力變弱,也會導致許多皮膚病惡化,例如:單純皰疹、水痘、酒糟鼻、紅斑性狼瘡,都會因紫外線曝曬而立即加劇。此外,經年累月照射的結果通常讓許多人始料未及,因為紫外線所造成細胞的DNA傷害是可以慢慢累積的。
紫外線除了對皮膚上產生傷害,對眼睛也有很多不可忽視的程度喔!當眼睛遇到強光,會有自然的貶眼反射動作,眼窩的凹陷構造,可以有效的減少全天域的紫外線輻射量,提供進一步的保護作用,避免接受太多的紫外線造成眼球組織受損,更有可能導致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建議長時間在戶外訓練或是工作的各位,除了做好防曬之外,戴上太陽眼鏡減少傷害,我們都只有一雙眼睛,它是我們的靈魂之窗,戴上太陽眼鏡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負擔是非常重要的喔。
大家在挑選防曬商品時,除了看SPF、加號之外,也要注意成分是否為「海洋友善」。即便不是在海上運動,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在洗澡後透過汙水處理流向大海,進而造成珊瑚白化、汙染海洋環境,除此之外,大多市面上的防曬乳液添加的化學成分除了影響海洋生態之外,更會連帶影響我們的內分泌系統、皮膚病...等,因此挑選適合的防曬商品、沐浴、化妝品...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不想變黑,但珊瑚不想變白」,一滴的Oxybenzone就可以影響6.5個奧林匹克游泳池中的珊瑚生長,許多商品並沒有標示中文成分,購買之前也可以對照英文名稱喔!
1.Phenoxyethanol:苯氧乙醇
2.Ethyl paraben:對羥基苯甲酸
3.Octocrylene:氰雙苯丙烯酸辛酯
4.Triclosan:二氯苯氧氯酚 (三氯沙)
5.Benzyl paraben:苯甲基苯甲酸酯
6.Butyl paraben:對羥基苯甲酸丁酯
7.Methyl paraben:對羥基苯甲酸甲酯
8.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4-甲基亞苄基樟腦
9.Oxybenzone (benzophenone-3):羥苯甲酮 (二苯甲酮3)
10.Octinoxate (octyl methoxycinnamate):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愛護海洋,從我們開始🐬
#紫外線 #防曬 #珊瑚白化 #運動知識 #小洢
化學名稱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優惠開團】Kidsread點讀教材☑注音☑英文☑詩詞☑音樂☑繪本全品項
💟團購連結:https://bit.ly/3x3oiwx (7/30收單)
✅想促進孩子語言發展、豐富語彙量
✅準備要開始認識注音
✅希望有趣自然地學習英文、自然發音法
✅培養孩子語感、詞彙運用、描述能力
✅期盼孩子能養成自主學習
一歲後,寶寶開始想探索認識生活中物品和名稱,而伸出他的小手指,指著他看到的物品/圖片/影像,再透過大人說出名稱,不斷重複聆聽學習,孩子開始對物品/圖片/影像與名稱詞產生連結。
隨著孩子成長,語言學習也加深加廣,從單詞到句子,從中文到英文、注音、詩詞等。這過程中需要提供大量聲音活動和重複練習,才能讓孩子語言能力越來越豐富。除了大人互動學習,點讀筆也提供語言學習一個趣味性和遊戲化學習方式。
.
#kidsread點讀筆的特色🎉
1⃣讀本:合作優質讀本聯名點讀化
除了獨家研發學習產品之外,更與國內外優質出版品合作。像是這次為寶皇挑選的讀本,每個都非常能引起他的學習興趣、也都能看到學習效果:
▪注音《ㄅㄆㄇ唱學兒歌》《ㄅㄆㄇ商店街》
▪唐詩動動繪本《與狗店長樂讀詩》
▪唱歌學英文《Kiboomer唱歌學英文系列》
▪聽找遊戲《Highlights英文找找點讀書》
▪學自然發音《遊戲字卡》《童謠讀本》
▪五大認知《Talk & Play英文創意遊戲書》
🔎圖文分享一覽表:https://bit.ly/3kWBGjA
.
2⃣點讀筆不斷增添新功能、新玩法💕
為了扭轉枯燥的學習氛圍,提升孩子學習意願與效率,KidsRead點讀筆持續增添新功能,新玩法。讓讀本不只是唸,更結合孩子喜歡的音樂(朗讀、唱歌或唸謠等模式)。
然後,還設計了「發音校正」模式,就是先錄下孩子發音,然後播放錄音時,會先播內建發音再放剛剛的錄音,讓孩子可以用聽覺去比對自己唸的音,逐步模仿修正發音,達到學習成效。
.
#如何挑選適合的教材💖
大家可以參考曼曼老師寫的學習分享文,
以及官網整理的【各年齡學習地圖】
來幫孩子挑選適合的學習教材!
※請點上方圖文分享一覽表
.
💝以0-3歲階段為例,適合教材有3大類:
1. 英文:英文繪本、英語童謠、創意遊戲書、自然發音讀本、自然科普、圖畫字典、主題桌遊。(其中英語童謠、創意遊戲書、自然發音讀本,曼曼有分享文)
2. 中文:ㄅㄆㄇ學唱歌、古典詩詞(狗店長樂讀詩)。(這兩個曼曼這次有分享文)
3. 音樂:樂曲國度。
媽咪們可以先看想要哪一類的學習,然後看說明和分享,有需要協助了解的地方可以再一起討論喔!
.
⭕原廠正品出貨,品質安全有保障⭕
1. 時間:即日起~7/30 PM23:59 準時關單
2. 付款:請於7月30日23:59 前完成付款,逾時系統自動刪單
3. 運費:滿3000免運,未滿收$80,外島運費均收$300,國外不寄送
4. 出貨:8月18日開始陸續出貨,預計一週內出貨完畢
5. 查詢:團購表單上方可登入訂單進度查詢
6. 客服:Line:@kidsread2016 電話:02-89901252/0909985070
化學名稱英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ra8C_D73TM/hqdefault.jpg)
化學名稱英文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加入吉娜英文FB 粉絲頁
學習更多道地美式口語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
**********************
聯絡吉娜:
KK音標課程
基礎英文從頭學起
學好英文諮詢
請寫信到
webmaster@wordsgo.com
**********************
課程內容:
bore v. 使感到厭煩 n. 令人厭煩的人(物)
bored adj. 感到無聊的
boring adj. 無聊的
The book bored me to death. It was stupid.
這本書讓我感到無聊透頂。它真愚蠢。
She doesn't like hanging out with him. He bores her.
她不喜歡和他出去。他讓她感到無趣。
I hated that movie. It was such a bore.
我討厭那部電影。它是一個無趣的影片。
I don't like listening to him talk. He's such a bore. He tells the same stories over and
over.
我不喜歡聽他說話。他是一個無趣的人。他會一直說重複的事情。
I'm really bored. Let's go somewhere else.
我真的很無聊。我們去別的地方。
She was bored, so she fell asleep.
她感到很無聊,所以她就睡著了。
A: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lecture?
B: It was so boring. The teacher just went on and on.
A: 你覺得這堂課如何?
B: 它很無聊。老師只是一直說話。
This book is boring. I'm not interested in the story at all.
這本書很無聊。我對於這個故事一點都不感興趣。
He's a really boring person. He has no hobbies or interests.
他是一個很無趣的人。他沒有嗜好和興趣。
**********************
句子連音課程:is he (is she) 口說發音變化
https://youtu.be/ELLG33flfJo
probaby adv. 可能;或許
(三種發音,八個例句)
https://youtu.be/st0uJlSYF9A
selfie 自拍照
https://youtu.be/aO1O4nT7lBo
order 點餐;訂貨;命令
https://youtu.be/xXtsKMgNn-0
orange(柳橙)和pineapple(鳳梨)
https://youtu.be/5o_5PcdFTgE
actually 事實上;實際上;的確
https://youtu.be/TIFQKNYbq3M
最常發錯音的八個英文單字
https://youtu.be/Sl2jci-FRPc
K音標[p]停頓音:pumpkin 南瓜;napkin 餐巾紙
https://youtu.be/BPnWhmgTbEs
十個食物英文名稱(單字發音教學)
https://youtu.be/Dg3QlBIH9Kc
chocolate 巧克力
https://youtu.be/ck4eHwNHnLA
confirm (確認;確定)
https://youtu.be/3irG97eKXp8
important (重要的) | 美式口語發音
https://youtu.be/O3bh8CopjUU
exactly (完全準確地;正好;沒錯)
https://youtu.be/9wgJGooO5xA
**********************
影片中的圖片來自以下網站:
https://www.freepik.com/
**********************
我是Gina,我來自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我喜歡學習英文和教英文。我的影片課程,是我對於英文教學的熱情與成果,我的目標並不是幫助你發音跟美國人一樣,因為區域性的口音就不同,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母語的影響在說英文,這很棒,這是我們的identity(身分認同),不要不敢開口。我的課程目標是幫助大家可以輕鬆的發音。了解口語的語音變化,學習時會踏實有力量,開口說英文就會有信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W5oHsVd0cQ/hqdefault.jpg)
化學名稱英文 在 吉娜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入吉娜英文FB 粉絲頁
學習更多道地美式口語英文
https://www.facebook.com/wordsgo/
**********************
聯絡吉娜:
KK音標課程
基礎英文從頭學起
學好英文諮詢
請寫信到
webmaster@wordsgo.com
**********************
vulnerable adj. 受傷的;脆弱的
A: During the 9/21 earthquake I was terrified.
B: Yes, I remember feeling very vulnerable. It was scary.
A: 在921地震時,我非常恐懼!
B: 是的,我記得感到很脆弱。很令人害怕。
America was at its most vulnerable right after 9/11.
美國在911事件之後是最脆弱的狀態。
When I talk to my therapist I feel very vulnerable, I’m lucky she understands me.
我跟我的治療師談話時,我覺得很脆弱。我很幸運她懂我。
The leader signed a law to protect vulnerable children from abuse.
這位領導簽署了一項法令,保護無力反抗的孩子免於遭受到虐待。
Young children are most vulnerable to disease, that’s why we get them vaccinated.
幼兒對疾病是最沒有抵抗力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幫他們注射疫苗。
**********************
句子連音課程:is he (is she) 口說發音變化
https://youtu.be/ELLG33flfJo
probaby adv. 可能;或許
(三種發音,八個例句)
https://youtu.be/st0uJlSYF9A
selfie 自拍照
https://youtu.be/aO1O4nT7lBo
order 點餐;訂貨;命令
https://youtu.be/xXtsKMgNn-0
orange(柳橙)和pineapple(鳳梨)
https://youtu.be/5o_5PcdFTgE
actually 事實上;實際上;的確
https://youtu.be/TIFQKNYbq3M
最常發錯音的八個英文單字
https://youtu.be/Sl2jci-FRPc
K音標[p]停頓音:pumpkin 南瓜;napkin 餐巾紙
https://youtu.be/BPnWhmgTbEs
十個食物英文名稱(單字發音教學)
https://youtu.be/Dg3QlBIH9Kc
chocolate 巧克力
https://youtu.be/ck4eHwNHnLA
confirm (確認;確定)
https://youtu.be/3irG97eKXp8
important (重要的) | 美式口語發音
https://youtu.be/O3bh8CopjUU
exactly (完全準確地;正好;沒錯)
https://youtu.be/9wgJGooO5xA
**********************
我是Gina,我來自台灣,我是一位英文老師,我喜歡學習英文和教英文。我的影片課程,是我對於英文教學的熱情與成果,我的目標並不是幫助你發音跟美國人一樣,因為區域性的口音就不同,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母語的影響在說英文,這很棒,這是我們的identity(身分認同),不要不敢開口。我的課程目標是幫助大家可以輕鬆的發音。了解口語的語音變化,學習時會踏實有力量,開口說英文就會有信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EHrPIa_0hc/hqdefault.jpg)
化學名稱英文 在 化學名稱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必吃
提供化學名稱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分子化合物英文、化學式命名、化學名稱英文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 ... ... <看更多>
化學名稱英文 在 化學名稱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必吃
提供化學名稱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分子化合物英文、化學式命名、化學名稱英文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 ... ... <看更多>
化學名稱英文 在 [問題] 化學名稱的中譯- 看板Chemis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不知這問題跟化學有沒有關係(或許跟化學史比較有關係)...
不過在念化學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可惜現在中文的化學書籍對於中國化學史甚少提及,令人感到疑惑:
元素週期表中元素的中文名稱,是何時制訂出來,又是誰負責中文命名呢?
那些金銀銅鐵等史前時代就發現的元素,老早就有中文名稱了,
而其他元素如氫、鋁、鈉、溴...等等的資訊,是何時傳入中國,
在當時又是由哪個機構負責取中文名的呢?
而有些元素用性質命名(如氫=很輕,氯=綠色,溴=臭味...),
其他元素則用音譯命名(如鎂、鈷、鎢...跟絕大部分的元素),
在當時有沒有一定的命名準則,還是就是由一個委員會表決通過呢?
有個堪稱一絕的中譯不得不提,就是氫的同位素:氕、氘、氚,
既是形聲,又是象形,又符合了音譯的標準:
氕,從丿,音撇(一聲),英文名PROtium,氣字頭下一劃代表質量數為一;
氘,從刂(刀的偏旁),英文名DEUterium,兩劃代表質量數為二;
氚,從川,英文名TRItium,三劃代表質量數為三。
只能說想出這個點子的人真是天才,每次想到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巧妙地將中文字的特性融入科學性的翻譯之中,
這一組中譯不知造福了多少想要熟記氫同位素的人!
另外「有機化合物」的中譯也頗有趣,讓我想知道這些中譯產生的歷史淵源。
其一是部首的部分,這一點跟元素有點相似,可是又更為多樣:
碳氫化合物類:烴、烷、烯、炔...從火部,似乎是取其易燃性;
含氧官能基:醇、醚、醛、酮、酯、酐、醯...從酉部,取其來自發酵飲料(酒、醋);
含氮官能基:胺、肼、腙、脲...從肉部,大概是取氮為生命(肉)不可或缺;
芳香族:苯、萘、蒽、菲、芘、薁...從草部,許多「芳香」來自植物(草);
雜環:吡啶、吲哚、嘌呤、呋喃、噻吩...從口部--這個我就不知道根據了XD。
個人對這些分類的中文名稱來源特別感到興趣,
如「烷、烯、炔」似乎取自飽和度(完全-稀少-缺乏氫,我都教國高中生這樣背),
「醇」大概就是來自酒,「酯」來自油脂,「醚」來自麻醉性(?),
「酐」我想可能是酸脫水之後變「乾」了,
「醯」印象中意思是醋,拿來當羧酸衍生物應該很適合。(大陸稱「酰」)
而「酚」、「醌」、「酞」...等應該都是音譯。
倒是醛、酮的中文名稱不知是怎麼來的,「酮」說是keTONE的音譯或許說得通,
可是「醛」為何稱為醛,我就完全摸不著頭緒了..是跟某種植物有關嗎?
至於芳香族跟雜環的名稱,應該都是直接音譯吧。
看過楊寶旺先生翻譯的Morrison有機化學,根據我的印象,
記得他把toluene直翻成「芀」,xylene直翻成「茬」,
可是現在都用甲苯跟二甲苯了,讓我開始懷疑起歷史上是否有一段時期,
有機化合物的中譯與現代有所不同或尚未統一,還是只是楊先生喜歡這樣翻而已?XD
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基,似乎是將兩個字拼起來當一個字用,
甚至連字音都是拼出來的,這些新字往往讓使用注音輸入法的人打不出字XD,
如「羥」基是OH基,就拿氧的「羊」跟氫的「巠」組成一個新字,
還有「羰」基是C=O基,「巰」基是SH基,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是「羧」基,
COOH基似乎是取含「氧」的「酸」的意思。
還有一些關於陽離子的名稱,這個就比較亂一些,
carbocation看過翻成「金炭」離子,似乎是模仿「銨」離子的命名方式,
相似的還有「金羊」、「金臭」、「鏻」離子等等,
還有一個「金翁」離子似乎是「-onium」的直接音譯。
可是似乎最後都沒有受到正式採納(所以Unicode大多沒有收錄這些新字...)
可是翻了這麼多化學的書籍,大概因為英文原文書居多之故,
從來沒有看過提及這些中文的來源,到底何時、何人、何故這樣命名,
雖然這跟化學本身可能沒有太大關係,但我覺得假如知道來源與歷史典故,
學習與記憶起來應該更加有趣且快速,具有某種教育上的功能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8.7.231.1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