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專欄:市場既好息又騰雞
政府再次推出iBond,100億元發行額即將接受認購,反應好的話,可以加碼至150億元。老實說,iBond絕非新的投資工具,之前已推出了好幾批。不過,在現時市場主流高談闊論話新股的大氣候下,iBond再推出仍然引來一定話題,即說明目前極低利率環境下,資金沒有出路,亦無疑表明,市場對安全的投資工具是有大需求。
回顧政府多次推出iBond,以2011年首批的一次派息回報最好,第一次有多達6厘,最低的一次也3厘多,令整體年化回報率有4厘以上。之後,多批iBond的平均回報率不斷下降,由3厘幾,到平均只有2厘,委實證明數字反映的通脹水平近10年以來是不斷下降。
筆者無意吹噓iBond,以2厘最低派息看,數字上亦並非太吸引。不過,投資者不要忘記的是,今次推出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以環球宏觀環境而言,絕對是利率最低的一次,及環球央行量化寬鬆最進取的一年。因此,考慮到相對的環境因素下,2厘最低回報委實是很高,或相對慷慨,尤其是本港在數字上是正處於通縮狀況。
事實上,將iBond的2厘回報跟其他舊經濟股派息率比較,的確輸了很多條街;公用股動輒有3厘或以上、中資銀行股更達5至6厘左右,又或者如果滙豐控股(005)肯恢復派息,現價計的息率回報更被稱有超過10厘。
但不要忘記的是,股票就是股票,當中存在很大的價格波動風險,不少因冒收息之名而來的投資者投入所謂高息股,結果很多都碰了一臉灰。其實,近年本港保險公司,之所以有相當銷售表現,靠的根本是年金產品,或其他具收息回報成分的產品大賣。
今次推iBond的時間其實是頗為有趣:一方面全球利率近零、沒有通脹只有經濟衰退,中央銀行的非常規政策亦難言已經收手。不過,同一時間其實市場有一班投資者是正在賭通脹最少短線向上,這既因為受到經濟活動恢復後的供需不均所帶動,亦牽涉包括新冠肺炎疫苗面世主題下的經濟轉好,以及隨之而來的通脹預期。如是者,其實今次參與認購的投資者,某程度上亦是參與押注通脹向上的遊戲。美國國債中長期債息已持續向上,黃金價格亦然,機構投資者與央行對通脹前景的看法,其實完全是兩回事。
講得白一點,iBond反應愈好,就愈代表資金沒有出路,及市場對低風險及具穩定回報資產的渴求。政府有很多基建及其他項目開支,既然如此,類似iBond的零售發債是可以更常規化。
原文:https://bit.ly/2GDS0E9
網上圖片
#am730 #談財經胡孟青 #胡孟青專頁 #胡孟青 #iBond #回報 #通脹 #通脹掛鈎債券 #股票 #舊經濟股 #風險
===================================
想了解我更多的投資心得及個人動向,請立即讚好我的專頁 胡孟青專頁
「中央大氣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胡孟青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Re: [問題] 進入大氣系的未來-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大氣系出路 - 中央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中央大氣出路PTT - 科技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中央地科出路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 ...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問卦] 中央大學評價如何? | 中央大氣ptt - 訂房優惠報報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問題] 中央大氣VS中正物理- graduat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中央大氣dcard - 軟體兄弟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台灣大氣科學出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小文青生活-2022年5月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台灣大氣科學出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小文青生活-2022年5月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問題] 成大vs中央地科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請益] 升大四冷門科系出路求助- 看板CareerPlan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中央大氣ptt 相關資訊 - 哇哇3C日誌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討論] 寫給大氣系/未來想進大氣系的你們- 看板TY_Research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大氣系出路? | TY_Research 看板| 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大氣系ptt // 柯南直笛譜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Re: 大氣系出路? - TY_Research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氣出路 在 [心得]面試心得II-中央大氣- ty_research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中央大氣出路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57 大氣系學生的提問】
周二到中大演講結束後,收到一位同學來信,也和大家分享,我也此公開回應這位同學
原文如下
---------------------------------------------------------------------------
彭博士你好,我是中央大學的學生,昨天有聽您的演講,說實話當下聽完,由於資訊量過大的關係,有很多想法在腦裡,卻想不出什麼明確的問題,只知道聽完的當下,內心帶有一絲感動,也帶有一絲疑問。
有想法的人很多,可是能像您這樣把它付諸實現的人很少,看到你的熱情以及對產業的研究如此透徹,是讓我很感動的地方。
然而,因為身分的關係,我們也會把你當做商人,會覺得你做那麼多,是為了要賺錢,是為了你自身的利益,這也是心中存疑的地方 在我的想法裡,您本來就是要賺錢,但是是想和大氣系的各位一起賺錢,如果能將氣象產業做起來的話,能比氣象局創造更多的產值,能讓大氣系的出路更廣,薪水更高。
然而,在您的演講結束後,我想我的同學之中,應該也有比較保守的人認為,你就只是想賺錢,然後不斷的抨擊氣象局罷了。
我本人對您的想法及理想是相信的,然而現實就像狼人殺遊戲一般,有人覺得你是披著預言家外皮的狼;有人覺得你是真正的預言家,所以我想請教博士,未來在爭取年輕大氣系朋友們的聲量時,如何能使保守的同學相信你,並不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出頭的?
---------------------------------------------------------------------------
謝謝這位同學的提問。有疑惑是很自然的,因為在台灣的氣象圈,產業從來都沒在藍圖裡,在大氣系裡我們幾乎不去討論職涯,都鼓勵學生唸研究所、每年考高普考、優秀的可以出國或唸博士班,沒成功的就回去老師的實驗室待著,將近七八成同學轉業轉職。
沒有產業產值就沒有就業,只依賴政府的研究預算是不夠的,但有創造力就必定有衝突和矛盾,我提到的許多國家都是多元開放的,有當然會有競爭進步。
許多同學對於「氣象產業」相當陌生,所以我列舉了相當多其他國家氣象產業的發展軌跡。最好的像是美國、日本、澳洲,明確界定氣象的產、官、學分工角色,造就了大量的氣象人才,產業也有能力將國內研發能量帶到國際上發揮影響力;次一階的像是紐西蘭、英國,雖然國家氣象局身兼氣象產業有壟斷之嫌,但確實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更到國外發展。
台灣是自由國家,不可能依照北韓共產之路,一切都是按照政府分配,我們社會制度的運作,就是讓肯努力、改變的仍能夠出頭,事實上,從政府到社會各層面,都是有商業的運作機制。
在台灣面臨數位轉型的資料經濟下,我一直強調,台灣許多產業都有「政府帶頭消滅(或是拖垮)產業」的問題,以氣象來說,除了氣象局要去思考機構的「核心目標」是什麼,政府也應該給予氣象局資源和位階,讓氣象局無後顧之憂的進行研發和公眾預報,然後讓產業來接手加值服務。
這十多年來我的主張始終如一,會遇到這次完整的說明,是我看到這些問題被耽擱了十多年,實在看不下去,如果不改變,會愧對年輕的大氣人。
我每次的發言及論述,其實也不是只為了天氣風險公司,在台灣還有一些規模比較小的氣象公司,另外日本Weathernews在台灣也設有分公司,也領有證照。我只是覺得這些話需要有人來發聲,不然台灣的氣象產業就真的死寂下去了,那每年150位大氣系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總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35726987/posts/10158593491761988/?d=n
#globalweatherenterprise
#請大家多支持分享按讚
#您的支持就是改變的力量
#台灣真的可以發展氣象產業
#交通部氣象局局長說台灣沒有氣象產業
#會以連載方式讓大家了解全球氣象產業
彭啟明
中央大氣出路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55 台灣產業環境的形塑】
2020 0303 到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系演講,面對的是大氣研究所的師生,我談的不是大氣科學,而是從整體環境來看,氣象相關領域產官學各界的發展。
儘管有些阻礙,一位資深的教授提到
『他擔任交通部氣象局的審查委員,但是氣象局竟然自己要發展產業,仿效日本的做法,但很可惜的是自己的想像,都沒有找民間來溝通,他認為,他會主動要求必須公開的,而非自己認定的方式來設定氣象產官學的腳色』
我回應的是 氣象局許多長官,認知的『產業』是他們多爭取政府預算,讓許多政府或企業來用氣象資料,就是他們的產業,和市場經濟的產業是有很大的落差。
一位同學發問如下:
【博士你好 想請問如果氣象局持續不擴大民間產業,或者開放過慢 那台灣目前的民間產業還有多少的前景?對我們未來的薪水又會影響多少?想請教您的看法】
我一點也不看好交通部氣象局目前的做法,因為從過去五年看其發展的產業觀,有不少失敗的案例,只是我們目前政府欠缺明確的考評機制,預算花了就結束了。
為什麼我們今年會願意花時間來大聲疾呼,必須重視這問題?
因為氣象是任何資料中的一環,甚至應該是更開放或更無國家安全、隱私性,如果連氣象產業都是會很封閉的內化導向,很難想像其他領域會如何。
如果我們要數位國家、資料經濟,這些基礎工沒有完成,恐怕都是空談口號。
我是很理性的人,所以在推動開放資料過程當中,我們一群朋友很務實的在許多領域讓許多政府單位改變觀念,共創公私協力的共利雙贏。
過去我們也在氣象領域內經過許多體制內的反應及溝通,但在有限的管道中,並沒有得到正面有積極性的回覆,反而是『低優先』或是『等待觀念改變』的消極態度回應。
我在昨天的結語如下
• 氣象產業--大氣系畢業出路的前景,正位於一個轉折點,新科技的競合,產官學的合作,都面臨要協調共生調整的必要性。
• 國際的發展趨勢,每年均穩定成長,區域的日、韓、中均快速成長,台灣不能置身事外。
• 除了台灣的天空,還有全世界的天空都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
【全球氣象產業的發展前景 總整理】
https://www.facebook.com/170435726987/posts/10158593491761988/?d=n
#globalweatherenterprise
#台灣真的可以發展氣象產業
#交通部氣象局局長說台灣沒有氣象產業
#會以連載方式讓大家了解全球氣象產業
彭啟明
中央大氣出路 在 大氣系出路 - 中央大學板 | Dcard 的必吃
小弟有幸上貴科系,已知,大氣組大多考公職或讀研究所,太空組大多研究所轉光電,好像有部分的人去當機師?想請教畢業後有甚麼出路呢,或是非本科系 ... ... <看更多>
中央大氣出路 在 中央大氣出路PTT - 科技貼文懶人包 的必吃
提供中央大氣出路PTT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天氣風險公司薪水、大氣系薪水、台大大氣轉系相關科技資訊或書籍,就來科技貼文懶人包. ... <看更多>
中央大氣出路 在 Re: [問題] 進入大氣系的未來- 看板SENIORHIGH 的必吃
※ 引述《bump2009 (Jason)》之銘言:
: 全台灣大氣系只有三所大學有
: 這樣代表的意思是指大氣這個領域很窄嗎?
: 有人說這樣代表在台灣大氣的發展會不太好,出社會可能找不太到工作
: 我的分數可以穩上中央大氣,但中央大氣有分太空組跟大氣組
: 太空組方面主要在研究電離層方面的知識
: 曾經聽過畢業後如果去科技產業也可以,未來可以跨不少領域,他的說法是像現在很多產品都需要無限遙控或者衛星連結對於太空組的學生來說這跟電離層狀況有一定關係,所以企業需要這類的人才來協助
: 想請問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樣的科系是否有不錯的發展
安安各位準大學生 剛好幫弟妹看科系路過
分享一點過來人經驗
大氣系畢業出路 我很粗略的分為幾種
1.出國念書
最菁英的強者幾乎都走這條 必須很認真把在校成績每一步好好紮實走好
數學 物理 程式語言 這三者算是大氣系最吃重的學科 越強越好
數學大概是PDE ODE 物理則是流體力學 熱力學 程式會需要很多種交互使用
畢業通常就待國外做研究 或是找教職(未來幾年應該也是很競爭了)
機會也逐漸飽和 而且川普上任衝擊很大
對外國學生越來越不友善 也在砍氣候研究的預算
2.公務員 (氣象局 民航局)
不想出國或是不夠出國的話 最大宗的人走這條 考高普考 薪水就是公務員公道價
幾乎只有這兩個單位分發 近幾年很難考 名額越來越少 屈指可數
真的很不推薦 連機會都不開 公務員福利也越來越差
前幾年還有中央大氣碩畢考多年考不上自殺的新聞
工作內容和輕鬆度看單位 分到哪差很多
有的工作簡單到國中畢業就能做 也有的非常困難 不亞於博士研究
很可能要輪班 和假日上班 氣象局和機場都全年無休的
氣象局最高到玉山 最遠有彭佳嶼 東吉島 金馬 民航局也差不多
你現在才大一 覺得這樣聽起來很酷
當你27 28歲 青春年華 這份工作用月薪3~5萬換你的人生
孤單遙遠的工作環境 你做不做 你可以先想想
3.研究助理 行政助理
中研院或各學校 待在學術圈 通常是準備申請出國或是準備考公務員的過渡階段
也有人就做一輩子 國科會助理薪水 也是公道價 網路都查的到
但通常這些人還是會想辦法考國考
4.業界氣象公司
也就只有一間 彭啟明 PTT著名神人卡大也在那上班
坦白說他們很多東西實在領先氣象局不少 包括資料視覺化和颱風天時開直播回答問題
但在裡面工作聽說很血汗 氣氛也...... 不在裡面也沒辦法說太多
5.地科老師
修教程 考地科老師 走的人不多 考上的人也不多
但考上之後生活很不錯 考不上就....
6.轉行轉系
可能近一半 各行各業各科系都有 看你個人的興趣和能力
科技業 補教業 機師(這是最最溫拿的 個人覺得屌打其他所有)
創業 國營 保險(做到年收破百的也是有)
頂著大氣學歷出去還是有一些門票的作用
轉系的話
大氣系做為跳板也是個不錯的科系
結論
要有些心裡準備這科系分數雖高 但出路很少
每屆 整個大氣界畢業粗估100個 實際就業市場需求名額可能不到20
真強者 有興趣 有熱情的人 還是歡迎來唸 你一定能走出頭天
如果只想當廢物的話 你如果廢的進國考 日子還算好過 廢不進的話就要吃土了
以上提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44.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87258687.A.583.html
※ 編輯: punkdog (1.164.144.105), 02/16/2017 23:29:41
※ 編輯: punkdog (1.164.144.105), 02/16/2017 23:42:05
※ 編輯: punkdog (1.164.144.105), 02/16/2017 23:44:32
很多是大傳或是什麼廣電系畢業的妹子 漂亮 口條好 訓練有素
大氣系 四年都在忙著算數理寫程式 基本上你可以當作是理工宅了.....
本科系的氣象主播 幾乎都是經過氣象局預報員歷練 做了幾年資歷之後出來當的
當然你會報的比花瓶準 因為你是真的清楚背後原理
※ 編輯: punkdog (1.164.144.105), 02/16/2017 23:49:15
※ 編輯: punkdog (1.164.144.105), 02/16/2017 23:54:36
... <看更多>
相關內容