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間醫院推行特別探訪安排 探訪者須預約及打齊兩針】
今日(8月12日)醫管局宣布,8月18日起,「特別探訪安排」擴至十二間急症及專科醫院。
「特別探訪安排」下,病人家屬須打齊針及滿十四日,毋須再做病毒檢測。至於無打疫苗或不宜打疫苗者,只可透過恩恤安排或視像探訪。
所有探訪者在進入醫院前廿四小時內,須填寫健康申報表,到埗時亦要戴口罩、量體溫,以及掃瞄「安心出行」二維碼。
發言人稱,考慮到急症醫院病人住院日數一般較短,特別探訪安排只適用於留院超過一星期的病人。病人家屬必需經病房職員預約探訪登記,職員將會於未來數日致電聯絡,家屬毋須自行聯絡醫院,病房會根據實際運作,安排一名家屬於指定時段探訪,每星期探訪一至兩次。
十二間將試行新安排的醫院,包括律敦治醫院、長洲醫院、將軍澳醫院、香港兒童醫院、香港眼科醫院、明愛醫院、北大嶼山醫院、仁濟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北區醫院、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
全文︰http://passiontimes.hk/article/08-12-2021/75374
#醫管局 #特別探訪安排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仁濟醫院疫苗 在 涂醒哲 Dr.Tw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涂醫師觀點:發展國產疫苗應三管齊下】
很多人問我:台灣應該如何面對新興傳染病?怎麼樣才能夠用疫苗來抑制流行、拯救生命?1999年我整合建構台灣疾病管制局,也做過衛生署署長,擔任立委時更創立了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對控制傳染病成本效益最好的疫苗政策,當然有我的想法。
加上我沒有投資任何一家疫苗公司,也沒有擔任顧問或獨立董事,立場最客觀。以我在台大教授流行病學、臨床試驗及多年政務官的經驗,朋友們都很好奇我對台灣疫苗政策的戰略思維。
目前社會上對於疫苗的看法眾說紛紜,也讓政府在疫苗的政策上飽受批評,我認為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政府沒有對疫苗整體戰略做詳細的規畫及說明。有時候還在戰術層面上打混戰,甚至被逼到炒作國產疫苗股的牆角。
2020年我應邀參加「COVID-19科技防疫推動會議疫苗組」的座談會,蘇益仁是召集人,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前院長、衛福部林奏延前部長、仁濟醫院李龍騰總院長及多位學者專家也都一起參加。公開上每位都贊成要扶植國產疫苗,但私底下也有人向我抱怨疫苗公司炒作股價,大股東還趁機大賣。
我在會中及其他場合,表達對於疫苗戰略看法有三:
① 台灣一定要發展自有國產疫苗。
② 政府要很認真的去全球搶購更多疫苗。
③ 積極爭取幫國際大廠代工疫苗。
一、國產國造
疫苗開發要先找出想研究的疫苗,這一步相對簡單。下一步要去證明疫苗的安全性相對困難,要證明疫苗的保護力又更加困難。安全性及保護力都靠臨床試驗,一旦成功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審核,藥品或疫苗即可上市。
但大量生產疫苗常常會遭遇困難,這也就是為何我過去擔任疾病管制局長時,特別建構一個先導工廠,生產比實驗室階段更大的量,用來做臨床試驗,同時了解及解決大量生產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之後才交給疫苗公司大量生產。
不過就算你可以順利解決生產瓶頸,一個疫苗想要行銷到全世界,面對跨國大公司,遇到的阻力及競爭可能更多。所以要讓疫苗真正成功賣到全球真的不是那樣容易。這也就是全世界疫苗公司只有那麼幾家,不像藥物公司遍地開花。
雖然困難,但還是要支持國產疫苗,因為 #疫苗已經成為國安問題。在新興傳染病出現時,各國都在搶疫苗,以台灣還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員,中國大陸又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台灣,套句2003年發生SARS時,中國代表沙祖康在世界衛生大會外所說的:「台灣人的健康?已經被拒絕了,誰理你們!」
這次COVID-19疫苗,不管是台灣自己採購或美日贈送台灣,中國都不斷阻撓。因此,把疫苗當成生物戰的戰略武器,就應如同傳統戰爭的武器一樣,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疫苗國產勢在必行。
二、宏觀搶購
扶持國產疫苗公司當然重要,但是不一定成功。面對新興傳染病快速流行,還是要先買世界大公司開發較快、品質優良的疫苗。為了國民健康,各國都在搶購,各種各樣疫苗都搶。大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都購買比人口數倍多的疫苗;加拿大、新加坡、以色列也不惜重資,加價搶買。#以色列更是把國人健康資訊當成三期臨床試驗的籌碼,參與疫苗研發,以便能夠最早得到疫苗。
我曾經建議台灣應一開始就參加大藥廠的疫苗開發,投資金額中三分之一直接贊助,即使不成功也沒有關係;一旦成功,另三分之二就是優先購買的經費。其實美國政府就是這種做法,美國一共投注了100多億美元給幾個疫苗公司,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地去開發,也促成這一次各種COVID-19疫苗的超快速成功。
當然台灣財力有限,這種方式只能相對小額投資。不過台灣不管藍綠,朝野應該有共識:我們在國際被中國打壓,在購買疫苗時更不能斤斤計較,要學以色列、新加坡等宏觀搶購。
在研發不一定成功時就要超級布局搶先下單,買的種類及數量都要超額,因為有的疫苗研發不一定成功(例如國光疫苗)。即使都成功也沒有關係,太多的疫苗可以轉賣或當成外交禮物,加拿大、日本、美國都是如此。
台灣已經邁入已開發國家,固然應該參加國際組織;但不再只是尋求國際幫忙,也應該開始回饋世界。就好像我們的口罩外交一樣,「Taiwan Can Help!」也因為口罩外交成功,才能得道多助。
因此未來再遇到新興傳染病(絶對會有),一定要宏觀搶購,才能保障國人健康;也才能有機會幫助別人,也才不會被國民黨某些人士譏諷為疫苗乞丐國家。
三、疫苗代工
替世界大藥廠代工疫苗是我最喜歡的戰略。這項戰略我稱之為 #疫苗的台積電模式,或是我寫的「生技政策白皮書」中所述「七分經濟、三分研發」模式。
日本、印度、南韓的疫苗戰略就是代工,最近南韓更拿下美國Moderna的代工。台積電沒有自己的ICT終端產品,所有的研發都是製程研發,台積電替別人製造晶片,不斷研究改善,以高品質及管理傲視全球,也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
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尤其是疫苗戰略,也可以走台積電的模式。我認為這是最佳策略,幫國際大廠代工,可以透過代工來學習他們的國際行銷經驗,且又可以免除自己研發前期及臨床試驗期所遭遇的困難,包括資金壓力。
替大公司生產疫苗,除了先賺到代工費外,也不需要擔心做出來沒人採購的銷售問題,更有機會搶先其他國家捷足先登拿到疫苗。未來以所賺到的經驗及代工所得,更上層樓發展疫苗相關的各種生技產業,可以說是最好的疫苗戰略。
可惜2020年我提出時並沒有被採納,或是有被採納但不夠積極推動,或有推動但台灣的生技公司能力尚未被肯定?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切反省改進的!
誠懇建議政府,#疫苗發展戰略三管齊下!除了必須持續支持研發國產疫苗外;也須更積極地向國外購買疫苗,採購的胸襟需要更大,同時拓展疫苗外交;更期待的是疫苗代工。
我認為代工是最好的策略,如果台灣現有疫苗代工,國人安心,目前很多爭議自然藥到病除。因為政府不是少買外國疫苗,也不是要圖利國產疫苗,而是疫苗來得太慢。如果我們自己代工生產,就比較不會有這些困擾。
疫苗戰略三管齊下!唯有如此,才能安全度過未來新一波傳染病的威脅。
仁濟醫院疫苗 在 Newtalk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場直擊
現場準備接受接種疫苗的長者眾多,大家全擠在一起,毫無社會距離,就有民眾抱怨:「都擠在一起還需要打針嗎?」
- - - - -
💥用Newtalk新聞APP看新聞更方便!https://ppt.cc/f08D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