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書訊]
黃亞歷 、 陳允元主編,《#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原點,2020.12。
.
「燃燒的火焰有非常理智的閃爍。燃燒的火焰擁有的詩的氣氛成為詩人所喜愛的世界。
詩人總是在這種火災中讓優秀的詩產生。吹著甜美的風,黃色梅檀的果實咔啦咔啦響著,野地發生瞑思的火災。我們居住的台灣尤其得天獨厚於這種詩的思考。」
──楊熾昌/風車詩社詩人,〈燃燒的頭髮──為了詩的祭典〉
.
2015年,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作為一個起點,讓1930年代在台灣倐起倏滅的「#風車詩社」重現於學院之外的讀者眼前。在專書出版後,推廣認識這股文學思潮的腳步並不止於此。2019年,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行了「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而又於今年成書出版。
.
根據書的序言,風車詩社在戰後台灣的「再發現」、「再考掘」、「再閱讀」的意義,首先是對台灣文學史敘事的翻轉,用一個發生於日治時期的現代主義文學、甚至是引進超現實主義詩風的案例,找到台灣自己的新文學傳統,而非依附於中國五四新文學之下,或遲至戰後才有紀弦的「現代派」運動,或創世紀詩社超現實主義轉向。其次,是翻新一般對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強調啟蒙、反殖民、抵抗精神,偏向寫實主義面向的認知,思考殖民地知識分子不同的精神面貌。透過考察這股思潮傳播和接受的途徑,便會發現,台灣和當時的東亞乃至世界同時共振,但又在台灣的文藝土壤中,生長出「台製現代主義」的新品種。他們在1930年代生發,戰時遭受壓抑,戰後因為語言斷層和白色恐怖影響而沉寂,又隨著「台灣文學」的建制逐步重見天日。
.
這本書同樣由 #何佳興 設計,第一部分搜羅這個時期的文學、電影、美術、音樂、攝影、劇場、舞蹈、建築等豐富的圖文,搭配學者論述;第二部分是展覽圖說、圖輯;第三部分則是策展人論述和深度解說特稿。它們反映了研究者和讀者向內探索的需求:「戰前台灣文學還有什麼?」也用各種領域的同步震盪,一定程度地再現了同時間、跨地域的文藝社會面貌。
.
風車詩社的作品和相關討論,從影像到紙本到展覽,在不同的媒介轉換之間,給予我們文學不同的轉化可能。或許,因為是「詩」這個文類,因為從日語翻譯為中文的「翻譯腔」,因為史料重新出土,加上使用新的視覺設計語彙和精緻的紙本印刷裝幀,面目似舊還新,猶如當年的詩人們接收新思潮一般,仍以新鮮的語言、新鮮的觀點刺激台灣讀者的感性。更重要的是,如編者所說:
.
「在當代台灣,我們也許已不再總是需要透過風車詩社消弭或克服時差,而應該要更往前走一步,帶著足夠的自信重新思考時差的存在與意義。因為時差並非總意味著落後,而是不斷提醒我們正視脈絡的差異:即便置身連結世界的高速度傳播網絡,#但我們無須成為日本,#也不必趕上西方,#也知道自己已與中國不同,#而是在這之間懷著獨自的課題與問題意識,#孕育現代的胎動,#並在喜悅與陣痛之間,#持續思索台灣文藝的進路。」
——陳允元,〈序:共時與時差〉
.
萬分期待這套書面世。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